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与借鉴
开发 可 以借 鉴 发 达 国家 的成 功 经 验 模 式 , 合 现 实 对 我 国农 民教 育培 训 工 作 的 开展 研 究。 结
【 关键词 】 人力资源开发 ; 农民教 育; 培训模式
0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农 民主体作用 的发挥 , 必须强化农村人 及 的教 育 培 训 。 力资源的开发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和创业致富提供智力支 持。 目 , 前 发达国家普遍 重视对农 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 , 有完整 的教 2 国外 农 村 人力 资 源 开发 模 式 分 析 育培训体 系, 值得学习学 习借鉴。 通过对美国 、 日本和德 国农 民教育 的独立观察 , 从农 民教育 的组 织形式和组织体系 、 动力和利益机制等方面 , 对它们做横向比较 , 以 可 1 国 外农 村 人 力 资源 开 发模 式 更加清晰地看到美 日德三 国在农民教育上的差异。但从本质上看 , 三 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模式各不相 同, 根据各 国农业资 种模式也呈现出一些基本 的共同特征 : 源条件 、 地理状况 、 口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 人 代表模式有三种 。 21 农 民培训管理法制化 . 1 北美模式——美国的农 民教育 . 1 立法贯穿于三种模式发展的全过程 , 内容涉及农 民培训 的各个要 北美模式是指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 , 通过构建完善 素和各个领域 。例如 , 国政府先后 制定了《 韩 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 的农业科教体系 , 实现农业教育 、 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有机结合 的农 法 》 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 》 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 , 和《 , 从法 民培训模式 。美 国是主要代表 。 律上提供保障, 在制度和政策上把农 民培训事业具体化。英 国于 1 8 92 11 组织技术培训 .. 1 年颁布了《 农业培训局法》 加强农 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 。 民培训管 农 为提高农 民教育水平 , 联邦政府建立 了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业推 理 的法制化是这些 国家农 民培训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广服务体系 。内容各异 的短期培训班 、 习班 、 讲 函授教育及农村 “ 流动 22 农民培训主体多元化 . 图书馆” 广泛存在 。联邦 政府设 有农 业合作推广局 , 州有推广服务 中 培训 主体 即培训机构 和培训者。 前 , 国培训主体主要包括 : 目 各 一 心, 县有推广站和由农 民组成的推广顾问委员会 。 是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二是高 中等农业院校 ; 三是 民间各类 112 开展中等农业教育 .. 培iI 务机构 ; JH l ̄ 四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设 置 农 业 中学 以及 在 普 通 中学 实 施 中 等农 业 教 育 。此 外 , 级 政 各 体 系 ; 是 农 业 远程 教育 网 。 六 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农业集会或农业博览会 , 同时安排各种农业讲座 23 农 民培训体制科学化 . 及农 民所关心问题的讨论会 , 提高 国民对保证农业资源环境 的意识。 是 国家统筹规划农 民培训工作 , 日 、 国、 国等 国家都制 如 本 韩 英 113 建立农业科教体系 ._ 定了农 民培训规划或计划。 二是由国家农业主管部 门全面负责和统一 除各州农学院 、 实验站和推广站 以外 , 国农业部也是一个 重要 美 协调农 民培训T作 。三是 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农民培训 的主要阵地 。四 的研究机构 。 农业部下设农业生产局 、 建立起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 是广泛吸收社会培训机构参与。 处, 业教育 、 研究与推广体系。 24 农 民培训 投 入 规 范 化 . 1 西欧模式——德 国的农 民教育 . 2 规范 的财政投资体 系和稳定 的资金 投入渠 道是 直接影 响农 民培 西欧模式是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单位进行生产 ,以政府 、 学 训工作的重要 因素 。英国农 民培训经费 7 %由政府财政提供 , 0 德国农 校、 科研单位 、 农业培训 网四者有机结合 , 通过普通教育 、 职业教育 、 成 民教育投资 占国家教育投 资的 1.%。从投资渠道来说 , 53 在注重发挥 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 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德 国是典型代表 。 政府拨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十分注意多方面筹集经费。 1 . 农 业 职 业 学校 。农 业 职业 学 校 同其他 行 业职 业 学 校 学 制 一 样 , .1 2 25 农 民培 训 方 式 多样 化 . 职业 教育费用 由州政府承担 , 学校建设 费用 、 日常开支 由地方政府和 各国农 民培训机构除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 , 更 州政府共同负担。 多的是根据本地区的农业特点 以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 的需要 1 . 农业专业学校。主要学 习内容是经营管理 , .2 2 主要 目的是 由生产 开设课程 。这些课 程范围广 、 门类多,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科学性和灵 向经 营转变 , 后期学 习市场学 、 农村经 济学 、 农业会计 、 企业管理 、 法 活性。 律 、 收等。 税 1 . 高 级农 业 专 业 学 校 , 要 学 习 企 业 管 理 和 营 销 , 养 企 业 管理 3 我 国农 村 人 力 资源 培 训现 状 .3 2 主 培 人才。 目前 ,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尚处于探索阶段 。 首先 , 民培训的 农 1 . 高等农业大学 。 .4 2 专科 学制为 四年 , 主要是应用技术的学 习。 农业 专 门立法工作总体上 尚未启动 , 甚至并未引起足够 的重视。 其次 , 有关 本科大学学制六年, 主要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部 门出台的涉及农 民培训的政策文件 , 大多强调要对现有 的教育培训 1 东亚模式—— 日本的农民教育 . 3 机构和培训资源实现整合。最后 , 地方政府对如何通过提高培训师资 东亚模式是指人均耕地面积低 ,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经 营规模 , 的素质 , 增强其对培训质量的支撑能力 , 尚待给予进一步的重视 。 以政府 为主导 , 以国家立法 为保 障, 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 此外 , 民培训体系不健全 , 农 要么是农科 院校培养 的高层人才 , 要 农 民进行多层 次、 多方位 、 目标 的培训模式 。 日本是代表国家 。 多 么是少数地区短期 、 零散的培训 , 上 而下从 高到低 的普及 型农 民教 自 1 . 开设农业高 中培养农业劳动力 , .1 3 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教育 。农 育培训体系尚未形成。 业 高中教育的培养 目标包括 自营农 以及从事 有关农 业产业的技术人
