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五 因果型选择题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四历史结论型选择题.doc
题型4 历史结论型选择题1.(2013·宁波二模)“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才行所任。
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
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
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
”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 )。
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理解。
从材料可知,郡中正由各郡长官推选,而且是现任官兼任,故C项正确。
A、B、D三项材料体现不出。
答案 C2.(2013·河北检测)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
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
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
这表明 ( )。
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解析材料中廷尉对皇帝的意旨不予执行,说明以廷尉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对皇权进行抗衡,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犯人的行为违背了法律,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3.(2013·浙江六校联盟联考)《清文献通考》卷33中记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
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益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
’上从之”。
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B.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闭关政策的理解。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3)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文综历史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原创)一本杂志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媒体记者乘坐飞机前往美国采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详细介绍了他发明“相对论”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发布在网路上”。
此片断说明A.爱因斯坦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2.(原创)《周礼》中对天子和诸侯的都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其中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5题)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1唐朝时商品经济的繁荣○2乡村集市在江淮出现○3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4这一时期唐朝政局动荡不安A○1○2○3○4B○3○4C○1○3○4D○2○3○44. (改编自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第10题)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改编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第21题)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5)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周游列国时,路上多次遇险。
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
孔子安慰大家说:“周文王虽然死了,他的事业不是落在我们肩上了么?如果天意要消灭文王的事业,就不应该让我们为‘道’而奋斗;如果天意保留文王的事业,那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呢?”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A.孔子对周礼产生了怀疑B. 孔子希望掌握政权C.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D. 孔子维护周礼的坚定信念2.(根据山东师大附中2013届12月三模检测改编)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符的历史时期是①春秋、战国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3.当你成功穿越回唐朝的长安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你出现在深夜的长安,你会发现白天热闹非凡的东西二市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却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这一现象体现出A.政府重视商业的管理B.坊市制度被打破C.政府放松商业的管理D.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4.时期(年)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 29 29 0 01850—1879 72 15 49 81880—1911 156 0 118 381912—1939 473 0 77 396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③离乡谋生的居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④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是由于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
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二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浙江·T39)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l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l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l6世纪德国和l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近代西方社会内部转型的纵横对比和中西方差距的中外横向对比为切入口,以马克思、恩格斯、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世界名人的言论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对比分析的能力。
【创新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九-史观史研型选择题
题型9 史观史研型选择题1.(2013·银川模拟)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
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
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
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
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材料中“中国”指的是( )。
A.内陆地区 B.周天子的直辖区C.中原地区 D.华夏族的诸侯国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概念。
题干“唯独齐为中国会盟”意思是:只有齐能召集中原诸侯会盟。
“齐、楚、秦、晋”属于华夏族的范围,因此“中国”是指D项。
A、C两项包含不完整,B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D2.(2013·池州模拟)《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A.人声鼎沸 B.问鼎中原C.三足鼎立 D.鼎鼎有名解析本题考查文史知识。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鼎迁”即是改朝换代。
问鼎中原中的“鼎”与题干材料中的两个“鼎”都喻指国家政权。
故正确答案选B项。
答案 B3.(2013·银川月考)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主张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历史分为时间、空间、人物、内容等几个系列。
下列属于内容系列的是( )。
A.通史、断代史、阶段史B.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C.个人、血缘群体、专门群体D.专门史、资料汇编、年表、历史地图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
A项属于时间系列。
B项属于空间系列。
C项属于人物系列。
D项属于内容系列。
故选D项。
答案 D4.(2013·佛山质检)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能力。
【高考冲刺】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四 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
14.探讨讨论类非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北京·T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8分)【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不同时期的史料记载为载体,借助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海洋关系问题,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挖掘题目信息,解答问题:(1)步骤:明确设问指向(知道答题的范围) →理清答案来源(答案是完全来自材料还是要结合一定的所学知识) →结合所分析的结论组织答案。
(2)有效信息及推断(信息1)设问: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推论)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
因此在论述的时候要从两个角度论述二者的关系,一是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是人类文明进步对海洋的影响。
