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优化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现代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综述

现代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综述
量 Aff)f1 =(一f。 j i c若 △f0令 i 步骤 4; 则产 生 ∈∈U( , )若 ep一△f ) <, 转 否 O 1 , x( / ) T>
过程与一般 组合优 化问题之 间的相似性 , 是基 于 M uc a o 代求解 etC r 迭 l 策略 的一种 随机优 化算法 。S A算法 的基 本思想 是从一 给定初始解 开 始 , 邻域 中随机 产生另一个解 , 在 接受准则允许 目标函数在有 限范围 内
的一大飞跃 。
1 蚁群算法( n o n p mi o , C ) . 4 A t l yO f z n A O Co i mi 人『 蚁群算 法 [ 是受到对真实蚁群行 为的研究的启发 , 由意大利学 者 M.oi 等人 于 19 年首 先提 出的 , D ro g 91 它是一种 基于蚁群 的模 拟进化 算法 , 属于 随机搜 索算法 。研究学者在研究 过程中发现 , 蚂蚁个体之 间 是通过 一种称 之为外 激素(h rmoe的物质进 行信息 传递 , 而能相 p eo n ) 从 互协作 , 完成 复杂的任务 。蚂蚁在运动过程 中 , 能够在它所经过 的路径 上 留下该 种物质 , 而且蚂蚁 在运动过 程中能够感 知这种物质 的存在及 其强度 , 以此指 导 自己的运动方 向, 并 蚂蚁倾 向于朝着该物质强度高 的 方 向移动 。蚂蚁个体 之间就是通过这种信 息的交流达到搜索食物 的 目 的 。蚁群 算法正是模 拟 了这 样的优化机 制 , 即通 过个体之 问的信息交 流与相互协作最终找到最优解 。 15 .粒子群优化算法(a ilS am pi zt n P O) P rce w r o t ai ,S t mi o 粒子群优化算法 是一种进化算 法 , 最早是 由K n e 与 E e a 于 en y b r r h t 1 9 年提出的 。最早 的P O 95 S 是模拟 鸟群 觅食行 为而发展起来 的一种基 于群体协 作 的随机 搜索算 法 。P O S 是模 拟鸟群 的捕食 行为 , 一群鸟 让 在 空间里 自由飞翔 觅食 , 每个鸟都能记住它 曾经飞 过最高的位置 , 然后 就随机的靠近那个位 置 , 不同的鸟之间可 以互相交 流 , 它们都尽量靠近 整个 鸟群 中曾经 飞过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点 , 这样 , 经过一段时 间就 可以找到近似 的 最 高点 。P O后来经 过多次 的改进 , S 去除 了原来 算法 中一些无 关的或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目前,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部分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个别国家,在二战时期后,大量将军需物资储备和配送服务的核心技术和运作经验运用于社会生产中的物资流通领域。

这样给仓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兴力量,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意义。

研究仓储物流系统的目标是要大幅降低仓储物流费用,乃至物流总体成本,提高仓储运输效率,具体到每一运作环节。

Heskett是最早研究仓库货位分配策略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单位订单体积索引原则(Cube-per-order Index,COI),有效解决了储位分配问题。

Matusiak 等研究了定位存储策略应用于货位分配最优化的方法,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仓库货位分配优化问题。

Dian-Sheng等设计了货位分配优化模型,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

Xiong 通过研究典型的AS/RS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和随机存储策略的性能,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变化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存储策略。

Bin 等研究了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将货物进行分类,将每个类别的货物存储在对应分区,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货物分类和储位分配的优化问题。

Thonemann等对比研究了应用于随机环境下的基于分类的分配策略和基于营业额的分配策略,两者都能减少存储/检索的时间,增加系统的吞吐能力。

Xiong 等将AS/RS 机架中沿两类电路板的区域分配了一个公共区域,并将特定大小的公共区域策略与其它的诸如随机存储策略和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等进行了比较。

Hsieh 提出了面向物料清单(BOM)的基于分类的存储分配方法和基于制造操作需求的存储分配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S/RS)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性能。

H.Brynzer研究仓储布局的目的是减少拣货时间,Charles. G Petersen在综合研究仓储物流体系的各种仓储思路策略时,也是选择效率最高的仓储策略,即总的作业时间最短为参考标准。

大数据下的模型优化技术综述

大数据下的模型优化技术综述

大数据下的模型优化技术综述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数据的应用需求也愈加复杂和广泛。

大数据已成为当前业界热门话题,成为各种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必要手段。

在应用大数据时,模型优化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模型优化技术的技术层面,对其在大数据应用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大数据模型存在的问题大数据模型正在被大量应用于金融、医疗等领域,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面都曾经取得了成功。

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传统的模型可能会受到以下问题的影响:1. 计算性能:数据量增加会带来更复杂的计算任务,处理过程的效率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处理时间不可忽视,对于在线业务的用户体验,模型的快速而有效的计算至关重要。

2. 模型精度:大数据本身就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需要更好的模型来解释这些数据。

3. 可靠性:在大数据环境中,数据本来就杂乱无章,在模型训练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的噪声和异常值,使得模型结果更加不可靠。

三、大数据模型的技术优化1. 数据前处理为了降低噪声和异常值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数据清洗算法常用于预处理过程,如离散余弦变换(DCT),小波变换(WT)等。

2.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为了识别那些有影响力的特征,从而加速模型训练。

通常采用缩放(scaling),信息熵和加权平均值等算法来处理。

3. 分组处理对于数值分布相近的信息,可以按分组后单独处理,实现分段处理,以提高模型处理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基于概率的建模方法,使得模型可以快速预测单一的类别。

4. 分布式计算采用分布式模型对大数据的处理是必须的,在分布式计算中,数据可以同时被多个计算节点利用,使得计算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使计算模型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5. 增量学习大数据通常是动态、快速增长的。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往往需要重复从头开始计算,增量学习可以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

增量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在新数据到来后对原有模型进行调整,而不是重新构建整个模型。

PSO研究现状综述

PSO研究现状综述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现状综述whitewatercoffee@Kennedy与Eberhart通过对鸟群觅食过程的分析并模拟,于1995年最先提出了原始的PSO算法[15][16]。

随后,Shi.Y和Eberhart分析了PSO算法的参数选择,并将一个重要的参数――惯性权重引入PSO[17][18],并相继提出了线性递减惯性权重LDIW[18]、模糊惯性权重FIW[21]和随机惯性权重RIW[25],文献[26]讨论了一类非线性惯性权重策略。

其他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惯性权重策略,这些改进的主要特点是:将可以表征算法优化进程的某些变量(如平均粒距、分布商等),通过对惯性权重的自适应调节,以平衡算法的全局探测与局部开发能力[27][28][29]。

除了对惯性权重的关注外,文献[22][30]对加速度系数、边界条件等参数的设置,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在算法的数学分析上,与GA算法相比,PSO算法尚缺乏严格的数学基础。

粒子群系统本身是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目前主要是将其简化为确定型线性离散时间系统,通过对单个粒子在一维或多维上的运动规律的分析,研究粒子运动的内在特性。

如Clerc对算法的参数选择和收敛性进行了初步的数学分析,引入收敛因子以保证算法的收敛[19];Trelea在文献[31]中也对参数选择和收敛性做了一定的分析;Ozcan和Mohan对原始PSO算法进行了数学分析,指出停留在离散时间状态的粒子轨迹是连续的正弦波形,粒子不断从一个幅度与频率的正弦波跳跃到另外一个幅度与频率的正弦波上,如此在解空间中寻找更优值[32][33]。

与其它优化算法一样,PSO算法同样存在着收敛速度和收敛质量之间的矛盾。

为了获得更好的优化性能,研究者们通过借鉴其它优化技术的思想,提出了各种改进的PSO算法。

Angeline通过引入GA中的选择机制得到混合PSO(HPSO)[34],该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但也增加了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尤其在优化Griewank函数时效果较差;Lovbjerg和Rasmussen等提出了具有繁殖和子群的杂交PSO算法[35],将GA中的交叉机制引入PSO,由于后代选择并不是基于适应度值,防止了基于适应度值选择对那些多局部极值的函数优化时带来的潜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繁殖法可以更好地搜索粒子间的空间,这对于优化多模态函数很有利,但是对于单模态函数优化效果较差;文献[36]将变异机制引入PSO,随着迭代的进行对粒子位置施加线性递减的高斯扰动,有效的避免了粒子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同时扩大了粒子的搜索空间,提高了算法发现最优值的概率。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仓储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仓储管理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本文将对仓储管理优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现状关于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仓库布局优化:仓库布局是仓储管理的基础,合理的仓库布局可以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和取货效率。

研究者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仓库的布局进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仓库空间利用率和货物流转效率。

2. 货架管理优化:货架是仓库中最常用的存储设备,如何合理规划货架的摆放位置和货架的管理策略,对提高仓库的存储容量和货物的存取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者通过对货架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算法,如ABC分类法、动态货架管理等。

3. 库存管理优化:库存是仓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订单满足率。

研究者通过对库存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型和算法,如EOQ模型、安全库存策略等,以实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

二、仓储管理优化的问题与挑战在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1. 数据不准确和不完整:仓储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如货物存储信息、订单信息等,然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在不准确和不完整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准确地反映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2. 算法的复杂性:仓储管理优化需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这些算法的复杂性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难以应用于实际的仓储管理中。

因此,如何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难点。

3. 多目标优化问题:仓储管理涉及多个目标的优化,如最大化存储容量、最小化库存成本、最大化订单满足率等。

这些目标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何在多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和平衡,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流程优化 文献综述