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民工社会保障经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国外典型经验做法(一)德国德国是近代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而其全国性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问题的背景下逐步完善的。
19 世纪,大量德国农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1855 年,《穷人权利法规》生效,根据该法规,每个地区依据居民人数对贫困居民进行补贴。
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颁布《黄金诏书》,提出工人因患病、事故、伤残和年老而出现经济困难时应得到保障,他们有权得到救济,工人保障应由工人自行管理。
由此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883 年,国会通过《疾病保险法》,规定疾病保险费用由雇主负担2/3,雇员负担1/3。
保险金的征收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保险金的再分配与被保险者所缴纳的保险费多少无关,体现了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所得转移,适合农村劳动力收入低的特点。
此外,只要农民工本人参保,其配偶和子女便可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险待遇。
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德国规定,凡月收入低于610 马克的工人,其医疗保险费全部由雇主承担。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总体上体现了“高收入帮助低收入、社会共济、体现公平”的宗旨。
在养老保险方面,德国实行了包括农民工的全国养老保险制度。
1889 年,德国颁布《残疾和老年养老保险法》,规定所有未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农民都必须参加此保险。
此外,在义务性养老保险里,将包含农民工的全部工人纳入工人养老保险范畴。
(二)英国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1601 年,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对在饥饿线上挣扎的贫民实施救济。
1795 年,伯克郡治安法官制定斯品汗姆兰制度,规定给劳动贫民救助的金额随面包价格浮动,并允许在济贫院外实施救济。
189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人赔偿法》,规定在工作危险较大的行业,雇主应对因工伤或丧失工作能力者给予赔偿,随后政府又将该法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农业和其他行业。
1948 年,英国颁布了《国民救助法》,规定无收入或低收入者可领取国民救助金,极大保障了收入低和易失业的农民工的正常生活。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及启示18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发明了蒸气机;第二次是电气的发明;第三次是原子能、计算机和生物工和技术的应用。
与三次技术革命相对应,世界农业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农业现代化。
每一次农业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一次大的飞跃,也使人们逐步深刻教育和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巨大的促进作用。
西方国家首先开始发展农业教育、科技事业。
并采取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美国:美国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除每年为农业生产部门培训大批专业人员外,农村中较早地实施了义务教育制度和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并把农业教育的对象扩张到产前、产后的从业人员,教学内容也以单纯的专业技能培训发展到训练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因此,美国农民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大部分农场主都具有大学以上的文化水平。
据美国农业部了研究报告,1985年,农场主中完成8年以下教育的人数占农场主总数的13.3%,完成12年的占10.9%,2年以上教育的人数占75.7%。
美国的农业推广系统由农业推广站、家政组织和4-h 俱乐部三部分组成。
农业推广站把农村成年男子组织起来,在农村中学成立“未来农民协会”,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劳动技能、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日本:日本高度重视农业教育。
在校农业大学本科生有6.5万人,研究生3500人,还有相当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短期大学生4000人;每个市(相当于我国的小县或大镇)均有一所营农学校。
另外,日本农协通过对会员农户提供多种服务和指导,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了农村全面发展。
农协作用:①营农指导,即对会员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销售指导;②购销服务。
为会员代购生产、生活资料和销售农产品;③提供信贷服务。
农协自己有金融金库,为会员提供存取信贷等业务;④公共利用事业。
为农户提供仓储、机械等大型设施服务和集资兴办大型农业企业;⑤生活指导事业。
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讲解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前言 (3)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5)1.在人力资源聘用上 (6)2.在人力资源薪酬制度上 (6)3.人力资源配置上 (7)4.人力资源管理上 (7)5.人力资源激励上 (7)三、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 (14)1.在人力资源聘用 (17)2.在人力资源薪酬制度上 (17)3.人力资源配置上 (18)4.人力资源管理上 (18)5.人力资源激励上 (19)四、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9)1.在人力资源的聘用上 (20)2.在人力资源薪酬制度上 (21)3.在人力资源配置上 (22)4.人力资源管理上 (22)5.人力资源激励上 (23)五、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人力资源管理吴紫燕摘要:改革开放进三十年来,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但与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比较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人力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其经验,并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建议,借鉴美国和日本优秀的管理模式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
