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公平理论
论税收公平的伦理向度_
一、公平的伦理内涵(一)“公平”与“公正”、“平等”的区别公平是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
公平,即“一碗水端平”的意思,英文为“fairness” 或 “impartiality”,《辞源》解释为“不偏袒”。
公平与公正(或正义,justice)二者词义相近,在伦理学的论述中,常有二者混用、替代的现象。
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正义(公正)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①。
“公正”与“公平”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正”字而后者强调“平”字,“正”含有“正确”、“恰当”、“正直”之意,带有确定而明显的目的价值取向,它所强调的是社会基本价值的选择和判断,突出价值取向中的正当性向度;而“平”则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它强调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尺度,用以防止社会对待中的双重(或多重)标准问题。
公平是对公正工具性、客观性的描述,是正义(公正)的重要内核之一。
公平之所以能成为制度道德与否的评价标准,就在于它符合正义的实质。
公平与平等也不相同。
平等侧重于相同性,它是指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
萨托利说:“两个或更多的人或客体,只要在某些或所有方面处于同样的,相同的或相似的状态,那么就可以说他们是平等的”②。
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是基于反对传统社会的先赋性特权和等级制而产生的,是对个体人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性的确认,是与自由、人权等理念密切相连,平等的设定主要针对的是人格、人的尊严和人的基本权利义务。
公平的涵盖面比平等更宽,公平可以作为平等之正义与否的评价,反之,则不行。
平等的未必就是公平的,不平等的未必就是不公平的。
厘清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这几个概念非常重要。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③,明确了公平是公正(正义)的重要内核,就清楚公平是判定制度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准;而分清公平与平等的区别,则可以避免以平等取代公平,导① [美]博登海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53页。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
税收经济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税收经济学是研究税收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影响的学科,它关注税收的原理、效应、政策和改革等方面。
税收理论是税收经济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税收公平理论、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波动理论和税收改革理论等。
税收政策则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节和管理经济运行的税收相关的政策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财政可持续等目标。
一、税收理论1. 税收公平理论税收公平理论主张税收应该按照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能力进行征收,即所得高的个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重的税负。
这一理论主要有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维度,前者强调个人或企业所得应该与其所付税款成正比,后者强调税收承担应当按照不同群体或个人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税收效应理论税收效应理论关注税收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侧效应、需求侧效应和分配效应等。
供给侧效应指出降低税率可以激发生产和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增长;需求侧效应强调通过调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支出决策;分配效应则表明税收政策对财富分配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轻贫富差距。
3. 税收波动理论税收波动理论研究税收对经济周期性的影响,认为税收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在经济增长高速期,一方面税收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来抑制过热经济;而在经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可能通过减税来促进消费和投资。
4. 税收改革理论税收改革理论关注如何优化税制,提高税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常见的税收改革措施包括降低税率、扩大纳税人范围、简化税收程序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税收改革思路,如环境税、资源税和财产税等,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税收政策1. 经济增长目标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减税、激励和扶持等手段,促进投资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税收政策也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等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2. 社会公平目标税收政策在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调整税率结构和改革进步税制等手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公正。
税收公平理论
与支出不发生联系,每个纳税人只要按支付能力大小
来分摊税收总额即实现了公平。尽管这一观点由于不
联系支出,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但从实践的角
度来看,它最具可行性,已成为被广为接受的指导税
制建设的理论之一。
返回
第8页
重视税收公平原则的学派
国家干预学派。国家干预学派将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 目标,强调市场的缺陷,认为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收 入就不可能公平分配。其代表人物凯恩斯认为“我们生活 在其中的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缺乏合 理公平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他指出,要推进社会公平, 注重社会稳定,即要“从经济无政府状态转变为一种有意 识的按照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要求管理和引导经济力量 的制度”,要“找到适应和管理经济力量运行的新政策、 新工具,从而使它们不会过分干扰关于什么适合有利于社 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当代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公
三:认为征税既要坚持横向均平,又要坚持纵向均 平。如杨炎,王安石,张居正等在进特权,另一方面按 财产或土地多少征税,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贯彻了公平 原则。
返回
第4页
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公平观
亚当.斯密所指的公平是指税负的绝对公平。它强调每 个纳税人都应按同一比例纳税,这就是说,不同收入水平 的纳税人,其缴纳的税收绝对额虽不同,但其承担的税负 (或税率)是相同的。从理论上说,绝对公平,无论是税 额的绝对公平,还是税负的绝对公平,都要求普遍征税。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考虑,瓦格纳在其社会公正原则中,首 先提出普遍原则,即征税要普及每个人,不应从在享有免 税的特权阶层。同时,瓦格纳将公平的标准从绝对公平发 展到相对公平,即征税要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纳税能 力大的,应多纳税,那谁能力小的则少纳税。它要求税制 应实行累进税率。那么,怎么判断纳税能力的大小呢?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税收的公正和经济合理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应该按照其经济能力的大小进行纳税,即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高的税负,而低收入者则应该享受较低的税负。
公平原则体现了税收的公正性,旨在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税收的公平原则有四个基本要素:纳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承担者。
纳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基础,如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等。
税率是指根据纳税依据计算得出的具体税款数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纳税依据采取不同的税率。
税收优惠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纳税人或者特定行业进行减免税负的政策措施。
税收承担者是指最终应当负担纳税义务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或企业等。
公平原则的实现对于税收制度设计非常重要。
如果税收制度设计不公平,可能会导致富人过轻纳税,贫困人群过重纳税,加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因此,税收制度应该根据人们的经济能力划分纳税群体,采取渐进税率的方式,高收入者承担更高的税负,低收入者享受较低的税负。
