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

合集下载

侗族建筑文化论文

侗族建筑文化论文

侗族建筑文化论文一、广西侗族建筑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年代中,广西侗族一直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虽然物质生活较为落后,但是从传统建筑传承的角度来说却一直处于风格较为稳定的时期。

近代以来,随着外来人口的进入带来了现代文明,给这些古老的村寨带来了强大的冲击。

(一)村寨老旧建筑失修现代文明进入古老的村寨,它所带来的一切都使得村寨里的人们感到十分的新奇,人们开始对村寨外面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向往现代文明的同时,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开始失于重视和保护。

侗族的传统建筑都是木制结构,这种结构的房屋由于材质的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必须要进行维修和翻建,否则就会由于长时间的潮湿空气的腐蚀而产生倾斜或者倒塌。

在广西侗族的村寨里,很多传统建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些有人居住的民居尚且有人维修,但是那些在过去承担公共服务功能的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破败不堪,也没有人员去进行维修。

一些民居在维修过程中,为了方便,往往采用现代化的铝合金和钢筋、水泥等材料去进行维修,这样虽然更为方便,但是与原有的房屋搭配起来,显得不伦不类,损害了原有建筑的风格。

(二)传统建筑工艺失传广西侗族的建筑有着鲜明的名族特色,建筑全部采用杉木进行建造,并且采用榫卯结构的传统工艺。

因此,在侗族建造房屋的过程中,这种建造传统房屋的手艺都是利用师徒关系进行传承的。

在原来,在广西侗族当地从事木工是非常不错的行业,能够为家庭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在这个过程中,侗族传统的建造工艺也就被传承下来。

但是随着村寨和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出村寨。

与古老封闭的村寨相比,他们更加向往大城市的现代文明生活。

这些年轻人一旦走出村寨,就会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很少会再回到村寨中。

乡村的失落,是不仅是广西侗族村寨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乡村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传统的建筑工艺面临失传时候,村民们在翻修和建造房屋过程中,为了更加方便,往往选择钢筋水泥等现代化的材料,甚至很多人家干脆舍弃了传统的房屋,将房屋推到重建,建设了钢筋水泥的小楼。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侗族人民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传统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是中国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对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分析进行探讨。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主要包括木质建筑、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共同组成了侗族传统村落的独特景观。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吊脚楼,吊脚楼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它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建筑艺术价值。

吊脚楼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筑形式,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而且在艺术造型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侗族村落的标志性建筑。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影响。

侗族村落多建在山区、丘陵地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如台风、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都会对村落建筑造成破坏。

其次是现代化的冲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侗族村落面临着人口外流、村庄空心化、老房子的拆迁等问题,传统村落建筑受到严重威胁。

再者是文化传承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侗族传统建筑的传统技艺和工艺已经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建筑的认同感不足,导致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力度,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同时加大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侗族传统建筑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其次是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建筑保护和修复方面,要注重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保证传统建筑的保存和传承。

从小寨子看侗族建筑风格的变迁

从小寨子看侗族建筑风格的变迁

从小寨子看侗族建筑风格的变迁水利水电学院水电四班 2012301580101 杨佳摘要:从冠洞村的视角探寻90年代初到21世纪侗族建筑风格的变迁,并借以来号召人们积极地去保护与传承其他优秀的传统建筑风格。

关键字:侗寨气候干栏式吊脚楼砖式结构小洋房号召保护传统建筑风格侗寨建筑在社会经济、科技与环境的高速发展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它的风格,或是为了顺应当今的经济结构布局,或是为了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便利,亦或是为了建设整体的文明度等。

然而不管是出于哪些因素的影响,变迁趋势似乎是势不可挡。

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这个生养两千多侗族人民的侗寨,让我们以其为例子来探寻侗寨建筑风格的变迁。

一、最初的干栏式吊脚楼风格侗族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1,这里气候温和,霜期短,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4-18度,年均无霜期300天左右;阴雨天气多,降水日数在170天以上,雨量较充沛,年降雨量为1100^-1400毫米,而7096的降水量集中在春夏两季。

可以说,该区域内具有湿度较大,热量丰富的特点,加之雨热同季,这样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于林业的发展,繁茂的林木资源中尤以杉树更为突出,它纹理条直,成长迅速,有8年杉、10年杉、18年杉之说,还具有外腐里不变质等特点。

因此侗族建筑材料便备全了,再加上湿润的山地气候,干栏式吊脚楼便应运而生了。

侗寨的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

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

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寿命长达四、五十2年,甚至更久。

房1《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2《广西的特色建筑--看广西三江侗族民居建筑》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一般用来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和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以贵州、广西为重点

