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聋校的语文课堂充满“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语文是人类交流、思考和表达的工具。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下面是我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学习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方式:1. 热情洋溢的教师。
教学是一项充满热情和创造力的工作。
老师的热情可以感染学生,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更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同时,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 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语文游戏、课堂故事、课外阅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乐趣和丰富性。
3. 饱满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情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尚情感的熏陶和感受。
例如,可以让学生朗读优美的诗歌、赏析经典的文学作品、写作情感故事等,提高学生的情感境界和表现能力。
二、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语文识字能力。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成为优秀读者和写手的必要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阅读视野。
2. 强化文化知识的传授。
语文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3. 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发言、大胆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关键动力之一。
谈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 高课堂 教学 的有效 性是 所有 教育 教学 改革 的共 同追 主体” 这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 堂教学 的核心 是促 进聋学 课 求 ,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 的首要 目 。什么样 的教学是有效 生 的发 展 ,教学 中所采取 的措施 和手段必须要为促进 聋学生 标 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 文森教授说 , 课堂教学有 的发展服务 , 只有聋学生得到发展了 , 教学才是有效 的。
基础
教 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 , 我们 聋语文教师来说 , 高 就 要提 出的“ 学生是学 习和发展的主体” 的教学理念和“ 了听 , 除
二、 精心备课。 整体把握是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 须树 立二个理念 , 语文课 程标 准》 必 即《 指 的前提
聋人 可以做 任何事 ” 聊 的聋 教育理念 。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 “
学 目标和聋生实 际设计 教学 思路 , 选择教学方法 。如创设 怎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要 必须备好
【 日期】0 1 l 1 收稿 2 1 一7 |【 简介】 |作者 卢艳梅(98 )女 , 17一 , 江苏省泅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 高级教师 , 小学 宿迁市特殊教 育教学 能手 , 研究方 向: 特殊教育 ; 赵风陆 (92 ) , 17一 , 江苏省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 , 男 中学高级教师 , 宿迁市学科 教学 领军人物 , 宿迁市 小学语文
面, 相信我们一定能提 高聋校语文课 堂教学的有 效性 , 高聋生语 文素养 , 提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 聋校 ; 语文教 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 6 . G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5 03 ( 0 10 — 0 8 0 2 9 — 4 82 1 )4 0 1 — 3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制 , 往 不 能达 到一 些 较 复杂 活 往 动所 包 含 的全 部 技 能 要求 , 不 但 能 因此 而 不 让 他 们 参 加 这 些 活
动 。教 师 应 鼓 励 学 生 部 分 参 与 其 中 , 而 运 用 已有 技 能 , 展 新 的 从 发
子 失败 后 , 容 易 失去 信 心 , 是 很 或
五 、 课程 教 学 研 究 结论 本
代 替 ,使 这 些 孩 子 失 去 了 许 多 锻
炼 生 活 自理 能 力 的 机 会 , 直 接 这
过 程 ,可 以 帮 助 盲 学 生 获 得 事 物
的整 体概 念 。例 如 喝水 , 师 要 教 带 领 他 找 到杯 子 和水 源 , 一 杯 倒
不 知 如何 引导 、 发孩 子 去实 践 。 激
这 时 , 校 的配合 往 往 是 关键 。 学
通 过 家 校 联 系 ,指 导 家 长 利 用 日常 生 活 指 导 与 训 练 学 生 参 与 劳 动 。根 据 学 校教 育 训 练计 划 ,
把 在 校 学 到 的 生 活 技 能 在 家 中加
教 苑 责 编 :玉 任 辑沈 赫
A UNL F J RA O O
M D R o E N
S PECI L ED UC AT- N A o
> 听■被 学研究 >
让 语 文 课 堂 更 精 彩
●
听 力 残 疾 直 接 影 响 了聋 生 语
许 寅 虹
语 文 态 度 ” 问 卷 调 查 , 94 % 的 的 6 .9
定 生 活 自理 能 力 后 的 无 限 欢 欣 鼓
度 重 、能 力 弱 的 学 生 只 参 与 吃 汤
圆这 一 环 节 就 足够 了 。
尊重聋生需要 创设有效语文教学情境
尊重聋生需要创设有效语文教学情境【摘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习语文的难度,提高聋校语文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聋生的特殊需要,结合聋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使情境创设和语言环境相融合,与聋生年龄特点相符合,和聋生实际生活接轨,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聋生;特殊需要;语文;教学情境;有效性聋生由于身理的缺陷导致其形象思维相对占优势,感知事物、学习语言需要依靠直观形象的帮助。
因此,聋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利用态势语、图片、实物、演示、课件、实践操作等等来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还原课文的本真,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少学习语文的难度,从而提高聋校语文教学的效率。
然而,在现实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却未能遵循聋生的特殊需要,忽视聋生学习语言的特殊性,出现教学情境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脱离聋生的生活实际,与聋生年龄、心理特点不相符等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情境创设的效果,影响了聋生语言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要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聋生的特殊需要,结合聋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来进行。
一、情境创设要与语言环境融合,体现“语文味”聋生从小在生活中不断地认识周围的事物,但因为听力缺陷没有同时形成语言。
所以聋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形式与语言的内容相结合,充分揭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帮助聋生理解语言,学会语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却忽视了聋生不能自然习得语言,没有语言基础的特点,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呈现过程中,没有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
而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教学情境,是无法帮助聋生习得与内化语言的,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使聋生语言能力得不到发展。
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把情境与语言环境相融合,让情境在具体的语言文字环境中展开,聋生在接收情境所带来的信息的同时看到相应的语言文字,使之一一对应。
