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

合集下载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解空气成分的结构和比例。

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的。

在大气压力和温度下,氧气会与碳水化合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根据该反应式,可以通过测定碳水化合物与氧气之间的摩尔比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准备试剂及仪器:6mol/L葡萄糖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试剂、测量氧气产生的密度管、燃烧器、酒精灯等。

2.将空气与氢氧化钠混合:取一定容器,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燃烧器将容器中氧气燃烧为二氧化碳和水。

3.收集氧气:将容器倾斜,将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在密度管中,并用氯化钙试剂吸收水蒸气。

4.测量氧气的体积:用测量的方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注意保持温度和压力的稳定。

5.计算氧气含量:根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及反应摩尔比,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要谨慎,避免火源和碱性溶液的飞溅。

2.测量仪器要保持干净,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如温度和压力。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通常空气中氧气
含量约为21%,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说明实验操作正确,反之则可能存在误差。

实验意义: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空气成分的结构和比例。

对于理解空气的性质及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启发作用。

以上是关于过程及原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 实验步骤: 气 中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氧 2,点燃红磷,迅速 气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含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 量 温时,翻开止水夹。 的 测 定
1、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小于 外界大气压,水被压入集气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
和杂质
二、各成分占多少体积呢?我们今 天学习一下氧气的测定方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红磷 + 氧气 固体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固体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体积
小结: 该实验是初中化学上册唯一一个
定量实验,实验误差原因分析是本节常考点
。误差
偏小
偏大
原因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 室温;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
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 继续燃烧。
1、弹簧夹没有夹紧, 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 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他的结果总是偏大,会有什 么原因呢?
答:〔1〕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 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2〕插入燃烧匙太慢,塞进瓶塞前瓶内 部分空气受热溢出。
帮小明总结一下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冷却后,翻开弹簧夹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中考化学教材实验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材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选择红磷的原因: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为固体;不与空气中其他成分反应。

不选择木炭和硫的原因:燃烧生成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不选择铁丝的原因: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选择镁条的原因:还能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将银白色的液体汞加热,得到的氧化汞是红色粉末。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5.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说明剩余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集气瓶内水面上了一定的高度后不再继续上升,说明氮气不溶于水。

6.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少于1/5的原因有哪些: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导管中有水残留7.误差分析: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多于1/5的原因有哪些: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过慢;弹簧夹未夹紧导致燃烧时部分空气逸出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要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发生装置的导管为何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应露出胶塞一点即可,目的是便于气体导出。

2.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何导管要靠近底部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气体已集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伸入集气瓶中的导管为何不宜太长?便于观察气泡的速度和取出集气瓶。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刚开始加热产生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刚开始的气体时装置内的空气;看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才开始收集;实验完毕时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空气中测量氧气的实验原理

空气中测量氧气的实验原理

空气中测量氧气的实验原理
测量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常见的两种实验原理:
1. 氧电极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空气中氧气浓度的方法。

氧电极是由一个氧敏感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组成的。

氧敏感电极通常是以银为基础,表面涂覆有一层氧敏感膜,这种膜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参比电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势参考。

当氧气与氧敏感膜发生反应时,会导致电势的变化,通过测量这个变化,可以间接测量氧气的浓度。

2. 气相色谱法:这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测量气体成分的方法。

首先,通过采样装置将空气样品引入气相色谱仪中。

然后,将样品在适当的温度下通过固定相柱,不同成分的气体会按照其在柱上的亲和性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来分离。

最后,通过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各个成分的峰值强度,根据峰面积比例即可计算氧气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氧气浓度时,还需要对空气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去除水分、CO2等干扰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
实验结论的应用和推广
实验结论: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以了解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生物呼吸对空 气成分的影响。
应用领域:环境监测、生物科学、医学研究等。
推广价值:该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科学 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04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 实验前后的氧气含量、实验时间、 温度等。
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差异,评 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氧气 含量的变化量,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 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 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气体泄漏、温度变化等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 实际应用:探讨实验结果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误差分析和实验改进
误差来源:装置气密性不好、读数不准确等 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改进:针对误差来源采取的措施和改进方案 实验结果可靠性评估:比较不同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和可靠性
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验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实验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02 实验器材
实验所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种类:集气瓶、燃烧匙、 弹簧夹、烧杯、橡皮管、 红磷或木炭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实验,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以及不同环境下的氧气含量变化,进一步理解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
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20%。

本实验通过燃烧法测定氧气含量。

当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它会消耗氧气。

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
1.广口瓶
2.燃烧匙
3.精密天平
4.称量纸
5.酒精灯
6.橡胶管
7.三角架
8.砝码
9.铜丝(直径约2mm)
10.火柴
11.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步骤
1.在广口瓶底部铺一层干燥剂,用以吸收水蒸气。

