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引言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等。

这些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日后研究和生活的重要能力。

教学设计策略为了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应采取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和依赖用户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策略的示例:1. 提升阅读能力-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报纸、诗歌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 定期组织阅读比赛或读书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惯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写作能力- 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图片、小故事、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创意。

-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如写日记、写作文等,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改进作文,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3. 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情景对话或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

- 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角色扮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组织演讲比赛或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 培养文化素养- 通过课文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髓。

- 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节等,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造,如写春联、画中国画等,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5. 提升思维能力- 设计启发性问题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和写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有效地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学生学科活动

小学语文学生学科活动

小学语文学生学科活动篇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确定的策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确定的策略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活动主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小学语文教材都来源于生活,是经过编者精心选编的,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典型课例,我们可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教材之间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使起成为学习某篇课文的前期准备,或知识点的拓展,或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深化,还可以是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的课文中某一项知识的延伸。

从学生的教材中生发出去,引申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如我们学习了《秋游景山》这篇课文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足迹,可以去拾落叶,可以去果园看果子,可以去田间看农民伯伯收割稻谷,可以去拍摄一组反映秋景秋趣的照片,也可以收集赞美秋天的诗歌、散文等,然后将成果在班上交流。

再如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写好中国字》、《错别字闹笑话》、《汉字医生在行动》等活动。

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

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活动主题。

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

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感性趣的事物,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中产生探究的主题。

例如,在生活中,一些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现象十分普遍,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可能熟视无睹的现象,一位实验老师设计了《关注“一次性筷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到餐馆进行调查,有多少人吃饭时使用一次性筷子。

然后,去查阅资料,或去询问有关行家、专家,或击点相关网站,了解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一天需要消耗多少原料,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之后,让学生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写倡议书、写宣传语等并进行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在低、中、高年级都可以搞,如低年级可以搞《认识蔬菜》、《一元钱购物》等活动;中年级可以搞《我们身边的垃圾》、《爱我家乡》等活动;高年级可以搞《小小推销员》、《家乡名人小调查》等活动。

小学语文一年级听课优秀教案指南五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听课优秀教案指南五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听课优秀教案指南五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江南》教学目标: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2、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3、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学习“江”。

三拼音节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2、学习“南”。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

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3、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2)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新|课|标|第|一|网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

(西)(2)大丁遇小口。

(可)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研究——以《太阳》的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研究——以《太阳》的教学为例

-086-2023年第30期(总第370期)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原则,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跨学科学习怎么“跨”?任务群教学怎么设计?系列跨学科学习任务怎么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因此,有必要开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相关概述(一)基本内涵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学段九个学习内容,每个学段各三个内容。

总体来看,学习内容可概述为三个方面:一是体验日常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跨学科学习以体验日常生活为主,围绕日常生活体验展开,力求抓住“生活即教育”这条主线,使学生能基于生活发展思维,立足生活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二是探究社会问题与未来生活。

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感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如社会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与文化等,通过调查、研讨、交流等方式,发现、分析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创造美好生活,对未来生活有期许和向往。

三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开展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渐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基本原则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应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语文中心原则。

跨学科教学设计应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置于中心地位,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中心,促使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此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文学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文学教学。

首先,语言文字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包括汉字、词语、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技能。

其次,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同时,阅读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再次,写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文学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文学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起点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读的乐趣”。

《小母鸡种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插图形象生动,而且语言活泼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

教学时通过自读、互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富含劳动教育意义,且前三段结构相似,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提高品德修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

教学流程: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

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

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

(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中的关键能力和知识,是学生在该学科中必须掌握和发展的基本素质。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度挖掘,提出简洁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教学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规范,包括正确的词汇、语法和语调等。

-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演讲,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应具备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提取关键信息和推断作者意图等。

-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讨论和阅读理解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和理解能力。

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学生应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解读、文化活动和艺术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和文化活动,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为了实现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我们应采取以下简洁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教学策略:- 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反馈。

- 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将语文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实践能力。

结论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意识。

采用简洁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追求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深化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深化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旨在深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采用简单的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教师可以独立做出决策,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学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识字与阅读:通过教授常用字词、识字技巧和阅读理解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写作与表达: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口语与听力:通过朗读、听写和口语表达练,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4. 修辞与表演:引导学生研究修辞手法和表演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力。