流程优化 文献综述

流程优化文献综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流程优化是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其业务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学信息管理优化研究综述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学信息管理优化研究综述
信息管理系统广泛应用
各级医疗机构普遍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 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 量。
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兴起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领域 的应用逐渐增多,为医学研究、临床决策等提供 有力支持。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数据质量与标准化
医学数据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标准化程度不足 ,给数据整合、分析和利用带来困难。
数据可视化与应用策略
数据可视化
采用图表、图像等直观方式展示数据分析结 果,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和做出决策。
移动应用
开发医学信息管理移动应用,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 和共享,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决策支持
将大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医院管理、政策制 定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05
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大数 据分析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新 应用和新模式,如基于大数据 的精准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等 。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大数 据分析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新 应用和新模式,如基于大数据 的精准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等 。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大数 据分析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新 应用和新模式,如基于大数据 的精准医疗、智能辅助诊断等 。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无效和错误数据, 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标准化
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便于后 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数据存储与管理策略
分布式存储
采用Hadoop、Spark等大数据处理框架,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 式存储和管理。
数据备份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访问控制
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农田防护林优化技术综述

农田防护林优化技术综述
3I
作者简介 : 李树森(93 )男 . 1 一 , 黑龙江泰来 人 . 6 大学 , 高
级工 程师. 主要从事防护林及森林生态等方面研究工作
植棒 子松或 云杉 林 带 的一种 更 新 方 式 , 林带 行 数 2
维普资讯
李树森 等
行, 株行 距 2m× l 3I。 l
水 率 27 个 百分点 。 .5 在 田间地 头 有道 路
】1 】 切根 沟的位 置 与标 准 .
或磨犁地的林带一侧 , 切根淘设在距林带 4 4 5l ~ l i
处, 无磨 犁地 的切根 沟设在 距林带 15 . ~2m处 。沟 深要求 5 6 m, 0— 0c 沟宽要求 4 5 i, 近农 田一 o~ 0tl l靠 侧沟壁 与沟底 垂直且 平滑 。 】12 塑料 膜规格 夏 贴 膜要 求 .. 塑 料膜 规 格 以 宽 7 m, 00 F为宜 。塑料膜 贴在靠 近农 田一侧 0C 厚 . I] 4 nI 垂直平 滑 的沟壁上 , 并沿 淘底折 回 】 m左 右 , 0c 回土 填平后膜 露 出地表 面 3~5c 这样 可 防止 由于 回 m 填土下沉 后 , 系 再次 沿 地 表穿 向 田问这 一 不 良后 根
收稿 日期 :0 1 0 1 20 —1 —3 3
2 “ 以松 改杨” 化 技 术 优
“ 以松 改杨” 是指 采 用樟 子松 、 杉 等针 叶 树 种 云 更新 杨树林带 的一 种 优 化技 术 , 解 决农 防林 更 新 是
换代 , 保持防护效益持续 、 高效的有效方法。此项技 术可使农 田防护林的稳定性增加一倍 , 防护寿命延 长 28倍 。它 有带 内 、 外及 带 间三种更新方 式 . 带
农田防护林优化技术综述
农 田防 护林 体 系是 由 网 、 、 带 片构成 的 , 平原 农

智能农业中的无人机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综述与应用案例分析综述与优化方法

智能农业中的无人机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综述与应用案例分析综述与优化方法

智能农业中的无人机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综述与应用案例分析综述与优化方法智能农业是一种通过融合先进技术和数据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监测与数据分析技术是智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综述与分析无人机监测技术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案例以及优化方法。

一、无人机监测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案例1. 作物健康监测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相机,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作物的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水分状况等关键指标。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并使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农业管理者可以实现对作物的精细化管理,提前发现病虫害、缺水等问题,并依据数据指导农药施用、灌溉等农事操作。

2. 土壤质量评估无人机搭载土壤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可以对农田的土壤质量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

通过测量土壤的PH值、含水量、质地等指标,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管理者可以生成土壤地图,帮助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区域、施肥量和肥料种类,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3.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无人机搭载红外传感器和热成像相机,可以快速扫描农田并识别病虫害感染的作物。

通过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提取出病虫害的特征,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无人机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得病虫害监测可以及时响应,有效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无人机监测技术优化方法1. 数据质量控制在无人机监测过程中,数据质量对后续数据分析非常关键。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在航线规划阶段,可以结合现场实地勘测和农业专家知识划分监测区域,避免冗余数据采集。

同时,使用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惯性测量单元,提高无人机的定位精度,减少数据误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无人机监测得到的海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果。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无人机拍摄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例如植被指数、色调等。

同时,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训练和模型构建,实现作物识别、生长预测等功能。

论文技术的改进策略与优化方案

论文技术的改进策略与优化方案

论文技术的改进策略与优化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术界的发展,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成为了学者们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然而,许多学者在撰写论文时常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如何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想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改进论文技术的策略和优化方案,希望能为学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改进论文技术的一项重要策略是提高文献综述的质量。

文献综述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示作者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为了提高文献综述的质量,学者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要广泛阅读和研究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进展。

其次,要注重文献的选择和筛选,选择那些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且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综述。

最后,要注意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将各个文献之间的关系和研究进展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呈现。

其次,优化论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也是改进论文技术的一项重要方案。

一个良好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论文的内容和思路,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为了优化论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学者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主题和目的,并在引言部分清晰地阐述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其次,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章节和段落,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论证过程进行清晰的展示。

最后,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自然流畅。

此外,改进论文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质量。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质量,学者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要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要严格执行实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要采用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和合理的统计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推断。

最后,改进论文技术的一项重要优化方案是提高论文的语言表达和写作风格。

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及优化研究综述

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及优化研究综述

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及优化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现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作为机器人关键的一部分,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及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轨迹规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是指在关节位置空间内,给定起始和终止点的情况下,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主要方法包括:基于经验规划的方法:工程师根据经验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但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基于数学建模的方法:将运动规划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能较准确地计算轨迹,但需要较高的数学和编程能力。

基于优化的方法:通过优化算法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和准确性,在预设目标函数下寻找最优解,适用于解决复杂问题。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方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并介绍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优化的相关研究,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工业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基础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是指在其运动过程中,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在关节空间中,轨迹规划的目标是给定起始和终止点的情况下,确定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运动路径。

基于经验规划的方法:工程师根据经验确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简单但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基于数学建模的方法:将运动规划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准确但需要较高的数学和编程能力。

基于优化的方法: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运动效率和准确性,适用于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

由于机器人的驱动装置功率限制,关节运动需要在速度和加速度上进行限制,通常需要将运动过程分割为若干小段,以保证运动平稳。

关节运动一般经历加速、匀速和减速的过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称为速度曲线或速度轮廓。

梯形规划(Trapezoidal Profile):运动过程分为加速、匀速和减速三个阶段,速度曲线呈梯形。

组合优化算法研究综述

组合优化算法研究综述

组合优化算法研究综述近年来,组合优化是科研领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组合优化算法在很多应用领域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目标非常明确,即在限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优化一组变量,以达到制定的目标。

换言之,组合优化技术的任务是理解问题的全貌,寻找出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最优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化算法的研究也在蓬勃发展,被应用在许多领域,如组合优化、排序和部署优化等。

一、组合优化的类型组合优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概率性算法,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超空间算法等;另一类是基于贪心策略的搜索算法,如回溯法、模拟退火算法、分支限界法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混合算法,即将概率性算法和贪心算法结合起来用于组合优化问题。

1.传算法遗传算法(GA)是基于数量遗传学的搜索算法,它以量子学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解进行分析。

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产生解空间(初始化种群),进化解空间(交叉、变异、选择),优化解空间(终止条件)。

在种群初始化时,相应的变量域被构造成一个矩阵,其中存放所有可能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记录了所有可能的解空间。

随着种群进化,排序后染色体组成的矩阵形成了一个优化解空间。

2.群算法蚁群算法(ACO)是一种混合优化技术,它模拟蚂蚁搜索食物的过程,将优化尝试的结果以蚂蚁的行为形式表达出来。

蚁群算法包括三个基本模型:信息素模型、解空间模型和限制模型。

其中,信息素模型是最重要的模型,它负责搜索优化最优解以及启发蚂蚁搜索结果。

解空间模型是搜索空间的表示方式,它通过信息素和已知条件来确定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限制模型是对组合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它的作用是确保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PSO)是一种迭代优化算法,它使用智能体(即粒子)的形式来模拟社会中交互的行为。

粒子群算法的组成部分有粒子的速度和位置,粒子的速度用来存储其前一次解,而粒子的位置则用来表示这次解。

在每次迭代过程中,粒子群算法将计算粒子本身的位置和群体最优解,根据全局最优解和本身历史记录,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从而获得更加有效的解。