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以贵州、广西为重点

三、广西壮族、侗族传统建筑的 实用功能
广西壮族、侗族传统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和结构,还具有丰富的实用功 能。这些实用功能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居住功能
广西壮族、侗族传统建筑的居住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实用功能。无论是干栏式 还是木结构建筑,都注重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例如,壮族的干栏式建筑 底层圈养家畜或存放农具,上面为居住层,以火塘为中心,既方便生活取暖,又 能够烹饪食物。侗族的木结构建筑也充分考虑了居住功能,以“悬山顶”式屋顶 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同时内部空间分隔合理,满足家族成员的生活需求。
此外,侗族传统建筑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作为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 体,建筑不仅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还体现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和哲学观念。在传承侗族文化方面,传统建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总之,侗族传统建筑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以 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魅力。在欣赏这些美丽建 筑的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
一、贵州侗族传统建筑
贵州侗族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地区,其中以肇兴、西江、宰荡等地的 侗族传统建筑最为典型。这些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采用吊脚楼的形式,以四榀 三间为主,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室和客厅,下层为厨房和仓库。建筑的外墙 多用石头或砖块砌成,屋顶则多采用歇山或悬山式。
在贵州侗族传统建筑中,鼓楼和侗寨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元素。鼓楼是侗族村 寨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建在村中心或寨门处,具有聚集村民、报警、祭祀等多种 功能。侗寨则是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社区,包括住宅、鼓楼、仓库等,体现了侗 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一、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 建筑的历史渊源

浅谈侗族传统民居转型与发展

浅谈侗族传统民居转型与发展

摘 要:传统民居是我国民族文化、地方风情、历史习俗等人文情怀表现的重要载体。

伴随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很难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民居缺陷不断显现出来,在地方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对部分民居予以改造,使之能够优化居民生活的舒适度,缩小地域生活差距。

本文通过探析侗族传统民居转型与发展方略,以期提高侗族民居建设的综合质量,满足当地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

关键词:侗族;传统民居;转型;发展侗族传统民居转型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居民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增强民居舒适度,并通过建筑转型融入更优民居的建设技术、方法、理论、材料等元素,使传统民居得以与时俱进,与外界环境共同做出转变,提升侗族传统民居的功能性、安全性,在重建、扩建、改造的基础上探寻侗族传统民居发展的新出路。

基于此,助推侗族传统民居的建设与发展,探析其转型与发展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侗族传统民居建筑(一)建筑特征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材料。

侗族聚居区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大,适合建筑所需的木材生长,杉木等木材成为当地建筑的首选材料,用木材立架为屋、衔接扣合、凿木穿枋、作为支托,同时房屋周边用木板作为围护,因此木材的广泛应用成为侗族传统民居建筑一大特色。

第二,建筑结构。

侗族多为穿斗式干栏民居,起初在土地较为潮湿地带选址建设,为避免湿气伤体,侗族民居干栏建筑得到流传推广,其中底层主要储藏杂物,二层为生活功能区,顶层为孩子住所或杂物间。

这样的建筑结构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于所有起伏地形,以确保居住空间平整,为室内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还能避免蛇虫猛禽侵扰民居,在雨水时期保障居民安全,使得民居环境得以优化(见图1)。

第三,平面基本单元。

侗族传统民居平面基本单元主要规设若干功能区,满足生活需求,如丁廊为家庭成员提供宽敞的手工劳作功能区;火塘间的主要功能是接待宾友、日常起居;楼梯空间负责串联各个建筑层,还设有休息空间及其他辅助空间,同时根据家庭成员数量及建筑平面的特点灵活组合基本单元,从而凸显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灵活性、多变性等特点。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是中国传统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区。

侗族传统村落建
筑景观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重点介绍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是侗族人民长期生活和劳动的结果,是一种融合了民族特色、
地方风格和艺术形式的建筑群体。

它包括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公共建筑、城墙和平台等。

村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高脚楼、木构架、土墙、木雕等。

这些建筑采用了传
统的材料和工艺,结构稳固,形式美观,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由于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一方面,一些村民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选择了搬迁到城市或近郊地区,导致村落
人口减少,建筑物空置和废弃;一些村落建筑遭到了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盗窃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认识和重视,增强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应加强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明确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范围和工作职责,加强对建筑
物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还应加强科研力量,加强对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调查、研究和
评估,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保护与分析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不仅能够保护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
价值,也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还能够增强侗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和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保护与分析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手工艺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观赏和研究。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进程,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分析。

1.文化传承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它不仅是侗族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场所,更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以传承侗族文化。

2.历史价值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侗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这些建筑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技艺和美学理念,更记录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

3.旅游价值侗族传统村落建筑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重要吸引力。

保护好这些建筑不仅有利于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特点及其保护方法1.建筑风格侗族传统村落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其建筑形式主要为吊脚楼,采用木结构和斜顶设计,建筑风格雅致、古朴,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为了保护这些建筑,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保护,加强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工作,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

