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如何在课堂中体现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道德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1、教师自身要具有表率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
所有教师都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当传授知识的"精神之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为人之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并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2、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既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
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
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空有满腹经纶,但却缺少道德,惟利是图,何谈教育的成功。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度的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从报刊中摘选了一篇关于有毒奶粉的报道,通过讨论和学习,帮助同学们详细了解"三鹿奶粉事件,引导大家围绕事件中的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问题,并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展开讨论。
同学们普遍认识到见利忘义,不顾职业道德的行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有理想、有道德的大学生。
今后,无论在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都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自觉成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综上所述,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
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残 淡 初 数
■ 王有 东
对不少学生而言 , 数学无疑是一 门“ 伤脑 筋” 的 学科 , 它不仅学起来吃力 , 在考试 中也因分差大 而拖 总成绩后腿 , 因此加大学生厌学情绪 , 造成该掌握 的 概念越丢越多, 以至于学生报以破罐破摔的学习情绪 。 很多学生反映 : 自己小学数学成绩不错 , 为何升 入初 中就不行 了呢?其实原 因在于小学数学知识结 构简单 , 只要采取“ 题海战术” 就能轻松获得好成绩 。 造成初 中阶段数学成绩 下滑的主要原 因有 : 数学 知 识 比较抽象 ,在每一章都有新 的数学概念或公 式要 去记忆 , 并且很多概念难 以理 解( 如无理数 、 各 种函 数等 ) , 而且大多数 时候虽 记清公式和定理 , 却 因题 型变幻莫测而找不到解题思路。 解决 学习数学 困难 的问题要从培养 以下几方面 能 力 入手 :
四、 独立思考学习的黄金时间( 上课时间) , 在这4 5 分钟 内 有经验的老师加上周 围相互讨论的同学 , 这无疑是学 习效率最高的时间 , 所以学生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 4 5 分钟要有质量 , 争取做到耳听、 手记 、 脑思 、 嘴问。
二、 自学 能 力
想提 高数学成绩 ,保证一定 的做题数量与质量 十分必要 。保证数量的方法是选择与教材相符的练 习簿 , 学习完一章后认真做题 , 做错的题要专门记录 在一本订正簿里 , 隔一段时间拿出来 温习一次 , 确保 下次不会犯 同样的错误 。保证质量的方法重点是题 不在 多, 在 于精 , 就像 “ 解剖麻雀” 那样精细。 并且 , 每
0
教 学 参 考
德霄教霄在课望教学咋的俸观
■ 孙 庆 波
我们 过去对于校园 中德 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 严谨 的治学态度 , 等等 , 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 灭 陷入一种误 区 ,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 以外的专 的印象 , 以致影 响他们 的一生。 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 ,比如升 国旗 、听报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 : 教育者 、 受教育者及 教 告、 做好事 , 等等。 这些确实是必要 的德育活动 , 但如 育 内容 和方法 。 果仅限于此 ,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 了德育活动 传统 的教学观念是将 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 的 的最 主 要 的形 式 — — 课 堂 教 学 。学 校 中师 生 最 基 本 容器 。 完成认识性 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 目的 , 钻研 的交 往 活 动 就 是课 堂 教 学 ,一个 学生 在 校 学 习 的 主 教材 , 设 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 务, 上课是 要时 间是在课 堂上度过 的。如果德育 活动不和学生 执行教 案的过程 ,学生在课 堂上实 际扮演着配合教 的课堂学习相结合 ,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 师完成教案 的角色 , 教师是“ 主角” , 学生是“ 观众 ” 与 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 品质 ,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 “ 听众” 。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 闷、 程式化 , 缺乏 育 活 动 缺 乏 实效 性 的症 结 之 一 。 生气与乐趣 , 使教 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 、 教师厌 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活动和交往 中蕴含着丰富 教的因素, 它忽视 了作为独立个体 、 处于不 同状态 的 的德育功能。首先 ,教学活动 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 有着巨大潜力 的人的存在。课 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 的、 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 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 、 生生命 活动的一部分 ,课堂教学 目的应全面体现培 充满生命活力的 ,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 的 养 目标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而不是 只局 限于认识方 动态过程 , 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 。其次 , 它所使 面 的 发 展 。 用 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 我们应该提 出在课堂教学 中需要完整 的人 的教 了教 育 性 , 真正 领 会 并 贯 彻 每一 门学 科 、 每 一 节 课 的 育 , 把学生看作是活动 的主体 , 调动其积极性及学 习 教学 目标 ,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 兴趣 , 使他们乐学 、 好学 、 会学 , 在学 习中体验成功 的 自然 的能力 , 形成 良好的科学品质 。同时 , 通过教学 情感。同时培养学生 的意志品质 、 合作能力 、 行为 习 过程 的严格训练 , 培养学生刻苦精神 和坚强的意志。 惯及交往能力 , 等等。 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 能够完 学科 知识的规律性 、 严谨性 , 学习的氛 围 , 都是 隐性 成 的 , 但必须有 目的 、 有意识地通 过每节课来实 现 , 的教 育因素 。尤其重要 的是 , 在整个教学活动 中, 教 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 ,这样 的教学才能体 育者——教 师的人 格魅力 , 高尚师德 , 他 的言谈 、 举 现出育人的本质 。 ( 作 者单 位 : 河 南省 灵 宝市 第 三 高级 中 学 ) 止、 穿戴 、 情感 ( 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 ) 、 渊博 的知识 、
把德育渗透日常教学
把德育渗透日常教学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首先,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良好的仪态和教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语言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其次,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各个学科的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
教师应当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通过这种融合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熏陶。
第三,教师应当注重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当将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最后,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温和、耐心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他们进步。
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方式,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小学生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呢?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上。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的言传身教无形中就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影响他们的一生。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首先要看教师的言传身教。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需要在课程教材中体现。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课程的设计和编排,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德育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口号,而是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名人典故、优秀作文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来渗透德育教育;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来渗透德育教育。