2.将铜丝绕成螺旋状,一端与燃烧匙相连,另一端穿过橡胶管。

3.用精密天平称量10g铜丝,放入燃烧匙中。

4.用砝码平衡广口瓶与燃烧匙之间的重量,记录平衡后的读数。

5.用火柴点燃铜丝,迅速放入广口瓶中,并立即塞紧瓶塞。

6.观察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注意广口瓶内火焰的颜色和燃烧时间。

7.燃烧结束后,待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再次进行称重。

8.根据燃烧前后的重量差,计算消耗的氧气质量。

9.通过消耗的氧气质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缺氧。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的。

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易错,注意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烟雾。

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固体是烟。

而雾指的是液体。

这里容易出错!)3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1这里指的是体积,不能说质量。

第二在本实验中只能说是五分之一,不能说是百分之二十一)5实验误差分析:如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6从本实验得出氮气的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物理性质)7药品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够和氧气反应,并且只能消耗氧气;产物必须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举一反三: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不但会消耗氧气,还能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解析版)

专题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氧气的制取重点突破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 P2O5 )固体,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②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 2 )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 3 )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5、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 )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容器中空气体积的15。

6、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误差分析8、实验反思用其他药品代替红磷时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能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镁能与O2、N2、CO2反应),则集气瓶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不只是O2的体积,会使测量结果偏高。

( 2 )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不是气体,或生成的气体能被集气瓶中的液体吸收。

分析:若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如木炭、硫粉等,则会导致反应后集气瓶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使测得的结果偏差较大。

改进实验:用NaOH溶液代替集气瓶中的水。

(3)在空气中不反应的物质分析:若物质在不与空气反应,那么就无法消耗氧气,如铁在空气中不反应。

9、改进装置基础练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主要基于氧气与还原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种是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并测定产物的量,另一种是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间接计算氧气的含量。

方法一: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的原理在此方法中,还原剂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

通过测定氧化物的质量或体积,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常见的还原剂是碘化钾(KI)。

碘化钾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钾(K2O)或碘化钠(NaI)。

反应方程式:2KI+O2->2K2O或2KI+O2->2NaI实验过程如下: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

2.碘化钾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3.通过测量氧化物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方法二: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在此方法中,使用已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与空气反应,测定还原剂溶液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常见的还原剂是亚硝酸钠(NaNO2)。

亚硝酸钠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N2)和硝酸钠(NaNO3)。

反应方程式:2NaNO2+O2->2NaNO3+N2实验过程如下: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并通入亚硝酸钠溶液中。

2.进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亚硝酸钠被氧气氧化为硝酸钠。

3.通过测量亚硝酸钠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可以利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对还原剂的消耗量进行测定,例如滴定法或电化学测定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还需考虑氧气以外的其他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为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所以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或技术来排除这些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总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利用还原剂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或通过测定还原剂的消耗量来间接计算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体积计算公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体积计算公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体积计算公式一、引言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氧气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体积对于环境监测、医疗诊断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即通过测定氧气浓度来计算其体积。

二、测定氧气浓度的方法测定氧气浓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化学法、光谱法、气体扩散法等。

其中,电化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来确定氧气浓度。

三、电化学法的原理电化学法的原理是利用氧气与电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氧气浓度。

常用的电极有铂电极和银电极。

当氧气与电极接触时,氧气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根据电流的大小可以确定氧气浓度。

四、计算氧气体积的公式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到计算氧气体积的公式为:V = (nRT) / P其中,V为氧气体积,n为氧气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P为气体的压力。

五、实际测量步骤1. 准备电化学测量仪器,包括电极、电源和电流计等。

2. 将电极插入待测空气中,确保电极与氧气充分接触。

3. 打开电源,开始测量。

4. 根据电流计的读数,计算氧气的浓度。

5. 根据浓度和其他已知条件,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氧气的体积。

六、注意事项1. 测量时要保证电极与氧气充分接触,避免氧气泄漏。

2. 测量仪器需要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修正。

4. 实验环境中的其他气体成分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需要进行修正或排除。

七、应用领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体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通过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来评估空气质量。

在医疗诊断中,可以通过测量患者呼出气中氧气的体积来评估肺功能。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测量氧气的体积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八、结论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计算其体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氧气浓度的方法,根据浓度和其他已知条件,可以使用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氧气的体积。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原理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原理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原理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是一项非常常见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对空气采样进行分析,了解空气组成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空气成分测定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读者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实验原理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少量的氢气、氦气、氖气等气体组成。

空气成分测定实验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和检测。

主要采用分离漏斗、化学吸管、瓶塞式密度计、总量分析仪等仪器设备。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密闭容器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连接好总量分析仪和瓶塞式密度计。