2.手工艺术侗族传统村落建筑的手工艺术水平非常高,其建筑中的木雕、石雕、壁画等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艺术品,有必要加强对手工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手工艺品展览、培训等活动,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生态环境侗族传统村落建筑多建于山区和水乡,它们依山傍水,融入了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天然的和谐融合。

保护侗族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的保护,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村落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使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统一。

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

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
生 活 的变 迁 而变迁 。

居所 : 人类诗意地生存 的一种物理美学形式
居所 , 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存 在。正 像 人 类生存 需 要依 托大 自然 , 需要 空 气 、 阳光 、 、 水
山林 、 地 一样 , 类需 要 居 所 , 要 居所 建 立 自 土 人 需
己 的生活 , 确定 自己在 大 自然 中的地 位 , 强 自己 增
No 6 . De 20l】 c.
取决 于 所依 托 的大 自然 , 决 于所 能 获 得 的 资 源 取
它 又用 那尖嘴 往 里抠 , 它还 偏起 脑 壳往 里括 ,
把 瓜 里 面分三 隔 。
情况 , 取决于整个生活环境 的要求 , 包括地理 、 水 源、 气候 、 动植物 的生长与分布等。 迄至工业革命发生 以前 , 人类建立居所的主
NO 6 .
Ie 20ll ) c.
守望 乡 土 : 族 居 所 建 筑 的 文化 变 迁 侗
口 余 达 忠
( 明 学院 生 态文化研 究 中心 , 建 三 明 3 50 ) 三 福 6 04

要: 居所随着人 类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随着人 类生活的变迁而变迁。在农耕 时代 , 作为一种 文
作 为宇 宙 自然 中最 高 贵 的神 的信 心 。居 所 推 动 、 促 进 了人 类 发展 , 这是 一 方 面 ; 一 方 面 , 另 居所 也 随着 人类 一 同发 展 , 类 怎样 发展 , 人 居所 就怎 样发 展 , 部人 类 发 展 史 , 是一 部 建 筑 发展 史 , 部 一 就 一
人类 物 质文 化 的范 畴 。作 为人 类物 质文 化 的重要 方 面 的居所 , 人类存 在 提供 最直 接 的活动 空 间 , 为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的传统聚落形态呈现出浓郁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侗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侗族传统聚落的布局形态、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侗族传统聚落布局形态侗族传统聚落的布局形态以山水为依托,根据地势和气候条件,选取大山、小山、平地等场所建立。

侗族聚落的布局方式主要有五种:(一)“公共空间+分散式”布局:这种布局的依托点是公共空间,如山顶、山谷等,周围散落着各户的住宅和生产农田。

这种布局方式注重公共设计,突出了群体的整体性和集中统一性。

(二)“排排式”布局:按照行政干部的职能、族群、服从性等因素,布置在陆地上,相对独立、不互联。

这种布局形态注重隐蔽性和私密性,户与户之间基本都不互联,建筑也比较独立,强调个体之间的独立性,但不利于集体生活和协作。

(三)“集聚式”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将多个纵向的建筑群聚在一起,像一个大院子一样。

依靠这种布局方式,获得了便于协同合作、易于互相帮助、方便使用共享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共同安排制定集体经济活动计划。

(四)“环球式”布局:这种布局形态把聚落建在一座低山上,因环山而成的唯一通道作为入口,形成环绕山围式的结构,便于生产和日常活动区域内的联系,同时保存了聚落的独特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

(五)“混合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是将多种不同的聚落布局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衔接共同进行活动,既强调了独立性、隐私性,又发扬了共同协作的优势。

二、侗族传统建筑风格侗族的传统建筑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建筑结构沿袭符合民族的传统理念和风貌。

侗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屋顶形式、建筑细部装饰等方面。

(一)建筑结构:侗族的传统建筑采用木质结构和石材结构的结合,极少出现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结构。

依靠这种建筑结构,侗族住宅能够有效耐受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二)建筑材料:侗族的传统建筑材料以木料、竹子、黄泥和石材等为主,这些材料都是本地垄断生产的,因此价格合理,供应稳定,能够较低地满足住宅的建造需要。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是指侗族人民居住地的布局、建筑风格、村落规划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聚落形态既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特征,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一般以山水为依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传统的侗族村落一般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层一般是属世居的地方,中层是宗族原汇聚的地方,下层则是村庄的主体。

村落的布局呈现出三者自然衔接的关系,形成层次感明显的结构。

在建筑风格方面,侗族村落主要采用木质结构的建筑,建筑形式富有特色。

最具代表性的是侗族的“万家楼”。

万家楼是侗族人民合作居住的建筑,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独立的房间,并与周围的房间相连。

这种建筑形式既满足了个体的居住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侗族人民互助、合作的精神。

除了建筑风格之外,侗族村落的规划也是其传统聚落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村落的规划一般分为两个层次,即村庄内部的规划和村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规划。

