北京版数学三下《八、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下《统计的初步知识》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提出有价值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提出有价值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主要教法:
探究法。
教具:
实物投影。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
教学后记:
个别学生画图不标准。
教学过程:
含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5`
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
1、出示(我国卫生防疫机构情况统计图)
2、说一说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刚在一周里读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根据上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小结:4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自己绘制。
回答。
自由发言。
学生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略)
回答问题:
国庆节期间,哪项活动场次最多?
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习:15分钟
试一试:
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再回答问题。
出示小刚上周在家读书的用计表
星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时间
50
30
35
20
40
45
25
展示交流。
出示问题:
在一周的时间里,小岗每天的读书时间各是多少?哪天读书的时间最长?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统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统计|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统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总复习课,主要复习统计单元的内容。
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能够通过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示例、实物统计图等。
2.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活动的条形统计图、学校运动会成绩的折线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条形统计图的识别和理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如:通过条形统计图可以很容易地比较不同类别的数量大小。
3. 折线统计图的识别和理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如:通过折线统计图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4. 扇形统计图的识别和理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扇形统计图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如: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5. 教具演示与学生实践:教师通过实物统计图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制作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和分析信息。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02页至104页的“统计”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统计的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能够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统计的概念,掌握统计的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统计的概念,例如:“假设我们班有30名学生,我们想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和整理这个信息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讲解:讲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通过示例来展示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同时,强调统计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主题,例如“调查同学们的最喜欢的季节”,然后用图表来表示调查结果。
通过这个练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统计1. 收集数据2. 整理数据3. 分析数据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教材第103页的例题,完成练习题。
2. 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用图表来表示调查结果。
答案:1. 教材第103页练习题的答案。
2. 调查主题:同学们的最喜欢的学科。
调查结果:语文:10人,数学:8人,英语:6人,其他:6人。
图表:条形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北京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的初步知识
统计的初步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依照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并进行分析、判定和预测。
2.表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一步经历和体验统计的全进程。
3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依照统计图进行分析、判定和预测。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统计图、实物投影空白统计图、彩笔教学进程:一、体验统计全进程(一)、体验搜集数据的方式1、情景导入:我听说很多同窗爱吃肯得基,是吗?肯得基的叔叔阿姨想一想在同窗们中间做个调查,看看同窗们专门喜爱哪些产品。
教师也收到了如此一张统计表。
(出示产品图)在这些样产品中有无你喜爱的?教师用什么方式搜集这些数据,才能专门快完成那个统计表呢?(出示统计表)(学生别离汇报搜集整理数据的方式)按你们说的,咱们开始统计吧。
2、出示统计表请同窗来帮教师数一数,喜爱每种产品的人数。
咱们把搜集到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3、这么快咱们就把数据搜集完了,并制成了统计表。
从那个表中你明白了什么? 名称 新地 蛋塔 烤翅 鸡米花 烤鸡腿堡 喜欢人数4、小结:搜集信息的方式很多,谁的方式好,谁就能够更快更好的取得准确的数据。
(二)、通过对照,明白得统计图的直观清楚性肯得基的的叔叔阿姨,不仅在咱们班进行了调查,还在其他地址进行了产品口味的调查。
1、统计表肯得基2月份对10000人进行主餐调查,把调查后的数据制成了统计表。
看后你能专门快的告知我哪一种产品最受欢迎,哪一种产品喜爱的人最少吗?名称上校鸡块田野脆鸡堡香辣鸡腿堡鸡肉卷吮指原味鸡烤鸡腿堡喜欢158213491954183613341945人数2、统计图依照统计表你能看出产品受欢迎的程度。
依照统计图你能判定吗?方才咱们看到的是2月的统计表,3月份他们又对10000人进行了甜品喜爱的调查,把这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咱们再来看看什么产品最受欢迎。
3、这次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谁高就说明谁受欢迎)那个条形统计图用竖条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出了数据的大小。
北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 (6)
统计的初步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
2.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进一步经历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3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统计图、实物投影空白统计图、彩笔教学过程:一、体验统计全过程(一)、体验收集数据的方法1、情景导入:我听说很多同学爱吃肯得基,是吗?肯得基的叔叔阿姨想想在同学们中间做个调查,看看同学们特别喜欢哪些产品。
老师也收到了这样一张统计表。
