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一、德育目标的全面发展性
发展性德育
二、功能的全面性
三、结构多样综合和开放
四、内容方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五、德育社会地位的主体独立性
六、本性和存在形式的变革性
第三节我国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一、性质:社会主义初级性
二、特点
社会主义方向
科学民主性
开放性
统一多样和层次性
全面发展和兼容性
第四节我国古代德育的批判和继承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修一定的社会或阶 级的思想道德,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学校德育的特征: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2•过程的组织性
3•内容系统性稳定性
4•方法的合理科学
三、德智体美的关系
1•区别——本质不同
2•联系一一
统一于人的培养中
德智体美相互渗透(内容渗透)
德智体美相互制约和促进(相互作用)
二、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
1•乳儿期一一适应性
2•婴儿期一一两义性(品德开始发生)
3•幼儿期一一从他和情景性
4•童年期一一协调性(好孩子)
5•少年期一一动荡性(两极分化)
6•青年初期一成熟性(自律)
品德发展关键期”和成熟期
4个关键期
第五章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章出题趋势
题型:简答、选择
分值分布:2-7分
标志 马克思德育原理的产生
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和实践
马卡连柯一一《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 思想:
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
2•集体教育思想(核心)一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3•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最高目标:道德信念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学习资料

德育原理考试重点学习资料

可编辑 性原则;②活动课程应当与其他课程相配合;③活动课程应当与社会生活相统一。 6、隐形课程的概念: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7、德育直接影响存在的领域主要是: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 第八章 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 1、德育过程的特点: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 2、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应当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3、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是学校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矛盾。 4、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组织应当特别注意的基本原则:①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的张力。②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③注意“教育性活动与交往”的安排。④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可编辑 成的个体的品德或“德性”。 4、确定德育目的的客观依据:①德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②德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③德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进程。④德育目的的制定还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⑤德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六章 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1、从构成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为: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 2、对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及其重点课题的思考(了解):①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②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④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即“信仰教育”的教育。 3、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有:①在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的反映方面,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②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在于使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对教育过程的重要性提高多无与伦比的高度。③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于安排方面:在于既要有认,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在于认同更多的道德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4、活动过程对德育的意义:①德性的本质是德行。②活动的德育意义㈠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知识“活化”;㈡道德活动可以使道德学习的动机得以增强;㈢道德活动可以增进道德的自我教育) 5、德育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包括:①活动课程应当贯彻主体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德育的概念❖广义: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

❖狭义: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道德认识(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

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想基础,决定其他品德成分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

道德情感(情):是在实践中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

情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动力中介作用。

道德意志(意):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自觉顽强地努力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行):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对其他成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调节的作用。

德育原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

班集体: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产生巨大教育力量的教育主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模式。

2.简述德育过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其中,知是基础,情意是中介,行是关键。

德育过程应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律期。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10级晏阳初班黄伊琳一、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第七章) (1)二、德育过程的一般性质及基本规律 (2)三、网络德育管理(第九章) (4)四、德育特点 (4)五、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第一章) (4)六、德育评价的目的、原则(第十章) (5)七、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继承与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p81) (6)八、教师在德育中的角色(第四章) (6)九、德育教师的素质要求(第四章) (7)十、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P68、69) (8)十一、德育内容的特点 (9)十二、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第六章) (9)十三、学校德育管理(第九章) (10)十四、德育过程、方法 (12)十五、师德 (13)《德育原理》复习提纲题型:辨析、简答、案例分析、论述(其中简答题基本上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其余三种题型更多是结合现实状况)一、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第七章)第一节概述一、德育过程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一)对象对比:德育:静态的抽象意义上的理解;客观存在的现象德育过程:动态的实践层面上的操作;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学习活动的具体展开环节以及基本特点与规律)(二)任务基本任务: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德育过程与其他活动过程相区别的重要特点—德育过程:社会活动过程→德育过程的规律:社会规律)(三)意义1.实践意义:德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规律需要深入研究(p113)2.理论意义:可丰富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可为正确实施现代德育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二、德育过程的一般性质及基本规律(一)界定1.概念(1)一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2)具体: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3)现代德育过程:更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共同接受道德影响并促使其自身道德发展的特点(4)社会主义学校德育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条件下受教育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对年前一代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启发、引导和指导受教育者能动地认识、体验和践行道德精神,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心理,发展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教育过程2.与其他各育过程的区别和联系(1)教育目标上的区别:德育过程目标:促进受教育者德性发展,形成稳定、良好的思想品德结构,自主地解决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态度与情感问题。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1、德育: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德育过程: 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6、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汇编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整理版汇编