在村庄内部,侗族村民会根据地形、居住需求等因素进行规划,形成一定的空间格局。

在村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规划方面,侗族人民则会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山水相依存。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了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侗族人民一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他们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和建筑风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传统聚落形态也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

侗族人民注重互助合作,这种合作精神在村落的规划和建筑风格中得到了体现。

村落的布局和建筑形式也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侗族人民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的聚落形态既满足了居住需求,又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是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的体现。

通过对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侗族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是侗族独有的特点之一。

本文将对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主要表现为侗寨,它是侗族人民居住的集体住宅区。

侗寨通常位于山区,环境优美,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侗寨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采用了独特的檐角斜截面的屋顶设计,使整个侗寨呈现出曲线美。

侗寨内的房屋多为二层或三层,上下楼之间通过回廊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在侗寨内,还会有一些公共建筑,如集市、祠堂、宴会厅等,这些建筑为侗族居民提供了集会、祭祀、娱乐等活动的场所。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侗寨是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他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侗寨内有祠堂和宴会厅,是侗族人民进行祭祀和娱乐活动的地方,这既是传统信仰的体现,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有助于维护侗族人民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侗族人民将自然美与建筑美相结合,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样式,这也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热爱。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的布局体现了侗族人民对居住环境的理解和利用。

侗寨通常位于山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能够较好地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保证居民的生活便利和安全。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是侗族独特的特点之一。

侗寨作为侗族人民居住的集体住宅区,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更体现了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居住环境的理解。

侗寨内的公共建筑也成为侗族人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研究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推动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
一、城镇化背景下侗族传统建筑的变迁原因
1. 城市化的影响
2. 土地利用的变化
3. 交通的改善
4. 人口的变化
5. 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化背景下侗族传统建筑的变化特征
1. 建筑形态的变化
2. 建筑材料的变化
3. 建筑技术的变化
4. 建筑功能的变化
5. 建筑风格的变化
三、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方法
1. 加强传统建筑保护法律的制定
2. 维护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3. 增加传统建筑的知名度
4. 引导人们传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
5. 增强传统建筑保护的意识
四、城市化背景下的经典案例分析
1. 赣州市文化广场
2.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政府办公楼
3. 衡阳市侗族文化园
4. 云南省傣族侗族自治州宣威市恩乐镇村落整治项目
5. 崇左市龙州县沙田乡拉夯村修复项目
五、总结
城市化背景下,传统建筑与城市环境的适应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依托传统文化的能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非常实际的可行性。

继承和发扬灵山侗族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势必要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研究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丰富多样,一般可分为侗寨、侗居、侗寨群三种类型。

侗寨是指侗族传统的大型聚居建筑,通常由数百户或数千户人家组成,呈环形或半环形分布。

每户建筑往往形似建筑小宇宙,有自己的庭院、堂屋和房间等,居住面积较大,有的还配有石灶和酒窖等。

侗寨不仅是侗族居住的场所,也是他们生活、工作、信仰活动的场所。

侗居则是侗族传统的小型聚居建筑,一般由十几户或数十户人家组成,多为瓦房、竹架屋等简易房屋。

侗居分别分布在山谷中、高山处、水边旁等不同地形地貌上。

它们虽然规模不如侗寨,但却各具特色,植被丰富、山清水秀。

侗寨群则是指由多个侗寨组成的一种大规模聚居形式,各个侗寨之间相对独立。

侗寨群通常由地方统治者搭建,他们为了维护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而将多个侗寨组织起来。

侗寨群的形成,不仅是人类聚落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也是侗族发展历史上的特殊产物。

侗族传统聚落形态的丰富多样,反映了侗族人民自然环境利用程度的高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以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分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同时,侗族传统聚落形态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侗族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体现了侗族的文化传承和生活习惯。

例如,侗寨的“巨龙”形态,体现出侗族人民亲近自然、崇拜动物的精神;侗居的瓦房结构,反映出侗族人民的才学传统和建筑技术;侗寨群的地理环境,展现出侗族人民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和利用等等。

因此,对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刻了解侗族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有助于推动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同时,对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一定的启示,即在新建城镇和对传统城镇进行改造时,应注意保护和传承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广西侗族建筑发展现状

广西侗族建筑发展现状

广西侗族建筑发展现状广西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建筑风格。

侗族建筑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地区一道风景线。

广西侗族建筑起源于古代的木质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侗族建筑以“堡寨”为代表,堡寨是侗族村落的集体居住形式,融合了集体意识和家庭意识。