In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ur country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mplements the basic plan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mode to the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but compared with western advance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level also there exists a large gap. In the call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day, how to build up harmoniou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is the important subj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manpower management mode is analyzed, from which summarizes their experienc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o lear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s good management mode to develop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关键词: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启示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也随之发展,现代企业已从过去对物的管理转移到了对人的管理。
【推荐下载】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
[键入文字]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生产与生活并重,有立法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措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足够的经费保证,并且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发达国家农民已基本扫除文盲,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如美国大部分农场主是农学院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5.9%,高中毕业生占74.8%。
根据各国农业资源条件、地理状况、人口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的代表国家主要是日本、德国和美国等。
一、日本的农民教育模式
日本是东亚模式的代表国家。
东亚模式是指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目标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1。
发达国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借鉴
我 国是一个 1 人 口的农 业 大 国,其 中农 村 人 口 9亿 3亿 多 ,农业劳动力 5 6亿人 ,约 占总人 口的 4 % 。这是 我 国农 . 3
业 产特 点 ,以政府为 主导 ,以 国家 立法 为保 障 ,以不 同层 次 和类 型的培训 主体 对农 民进行 多层次 、多 方位 、多 目标 的农
理 也 有 重 要 的意 义 。
谋 出路 , 有关 劳务方 面 的信 息 大多来 源于 亲属 、朋 友 、同学 或 打工先行者 ,劳务 供求信 息严 重匮乏 ,农 村劳 动力 转移存 在盲 目性 , 而导致 劳动力转 移很 大程度 上仍然 滞 留在 民间 从 自发状态 , 制约了我国农村 人力 资源的开发 。
( ) 德 国 的农 民教 育 模 式 二
从事 的产业 ,第一产业 的人 数 占总人 数的 6 % ,第二 产业 的 1 人数 占总人数 的 l% ,第三产业 的人 数 占总人数 的 2 %。农 8 1
村人 口多集 中在第一产业 ,即以劳务为主 。
德 国农 民教育是西 欧模式 的典 型代表 。西 欧模式 是指 以 家庭农场为 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 ,以政府 、学校 、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相对低下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并对农民进行培训,成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对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促进我国城乡发展,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参考和借鉴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方面有用的经验。
标签: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民培训;劳动力对接每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条件、地理资源、人口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代表性的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北美模式、西欧模式、东亚模式。
其他国家如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经验也值得参考。
1 北美模式农业生产侧重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通过农业科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有机结合。
美国是主要代表。
美国的农民教育有如下特点:多层次培训机构、开展中等农业教育、建立农业科教体系。
2 西欧模式——英、法、德国的农民教育培训西欧模式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单位,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2.1 英国的农民教育培训英国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主要采用培训网,同时设立高等学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
初、中、高3个教育层次互相补充,学位证、毕业证及技术证书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分工相对明确且层次较为分明的农民培训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培训计划,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支持和开展并资助农民培训。
政府还不定期地针对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有组织的调查研究。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订改进措施。
另外,政府十分注意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法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必须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并享受国家的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
法国农民教育培训可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3个部分: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农业经营者或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工人。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
"’&* %’#*
%’$+
!’"
