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单元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3.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

这反映了儒学( )A.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B.主张和谐世界观C.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 D.注重伦理道德教育4.有艺术评论家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资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山水画蕴涵了( )A.民本思想B.辩证思想C.和平思想D.法治思想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

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6.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7.王夫之在《尚书引义·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1·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排除A 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排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1·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志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到了宋代,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排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排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秦国虽然在穆公时代就已经号称霸主,但真正强大还是从孝 公时代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治 国的利器是爵禄和刑罚,而对儒家的《诗》《书》、礼乐等 深恶痛绝,讥之为“六虱”。清朝姚鼐评论他“教孝公燔《诗》 《书》,明法令”。这很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焚书,惜无佐 证,无从详考。联系秦国的历史,秦始皇焚书不过是守其传 统,“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而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 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摘编自卢向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更相诛伐”的 原因。秦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史料二反映了郡县制怎样的特点?有何意义? 提示:(1)原因:王室衰落;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分封制崩溃。 措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推行郡县制。 (2)特点: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并对皇帝负责。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 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 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史称“焚书坑儒”。
——摘编自王红旗《一言兴邦——读史随想录》 材料二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 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二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 【史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 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课堂检测)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总结+课堂检测)课件(共34张PPT)

1.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 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 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儒、道 、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 C )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南宋
2.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 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 出发点是( C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走近王阳明
谁可成圣人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满街人都是圣人。”
请思考:王守仁认为怎样可以成为圣人?谁
可以成为圣人?他的这种说法对人们的道德 修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陆王心学内容
地位
陆九 心学的 开创者 渊 心 心学的集 王阳 学 大成者 明
世界本原
“心”即理
“心”即理
方法论
反省内心 “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 ──鲁迅
“一种奴隶精神统治着亚洲, 而且从来没有离开过,在那 个大陆的全部历史中,不可 能找到任何一点自由精神的 痕迹,只能看到奴隶制的耀 武扬威”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 理,其谁怜之?”——清人戴震
1.消极影响: 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 然欲求。 2.积极影响: ①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 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②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第3课 宋 明 理 学
1.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的主张。 2.理解儒学在宋明时期发展变化的 原因和影响。 3.认识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 影响。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单元总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单元总结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单元总结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结构单元探究1.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及现代价值有哪些?(1)历程:①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②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提出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

③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④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家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⑥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⑦理学:宋明时期,儒家在应对佛家和道家的挑战时,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⑧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2)现代价值:①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如“仁”“诚信”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⑤“民本”和“义利观”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⑥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如何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与时俱进”的特点?(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单元学习总结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单元学习总结2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九年级物理下册(H

二 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学习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天主教的态度 1.文艺复兴时期 借助于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 宗教题材揭露教会的腐朽和黑暗。他们反对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 义和禁欲主义,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不愿走宗教改革教会教皇进行斗争。这一时期的斗争主要是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束缚,提倡人的解放,宣扬王权高于教权。 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这一时期反对天主教会的斗争采 用披着宗教外衣的形式,但并没有抛弃宗教神学思想。
3.启蒙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抛弃了宗教外衣,提出了无神论思 想,公开向宗教神学宣战,引导人们由迷信上帝转向崇尚自然, 实际上是要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否定教权,他们倡导建立 一个符合理性、人性的社会,天主教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一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讲义第一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儒学的开展历程:初步形成→新儒学→理学→心学→新开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学,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开展,战国时期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形成神学化的新儒学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吸取佛道思想,消失理学、心学体系;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开展,人们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根底上,儒学消失新内容,获得新开展。

线索2:儒学的地位变化:不受重视→独尊地位→三教并行→官方哲学→儒学批判。

春秋战国和秦朝时期,儒学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不被重视;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大一统专制统治的时代要求,获得独尊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受佛道思想冲击,唐朝消失三教并行局面;元明时期,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必记·精要盘点]一、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化历程阶段时期内容创立和开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见开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见“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等思想,并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接受,儒学成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儒家思想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吸取与改造魏晋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表达出极大的包涵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①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消失,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②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依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1.现实意义(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开展和人才的培育有乐观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重点复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重点复习.ppt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 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 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乾隆年间官修)
4、评价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 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 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 有民主色彩。
“致良知”和 “知行合一”
陆九渊
王守仁(1472-1529)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陆
九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渊 陆
③反对“格物致知”

心 学 王守仁
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阳明心学)
②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1、同: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顺应自然 自由精神 专制改革 侠义行为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阶级属性
人物
时期
学派 代表阶层
孔子
春秋晚期
儒家
奴隶主阶级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家
奴隶主阶级
孟子
战国
儒家 封建地主
荀子
战国
儒家 封建地主
庄子
战国
道家 奴隶主阶级
韩非子
战国
法家 封建地主
墨子
战国
墨家
平民小生产者
1.请指出下述材料中的字母分别代表哪一位思想家?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 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 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单元总结

课件的实用性
课件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结 合,避免脱离教材
课件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认 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避免
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课件应注重互动性和参与 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讨论和活动
课件应具备一定的拓展性 和延伸性,引导学生思考
和探索更多相关知识
课件的趣味性
引入故事、案例或游 戏,增加课件的趣味

