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资源(85页)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汇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课设计教案教课设计、教案一体化设计课题 100 之内数的认识课时 1 课时设计人教课目的设计 1. 能正确数出 100 之内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认识数位次序,理解数的构成,预计。
2. 经历从现真相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3. 经过用 100之内的数描绘身旁的事物,进一步领会数与生活的联系;经过简单的预计形成初步的预计意识,培育数感。
教课方法设计情形教课法、启迪式教课法、解说法、直观教课法、着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的方式、主体性教课法、教课程序设计教材办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研究新知1.初步感知画面2.提出问题3.解决问题师小结到达南极”这幅情形图表现的是在冰雪覆盖的漂亮的南极大陆上,南极的主人――企鹅、海豹、贼鸥齐集在一同,欢迎到达南极的小客人的画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图中的信息有:100 只企鹅,24 只海豹, 23 只贼鸥。
经过解决“有多少只企鹅呢”的问题,来学习100 之内数的数数、认识计数单位“百”;在解决“有多少只海豹”的过程中,学习 100 之内数的构成及数位的次序。
该情形图旨在唤起学生对南极的神往,激起学生数数的梦想,并向学生浸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企鹅部落》引入,唤起学生对南极的神往,增添兴趣。
教课重难点。
本节的教课要点是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次序,能正确的读写 100 之内的数,掌握 100 之内数的次序及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本节的教课难点是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位“百”,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次序。
企鹅、贼鸥、海豹,还有一些练习题顶用到很多描绘数的大小关系的词语,帮助学生成立起100 之内各数的大小观点。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预计一些物件的数目,展现用数来表达、沟通的相关内容等。
教课中要实行先估后数的策略,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引学生从身旁的事物中找寻素材进行预计练习,培育学生的预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年级下册数学计划及全册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计划及全册教案青岛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时间、空间和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2)认识时间(3)空间和几何图形(4)数的认识(5)简单的统计和概率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数学知识。
(2)教具和学具:使用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
(3)作业和练习: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每个章节安排2-4课时。
2. 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青岛版)2. 教辅资料:一年级下册数学辅导资料3. 网络资源:与数学相关的教育网站和资源六、教学策略与技巧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2. 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数学概念。
3.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4. 情感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七、单元与课时安排1. 单元安排:将全册内容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课时。
2. 课时安排: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课时。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c课时备课卡课时备课卡教案序号:2课时备课卡教案序号:3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8+9= 8+8= 7+8= 7+6=14-8= 10-6= 13-9= 18-9=二、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问:还剩几只船?还剩几瓶矿泉水?揭示课题: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1.探究算法。
谈话:“15-8=”你想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
反馈: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分两次减8, 15-5=10, 10-3=7; 方法3:从10里减8再加5, 10-8=2, 2+5=7; 方法4:想加法算减法, 8+(7)=15, 15-8=7。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一起把问题一解答出来了,你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二么?赶快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谈话:现在,老师想出题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板书算式:13-7= 13-8= 12-7= 16-8= 四、当堂达标1.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
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课堂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请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说,再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15-8=8+(7)=15, 15-8=7。
15-5=10, 10-3=7;教学反思: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在教学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课时备课卡课时备课卡教案序号:514-6= 12-3=聪明的孩子都写出来算式,那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十几减9、8、7的知识,我们是用的什么办法呢?请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并把得数写下来。
青岛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最新教案
青岛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最新教案青岛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最新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 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
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三、课堂小结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熟悉并掌握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涉及以下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
2. 数的比较大小。
3. 数的加法和减法。
4. 数的排序。
5. 数的组合和分拆。
6. 数的图形表示。
教学步骤:第一课: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的读法的练习。
2. 操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练习。
3. 拓展:通过数的游戏和数的图形表示,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数的读法。
第二课:数的比较大小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的比较大小的练习。
2. 操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进行数的比较大小的练习,并进行数的排序。
3. 拓展:通过数的游戏和数的图形表示,巩固学生对数的比较大小的理解。
第三课:数的加法和减法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
2. 操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进行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并进行简单的算式填空练习。