堡寨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复杂而精巧。

传统的侗族堡寨分为内堡和外堡两部分,内堡是族人居住的地方,外堡是用来抵御外敌的防御设施。

侗族堡寨内部布局讲究开合有序,一般都有四门并排出入,象征四方来者都受欢迎。

内堡内部则是依着山势,错落有致地构筑了一系列庭院和房屋。

庭院一般是一个个小石碑的水池,池旁是各种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宜人的氛围。

侗族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彩画,堡寨的屋檐、墙壁、窗户等处用鲜艳的颜色作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彩画题材多为神话传说、故事和日常生活,寓意着幸福、和谐和繁荣。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侗族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侗族人放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选择了更现代化的住宅。

这使得传统的侗族建筑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关注和保护。

其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些侗族堡寨被迫拆迁,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

这对传统的侗族建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

然而,广西侗族建筑的发展现状并非一片灰暗。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开始采取措施保护侗族建筑。

例如,在一些侗族村落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将传统建筑与现代设施相结合,以吸引游客和保留侗族文化。

另一方面,一些侗族村民也开始重新认识和认可自己的文化,努力保护传统建筑,并将其作为传承侗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说,广西侗族建筑的发展现状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的冲击和挑战下,传统的侗族建筑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然而,随着相关部门和侗族村民的努力,侗族建筑正在寻找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和传统文化需求的发展道路。

侗族木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侗族木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侗族木质结构建筑的继承与发展作者:张学凯来源:《美术界》2013年第10期一、侗族木构建筑的现状(一)古老而富有记忆的历史符号侗族大多分布在偏僻山区,喜欢依山傍水而居,经过历史的发展,侗家人创造了以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灿烂的民居文化,侗族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以它结构的精巧、布局的奇妙、丰富的田园风情和民族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的一支奇葩。

这些木质结构建筑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技艺,更是当地民俗文化与历史的象征。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激增,木质资源日益匮乏以及木质材料与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等原因,木质结构的建筑也因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核心舞台。

(二)朴素美对于侗族的木结构建筑,不仅仅是因为它使用了传统的木质材料,更体现在对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为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

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

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并在技艺中表现出丰厚的心理和精神寄托。

真正体现了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三)结构美从木质本身所散发的自然气质与亲和力来讲,足以让它更具生命力,更具时代气息,更具美感。

木质结构建筑除具有自身的结构形式美感之外,往往建筑师也会凭借着个人的感性情感与理性的思考赋予建筑以现代的结构形象,使其在传统与现代的环境下更易于融合协调,表现了对周围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有效呼应与独有的一份自然亲和力。

二、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山水长廊位于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整体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结合侗族杆栏式建筑加以创新。

下面就以山水长廊为例介绍下侗族木构建筑的施工工序。

(一)建筑选材山水长廊的建筑用材主要是樟子松、瓦筒、石材等,樟子松材质较强,纹理较直、质地细腻、质量好,防腐、防虫、树干直,是木质建筑的优质选材,配合黑色瓦筒使其更显得古朴庄重。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

城镇化背景下的侗族传统建筑变迁原因2019-04-29⼀、研究缘起侗族在其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化、精神⽂化和制度⽂化,⽽侗族传统⼲栏建筑⽂化充分融合了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化层⾯,蕴涵着巨⼤的⽂化价值。

聚族⽽居和依⼭傍⽔的侗族村寨,⿎楼、⼲栏民居和风⾬桥等组成了⼀道独特的⼈⽂建筑景观。

作为⼀种世代相传的传统建筑形制,⼲栏建筑从结合地形、节约⽤地、适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地⽅材料以及注重环境⽣态等⽅⾯,体现出与⾃然的和谐共⽣。

但是在市场经济⾼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村寨受到外来⽂化的影响,认为⼲栏建筑和现代⽣活不相符,他们羡慕砖⽡结构的房屋。

因此,很多地⽅的⼲栏建筑由于没有受到重视,正在逐渐消失,⼤⾯积的⼲栏建筑现在很少能看到。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弄清楚侗族⼲栏建筑的现状以及变迁趋势,让更多⼈了解⼲栏建筑的魅⼒,在民族村寨中宣传⼲栏建筑的作⽤,便是本研究项⽬的主要⽬的。

⼆、侗族传统建筑的形制与结构(⼀)侗族传统建筑的外在形制⼲栏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撑框架体系和整体框架体系两⼤类。

⽀撑框架体系,是指底层架空部分的桩或柱等下部⽀撑结构和上部住宅组成交合的结构形式;整体框架体系,是将⼲栏式建筑的下部⽀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上下串通形成的整体结构形式。

