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1.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的三个形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社会)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

6.近代教育(l)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20世纪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8.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第三,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第四,有助于人口迁移。

9.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三,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第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第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第六,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0.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1)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第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第五,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教育的科技功能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第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第四,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点整理板块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3)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4)继承性,不同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5)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6)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活动;(7)民族性,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现了民族特色;(8)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教育的起源三、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1.原始形态的教育(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独立出来。

(2)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的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没有阶级性。

2.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学校的产生需具备以下条件:教育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专门参与学习的学生。

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教育工具: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①中国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以后有“国学”和“乡学”,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②欧洲欧洲奴隶社会的两大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内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2)封建社会教育①中国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以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

②欧洲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了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且各科贯穿神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和本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教育具有教育性、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制度、教育环境、教育结果等12个构成要素。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功能在于增进人的体质,传承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因此,教育既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也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和发展的。

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1、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对教育的制约作用3、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决定力量4、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5、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6、教育对个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以这一观点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需要的充分满足,是指人的需要的实现或人的各种需要在个体身上的协调发展;③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括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1、学校教育的含义和任务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影响活动。

学校教育具有教育性、广泛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正规性、严格性、可接受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 2)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征。

( 3)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的总结:1.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的概念、目的和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教育理论-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心理学基础知识- 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 动机理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3.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学生权利保护和教育公平问题4. 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评价的目的、类型和方法- 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教育评价与测量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5. 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流程-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实施的技巧和方法6. 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 班级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学生指导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行为问题的识别与干预7. 教育技术与应用- 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整合8.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9. 跨学科知识-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跨学科知识在教育中的应用- 跨学科教学的策略和技巧10.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方法- 教育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教育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应用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基》必背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必背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1孔子的教学思想:学而知之、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身体力行、“庶、富、教”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阐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蹬等、藏息相辅等。

3.苏格拉底(妇产科医生)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游戏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自然帝)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5.昆体良(辩论哥)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苏婆理柏政治德,传承自然教育性原则,昆体良雄辩西方第一】6.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山老祖)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8.卢梭(孩子王):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爱自然】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洛克(绅士):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画》,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在白板上画绅士漫画】第斯多惠: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斯宾塞: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乌申斯基: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教师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教育学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士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1)单项选择题:知识点一:1.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段性、历史性2.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2)心理起源说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孟禄3.教育家及教育著作(1)孔子教育作用:社会-庶富教;个人-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内容:“文行忠信”教育过程:学思习行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第一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朱熹)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学记》地位: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课内与课外: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多,寡,易,止)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西方苏格拉底——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培养哲学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年龄分期,遵循自然,促进和谐发展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斯宾塞——《教育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建立、理论基础-理论学和心理学;“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四阶段教学论口诀:一二三四特普通。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五步教学法口诀:一三五,既民主,又实用。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

1、试述高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2、简述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性偏差,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5、简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卢姆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6、简述合作学习及其特征。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其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经历。

7、简述个别化教学及其环节。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其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8、简述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 循序渐进: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推进教学。

二、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 学习策略: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 学习迁移:已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 发展心理- 认知发展:个体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 情感与人格发展:个体情感和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3. 评价与测量-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评价。

- 心理测量: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 教学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学实施- 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3. 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 问题诊断与解决: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持续改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与教材1.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目标。

-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

2. 教材分析与运用- 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的编排逻辑和体系结构。

- 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 教材活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五、教育评价1. 评价类型-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1.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社会各个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它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培养品德等方式,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教育的特点•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教育是社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稳定,培养合格人才而进行的活动。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有一定目标和任务的,旨在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教育是个别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过程:教育既注重个体的发展,又注重社会和集体的需要。

•教育是全面的: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个体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教育的发展阶段古代教育阶段古代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宗教教育和贵族教育。

在古代,教育主要由家长和祭司等进行,注重品德培养和道德教育。

现代教育阶段现代教育阶段主要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普通教育是指全民共同接受的一般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具备特定职业技能的人才而进行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多样化:现代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传统课堂教育、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国际化:现代教育与国际接轨,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创新性: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造。

3. 教育学派和教育理论主要教育学派•人本主义教育学派:强调个体的发展和人的全面教育,注重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行为主义教育学派:强调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和控制,强调外部刺激和奖励对学习的影响。

•构造主义教育学派:强调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和知识构建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育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的学习是通过社会交往和观察来实现的,强调学习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发展阶段理论:人的发展和学习是依据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强调教育活动与学生发展的协调。

•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由来: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教育三合力或者教育的基本形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主导),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1.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1.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中介,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等教育手段:讲授法、演示法等4、教育的属性(单选、辨析)4.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比如:父母教育子女要孝敬老人。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及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考点:有目的——说明偶然习得的行为不属于教育。

培养人——说明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社会活动——教育是在后天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先天本能不属于教育。

比如:婴儿吸奶属于先天本能,它不属于教育;4.2教育的社会属性(6种)✧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持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例如: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历史性: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

例如:汉代崇尚儒家思想,独尊儒术;秦代崇尚法家思想,焚书坑儒。

✧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历史时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例如:“长善救失”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并未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

✧长期性: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周期上,时间比较长,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一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一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知识点一【第一部分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教育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教育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教育理论: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
义等,以帮助理解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发展心理学: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
以便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3.教学设计: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
设计,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

4.学习理论:了解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记忆、理解、应
用和评估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
的学习成果。

5.教育法律和伦理:了解教育领域的法律要求和规范,包括学生权益、教师责任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6.教学评估: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包括课堂评估、作业评估、标准化测试和学生反馈等方面的知识。

7.跨文化教育: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需求和教育差异,并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元素,以提高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
流能力。

