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6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1一说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
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________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
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篇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表象,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的长度。
在这堂课中,教学分米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文具盒的长,(大约20厘米)然后就直接让学生来观察自己的直尺上的刻度,告诉学生:由于人们经常要以10厘米作标准去估计、度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所以把10厘米换成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从而来引入其中10厘米就是1分米,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米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再来让学生说说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和宽各是几分米,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来比划一下1分米是多长,建立1分米的表象。
在教学毫米时,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钥匙等等。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毫米的表象。
接着我就介绍了毫米,然后让学生用毫米来测量两枝铅笔分别有多长,再来比一比到底是谁长谁短。
让学生感到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引入显得十分需要,同时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地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基本都能比划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并能很快地说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学生在头脑中对四个长度单位都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表面,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
在完成书上的第5题时,题目中数字比较小,而且都是2,填上一个合适的单位名称,问题还不大。
但是在补充习题还有其它的练习中,由于数据变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各有不同,所以练习中问题就比较多了,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填写单位名称时错误百出。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区分它们的关系。
2.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掌握使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其互相转换;2.测量长度的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了解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多种长度单位来更好地理解概念。
2.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展示实物并详细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同时结合数学公式和实际测量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3.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在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和使用规则之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方法,以便在实际测量中更加方便和有效地使用。
教学方法1.引导性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实物、比较多种测量单位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规律和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讲解练习法通过讲解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和转换规则,同时通过训练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参与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教材图片和生活场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进行区分和比较。
第二步:讲解规则并演示操作(15分钟)教师结合实物、数学公式和实际题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并详细讲解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和反复测量的必要性。
“认识分米和毫米”,及评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1. 引言度量长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活动之一。
在度量长度时,分米和毫米常常被用来衡量较小的物体或者非常精确的尺寸。
本文将介绍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使用场景以及它们在度量系统中的地位。
2. 分米的定义和用途分米是长度单位,符号为dm。
分米是米制长度单位中的一种,它是米的十分之一。
与其它长度单位相比,分米的量级稍大一些,因此常用于测量较大一点的物体或者较长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分米来表示一些物体的尺寸或者距离。
例如,我们可以用分米来测量桌子的宽度、书架的高度或者一个房间的长度。
此外,分米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中,用来测量和设计各种物体的尺寸。
3. 毫米的定义和用途毫米是长度单位,符号为mm。
它是米制长度单位中的一种,更小的一个单位。
毫米是米的千分之一,相对于分米,毫米的量级更小,因此更适合用来测量较小或者较精确的尺寸。
毫米常常被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尺寸,例如细菌的大小、电子器件的尺寸等。
此外,毫米也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学领域、科学研究等方面,用来测量和记录各种微小物体的尺寸。
4. 分米和毫米在度量系统中的地位分米和毫米都是米制长度单位中的一部分,它们与其他米制长度单位(如米、千米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度量系统。
这个度量系统有以下特点:•互相转换:分米和毫米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进行互相转换。
具体而言,1分米等于10毫米,1毫米等于0.1分米。
这种转换关系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分级尺度:米制长度单位以10为基数进行分级,从而构成了一个十进制的度量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分米和毫米的数量级分别比米大和比米小,以满足不同测量需求。