另外,税收制度还应该避免对某些纳税人进行不公平的差别对待,减少纳税漏洞和避税行为。
税收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该能够确保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税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税收制度设计应该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即尽可能减少税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
税收的效率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税制的简洁性、税负的合理性、税收的稳定性和纳税成本的降低。
税制的简洁性是指税制设计应该简单明了,避免出现过多的税种和税率,减少税制的复杂度和繁琐性,从而降低纳税人的成本和行政成本。
税负的合理性是指税收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纳税人承担的税负与其经济能力相符。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
一、税收公平、效率原则的理论内涵(一)税收公平原则的理论含义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税收负担的公平,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相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相同的税和纵向公平——不通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二是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实现起点的公平。
;三是税收的社会公平,即通过税收机制对社会成员个人的收入进行调节,以征税或补贴方式实现社会成员间利益上的相对公平,实现结果的公平。
公平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在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税收公平,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平问题而受到重视的。
税收本来就是政府向纳税人的无偿征收,虽然有种种应该征税的理由,但从利益的角度看,征税毕竟是纳税人利益的直接减少,因此,纳税人对征税是否公平、合理,自然就分外关注。
在现代经济中,税收公平原则事实上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
税收的经济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即对所有纳税人同等对待,以便为其创造一个合理的税收环境,促进经营者进行公平竞争。
其次是对于客观上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如资源禀赋差异等,需要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竞争环境。
经济的发展使各类经济组织成为重要的纳税主体,与个人相比,它们要求经济方面的公平比社会公平更迫切、更现实。
而且,经济公平也是税收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
税收公平,特别是经济公平,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税制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我国市场发育还相当不健全,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外部因素较多,同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使税制更具公平,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是我国进一步改革税制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税收效率原则。
这里的效率,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税收公平理论1
件不同税负不同的税收公平原则,也体现了纳税问题上的 以人为本。
尽管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强调征税中的应做 到的合理公平,但各个思想家强调的角度却是有所不同:
一:认为按照负担能力征税才算均平合理。海瑞认 为,按税赋能力征税,做到“贫者轻,富者重,田多者重, 田少者轻,然后为均平也。”
二:认为征税不分贵贱强弱,一律平等对待才算均平 合理。如苏绰说:“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 奸巧而困愚拙,此谓均也。”
其次,从税收政策的总体上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 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具体税种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侧重点
第15页
应有所不同。就某一税种而言,或是以效率为主导,或是 以公平为主导,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就整个税制和税收分 配的总格局来说,发展中国家应实行“效率型”税制,既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为其比之实行“公平型”税 制更能促进本国经济腾飞;而发达国家应实行“公平型” 税制,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样更有益于社会安 定。
第12页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条件,公平的实现 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尽管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前提,但 失去了公平的效率税收不会是高效率的。因为税收不 公平必然挫伤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致社 会的矛盾,从而社会生产缺乏动力和活力,自然也无 效率可言。因此真正的税收效率必须体现公平的要求。 如果只重效率不重公平,政府征税就不会被纳税人接 受,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扭曲了市场主体的经 济行为,当然,也就无法提高效率,所以公平有助于 效率的提高 矛盾性
第7页
税收公平的两个衡量标准:
(1)利益说要求纳税人从政府公共支出中获得的 利益程度来分配税负。税负在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只 能以他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利益的多少为依据,受益多者多缴税, 受益少者少缴税,收益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
税收学视角下的税收公平与社会正义
税收学视角下的税收公平与社会正义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涉及到税收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
税收学视角下的税收公平与社会正义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话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税收公平与社会正义的关系。
一、税收公平的内涵与推动税收公平是指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遵循公正原则,避免个人和组织之间的不合理差别。
税收公平的内涵包括税法平等、税收结构合理、税务行政公正和税收执法公正等方面。
首先,税法平等是税收公平的基础。
税法平等要求纳税人在相同条件下应该平等地执行相同的税法规定,不得因个人身份、地位、宗教或种族等因素而享有特殊待遇或受到不公正对待。
其次,税收结构合理也是税收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税收结构合理要求税收制度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动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革。
例如,适当调整货物和服务税率结构,减少对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利影响,实现税收公平的目标。
再次,税务行政公正是税收公平的保障。
税务行政公正要求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不得侵犯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滥用权力,不得打击报复。
同时,应该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征收和分配的公平性。
最后,税收执法公正是税收公平的重要保证。
税收执法公正要求税务执法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行使权力,保证执法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税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执法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税收公平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税收公平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之一。
税收作为一种强制性的金融征收形式,不仅限制了个人财产的自由支配,而且对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实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税收征收和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正义的实现。
从分配公正的角度来看,税收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弱化社会阶级固化。
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该考虑到个人和组织的经济实力和财产收入差异,采取差别化的税率和税收政策,使得负担能够按照个体的经济实力和财产收入进行分配,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以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一、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方面。