这样一来,德育教育就不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需要教师的情感沟通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心灵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老师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爱。
教师的情感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
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会善于沟通的能力,去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只有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育人的良好局面,德育教育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特点,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一、榜样激情法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介绍了许多经典人物和先进事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榜样,分析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挖掘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例如,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讲《爱国情操使人们产生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这一知识点时,教学中就以钱学森为榜样,讲述以他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了打破50年代中期少数大国的核垄断,肩负国家的重托,怀着为祖国争光、为人们争气的雄心壮志,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我过第一颗原子弹,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情感,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二、对比激情法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可用激情法来对相反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事物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知识时,针对现在有极少数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不理解的问题,我用学生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开放20年来所取的辉煌成就这是一具体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伟大真理.通过比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图像激情法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推进,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挂图、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鲜明、生动、有趣、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更加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四、态度激情法教师教学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暗示,并感染学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遇到不方便讲述的内容时,动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和种种手势,恰当地将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感情.以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五、语言激情法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音调、节奏,与听课者的心情及授课效果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音量、语调、语速等语言素材,做到抑扬顿挫.有时候甚至可以模拟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表现教师内心对某一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与情感.例如,在讲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是通过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实现这一悲伤的情境时,声调应低沉,语调缓慢,在教学中用各种语言色彩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六、故事激情法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多运用讲故事这一生动、直观而形象的形式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程式化的模式.例如,初三年级讲《只有中国*才能就中国》这一问题时,教学中用讲故事这一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七、理论联系实际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地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教学质量,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政治是中考必考的学科,但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再加上近年来中考政治考试的制度变化,政治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学生都认为政治考试只要带足资料随便抄抄就行,不愿再政治学习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课堂中的德育操作方法探析德育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独立环节。
课堂教学要体现德育的内涵和要求。
1、创设教学相长的和谐课堂。
课堂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不过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是不成熟的社会成员,有接受引导的必要。
教师既不能强行灌输、机械训练,也不能价值中立,崇尚道德相对主义,而要在尊重学生与积极引导上寻找结合点。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负有对学生引导的责任,又有对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行为实行反思、重构的责任。
教师要在师生持续的交互中重新理解学生和自己,在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时看到自身教育的力量,自己的教育道德素养也在提升,也得到了成长,达到教学相长。
和谐的课堂教学必须富有情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激发师生间的共鸣共振,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创设融洽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但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和情感的交融。
这种交融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十分重要,能够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
2、平视学生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课堂是面对学生的课堂,学生自然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蹲下来,以真诚、热情、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努力建构学生喜爱的课堂。
平视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实行平等对话,施教者与受教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受教育者之间也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体贴关怀学生。
在课堂上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有自己的理解,不以权威的角色抑制学生的创造力;要降低教师的控制欲,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表的空间;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欲,不要让课堂变为“一言堂”。
3、讲究德育工艺,淡化说教痕迹。
课堂中的德育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的对应。
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能够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
我们要借鉴其“即事明理,借物寓情”,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德育工艺,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隐藏直接的德育目的,注意因势利导,让德育的过程变得流畅自然。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范文十三篇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范文十三篇一、德育指南:如何管理好课堂在德育工作中,管理好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管理好课堂的一些指南:1.明确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明确课堂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让学生知道违规的后果,做到有错必究,让纪律得到严格执行。
3.保证课堂秩序:积极维护课堂秩序,不断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让课堂变得有序。
4.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积极引导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能够更好的管理好课堂。
二、德育指南:如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指南:1.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分贵贱,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尊重学生:学生是有尊严的个体,师生间互相尽量尊重,使学生成为主体。