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
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随着聋校初中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由于聋生与听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聋校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下:
1. 采用视觉化教学法:语文教学应该以图像、动画等视觉元素为主,使聋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2. 利用手语辅助教学:手语是聋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将手语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聋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言。
3. 采用情景教学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聋生在真实场景中感受语言的运用,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多样化教学方式:针对聋生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5. 加强语言评估:定期对聋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聋生提高语言能力。
总之,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需要探索出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实践与评估,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聋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 1 -。
提升聋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路探讨
提升聋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路探讨聋校语文教学是针对听力有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
由于学生的听觉受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
如何提升聋校语文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思路:一、注重视觉教学由于听觉受限,学生主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图表、图片、漫画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工具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呈现语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强化书面表达能力聋校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口语表达受限,因此应注重培养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书面练习,例如写作、填空、作文等,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纠正学生的写作错误、提供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聋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个人差异,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训练;对于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指导等。
通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聋校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利用在线课程、教育软件等进行教学。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互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提供在线辅导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五、促进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教授成语时,可以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聋校语文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注重视觉教学,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促进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人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
那么在聋校教学中如何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让聋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1激发聋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知识、技能的动力。
没有兴趣,学生是无法学习你所教学科的知识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聋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
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1猜谜语,图画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抓住聋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聋生的思维能力,开课时,我先请学生猜谜语,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我就先请学生猜谜语,“上肢下肢都是手,有时爬来,有时走,走时很像一个人,爬时又像一条狗。
”生动形象的谜语,激发了聋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猜出谜底。
这时我趁机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小猴子住在山上,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下山来做了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请大家打开《小猴子下山》这一课。
于是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书本上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转化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很自然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1.2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将指谁?”“相指谁?”他们之间为什么闹不和?后来为什么又和好了?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插图激趣、以活动激趣、以情境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能力的重要场所,但有时候语文课堂显得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为了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创造一个富有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环境。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文言文阅读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题材或热门话题,结合时事和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辞典、学习软件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乐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和游戏,如语文知识竞赛、剧本创作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此外,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可以利用音乐、诗歌、歌曲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和韵律。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讲述、小品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
可以通过作业、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进步空间,推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