1.纵向公平纵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根据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来确定税率和征收标准,即“能力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收入高的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而收入低的人或企业则应该承担较少的税收负担。
这样可以保证税收的公平性,避免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过大。
2.横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对不同的人或企业采取相同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即“平等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同样的收入和财富应该承担同样的税收负担,避免因个人或企业的不同而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
二、效率原则效率是税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税收应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应该通过税率和征收标准的调整,引导个人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做出最优的选择,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2.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应该具有行政效率,即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简单、便捷、透明、公正,避免出现过多的行政成本和税收漏洞。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个人和企业的干扰和影响,从而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关系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兼顾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避免出现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例如,如果税收过于重视纵向公平,采取过高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可能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下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
反之,如果税收过于重视效率原则,忽视纵向公平,可能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影响税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视角下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探讨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视角下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探讨一、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在税收征收和分配中,税收应当按照纳税人的经济能力进行征收和分配,让每个纳税人都能够根据其经济能力承担相应的税收,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税收公平原则包括了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横向公平是指相同经济能力的纳税人应当承担相同的税收,而纵向公平是指不同经济能力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其不同经济能力承担不同的税负。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代开始实行,至今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了综合征收制度,包括了11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3%至45%不等。
我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前扣除政策,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等专项扣除。
实际上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税收公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过高,超额累进的税率设计导致了高收入群体的税负过重,而低收入群体的纳税负担则显得较为轻松。
这种税收负担的不均衡征收显然无法实现税收的横向公平。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逃税漏税现象,导致了税收公平性的丧失。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过多,导致了一些高收入群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避税,这同样是税收公平性的丧失。
三、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为了加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应当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进行适度的调整,降低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加大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实现税收的横向公平。
应当加大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加大税收征收的力度,提高税收合规率,减少逃税漏税行为。
应当适度减少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少高收入群体的避税行为。
还应当适当扩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助力度,提高税收的纵向公平。
四、结语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探讨可以看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税收公平性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加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税率进行适度的调整、加大税收征收力度、减少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
从税收公平原则解析个人所得税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在税收制度下对个人和企业实行公正和公平的税收政策,确保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税收公平原则的角度出发,对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解析,探讨如何在维护税收公平的前提下推动个人所得税改革。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及意义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税负公平:个人和企业应当按照其经济能力承担相应的税收。
对于收入较高的个人和企业,要求其支付更多的税款,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2. 税收分配的公平:税收制度应当能够合理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让更多的财富流向社会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繁荣和稳定。
3. 纳税行为的公平:税收制度应当保障纳税人的基本权益,避免不公正的纳税行为和税收滥用,确保税务机关的公正执法。
税收公平原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 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税收公平原则可以确保经济参与者的公平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造和创新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 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税收观念: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执行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税收观念,提高他们的纳税积极性,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税收基础。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现状及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税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改革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税负不公平:由于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阶梯税率较低,加之存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导致高收入者的税负相对较低,而中低收入者的税负相对较高,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税收公平原则。
2. 税制不透明: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过于复杂,税率结构不合理,很多纳税人难以理解和计算自己应该缴纳多少税款,导致税制的透明度不高。
《税收公平理论》课件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否应根 据收入水平设立不同的梯 度,以实现更大的税收公 平?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问题
利润转移
跨国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利润转移 避税的行为,损害税收公平?