(信息2)设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推论)用材料中的史实来论证“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所组织的答案完全来自所给的材料信息。
(信息3)材料信息: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一方面,即海洋考察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信息4)材料信息:l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l869年,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推论)海洋和人类文明二者的关系中的另外一方面,即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造福人类【答案】(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2014年全国高三历史(第3期)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04(含解析)
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历史测试卷4(第3期)2013年高考硝烟散尽,2014年高考强势来袭。
为鼎力学子高考备战,助推学子梦想腾飞,未雨绸缪,抢占先机,组织全国重点高中一线名师,在暑期热档强势推出“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
该系列有以下特点:一、选题权威典型。
试题全部选自全国重点高中和全国教育强省、市之2013年高考备战试卷,原创性高,针对性强,能够使学生提前触摸高考脉搏,热身练手。
二、编排优化合理。
针对2013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频考热点,优化编排,合理设置,按照新课标高考的要求进行组题。
三、训练省时高效。
不求大、求全,一切从学生备考实际出发。
每个训练的题量控制在40分钟之内,训练强度层层深入,训练效果步步为营。
占尽先机,热身练手,暑假抢分,尽在“决胜2014高考之全国名校试题重组测试系列”!选择,选择锦绣前程!一、选择题(12小题)。
1、(某某省2014届高三百校联考)“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
”这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2.(2014年某某省襄阳市一模文综)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11224760 62.9% 6624296 37.1%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3.(某某省金丽衢十二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
【高考冲刺】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二 图画类选择题
2.图画类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四川·T7)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力士香皂)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商品广告图片为载体,借助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获取信息(三个基本信息)(信息l)时间信息“民国时期”;题干主题“商品广告”,可判断考查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特点的认识。
(信息2)解读广告文字和图画,“力士香皂芬芳馥郁……以为介绍”,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商人借助当红明星胡蝶宣传力士香皂的史实。
(信息3)求答词“据此(图)可知”:挖掘图片反映现象的本质及特点;关键要明确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不平衡性。
3.逐项分析(1)民国时期,明星代言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只是在个别地区的个别部门存在,A错在“都借助”。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影视明星不会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故B错误。
(3)据图片可知,民国时期胡蝶代言了力士香皂广告,体现了借助明星对力士产品功效的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选C。
(4)明星代言在当时属于新生事物,只是在个别地区的个别部门存在,D错在“广泛认同”。
题型特点1.从图画外在形式看,一般分三种:(1)图片类:包括人物图、文物(遗迹、遗址、遗物)图、艺术画、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例如:①(2013·天津·TIO)新闻图片②(2013·浙江·Tl9)纪念章(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寓意的漫画。
例如:(2013·北京·T23)漫画(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
例如:(2011·课标卷·T25)右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六组合型选择题
题型6组合型选择题1. (2013·武汉模拟)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在君主专制下,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因素包括()。
①防范宰相揽权②加强统治③提高行政效率④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君主的刚性”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绝对化,①②符合;“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灵活性,③④符合。
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2.(2013·海淀适应训练)北宋城市繁荣,商业兴盛。
导致北宋商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交通发达,社会安定②长江流域的农业迅速发展③政府宽松的城市管理④民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北宋商业发展的理解。
交通发达,社会安定是北宋商业发展的客观因素,①正确;②虽然是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所以②正确;政府宽松的城市管理是主要原因,③正确;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代,时间不符合,所以④不正确。
答案 A3.(2013·日照二模)在探讨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影响的学习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
其中内容比较恰当的是()。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所涉及的内容有: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重视个人气节修养和历史责任感、积极入世的观念、重视集体利益、提倡中庸之道的思想。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4.(2013·四川南山模拟)《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
它的主要栏目有:社说、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小说、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图画等。
由此可知,《浙江潮》()。
①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②创办的目的之一是启迪民智③是一份通俗性刊物④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根据题干反映了刊物栏目种类繁多,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从当时时代背景看,具有开启民智的特点,故①②符合题意。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八 比较型选择题
题型8 比较型选择题1.(2013·洛阳三模)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
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
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
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
”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
A.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B.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考查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
根据题干材料“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
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 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可知,商朝未对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实行有效的控制,而西周则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3·郑州二模)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
”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
”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 )。
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解析从第一则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不拘爵位”;第二则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由此可见,两则材料共同点是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A项正确。
答案 A3.(2013·长春三模)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
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
【创新设计】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十主题型材料解析题