总结起来,要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引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学方法、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形式,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措施来实施。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课前准备1. 深入了解教材: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2. 搜集相关素材:教师可以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诗歌、散文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丰富的语文环境。
3. 设计精彩的开场: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开场环节,引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影视欣赏、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如写作、演讲、朗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
3. 引导性的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
三、互动方式1. 学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师生互动: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评价方式1.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式,如写作评价、讨论评价等,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2. 及时的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改进。
结语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需要教师从课前准备、教学内容、互动方式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全面考虑。
只有通过精心的准备和巧妙的设计,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引导您打造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的重要场所。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语文课堂却显得枯燥乏味,缺乏语文的魅力。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课堂的整洁与美观,让学生在一个清爽宜人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此外,合理的座位安排、适当的光线和温度调节,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同时,我们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往往只强调知识的灌输,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
为了充实语文课堂,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感官方式来感知和理解语文知识。
三、注重文本的选择与解读语文的核心在于文本,选择合适的文本对于语文课堂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选择既有内涵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文本,例如经典诗词、名著、优秀散文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与解构文本,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情感和美感,培养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
一方面,我们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字、词、句、段落等层次的讲解,教会学生正确书写的技巧与规范;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与表达能力。
通过书写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语文的魅力与乐趣。
五、关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我们应该关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背后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浅谈聋校语文教学生活化
学生课堂2020 年 5 月13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孩子由于听觉障碍,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途径被严重堵塞,接收信息量有限,学习汉语言有一定难度,针对听障学生的现状,我们努力在课堂上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他们的语文课堂,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聋校教材已使用了几十年,与时代脱节,远离学生生活,很难引起听障学生的兴趣,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新课,带着问题听课有益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前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意思。
这样既教会学生读文章时排除字词障碍的学习方法,能熟练运用工具书,又养成了预习习惯。
朗读课文,根据要学的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要求。
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我给学生留的课前预习作业是这样的:1.在地图上找出桂林的位置。
2.上网找几张桂林山水的图片。
3.读课文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人们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课前预习生活化重在让学生体验,语文源于生活,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能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充满了好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听障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听障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感悟,加深感受。
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的:1.游一游大多数听障学生都是守在家里,很少有外出旅游的机会,在学习“桂林山水”“趵突泉”“记金华的双龙洞”等一类游记的文章时,因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想象出文中描述的情景,严重的与聋生的生活脱轨,因此在学游览性质的课文时,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游览边学习,让学生如有身临其境之感。
2.看一看有些课文内容可以通过电影、动画等直观地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如“董存瑞炸碉堡”“狼牙山五壮士”“火烧邱少云”等课文与听障学生所处的时代脱节,只凭借文字和老师的讲读很难让听障学生理解。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学生交 流对生 字新 词的理解 ,说说 自己是 怎么记 , 怎 么理解 的。带着对 生字新词 的认 识再读课文 , 要求语音 正 确, 分清句读 。 最终 的朗读 目标 在品读 课文和精读课文 中落实体现 。 由于聋生 听力 障碍 , 语音教学和有表情 朗读必然要耗 费大量教学 时间 , 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 的评价仍延续一 张试卷定终身 的模式 。课 堂朗读 一味使用手语 , 面无表情
教学片段一 : 教学第八册 《 骆驼和羊》 ( 出示训练提示 : 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 间 , 骆驼 认为
— —
师: 这一段 话有几句 , 每一句讲 了什 么?
(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 师: 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 因为刮起 了大风 , 以窗户格格 响 , 所 因为窗户格格 响 , 以饲 养员小李 才被惊醒。 所 第一 句是第二 句的原因 , 第 二句又是第三句 的原 因。