大专程度人数
人 "’%" "’!# "’)+
"’#"
"’$
(资料来源:!""% 年《中国统计年鉴》)
职 称 评 定 ”等 。 据 第 五 次 人 口 普 查 结 果 显 示 :农 村 劳 动力受教育程度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有普遍提高 (见 表 %)。从 %&&" 年.!""" 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的统 计 数 字 看 ,农 村 劳 动 力 受 教 育 的 程 度 不 断 提 高 ,其 中 文盲或半文盲人数占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下降幅度很 大,达 %)’)-。第 $ 次人口普查农民受教育年限达到 +’)) 年,比第四次的 * 年增加了 !!-。
文盲、半文盲人数 人 !"’+) %)’#+ &’$* (’&* +’#
小学程度人数 人 )(’(* )*’*! )#’#& ))’*$ )%’%
初中程度人数
人 )!’(# #"’)% ##’&& #*’"$ #&’)
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湖南的启示(1)
[5] 董明辉.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 (免费论文网 )
2.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湖南省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范围,以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一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文明日益发进步的今天,对于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应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湖南省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制度。二是建立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湖南省可以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 200元的家庭给予补助。建立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主要针对农村因病、因灾,或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实施救助。三是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目前湖南省农村的医疗保障体制尚未完善,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在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时,可以采取“中央补贴10元、地方补助10元、农民自筹10元”的办法,实行大病统筹。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3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2.4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进一步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进行
在有效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是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私营企业等非农产业应成为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政府要大力扶持农村私营企业,支持其发展壮大。二是组织农民进城。日本成功的经验表明,大力推进城市化,组织农民进城。湖南省202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5%,则要使约1 600万乡村人口逐步转为市民。按照这个规划必须加大3个层次的城镇建设力度:首先是实施长株潭一体化计划,打造大量吸纳人口的核心城市;其次是加速市(州)所在地的城市扩容,力争逐步建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再次是把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发展起来,通过农转非,减少农民、增加就业[4]。三是现代农业吸收。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化农业。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对耕地进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增加。湖南省的现代农业已经起步,特别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一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优质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业建设项目和设施农业已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如衡阳市走“兴特色产业、建特色基地、搞特色加工、创特色品牌”之路,全市的黄花菜、湘黄鸡等特色产业安排了农村劳动力80万人;浏阳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花卉苗木产业,全市34个乡镇种植花卉苗木,从业劳动力达6万人;益阳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兴办的“农家乐”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5]。四是政府还要引导农民建立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决策机制,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对人力资源加强组织、扶持、引导、服务,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借鉴及启示作者:侯玉珠来源:《商情》2016年第33期【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等问题的需要,对全面推动农民致富、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功模式及经验,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经验借鉴启示一、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及经验借鉴(1)北美模式。
北美模式是指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通过构建完善的、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模式。
主要代表国家为美国。
美国农业人口总额占总人口数2%左右,但农民的科学素质高,使美国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和机械化,成为农业生产大国,不仅满足本国人口的需求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
美国农业以小成本获取高收益得益于其农民教育覆盖广、教育体系完善。
第一,健全的农村人力资源法律和法规。
美国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立法为美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建立农村科教体系。
第三,开展农民职业教育。
(2)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是指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和多目标教育培训的农民培训模式。
主要代表国家为日本。
日本作为临海国家,耕地面积小,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产生不利因素。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素质的培训,其农村人力资源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的教育体系。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就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以教育体系为农民培训的主体。