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2023,45(2):414-422DOI :10.16579/j.issn.1001.9669.2023.02.022∗20210728收到初稿,20210902收到修改稿㊂江苏省青年基金项目(BK2019067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KJB460019)资助㊂∗∗汪东明,男,1972年生,江苏响水人,汉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㊂∗∗∗孟龙晖(通信作者),男,1985年生,江苏高邮人,汉族,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加工变形控制㊂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RESEARCH ON DESIGNING AND OPTIMIZATION OFMILLING TOOL :A REVIEW汪东明∗∗1㊀孟龙晖∗∗∗2㊀张㊀浩2㊀王㊀华2(1.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智能交通学院,淮安223003)(2.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1816)WANG DongMing 1㊀MENG LongHui 2㊀ZHANG Hao 2㊀WANG Hua 2(1.Schoo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Jiangsu Vocation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Huaiᶄan 223003,China )(2.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6,China )摘要㊀主要针对目前的铣刀设计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的综合和描述㊂根据目前切削加工制造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刀具的设计过程也会针对这些问题而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㊂主要从加工质量㊁刀具磨损㊁加工振动㊁排屑性能㊁加工效率这个五个方面对刀具所做的改进和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总结,最后对目前已有的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后期数控铣刀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展望㊂关键词㊀铣刀㊀设计㊀优化㊀切削中图分类号㊀TG71Abstract ㊀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sig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milling tool is summarized.The design process of cuttingtools has greatly improved and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cutting and manufacturing.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th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milling tool in five aspects,such as:Machining quality,tool wear,machining vibration,chip removal performance and machining efficiency are mainly described and summarized.Finally,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spects for the later research of NC milling tool technology.Key words㊀Milling tool ;Design ;Optimization ;MachiningCorresponding author :MENG LongHui ,E-mail :menglonghui @ ,Tel :+86-25-58139352,Fax :+86-25-58139352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No.BK20190676),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China (No.19KJB460019).Manuscript received 20210728,in revised form 20210902.0㊀引言㊀㊀国家的强大和日益兴盛离不开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而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㊂机械制造属于我国基础性工业,需要持续优化生产效率与质量㊂尽管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获得良好成果,增强了我国工业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1]㊂虽然目前制造领域不断发展,出现很多新兴产业和制造技术,而切削加工作为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传统加工方式,其目前的地位仍然无法被取代,而切削加工中数控刀具技术的发展,会对该领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㊂近年来,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数控刀具结构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和新产品的研发㊂世界各大数控刀具厂商生产的数控机床用刀具种类规㊀第45卷第2期汪东明等: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415㊀㊀格繁多㊁数量庞大,往往令人眼花缭乱[2],相应的出发点基本可以总结为加工效率㊁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成本(经济性)等方面[3]㊂而刀具技术的改进往往是从刀具材料㊁刀柄结构㊁涂层以及刀具几何特征等方面着手而进行的设计和改进㊂本文对前人在数控铣刀的设计和优化方面的代表性的研究进行介绍,并对相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㊂1㊀刀具设计方法㊀㊀刀具设计主要考虑到加工质量㊁刀具寿命㊁加工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㊂被加工件表面质量除了受切削参数影响外,还会受刀具参数影响,特别是几何参数,有研究给出了相应答案[4-8],同样,刀具的基体材料[9-12]㊁涂层[13-17]㊁刀具振动[18-22]以及排屑性能[23-25]均会对工件表面产生重要影响㊂目前数控刀具的设计和优化绝大部分是根据实际需求对刀具多方面同时优化,且主要还是基于刀具几何参数㊁材料㊁涂层这些方面进行展开[26][27]954-959[28]933-941[29]12-25,同时与切削参数和切削条件优化配合,最终满足相应工艺要求㊂2㊀刀具设计优化的不同方面2.1㊀加工质量㊀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含表面形貌㊁表面粗糙度㊁微观组织㊁显微硬度㊁位错密度以及表面残余应力等方面[30],目前针对加工质量对刀具所做的优化主要是针对表面粗糙度[31-33]㊂文献[27]954-959对硬质合金铣刀进行了设计㊁优化和评价,从四个方面对刀具设计过程进行表述,即刀具材料㊁涂层㊁几何参数以及切削条件㊂在刀具材料方面,给出了几种常用刀具材料:碳钢㊁合金钢㊁高速钢(HSS)㊁硬质合金等,其指出由于硬质合金钢诸多方面的优越性能,目前为最常用的刀具材料;在几何参数方面,指出与三刃铣刀相比,两刃铣刀具备更好的排屑空间;其提到三种刀具涂层,氮化钛(TiN)㊁碳氮化钛(TiCN)和氮化铝钛(AlTiN),不同涂层有自身相应运用,不过碳氮化钛涂层适用于高速㊁高进给和高温下的切削过程㊂其通过实验和仿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应刀具能有效加工MS200工具钢,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㊂文献[28]933-941基于Taguchi法,采用试验㊁信噪比和方差分析,确定表面粗糙度主要影响因素㊂基于高速钢刀具铣削6061铝合金,设计刀具轴向前角29ʎ,刀尖圆半径0.15mm,导程角45ʎ,最终得出在主轴转速884r/min,进给量243mm/min,轴向前角0ʎ下,表面粗糙度达到最优㊂文献[29]12-25主要从表面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两方面分析了某特殊硬质合金刀具设计对AISI D3钢端铣加工的影响㊂实验所用WC刀片(AlCrN涂层)和刀柄如图1所示㊂图1㊀AISI D3硬质钢端铣实验刀具Fig.1㊀AISI D3hard steel end milling tool used in the experiment结果表明,在可接受的刀具寿命下,可获得表面粗糙度R a在0.1~0.3μm之间㊂针对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铣削工艺参数(切削速度v c和进给量f z)㊁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磨损形态之间的关系分布,得到了R a分布直方图㊂结果表明,刀具几何参数,如倒角,切削角以及刀尖圆弧半径等参数对精加工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㊂文献[34]提出了将剪切/锯齿切削(主刃切削)和断裂/剪切复合切削(主刃和微切削刃依次切削)两种切削方式组合的新型刀具设计,如图2所示㊂在不同切削用量下,材料去除机理依次发生变化,使得加工面损坏量最小并保证相应的加工质量㊂图2㊀复合切削方式的刀具设计Fig.2㊀Compound cutting mode tool design2.2㊀刀具磨损㊀㊀刀具一定程度磨损后若不及时更换,会产生振动[35]㊁切削温度急剧升高[36],使得表面粗糙度[37-38]和表面残余应力发生恶化[39-40]㊂高效优化刀具寿命不仅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也保证加工质量㊂目前有研究通过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刀具寿命[41-42],其属于被动优化,以牺牲加工效率来提高刀具寿命,如果以材料去除量来评价刀具耐磨性,其并不具备明显优势㊂文献[43]根据508III钢的材料性能和铣削条件,设计了分层面铣刀的阶梯结构,铣削加工件断面图和实验设备如图3所示㊂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切削力随轴向和径向前角的变化规律;根据刀具后刀面磨损状态选择最佳前角㊂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分层面铣刀性能的多级模糊㊀416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图3㊀阶梯结构分层面铣刀加工件断面和实验设备Fig.3㊀Section of part machined with stepped structure layered facemilling cutter and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综合评价体系,对四种结构刀具进行了性能评价㊂结果表明,采用多齿二级结构的T1型平面铣刀性能最优,其径向前角γf ㊁轴向前角γp 以及切削刃角κr 分别为3ʎ㊁5ʎ㊁75ʎ㊂文献[44]提出计算刀体刀片分布的数学方法,目的为使刀片的刃口磨损率相等㊂其选择商用标准刀片,将其放置于成形铣刀轴向截面中,如图4所示;根据刀具切削用量和磨损率,估算各位置的刀具寿命㊂为均匀刀片磨损和优化刀具寿命,可在同一位置使用多个刀片㊂确定刀片位置和每个位置刀片数量后将刀片螺旋分布于刀体外围㊂该成形铣刀成本远低于特殊定购刀片的铣刀,其刀片均从标准刀片中选取,刀刃变钝可及时更换㊂图4㊀在成形铣刀轴向部分的刀片布置Fig.4㊀Blade arrangement in axial part of forming milling cutter文献[45]通过PCBN 和硬质合金刀具端铣AISI13㊁AISID6和DIN1273材料(切削速度在60~100m /min)㊂结果表明,刀具后刀面磨损很大程度取决于切削速度㊂PCBN 刀具所加工表面粗糙度R a 可达0.2~0.35μm,硬质合金刀具加工表面质量也算好,但刀具寿命较短,PCBN 刀具端铣加工AISI13和DIN1273过程刀具寿命可接受㊂相应的刀具磨损如图5所示;当工件材料含硬质合金颗粒时,刀具后刀面会出现严重磨损,端铣过程冷却液的使用会增大表面下裂纹出现的可能㊂文献[46]指出在CFRP 螺旋铣削制孔过程中,刀具磨损是加工表面损伤的主要因素㊂为优化刀具寿命,其结合碳纤维布双向螺旋铣削成孔技术,对阶梯式双向铣刀的设计㊁制造和切削性能进行分析㊂利用微分几何法,建立阶梯式双向铣刀齿形几何模型和螺旋图5㊀PCBN 和硬质合金刀具端铣加工DIN12713的磨损状态(v =60m /min)Fig.5㊀Wear state of PCBN and cemented carbide end millingtools in machining DIN12713(v =60m /min)刃数学模型㊂对所设计的阶梯式双向铣刀的磨削过程和精度进行测试㊂结果表明,阶梯式双向铣刀(图6a)轴向切削力比对称式双向铣刀(图6b)轴向切削力小,且反向铣削波动更为平缓㊂特别在后向切削刃上,前刀面磨损分布均匀,磨损较慢,加工质量优于后者㊂图6㊀阶梯式双向铣刀和对称双向铣刀对比图Fig.6㊀Comparison between stepped bidirectional milling cutter andsymmetrical bidirectional milling cutter文献[47]指出,球头铣刀(图7a)在钛合金加工过程中存在效率低㊁磨损严重㊁加工表面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对钛合金加工用旋转摆线铣刀(图7b)进行了相应的优化㊂建立旋转摆线铣刀廓面数学模型,提出旋转摆线铣刀正交螺旋线刃口曲线参数方程;基于刃口曲线方程和坐标变换,推导了旋转摆线铣刀前刀面的五轴磨削轨迹方程;制作了旋转摆线铣刀,并对刀具轮廓和几何角度的磨削精度进行检测;对旋转摆线铣刀和球头铣刀切削TC11合金过程进行对比实验㊂结果表明,与球头铣刀相比,旋转摆线铣刀的轴向力与切向力之比较小㊂其侧面磨损缓慢,可保证良好的表面加工质量㊂2.3㊀切削振动㊀㊀切削振动与多因素有关,如机床结构[48-49],切削力(切削参数)[50-51]以及刀具磨损[52-53],切削振动造成加工表面质量恶化和刀具加剧磨损,形成恶性循环㊂目前通过优化切削参数降低切削振动的研究有不少,其依然属于被动优化,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降低振㊀第45卷第2期汪东明等: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417㊀㊀图7㊀球头铣刀与旋转摆线铣刀示意图Fig.7㊀Schematic diagram of ball end milling cutter androtary cycloid milling cutter动的效果,但大部分时候会对加工效率产生影响㊂文献[54]对两自由度被动阻尼器进行建模并优化,并运用于长悬伸减振铣刀的优化设计中㊂对两自由度被动阻尼器的动力学进行建模;对两自由度阻尼器减振铣刀提出设计方案;对两种结构的铣刀进行实验测试,如图8所示,以证实所设计减振铣刀的优越性㊂图8㊀无阻尼器铣刀和减振铣刀切削效果对比Fig.8㊀Comparison of cutting effect under non damper millingcutter and vibration damping milling cutter文献[55]在分析传统立铣刀加工过程振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不等螺旋角立铣刀结构,如图9所示㊂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不等螺旋角立铣刀在圆周方向等分隔处的刃长表达式㊂通过软件模拟验证表达式的可靠性㊂分析立铣刀各刃等分隔影响因素,提出不等螺旋角立铣刀结构㊂结果表明,与传统立铣刀相比,不等螺旋角立铣刀有较好的抗震效果㊂图9㊀不等齿距抗振铣刀结构设计Fig.9㊀Structural design of anti-vibration milling cutterwith unequal tooth pitch文献[56]指出通过在刀盘上布置不均匀分布刀片可避开系统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从而降低加工过程振动幅度,其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观点;文献[57]提出并制造了一种面铣刀,以改善加工过程动态特性,刀具结构包括双阶梯刀片,刀盘上固定两组刀片,外圆刀片A 和内圆刀片B,内圆刀片B 介于相邻两个外圆刀片之间,如图10a 所示,内圆刀片呈现不均匀分布,角度呈现2ʎ~4ʎ的差别,实验过程所用刀具如图10b 所示㊂图10㊀刀盘和刀片示意图和实物图Fig.10㊀Schematic diagram and picture of cutter disk and