1、德育: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德性:德性就是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实存的精神性。

3、新性善论: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心理文化结构的遗传存在,它提供了道德教育的可能性,正式由于先天道德禀赋的存在,道德教育才有发掘,发扬光大这一禀赋的可能。

4、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5、德育过程: 即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

(也有人从单个德育任务自开始到完成的历程角度加以界定)6、德育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7、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教师。

8、德育内容: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9、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10、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11、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12、情感陶冶法: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13、品德测评: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14、习俗性德育: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15、澄清反应::“澄清反应”亦称“澄清式问答”、“澄清式回应”,教师通过与学生就其关注的某一问题的对话,帮助学生澄清其思想以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商品性、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革命性2、德育理论的形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有四种:德育原理、德育论、德育学、德育科学、德育学科群。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 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德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德育的定义、德育原理以及一些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一些复习资料。

一、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塑造。

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感、有责任心、有担当精神的社会人。

二、德育原理1. 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激发内在动力:德育应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基础,而非简单地通过外在奖惩来约束学生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以及提供适当的挑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自主性: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选择。

4. 强调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情商和社交能力。

5. 教育与家庭合作:家庭是学生德育的第一课堂,教育与家庭的紧密合作是德育的基础。

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德育实践案例1. 校园志愿者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自治组织:学校设立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德育主题教育:学校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座、演讲比赛、德育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品德表现、道德素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

自考00468德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自考00468德育原理 章节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绪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德育课程第七章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八章德育活动第九章第十章德育资源重点第十一章德育环境第十二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目标分析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选】德育问题。

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选】最为基本的问题是一、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选】理论指导。

二、德育原理的特点【选】【简】二、德育原理的特点【选】【简】价值范畴价值问题二、德育原理的特点【选】【简】原理基础性研究实际德育问题的有效解决二、德育原理的特点【选】【简】联合多学科共同学科专业性例题1.】A.B.C.D.【正确答案】:A例题2【参考答案】(1(2(3谢谢第二节德育原理的历史发展一、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选】发端于等,苏格拉底一、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选】近代《教育漫话》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学科形态。

一、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选】19世纪末20世纪初。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标志。

二、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选】20世纪上半叶近代科学梁启超的《德育鉴》6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则独立的德育学在中国产生的标志。

二、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选】吴俊升的《德育原理》“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的标志。

苏联教二、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选】健康发展第一部德育原理教材,也例题1.A.B.C.D.【正确答案】:C例题2.A.B.C.D.【正确答案】:A谢谢第三节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德育原理的重要意义【选】立德树人一、学习德育原理的重要意义【选】德育实效性提高一、学习德育原理的重要意义【选】做好德育研究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选简】马克思主义多学科理论与实际开放创新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选简】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选简】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选简】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选简】例题1.】A.B.C.D.【正确答案】:D例题2【参考答案】(1(2(3(4谢谢第二章德育的概念与功能本章目标分析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什么是德育一、教育发展中的德育概念【选】一、教育发展中的德育概念【选】一、教育发展中的德育概念【选】18世纪后半叶康德20世纪初的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一、教育发展中的德育概念【选】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原理复习笔记