题型10主题型材料解析题1. (2013 •湖州调研)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仪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策命礼,经由这个典礼,周王对其臣属,赏赐种种恩命,一次一次地肯定了主从的关系•事实上,铜器铭文中绝大部分是这种策命礼的记录•——许倬云《西周史》材料二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三第四条一一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第六条一一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第十条修正案一一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联邦宪法》(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所说的“主从关系”具体指什么,并说明其演变•(2) 根据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3) 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方管理制度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近代美国联邦政府的理解,主要涉及分封制、行省制、美国联邦制等知识点•第(1)问,根据题干材料“周王对其臣属,赏赐种种恩命”“主从的关系”可判断为分封制,迁移分封制的内容、发展及影响来回答“演变” •第(2)问,根据材料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积极影响从中央对地方和边疆地区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角度归纳•第⑶问,根据材料并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归纳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第(4)问,从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影响、地方权力、不同国家不同管理措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角度谈认识答案(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诸侯享有世袭权利•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2) 职能:负责地方民政事务、军政事务、征收赋税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4) 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人类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2. (2013 •滨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要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必须首先要了解现代化启动之前的历史发展•自两千年前秦王朝统一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形成中国的“朝代循环”模式•历代王朝都经历相似的“建立一一兴盛一一衰亡”这样一个发展周期•每个周期中王权易主,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却一脉相承,发生缓慢的微变•――蒋永清《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材料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舒小旳《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材料三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根据《共同纲领》,新中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由于这是一个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因此……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管理体制•——《六十年国事纪要》(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连续性”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的影响(2) 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后与建国初相比在经济领域有哪些改变和这种变化的意义•(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原因”从中国古代主要经济形式、政治体制、主流思想来回答;“影响”容易分析出延缓中国现代化进程•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影响•第(3)问,三大改造前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三大改造后建立单一公有制;“意义”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角度回答•第(4)问,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影响: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2) 观点: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3) 改变: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4) 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2013 •洛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代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传统的官学、私学均遭重创,一种新型学校一一书院兴起•宋、元、明时书院进入兴盛时期•宋、元、明的书院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建,并为学校提供教学设施和一定的经费•但地方政府并不干预学校教学及管理,而是聘任社会名流尤其是理学大师担任山长(即校长),负责书院的教学及管理•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曾担任白鹿洞等著名书院的山长•鉴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为节约开支,书院除山长外,专职的管理人员很少•许多管理人员是由学生兼职的,由山长在学生中挑选优秀者担任经长、学长等,参与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书院由于主办人名气大,加之不收费或很少收费,因而吸引了许多学子尤其是平民子弟前来求学,一些著名的书院在校生经常达到数百人甚至高达上千人•书院提倡讲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山长主讲儒家经典,然后引导学生探讨、争辩、论证•书院除了对学生进行儒家文化、道德修养教育外,还引导学生评论时政,针贬社会弊病•明末著名文人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汇聚了一大批社会正直的士大夫,号称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在明末更对黑暗政治和宦官魏忠贤专权的斗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书院新颖的办学理念受到近代以来许多教育家的赞赏•现在许多国内著名大学的校训就出自白鹿洞等著名的古代书院•材料二清朝建立后,书院一度遭到禁止•后虽又重建,但政府开始对书院严加控制乾隆皇帝曾亲自下诏对书院的招生、教学、考核等做出严格规定,此后的书院与正规的官学、州学、县学已无区别•书院的招生人数、办学质量大幅下降、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下降•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书院逐渐停办,退出了中国的教育舞台•(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明时期书院的办学特点,并分析书院产生的重大影响•(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书院逐渐衰亡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书院的理解•第(1)问的“特点”,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可从办学体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办学规模等方面思考;“影响”主要是加强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和正统地位,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质量以及对近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第(2)问,从清政府对书院采取的措施及西方新式学校对书院教育的冲击来回答•答案(1)特点:办学体制新颖、公办民营;教学管理新颖,学生参与管理;教学方法新颖,倡导讨论、争辩;名人任教,办学规模大;教学联系时政•影响:加强了理学的社会影响和正统地位;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有利于教育平民化;有利于培养具有自主精神的优秀人才,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对弘扬社会正气、政治清明起到一定作用;对近现代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2) 原因:清政府文化专制的加强,书院办学质量的下降;近代工业化潮流(或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书院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西方新式学校发展,冲击了书院教育4. (2013 •温州十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该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的船舶亦应一律没收――《航海条例》材料二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材料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的矛头指向谁?这一条例所反映的思想与全球化趋势是否相符?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理由(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并指出这对世界市场的作用•(3) 20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以来所确立的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遭到了一系列的破坏,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重建世界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这有何意义?