blade最终发现该刀具加工过程中,振动幅值在时域内减小20%~40%,频域振动谱峰值比传统商用刀具低15%~25%,实验与仿真结果吻合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其优化观点㊂文献[58]指出铣刀采用变节角可提高加工效率,抑制颤振,应用变螺距刀具可提高加工稳定性㊂其提出设计变螺距铣刀的解析法㊂相应的等螺距和变螺距刀具如图11所示㊂结果表明,在期望主轴转速下,与等螺距刀具相比,变螺距刀具能使得临界稳定轴向切深提高126%;切削力降低53%,证实了其颤振抑制设计的实用性㊂图11㊀等螺距刀具和变螺距刀具对比图Fig.11㊀Comparison between constant pitch tools and variable pitch tools文献[59]基于深腔和深孔特征结构件的加工需求,指出随着刀具悬伸量的增加易发生颤振,其基于单自由度被动减振器,设计了一种阻尼铣刀,采用等峰值准则对嵌入式阻尼器进行刚度和阻尼设计,实验过程所用刀具如图12所示㊂模态分析表明,长径比约为8的阻尼刀具在所有方向都能达到75%的振幅减小量㊂文献[60]针对大长径比铣刀在工作过程发生强烈颤振现象,提出被动式阻尼动力减振铣刀,如图13所示㊂分别从颤振稳定性㊁切削力和表面质量等方面将其与普通铣刀对比,结果表明,减振铣刀模态参数得到显著优化,颤振幅值减小约35.3%,加工表面质量㊀418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图12㊀实验过程中所用铣刀Fig.12㊀Milling cutter used in the experiment显著提高㊂图13㊀减振铣刀三维装配模型Fig.13㊀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vibration damping milling cutter2.4㊀排屑顺畅性㊀㊀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屑,如果不能顺畅地流出,缠绕在刀具上,与刀具前刀面产生剧烈摩擦,加剧前刀面磨损,产生更多切削热,使得切削温度升高,最终影响刀具切削性能[61]332-339㊂文献[61]332-339指出,安装双面八角形 ON 可转位铣刀片的45ʎ平面铣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分析该刀具使用情况并结合该刀具结构特点,基于市面常见的ON 刀片,如图14a 所示,提出一款新切削刃结构 ON 刀片 ,如图14b 所示,安装ON 刀片后的可转位铣削刀具如图14c 所示㊂图14㊀双面八边形可转位铣削刀片和安装ON 刀片可转位铣削刀具Fig.14㊀Double sided octagonal indexable milling blade andindexable milling tool with ON blade文献[62]基于激光在PCD 刀具前刀面加工出断屑槽,相应的断屑槽设计主要有5个参数,即棱带宽度㊁倾角㊁反屑角㊁槽宽和反屑面转角;其工作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确立PCD 刀具断屑槽棱带宽度和反屑角的关系;对槽宽值的表达式进行了改进;对于倾角和反屑面转角范围进行了确定㊂最终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相应设计的有效性㊂文献[63]对不同刀具倾角和切削参数组合下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装置如图15a 所示㊂结果表明,铣刀片倾角对于加工面粗糙度和切屑断面形状有重要影响,切削断面形状受刀片倾角影响程度达95%,不同刀具倾角下的切屑形态如图15b 所示,其给出合理的倾角范围为30ʎ~45ʎ,指出在该区间内可得到较好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切屑断面形态㊂图15㊀不同刀具倾角的实验装置和不同切屑形态Fig.15㊀Experimental device for different tool inclination anddifferent chip morphologies文献[64]对自行式和可转位刀具加工TC11合金过程进行分析,相应的刀具结构如图16a 所示㊂结果表明,相对于可转位刀具,自行式旋转刀具的切削力更小,且具有更好的耐磨性;两种刀具均产生锯齿状切屑,但自行式旋转刀具下的切屑卷曲度大于可转位铣刀,随着铣削时间的增加,自行式旋转刀具下的切屑形态更加规则,锯齿分布更加均匀,如图16b 所示;不仅如此,随着时间推移,可转位铣刀加工表面质量急剧恶化,而自行式旋转铣刀加工表面仍呈现较规则平整形貌㊂图16㊀自行式旋转刀具和不同刀具下的切屑Fig.16㊀Self propelled rotary tool and chips obtained underdifferent cutting tools文献[65]以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设计了三种齿形的倒角铣刀,分别为双层齿倒角铣刀㊁直齿倒角铣刀和斜齿倒角铣刀,同时进行了相应的铣削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发现,双层齿结构倒角铣刀的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刀尖部位有更大的容屑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切屑堵塞现象,有良好的分屑排屑性能,在铣削加㊀第45卷第2期汪东明等: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419㊀㊀工过程中受到的铣削力要明显小于斜齿和直齿倒角铣刀,在三种齿形倒角铣刀中性能表现最优,最终提高了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㊂文献[66]基于能耗和断屑问题提出在刀刃上设计相应的凹槽,如图17a 所示,结果表明,其加工过程能耗大幅降低,同时在断屑方面具备相应优势,如图17b ~图17c 所示㊂图17㊀新型铣刀结构和切屑对比Fig.17㊀New milling cutter structure and comparison of chips2.5㊀生产效率㊀㊀单纯靠增大切削用量提高加工效率会加剧刀具磨损,目前有研究通过提高刀具耐磨性来提高切削用量㊂文献[67]针对碳钢和高速钢刀具,优化刀具涂层,基于相应涂层增大刀具耐磨性㊂文献[68]表明,刀具前角14ʎ㊁主间隙角10ʎ的几何特征最适合低温加工条件,同时其分析了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速110m /min 时可得最长刀具寿命91min㊂其指出,在Ti6Al4V 合金精加工过程中,采用液氮低温冷却与所提出的刀具相结合可使材料去除效率提高83%㊂文献[69]针对钛合金侧铣加工,对铣刀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前角10ʎ,后角12ʎ,螺旋角38ʎ,相应的设计角示意图如图18所示㊂通过实验和仿真表明,优化后的刀具配合优化后的切削参数,在保证加工效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㊂图18㊀铣刀圆横截面各几何参数示意图Fig.18㊀Schematic diagram of geometric parameters ofcircular cross section of milling cutter文献[70]将锯齿立铣刀的形状转换为圆形可转位铣刀,如图19所示㊂切削力㊁边界条件和刀具几何参数间的高度非线性说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必要性;传统的矩形可转位刀片可得到较平整的加工面,而圆形可转位刀片加工表面质量不具备优势,不过其可降低径向切削力和切削力矩㊂作为工艺限制性因素之一的最大径向力,圆形可转位铣刀可将其降低14%,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切削用量和加工效率㊂图19㊀矩形可转位铣刀和圆形可转位铣刀Fig.19㊀Rectangular indexable milling cutter and circularindexable milling cutter3㊀结论与展望㊀㊀作为传统加工领域中的刀具技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从刀具的材料㊁几何参数以及涂层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㊂不过目前刀具技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高端刀具制造成本依然较高,且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制约因素,虽然刀具技术在进步,但刀具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从而使得加工成本的降低出现瓶颈㊂2)对于难加工材料,如钛合金,镍基合金等,会造成刀具的快速磨损,目前的刀具技术均难以较好地克服该问题,许多时候需要很苛刻的切削条件,如相应的冷却液等,而由于冷却液使用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目前大环境下提倡干切削,因此对刀具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㊂3)刀具设计应与智能系统结合,不能仅依靠刀具本身实现加工过程优化,加工过程刀具磨损无法避免,如何在线准确检测刀具状态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㊁加工条件或更换刀具,最大限度地延长刀具使用时间并保证加工质量,还有待多个学科的共同进步㊁融合发展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 )[1]㊀王新甲,张㊀燕.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2):138-140.WANG Xinjia,ZHANG Yan.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J].ChinaSouthern Agricultural Machinery,2021,52(12):138-140(InChinese).[2]㊀杨晓晶.数控刀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12):103-105.YANG Xiaojing.The current stag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C cutting tools[J].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1(12):103-105(In Chinese).[3]㊀亓㊀军.绿色制造技术在金属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1):117-118.㊀420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QI Jun.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n metal processing[J].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2021(11):117-118(In Chinese).[4]㊀GÖKKAYA H,NALBANT M.The effects of cutting tool geometry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AISI1030steel[J].Materials&Design,2007,28(2):717-721. [5]㊀REDDY N S K,RAO P V.Selection of optimum tool geometry andcutting conditions using a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for endmilling[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5,26(11):1202-1210.[6]㊀GARA S,TSOUMAREV O.Effect of tool geometry on surfaceroughness in slotting of CFRP[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6,86(1):451-461.[7]㊀ÖZEL T,HSU T K,ZEREN E.Effects of cutting edge geometry,workpiece hardness,feed rate and cutting speed on surface roughnessand forces in finish turning of hardened AISI H13steel[J].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25(3):262-269.[8]㊀ZHAO T,ZHOU J M,BUSHLYA V,et al.Effect of cutting edgeradius on surface roughness and tool wear in hard turning of AISI52100stee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7,91(9):3611-3618. [9]㊀GöK F,ORAK S,SOFUŎGLU M A.The effect of cutting toolmaterial on chatter vibrations and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in turningoperations[J].Soft Computing,2020(24):17319-17331. [10]㊀WEI T,CHEN X,LI D.A design of combined pipe cleaning andspraying robot based on new cutting tool material[C].Journal ofPhysics:Conference Series.IOP Publishing,2020,1676(1):012092.[11]㊀SAMANTARAYA D,LAKADE S.Hard turning cutting toolmaterials used in automotive and bearing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s-a review[C].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IOP Publishing,2020,814(1):012005. [12]㊀GRIGORIEV S N,FEDOROV S V,HAMDY K.Materials,properties,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ofinnovative ceramic cutting tools-a review[J].ManufacturingReview,2019(6):19.[13]㊀AL-TAMEEMI H A,AL-DULAIMI T,AWE M O,et al.Evaluationof cutting-tool coating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hole dimensionaltolerances during drilling of Al6061-T651alloy[J].Materials,2021,14(7):1783.[14]㊀GöKKAYA H,NALBANT M.The effects of cutting tool coating on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AISI1015steel depending on cuttingparameters[J].Turkis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s,2007,30(5):307-316.[15]㊀UCUN I,ASLANTA K,GÖKÇE B,et al.Effect of tool coatingmaterials on surface roughness in micromachining of Inconel718super alloy[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Engineers,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2014,228(12):1550-1562.[16]㊀NALBANT M,ALTıN A,GÖKKAYA H.The effect of coatingmaterial and geometry of cutting tool and cutting speed onmachinability properties of Inconel718super alloys[J].Materials&Design,2007,28(5):1719-1724.[17]㊀CAKIR M C,ENSARIOGLU C,DEMIRAYAK I.Mathematicalmodeling of surface roughness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cuttingparameters and coating material[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Technology,2009,209(1):102-109.[18]㊀KASSAB S Y,KHOSHNAW Y K.The effect of cutting tool vibrationon surface roughness of workpiece in dry turning operation[J].Engineering&Technology,2007,25(7):879-889. [19]㊀GEORGE J A,LOKESHA K.Optimisation and effect of tool rakeand approach angle on surface roughness and cutting tool vibration[J].SN Applied Sciences,2019,1(9):1-9.