德育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广义的德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和道德品德;更广义上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书本作者个人认为)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具有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其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科学化:①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②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③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此著作突出观点是,学校德育应与宗教教育分离,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纪律精神,努力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5.: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2)受教育者:主体作用(3)德育内容:依据或中介(4)德育方法:桥梁(5)德育目标:最高追求(6)德育环境:基本支撑,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杰出代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全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容、过程以与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与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与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

德育原理考试资料(整理版)一.名词解释: 10个1. 德育目标的序列:把同一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德育要求按程度不同的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合理组成一个承前启后、相互照应的目标体系。

2. 澄清反应法: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进行积极思维,以澄清其理解能力、感情、抱负、态度、信仰,检查其生活、行动和思想。

3. 德育隐蔽课程:在正规德育课程计划之外,并非教师有意设计但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积极促动与影响的道德教育内容。

4. 公正团体法:旨在通过改变学校的道德气氛以形成一种集体协作、共同负责的精神并建立一种有利于集体发展和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方法。

5. 品德意应能力:是个体面对道德情境而形成一定的道德意向、道德态度并推动道德行为的能力。

6. 三维结构说:班华认为,一切品德的形成都通过人的心理活动,一切品德的心理结构都包括心理内容维、心理形式维和心理能力维,每一维都有自己的亚结构,个体的品德是这三种要素的有机统一。

7. 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乃指通过德育过程使个体实现自身的道德需要与愿望,以从中体验到某种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的功能。

8. 德育:乃是教育者依据教育对象品德生成的规律,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教育对象的道德认识并引导其外化为道德实践,以实现其道德人格的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

质言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9. 道德讨论法:(道德两难论法)又称为新苏格拉底法(the new-Socaraticapproach是旨在引导学生就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以诱发其认知冲突、促进其积极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发展的教育方法。

10. 道德能力:个体处理道德意识与道德活动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自身活动予以调节和支配的一种能力,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意应能力、道德控制能力、道德决策能力等成分。

11. 德育过程:以促进学习者品德的生成、完善为目标,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

德育原理总结知识点1. 个性发展原理德育原理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2. 以人为本原则德育原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品德、体魄、美感和劳动等方面,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3. 实事求是原则德育原理强调实事求是,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和体验教育。

教育要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以德育为首原则德育原理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5. 笃信笃行原则德育原理强调笃信笃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仰和行为自律。

教育要引导学生笃信任何宗教信仰、民族信仰、道德信仰等,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信仰、有原则的人,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6. 教育为主原则德育原理认为教育是引导性的、塑造性的过程,要贯穿“教育为主”的原则。

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上的引导和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德育原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了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德育为首、笃信笃行、教育为主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贯彻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值得一提的是,德育原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往往会受到挑战,而德育原理则可以成为稳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石。

同时,随着教育形式的改革和发展,德育原则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的教育需求。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0468】德育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与任务德育学科性质: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得教育科学。