•应用广泛:分米和毫米作为米制长度单位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中。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衡量,还是专业领域的测量和设计,分米和毫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分米和毫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分米和毫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分米在测量较大空间、建筑物、道路等方面得到 广泛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分米可以用于表 示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此外,分米和毫米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重量等 其他物理量,例如分可以用于表示分钟、小时等 时间单位,克可以用于表示较轻物体的重量等。
04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
使用测量工具
尺子
用于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
06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填空题
总结词
分米和毫米都是长度的单位,分米是100 毫米,1分米等于10毫米。
VS
详细描述
分米和毫米都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用 于测量物体的尺寸。1分米等于100毫米 ,因此分米是10倍的毫米。
选择题
总结词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一些物品或尺寸,让用 户选择最合适的长度单位。
详细描述
选择题通常会给出物品或尺寸,并给出几 个不同的长度单位供用户选择。用户需要 根据物品或尺寸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长度 单位。
应用题
总结词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际场景,让用户计 算物品的尺寸或数量。
详细描述
应用题通常会给出实际场景,如一个房间的 长度、宽度和高度,让用户计算房间的面积 或体积。或者给出一些铅笔的长度和直径,
量尺
用于测量面积。
量杯
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
电子秤
用于测量重量。
测量实例
使用尺子测量书本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使用量尺测量地面的面积。
使用量杯测量牛奶的体积。 使用电子秤测量水果的重量。
05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 用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分米和毫米是长度单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分米是较长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测量比较大的物体或距 离,而毫米是较短的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比较小的物体或 细节。
毫米分米的认识
练习题一:测量长度
准备测量工具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直尺 或卷尺。
进行测量
从起点开始,沿着物体的边缘, 使用测量工具逐步移动到终点。
总结词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确定起点和终点
确定要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确 保起点和终点清晰可见。
读取数据
观察测量工具上的刻度,记录 下测量结果。
练习题二:单位换算
01
02
03
使用长度单位换算表,例如
查找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找到对应的换算值。
长度单位的换算表
01
长度单位换算表是一个表格,列 出了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 系,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转换。
02
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表包括米、 分米、厘米、毫米等之间的换算 ,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长度 单位。
05
练习题与答案
常用的长度单位。
制作工艺品
在制作工艺品时,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尺寸,以确保工艺品的精确 度和美观度,毫米和分米是常用的 测量单位。
测量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毫米 和分米来测量时间,例如测量钟表 的秒针移动距离等。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
在机械制造中,需要精确地测量 和计算各种零件的尺寸,以确保 零件的精确度和互换性,毫米和
04
总结词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确定换算关系
了解毫米和分米之间的换算关 系,即1分米等于10毫米。
计算换算结果
根据给定的毫米数值,计算对 应的分米数值。
得出答案
将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即为换 算后的分米数值。
练习题三:应用题
分析问题背景
理解问题的实际背 景,明确需要测量 的对象和目的。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1.3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分米是长度的单位,等于十分之一米;毫米是长度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米。
2.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1分米=10毫米,1毫米=0.1分米。
2.3 长度测量:用分米和毫米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认识分米和毫米。
3.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长度测量,巩固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3.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引出分米和毫米。
4.2 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3 演示实验:用实物和模型展示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认识。
4.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用分米和毫米测量物体长度,巩固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4.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分享彼此的结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概念、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5.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长度测量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测量准确性、操作规范性等。
5.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让学生了解分米和毫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6.2 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的发展历程,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6.3 组织学生进行长度测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数学》课本相关章节。
7.2 教具:分米和毫米模型、实物、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
《认识分米和毫米》课件
04
分米和毫米的练习题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练习