[20]㊀AMBHORE N,KAMBLE D,Chinchanikar S.Evaluation of cuttingtool vibration and surface roughness in hard turning of AISI52100steel:An experimental and ANN approach[J].Journal of VibrationEngineering&Technologies,2019:1-8.[21]㊀HESSAINIA Z,BELBAH A,YALLESE M A,et al.On thepredic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in the hard turning based on cuttingparameters and tool vibrations[J].Measurement,2013,46(5):1671-1681.[22]㊀ÖZBEK O,SARUHAN H.The effect of vibration and cutting zonetemperature on surface roughness and tool wear in eco-friendly MQLturning of AISI D2[J].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Technology,2020,9(3):2762-2772.[23]㊀JOCH R,PILC J,DANIŠI,et al.Analysis of surface roughness inturning process using rotating tool with chip breaker for specificshapes of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shaf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Procedia,2019(40):295-301.[24]㊀YLDRM C V,KVAK T,SARKAYA M,et al.Evaluation of toolwear,surface roughness/topography and chip morphology whenmachining of Ni-based alloy625under MQL,cryogenic cooling andCryoMQL[J].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20,9(2):2079-2092.[25]㊀DAS S R,PANDA A,DHUPAL D.Hard turning of AISI4340steelusing coated carbide insert:Surface roughness,tool wear,chipmorphology and cost estimation[J].Materials Today:Proceedings,2018,5(2):6560-6569.[26]㊀NARASIMHA M,SRIDHAR K,KUMAR R R,et al.Improvingcutting tool life a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7(1):67-75. [27]㊀PHOKOBYE S N,DANIYAN I A,TLHABADIRA I,et al.Model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carbide milling cutter for milling operationof M200tool steel[J].Procedia CIRP,2019(84):954-959. [28]㊀IBRAHIM M R,ISMAIL N,LEMAN Z,et al.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 of HSS face milling to AL6061using Taguchi method[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50):933-941. [29]㊀SILLER H R,VILA C,RODRíGUEZ C A,et al.Study of facemilling of hardened AISI D3steel with a special design of carbidetool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9,40(1):12-25.[30]㊀康仁科,宋㊀鑫,董志刚,等.钨合金超声椭圆振动切削表面完整性研究[J/OL].表面技术:1-14[2021-07-07].KANG RenKe,SONG Xin,DONG ZhiGang,et al.Study on surfaceintegrity of tungsten alloy processed by ultrasonic elliptical vibrationcutting[J/OL].Surface Technology:1-14[2021-07-07](InChinese).[31]㊀SAHIN Y,MOTORCU A R.Surface roughness model in machininghardened steel with cubic boron nitride cutting tool[J].International㊀第45卷第2期汪东明等:数控铣刀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421㊀㊀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2008,26(2):84-90.[32]㊀CHEN C C,CHIANG K T,CHOU C C,et al.The use of D-optimaldesign for modeling and analyzing the vibration and surface roughnessin the precision turning with a diamond cutting tool[J].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1,54(5):465-478.[33]㊀HRICOVÁJ.Influence of cutting tool material on the surfaceroughness of AlMgSi aluminium alloy[J].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13,13(3):324-329.[34]㊀LIAO Z,AXINTE D A,GAO D.A novel cutting tool design to avoidsurface damage in bone machi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2017(116):52-59. [35]㊀MÓRICZ L,VIHAROS Z J,N METH A,et al.Off-line geometricaland microscopic&on-line vibration based cutting tool wear analysisfor micro-milling of ceramics[J].Measurement,2020(163):108025.[36]㊀TAMERABET Y,BRIOUA M,TAMERABET M,et 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ool wear behavior and cuttingtemperature during dry machining of carbon steel SAE1030usingKC810and KC910coated inserts[J].Tribology in Industry,2018,40(1),52-65.[37]㊀ARAúJO R P,ROLIM T L,OLIVEIRA C A,et al.Analysis of thesurface roughness and cutting tool wear using a vapor compressionassisted cooling system to cool the cutting fluid in turning operation[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019(44):38-46. [38]㊀NATASHA A R,GHANI J A,HARON C H C,et al.The influenceof machining condition and cutting tool wear on surface roughness ofAISI4340steel[C].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IOP Publishing,2018,290(1):012017. [39]㊀NIAKI F A,MEARS L.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oolwear on surface roughness,dimensional integrity and residual stressin turning IN718hard-to-machine alloy[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Processes,2017(30):268-280.[40]㊀LIANG X,LIU Z,WANG B,et al.Prediction of residual stress withmulti-physics model for orthogonal cutting Ti6Al4V under varioustool wear morphologies[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Technology,2021(288):116908.[41]㊀TIAN C,ZHOU G,ZHANG J,et al.Optimization of cuttingparameters considering tool wear conditions in low-carbon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26):706-719.[42]㊀XU L,HUANG C,Li C,et al.Estimation of tool wear andoptimiza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novel ANFIS-PSOmethod toward intelligent machining[J].Journal of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21,32(1):1-14.[43]㊀CHENG Y,JIA W,NIE W,et al.Optimum design and performanceevaluation of layer face milling cutter for cutting508III steel[J].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8,98(1):729-740.[44]㊀CHIANG C J,FONG Z H.Design of form milling cutters withmultiple inserts for screw rotors[J].Mechanism and MachineTheory,2010,45(11):1613-1627.[45]㊀BRAGHINI J A,COELHO R T.An investigation of the wearmechanisms of 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PCBN)toolswhen end milling hardened steels at low/medium cutting speed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1,17(4):244-251.[46]㊀TAO C,RUI L,JIUPENG X,et al.Study on the design and cuttingperformance of stepped bi-directional milling cutters for hole makingof CFRP[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20,108(9):3021-3030.[47]㊀WANG G,LIU X,GAO W,et al.Study on the design and cuttingperformance of a revolving cycloid milling cutter[J].AppliedSciences,2019,9(14):2915.[48]㊀KISHORE R,CHOUDHURY S K,ORRA K.On-line control ofmachine tool vibration in turning oper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018(31):187-198.[49]㊀LI Z,FU X,LI C,et al.Modeling of instantaneous cutting force forlarge pitch screw with vibration consideration of the machine too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20,108(11):3893-3904.[50]㊀CHUANGWEN X,JIANMING D,YUZHEN C,et al.Therelationships between cutting parameters,tool wear,cutting forceand vibration[J].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8,10(1):1687814017750434.[51]㊀SAHU N K,ANDHARE A B,ANDHALE S,et al.Prediction ofsurface roughness in turning of Ti6Al4V using cutting parameters,forces and tool vibration[C].IOP Conference Series:MaterialsScience and Engineering.IOP Publishing,2018,346(1):012037.[52]㊀YI S,LI J,ZHU J,et al.Investigation of machining Ti6Al4V withgraphene oxide nanofluids:Tool wear,cutting forces and cuttingvibration[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020(49):35-49.[53]㊀HUI Y,MEI X,JIANG G,et ling tool wear state recognitionby vibration signal using a stacked generalization ensemble model[J].Shock and Vibration,2019:1-16.[54]㊀杨毅青,余㊀玉.基于两自由度被动阻尼器的减振铣刀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22(11):2588-2593.YANG YiQing,YU Yu.Design of damped milling cutter based ontwo-DOF passive damper[J].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Systems,2016,22(11):2588-2593(In Chinese). [55]㊀许㊀晋,庞安定,刘鹏程,等.不等螺旋角立铣刀的抗振性及设计研究[J].工具技术,2018,52(8):111-115.XU Jin,PANG AnDing,LIU PengCheng,et al.Study on vibration-resist mechanism and design of variable helix end mill[J].ToolEngineering,2018,52(8):111-115(In Chinese). [56]㊀CHOUDHURY S K,MATHEW J.Investigations of the effect of non-uniform insert pitch on vibration during face mil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1995,35(10):1435-1444.[57]㊀LEE W Y,KIM K W,SIN H C.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millingcutter with the improve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J].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2002,42(8):961-967.[58]㊀MEI J,LUO M,GUO J,et al.Analytical modeling,design and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hatter-free milling cutter with alternatingpitch variations[J].IEEE Access,2018(6):32367-32375. [59]㊀YANG Y,WANG Y,LIU Q.Design of a milling cutter with largelength-diameter ratio based on embedded passive damper[J].。