一、研究对象——一般问题德育一般问题就是德育原理得研究对象。

德育科学产生与发端于德育问题。

p3考点提示:特殊问题、普遍问题、现象二、德育原理得研究任务(一)研究任务p3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最终目得——指导实践、解决德育问题(二)德育原理与德育一般规律1、德育规律得特点: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稳定性2、德育科学规律与德育客观规律被揭示出得客观规律就是科学规律第二节德育原理得发展历史一、形成发展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2、独立科学阶段1632《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德育原理在20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3、真正科学阶段标志——马克思德育原理得产生二、前苏联得德育理论与实践(一)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等思想: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2、集体教育思想(核心)—前景教育原则、平行教育原则3、劳动教育与纪律教育思想(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得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最高目标:道德信念方法:自我教育三、20世纪西方得道德教育思想(一)杜德海姆《道德教育论》道德内化:价值观—规范—行为习惯道德过程:她律到自律(二)杜威《教育中得道德原理》1、道德价值——”实用主义“标准2、道德教育目得——促进儿童生长3、内容——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宗教4、方法——三位一体(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要研究:模仿学习、抗拒诱惑、言行一致主要方法:实验法1、社会学习与榜样影响道德判断2、榜样起到“替代强化”作用3、成人与同伴对儿童有重要影响(四)柯尔伯格1、认知发展阶段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2、学校德育目得: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方法:道德两难法第三节德育原理得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坚持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二、原则——客观性、全面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三、具体研究方法观察、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历史法、比较法第二章德育得概念知识体系德育定义品德定义品德得结构与要素本章出题趋势题型:选择、简答分值分布:3-7分重要程度:★★第一节德育得定义一、语源与词义道——处理人与人之间与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得行为规范(规律得综合)德——合乎道得思想与行为二、德育定义结构——条件+人+教学内容+目标简要定义:德育就是培养人得品德得活动。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1、德国哲学家康德把遵循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2、英国学者塞宾斯在《教育论》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3、3、1904年王国维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4."大德育"的问题p09我国的“大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所谓道德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教育;所谓思想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谓政治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P06(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3)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2."大德育"的合理性P07合乎教育的实际情况合乎中国的教育传统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相一致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P10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领域”,不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道德领域”。

二.“教育”与“教唆”的区别P22包藏恶意、产生有害影响的教,教唆是教的内容并不是合乎道德的,并不是善意的,不符合社会规则,教唆的后果可能是使人犯罪。

谓之‘教唆’;具有善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影响的教,谓之“教育”"教育"的道德标准P31◎教育必须包含道德的目的或善意◎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或产生有益的影响◎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二)德育地位的演变及性质的变化P311.从"教育的唯一目的"到"教育的最高目的"2.从"教育的最高目的"到"教育的普通目的"3.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工作"4.从作为教育工作的德育回到作为教育目的的5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识" 强化德育的"目的意识"p37怀疑与反对意见P421.试论学校在实施德育上的优势P47(1)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道德影响固然大,但因其自发性而难以控制,实际效果往往正负参半。

德育原理期末复习

德育原理期末复习

德育原理期末复习第一章德育概述德育原理复习1.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是人们自觉形成和遵守的。

包括私德、公德、职业道德。

2.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P2)(1)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小德育);(2)(2)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的一种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

(大德育) 3.“德育”一词最早由英国学者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提出来。

4.中西方德育差异的表现(P4): 1)德育概念的差异(中偏广义、西偏狭义)2)德育内容的差异(中偏家庭伦理、西偏社会公德)3)德育方法的差异(中偏认知、西偏行为) 5.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1) 道德认知: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

2)道德情感: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

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

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

4)道德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6.德育形态的嬗变(P8):.政治形态德育(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知识形态教育(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生活形态德育(21世纪以前);生命形态德育(21世纪以后) 7.生命形态德育的几种表现(P10): 1)德育应以生命为基础;2)德育应以呵护生命为职责;3)生命应以提升、完善生命为追求8.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补充)一)有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二)二)有助于把握德育的发展规律,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实效;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章德育的理论基础(1、2、3、4为自己补充的内容)1.德育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心理学2.德育是哲学的母体和根基,是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德育的思想源泉。

德育原理复习总结

德育原理复习总结

德育原理复习总结第一章学校德育的时代背景第一节社会变迁与社会道德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一)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1、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社会物质增长方式的持续革新2、日新月异的物质生产技术3、持续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二)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对社会道德的影响1、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丰富了社会道德需要2、高速运转的社会形成了对道德与教育的迫切需要3、以物质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道德的挤压二、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一)复杂的社会变迁1、广泛而快速的人口迁徙与人口流动2、复杂细致的社会分工3、人际关系的重构(由以血缘家族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转变为以业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4、现代家庭对社会的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二)社会变迁对现代道德的影响1、社会变迁对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1)社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社会的开放与多元(2)社会道德从以血缘家族为中心走向以血缘为中心。