第二,国内外留学制度。
为使务农青年学到广博的知识和科学的经营方法,开阔视野,日本采取了把青年派往国内外先进农家或团体去进修的做法。
第三,农业技术普及教育。
(3)西欧模式。
西欧模式是指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及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多种模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模式及对我国启示(精选5篇)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模式及对我国启示(精选5篇)第一篇: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模式及对我国启示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模式及对我国启示一·特点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发源地之一的美国,其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实践中更迭、创新、进步,不断地发展完善。
以下将介绍当今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新形式和新特点。
(一)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从辅助职能转变为企业的战略经营伙伴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并且成为许多美国企业赖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
从雇员招聘到使用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举措来认真对待,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挑战性,满足其成就感;不断投资于培训和发展工作,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使雇员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帮助企业、公司等部门成功地达到企业战略目标。
如美国的微软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对招聘非常重视。
公司的招聘宗旨是“招聘不是针对某个职位或群体,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
即要保招聘到长远来看适合企业、适合整个组织的人选,而不是考虑让他们担负某个具体的职位。
二、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虚拟管理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行政管理事务方面所花的时间比重越来越小,一些人力资源服务可以越来越多地通过自助形式提供。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现象在美国的企业中也越来越普遍。
通过将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给企业外包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公司或者机构去管理,美国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得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对企业价值更大的管理实践开发以及战略经营伙伴的形成等功能上。
如今在美国,很多企业已经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业务——工资发放外包给企业以外的专营业主,使得薪金支票发放率大为提高。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和谐管理理论框架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建议。
标签: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谐管理理论目前,世界各国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但比较典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相适应,美国的人才市场也非常发达和完备,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运作等方面都体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人才市场得到满足。
同时美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体现出高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征,对个人素质和技术要求、工作职责、个人分工、权利以及发生问题的处理等都有具体的规章制度。
在美国,人才服务必须严格按照联邦和各州的法律运作。
美国涉及人才流动和职业介绍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如《宪法》、《劳工法》、《雇员工作法》、《安全法》、《反种族歧视法》、《失业保护法》、《税法》等等。
凡从事职业介绍及人才流动,都必须依法进行。
美国企业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企业视人才为公司发展的第一决定力量,因此非常重视员工培训。
一般只要员工在工作中有成绩、对公司有所贡献,美国企业都会鼓励和帮助雇员进行各个层次的培训和教育。
虽然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能力主义、强调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会强化员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影响员工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使企业内部很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由于采用短期雇佣制,容易使员工产生短期行为。
员工流动性大,企业职工队伍稳定性相对较差,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国外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氏工人力资源开发 经验 与启示
崔祥 民
摘 要 : 民工 已成 为 中国改革 开放 和 工业化 、 镇化 进程 中的一 支新 型 劳动 大军 , 民 农 城 农
工人 力资源开发 关 系到农 民工素质 的提 高 , 系到 中国现代 化建设 事业 的 实现 。 关 本文 总
基金项 目: 江苏 省 教 育 厅 高 校哲 学 社 会
基 金 指 导项 目 (7 J 3 0 5 0 S D6 0 2 )
一
61—
世寥 业 w r gc te 震 od ruu i A iIr
路, 没有人管 你 。 巴西农 民在 医疗 、教 育和社会 保 障方面享有与城里人同等的权利 , 差 别只是农 村 医疗 和教育 条件不 如 城市 。 而农 民进城后则享有与城里人
同等的待遇 。1 9 9 0年 , 巴西正式建
所谓制 度性开 等有关 部门密切 配合 , 手出击 , 联 严
立 统一 医疗体 系 。 患者 在公 立 医疗 发是 指对农 民工人 力资源 的开发要 厉打击 以职业介 绍为幌子 的违法犯 有 有组织地进行 , 形成 罪分子 ,依法取 缔非法 职业介绍组 机构挂号 、 看病 、 拿药 , 做各种 检查 和 有计划 、 目的 、 手 术完全 免 费 。 院患者 食 宿也不 开发的制度 住 中国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 织 。清理 整顿违 规经 营的职业介绍
资源开 发差距 ,对 于提升 农 民工素 和 水平 一 直 高 于城 市 化 的水 平 , 所 法 》 成 立地 方 政 府 部 , 手对 全 国 , 着 质 .为 经济建设 提供 人才 保 障具有 以他们 进城 没有遇 到什么阻 力 。