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优化方法综述

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优化方法综述

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优化方法综述杨文韬[,詹军3,余勇3,吴强2(1.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3.湖北三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0)[摘要]现今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对定位精度要求较低的搬运和弧焊,到对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装配和精密钻孔等作业中,均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参与其中。

但是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说明了造成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较高而绝对定位精度较低的原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提高其绝对定位精度的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各自优劣势。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绝对定位精度0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复杂的智能化工具,也是现代智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集成了传感器、精密机械、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前沿科技[1]。

在装配、化工清洁、弧焊、钻孔、搬运、喷漆、抛光和模具成型等工作中均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1]。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不仅仅是在工业制造中,甚至在娱乐产业中设计师把工业机器人和VR设备组合起来形成新型娱乐方式。

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对其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机器人定位精度可根据末端执行器位置(定位精度)和末端执行器路径(路径精度)来衡量[2]。

较低的绝对定位精度会使其无法完成许多既定工作,譬如:在精密装配过程中会使末端装配零件和精密零件发生碰撞,导致损伤;飞机钻铆等应用对孔的位置精度要求更是非常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尚不能满足要求;在焊接过程中,机器人需要完成难度较高且精度要求较高的危险作业,如果其绝对定位精度不能满足作业要求,将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还有医疗手术中也会应用到机器手臂,其对绝对定位精度要求非常高,低的绝对定位精度可能会造成手术失败[3]。

此外,搬运、喷漆和抛光等作业对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要求也都很高,因此,提高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势在必行。

高性能计算硬件架构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高性能计算硬件架构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高性能计算硬件架构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高性能计算是指通过使用特殊硬件和软件技术来实现超过传统计算机能力的计算任务。

在现代科学、工程和商业应用中,高性能计算已成为一项关键技术。

为了实现高性能计算,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高性能计算的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技术进行综述。

首先,高性能计算的硬件架构设计需要考虑计算机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互连等方面。

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其设计和优化对于高性能计算至关重要。

常见的高性能计算处理器包括多核处理器和向量处理器。

多核处理器能够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提高计算速度。

向量处理器则能够并行处理同一指令下的多个数据,提高向量计算的速度。

此外,存储器的设计和优化也对高性能计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性能计算通常需要大容量的存储器来存储大规模的数据和计算结果。

因此,设计高效的存储层次结构和具有高带宽的存储器是重要的硬件架构优化技术。

此外,高性能计算还需要高速的网络互连来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因此,网络拓扑的设计和优化也是高性能计算硬件架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高性能计算的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还需要考虑功耗和散热问题。

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功耗和散热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高性能计算中,处理器和其他组件之间的能量消耗需要得到合理的分配和管理,以保证计算机的稳定工作。

因此,设计低功耗的硬件架构和有效的散热措施成为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通过优化处理器的电源管理技术和采用高效的散热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机的功耗和温度。

另外,高性能计算的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还需要考虑并行计算和加速器技术。

并行计算是高性能计算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通过同时执行多个计算任务来提高计算速度。

硬件架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有效的并行计算,包括多核处理器的设计和优化、多节点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及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等技术。

此外,加速器技术也成为高性能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综述

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综述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综述引言组合最优化问题是数学与计算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解决方法往往依赖于启发式算法或者精确算法。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强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算法模型,为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进行深入综述。

强化学习概述强化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试错的方式学习如何做出决策以最大化累积奖励。

在一个强化学习系统中,有一个智能体(agent)与环境(environment)进行交互,通过观察环境的状态和奖励信号来学习,目标是使智能体能够学会在给定环境下做出最佳决策。

组合最优化问题组合最优化问题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一组可行解中选择出最好的解的问题。

其中,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最好的解则依据特定的目标函数进行定义。

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货物调度、路径规划、资源分配等等。

强化学习求解组合最优化问题的方法1. 基于价值函数的方法基于价值函数的方法是将组合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强化学习问题,并通过价值函数来表示状态的价值。

常用的方法包括Q-learning算法、Deep Q Network(DQN)等。

例如,在路径规划问题中,智能体根据当前位置和可选动作来更新状态的价值函数,从而学习出最优路径。

2. 基于策略梯度的方法基于策略梯度的方法是直接学习策略函数,通过优化策略函数来达到最优解。

其中,策略函数是指智能体在给定状态下选择动作的概率分布。

常见的算法包括Actor-Critic算法、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等。

这些算法在组合最优化问题的求解中展现了较好的效果。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结合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可以将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端到端的学习问题。

分布式训练系统及其优化算法综述

分布式训练系统及其优化算法综述

分布式训练系统及其优化算法综述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训练速度,分布式训练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综述分布式训练系统及其优化算法,探讨其在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模型上的应用。

二、分布式训练系统简介分布式训练系统可以将训练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并在多个计算节点上并行执行,从而加快训练速度。

这些计算节点可以是多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机或者容器。

三、分布式训练系统的优点1. 并行计算能力:分布式训练系统可以同时利用多个计算节点的资源进行计算,大大提高训练效率。

2. 数据并行处理: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节点只处理部分数据,从而实现训练数据的并行处理。

3. 模型并行处理:对于较大的模型,分布式训练系统可以将模型划分为多个部分,在不同节点上进行并行计算。

四、分布式训练系统的挑战1. 通信开销:分布式训练系统需要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同步,这会带来一定的通信开销。

2. 数据不一致性:由于多个节点进行并行计算,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同步机制。

3. 可扩展性:分布式训练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和模型规模,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

五、分布式训练系统的优化算法1. 参数服务器架构:将模型的参数存储在参数服务器上,训练节点从参数服务器获取最新的参数进行计算。

这种架构可以减少通信开销,提高训练速度。

2. 数据并行算法:采用数据并行的方式,将数据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节点只处理部分数据,通过梯度的平均值进行参数的更新。

3. 模型并行算法:针对较大的模型,可以将模型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节点只计算部分模型的梯度,并通过消息传递进行参数的交换和更新。

4. 异步梯度下降算法:在分布式训练系统中,可以采用异步的方式进行参数的更新,不需要等待所有节点的计算结果。

这样可以减少通信开销,提高训练速度。

六、分布式训练系统的应用分布式训练系统在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模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概述