(出示产品图)在这些样产品中有没有你喜欢的?老师用什么方法收集这些数据,才能很快完成这个统计表呢?(出示统计表)(学生分别汇报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按你们说的,我们开始统计吧。
2、出示统计表请同学来帮老师数一数,喜欢每种产品的人数。
我们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3、这么快我们就把数据收集完了,并制成了统计表。
从这个表中你知道了什么?4、小结:收集信息的方法很多,谁的方法好,谁就能更快更好的得到准确的数据。
(二)、通过对比,理解统计图的直观清晰性肯得基的的叔叔阿姨,不仅在咱们班进行了调查,还在其他地方进行了产品口味的调查。
1、统计表肯得基2月份对10000人进行主餐调查,把调查后的数据制成了统计表。
看后你能很快的告诉我哪种产品最受欢迎,哪种产品喜欢的人最少吗?名称上校鸡块 田野脆鸡堡 香辣鸡腿堡 鸡肉卷 吮指原味鸡 烤鸡腿堡 喜欢人数 1582 1349 1954 1836 1334 19452、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你能看出产品受欢迎的程度。
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吗?刚刚我们看到的是2月的统计表,3月份他们又对10000人进行了甜品喜欢的调查,把这些数据制成了统计图,我们再来看看名称 新地 蛋塔 烤翅 鸡米花 烤鸡腿堡 喜欢人数什么产品最受欢迎。
北京版三年下《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3篇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目标: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统计还能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新授:1. 出示统计表:北京市2005年国庆节期间大型活动统计表1)观察统计表,知道各活动的场次。
2)独立补充统计图。
2. 出示统计图: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场?(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2)独立完成统计图的绘制。
3)观察统计图,国庆节期间,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多?4)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与作用。
自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巩固练习。
1)试一试,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说一说,回答问题。
三、课后反思:学生在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时候,在老师的知道下知道统计图中的一个单位长代表几,并能灵活应用。
还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体会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统计材料,引导学生将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并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体现统计的过程。
2.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目标: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现统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的初步知识,看看今天对我们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二、新授:1. 出示统计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统计表1)观察统计表,明确各项目名称。
2)出示中国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阅读,并完成统计。
3)独立补充统计表。
4)汇报。
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
《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的过程,学会用单式统计表整理数据,理解“合计”的含义,并会计算“合计”。
2.根据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在小组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与精神。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单式统计表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会计算“合计”。
教学难点: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明确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教师:学校为了更好地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喜欢的文艺活动情况。
学校想在咱们班先做一个初步的调查,大家愿意配合吗?教师:都有哪些文艺活动呢?我们先一起看一看,有唱歌、跳舞、演奏、朗诵、戏曲、其他(教师边贴边请同学们读出来)。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明确调查的目的,为体会统计的价值埋下伏笔。
(二)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1.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更快地进行调查呢?请小组先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展开全班交流。
学生1:我们可以举手表示自己的喜好,然后由一位同学进行计数。
学生2:我们将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纸上,然后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学生3:我们也可以每人发一张选票,再做6个投票箱,喜欢哪项文艺活动就往哪个箱里投。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我们可以结合这项调查选择一个最简单可行的调查方法。
大家还可以再发表一下意见。
学生:我们认为第一位同学说的最简单可行。
教师:那么我们就按照第一种策略进行调查,先邀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协助调查计数,另一位同学负责将统计的数量记录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2.整理数据,明确“合计”的含义并计算出“合计”。
教师:现在我们将统计的结果进行补充、完善、整理,画一个统计表(如下)。
教师:怎样确定刚才我们的统计数量是正确的呢?学生:我们可以把最喜欢的各项文艺活动的人数加在一起,算出总人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七课时】 统计
总复习【第七课时】统计一、教学目标1. 初步梳理统计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着信息。
二、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着信息。
四、教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一)统计的一般过程同学们,如果让你来统计一下全班同学身高的情况(要求能让其他人很容易看懂,得出一些结论),你打算怎样做?1.先让大家分别报一下自己的身高。
(也可以各小组先统计小组成员身高,再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2.用不同的方式(文字、画图、表格等方式)表示出全班同学身高的情况。
3.从图或表中看看全班的数据,找出身高最高的、最矮的、大多数同学的身高等内容。
上面大家所说的过程就是统计的一般过程,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二)典型练习题分析1.学校计划统计每位同学家庭人口情况,你打算怎么做?题目分析:让学生思考并安排完整的统计过程,依据统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
题目解答:首先,要设计调查的方法,可以是直接数数,也可以是设计调查问卷(涉及家庭人口总数,成人、儿童数,男、女人数等内容)。
第二,收集数据,将每个人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全班数据。
第三,以不同的方式将全班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
第四,分析全班的数据情况,得到初步的结果。
第五,根据数据分析的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
2. 以下的数据是全班各小组统计每个人的身高信息。
单位:厘米第 1 小组 116 128 124 135 128 141第 2 小组 129 130 134 127 134 138第 3 小组 138 142 119 123 127 146第 4 小组 119 137 136 138 150 152第 5 小组 125 120 131 143 135 148第 6 小组 138 132 147 139 148 139(1)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全班情况进行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数据的分析和展示4. 统计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如猜数字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引入统计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 介绍统计的基本概念,解释什么是数据,什么是统计。