2.空气采样:用化学吸管采集空气,然后把气体尽量分散到总量分析仪中。

3.密度的测定:在瓶塞式密度计里先注入一定的水,然后钻上导管塞,插入温度计和压力计即可。

4.采样量的测定:打开分离漏斗,让一定量的空气在分离漏斗内分离,利用容积取量器,将气体体积取出。

5.气体分析:通过总量分析仪,分别分析空气样品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含量。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每个成分在空气
中的百分比。

三、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采样的可靠性。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尽可能避免毒气和可燃气体的泄漏
和聚集。

3.实验前需要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校准,以保证仪器精度和准确性。

4.实验后需要回收废气和化学废液,以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上就是空气成分测定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该实
验可以了解空气中各组分的含量和质量,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了依
据和参考。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

初三化学空气组成和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讲解与基础练习【梳理知识点】知识点一、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拉瓦锡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笔记:知识点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集气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1)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上记号。

(3)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4)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6)红磷燃烧停止,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知识点诠释】1.可燃物必须选用燃烧后生成物为固体的物质。

不能选用木炭、硫等,因为木炭、硫燃烧产生的是气体物质,且与所耗氧气体积相同,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倒吸入瓶中。

2.红磷必须过量,燃烧时才能使容器内氧气消耗完。

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方可打开弹簧夹。

4.该实验还能得到的结论:氮气(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具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和难溶于水的性质。

5.实验后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装置漏气(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3)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小,引起测定结果偏低)。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06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拉瓦锡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拉瓦锡测定空气的组成的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

2.实验装置汞槽中汞的作用是,作反应物,起液封作用,二、吸水法测定氧气的含量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2.实验装置(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橡胶管、弹簧夹。

(2)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1)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2)连接装置。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

(5)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6)燃烧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过量。

(2)装置必须密封。

(3)导管内先注满水。

(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极易溶于水,不占有体积。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的水的体积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友情提示:通过此实验也能得出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及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7.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要足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密闭容器内水面上升不到原气体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2)实验装置的密封性要好。

如果密封性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进入密闭容器内,导致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

(3)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代替红磷。

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不准确;而细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氧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此密闭容器内水面不上升。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生
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广口瓶内压强减
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容器内,此时进
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就是容器内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
白烟
认真观察现象:
问题1:点燃红磷后,你会观察到什么现 象?
问题2:燃烧完毕,集气瓶内的水位是如 何变化的?预测一下实验结果。
想一想,刚才观察到什么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 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实验反思:
① 会 木炭、硫粉燃烧虽然消耗了氧 气,但同时生成了CO2、SO2气体,瓶内 压强变化不大,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② 会 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③ 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气体,
用量要过量
拓展提升: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用镁代替红 磷做燃烧物是否合适?
镁与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都能反应,燃烧生成的虽都是固体, 但却不只是消耗氧气,因此减少的体 积不是氧气的体积,所以不能用镁代 替磷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
4.用燃着的火柴伸入中罩的剩余气体 里,看到 火柴熄灭 ,说明剩余气体 主要是 氮气 。检验剩余气体时,不能 将钟罩直接从水中提起,理由 是 钟罩内将混入空气 。
5.从以上的实验中你能推测出剩
余的主要气体的一些性质吗?
①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
② 难溶于水

6.下列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ABCD)
1.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和杂质0.03%
2.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铜 + 氧气 加热 氧化铜
第2课时
一、燃烧法测定氧气含量
带导管的双 孔橡皮塞
燃 烧 匙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方程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方程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方程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程式可以使用以下反应方程表示:
2Cu + O₂→ 2CuO
该方程式描述了氧气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过程。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百分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质量的铜粉,并称量记录其质量。

2. 将铜粉置于加热坩埚中,并放入预热至恒温的炉中。

3. 打开炉门,将坩埚放入炉中,并关闭炉门。

4. 加热坩埚,使铜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直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5. 关闭炉门,等待坩埚冷却至室温。

6. 称量记录冷却后的坩埚质量。

7. 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氧气的质量变化。

8. 根据氧气的质量变化和初始铜粉的质量,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百分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应控制好各个变量,如温度、反应时间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此实验方程式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但
也有其他方法可以进行测定,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方程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方程式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方程式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生存和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

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以用浓度或百分比来衡量。

空气中氧气的最低浓度为18.95%,在室内外不同的环境下,氧气的浓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室内环境中,氧气含量较低,因为放射性物质会把氧气吸收,使得氧气含量降低。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以使用化学方程式。