总结词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之 间的换算关系。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换算题目,如“1分米等 于多少毫米?”、“20毫米等于多少 分米?”等,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分米和毫米的实际应用练习
总结词
通过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总结词
毫米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测量 纸张厚度、零件尺寸、手机屏幕分辨率等。
详细描述
在纸张厚度方面,通常使用毫米作为测量单 位,例如复印纸的厚度为70-80克/平方米 ,而宣纸的厚度则只有几十微米。在零件尺 寸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零件,都需要 使用毫米作为测量单位。此外,手机屏幕分 辨率也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进行描述。
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单位换算
换算关系
1分米 = 100毫米,1毫米 = 0.1分米。
换算方法
将需要换算的长度除以或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长度单位。
分米和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米的应用
测量较大物体的长度、距离和体积, 如门窗的尺寸、房间的长度和宽度等 。
毫米的应用
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厚度和宽度, 如纸张的厚度、硬币的直径等。
03
毫米的长度和测量
毫米的长度
总结词
毫米是长度单位,1毫米等于0.1厘米, 等于0.01分米,等于0.001米。
VS
详细描述
毫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通 常用于测量较小的长度或精确度要求较高 的场合。在换算关系上,1毫米等于0.1厘 米,即10个毫米等于1厘米;同时,1毫 米也等于0.01分米和0.001米。
详细描述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分米和毫米是表示长度的单位,它们是公制单位制中比较常用的小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分米和毫米来表示纸张的大小、物品的尺寸、衣服的尺码等。
分米分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的符号为“dm”,是公制长度单位制中的一种基本单位。
分米的定义是:一米等于十个分米,即1m=10dm。
毫米毫米是一种长度单位,它的符号为“mm”,是公制长度单位制中的一种基本单位。
毫米的定义是:一米等于一千毫米,即1m=1000mm。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通常需要将分米和毫米进行换算。
下面是分米和毫米的常见换算方式。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1dm=10mm毫米和分米的换算当我们需要将毫米换算成分米时,只需要将毫米数量除以 10即可。
例如:•120 mm = 12 cm•500 mm = 50 cm当我们需要将分米换算成毫米时,只需要将分米数量乘以 10即可。
例如:• 5 dm = 50 mm•8 dm = 80 mm分米和毫米的应用分米和毫米在测量中的应用分米和毫米在测量中是非常常见的单位,例如:•测量一个水杯的高度为 10cm;•查找一张A4纸的尺寸为 21cm x 29.7cm;•测量一个书桌的长度为 1.2m,即 120 cm;分米和毫米在制作中的应用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分米和毫米也是常见的单位,例如:•计算织物的长度与宽度;•按照标准尺寸制作衣服;•计算零件的规格尺寸等。
总结认识分米和毫米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进行测量和制作工作。
在进行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时,只需要根据10的倍数进行计算即可。
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并且掌握好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尺寸是人类制造物品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制品的尺寸和外观,以满足人们对物品的需求。
在几何度量中,以米为单位,而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的细微测量非常重要。
米是国际单位,它的长度等于地球的极线的单位。
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由此可以看出,分米是米的基本单位,而毫米是厘米的基本单位,在测量物体尺寸和外观时,它们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可以从学校教育或日常生活中获得。
从校园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分米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教室的面积。
从生活中,我们也常用毫米来测量一些较小的物体,例如眼镜片,手表表壳等,以及度量一些较小的物品的外观,例如水果、蔬菜、花卉等。
在工业中,分米和毫米的细微测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分米和毫米测量大小和外形非常重要,细微测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保证零件的尺寸准确、外观美观且均匀。
分米和毫米测量的准确度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精度,而精度的高低也决定了测量仪器的价格和使用范围。
一般而言,精密仪器价格较高,范围较广,可以测量更小的物体。
有了认识分米和毫米,就可以更准确地衡量物品的尺寸和外观,为人类所制造的物品带来更高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物品的需求。
- 1 -。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教材分析:(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教学难点: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六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二年级下认识分米和毫米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长度单位。
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我们先来说说分米。
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厘米大,但又比米小。
那到底多大是 1 分米呢?如果我们把 10 厘米的长度合在一起,就是 1分米。
想象一下,我们的尺子,一般长度是 20 厘米,那这 20 厘米里面就有 2 个 10 厘米,也就是 2 分米。
那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呢?比如说,我们的铅笔盒,它的长度可能就接近 1 分米。
还有我们的手掌,从手腕到中指指尖的长度,也差不多是 1 分米呢。
接下来,我们再认识一下毫米。
毫米就更小啦,它比厘米还要小。
那 1 毫米有多长呢?我们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是不是感觉很小很小呀?那毫米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比如说,一张纸的厚度就非常薄,通常用毫米来表示。
还有我们手表里的零件,也都是用毫米来衡量大小的。
为了更清楚地记住分米和毫米,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拿一根铅笔,先估计一下它的长度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然后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准不准。
在测量长度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如果是比较长的物体,像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我们就用米来测量;如果是比较短的物体,像铅笔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要是更短的,像一张纸的厚度,那就得用毫米啦。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