湖南通道传统侗族民居中较常见的结构体系为上下串通的穿⽃式整体框架⽊构体系,侗族称“整柱建竖”。

穿⽃式结构原则上⽤枋穿柱,以柱承檩,⽃成房架,它基本上是⽤⼀根横梁将边柱及中柱串连起来,纵向再以枋连系,构成框架。

这种体系是在每根长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凿穿榫眼,以枋穿连。

上榫眼的穿枋处于天花板的部位,中榫眼的穿枋处于铺楼板部位,下榫眼称地脚孔,安上⽊杭以嵌固板壁。

横向每排⽤三根、五根或七根柱穿连,中柱最⾼,前后檐柱最矮,⾼柱与矮柱之间再加⽠柱,穿连架梁,形成排扇(柱帖)。

在排扇之间的⽔平⽅向上⽤穿杨相互穿连起来,可以⽤两排、三排或四排穿连构成⼀开间、⼆开间、三开间或更多开间的整体构架。

侗族居所建筑的行为文化想象

侗族居所建筑的行为文化想象

侗族居所建筑的行为文化想象
张泽忠;温婷
【期刊名称】《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年(卷),期】2015(029)001
【摘要】侗族居所序列的意义归诸,缘之“干”(侗族自称)族群自我“干栏”行动(围起房屋的行动)所赋有的意义求诸.即侗寨居所序列的“际会结构”缘由,缘之原初的“行‘文化’想象”与“血亲”排序式的栖居观念的推崇.
【总页数】8页(P51-58)
【作者】张泽忠;温婷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以木构建筑之技承民族文化之艺——读《民间绝技侗族瑰宝——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J], 雷舟
2.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 [J], 余达忠
3.侗族居所建筑的场所精神 [J], 张泽忠
4.解密侗寨居所建筑隐含的文化密码——《大地之居:一个东方音乐民族的建筑艺术》编辑手记 [J], 苏子新
5.海上丝绸之路中广西侗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探析——评《侗族传统建筑形制与空间研究》 [J], 王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中重视侗寨宅居干栏式建筑瑰宝的保护和传承

发展中重视侗寨宅居干栏式建筑瑰宝的保护和传承

发展中重视侗寨宅居干栏式建筑瑰宝的保护和传承发布时间:2023-06-07T03:14:18.22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吴玉兵梁光盛[导读] 侗族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瑰宝,其隼卯结构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柳州市侗学研究会副会长摘要:侗族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瑰宝,其隼卯结构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繁荣昌盛,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伴随着民众宅居建筑材料的不断研发、设计式样的不断更新,侗寨原始纯木质结构的房屋因易发生火灾和易腐朽,不断被坚固耐用的混泥土钢筋结构的建筑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社会快速发展不断变迁中保护和传承这一建筑瑰宝,侗区各级政府必须将这一课题纳入议事日程;农房改造部门在建筑设计上要保留有“隼卯”结构的“原素”;笔耕工作者应加大文化宣传引导,使侗寨宅居隼卯建筑瑰宝在社会变迁中“原素”仍在,侗寨的“影子” 长存。

主题词:侗寨干栏式建筑瑰宝的保护和传承一、侗族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侗寨木质干栏式吊脚楼宅居建筑分布广、数量多、工艺水平高,在全国各民族中少见,不管从史料记载还是从现今的居住状况看,壮侗语民族的先民,都应是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的主要发明者和传承者。

侗族建筑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吊脚楼(宅居)、鼓楼、风雨桥的建造上。

宅居吊脚楼建构独特,造型精巧,保持了干栏式建筑传统技艺,又融合了侗族历代工匠的智慧,从而自成体系。

特别是吊脚楼的吊楼(侗语:边夏),其设计和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力学性能优越,建筑艺术效果十分显著,被建筑学家们称之为“榫卯结合木构造建筑中的杰作。

”吊脚楼挡雨檐的设计,“不仅有较好的实用功能,而且形成了侗族宅居重檐的又一艺术特色,使建筑富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 ①。

侗族的木质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瑰宝是侗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观。

无论是宏伟的风雨桥,庄严的鼓楼,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下了侗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了浓郁的侗族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望乡土:侗族居所建筑的文化变迁□余达忠(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福建三明365004)摘要:居所随着人类文化的变迁而变迁,随着人类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在农耕时代,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侗族居所体现出一种超稳定性特征,正体现了农耕社会的一般性特点。

侗族居所的变迁和汉族文化的辐射、影响是分不开的,汉族文化、现代文化的强力渗透,是导致侗族居所变迁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侗族;居所;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11)06-0014-06一、居所:人类诗意地生存的一种物理美学形式居所,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存在。

正像人类生存需要依托大自然,需要空气、阳光、水、山林、土地一样,人类需要居所,需要居所建立自己的生活,确定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增强自己作为宇宙自然中最高贵的神的信心。

居所推动、促进了人类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居所也随着人类一同发展,人类怎样发展,居所就怎样发展,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建筑发展史,一部居所发展史。

拥有文化,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文化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一个伟大奇观。

文化将动物世界和人类社会区别开来,提供人类观照自然、自身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和视角,赋予人类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的能力。

文化的出现,将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人变为能创造的人,有组织的人,会思想的人,有目的的人,有计划的人。