3. 拓展:通过数的游戏和数的图形表示,巩固学生对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第四课:数的组合和分拆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的组合和分拆的练习。
2. 操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进行数的组合和分拆的练习,并进行简单的算式填空练习。
3. 拓展:通过数的游戏和数的图形表示,巩固学生对数的组合和分拆的理解。
第五课:数的图形表示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数的图形表示的练习。
2. 操作: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数字物品进行数的图形表示的练习,并进行简单的图形填空练习。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内容概要本学期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运算能力。
全册教材共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展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图形的认知与分类、数的排序和模式认知等。
通过这一系列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设计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将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
1. 介绍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将侧重于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生将学习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加减法、空间与几何、图形的认识等核心内容。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我们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我们致力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识点传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各章节知识点的教学任务,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技能培养:通过实践操作、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技能。
兴趣激发: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
学习习惯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2. 简述教材版本及适用年级。
本教案所依据的教材版本为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学设计)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
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有多少只?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参与指导。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
(学生动手操作)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
(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资料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 个十和 8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
总第 课时 摘石榴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 、在能读写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 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二单元 丰收了
——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7—20 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 它不仅是学习 100 以内数的计 算的基础, 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 对发展学生的 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 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00 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 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 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 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 100 以内 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 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并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经历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的过程,,形成初步估计的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厘米、米的认识难点 : 建立长度观念。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阿福做上衣”。
通过“怎么回事?”的问题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认识厘米;第二个信息窗是“阿福做长袍”,通过“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的问题引出对长度单位米、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阿福的新衣”这一素材,可以从讲故事入手,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1米还是100厘米呢?”,并加以解决。
2、要重视实际测量,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以形成厘米、米的表象。
对厘米、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实际测量活动,同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在具体测量时,允许并鼓励学生灵活选择和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同时,能针对具体测量对象,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教师还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身边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并找出一些长度是1厘米、1米的物体,使学生真正了解1厘米、1米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
所以要加强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青岛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提出具体的要求: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教具:钟表.拼图.计数器米尺.直尺.课件等第一单元逛公园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教学措施: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课时数:3课时.信息窗2 划船——十几减8、7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7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7.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十几减8、7.理解计算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8+9= 8+8= 7+8= 7+6=14-8= 10-6= 13-9= 18-9=选几题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二、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问题.提问:还剩几只船?还剩几瓶矿泉水?(板书问题并列式)揭示课题: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指导学生写出这些时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学看钟表)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抽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