第一题:量一量数学书的宽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第二题: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第三题:画一条 3 厘米 5 毫米长的线段。
做完这些练习题,相信小朋友们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更加深刻啦。
在学习了分米和毫米之后,我们对长度的认识就更丰富了。
以后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可以想一想,它们大概有多长,要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表示。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啦。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知识梳理
【小练习】 举例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参考答案】杯子高度 粉笔盒高度。
② ①
课堂练习
8.画一画。 (1)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45毫米的线段。
【参考答案】 (1) 1分米
课堂练习
(2) 45毫米
课后习题
1.下面的哪种测量方法正确?在正确的下面打“√”。
(√ )
()
2.上面左图中的线段长( 3 )厘米( 7 )毫米,合( 37)毫米。 3.在直尺上,数字0和1之间有( 10 )个小格,每1个小格代表 ( 1 )毫米,10个小格就是( 1 )厘米。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1厘米=10毫米 。
知识要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能感知、估计物体 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知识梳理
知识点1:认识分米,了解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分米是 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1分米=10厘米。 【例】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2(分米) 一张桌子高约8(分米)
【小练习】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银行卡厚1( 毫米 ) 橡皮长4( 厘米 ) 课桌长6( 分米 ) 铅笔长18( 厘米 )
课堂练习
1.1米=(100 )厘米。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的身高140(厘米),她睡的床长2( 米 ),用的铅笔长20 (厘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理解一、课题:分米和毫米的理解二、教材简析: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并提升估测水平。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使用。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1分米长彩条、电话卡或银行卡等。
五、设计理念:六、设计思路: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春天来了,大象和小老鼠一起去体检,他们高兴地看到自己长高了。
瞧!这是他们的身高报告单。
哎呀,忘贴照片了!猜猜看分别是谁的?米和厘米是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用什么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呢?伸出你们的小手,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
其实,在长度单位的王国中,还有比厘米大但是比米小的单位,也有比厘米还小的单位呢,我们随大象和小老鼠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二、探索新知(一)理解分米1、引入分米:大象拿出自己的文具盒量了量说: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这时,机灵的小老鼠马上说:10厘米还有另一种说法呢!你知道吗?(板书:分米)。
2、明确关系:(1)数一数:小老鼠想请我们在直尺上看看一分米有多长呢!愿意吗?拿出学生尺,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数数看,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学生尺,我们一起来数数。
从中我们能够发现1分米=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2)找一找:大象也想看看1分米有多长呢,不过它的学生尺断了,从哪到哪是1分米呢?你能帮它找找吗?3、感知长度(1)画一画:小老鼠见大家学得这么主动认真,想来考考大家了!你能用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你是怎么画的?(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2)比一比:让我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举起来,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3)找一找、量一量:在你身边,藏着很多1分米朋友呢!找一找、估一估,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只要你细心观察,藏在你身边的一分米朋友就会自己跳出来。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4篇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4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评课稿1今天听了一节《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在实际生活中提高估测能力;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这节课田老师上得很精彩,也很扎实,我感触颇深。
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学长度单位时首先要引出单位。
田老师从学生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入手,先让学生回顾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新知的掌握。
比如:让学生比划出一米和一厘米的长度,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让学生再去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幢楼房高20();一盒饮料8()。
在“饮料盒8厘米后,设计了一个吸管1()”,由此激起学生探寻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分米的认识。
在讲授1分米有多长,教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分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分米的实际长度,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田老师在教授分米,知道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感受,逐步地强化。
通过让学生认一认、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等一系列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建立了对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所以在让学生交流一分米到底有长,让学生看着直尺找一找一分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有学生回答从刻度“0”到刻度“10”,有学生回答从刻度“1”到刻度“11”等等,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带动了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回答的丰富多彩。