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概述

文章编号:100924873(2008)0420050203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概述Ξ赵丽坤1, 郭会灿2(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81)摘 要:对微生物培养基优化中常用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均匀设计、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遗传算法以及响应面优化设计等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关键词:微生物;培养基;优化中图分类号:G 353.11;TQ92 文献标识码:A 发酵过程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的工艺确定后,适宜的培养基配方成为发酵水平、原料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而一般的培养基种类繁多,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因而,微生物培养基的优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培养基的优化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如单因素法、正交设计试验法及响应面分析法;还有一些实践应用相对较少的,如均匀设计法、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法、遗传算法等.为了了解各种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特点,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相关研究,我们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1 单因素试验(One Variable at a Time )法实验室最常用的优化策略是单次单因子法,这种方法是在假设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改变一个因素的水平而其他因素保持恒定水平,然后逐个因素进行考察的优化方法.[1]单因素试验法是以因素间没有交互作用为前提,而对于大多数培养基而言,其中包含多种复杂的成分,这种试验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当考察的因素较多时,需要较多的试验次数和较长的试验周期.因此,单因素试验经常被用在正交试验之前或与均匀设计、响应面分析等结合使用.[2-4]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用较少的试验找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较快地确定出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比较常见的是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氮源,再进行正交试验;或者通过单因素试验直接确定最佳碳氮比,再进行正交试验.2 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 )试验法正交设计试验法是利用一套表格,设计多因素、多指标、多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而具有随机误差的试验,并利用普通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正交设计试验法对因素的个数没有严格的限制,而且无论因素之间有无交互作用,均可使用.利用正交表可于多种水平组合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试验,它不仅能以全面试验大大减少试验次数,而且能通过试验分析把好的试验点(即使不包含在正交表中)找出来.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出的结果可能与传统的单因素试验法的结果一致,但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因素及水平合理、分布均匀,不需进行重复试验,误差便可估计出来,因而,计算精度较高.[5]而且当因素越多、水平越多、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越多时,正交表的优势越明显,此时,使用单因素试验法几乎不可能实现.此外,当所考察的指标涉及到模糊因子时,不能直接使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但可以把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然后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处理试验数据.[6]3 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 )法均匀设计法是一种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均匀散布的试验设计方法,[7]其基本思路是尽量使实验点充分均匀分散,使每个试验点具有更好的代表性,但同时舍弃整齐可比的要求,以减少试验次数;然后通过多元统计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使试验Ξ收稿日期:2008203208基金项目:河北大学青年基金(2005Q16)作者简介:赵丽坤(19772),女,河北蠡县人,河北大学教师.2008年8月第20卷第4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ug.2008Vol.20 No.4结论同样可靠.[8]由于每个因素每一水平只作一次试验,因此,当试验条件不易控制时,不宜使用均匀设计法;对波动相对较大的微生物培养试验,每一试验组最好重复2~3次以确定试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此外,适当地增加试验次数可提高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均匀设计法与正交设计试验法相比,试验次数大为减少,因素、水平容量较大,利于扩大考察范围;在试验数相同的条件下,均匀设计法的偏差比正交设计试验法小.4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Rotation2regression2or2 thofonal combination)法前三种方法具有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简单、实际应用效果好的优点,在微生物培养基优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不能对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不能对产量进行预测.针对这种情况,在正交设计试验法的基础上,加入组合设计和旋转设计的思想,并与回归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建立了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它是旋转设计的一种,不仅基本保留了回归正交设计的优点,还能根据测量值直接寻求最优区域,适用于分析参试因子的交互作用.它既能分析各因子的影响,又能建立定量的数学模型,属更高层的试验设计技术.基本思路是利用回归设计安排试验,对试验结果用方程拟合,得到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图形模拟或数学模拟,求得模型的最优解和相应的培养基配方,并在一定范围内预估出在最佳方案时的产量.[9]与响应面法有相似之处.5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 A)遗传算法是一新型智能优化算法,由美国的Holland提出,属于进化算法(Evolutionary algo2 rithms,EA)中的一种.它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说,仿效生物的进化与遗传,根据“生存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原则,借助复制、交换、突变等操作,使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初始解一步步逼近最优解.最早报道G A应用于培养基优化的是Freyer 等,其后Zuzek等也进行了尝试.由于它在培养基优化方面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目标函数值即可的优越性而受青睐.[10]与其他传统搜索方法相比,G A在搜索过程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即使所定义的目标函数非连续、不规则或伴有噪声,它也能以很大的概率找到全局最优解;同时,由于G A固有的并行性,使得它适合于大规模的并行分布处理;而且G A容易介入到已有的模型中并且具有可扩展性,易于和别的技术如神经网络、模糊推理、混沌行为和人工生命等相结合,形成性能更优的问题求解方法.[11]6 响应面优化设计法(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2 tion design)响应面优化设计法是一种寻找多因素系统中最佳条件的数学统计方法,是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结合的产物,它可以用来对人们感兴趣的受多个变量影响的响应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并可以将该响应进行优化.它能拟合因素与响应间的全局函数关系,有助于快速建模,缩短优化时间和提高应用可信度.一般可以通过Plackett2Burman(PB)设计法或Cen2 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等从众多因素中精确估计有主效应的因素,节省实验工作量.[12~13]响应面分析法以回归法作为函数估算的工具,将多因子试验中,因子与试验结果的相互关系,用多项式近似,把因子与试验结果(响应值)的关系函数化,依此可对函数的面进行分析,研究因子与响应值之间、因子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常用SAS, Minitab等软件作为辅助工具.[14]除上文提到的常用培养基的优化方法外,还有研究者不断开拓新方法或采用不同方法交叉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如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在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已有报道;聚类分析方法和模式识别在发酵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也有研究.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好的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参考文献:[1] ERTOLA R J,GIUL IETTI A M,CASTILLO F J.Design,For2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edia[J].Bioprocess Technol, 1995,21:892137.[2] DAN Y,ZHI2NAN X,PEI2L IN C.Medium Optimization for En2hanced Production of Cytosine2substituted Mildiomycin Analogue (MIL2C)by 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 J U5119[J].J Zhe2 jiang Univ Sci B,2008,9(1):77284.[3] XU C P,YUN J W.Optimization of Submerged2culture Sonditionsfor Mycelial Growth and Exobiopolymer Production by Auricularia Polytricha(wood ears fungus)using the Methods of Uniform De2 sig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J].Biotechnol Appl Biochem,2003, 38:1932199.[4] L IU C,RUAN H,SHEN H,et al.Optimization of the Fermenta2tion Medium for Alpha2galactosidase Production from Aspergillus Foetidus ZU2G1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J Food Sci,2007,72(4):1202125.15第4期赵丽坤等: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概述[5] SAUDA GAR P S,SIN GHAL R S.Optimization of NutritionalRequirements and Feeding Strategies for Clavulanic Acid Produc2 tion by 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J].Bioresour Technol,2007, 98(10):201022017.[6] 陈敏,王静馨.模糊正交法用于锌酵母发酵培养基条件优化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5):24228.[7] L IU D,WAN G P,L I F.Application of Uniform Design in L2isoleucine Fermentation[J].China J Biotechnol,1991,7(3):2072 212.[8] WAN G F Q,GAO C J,YAN G C Y.Optimization of an EthanolProduction Medium in very High Gravity Fermentation[J].Biotechnol Lett,2007,29(2):2332236.[9] 王惠,吴兆亮,童应凯,等.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6):19222.[10] MARTEI J N R C,J URRIUS O,DHON T J.Optimization of aFeed Medium for Fed2batch Culture of Insect Cells Using a G e2netic Algorithm[J].Biotechnol Bioeng,2003,81(3):2692278.[11] NA GATA Y,CHU K H.Optimization of a Fermentation Medi2um 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G enetic Algorithms[J].Biotechnol Lett,2003,25(21):183721842.[12] 陆燕,梅乐和,陆悦飞,等.响应面法优化工程菌产细胞色素P450BM23的发酵条件[J].化工学报,2006,57(5):118721192.[13] WU Q L,CHEN T,GAN Y.Optimization of Riboflavin Produc2tion by Recombinant Bacillus Subtilis RH44Using StatisticalDesign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7,76(4):7832794.[14] 褚以文.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及其OPTI优化软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2):58260.责任编辑:金 欣A methodological survey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bial culture mediaZHAO Li2kun1, GUO Hui2can2(1.School of Life Scienc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China;2.Department of Chemistry,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bei05008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techniques used in optimization of microbial culture media:one2variable2at2 a2time,orthogonal design,uniform design,rotation2regression2orthogonal combination,genetic algorithms,and re2 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K ey w ords:microorganism;media;optimization(上接第28页)参考文献:[1] 范寿康,康广荃,尹磊.Freescale16位DSP原理与开发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62145.[2] Code Warrior Help[Z].Mtorola Inc,2002:1062135.[3] Mtorola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 Note[Z].Mtorola Inc,2002:2122236.责任编辑:金 欣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bet w een R reescale DSP and PCSU Hai2feng, HAO G ang(Department of Electrics and Electronics,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Shijiazhuang,Heibei050081,China) Abstract:Using SCI of the Freescale DSP56F807and Mscomm control in the VB Program,the study dis2 cusses how to precisely and properly obtain transformation of the data and order between DSP and PC.K ey w ords:DSP;serial communication;MSComm control25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0卷 。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综述报告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综述报告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综述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药用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原料,在医疗、制药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氯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氯离子和钠离子组成,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在临床上,氯化钠可以用于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双肌注射等多种途径,用于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等。

氯化钠还可以作为生理盐水、洗液等药物配方的重要成分。

在制备药用氯化钠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纯度和质量符合医药标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验对药用氯化钠的制备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可以为提高药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药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过程,旨在探讨最优的制备方法,为药物生产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方法,验证合成氯化钠的操作流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的产率及纯度,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本实验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简便、高效、安全的制备氯化钠的方法,为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工艺支持。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探讨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推动医学领域氯化钠制备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1.3 意义药用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主要作用是用于维持体内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血容量和血压。

药用氯化钠在临床上常用于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的配制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营养和生产过程中。