应用文-当前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当前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我们的启示'\r\n \xa0\xa0\xa0\xa0\xa0\xa0摘要:随着知识的到来,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能力,各国企业人力资探开发与都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变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xa0\xa0\xa0\xa0\xa0\xa0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趋势;借鉴\xa0\xa0\xa0\xa0一、国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趋势\xa0\xa0\xa0\xa0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能力,各国企业人力资探开发与管理都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变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xa0\xa0\xa0\xa0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观念上视人力为一种生产要素,为一种成本;在管理活动上,是在企业的有关确定以后,再以此制定劳动人事计划。
这种管理是一种没有自主权的执行性管理,被称为“被动反应型”管理。
当今,国外许多企业从观念上,把人力当作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去开发,许多大公司都强调“人力资源战略”,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比经济预测、市场营销战略、金融战略等在企业竞争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在管理上,把人力资源开发直接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中,根据企业外部经营与内部经营条件的发展变化,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做各种有益的谋划。
为了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服务,他们十分注重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建立在“由企业管理层共同确定的、符合企业内外各方利益的、并且得到企业全体员工一致认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及企业远景规划”的基础之上,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战略性定位,实现系统内部的招聘使用、考核评估、工资分配及人力资源开发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系统化管理。
\xa0\xa0\xa0\xa02.面向世界、不拘一格的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发达国家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 、特别是农业职 组织进行 ,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 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与薄弱。再次 ,农村教育经费不足 ,投入机制 2 . 充分认识人才重要性 不灵活。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一直是制约我 国教育整体推进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打破 门户之见 ,拓宽 选人视野 ,广开进贤之路 ,树立选人 的新眼光 ,用人 的新观念 , 的主要矛盾 ,也是我 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 看人的新视角。积极借鉴 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我们应寻求适 因素 。 二、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 。有我无他 ,彼此隔绝。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调且不合 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 良好的前提 ,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 总之 ,我国要发展农业与农村经济 ,必须提升农民素质 ,开发 理 ,从而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 格局 ; 由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上的差异所致,除商贸、运输 、建筑 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人力资源 ,是够建社会
得借鉴之处。笔者结合我 国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几大因素,提 出了加强我 国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和开发的战略
措施 。
【 关键词 】 农业 人 力资源 ; 劳动力 ; 管理与开发
我 国农村 人力资 源的现 状 1 . 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要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就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素质。这要求 首先 ,农村人 口数量巨大 ,但 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以及 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 国人 E i 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 ,并且人 我们必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使技术培训 、职业教育、技术推 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 。其次 ,是我 国农村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广 、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有机衔接,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农 偏低 , 劳动力素质整体低下 ,束缚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业院校为基地 ,以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 ,农民教育有计划有 目的有
最新-国外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精品
国外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一、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一增加农民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的使用越来越少[2]。
但是技术进步依赖人才,因此培养有技能的农民成为日本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主要抓手。
日本政府在农民技能培训上由国家统筹安排,形成完整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这个体系既包括正规的教育机构,也包括各种地方和民间培训机构。
培训的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民,既有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也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民。
作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者大学是根据农业改良组合法创建,目前全日本有52所农业者大学,不同于中国的农业大学。
农业大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培养具有技术、管理、经营和组织能力的农业现代化人才。
农业者大学一般都有自己的农场作为实践基地,即使没有,也会与一般的农户合作共享实践基地。
学以致用是农业者大学最显著的特点,边学习边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又用来指导实践。
教师既包括农机推广机构的人员,也包括农场的管理者和劳动者,招收的学生需要具有高中以上知识水平,独立从事农业生产。