8.特殊教育:了解特殊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包括残疾类别、支持服务、教育法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方面的知识。

9.教育技术:了解常见的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以帮助创新教学和提高学生参与度。

10.学校管理和领导:了解学校管理和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包括教师领导、课程管理、学校文化和家长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支持,并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知识必背知识点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人类社会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培养与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目的的分类:(1)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心理、智力、道德、身体、美育等各方面的素质。

(2)职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特定职业技能。

(3)国民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国家、文化、民族的精神。

3. 教育的形式的分类:(1)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的教育。

(2)非学校教育:学校以外的教育方式。

4.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门、人民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层。

5. 课程的分类:(1)核心课程:教育部门规划的、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

(2)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报名参加的课程。

6. 教育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科水平评价、学校满意度评价。

8. 教育教学常用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知识来达到教学目的。

(2)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起到指导作用。

(3)讨论法:学生自由发挥、交流思想,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

9. 教育教学常用手段:(1)板书:教师用黑板或白板记述课堂内容。

(2)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影像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3)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

10. 毕业生就业指导:(1)签约招聘: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

(2)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前景等,进行职业规划。

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品德评价:交往态度、学风纪律等。

(2)能力评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兴趣爱好评价:体育运动、艺术、社会公益等。

12. 教育中的性别教育:(1)性别意识:了解自我性别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

(2)性别平等:强调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13. 对外语教学的要求:(1)语言输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

教育学必背100题

教育学必背100题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下是其必背知识点: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旨在探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既需要探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也需要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3.教育学的基本问题: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办等,这些问题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4.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学向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其代表人物和思想包括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倍尔、杜威等。

5.教育与社会的关:教育学认为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社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6.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学认为教育与人密切相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教育目的:教育学认为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来确定的,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8.教育制度:教育学认为教育制度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反映,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9.教育内容:教育学认为教育内容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的,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10.教育方法:教育学认为教育方法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11.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

1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13.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教育社会学包括教育公平、教育分层、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14.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的科学,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哲学思考和指导。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是教育学专业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掌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不仅对于考试备考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于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学派、教育目标以及人格教育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考生做好考前复习的准备。

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和促进个体的个性、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和活动,是社会对个体的有意识的影响和引导。

2. 教育思想流派2.1 教育主义教育主义是强调以教育为中心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孔子、庄子、孟子等。

他们认为教育是人的本质需求、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强调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2 心理主义心理主义是强调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弗洛伊德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2.3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强调以社会为基础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等。

他们认为教育是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物,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和公民。

2.4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的一种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3. 教育学派3.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强调行为塑造和条件反射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斯金纳、沃特森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通过外部刺激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惯和技能。

3.2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是强调思维过程和知识建构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3 心理主义心理主义是强调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等。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150道选择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150道选择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150道选择题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教育的客观规律B.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践C.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D.探讨教育理论、方法和技术答案:ACD2.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教育B.教学C.学生D.教师答案:ABCD3.教育学是一门关于()的学科。

A.教育目标B.教育原则C.教育方法D.教育对象答案:ABCD4.教育学的理论途径包括()。

A.教育学理论B.教育实践理论C.教育心理学理论D.教育社会学理论答案:ABCD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教育目标B.教育途径C.教育内容D.教育效果答案:ABCD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的思维和行为B.人的意识和情感C.人的个性和价值观D.人的心理过程和活动答案:ABD2.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感知B.思维C.情感D.意识答案:ABCD3.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学习的基本规律B.学习的心理过程C.学习的心理机制D.学习的影响因素答案:ABCD4.记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和()过程。

A.接收B.加工C.存储D.检索答案:ACD5.动机是指引导个体行为的()和()。

A.动力B.目标C.欲望D.冲突答案:ABCD三、教育法律基础知识1.教育法律的概念包括()。

A.根据教育法律制定的规章制度B.根据教育法律制定的政策措施C.根据教育法律制定的教育制度D.根据教育法律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答案:ABCD2.教育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

A.立法B.行政法规C.司法解释D.法律案例答案:ABCD3.人民教育权利的基本内容包括()。

A.接受教育的权利B.平等受教育的权利C.不受歧视受教育的权利D.政府保障受教育的权利答案:ABCD4.学校教育依法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A.制定教育计划B.教学质量评估C.学生管理D.师德建设答案:ABCD5.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旨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对该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必背的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起源阶段、形成阶段、多样化阶段、现代化阶段。

3、教育学的理论流派: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

4、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二、教育法律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基本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对象、年限和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内容。

三、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教学的概念与类型:课堂教学、课外教学、自学。

3、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

四、心理教育与德育1、心理教育的概念与原则:个性化原则、保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德育的概念与原则:教育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整体性原则。

3、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五、班级管理基础知识1、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例会、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

3、班级管理的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

六、教育科研方法基础知识1、教育科研的概念与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

2、教育科研的基本过程:选题、搜集资料、研究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表达与评价。

3、教育科研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个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基础选择题必背知识点1教育基础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 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33. 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包括: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实施时间最长)。

34.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35.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6.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

37.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38.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对立观点。

39.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0.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2课程41. 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性质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42. 根据课程修习分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3. 根据课程管理分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4. 根据课程形态分类,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5. 中小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4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必修课,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7. 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8. 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评价。

3教学49.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使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 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4学生认知过程5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7.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8.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59.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0.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1. 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2.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3.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4.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5.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5学生发展心理66.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67.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

68. 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69. 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70. 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71.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72.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学前期(3~6岁)的主要危机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12岁)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春期(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73. 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神经衰弱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74.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强化法、消退法、代币奖励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6德育75.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76.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是:依从、认同、内化。

77.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78.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想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9. 德育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0. 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练习法(实践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指导实践法、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品德评价法、体谅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