使用生动形象的图片、 图表或动画,吸引学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76年《独立宣言》,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
意大利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61年意大 利王国的成立,加富尔改革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人 权宣言一世的改革,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1861年农奴制改革
添加标题
汉朝的政治制度:中朝制度、 外朝制度、察举制
宋朝的政治制度:二府三司 制、科举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清朝的政治制度:军机处、 八旗制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添加标题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三省 六部制、科举制
添加标题
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制、 八股取士
课件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生注意力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 生参与其中,提高学
习兴趣
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 或任务,激发学生的 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避免使用过于 主观或片面的 表述
引用权威历史 文献或资料作 为依据
对历史事件的 解读要符合主 流历史观和价 值观
0
0
0
0
1
2
3
4
课件设计的合理性

【名师课堂】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小结与测评ppt课件

【名师课堂】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小结与测评ppt课件

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 其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 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 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需要。
(4)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 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经过朱熹、王阳明等人汲 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
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 摆脱封建束缚,开始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 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 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
第 一 单 元
单 元 小 结 与 测 评
主干知识梳理
专题知识整合
阶段质量检测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
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
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 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 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
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
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单元素养检测(一)(第一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

这些文化遗存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A.时间早B.一元化C.独特性D.多元化【解析】选D。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可以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点。

故答案为D。

A、B、C均不能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

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D.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解析】选D。

由“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受到冲击,“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周易》《礼记》等探讨人生,关注人,可知D正确。

A“尚未形成”与“人”是“天地之心”等观念不符;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史实不符;C“实现了分离”与中国古代史上宣扬“君权神授”史实不符。

3.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他们意在( ) A.提倡节俭思想 B.强调民本思想C.主张依法治国D.批判君主专制【解析】选B。

依据材料可知,朱熹的思想要求君主节俭以爱民,黄宗羲的思想要求君主重视百姓的忧乐,两者都强调了民本思想,因此B正确。

A是朱熹的观点,黄宗羲的思想没有体现;C错误,两者都未涉及依法治国的思想;D错误,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朱熹反对君主奢靡,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

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综合归纳(课件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综合归纳(课件PPT)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最终4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2.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2)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 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 道路。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大归纳
第2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单元知识结构导图
第3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单元专题归纳提升 专题一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 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 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第10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2.精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是人类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3.特征: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表现在:独具特色 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 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第5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总结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2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总结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表现 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 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 民主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Hale Waihona Puke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代思想从神本逐渐走向人本,以人为本成为中华优 以人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 人生观 为本 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问题设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 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出现“双重变奏”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变奏”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针对材料四中“两种极端的倾向”,任 选其中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 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 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 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 一。
——摘编自张应杭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方法技巧:首先,阅读材料的出处,判断材料考查的知识点,根 据所学知识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其次,仔细阅读每一段史料,重点关注 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分析材料强调了几层意思,找出解答问题的有效信 息;最后,根据每一问的设问要求,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相关知识 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 (1)特点: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 和开放性并存。 成因:政治上,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疆域广阔,统一占主 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经济上,农耕经济占主导。思想 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专题小结与测评课件PPT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1 专题小结与测评课件PPT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小结与测评
栏目导航
主题时空 线 索串联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主题发展 历程纵览
栏目导航
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
1.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历程
春秋 创立与发展
战国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栏目导航
改造与独尊 (1)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 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 西汉 主张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 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栏目导航
2.趋时更新
时期
交流融合
蔚然大宗
针对春秋儒学受冷落的境遇,荀子改造儒学思想,吸 战国时期
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
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栏目导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 西汉时期 儒家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汉武 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奠 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基本格局
栏目导航
三教合一
魏晋隋唐时 针对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

精神,三教合一。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形成盛唐的辉
煌文化
栏目导航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转型与成熟 (1)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体系 (2)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进一步形 宋明 成封建伦理体系 (3)陆王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 知”“知行合一”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专题小结与测评课件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专题小结与测评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主干知识梳理
专 题 小 结 与 测 评
专题知识整合
阶段质量检测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 比较项 前期 后期
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
指导思想 民权、平等和进化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追求民主和科学,提 主要宣传马克思主 倡新文学、新道德 义
同 主要内容
点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无产阶级的新文化
• 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 文化运动的主流。
科学社会主义。
(2)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彻底批判封
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 调人的个性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封建 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后来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成为了无产阶
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文化运动
运动
比较项
前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期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序幕,为中共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
不 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
同 作用 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 点 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五 四运动的发生
的成立作了思想准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
相同点 期激烈的争论 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 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二、比较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1.共性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 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不同点
(1)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其主张各有侧重: 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 危亡;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科学与民主,后期学习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课件 第1单元 单元学习小结课件(1)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历史课件 第1单元  单元学习小结课件(1)

3.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 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 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 论”。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 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 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 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儒家思想在欧洲也产生了影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 加赞扬。
2.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诸家理论, 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 一 统 ” 和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君 权 神 授 ”“ 天 人 合 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1.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 育教学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 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 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

一 单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学习总结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 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 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 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 “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 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一 单 元
单 元 小 结 与 测 评
主干知识梳理
专题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合
阶段质量检测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
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
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 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 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 其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 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 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需要。
(4)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 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经过朱熹、王阳明等人汲 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
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点击下图进入“阶段质量检测”
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
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
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 摆脱封建束缚,开始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 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 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