2. 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如调查问卷、实验记录等,并进行示范。
3. 解释数据分析和展示的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频率分布表、条形图、折线图等,并进行实例讲解。
4. 介绍统计的应用,如人口普查、市场调查、科研实验等。
(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规模的统计活动,如班级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
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用图表展示结果。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统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统计知识。
四、作业布置:1. 设计一个关于家庭日常消费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2. 阅读一篇关于统计的文章或新闻,理解其中的统计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统计知识。
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数据概念,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能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他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应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
2. 难点:理解和运用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如条形图、饼图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统计数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
- 数据的收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收集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 数据的整理:教师演示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整理数据。
- 数据的展示:教师介绍不同的数据展示方式,如条形图、饼图等,然后让学生选择一种方式展示他们的数据。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包括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五、家庭作业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或者小项目,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需要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这个框架能帮助您编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七课时】统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七课时】统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激发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复习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作用,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
2. 数据整理与分析: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3. 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绘制并分析统计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绘制并分析统计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条形统计图示例、数据表格、调查问卷等。
2. 学具:彩笔、纸张、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作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
3.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绘制条形统计图,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4.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数据,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5. 综合运用:让学生进行调查,如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绘制并分析统计图。
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作用2. 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3. 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 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5. 综合运用:调查班级同学的喜好,绘制并分析统计图作业设计1. 绘制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己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2019北京版数学三下《八、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
2019北京版数学三下《八、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教学过程:1.出示例题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其中一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是重点。
(1)一个单位代表几个玩具?(2)一共有几个小组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3)那一组带来的玩具最多?那一组带来的玩具最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试一试: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填表的统计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合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例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一个单位代表几。
教学过程:1.出示例题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出表中提供的信息。
2.在观察统计图,看清一个单位代表几?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回答。
例如,国庆节中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多?国庆节中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少?……5.试一试。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再回答问题。
北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 (10)
统计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观察、分析和交流,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长代表2个数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2. 能力目标:
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1个单位长代表2个数量。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统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小学三(1)班学生喜欢水果统计表
合计苹果葡萄香蕉西瓜梨
水果名称
5 4 8 11 6
喜欢人数
(人)
1)观察表格,理解合计的意思。
2)独立把表格补充完整。
2. 出示统计图:
1)观察,一个单位长代表几个人?(理解1个单位长代表几。
)
2)一共出示了几种水果?