3.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温暖和关注。
4.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学生积极互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价值,获得自信,了解他们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认可。
5.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貌。
三、德育指南: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发展。
以下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些指南: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的学习工作,从而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
2.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跟踪一些成功人士,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管理。
3.教育学生刻苦学习:告诉学生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实现自我管理。
4.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尽可能地自己独立完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如此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的变化。
5.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和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成为一名更好的人。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多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快、静、齐”,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无形感召力量。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语言,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
我叫学生们拿体操垫、计分牌、木马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球类项目不能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
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结合教材特点渗透体育教材的内涵包括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
学校体育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球类和体育游戏等各项内容。
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根本,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带动学生、鼓励学生;树人,就是通过教育改变学生、塑造学生、培养学生。
德是做人的根本,坚持德育为主,要以爱国情怀和过硬的德育价值观为核心,使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高度的爱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的培养要根植于中学阶段,中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主阵地。
在语文教学中,包含着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让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爱国情怀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刻认同。
中学语文课堂上有许多红色经典文章,通过生动立体的故事情节来启迪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每一篇课文,都能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不断提升自己。
有的课文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有的体现出我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课文。
这些文章既包括山河景物,又有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杰出的人物,而且各个教材之间相互补充,能充分体现出我国人民、景物、事物的美好,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可以对人物的事迹、描写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引导设立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美是通过真与善得以体现的,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
首先,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真情的流露。
如《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善良需要教育。
引导学生在珍惜当下的同时,伸出友爱的双手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和善良之心。
最后,语文教材中篇篇课文都是语言的艺术珍品。
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体现
浅谈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体现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一、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抓住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字眼渗透德育教育。
三、通过挖掘作品的主题渗透德育教育。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的好材料,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1在朗诵中渗透德育教育朗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而且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好的启迪,受到教育。
如我在上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就注重采用了诵读法。
在朗读前首先划分词的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景色吟诵这首词。
经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真知灼见是活泼、美好、壮丽的。
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上阕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下阕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创造精神。
这样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受到美的熏陶,也从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强身健体”转变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课前引导、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等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这些价值观。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助友爱的精神。
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竞赛或小组活动,并引导他们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合理分工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示范和提示,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
例如,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自我约束的游戏规则,鼓励学生自觉地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4.培养学生的胜负意识和失败接受能力胜负是体育竞技中的常态,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和游戏设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胜负,培养他们正确对待胜负的态度。
同时,在学生面临失败时,教师可以及时予以关怀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失败接受能力。
二、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除了传统的田径、球类运动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富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到优秀运动员的精神风貌;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的社区义务劳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注重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半。为了使训练有成效 ,教师必须根
据学生 的实际 、根据语文训练的需要
握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形成听说读写 的能力 。知识是可以教会的 ,而能力 是一种心理倾向 , 要提高非靠学生主 体扎实 训练不町。当然 ,学生主体 的 扎实训练有赖于语文教师有效的训练
设计 。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精心地挑选 ,选择 那些与课堂教学 目 标一致 的,真正能
读等 ;也 可 以有 多种 形式 的说 的训 练 ,如有理有据有序地说 、 有声有色
内容掌握情况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有 时 ,教 师还需 要根 据本 课 的训 练 重 点 ,重新设计题 目,使该节课的内容
得到有效的巩固。总之 ,无论是课前
1 .自然地刨设 训练 的契机 。语 文能力圳练不是为训练而训练 。『是 『 I i 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 将训练
不 随地 吐痰 ,不 乱丢垃 圾 ,不 说脏 教师应挖掘德育精华 。 四. 写作沟通中完成德育
些 问题 ,比如 畸形 消费 :天 价 手
表,天价手机等有人争相购买 ,浙江
话 ,不践踏草地 ……在一些作 品赏析
义乌等地从 比名车到比名狗 ……可以 说,比富现象是一种畸形的跟风和炫
响作用 。 三. 挖掘课文的德育内涵
老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 .