5. 文化与传统:通过研究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深化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2. 任务型教学: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育软件,增强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5. 实践与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和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给予定期反馈。

2. 考试和测验评价:设计适当的考试和测验,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3. 作品展示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作品,如作文、朗诵等,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4. 合作研究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

5.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从新大纲中体现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设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可操作的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

教学设计得如何,取决于设计者对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理解与掌握,取决于对教材的掌握和对学生实际的了解。

了解。

为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要适应时代要求,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对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如,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等等。

教学设计者必须在自己的设计中体现这些思想,以“弹性设计”为主,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这些新思想呢?笔者就新大纲中体现的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还是以课本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本,这是语文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新大纲里就突出讲了人的发展问题。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讲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这里就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这里的学生的发展是要学生得到全面性的、终身性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所有发展又都是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小学语文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要摆脱过去以课本为本,以传授知识为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要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探索、自行发现的过程,而不要只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范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

3、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和谐相处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师:如果有这样的一只松鼠跑进你家,你会怎么办?生:卖了、养起来、杀掉等等过渡:看来在坐的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只松鼠跑进作者的家里后怎么样了?第二自然段:很快跟我们相熟了…师:是啊,这只松鼠跑进我家后很快得便与我们混熟了,混熟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

(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觉得做得这些事情有趣不?)三、细读体会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那到底有没有呢?那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先去松鼠为自己储备冬粮的事情中去探个明白,看看作者以及家人与松鼠是如何相处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2、交流:⑴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

(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这些动词中透露了什么,然后在让学生进行朗读,在进行指导读,有条件教师可以范读。

)引导:为了这件事,孩子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引言本文旨在设计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中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等。

3.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学内容与方法4.1 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课堂讲解、练和游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4.2 阅读理解能力-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语文水平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 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3 文化意识- 通过文学作品、诗歌和传统文化等教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4.4 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5. 教学评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和小组项目评估等。

- 评估重点不仅在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

6. 结束语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我们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教学方案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研究环境,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教学设计。

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别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和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方面指导教师学习。

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以上六个方面中,每一方面的学习指导均分为两个部分: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在指导过程中,利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和操作。

本课程重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探究、教学反思、教学实践。

当你们流览本课程的目录时,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首先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为什么不直接学习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关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做如下解答:1.教学不是纯技巧问题,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教育理念支撑。

2.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特点和基本理念,这些理念集中体现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

因此,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

3.掌握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和相关理论,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一环。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指导学习重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难点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学习方法指导认真阅读资料,写读书笔记。

学习内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备课,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听课笔记。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课文。

(1)学生跟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内容。

3.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4. 拓展延伸。

(1)教师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和课后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以上是一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小学语文学科大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为“自然与人文”,涉及自然景观、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通过多种文体和题材的文本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了解文化之韵,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学中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的基本词汇、成语和常用句型,并能正确运用到口语表达和写作中。

(2)能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方式,分析和评价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高文学创作能力。

(5)通过学习不同文体的文本,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问题导向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能主动参与研究,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读书: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读书: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比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写作: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写作: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课文解析: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解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课文解析: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解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能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4. 文化研究: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学习: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文化。

三、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和参与中提高学科素养。

1.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寻答案,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寻答案,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体验式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关注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策略,以及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如思考问题的方式、参与讨论的态度、合作研究的能力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1. 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汉字、词汇、语法等。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

-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文本。

-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有创意的文学作品。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内容3.1 教学文本-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古诗等。

-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非文学作品,如科普文章、历史故事等。

3.2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

-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文章、论坛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4. 教学策略4.1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4.2 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采用个别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3 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 采用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5. 教学计划-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 制定每周的教学计划,包括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

6. 教学实施-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 及时记录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教案评比征文

教案评比征文

教案评比征文:小学语文课《庐山的云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庐山云雾的基本特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色的美。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秀丽山河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庐山云雾的特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以及培养其对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庐山的美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分析庐山云雾的特点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互动:让学生提问,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雾或云的短文,培养其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庐山云雾的直观感受。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其对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及时进行知识点的练习,以选择、填空等形式进行,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一篇小作文,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雾或云,旨在巩固课堂所学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评价方式:结合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贡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图片资料:收集庐山云雾的相关图片,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2. 视频资料:播放庐山的美景视频,增强学生对庐山的直观感受。