研究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实验制备药用氯化钠,不仅可以了解制备方法和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医药工业和临床医学中,准确制备药物是至关重要的,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深入研究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方法对于提高医药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窗设置理论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天窗设置理论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

天窗设置理论与优化技术研究综述徐长安;倪少权;陈钉均;吴开腾;王兵【摘要】The "maintenance window" is a technical approach to balance the tradeoff between rail line utiliz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safe and orderly rail 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the "maintenance window"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worl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maintenance window" design in China, especially from the network perspective. To better optimize train timetabling and utilize rail capacity in China, the authors believe there is a need of a systematic "maintenance window" desig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of the setting, evaluation, seg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maintenance window" design.%天窗是铁路部门为解决列车运行与设施设备维修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对确保铁路行车安全,规范运输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天窗设置的复杂技术特征、国内外天窗开设情况以及天窗设置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天窗设置研究在评价理论、优化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以铁路路网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天窗设置机理、天窗评价理论与方法、天窗分段技术以及天窗设置优化模型在内的路网天窗设置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达到优化列车运行图,释放铁路运输能力,完善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目标.【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8页(P24-31)【关键词】天窗设置;列车运行图;评价方法;优化技术【作者】徐长安;倪少权;陈钉均;吴开腾;王兵【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 610031;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 610031;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都 610031;四川省高等学校数值仿真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1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成都 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铁路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区别:
1、数据总个数 aT
S ( yit y )
i 1 t 1 a T 2 a T 2
1 a T yit ( yit ) 2 aT i 1 t 1 i 1 t 1 W P
若重复T次(以3次为例,如例3-2)
f aT 1
aT 2、每一水平的数据个数 = b
对二水平:
1 1 2 2 S j ( y j1 y j 2 ) j a a
故在表中列出 j , j , S j项
2
3)计算各列f j
f j b 1 2 1 1
3、查取F临界值F ( f j , fe )
1 )判断、归并因素或交互 作用中S j较小项 Se
拉丁方和尤登方按给定方法处理。
3.7 误差分析与试验水平 一、误差分析
模型误差 e m 纯试验误差 e 整体误差 拟水平误差 e n 误差 追加水平误差 e z 列外误差 e w 局部误差 : 取样误差 es
整体误差 1、模型误差em:空列误差,反映了试验误差及 未考察的因素或交互作用的效应。 2、纯试验误差e:由重复试验得到的误差,反 映了试验单元间的差异。 一般,纯试验误差 e < 模型误差em
aT Sj ( y jk y ) b k 1
b a
b
2
b 2 y jk ( yit ) aT k 1 i 1 t 1 QP
T

f j b 1
3、重复试验将产生纯试 验误差Se2 , f e2
S e2 ( yit yi )
i 1 t 1 a T a T 2
若为二水平: y j1, y j 2
对本例:
y A1 y1 y2 y3 y4 2 8 4 7 21
y A2 y5 y6 y7 y8 4 3 (4) 1 4
2)计算S j
b b 1 a 2 S j y jk ( yi ) 2 a j 1 a i 1
局部误差: 取样误差es :由重复取样所产生的误差,它是 试验单元内部的误差。 一般,取样误差es <纯试验误差 e < 模型误差em
3.2 基本方法(以等水平无重复为例) 一、计算项目
1、总偏差平方S、总自由度f
a 1 S ( yi y )2 yi ( yi )2 a i 1 i 1 i 1 2 a a
f a 1
其中:a-试验号,总试验次数 S-表明试验数据的总波 动
2、列偏差平方和 Sj及自由度 fj
一章 试验设计
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见表3-1 其中试验指标 y y 90
i i
yi ( yi 90 ) 2
2
是对试验数据做变换处理,以简化和便于计算
2 1、计算 yi, yi , S i 1
a
2、计算各列 Sj, f j
1)计算y jk
若为三水平: y j1, y j 2 , y j 3
2)通常,选正交表,应留 有空列,fe 2
3)或由经验值估计 2 SA / f A 设f e , FA , F ( f A , ) 2

3、求最优组合及置信区间 1)定最优组合 应选显著因素优水平、交互作用的优搭配 不显著因素,兼顾而选
ˆ 优估计值 2)求y ˆ (ab) ˆ优 ˆ a ˆi b y j ij
如S AC 3.13 判断 : FAC S AC / f AC 2.77 F0.25 (1,1) 5.83 S空 /f空
Se S空+S AC=1.13 3.13 4.26 f e f空+f AC 1 1 2
4、定各因素或交互作用 显著性水平 j
不显著因素,可兼顾而选,如:B2、D1
优组合为A2 B2C1D1
ˆ优的估计值 2)求y
ˆ c ˆ (ab) (ac) ˆ优 ˆ a ˆ2 b ˆ y d 2 1 1 22 21 86.375
式中: ˆy ˆ2 ( y A2 y ) a ˆ ( y y) b
F j F ( f j , f e ) F j F ( f j , f e ) 则在 j 下显著 则在 j 下不显著
因素及交互作用显著性水平见表3-2
5、求最优组合及置信区间 1) 选 显 著 因 素 优 水 平 及 交 互 作 用 优 搭 配 (二元表)
若二者矛盾,应选优搭配,如:A2、C1
则在显著性水平α下差异显著,因素A对Y影响显著 否则,A对Y影响不显著
一般, 显著性水平 =0.25
置信度 (1-) 75 % 90% 95 %
0.1 0.05
3、Se、fe的计算
Se Se

fe fe

1)若某因素或交互作用列较小,可归入Se 一般,对显著性水平>0.25的项进行归并
其中:y j1 第j列1水平指标总和 y j 2 第j列2水平指标总和
3、S与S j f与f j之间的关系
S S j S j S j S j
i 1 C因 C交 C误 c
f fj fj fj fj
i 1 C因 C交 C误
c
式中: (1)C因、C交、C误-因素、交互作用、空列在正交表中的列数 且 C= C因+C交+C误
第三章
一、极差分析
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3.1 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 优点:直观、简便, 快速找出因素主次、优水平、较优组合 缺点:末充分利用信息 不能估计试验误差,确定可信度 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与设计
二、方差分析 设 y1、y2 …… yn (相互独立) 其方差:
S ( yi y ) / f f
所以,若以试验误差e作为试验误差分析, 可能会把显著因素判断为不显著因素。
3、拟水平误差en :由拟水平产生的误差 4、追加试验误差ez :由追加法产生的试验误差。 5、列外误差ew :由不饱和正交表产生的误差。
上述误差可以归并起来做为试验误差,以减 少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或增加试验误差 的自由度,提高F检验的灵敏度。
y jk 第j列K水平指标的平均值, y jk y jk a/b
因素列
反映因素对指标的效应
Sj
交互作用列
空列
反映交互作用对指标的效应
反映误差对指标的效应
b 2时,S j的计算可简化: 1 1 2 2 S j ( y j1 y j 2 ) j a a f j b 1 1
2 B2
ˆ ˆ a ˆ2 b (ab)22 y A2B 2 2 88.5 93.125 ( 2.125) ( 1.125) 1.375 y A2B 2 ( y7 y8 ) / 2 88.125
3)、求误差限d
N ) /( f e f e) d F (1, f e f e)[(Se Se ] * 1 f
f e -不显著因素及交互作 用自由度之和 -不显著因素及交互作 Se 用偏差平方和之和 N-总试验次数 f *-显著因素及交互作用 自由度之和
对于本例式中各项如何确定?
对本例:
F (1, f e ) F0.1 (1,2) 4.06 f e f空 f AC 2 Se S空 S AC 1.13 3.13 4.26 f e f B f AB f D 3 S B S AB S D 35.39 Se N 8 f f A fC 2
主要注意点: (1)因素水平不等,水平隐藏重复数不等; (2)并列法因素自由度为所占列自由度之和; (3)S和f 与∑S和∑ f 的关系
3.5 非饱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
非饱和表自由度减少,一般少用; 不能用空列直接计算Se 3.6 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与基本方法相同,将干 扰列作为因素看待。
2 2
2 方差(均方和、均方差 ),反映数据离散程度
S-偏差平方和
f-数据自由度
若 2=因素(交互作用)部 +误差部
F检验法:对影响总偏差平方和的各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 估计试验误差并分析其影响 判断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主次与显著性
给出结论的置信度
确定最优组合及置信区间
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数据处理可进一步简化
F比 F ( f1 , f 2 ) 则差异在下显著 或置信度为( 1-)
二、F检验 F临界值
F ( f1 , f 2 )
二、F检验 F临界值
F ( f1 , f 2 )
二、F检验 F临界值
F ( f1 , f 2 )
2、检验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指标影响显著性
SA /f A F比= F ( f A , f e ) Se / f e
(2)交互作用、空列有时占几列,则Sj、fj为其之和
由S、Sj计算及其关系,实现了对S的分解
二、F检验
S1 /f1 1、F比= S2 / f 2
F比为两个独立方差之比 可判断两个方差是否来自同一个母体 或有无差别。
若 F比 1
无差异,或来自同一母 体
F比>1
可能有差异,差异显著 与否与F比有关 选显著性水平 ,则F ( f1 , f 2 )
b a a b b 1 2 S j ( y jk y ) 2 y jk ( yi ) 2 b k 1 a k 1 a i 1
f j b 1
其中: S j-第j列各水平对应试验指标 平均值与总平均值 的偏差平方和, 表明 该列水平变动对指标产 生 的效应
y jk 第j列k水平指标总和
ˆ优 d y优=y
例3-1
例 1-5
对例1-5中拖拉机噪声试验中的数据做方差分析
考察拖拉机在不同作业速度下某些部件对驾驶员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