生: 因为秋 天的深夜本来 就很冷 的, 加上刮大风 , 天气 就更冷 了, 以小李 想到小猪会冻坏 。 所 师 : 到小 猪会 冻坏 , 想 小李是怎 么做 的呢? 一骨碌 ” “ 是 什 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 一骨碌跳下床” 。
( 出示 句 子 : 小 李 起 床 。② 小 李 一 骨 碌 跳 下 床 。 ) ①
文素养。
一
教学片段二 : 教学《 给小猪 垫草》 在这一课 中 , 作者写道 : 天的一个深夜 , 秋 突然刮起 了 大风 , 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 。 饲养员小李被惊醒 。他想 , 风 这么大 , 天这么冷 , 小猪会不会 冻坏 ? 他一骨碌跳下床 ……
、
走 进 文 本 。 出“ 文 昧 ” 读 语
的一种读 书形式 , 主要 引导学生借 助语言 直观 , 形象 地传
谈如何让聋哑学生的语文课堂绽放华彩
蓁 的 独 思 特 维 的 定 角 势 度 提 , 发 出 现 疑 问 题 , 讨 , 从 论 1 蓝
进 行 批 判 性 质 疑譬 培养学生
。
初 -
篓 子们由于听力失聪, 他们
0 ; T 宁 省 感 知 事物 、认 识 世界 的 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 对知识的掌握、问题 的认 识不够深入 ,缺乏主观能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提供 良好的条件。
【 关键词 】 数 学课 堂教 学 ;民主氛 围;
心 理动 因 :创 新 能 力
组 织 形 式 , 积 蓑 极 创 设 数 学 教
. : :
活打 下 深厚 扎 实的基 础 。
【 关 键 词 】聋 哑 ;
课 堂;语文;教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是 否 有激情,够生动 ,是它能 不 能使 课 堂成 为学生 向 = 往 的乐园的关键。聋哑孩
的一个组成部分,作 为一名基层特教语 文 教 师,面对的是 一群生动可爱,具有 不同 个性 潜能、充满活力、身心不 断成长 的聋 哑学生,对他们 的语 文教 学方 法也要相应 有所调整 ,应捕捉 生活 中的语言现象 ,在 语 文教学 中有意识地将 生活材料 语文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 ,引导学生亲历知识 的形 成与应用的过程 ,使 学生在获得 对语 言理 解的 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 感态度 与价值 观等 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 学习知识 以外 ,让学生在教 育过程 中各个方面的素 质都得到有机的和谐发展 ,为聋童的健 康
成 长 以 及 创 造 美 好 的 生
谈如何 让聋 哑学生的语文 课堂绽放华彩
提 供 良好 的 心 理 环 境 ; 同 时诱 发 以 需要 为 核 心 , 以 兴 趣 、 情 感 为 基 本 内容 的 心 理 动 因 。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焕发生命力淅川聋哑学校李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聋校语文教学应渗透在聋生的生活中进行。
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也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
因此,从聋生的终身发展出发,依归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从而加强聋生的语文实践,提高聋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
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
只有“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才能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只有在富有生活特色的课堂上,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能陶冶聋生的情操,还能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聋校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聋校语文教学创设出生命力且富有生活特色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语文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聋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聋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这就要求聋校语文教学内容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必须突出注重实际运用的选材。
首先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人类的社会生活不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奔腾向前,还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课本的选材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生活,语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
在这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
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材料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内容对他们生活的实用价值确实很大。
让语文课堂成为聋生的学习乐园
周刊让语文课堂成为聋生的学习乐园黄少娟(漳浦县特殊教育学校,福建漳浦363200)摘要:语文不是为了教而教,面对枯燥抽象的语文知识,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聋生的学习乐园,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无疑是首选。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聋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知识和情感体验来理解文本内容,并感受语文学科中浓浓的“生活味”,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情趣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聋生;生活;夬乐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研究发现,课前三分钟大脑皮层中还处于兴奋点,一个 美妙的导入犹如一部乐章的序曲,引人入佳境。
因此,在教 学导入环节,教师要重视优化三分钟,激发聋生的“兴奋点”。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能 最大化的激起聋生学习兴趣,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和积极探究的氛围。
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导入新课。
选取最基本的生活材料:一 只较大的玻璃杯、盐、淡水、鸡蛋,先将淡水注入玻璃杯,再放 入鸡蛋让聋生观察鸡蛋的位置,然后向杯内加盐不停搅动,直到盐水饱和,鸡蛋上浮于水中,最后请聋生说说实验过程并解释原因。
这个源自生活的小实验,原料易得,只要动手 去做就行。
重要的是简单的实验达到了吸引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的导入目的,而且也训练了聋生说话、观察的能力。
又 如《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的课文,导入部分可以让聋生说说生活中的大自然都有什么颜色、声音等自然现象,在 自由开放的交流中了解更多生活常识。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聋生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效,更富有成效。
二、教学过程,品味生活由于听力障碍的,聋生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极为有限,其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抽象的内容容易失去兴趣。
因此,在课堂上的一味说教往往会遭遇“冷场”。
教师不 能将教材中的课文为唯一内容,使之成为无源之水,而是要 带领聋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从生活中走进文本,在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生活。
生活化让聋校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生活化让聋校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
任川燕
摘 要:教育来源于生活,在新课改思潮的带领下,语文课堂教学具体活动的安排 更 要 和 生 活 实 际 紧 密 结 合,只 有 这 样 才 能 不断地提升听障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为所用.听障学生在听力方面或 多 或 少 都 有 缺 陷,因 此 聋 校 在 对 学 生 教 育 时要从生活中启导他们,把生活知识巧妙地用于语文课堂教 学 过 程 中,让 听 障 学 生 通 过 生 活 简 化 知 识,加 强 语 文 教 学 与 他 们 生 活 的 联 系 ,从 而 使 语 文 课 堂 变 得 更 精 彩 .