税收减免
企业是否应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 免,以提高税收公平?
税收梯度
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否应设立不同 的梯度,以实现更大的税收公平?
房地产税的税收公平性问题
住房需求
税收政策是否应该优先考虑低 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以实现 税收公平?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应 该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实 现更大的税收公平?
资产评估
如何准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 以实现公平的税收征收?
税收公平理论的现实应用与展望
1
税收改革
通过改革税收体系和政策,不断优化税收公平的实现。
《税收公平理论》PPT课 件
税收公平的定义与意义
税收公平的原则和标准
平等原则
税收应根据个人或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平分配。
能力付费原则
税收应根据纳税人的能力和财富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透明原则
税收政策和征收程序应公开透明,为纳税人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权利保障。
税收体系对税收公平的影响
1
税收差距
不同税收体系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税收
税收逃避
2
差距,影税收公平。
复杂的税收体系可能引发纳税人的逃税
行为,损害税收公平。
3
税收优惠
不同税收体系可能对特定行业或个人存 在税收优惠,影响税收公平。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公平性问题
1 高收入阶层
是否应征收更高的税率以 实现更大的税收公平?
2 税收抵扣
3 税收梯度
个人是否应该享受更多的 税收抵扣来提高税收公平?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名词解释
税收公平主义原则名词解释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税收本身的公平,即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保持均衡.
1.税收的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并且税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纳税人之间的税收负担差别要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的差别相适应.可以说横向公平是纵向公平的前提条件,只有同等条件的纳税人之间实现公平,不同条件的纳税人之间才会实现公平.
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要使税收既做到横向公平,又保证纵向公平,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公平是就何而言的,即要确定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公平与否.税收理论界对税负公平标准大体有三种解释,即:受益原则、机会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1)受益原则
衡量税收公平的受益原则是指税收负担应该按纳税人从税收的使用中得到的利益大小来分摊.
(2)机会原则
衡量税负公平的机会原则是指税收负担按纳税人取得收入的机会大小来分摊,即按纳税人支配的生产要素的量来分摊.如果纳税人支
配的生产要素相等,在平均资金利润率决定价格的条件下,就是获得盈利的机会相等,对他们应征收相同的税赋;否则,纳税人的税负应有所差别.