解析本题以英国为例,考查对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理解,主要涉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措施、《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等知识点•第(1)问,根据《航海条例》可知矛头指向荷兰,判断的理由从英国颁布条例的目的和对经济交流的影响方面考虑•第⑵ 问的“内涵”从材料中概括,“作用”主要谈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3)、(4)问,联系教材知识,回忆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的要求, 答案(1)荷兰•不相符•因为英国的《航海条例》体现了其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2) 内涵: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实行关税平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进行侵略、掠夺影响: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恶化,原有的准则不起作用;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经济战,这使原有的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十月革命后两种社会制度展开竞争与对抗,这影响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间的正常交往.(4) 措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成立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意义: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5. (2013 •台州模拟)全球化(globalization) 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掀起研究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500年之后的广义全球化进程来看,全球化的宏观趋势是由曲折反复的波动所构成的,有前进有后退•每一轮全球化的进展基本上都是由世界体系的霸权国推动,……上一轮全球化(1850〜1914)是由英国主导的,持续了65年;而这一轮全球化则由美国主导,也已经差不多65年.……本轮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美元化是一体之两面,而去全球化则意味着美元在全球地位的逐步下降――瞿东升《第二轮“去全球化”开始了》材料二“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 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勺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卡斯特罗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四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 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 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 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百度文库《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1) 依据材料一指出“广义全球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能主导“这一轮全球化”的原因.(2) 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卡斯特罗这段话的理解.( 不得摘抄原文)(3) 材料三中邓小平所说“开放的世界”主要指什么?列举新时期中国融入“ 开放的世界”的主要事件.(4) 材料四主要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哪方面的问题?其实质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解析本题考查对全球化的理解以及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第(1) 问的“事件”很明显是指新航路开辟,“原因”可从二战后美国的实力及其主导的国际组织回答.第(2) 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答即可.第(3) 问,列举主要事件时要注意“新时期”这一限制语,可联系20 世纪末21 世纪初的史实组织答案. 第(4) 问,从材料中的“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来回答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思考.答案(1) 事件:新航路开辟. 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和关贸总协定.(2) 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全球化带来新的不公;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3) 全球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或经济特区等具体措施); 1991 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1992 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也可)(4) 非传统安全问题. 其实质是发展问题. 解决: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6. (2013 •日照二模)近代科学的兴起,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 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材料二就像牛顿因为发现了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主导了17世纪的科学一样,达尔文因为发现了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主导了19世纪的科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1) 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2) 陈独秀曾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3) 根据材料一、三,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解析本题以“科学”为主题切入,考查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影响,涉及知识点纵观古今中外,对解读信息、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结论、判断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要求•第(1)问,实际上要求通过材料理解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催生作用•注意“分析指出”,也就是在对材料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再提出结论•第(2)问,要求从思想、政治、经济等角度,认识近代科学与“欧洲崛起”的关系•第(3)问的“共通之处”稍难,需要准确撷取材料信息•简析“原因”要理解新文化运动中弘扬科学精神的出发点,这里“科学”的含义不仅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还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答案(1)文艺复兴运动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种时代精神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催生近代科学的兴起(2) 认识:近代欧洲科技兴起,打击了宗教迷信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言之有理即可)(3) 共通之处:借助科学正确认识社会•原因: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2014年高考热点专练八2014周年、2015周年大事
专练八2014周年、2015周年大事一、选择题1.(2013·南昌调研)“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解析2015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
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是《辛丑条约》的规定。
答案 C2.(2013·江南十校联考)日本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100周年。
福泽谕吉主张“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依次对应的应该是思想解放、政治变革和创办实业等。
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项洋务运动属于“有形的物质”类、B 项辛亥革命和D项五四运动属于“改变政令”类,而新文化运动属于“变革人心”类,故选C项。
答案 C3.(2013·烟台模拟)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
”“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解析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1922年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故排除①;④与史实不符。
②③与五四运动符合,故选A。
答案 A4.(2013·临沂一模)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材料解析题全攻略:实战应用 混合类材料解析题.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
的一个基本特征。 ★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
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
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
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第一层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领先的原因: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50
主 40
要 科
30
技 20
成 果
10
0
0
35
10
15 17 世纪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 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 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 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 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 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 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干 罗斯福新政