3. 教学PPT:精美的PPT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 图书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庐山和自然景观的图书资料,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摘要:大单元整合教学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教学方法,一经使用就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而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大单元整合教学法其要点有以下三点:1.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老师的课前备课,让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参与。

2.注意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做到主题鲜明让学生记忆深刻。

3.重视课后总结,让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要点,做到学以致用。

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运用大单元整合教学法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

关键词:大单元整合教学法;课前预习;重视主题;课后复习大单元整合教学法是新时代语文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基于统编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流取向。

为此,广大的教师群体可以从“大概念-大任务-大进阶”这一视角去构成大单元教学的主体框架,以便能准确地捕捉到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目标-活动-评价”这一核心问题,进而可以更好地使用语文统编教材进行教学,更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发展。

而且语文教材开始走向统编化,它不再像以前一样,现在的统编语文教材更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统编版语文教材内涵丰富、立义深远,渗透着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审美等多种元素。

在编写“立意”方面,统编教材始终站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思想高位上,同时也没有放弃追求语文学科本质精髓的课程定位,以做到“以人为本,目标一致”为原则。

为了能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使用大单元整合教学法,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各位。

一、课前整体预习,构建单元主题统编语文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因此,“德育为先,以人为本”是教材编写的内在要求。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理论实质,语文统编教材编写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由于每个单元学习的整体性,所以教师在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时进行充分的引导,要注重学生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把握,给学生构建起一个合理的学习情境。

在进入大单元整合学习之前,先让学生把整个单元的内容都看一遍,了解整个单元的要学习的内容,标注出自己觉得重点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征文朋友——话题作文课萧山区新围小学黄芳【整体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有以下描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而根据调查,小学生普遍感到的“作文难”,首先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

而《语文课程标准》则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就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等要求。

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修改能力、扩展作文内容诸方面解决“作文难”的难题,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开拓写作的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永远是教育的真理。

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只要哪一次作文课老师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就能讲出真话,道出真情,作文也写得有血有肉,不再干巴巴的了。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通过谈话导入正题,激励起学生对过往的回忆,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习作完成时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参与修改,学生在朗读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产生下次作文的兴趣,使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又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设计时,要学生开展辩说“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能展开想象,围绕“朋友”的话题,写一件事,基本做到意思连贯,语句通顺。

(下限目标)2、能有条理的围绕“朋友”的话题,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反映朋友的某一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作文中有好词好句,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上限目标)【说明】随着年段的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也逐年提高。

五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而且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话题作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又根据班主任工作经验,六年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易在这个年龄段,结交各色朋友,但假如朋友没选择好,又易出现问题的情况。

因此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朋友”,使学生在习作中既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习作中辨别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可以结交的好朋友。

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畅所欲言,完成本次习作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这次习作,主要让学生通过“说、辩、写、评”四个步骤,介绍自己的一个“朋友”,能力强的学生能通过外貌、语言、行动等,细致的反映朋友的某一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题目:朋友师:“朋友”,这是多么迷人的字眼。

朋友是你生日时送给你精致礼物并不署名,却能一下子就被猜到的人;朋友是你一个星期和你赌气没跟你说话却仍然让你觉得是朋友的人;朋友是相聚时从容,分手时淡然,只把关爱深藏在心底的人……你觉得“朋友”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看法。

生1:朋友是需要帮助时主动伸手帮你的人;生2:朋友是心情不好时主动安慰你的人;生3:朋友是你犯了错误时提出要你改正的人……设计意图:创设宽松的氛围,通过有主题的自由谈话,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实到了五、六年级随着学生逐步的迈入第二生长发育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已经非常注重自己的交友,他们对‚朋友‛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由这样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正题,为后面内容的开展设下铺垫。

(二)、回忆往事1、过渡:大家对朋友的注解真多,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朋友。

2、你最想来聊哪一个朋友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1:我想说说我的邻居,他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玩到大,我们是好朋友!生2:我想说说我的小表姐,她和我差不多年纪,可她学习成绩比我好多了,她经常指导我学习,她是我的“小老师”。

生3: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她的个子高高的,留着短发。

胖胖的脸红扑扑的,大眼睛,闪着天真纯洁的光。

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她性格开朗。

喜欢笑也喜欢逗别人笑。

猜猜她是谁?……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大家都泛泛而谈的基础,逐步缩小关注框,把刚才对朋友的见解定义到具体的朋友上来,引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为后面环节的展开准备。