(3)社会道德的监督作用与约束作用逐渐减弱(4)专业道德要求的日益丰富与发展(5)局部区域的道德问题全社会化2、社会变迁在改变整个社会道德大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家庭环境(1)小型家庭需求的变化(2)儿童成长环境变化(3)家庭能力变化三、社会信息流通的飙升及其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信息保存与流通的文明意义1、信息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发展资源2、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与信息的流通过程密切相关(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1、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思想道德影响的传播途径2、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影响(1)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巩固了开放与平等的思想观念(2)现代信息技术鼓励了人们的主体参与性(3)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高效便捷的获取信息,也增加了信息鉴别的难度。

第二节冲突与融合中的价值理念一、人本思想的不断深化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交织(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二)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碰撞中寻找生机与活动的中国文化三、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矛盾与融合(一)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二)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分离(三)科学思想与人文思想的相互融合四、价值多元的矛盾与发展之路五、共同理想与信仰的缺失六、社会责任的泛化与不确定(一)庞大的社会责任领域和责任主体(二)社会责任的分散与不确定第三节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一、不确定的道德观念二、确保共性与崇尚个性的融合三、平等的权利与责任的日益重视四、社会与个人选择的艰难(一)现代社会宽广的选择范围带来了选择困境1、选择的责任与必然承担责任的要求2、更多选择带来的选择困境(二)如何确立正确的选择态度:“用进废退”的原则问题思考:考擦你所生活的学校和家庭社区周围有哪些具体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你知道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吗?第二章学校德育面临的冲突第一节德育理想的失落一、价值关怀的缺失(一)学校知性论德育范式对人生价值的忽视(二)社会焦躁与功利思想对人生价值的忽视(三)矛盾的价值观念对明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损害二、德育层次性的模糊首先,道德教育是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结合,而学校德育只找到了道德规范的教育途径,对于道德理想的引导常常处于道德缺失的状态。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

《德育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⒈“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C. 苏霍姆林斯基D. 马卡连柯⒉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A. 班杜拉B. 苏霍姆林斯基C. 科尔伯格D. 杜威⒊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A. 托马斯·里可纳B. 威廉·贝内特C. 爱德华·怀因D. 尼尔·诺丁斯⒋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 威尔逊B. 麦克费尔C. 科尔伯格D. 纽曼⒌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道德教育论》B.《德育鉴》C.《训育论》D.《德育原理》⒍德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德育的社会性功能B.德育的自然性功能C.德育的个体性功能D.德育的教育性功能⒎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A.涂尔干道德教育论B.杜威的反对传统教育C.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D.诺丁斯的关怀理论⒏价值澄清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966年()和他的学生哈名、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A.拉思斯B.萨沙C.科尔伯格D.诺丁斯⒐诺丁斯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A.对自我的关怀B.对思想的关怀C.对亲密的人的关怀D.对世界的关怀10. 我国德育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是()A.综合课程形式B.活动课程形式C.隐性课程形式D.螺旋式结构⒒麦克费尔的德育课程模式是()A.“符号”课程模式B.“体谅”课程模式C.“社会行动”课程模式D. 品德教育课程模式⒓夸美纽斯将德育理论的依据奠定在()的基础之上。

A. 自然论B. 实践哲学C. 神学D. 儿童心理学⒔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哪一个阶段()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非习俗水平⒕“关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尔·诺丁斯B. 科尔伯格C. 苏霍姆林斯基D. 马卡连柯⒖以下是主张“教育的社会政治目的性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相统一”思想的教育思想家是()A. 班杜拉B. 苏霍姆林斯基C. 科尔伯格D. 杜威⒗以下不属于“品德教育”运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A. 托马斯·里可纳B. 威廉·贝内特C. 爱德华·怀因D. 尼尔·诺丁斯⒘当代德育课程模式中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 威尔逊B. 麦克费尔C. 科尔伯格D. 纽曼⒙以下那一著作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德育原理》复习