(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学生分小组研究)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并写出后面魔术箱的数。
3、投影出示104页第9题
引导看图,教师说明横看有什么特点、竖看有什么特点。
问:横看第一行数有什么特点?第二行数有什么特点?空白处怎样填?
………..
第五行数有什么特点?空白处怎么填? 填完图后,你还觉得有哪些规律?
四、随堂检测:
四、随堂检测:
四、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
二、导学案: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教师讲评。
3、老师总结。
三、随堂检测:
1、教师:通过“小小运动会”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三、随堂检测: 丰收园
1、教师:通过“小小运动会”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
课题:回顾整理(三)设计教师:时间:
教师个体探究备课
课题:教科书第14---16页练习题。设计教师:时间: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预设
一、预习学案:
请同学们观察图上的彩灯,你发现了什么?对,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规律。
一、预习学案:
投影出示排列有规律的彩灯。
二、导学案:
今天我们学习了探索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看看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什么规律
教师个体探究备课
课题:课本17页,我学会了吗?设计教师:时间: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预设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课方案(青岛版)窗 5——买纪念品第一课时1.提出问题用前往买海螺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1)学生独立思虑。
(2)学生小组合作议论、沟通。
(3)有的学生可能用连减的方法,挨次写两个竖式,能够鼓舞学生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连减的竖式,并让学生剖析两种写法的异同。
(4)有的学生可能先把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格加起来再用50 去减,老师可以提示把两个算式归并成一个算式。
在一个算式里,先算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格再算剩下的钱我们就要想一个方法,比方能够用一个符号表示。
2.学生谈谈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
3.教师总结:算式里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
4.你能解决“要买海豚玩具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5.请你自己解决(1)买珊瑚标本、贝壳、海豚玩具一共需要多少钱?(2)买海豚玩具和贝壳比买海螺多花多少钱?三、总结[ 板书设计 ][ 教课反省 ]第二课时[ 教课内容 ] 自主练习 1— 5[ 教课目的 ]1.稳固 100 之内数的两步加减混淆运算。
[ 教课重、难点 ]教课要点是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淆运算。
[ 教具准备 ] 练习本[ 教课过程 ]一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 1(1)察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自己试试写连加竖式,并与连减竖式比较。
(3)收集感兴趣的日历,进行相关的加法运算。
2.自主练习 2(1)学生独立达成,要点沟通计算每一道题时的运算次序。
(2)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 3(1)认真察看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2)这几道题错在哪里,应当如何更正。
(3)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4)全班沟通。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套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材简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教案全集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来到南极100以内数的认识来到南极例2及自主练习信息窗二观察贼鸥(一)信息窗二观察贼鸥(二)南极小客人我学会了吗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下雨了学看钟表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农夫的一天方位牧童与牛认识图形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信息窗一校园护绿校园护绿100以内数的减法(不退位)信息窗二保护环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信息窗三绿色行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绿色家园信息窗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小熊做客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五、小小存钱罐信息窗一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练习课信息窗二人民币的计算人民币的认识练习课第六单元大海边大海边信息窗一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练习大海边两位数减两位数大海边两位数的减法练习大海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参观水族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的练习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混合练习课大海边信息窗五大海边混合运算练习课大海边混合运算练习课大海边回顾整理(一)大海边回顾整理(二)大海边回顾整理(三)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信息窗一厘米的认识信息窗二厘米和米的关系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课外实践我学会了吗第九单元儿童乐园中心板块对全册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左上角板块学看时间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左下角板块统计内容的回顾与整理(一)左下角板块统计(二)右上角板块厘米、米的认识右下角板块复习元、角、分方位与图形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数学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九个单元:1、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
2、构建开放型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页)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汇总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指导学生写出这些时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学看钟表)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抽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
(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学生分小组研究)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
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5点半,在数学上读作5时半。
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给出时间找出对应的钟表。
2、认一认,说一说。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3、游戏,你拨我说。
4、填写时刻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2—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新的数位“百位”,知道百与十之间的关系,以及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指能用计数单位来描述抽象这个数)。
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新的数位“百位”,知道百与十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知识与经验:1、知识:2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对个位、十位的认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
2、经验:生活中积累的“数数”的经验,集合的思想(10个一是1个十迁移到10个十是一百),等量代换思想(用小棒代替企鹅)。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