这些学生毕业以后成为日本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对于日本农业的技术推广和技术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日本之所以能以较小的种植面积维持这么多人口的生产,农业者大学的作用功不可没。
从招生层次看,农林水产省的农业者大学招生规模较小,每年在50名左右,培养的是农业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更加注重的是除技能以外的人文素养。
而地方上的农业者大学培养的是实践人才,更加注重不同农业品种的分类学习,包括粮食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等。
二鼓励法人进入农业随着日本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很多地区,土地撂荒的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日本地少人多,土地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种植。
基于土地撂荒的背景,日本政府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吸引法人投入到土地上,进行规模化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3]。
随着进入农业的法人的增加,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农业法人有必要增加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提高职工技能素质,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
识和 科学 的经 营方法 , 开阔视野 , 日本 采取了把 青年派 践 。 主要培养企业管理人 才。 毕 业后部 分人 员将成 为国 往 国内外先进农家或 团体去进修 的做法 。 派遣工作主要 家认可 的“ 师傅 ” 或企 业主 , 自己经 营或帮助别人经营 某
由社 团法人全 国农村 青少年教 育振兴会 和社 团法人 国 际农业 者交流协会负责 。 开展这项 工作 的经费 由政府补
助。
一
企业 , 部分学生还 可以继续深造 。
2 . 4高等农 业大 学 高 等农业 大学 是指 专科 大学 和 本科大学 。 德 国目前有农业专科大学十所 , 学制为四年 。
1 . 日本的农 民教育模式
二学期在 学校 学 习时间共 2 0 天 ,其 余时间回企业接受
教育 , 做 一些一般 眭实验 。8月检查 实验情况 , 即理论与 习教 育学 、 心理学 、 市场学 、 农村经 济学 、 农业会计 、 企业 管理 、 法律 、 法规 、 税收 、 农业机械等 。 2 . 3高级 农业专业 学校 农业 专业学校毕业后 , 工作
视两者 的兼顾 。在 日本 , 为农民提供继续 教育和 深造机
年可继续 上高级专业学校 ( 年龄一般在 2 1  ̄ 2 2 岁) , 学
会 的机 构主要 有农业者 大学校 、 农业大学校 , 民 间团体 制一年 。主要学 习企业管理和营销 , 一个班的学生大致 设置 的进修设施以及实施 国内外留学制度 。 为1 0  ̄ 1 8 人, 不超 过 2 4 人。 在一年学 习中 6 0 %的时 间集
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生产 与生活 并重 ,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Economy and Trade
中央和都道府县联手对从事农业 者在农业以及农家生活方面给予 技术指导。 普及职员分专业技术 员和改良普及员两类。
2. 农协。 日本农协也积极开 展农业教育活动。 每个基层农协 都配备了营农指导员, 并在一个 或由几个基层农协设一个农业管 理中心,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 生活方面对农家进行指导。 各县 农协几乎都有进修设施, 且大部 分设施均提供食宿, 并配备有现 代化的视听机器, 如电视、 录音 机、录象机、计算机、幻灯机等。 因 此,农协在组织农业技术指导、普 及农业科学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3. 农业青年俱乐部。 农业青 年俱乐部是日本农村农业青年的 群众性组织, 也属于学习农业技 术知识的团体。 该俱乐部的大多 数活动是以市町村为单位, 会员 年 龄 在 25 岁 以 下 ,25-30 岁 及 30 岁以上的约占 1/3。
二、德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德国农民教育是西欧模式的 典型代表。 西欧模式是指以家庭 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 业生产,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 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 通过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 模式。
(一)农业职业学校 农业职业学校受州农业行会 的管理,业务受州、县教育部门管 理。 农业职业学校同其他行业职 业学校学制一样, 培训时间为三 年,按六个学期分段进行。 第一阶
· 58 ·
段主要是在职业学校进行一年的 基础教育, 每周四天在学校接受 培训,一天在企业培训。 第二、三 年回到企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双元制”职业培训的经费是由企 业和职业学校共同负担。 其中企 业承担约四分之三。 企业所承担 的培训费包括培训设备、 培训人 员工资、 受培训人的津贴和社会 保险费。 职业费用由州政府承担, 学校建设费用由地方政府和州政 府共同负担, 日常开支由地方政 府负责。
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 要求,日本专门设立农业高中,培 养农业劳动力, 普及农业知识和 技术教育。 日本农业高中教育的 培养目标包括自营农以及从事有 关农业产业的技术人员, 并十分 重视两者的兼顾。 1994 年日本农 业年鉴统计显示, 在日本各都道 府县中设有农业高中 378 所。 在 日本各都道府县中, 设立农业高 中最多的是北海道, 有 32 所;其 次是千叶县、福冈县、宫城县、福 岛县、长野县等。 日本自 20 世纪 60 年 代 以 来 就 提 倡 全 民 终 身 学 习、终身教育。 因此,不管从事哪 个行业的人, 都面临一个如何不 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问题, 农民 也不例外。在日本,为农民提供继 续教育和深造机会的机构主要有 农业者大学校、农业大学校,民间 团体设置的进修设施以及实施国 内外留学制度。
业主, 自己经营或帮助别人经营 某一企业。 部分学生还可以继续 深造。
(四)高等农业大学 高等农业大学是指专科大学 和本科大学。 德国目前有农业专 科大学十所,学制为四年,主要是 应用技术的学习。 农业本科大学 七所,学制六年。 读完本科可获硕 士学位, 也可再继续攻读博士学 位, 高等农业大学主要培养科学 研究方面的人才。
三、美国的农民教育模式
美国农民职业教育是北美模 式的主要代表。 北美模式是指适 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 要特点的农业生产, 通过构建完 善的、 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 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 和农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 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 模式。
(一)组织技术培训 在赠地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建 立后不久,人们逐步认识到,仅仅 依靠大学教育难以实现全面教育 农民的目的, 单靠实验研究也难 以有效地在广大农民中推广新技 术。 许多农民因受贫困的限制无 法入学, 受工作的限制难以接受 正规教育。 为提高农民教育水平, 还必须建立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 业推广服务体系。 因此,各种程序 不同、内容各异的短期培训班、巡 回讲习班、函授教育及农村“流动 图书馆”应运而生。 目前,联邦政 府农业部设有农业合作推广局, 各州有推广服务中心, 各县有推 广站和由农民组成的推广顾问委
国际经济合作 2009 年第 3 期