自我 教育是 最有效 的 、真 正
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很有效 的教育 ,是真 正的教育 ,它能将德育之根深植于学
生的心底并开出绚烂之花 。
课堂 教学 中安 排课 前三 分钟 演
讲 ,是 学生 进行 自我 教育 的一个 契 机。学生可 以 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 谈 受 ,可以谈 自己身边 的新闻故事 ,可 以谈社会生活及 自己的看法 ,可以推 荐有哲理有感情的文章或经典诗词名 人名言。有的学生谈到 了当今社会的
怎样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怎样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现实中,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显得单调乏味,老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亦常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思想品德课堂更加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引入生活案例。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广泛,包括道德、法律、国情、文明习惯等。
这其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有趣的生活案例、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来了解道德概念与实践,明白道德准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讲述一些感人的事迹、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敬畏之心。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有更好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了解道德、法律等概念。
在讲授一些法律常识时,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深思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注重互动与实践。
思想品德课堂的鲜活,也需要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道德、法律的理解,增强道德实践的能力。
通过这些互动与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道德概念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注重启发思考,激发创新。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规定,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辩论,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道德、法律等概念。
积极塑造课堂氛围。
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如放一些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或者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可见专业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和智育是教育活动中的有机整体,每一位专业教师也都是德育工作者。
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等文化课,与德育教育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挖掘德育内涵,而专业课常常以一副冷面孔出现,德育因素的挖掘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更要花大力气,下更大工夫来实现课堂德育的目标,让德育之花也盛开在专业课的课堂上。
以下是我结合自己所教电子技术专业课的一点尝试。
一、备课时悄悄埋下德育的种子备课时,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子目标,其中情感目标就要求教师结合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等。
那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备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悄悄埋下德育的种子,注意不能牵强,不能与授课内容脱节,不能单纯地为了德育而德育。
化妆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妆到好处有似无”,课堂德育的理想境界也是“知识与德育有机融合,恰似春梦了无痕”,要达到这一境界,务必要注意“渗”字。
我在讲《电子技术基础》开篇时,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史,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课堂管理是种子的土壤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课堂上的一切细节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能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课堂管理就是德育的土壤。
比如,上课提前2分钟候课,这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将责任二字印在心中;为了便于学校管理,更深层次是培养学生爱校、爱专业、爱班级,尊敬师长,严格自律等精神;任课教师记录学生出勤及上课状态,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校规校纪,是为了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国家法律和厂规厂纪,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等;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会影响学生行为,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将来在就业中很快就能适应。
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盛开
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盛开导语: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而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盛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四方面进行探讨,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建立良好榜样教师在德育中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身体语言、友好的态度和真诚的关怀,去树立学生们的榜样,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到值得学习的品质。
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尊重的交流,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课堂氛围:温馨友好,让学生产生向往课堂氛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温馨友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舒适,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热情的笑容和耐心的倾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团结、合作和分享的快乐,从而让他们产生向往,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生机盎然。
教学内容:融入道德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内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英语课堂同样可以融入德育教育元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到不同国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互助互爱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会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生生不息。
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评价方式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而综合素养的评价方式正是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思维导图、团队表现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素养。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摘要在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包括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通过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学、学生品德、教学方法、教学资源1.引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本文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渗透的意义德育渗透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渗透,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友善和谦虚的品质。
3.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德育渗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
4.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德育渗透。
例如,通过讲解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反思和讨论道德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等。
5.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渗透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影视资源等来讲述道德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可以邀请社会名人或志愿者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6.德育渗透的评价与监控德育渗透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价和监控。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同时,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式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估。