设问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
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五因果型选择题
题型5因果型选择题1.(2013·浙江文综模拟)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郡国并行制,它的实施最终导致地方王国势力强大,引发七国之乱,威胁中央统治,故选A项。
答案 A2.(2013·湖州调研)《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广州成为这一时期中西贸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 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 三角贸易的形成C.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对外贸易变化原因的理解。
从题干信息,广州十三行存在时期,各大洲与广州贸易发展,广州成为中西贸易的中心,也促进了广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这说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有关,故选D项。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或者与材料不符。
答案 D3.(2013·临沂三模)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件俱用英文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
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正义。
”这直接导致了()。
A.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B.1862年设立同文馆C.洋务派掀起自强运动D.传统经史教育破产解析本题为从原因到结果类型的选择题。
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一 文字史料型选择题(含模拟冲刺、三模试题 含解析)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高考题型特色专练:题型一文字史料型选择题(含2013年模拟冲刺、三模试题,含答案解析)题型1 文字史料型选择题1.(2013·保定一模)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宗法制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B.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周与商朝一大区别C.王国维盛赞周的政治制度D.宗法制下,周分封的对象局限于本宗亲族解析本题是史学观点材料题。
王国维认为西周政治与商朝政治的差别之一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的分封制、礼制都是由嫡长子继承制延伸的,故B 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并非为适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材料只是对商周制度的比较,未涉及评价,排除C项;周分封的对象有三类: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 B2.(2013·河北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
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世袭制C.察举制 D.宗法制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特别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认为族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不收养异姓人,说明深受宗法制的影响,故选D。
答案 D3.(2013·青岛一模)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理解能力。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题型特色专练 题型二 图表情境型选择题
题型2 图表情境型选择题1.(2013·苏北四市联考)关于右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 解最准确的是( )。
A .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B .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C .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D .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解析 本题为地图型选择题。
从图中的“行省”可知该时期指元朝。
A 项的 “强干弱枝”指宋代,C 项的“尾大不掉”错误,D 项的“民族对峙”不正 确,排除A 、C 、D 三项。
元朝首创行省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管理,故B 项正确。
答案 B2.(2013·滨州一模)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提高播种效率 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解析 本题为表格型选择题。
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 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 、B 、C 三项不全面。
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知,图表内容有利于提高单位面 积农产量,这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
故答案选D。
答案 D3.(2013·海淀适应性训练)阅读1844~1856年广州、上海对英贸易进出口额比较 表(单位:万元),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推动了对外贸易的扩大C.协定关税特权造成两地外贸地位的变化D.上海逐渐取代广州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口岸解析本题为数据表格式选择题。
当时的确有太平天国的战乱,但是对广州的影响不大,排除A项;民族工业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排除B项;上海和广州都是《南京条约》开放的口岸,都受到关税协定的影响, C项不正确。
《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分流了广州的外贸活动,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3·淮北一模)下图为某一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路线图。
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 )。
A.从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B.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C.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D.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解析本题为地图材料题。
2014届高考历史(题型特点+考场破题+命题预测)15种热考题型十三 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
13.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考题示范(2011·天津-T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
l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l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 15.6 81.8 2.61910 39.8 41.4 18.81920 40.1 39.4 20.5资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右图为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
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表格、漫画、文字三种形式的史料为载体,借助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表格、解读漫画及文字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2.挖掘表格信息,解答问题:(1)步骤:读表头→看出处→析表文→结合设问做判断(2)有效信息及推断(信息1)表头时间及材料出处↓(推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看中国经济,可用来回答第(2)题的第二问。
(信息2) “原料,,由l5.6到39.8再到40.1;“手工制品”由81.8到41.4再到39.4;“机↓器产品”由2.6到18.8再到20.5(推论)中国产品出口比重中“原料”和“机器产品”在逐渐增加、“手工制品”在逐渐减少。
20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2014年高考热点专练四文化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型国家
专练四文化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型国家一、选择题1.(2013·杭州二模)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B.儒家思想在欧洲各国得到推崇C.当时启蒙思想已经在欧洲传播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从材料中的“英译本、法译本、拉丁译本”表明,《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表述有误。
答案 D2.(2013·南昌调研)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这项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材料叙述了某一发明在打击旧贵族方面的积极作用和给人类和平带来威胁的弊端,联系四大发明的作用,只有火药与此相符。
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3.(2013·黄冈质检)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
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成就。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