(3)负担能力原则
衡量税负公平的负担能力原则是指税收负担按纳税人实际负担能力的大小来分担.。
税收公平理论1
标志:第一,国民收入总量越
大,福利越大;第二,转移富
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社会
整体满足增大,即收入分配越 11
Hale Waihona Puke 他强调要用一种正义观为标准来选择既有效率又正义的 分配方式。但他认为仅仅是效率原则本身不可能成为一 种正义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按照收入、财富、 自然才干和能力进行的有效率的分配并非正义。可见, 在罗尔斯那里公平的正义始终应该在优先地位,然后才 谈得上效率。
13
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条件,公平的实现 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尽管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前提,但 失去了公平的效率税收不会是高效率的。因为税收不 公平必然挫伤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致社 会的矛盾,从而社会生产缺乏动力和活力,自然也无 效率可言。因此真正的税收效率必须体现公平的要求。 如果只重效率不重公平,政府征税就不会被纳税人接 受,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扭曲了市场主体的经 济行为,当然,也就无法提高效率,所以公平有助于 效率的提高 • 矛盾性
在具体的税收制度中往往很难兼顾效率与公平。
14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或空间内,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体现 侧重点不同。
公平原则强调的是量能负担,国家在的数额与纳税人 的承担能力相称。这就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不愿意纳税,进 而效率得不到提高。
效率原则强调税收应尽量避免对经济产生干扰,实现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 可能拉开贫富差距,从而破坏公平原则。
尽管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强调征税中的应做 到的合理公平,但各个思想家强调的角度却是有所不同:
一:认为按照负担能力征税才算均平合理。海瑞认 为,按税赋能力征税,做到“贫者轻,富者重,田多者重, 田少者轻,然后为均平也。”
税收学课件-第03章 税收公平
三、社会保险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社会保险税是对个人或企业所得征 收,转款用于医疗保险、失业救济、 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事业的税收。
1、对个人征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2、对企业征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四、财产税的收入分配影响
第三节 税收公平选择
一、累进所得税与公平分配
人口 税前收入 税后收入 转移支付后收入
按照公平原则,应将社会保险税税基由工资
收入扩大到综合收入 ,企业由按工资征
收改为按利润征收 ,同时扩大对低收入
人口的社会保障项目和资助力度。
四、财产税与公平分配
依据纵向公平原则,应对财产征收 累进税。
第四节 最优税收
效率和公平是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准 则,即税收应同时符合效率和公平目标。但效率 和公平目标往往是冲突的,要同时实现税收的效 率和公平目标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权衡,牺牲部 分效率以换取公平目标的实现,或牺牲部分公平 以换取效率目标的实现。最优税收就是同时实现 效率和公平目标的税收。
(二)效用标准 效用标准即社会效用极大化标准,认为收
入分配应使社会效用极大化。 (三)均等标准 均等标准指均等财富或均等收入分配,即
平均主义分配。
二、税收公平原则
(一)竞争原则 按照机会公平的标准,通过税收为市场经济的行
为主体,及企业和个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受益原则 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
由于从效率角度分析
为使超额负担极小化,应依据反弹性法则 征税:一般商品税优于选择性商品税;一 般商品税应实行单一税率,如果实行差别 税率,应使弹性小的商品税率高于弹性大 的商品;在选择性商品税的情况下,应依 据反弹性法则,选择弹性小的商品征税。
试论税收公平及在法律上的体现(1)
试论税收公平及在法律上的体现简介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如何保证税收的公平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税收公平的概念入手,探讨税收公平在法律上的体现。
税收公平的概念税收公平是指在征税过程中,税负的分配应当符合公平的原则。
公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和衡量,包括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
水平公平是指在纳税人之间,相同的收入或者财产应当纳税相同的税额。
垂直公平是指在纳税人之间,不同收入或者财产水平的纳税人应当承担相应的税负。
税收公平不仅仅是对纳税人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要求。
税收公平在法律上的体现为了保证税收公平的实现,各国在法律上对税收进行了严格规定和约束,以下是税收公平在法律上的体现的几个方面:税法制定的公正性税收公平在法律层面上首先体现在税法的制定上。
税法应当保证公平原则的体现,对不同纳税人的税收待遇进行合理和公正的界定。
税法应当建立在普遍适用的原则基础之上,不应当偏袒某一特定群体或利益集团。
税法的透明度税法的透明度是税收公平的重要保障。
透明的税法可以使纳税人清楚地了解其税务义务和权利,并能判断税务机关是否依法行事。
税法的透明度不仅包括法律条文的明确和清晰,还包括税务机关的行政指导文件和解释的公开和透明。
税收征收的程序公正性税收征收的程序公正性是税收公平的关键环节。
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应当依法行事,遵守程序规定,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税务机关应当进行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税务核定和调查,并提供申诉和复议的途径,以保障纳税人的正当权益。
避免税收避税和逃税税收避税和逃税是税收公平的重要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税法应当设立合理的反避税和反逃税机制,对于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
此外,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税务监管,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结论税收公平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税收公平不仅是对纳税人的要求,也是对政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