分米、毫米 的认识
教学目的: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1、课件、尺;2、学生准备:小棒、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你们喜欢孙悟空么?甜甜也很喜欢,有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里见到了孙悟空。
现在我们去听听他们的对话,你们一定要仔细听,看谁发现的数学知识最多?(演示课件)问:看完他们的谈话,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我发现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生2:我还知道1米=100厘米;生3:我能比划出1厘米,因为我的指甲盖大约宽1厘米,所以这就是1厘米(手比划);生4:我还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
(比划)师:过来,再比划一次。
我用这根一米的尺子量一量看准不准。
师给纠正。
大家也照着这根尺子比划一下一米的长度。
师:看来大家听得非常认真,从他们的对话里发现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想到了1米=100厘米。
师:那根据刚才听到的,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1:5毫米是多少?生2:1分米是多少?生3:1分米是几厘米?……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为了解决这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分米、毫米。
(板书)二、探索实践(一)认识分米1、认一认师:现在孙悟空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想和大家一起学习,看他把金箍棒又从耳朵里变出来了,大家估计一下多长?生:10厘米。
师:老师这有一根长10厘米的小棒,我们用小棒比一比试试。
恰好是10厘米,像这样10厘米的长度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单位来表示——分米,它用字母dm表示,也就是说10厘米就是1分米。
那么,20厘米就是多少?生:2分米。
师:下面,请你拿出直尺,找出1分米,看看从几到几是1分米呢?也就是说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2、体验:我们就来比划一下1分米:请你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小棒,左手不动,右手轻轻拿走小棒,这样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大约就是1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P52-54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毫米、分米的实际意义,经历估测、测量物体的过程,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概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感知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得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能利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运用,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与估测。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分米长和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直尺,一枚5角硬币;每个小组准备一把米尺。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师生交流。
师:你知道李老师姓什么吗?生:姓李。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1:老师刚才说的。
师:你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
生2:大屏幕上看见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2、课前谈话,引入“台阶”。
(课件出示台阶)师:同学们,今年上几年级啦?生:二年级。
师:以后我们会上三年级、四年级┉┉就像上楼一样,我们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一级一级地往上学的。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可以“放在台阶上”来表达。
师:比如“小学、幼儿园、中学”和“长叶、发芽、生根”,你会把它们合理地摆在台阶上吗?学生叙述,教师课件演示。
师:不管是植物的生长,还是人的学习历程,都有一定的发展顺序,都是从一个台阶迈上另一个新的台阶,数学知识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二)谈话,复习旧知师: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米、厘米。
板书:米、厘米。
师:那1米大约有多长?教师比划:双手慢慢张开,接近1米时学生喊停,再请一学生验证。
全体学生用手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师:1厘米呢?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并和自己直尺上的1厘米比一比,看看自己比划的怎样?师:那米和厘米要是摆在“知识台阶”上,应该怎么摆呢?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上学期认识的米和厘米是遗忘较快的一个知识点,课始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通过用手比划加深长度的空间概念,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且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联系实际,感知毫米产生的必要性1、由不足整厘米的铅笔,引入“毫米”。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运用你学过的知识,量一量你最常用的铅笔是多少?学生用直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组织汇报。
生:大约10厘米。
生:16厘米多一点点。
生:14厘米不到。
生:12.3厘米。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都会用小数来表示了。
生:┉┉师:如果不用“大约”、“多一点点”、“还不到”这几个词,怎样精确地表示出铅笔的长度呢?要是……你们心里是否产生了一个新的愿望?是什么愿望?(要是有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师:其实这个愿望科学家和工人叔叔已经帮我们实现了,就藏在你们的尺子里呢!【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寻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感受用毫米作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自主地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2、动手操作,明确关系。
(1)看一看:拿出尺子,仔细观察!直尺上一大格是1厘米,除了厘米刻度线外,还有刻度线吗?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许多小格,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生:1毫米(板书:毫米)(2)数一数:请你在尺子上任意选择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数有几个1毫米?师:谁来汇报一下数的结果?你数的是哪个1厘米,当中有几个1毫米?生:┉┉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学生尺,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动态演示课件,学生数1毫米、1毫米的线段)生:1、2、3┉┉10。
师:正好是10小格,1厘米中包含几个1毫米呢?生:10个。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尺子上的每一个1厘米之间都有10毫米。