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反映了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4.(2013·孝感二模)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5 因果型选择题1.(2013·浙江文综模拟)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这一做法( )。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郡国并行制,它的实施最终导致地方王国势力强大,引发七国之乱,威胁中央统治,故选A项。
答案 A2.(2013·湖州调研)《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
……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广州成为这一时期中西贸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 三角贸易的形成C.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对外贸易变化原因的理解。
从题干信息,广州十三行存在时期,各大洲与广州贸易发展,广州成为中西贸易的中心,也促进了广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这说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有关,故选D项。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或者与材料不符。
答案 D3.(2013·临沂三模)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件俱用英文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用配送汉文。
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正义。
”这直接导致了( )。
A.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B.1862年设立同文馆C.洋务派掀起自强运动 D.传统经史教育破产解析本题为从原因到结果类型的选择题。
材料主要意思是英国要求清政府尽快培养会英文的中国学生,以备翻译之用,这直接导致了1862年设立同文馆,B项符合题意。
A项不能及时解决当时清政府的燃眉之急,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4.(2013·佛山质检)甲午战争之前20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约为七百三十万元。
甲午战争后6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包括采矿企业)共为七十九个,其资本总额为一千七百多万元。
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小农经济彻底破产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清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D.洋务企业丧失了垄断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小农经济一直处于瓦解时期,故A项错误;B项应该是在一战期间,故错误;C项本身表述错误。
故选D项。
答案 D5.(2013·长春调研)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本题以辛亥革命的背景立意,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能力。
结合史实可知,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
B项正确。
答案 B6.(2013·滨州一模)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
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B.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C.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D.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解析材料反映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挫,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无法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7.(2013·安徽模拟冲刺卷)天津《益世报》曾刊文称:“四五年来农民知识渐有进步。
例如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此外农民所知新名词亦不少。
”使农民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C.农村根据地的创建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解析材料将“匪祸”前后的农民状况进行了对比,“匪祸”后农民的知识与觉悟都提高了,由此可见,“匪祸”的说法只是站在文章作者立场上的提法,统治者往往称革命者、共产党为“匪”,依据所学知识,共产党在1927 年后创建农村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提高了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8.(2013·永州一模)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
结合题干时间1947年,以及“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可以判断B项正确。
A、C、D三项与三大战役有关,分别发生在1 948~1949年。
答案 B9.(2013·青岛一模)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解析“一边倒”是建国初的外交方针;“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多边外交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
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答案 B10.(2013·潍坊模拟)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中国加入WTO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从1978年到1992年,非国有工业、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有了大幅提升,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故选B项。
A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D两项错误,中国加入WTO是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
答案 B11.(2013·金华十校一模)“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邓小平发表上述讲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当时我国( )。
A.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B.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凸显C.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D.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从题干官僚主义严重,权力集中、家长制、干部终身制及特权现象,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刚起步时期的现象,故选C项。
中国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是20世纪60年代,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D两项;题干未涉及腐败问题,排除B项。
答案 C12.(2013·南阳模拟)“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B.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能力。
从题干禁止公民与外国人通婚,反映了古代雅典对公民有许多限制,外国人不享有公民资格,故选B 项。
答案 B13.(2013·苏北四市一模)爱因斯坦认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捍卫哥白尼日心说 B.奠定实验科学基础C.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D.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解能力。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故选B项。
答案 B14.(2013·福州质检)据统计,英国国会在1740年至1749年的10年间通过的圈地法案只有64个,而1800年至1809年则有574个。
造成这类法案数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B.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C.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 D.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解析题干反映圈地法案急剧增加的历史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工业革命背景之一圈地运动。
工业革命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促使了圈地运动的扩大,故B项正确;A、C、D三项是法案数量猛增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 B15.(2013·泰州模拟)“从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革新了技术 B.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C.议会改革完善了制度 D.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解析题干时间正处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使英国在生产技术领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由于革新了技术,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故A 项正确。
B项不是主要原因,C项开始于1832年,D项是在19世纪中后期。
答案 A16.(2013·池州模拟)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人均糖消费量(磅)A.B.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初,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是西班牙与葡萄牙,排除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