7.结论德育渗透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利用等都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德育教育内涵,切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其德育的内涵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
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
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因此,在教学中,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楚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德育因素深入体会,授课时才能融知识传授,思想教育于一体。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
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
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不能因为思想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德育敷衍了事,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教育效果。
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三、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如:①语文课富于形象性,具有感染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
②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把今天的学习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联系起来。
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什么中得以体现
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什么中得以体现
在小学阶段,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教育教学工
作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 课堂教育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内容在课堂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通过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和课程,教导学生尊重师长、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道德规范。
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2. 学校文化
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其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学校的校训、校风、校规等,都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合作共赢、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3. 社会实践
小学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德育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德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小学德育的成功至关重要。
家长在孩
子成长过程中要做好榜样,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才能培养品德高尚的小学生。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主要在课堂教育、学校文化、社会实践和家庭
教育中得以全面展现。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少年。
如何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安全教育课堂是一门必修课,它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安全知识,避免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意外事件。
然而,单纯的安全教育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的安全,因为安全教育只是孩子们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将道德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做好安全措施,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几点如何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期帮助孩子们从根源上建立起安全意识和道德观念。
一、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的安全我们常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安全,而忽视了他人的安全。
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我们应该渗透这样的道德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关心他人的安全同样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讲解如何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如果看到路上有老人或小孩,应该主动帮助他们过马路,让他们安全到达对面。
在讲汽车安全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在行驶中,不仅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主动给予其他人让路,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的人。
二、教育孩子勇敢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事件,比如说,路上突然下雨,我们没有带伞;或者路上遇到了坏人的袭击,我们该怎么办呢?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我们要教导孩子勇敢地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比如,让孩子们了解使用手机报警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要在遭受危险的时候保持冷静。
让孩子们知道,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及时喊出声音,引起他人的注意,并且要尽可能争取时间,寻找到保护自己的途径。
三、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安全事件在小学安全教育课堂中,我们应该教导孩子们正确处理安全事件。
比如,在遇到校园欺凌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鼓励他们勇敢地向老师或者家长求助。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如何设置紧急联系人、如何使用120等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
这样,当孩子们遇到险情时,就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能够帮助其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序渗透原则。 “有序” 根据高中生认知规律和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 和完整性,对教学中涉及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 合,优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一个观念、一 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 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比如在英语 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显性内容 进行教育内容的渗透,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形象体验进行感悟,促进自学意识和能力的 形成。包括对于环保话题,同学相处,社会问 题等多个维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去 关心社会,关注他人,也关注自身的健康成。
二、 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展的方法策略
1. 精心构建教学内容,挖掘相关教学资源。 2. 合理联系实际,有效迁移,拓展生成。 3.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营造和谐教学。
德育在课堂中如何体现
一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的渗透原则 1.有意渗透原则。 “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 性和同步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 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德育的思想。在教学中 充分吃透教材,针对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 征, 在学科中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做到学科目标,具体明确; 课时目标,落实到位。从而实现德育与“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浑然 一体的关系。
3有机渗透原则“有机”,即选择教学与德育的 最佳结合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 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 德育教育,做到知识与德育水乳交融,避免穿靴 戴帽,牵强附会。在实施德育的相关教学目标时 ,应该遵守学科的本质属性。每个学科有其本身 的学科特点,除了与德育有关的教材内容以外还 有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一概德育教育为目标,那 必然将导致丧失本学科的学科特色。因此作为任 课教师必须时时注意有机渗透的同时还要注意以 无痕的形式予以呈现,坚持学科教学目标显性化 与学科教育目标隐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力求“三 维”目标与德育目标的渗透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