(一 )立 足 生 活 ,直 观 展 示 由 于 听 障 学 生 理 解 能 力 差,往 往 对 一 些 日 常 现 象、常 见 的生活用品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所以我 根 据 教 材 的 内 容 和 学生的认知特点,对 一 些 生 活 中 的 物 品,利 用 实 物、图 片、视 频等形式创设生活 化 的 认 知 情 境,让 听 障 学 生 走 进 生 活,认 识生活,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比如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学 习 蔬 菜 等生活常物一课 中,就 可 以 准 备 相 关 的 实 物:茄 子、大 白 菜、 辣椒等蔬菜作为教 具,让 学 生 能 直 观 观 察,对 于 它 们 的 生 长 环境和制作 成 的 菜 肴 等,则 用 多 媒 体 动 画 的 形 式 让 他 们 了 解,这样使学生在与生活亲密接触的同时 更 好 地 认 识 了 这 些 蔬菜. (二 )动 作 示 范 ,简 化 内 容 由于听障学生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 于 语 文 教 材 中 的 部 分字词难以理解,教师就可采用动作 示 范,让 学 生 现 场 体 会, 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比如 在 学 习 词 语:“刷 牙、牙 刷”“书包、包书”等调换位置意思完全 不 一 样 的 词 语 时,听 障 学生很容易混淆,理解就更难了.所以 教 师 的 动 作 示 范 显 得 尤其重要,通过做出形象夸张的动作,为 他 们 现 场 讲 解,就 能 迅 速 化 解 难 点 ,帮 助 听 障 学 生 更 好 的 认 读 . (三 )转 换 角 色 ,表 演 代 入 有 些 课 文 内 容 可 操 作 较 强,如 让 学 生 演 一 演 课 文,则 可 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 现 在 学 生 面 前,从 而 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提高听障学 生 对 生 活 的 认 识. 比 如 采用教师朗读、学生 表 演 的 形 式,让 学 生 通 过 生 活 化 的 表 演 代入故事情节,体会 课 本 想 传 达 的 想 法 和 愿 望,形 成 情 感 共 鸣.这样,不仅理解 了 课 文 内 容,同 时 理 解 了 作 者 写 作 的 原 因 ,为 培 养 他 们 自 理 自 立 能 力 奠 定 了 基 础 . 二 、教 学 内 容 生 活 化
如何让聋教育语文课充满美
如何让聋教育语文课充满美摘要:作为聋教育教师,应当发挥美育功能,结合各种教育,有的放矢的把美融入教育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灵魂,完善人格,升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聋教育;语文课;美育当课堂教学有了节奏和生气,有了欢乐和热情,课堂教学的美就出现了。
一堂优美的课,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和鉴赏能力。
聋生与正常学生相比,生理缺陷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认识世界和接触社会,因此聋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让美充满聋教育的语文课堂呢?使聋生感觉到教师教学艺术美。
语言美,口语:聋生能用眼睛来感知,用心来体会。
所以,作为一名聋教育教师,同样也要做到教学语言层次明晰,优美生动,口齿清晰,情感真挚,富有节奏和感染力。
教师铿锵有力、优美生动的语言就像吸铁石一样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共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手语:手语是聋生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也是聋生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
手指语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组成的,是聋人学发音,掌握口头语言,学习识字及书面语言极好的辅助工具。
教师打手指语时,指式要清晰、正确,手臂不能晃动,要稳定,姿势应自然,要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手势语是用手势动作交流思想的一种语言形式。
聋校教学所使用的手势语是聋人在没有语言交际工具的情况下,因交流思想需要而创造的一种简便的交际工具和手段,是聋人对自己丧失听觉而未形成语言的一种适应和补偿。
手势语形象简单,容易被耳聋学生接受运用。
教师在课堂中打手势语要尽量做到速度均匀,动作规范,幅度适当。
手语美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教态美。
教师的仪表和教态可以体现一名教师的“为人师表”,聋哑学生最善于模仿教师。
正确做到教态美,特别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因此,作为一名聋教育教师,应该做到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眼光传神,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
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
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介绍如下:随着聋校的发展和聋生教育的进步,聋生也渐渐接受了初中语文的学习,但是由于听力受限制,聋生在语文学习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探究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聋生的特点和学习难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聋生学习语文时,由于听力受限,往往不能够听懂老师课堂上的表达,因此教师应该用图表、图片、漫画等多种方式来辅助讲解。
教师还应该关注聋生的注意力集中和积极性,鼓励聋生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跨界挑战能力。
正确认识聋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为聋生设置更加合理、更加个体化的教学计划,是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其次,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教授语文知识,减少难易程度的跳跃。
聋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老师不能过分强调语文高深知识,还应该根据聋生的年龄和语文水平,适度调整课程难度,培养聋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中央内容分解成小主题或文段,通过图表辅助讲解,让聋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语文知识。
这样能够充分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最后,学校和家庭应该合作,共同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为聋生学习语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学校可以配备高质量的语文教材、专门的教师、多媒体设备和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等,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让家长也能参与到聋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