某种意义上讲,住房和村落,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结果,是人类创造的一个预定的环境,是人类物质文化的范畴。

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方面的居所,为人类存在提供最直接的活动空间,它的存在和存在形式,都取决于人类,取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类的文化创造能力。

正如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一个动态过程,居所的存在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

居所随着人类文化的变迁而变迁,随着人类生活的变迁而变迁。

居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和变迁,取决于人类的生存方式。

以农耕作为主要生存方式,尤其是以水稻耕作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比较,他们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把定居作为生活方式,后者则是逐水草而居。

农耕民族世世代代都要牢牢地粘着于土地上,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山林、水泽当作生活的家园,当作寄托生命、维系生存的安身立命之地,当作存在的最直接的、首要的背景场。

因而,作为他们存在的最直接的活动空间的房屋和村落,就必须牢牢地建立在土地之上,建立在耕作的田亩,依托的山林,生活的水泽之中,这是由他们的生存方式决定的。

但是,当人类选择定居的生活方式之后,用什么形式定居下来,也就是说,用什么作为建立居所的材料,建立什么样式的居所,又完全*收稿日期:2011-08-11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项目(编号:HX200808)。

作者简介:余达忠,男,侗族,贵州黎平人,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取决于所依托的大自然,取决于所能获得的资源情况,取决于整个生活环境的要求,包括地理、水源、气候、动植物的生长与分布等。

迄至工业革命发生以前,人类建立居所的主要材料是木材、草叶、藤竹、石头、泥土等,选择这些材料,完全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建木头房子、石头房子、土墙房子,完全取决于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情况。

在中国,北方多土墙房子,南方多木头房子,而贵州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又建有石头寨,这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态资源,是自然条件制约的结果。

南方山地的百越民族普遍选择干栏式木楼这种建筑形式,主要是由南方的自然生态所决定的。

南方山地,山多载土,宜于林木生长,木材自然是建筑的首选材料,因而建立木头房子是最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但同时,南方山地气候潮湿,多猛兽虫蛇,因而,建立干栏式木楼,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侗族居所,也正是居于这样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是依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结果。

二、干栏:南方农耕民族超稳定的永恒居所侗族干栏式木楼建于何时,已无详史可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侗民族由巢居而屋居之后,就一直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越人巢居”。

越人开始在树上,利用树木搭棚居住,后来,觉得在树上居住不方便,又移居到地上,砍树来造屋棚。

越人从哪个时候由屋棚发展为干栏式木楼,我们无法断定,但至迟在宋代,干栏式木楼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很早时期,即创造神话时期,侗族先民就能把动物和人分开居住在不同空间内。

侗族神话说,雷婆被王素捉住关在铁屋内,它用好话骗丈美讨得水喝,借此从铁屋中逃脱,临上天之前,它拨了一颗牙齿给丈美,让丈美种下,这颗种下的牙齿结出一个大葫芦瓜,丈良、丈美就躲在瓜中得以躲过雷婆发下的滔天洪水,后来,丈良、丈美兄妹成婚,人类从此繁衍开来。

丈良、丈美和其他动物躲在葫芦瓜中避洪水时,就是分开居住的。

大瓜坚硬打不开,兄妹急得没办法,这时天空飞来啄木鸟,帮助兄妹打开瓜。

它用尖嘴啄开一个洞,洞眼要小能小,要大就能大;它又用那尖嘴往里抠,它还偏起脑壳往里括,把瓜里面分三隔,每隔都有一间房屋大。

天上雨不停,地上水大发,眼看平地涨洪水,丈良、丈美赶快住进瓜。

洪水启遍地发,大蛇、小蛇无处可安家,丈良救蛇七百条,统统收进瓜,分一层给它们住,让那老蛇全住下。

洪水遍地发,树倒房屋塌,马蜂和黄蜂,飞起难落下,丈美救起那蜂子七千只,统统收进瓜,分一层给它们住,让那蜂子全住下。

[1]P16-17干栏式木楼中,牲畜单独关养在楼下一层,这种居住习俗的文化渊源,显然可以从上述的古歌中去寻找。

宋《太平寰宇记》说:“窦州”“悉以高栏为居,号曰干栏”;“深广之民,多依山建寨,以高栏为居”;“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

《平乐县志》云:“楼高数丈,上覆瓦铺板,男歌唱者,夜则缘宿其上,谓之罗汉楼。

”侗族古歌中,也常常提到楼。

神仙婆香安排人类居住时,就谆谆告诫侗家人,可以依地形地势建吊脚楼。

侗族祖先过来了。

婆香说:好娃崽,背背我。

侗族祖先说:我背你,不要愁。

婆香说:你背我,心肠好,我把好处给你留。

鸡鸭不喂放它进田坝,鹅崽不喂随它草边走。

放羊进山得鹿茸,放狗上山追猿猴。

不管河边和塘边,不管平坝和岩边,随你侗家住,陡坡能建吊脚楼。

[2]P17侗民族很早就已经建起了干栏式吊脚楼,现在侗民族也还居住在干栏式吊脚楼中,而且在建筑形式上,基本上不发生大变化。

可以说,侗族物质文化的各个方面,居所的发展变迁相对缓慢,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变迁。