首先,根据实验所示,可以将气体中的氧气的浓度计算出来:m/V (m/V) = C (m/V) f,其中,m/V (m/V)代表空气体积单位体积中的氧气浓度,C (m/V)代表一定量氧气溶解在单位体积中的摩尔浓度,f代表空气体积中的氧气含量。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浓度,接下来可以使用以下化学方程:X/C (m/V) = C (m/V) f,其中,X / C (m/V)代表空气体积中的氧气含量,C (m/V)代表一定量氧气溶解在单位体积中的摩尔浓度,f代表空气体积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这两个公式可以求出空气中氧气的实际含量。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氧气含量的测定精度,从而为企业或社会等有关方面提供法律依据,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除了可以依靠化学方程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例如,利用气体分析仪工作原理,可以通过分析由气体组成的成分,从而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另外,还可以采用气体比重法以及热电法等,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

综上所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以上介绍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氧气含量的测定精度,并能为企业或社会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此外,还可以采用气体分析仪、气体比重法以及热电法等,来进一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的物质(如:红磷或白磷)与容器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如果将其打开与外界相连且一端伸入盛水烧杯中导管上的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流入密闭容器内,进入的水的体积,填补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点燃五氧化二磷(P 2O 5) 2、实验现象:红磷剧烈燃烧,黄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3、实验时的注意事项:①点燃红磷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红磷要过量(或足量)③点燃红磷前要夹紧止水夹 ④当燃烧停止,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⑤不能用碳、硫、蜡烛来代替红磷,因为它们燃烧后都有气体生成。

使瓶内气体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化,瓶内外气压差很小,水不能进入或进入的水很少,但如果在瓶内先放入能与生成气体反应的物质除去该气体,也能用碳、硫、蜡烛等代替红磷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镁也能与氮气反应,使测得的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大4、做测定氧气的实验时选用的固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不与其它气体反应,只与氧气反应③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是固体5、对做完实验后水量的分析(1)吸入瓶内的水不足1/5的原因分析①红磷不足,消耗O 2太少。

②气密性不好。

③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2)吸入瓶内的水大于1/5的原因分析①点燃的红磷插入集气瓶时赶跑了瓶内的一部分空气②点燃红磷前未夹紧止水夹,使瓶内的空气沿导管跑出③可能选用了能与氮气反应的物质,如:镁等。

6、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实验结论延伸该实验除证明空气中O 2的体积量约为空气体积的1/5外,还可得到以下结论。

①氮气体积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4/5:空气主要由O 2和N 2组成,因为实验测得空气中的O 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则剩余气体体积基本为N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步骤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步骤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步骤
分析:空气成分的测定要求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在过程中要保证装置内的氧气与给定药 品充分反应,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来回移动注射器保证要让气体完全消耗.
解答:解:装入铜粉并将注射器与具支试管连接(③),加热具支试管(①),缓慢拉注 射器(②),停止加热(⑤),将小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试管中(⑥),等到冷却到室温 读数(④).所以答案为A.故选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步骤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加热具支试管;②缓慢拉注射器;③装入铜粉并 将注射器与具支试管连接;④冷却至室温,读出注射器内气体体积;⑤停止加热;⑥将小气 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试管中.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⑤⑥④ B、①②④⑤⑥③Biblioteka C、③①⑤④⑥② D、①③④②⑤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的废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在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化学反应方程式略 各种化学反应的现象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如燃烧、爆炸) 缓慢氧化(如金属生锈、呼吸作用) 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 钾和二氧化锰 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装置:发生装置(装置图见下页)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收集装置:图见下页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否溶于水 密度与空气比较 检验和验满:
物质的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单质
氧化物



实验室制取氧气:
A
B
C
D
E
工业制取氧气
原理:根据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低温蒸发 操作:空气
降温 加压 升温
液态空气
-196℃<t<-183℃
液氧
观察与现象描述:
1.实验现象: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器官对实验过成 的直接感应产生的。 包括:实验前: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过程:发光、发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变色 2.描述实验时注意(1)光与火焰的区别 (2)烟与雾的区别 (3)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3.描述现象的顺序: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一氧化碳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污染物: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烟尘 粉尘 机动车尾气 污染源 工厂排放出的尾气 煤燃烧的产物 温室效应 危害 酸雨 臭氧空洞
提高大自然对空气的净化能力(植树造林) 防治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针对污染物来源采取措施 改进燃烧装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进发动机结构) 改进燃料结构 使用清洁能源 太阳能 风能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原理:将固体红磷放在封闭着一定体积空气的集气瓶里燃烧, 生成白烟(固体颗粒)五氧化二磷,消耗掉密闭集气瓶里的氧气, 且没有气体生成。 反应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到燃烧停止,温度恢 复到室温以后,白烟消失,打开止水夹,瓶内液面上升约1/5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讨论:氧气的体积小于1/5或大于1/5的原因。 小于1/5: 红磷不足; 气密性不好; 没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了 大于1/5:止水夹没夹紧;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过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