并且通过大家的交流,扩大一些学生的思路。

另外通过猜一猜的环节,调动学生的兴趣。

虽说是五、六年级的孩子,可是爱玩的天性还是一点都没变。

你说我猜,我讲你猜,我想,连平时最懒于作文的学生,也可能会饶有兴趣的站起来描述自己的好朋友。

过渡:刚才我们的同学描绘了自己朋友的外貌特点、性格特征,让我们来猜一猜班上的同学还是容易的,但假如是你的邻居、亲戚那就难了!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能把你的朋友介绍得清楚些,让我们也能认识他,跟他结为朋友吗?3、师:那么你的朋友有什么特点?能通过一、两件事来体现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事要体现特点,扩大范围说,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4、过渡:刚才通过大家的说,我们初步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可是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不深,假如现在要我们勾勒一下你的朋友,我看画出来的准是个大怪物。

那要怎样我们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你的朋友呢?除了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还要把人物在事件中的行动、语言写具体,还可以像刚才的“猜一猜”那样,对你朋友做一番外貌的描述。

(自己练说,四人小组互说。

教师巡回指导。

)6、师:愿意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的,请你比较详细的说说你的朋友,让我们认识他!(指名说,围绕朋友的特点,把事情说清楚。

)(三)扩大范围师:我们除了和我们的同类——人结为朋友外,我们还可以和谁结为朋友?(电脑、钢笔、字典、家里的小狗……)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似乎与文章的主题有点背道而驰,但是现在的孩子有些由于家长的过度爱护,朋友很少;有些由于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结交朋友。

这样他或许就会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另外,当你对一样事物非常的喜爱,也真的会产生深厚的情谊,一种拟人化手法的表达,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四)讨论辨析师:刚才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其中有“好朋友”,也夹杂着一些“坏朋友”,那什么样的朋友是我们应该结交的朋友呢?当朋友出现问题时,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四人小组中辩说,说明理由;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基于这一理念,要学生开展辩说‚朋友间需要讲‘哥们义气’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另外‚辩说‛这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辩说的过程中,教师只要适当的进行引导,就完成了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

把六年级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易在这个年龄段,结交各色朋友,但假如朋友没选择好,又易出现问题的情况迎刃而解,少了枯燥的说教,老师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也亲切了许多。

(五)学习命题师: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对“朋友”这个话题拟个题目,先看老师的,《我的朋友》,大家说好不好?”“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

”“不好,这个题目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自己的朋友的特点。

”“不好,不如改为《他,与我一起成长!》”“可改为《“小老师”》”“《生活因朋友而精彩!》”“《难交的朋友》”……设计意图: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对学生命题的指导与辨析,力求使学生的标题范围尽量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

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六)学生作文师:下面请你围绕“朋友”,选择朋友的一、两件事,体现朋友的某一特点。

写时注意:事情要尽量写完整,抓住特点展开,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情真挚。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动作较快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轻声朗读写好的文章,并进行修改(错别字、病句等)。

同桌均已完成的,也可同桌互相修改。

(七)交流、修改1、选择学生习作,当堂评议、修改师:刚才大家写得都很认真,对你的朋友很负责,你是一个好朋友!现在有谁愿意把你的朋友再隆重的推荐给大家呢?其他同学听听,等下说说他哪写得精彩?哪儿还需给他提点建议?可以吗?特别注意点:(1)他写得事情是在介绍朋友的特点吗?(2)事情的六要素清楚吗?(3)通过他的作文,我们能认识他的朋友吗?(师生互评,选择其中的一篇文章具体剖析。

)2、扬长避短,修改自己的作文师:听了其他同学对介绍的朋友,及我们大家提得一些建议,你觉得你需要把文章再修改一下,使你笔下的朋友成为大家都想认识的朋友吗?(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评价能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互相学习,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每完成一篇习作都引导学生开展评改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评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评改与相互评改中提高作文能力。

并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八)小结结束师:短短的一节课,我们一下子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

朋友多了好办事,看来我们一节课的收获还真不小。

但也有同学还有点遗憾——来不及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不过不要紧,把文章抄写得漂亮一些,张贴在“作文园地”中,让大家都来认识你的好朋友,最好是羡慕你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