建立了四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十 个地区中心。 到 20 世纪 20 年代 初, 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相当 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 研究与 推广体系。 这种体制的特点是:首 先, 便于将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 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之 上;其次,因大学与试验站同为重 要的研究基地, 统一管理可以避 免重复研究;第三,因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紧密联系, 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迅速 反馈, 从而使研究人员在选题时 更有针对性, 更有助于解决生产 中的实际问题;第四,教学与科研 相结合, 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与推广工作中的问题介绍给学 生,开阔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去 研究和解决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 问题;第五,这也是是最重要的一 点,“三位一体” 的模式有助于以 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 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教 育与推广很快为农民所掌握。 在 美国的农学院做推广是教授的一 项重要职责。
世界经济与贸易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
陈华宁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 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 培训, 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 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 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 国外 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注重生产与生活并重,有立法 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措施, 设有专 门的管理机构与足够的经费保 证, 并且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 持。 发达国家农民已基本扫除文 盲,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如美国大 部分农场主是农学院毕业生;日 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 5.9%,高 中毕业生占 74.8%。 根据各国农 业资源条件、地理状况、人口状况 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国外农民教 育培训的代表国家主要是日本、 德国和美国等。
IEC, NO. 3, 2009
世界经济与贸易
员会, 全国有专业推广人员 1.65 万人。 全国还有 3500 所中学开设 农业职业教育课, 约有三分之一 的高中学生选修。 在农村开办农 民培训班, 利用冬闲对青年农民 进行系统培训; 还举办农民进修 深造班, 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 术知识。
(二)开展中等农业教育 在重视高等农业教育的同 时, 美国的中等农业教育也得到 迅速的发展。 实施中等农业教育 的学校, 既有独立设置的农业中 学, 也有一般的普通中学。 美国 的普通中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 素质、技能教育,为其将来走上社 会作职业准备。 1928 年,美国创 建的未来农民联合会是选修农业 课的中学生组织。 它帮助会员提 高对农业的兴趣,提高文化修养, 在各年级都有其分支机构, 现有 会员 500 多万人。此外,对农民进 行农业科技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 农民集会或农业展览会。 各级政 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农业集会或 农业博览会, 与此同时安排各种 农业讲座及农民所关心问题的讨 论会。 农学院的教授和研究人员 常常参加这样的聚会宣传农业知 识,介绍新产品,开展良种评比竞 赛, 提高国民对保证农业资源环 境的意识,使全社会了解农业、重 视农业、尊重农业。 (三)建立农业科教体系 美国农业科教体系的建立并 完善共用了 50-70 年的时间。 除 各州农学院、 实验站和推广站以 外, 美国农业部也是一个重要的 研究机构。 农业部下设农业生产 局、处。 联邦农业研究后来还逐渐
(二)农业专业学校 在初级职业学校学习三年毕 业后, 可继续上农业专业学校学 习三个学期。 主要学习内容是经 营管理, 主要目的是由生产向经 营转变。第一学期是每年 11 月至 第二年的 3 月, 集中学习专业理 论。 第二学期在学校学习时间共 20 天 , 其 余 时 间 回 企 业 接 受 教 育,做一般性实验。 8 月检查实验 情况,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 第 三 学 期 是 10 月 至 第 二 年 的 3 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市场学、 农村经济学、 农业会计、 企业管 理、法律、法规、税收、农业机械 等。 (三)高级农业专业学校 农业专业学校毕业后, 工作 一年可继续上高级专业学校 (年 龄一般在 21-22 岁),学制一年。 主要学习企业管理和营销, 一个 班的学生大致为 10-18 人,不超 过 24 人。 在一年学习中 60%的时 间 集 中 上 课 ,40%的 时 间 分 成 小 组按专业方向讨论、实践。 主要培 养企业管理人才。 毕业后部分人 员将成为国家认可的“师傅”或企
(二)国内外留学制度 为使务农青年学到广博的知 识和科学的经营方法,开阔视野, 日本采取了把青年派往国内外先 进农家或团体去进修的做法。 派 遣工作主要由社团法人全国农村 青少年教育振兴会和社团法人国 际农业者交流协会负责。 该团体
开展这项事业的经费由政府补 助。
1. 国内留学制度。 日本的国 内 留 学 制 度 是 从 1963 年 开 始 执 行的, 留学人员由社团法人全国 农村青少年教育振兴会派遣,到 1992 年底为止,共派遣 1.78 万人 在国内留学。 国内留学制度的主 要做法是:派遣未满 30 岁的务农 青年或即将务农的青年在国内接 受教育。
四、 国际比较的经验与 启示
(一)基本比较 通过对美国、 日本和德国农 民教育的独立观察, 可以领略到 各自农民教育的历史演进和教育 特征。 但是,如果从农民教育的组 织形式和组织体系、 动力和利益 机制等方面, 对它们做横向的国 际比较, 那么就可以更加清晰地 看到美日德三国在农民教育上的 多样性差异及其内在规律, 而正 是依靠各自种种行之有效的农民
教育,才促进了各国农业在 20 世 纪的现代化发展。 因此,这种农民 教育的多样性差异和内在的教育 规律, 可以为我国具体有效地开 展农民教育、 制定农民教育政策 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共同特征分析 尽管东亚模式、 西欧模式和 北美模式的发展历程、 表现形式 和实施区域有所差异, 但从本质 上看, 三种模式也呈现出一些基 本的共同特征: 1.农民培训管理法制化 立法贯穿于三种模式发展的 全过程, 内容涉及农民培训的各 个要素和各个领域。 例如,日本自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先后颁布了 《社 会 教 育 法 》、《青 年 学 级 振 兴 法》等大力支持农民培训;韩国政 府先后于 1980 年 11 月、1990 年 4 月制定了 《农渔民后继者育成 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 法》, 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 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保障,在制 度和政策上把韩国农民培训事 业 具 体 化 。 英 国 于 1982 年 颁 布 了《农业培训局法》,1987 年又对 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而进一 步加强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 培训。 而《史密斯-休斯教育法》 的颁布与实施则使美国的农民 学历教育实现了中等化发展; 1969 年 《职 业 教 育 法 》的 颁 布 则 使联邦德国形成了 “双元制”的 农民农业学历教育体制。 可见, 农民培训管理的法制化是这些 国家农民培训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的根本保障。 2.农民培训主体多元化 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