教具:每组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引入:今天一位远方的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随之出示一只企鹅)同学们看看它是谁呀?谁知道企鹅的家在哪里呢?你在电视上或书上看到过南极吗?对于南极你知道哪些知识?现在有许多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我国1985年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曾经有两位小朋友来到了南极,我们看看他们在南极见到了什么?(出示挂图)2、你在图上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有多少只企鹅?”“多少只海鸥”?和“有多少只贼鸥”?(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1、到底有多少只企鹅呢?(1)数一数①猜。
同学们,猜猜看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你猜得对不对?(数一数)②数。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用铅笔指着数。
③交流。
哪个小朋友愿意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只企鹅?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可能有一只一只数的,2只2只数的,5只5只数的,10只10只数的)虽然大家刚才数的方法都不一样,但都数出了是100只企鹅。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④概括。
老师觉得,我们在数的时候,可以一只一只的数,也可以2只2只的数,数出10只以后用笔圈起来,用同样的方法接着往下数。
数出10只以后再用笔圈起来,最后再10只10只地数--10、20、30……(2)摆一摆①如果我们用小棒摆一摆100这个数应该怎么办?(①一根一根地摆,摆100根。
②两根两根地摆。
③十根十根地摆。
)②十根十根地摆怎么摆?(说明先数出10根,捆在一起)③拿出你的小棒,数出10根捆在一起,看谁做的好。
④请5个小朋友站起来举起你的小棒,一共多少根?(老师领着数:一个十、2个十、3个十、4个十、5个十是50根)⑤再请一同学站起来,举起小棒,现在是几个十?有多少根?再请两个同学站起来,举起小棒,现在多少根?(8个十是80根)还不够100根,怎么办?⑥现在咱们一块来数一数好不好?(10、20、30……100;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共有100根。
)(贴第3页的小棒图,板书:10个十是100。
)(3)用计数器表示①同学们能不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②概括:在十位上放一个珠子是10,放2个珠子是20 (10)个珠子是100,把10个珠子都去掉,可以用前面的1个珠子代替它们。
③生随师摆,同时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0里面有10个十)④大家看,这个珠子现在所在的位置应该叫什么?为什么?⑤师拨珠,生倒数:100、90……10。
2、有多少只海豹?(1)数:用笔尖指着数一数海豹有多少只?(2)摆:你能不能用小棒把24这个数摆出来?小组合作你们是怎么摆的?(3)用计数器表示:谁能在计数器上把24拔出来?试试看你是怎样拨的?(4)概括:24里面有2个十和4个一。
3、有多少只贼鸥?(同1、2步骤类似)(板书:23里有2个十和3个一)。
4、概括:(1)指着板书:100:10个十;24 :2个十和4个一;23 :2个十和3个一。
猜想一下,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个十和2个一是多少?(板书)(2)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小结:这些数都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是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是几表示几个一。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三)自主练习1、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
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2、我说你数。
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3、数一数,填一填。
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6—9页教学目标:1、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2、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天上的鸟多还是冰上的鸟多,实际上是求47大还是32大),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数学思考、数感)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学生知识经验分析: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知识基础。
100以内数的读写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重难点关键分析:本节课重点使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体会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掌握以及用符号来表示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上一节课我们随着小科学家们来到南极参观考察,这一节课继续我们的南极之行好吗?。
出示情境图(把文字遮盖),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提出以下问题:天上有多少只海鸥?冰上有多少只海鸥?一共有多少只海豹?左边有多少只企鹅?右边有多少只企鹅?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或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多少?左边的企鹅比右边的企鹅多多少?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多,这些问题正好是小科学家想知道的,我们来帮他们解决吧!(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估数、数数师:大家都很想知道海鸥、海豹、企鹅的只数,现在就请大家来估计一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独立思考后,说出估计数,并简单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师: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靠估计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认真的数一数才行。
教师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数出天上的海鸥(四十七只)、冰上的海鸥(三十二只)、海豹(二十五只)企鹅(三十九只)、数并在情境图上出示(用大写)。
2、写数、读数(1)师:对于这次南极考察,这可都是重要的数据,赶紧帮小科学家记下来吧!找一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余写在练习本上,共同订正时,可以纠正一下写法。
(2)请板演同学读出写的数,评价后全体同学齐读。
在计数器上拨出以上各数。
按老师要求一个数一个数拨出,注意订正反馈,每拨完一个数就大声读出来。
3、概括读写法则师:(指板书)这些数同学们既会读又会写,真了不起,那你发现我们在读数和写数时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先读出,再写出,然后总结。
(学生可能会答读写都是从左向右,也可能答先读写十位上的数,再读写个位上的数,)先肯定学生以上的说法,然后用计数器演示使学生明白,左边这一位是十位,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十”;右边这一位是个位,1个珠子表示“1”,左边这一位十位对于个位来说就叫“高位”)。
所以我们读写时都是从高位起。
4、数的大小比较(1)师:小科学家们还想弄清是天上的海鸥多还是冰上的海鸥多?是企鹅多还是海豹多?大家还能帮助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47比32大,所以天上的海鸥比冰上的海鸥多。
39比25大,所以企鹅比海豹多。
师:噢!只要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就知道谁多谁少了。
教师板书47和32 25和39(2)师:那你又是怎样比较47和32的大小的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案可能为:47比40大, 32比40小,所以47大,32小。
以数的组成说明:47比4个十要多,32不够4个十。
可能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47排在32后面,所以47比32大。
对以上说法,都给予肯定表扬。
并用同样的方法比较25和39的大小。
(3)师:怎样用符号把47和32连接起来,还能看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引导学生用“>”和“<”连接。
教师板书:47>32 32<47师:你能用符号连接25和39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5<39 39>25(5)拓展延伸师:(指板书)能否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