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为聋生提供最优质的语文教育,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对于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该结合聋生的特点和学习难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教授语文知识,减少难易程度的跳跃,同时,学校和家庭应该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聋校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让聋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聋校的语文课堂充满“文味”
“语文味”对于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了,因为语文学科就是一门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美丽;语文教师就是带学生体验语文的精妙和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聋校的语文教学,也要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来,也要让广大聋生体会出语文的神妙与动人。
我们聋校的语文教师也是在孜孜不倦地引导聋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但是,由于聋生的生理缺陷,导致语言感知的滞后,再加上汉语言文字内涵的千变万化、博大精深,聋校的语文课堂还停留在理解文字的初级阶段。
俗语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语道: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了。
汉语言文学中有许多地方是不能说的,是说不透的。
那如何摆脱支离破碎的课文讲解,让语文重归本色、焕发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呢?我是一名语文课堂教学路上的初行者,结合自己最近一年的教学谈一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首先,重视情感体验呈现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天生生动、浪漫,是有人情味的,有韵味的。
记得有人说,“语文世界,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超载了实用价值观念的,是自由的心灵世界,这个领域是非常神妙的、非常动人的。
”要教出聋校语文的美感,那么就不仅要求教学生课文的句意及文章大意,还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
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此外,还要求语文课堂上要弥漫着一种氛围美。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
我校学生由于长期住校,与父母的交流不多,再加上父爱深沉的特点,聋生体会的不深,于是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我先带学生体会作者笔下父亲的爱子情怀,通过视频放映看父亲艰难的背影,通过重点动词、形容词的学习,感受父亲买橘子的艰辛;通过品读、联想父亲的五句简单的话,体验其中蕴涵父亲深沉的爱。
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回想自己的父亲,谈谈感受,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感受父爱。
最后,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氛围美,因为氛围是一种心理环境,它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
通过营造氛围感受父爱。
尽量让语文课堂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呈现出语文味。
其次,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带学生多方位体验文本,呈现语文味。
主题教学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提出的并研究的课题,窦老师认为,主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这里的主题,既非思想主题,亦非知识主题,而是一种文化主题。
它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将内容零散、形式单一但却有着共同主题的语文学习文本重新作一番统整。
我在部分课文中也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前我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只觉得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那么美丽的女孩在大年夜惨死街头让人不禁簌簌地落泪,但是,当我执教这篇课文时,再研读教材,我读出的不仅是个“不幸
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是一个教人们坦荡地面对生活的磨难、热情地追求幸福的故事。
所以,我分别用不同的课时带学生就这篇课文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在体验“不幸”时,让学生将文本进行重整,围绕不幸的主题进行学习,体验其不幸。
在解读“幸福”时,再次将深研文本,使学生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背影》一课中,我围绕“父爱子”、“子思父”的主题进行不同角度地解读。
所以一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主题,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人生五味。
其次,博览兼收,书香袭袭呈现语文味。
阅读大量真诚生动、丰富新颖、有格调的符合聋生年龄阶段及认知水平的作品,是广大聋生获取话语材料,提升语感水平以及个体审美需要的及好对象。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单凭课本上提供的选文是远远不够的,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那学生在课堂上将有更多见解与交流了。
另外,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也要做到博览兼收,在语文课堂上合适、得当的语言,也将是给学生的一种的引导和收获。
所以师生的博览兼收,那么课堂上袭来的阵阵书香必然会带给我们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
所以,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永远的追求,上出语文味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