师:1厘米和10毫米长度怎样(一样或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1厘米等于10毫米!师:对,1厘米就等于1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设计意图:数一数是让学生通过触觉、视觉亲身去体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丰富的表象,达到记忆的效果。
而任意选择1厘米数一数,则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1厘米就是10毫米。
】3、感知长度。
(1)画一画师:一把小小的尺子竟藏着这么多数学知识,真奇妙啊!借助你手中普通而神奇的尺子,画一条1毫米的线段吧!同桌互相检查一下,1毫米就是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画对了吗?【设计意图:在初步知道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后,紧接着画1毫米的线段,画后学生必然会感到1毫米真短,对学生构建1毫米的空间观念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里还采用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的形式,意在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优化教学效果。
】(2)比一比师:对准你画的1毫米线段,请你用小手比出来。
拇指和食指间的这一条小缝缝就是1——?1毫米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1毫米真短呀!短得成了一条小缝缝;生:1毫米真短呀!短得拇指和食指都要贴到一起了;生:1毫米真短呀!短得都得眯起眼睛来看了┉┉老师希望你们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才能永远把微小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
(四)寻找生活中毫米,进一步建立1毫米的观念。
师:闭上眼睛记一记,1毫米有多长呢?记好了吗?睁开眼睛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只要你细心观察,藏在你身边的1毫米朋友也会自己跳出来。
生:蚂蚁的长度。
生:公交卡的厚度生:┉┉师:大家说的非常好,尤其是有点同学提到了蚂蚁,还有蚂蚁的腰,蚂蚁已经很小了,蚂蚁的腰就更细了。
大家觉得1毫米怎么样?生:很小、很小。
师:是的,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其实在生活中,也经常用毫米来作为测量的单位。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比如大家用的自动铅笔,还有签字笔,笔芯的规格就是用毫米来表示的(大屏幕上呈现各种笔芯的规格),“毫米”我们用字母表示就是“mm”。
还有螺丝的螺母、螺钉的规格、降水量和公交卡。
【设计意图: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比划、寻找、测量,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受1毫米的特征。
这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小结: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毫米这个新朋友。
毫米是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师:把毫米也放到我们的“知识台阶”上,你觉得放在哪里合适?生:┉┉(五)创设情境,感知分米1、由10厘米引入1分米。
师:谁来量一量老师的这根铅笔有多长?生:┉┉(10厘米)师:10厘米还可以用其他的单位来表示,有谁知道吗?师: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朋友(补充板书课题:分米)它的国际单位符号是:dm。
师:1分米就等于?板书:1分米=10厘米【设计意图:以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厘米”为纽带,由10厘米引入1分米,学生对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与学生对单位的认识同步发生,初步建立1分米的表象,知道1分米=10厘米。
】2、找一找。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在直尺上看看一分米有多长呢!愿意吗?生:拿出学生尺,找一找。
师:谁愿意到老师的米尺上来找一找?生:┉┉3、感知长度。
师: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生:┉┉师生总结:大约是1拃那么长。
(六)小组合作,寻找1分米师:在我们的材料中,能不能找出大约长是1分米的?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接近?汇报:你找到了哪些长约是1分米的呢?(长约1分米的物品有:)师:你们为什么说这些的长都约1分米呢?(因为正好都是10厘米)也就是说1分米=10厘米。
【设计意图:生活中,正好约1分米长的物品不多,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教师精选了一些作为学习材料提供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巩固活动经验,同时也加深学生对分米的认识,深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七)即时练习,应用分米1、估一估。
师:你能估一估桌子的长、宽大约各是几分米吗?学生操作。
2、验一验。
师:小组拿出米尺,检验一下刚才估计的结果是否接近准确值?3、数一数。
师:你们组的米尺上有几个1分米?学生汇报。
板书:1米=10分米。
小结:今天我们又结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这个新朋友。
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师:你觉得要是把分米也放在“知识台阶”上,它该在哪里?【设计意图:当一节课进入中期阶段时,正是大脑开始疲惫之时,这个先猜测再验证的环节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轻松地突破难点,培养目测能力,加深对不同长度的感性认识,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估测正确时也会欣然产生成就感。
】(八)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师:同学们真棒,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学了这么多知识,下面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看你们学的怎么样?敢接受挑战吗?(敢)那开始啦。
1、变一变(想想做做第1题)师:听口令,“变、变、变”。
老师说长度,你们用手把它比划出来,看谁变得又准又快。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3、判一判(练习五第7题)4、单位换算。
(练习五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口答。
5、估一估(想想做做第4题)先猜一猜,再比一比,量一量,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记,更好地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使课堂在临近尾声之时再起高潮,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九)全课总结今天在奇妙的长度王国里,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还知道了它们和以前学过的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其实关于长度单位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研究呢!比如:有比1毫米更短的长度单位吗?测量公路的长要用什么长度单位呢?等等。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或上网寻找更多的知识。
课后请大家选择家中的物体,先估一估它们的长度,再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并记录下来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寻课本以外的新知的欲望,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探索、实践创造机会,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