3)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你能给小新提点建议吗?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3. 巩固练习。
1)试一试,根据统计图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2)说一说。
三、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观察、分析和交流,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中1个单位长代表2个数量,学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公开课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公开课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统计图的重要基础。
这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统计的相关知识是一个体系,前后的知识关联性比较紧密,所以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调查才有发言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复习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和数据进行分类。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分类标准,确定分类标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汇报:一组:我们小组是按性别来进行分类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使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共有45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二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出生年月来进行分类的。
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上半年出生的有18人,下半年出生的有27人。
三组:我们小组是按同学们的身高来进行分类的。
使用画“△”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我们班同学身高在140厘米以上的有16人,身高在140厘米及140厘米以下的有29人。
四组:我们小组是把同学们按喜欢足球运动和不喜欢足球运动两类来进行分类的。
使用画点线图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喜欢足球运动的有15人,不喜欢足球运动的有30人。
五组:……集体评议。
2.复习根据统计的结果,并参照数据进行分析,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从我们整理的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生1:从男生和女生统计的结果来看,我知道了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 统 计
8统计课时目标导航复习内容统计表、简单的统计图。
(教材第99页)复习目标1.复习统计的相关知识,经历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统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数据的收集方式,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难点:会制作统计图,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比如列表法、图示法等。
(2)用整理数据的结果解决问题。
从整理数据的结果中获取信息,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99页“回顾与交流”第1~3题。
第1题:还可以按喜欢篮球的分一组,不喜欢篮球的分一组。
(答案不唯一)第2~3题:略2.完成教材第100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第2题:(1)图略(2)男生1分跳绳成绩最好的是1号和12号同学,跳了186个。
(3)18 1825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统计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板书设计统计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一般是不同的。
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可以列表或者用符号来表示。
教学反思1.通过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继续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即先通过交流哪种方法记录既清楚又方便,然后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对数据进行分析。
3.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课资料参考典型例题准备【例题】下面是小明身高统计图。
(单位:厘米)(1)小明从7岁到10岁,长高了多少?(2)哪一年比上一年长得最快,长高了多少?分析:题图是横向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小明7、8、9、10岁的身高,要求从7岁到10岁长高了多少,就用10岁的身高减去7岁的身高。
北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8统计初步知识》word教案 (7)
统计初步知识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统计图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
能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理解“合计”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理解“合计”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填写统计表。
通过三年级(1)班举行科技知识竞赛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谈话:前一段时间我从三年级(1)班老师那里了解到他们班举行科技知识竞赛,老师对各组答对的题数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第一组正正正第二组正第三组正正正第四组正正正正一个“正”字代表几道题?(5道)第一组有3个“正”字,是3个5你能算出他们每个组答对的题数吗?2.让我们来把这个统计表填写完整好吗?三(1)班科技知识竞赛答对题数统计表组名合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题数 15 5 16 20观察统计表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多了一个什么项目?①“合计”什么意思?(四个组共对多少道题)你能快速的算一算合计是多少吗?15+13+16+20=64(道)②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③第一组答对的题数是第二组的几倍?4你还能象这样提出哪些问题吗?哪组的得分数最少?四个组共得几分?看来把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中,统计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
3.试一试老师这里有一份实验小学三年级气象小组记录9月份的天气情况。
你能将气象小组记录的天气情况填入统计表吗?(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练习填写统计表)试验小学三年级气象小组对9月份天气进行调查,晴天有18天,多云天气有9天,雨天有3天。
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情况 合计 晴 多云 雨天数 18 9 3通过观察统计表的数据你看出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认识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初步知识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
教学过程:
1.出示例题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将统计表补充完整。
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其中一个单位代表2个数量是重点。
(1)一个单位代表几个玩具?
(2)一共有几个小组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
(3)那一组带来的玩具最多?那一组带来的玩具最少?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试一试: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填表的统计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统计图合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例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一个单位代表几。
教学过程:
1.出示例题2,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出表中提供的信息。
2.在观察统计图,看清一个单位代表几?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回答。
例如,国庆节中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多?
国庆节中哪项活动的场次最少?……
5.试一试。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把统计图画完整,再回答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小刚上一星期在家读书时间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画图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纵轴、横轴所表示的含义。
(3)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回答问题。
6.巩固练习。
练习时把1、2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练习复习可能与一定的知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出示例题3,阅读“中国的部分世界遗产名录”资料。
2.引导学生将资料进行整理后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一个单位代表几处?
(2)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你知道北京有几项吗?
(3)对于如何保护这些世界遗产,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们交流?
试一试: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下来并填入下面的统计表中。
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建议,然后与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将统计图
补充完整。
最后回答问题。
(预测时要看图和表。
)
(2)完成第4、5题。
让学生操作学具回答问题。
(3)第6题,调查全班同学生日情况的活动。
老师组织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解释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