确实,走在侗寨中,走在新旧木楼丛杂错立的侗寨中,很难看出新木楼和旧木楼的区别,无论是建筑材料,结构间架,还是造型样式,朝向流脉,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难于看出时代变迁的痕迹。

侗族居所作为一种文化存在而体现出来的这种超稳定性特征,正体现了农耕社会的一般性特点,印证了文化学家们论证文化变迁时强调的“文化支配法则”。

农耕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封闭、停滞的社会。

社会主体农民在劳动中接触的自然事物多于社会事物,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甚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农耕作为一种以体力为主,以自然生态作为对象的手工劳动方式,其文化基础是建构在自然生态这个大背景之上的,所有文化活动,都显示和表现出对自然的皈依、顺应、祈祷,和自然生物圈有着紧密联系。

第一,农耕劳动是以应用有生命的(人、畜的)动力或工具为主,生产动力和工效的提高,受到人、畜生理极限的制约;同时,这种自然力及其使用的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程度也非常有限,人们在原有的技术方式中不能超越这些限制去人为地创造奇迹。

第二,农耕的劳动对象和产品,多是动植物,其生长、发育、成熟,有季节或生命的周期,不能任意缩短或延长。

第三,农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结合中,深知自然的不可违拗,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更多是顺应自然,有服从及至膜拜自然的一面。

农耕社会存在和面临的这些因素,决定农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匀速的发展过程,正像自然的发展一样,农耕社会的发展是悠缓而从容的,按照自身的规律,坚定而又缓慢地行进,因而,它的文化变迁的进程就不易于直接感知。

进一步看,决定文化变迁的普遍的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就是说,生产力所提供的社会资源总量决定了文化变迁的进程和速度。

文化学家说,更有效地利用环境的能源资源决定了文化的变迁。

他们称之为“文化支配法则”。

[3]P60农耕社会因为是以手工劳作作为主要生产方式,以自然生态作为直接劳动对象,它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仅仅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上,不能更有效的开发自然资源,而且,以人力和手工为主的劳作方式,决定了不能更广泛地获得自然资源,更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这种对自然资源的极其有限的占有,就决定了农耕社会文化变迁的速度是缓慢的,仿佛处在生命的永远的循环往复状态中,甚至给人一种静止的感觉。

侗族地区,普遍还处在农耕社会阶段,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自然,顺应自然,它的一切都必须打上鲜明的自然印记,所需要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直接获得,而且,也是直接予以利用,之间很少有其他中间环节。

开荒,是为了栽禾种谷;种树,是为了起房造屋;栽麻,是为了纺纱织布。

一代一代侗家人都是这样生活,按照这样的方式向自然求取生存。

他们和自然的这种相依相存的关系,把他们和自然紧紧连在一起,其生活的节律和自然运行的节律相一致。

大自然怎样运动,他们就怎样发展。

他们本身就是自然生物圈中的一个环节,起着维护、平衡、调适的作用。

侗族居所的超稳定性,正体现了侗族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涵化与侗族居所的变迁居所作为一种活的物质存在,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形式,毕竟要随着文化主体的变迁而变迁,要体现文化主体的精神、意志、观念、情趣,是文化主体的思想的物化。

居所不仅折射文化主体的存在,更重要的,它也折射了时代的存在。

通过居所,我们既可以看到深深的文化主体的印记,也可以看到深深的时代印记。

时代的变迁鲜明地体现在居所上。

一个时代的居所,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的缩影。

居所从它存在之日起,变迁就已经发生了,这正像文化永远是在变化中一样。

变迁是永恒的。

我们所要做的,是对它的变迁发展过程进行描述,进一步说,就是居所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以后将怎样走下去。

前面说过,侗族杉木结构的干栏式居所,至少在一千年以前就存在了,并且在工艺上达到了相当的成熟。

这种干栏式居所是南方山地民族普遍选择的一种建筑形式,是南方山地民族根据南方的自然生态、气候特点、地形地势等因素而创造的一件伟大作品,体现了南方山地民族的高度智慧。

这也就是说,干栏式居所是百越民族文化孕育、创造的结果,保留了百越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特质。

但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形式,它从来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要和周围的环境,和其他文化发生联系、进行接触,这种联系和接触的结果,就导致文化涵化,即文化结构发生变化。

当一个种族比另一个种族强大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同形式的文化变迁,具有较强实力的社会会把它的统治强加于弱小的社会,造成弱小社会的文化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