《德育原理》复习

《德育原理》一、简要回答1、在德育中指导学生品德修养应予把握的主要问题?答:(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要留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修养目标和方向。

选择什么样的修养方向,确定人思想性质,我国的德育。

确定要牢牢坚持个人修养与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目标的一样性。

提倡和激励学生依据社会主义思想准则、道德要求进行主动的自我修养,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帮助学生确立和选择正确的修养方向。

假如只留意使学生产生自我修养的须要而忽视他们自我修养的方向性,就简单使学生产生盲目性甚至误入歧途。

因此,老师要时刻关切学生修养的方向,常常分析和探讨学生自我修养状况,对缺乏正确修养方向的学生应予以耐性疏导。

帮助他们划清社会主义所提倡的自我修养与剥削阶级、与人文主义的“自我完善”的界限,使学生依据社会主义要求来自觉进行修养。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还要避开出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

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能产生主动作用的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而这种修养不能离开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能离开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和交往。

因此,要擅长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投入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主动参与集体的各种活动与交往,主动投入客观世界的改造中去,使学生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不断增加他们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修养的自觉性。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还要擅长教给学生自我修养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修养的良好途径,培育他们自我教化的实力。

2、教学德育功能乏弱主要缘由?一是教学观的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一种表现是,把教学单纯理解或看成传授学问的活动,把教学表征性的方面当作了教学的实质,没有相识到教学是以多方面课程的系统传授和学习为其主要表现特征,以促进人多方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规范性的教化活动。

这种对教学的理解是及其片面的,在实践上必定会降低或窄化多方面的教化功能,也自然谈不到德育功能。

另一种表现是功利化的教学取向,这种功利化的教学观,导致实践上的教学极为重视如何能给个人带来利益的观念和学问技能,其结果是教学中的德育越来越被淡化,越来越远离人文精神和道德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

(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

(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

(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荀子》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

)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君子尊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献媚;依照正义的标准,直接举出别人的过失,也不是诽谤别人。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部最早的德育专著。

“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学校德育比较完整的体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二)西方古代的德育思想德谟克里特:德育的意义-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德育内容 -三种德性: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德育方法 -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反对神意决定道德和法律,认为人通过学习教育,具有知识和道德。

苏格拉底: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提出美德即知识,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

知识和美德都是人先天就有的,教育就是把人的知识和美德引出来。

柏拉图:有理性的生活也就是有德性的生活,是最高的善。

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德性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德之人。

理想的国家理性占据统治地位,而统治阶级的美德是智慧,武士阶级的美德是勇敢,劳动者阶级的美德是节制,教育就是使各个阶级的人成为有德之人,从而达到各守本位,各尽其职。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二、近代德育学说夸美纽斯:提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而且,“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应该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他在《大教学论》中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学校纪律”等专门论述学校德育的章节。

洛克:主张以个人力量和现世生活为出发点的道德代替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重视锻炼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符合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善于处理现世事务的人才。

卢梭:强调对儿童的热爱和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以培养祖国公民和爱国主义者为教育目的,注重发展儿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等。

康德:《教育论》在对教育的界定、体育、训导、心理的训育、道德的陶冶和实际教育等六个部分都直接或间接论述了德育思想,认定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

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并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三、现代德育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原理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凯兴斯泰纳:《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法国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德育原理产生的标志美国杜威:《教育上的道德教育原理》涂尔干:《道德教育论》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

道德是理性,是善,也是义务。

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有三种:纪律、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

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固有的道德,而社会的整合也是建立在社会义务与责任的道德编码的维持之上。

合乎道德地培育儿童的方法,并不是以多么丰富的情感和多么坚定的信念向儿童重复灌输万世皆准的真理,而是使他理解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使他感受到他的责任,把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从而让他准备好在他将要遇到的各项集体任务中发挥他的作用。

中国:20世纪上半叶也有一批德育原理专著出现。

如梁启超的《德育鉴》,姜琦的《德育原理》,吴俊升的《德育原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和探索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

一面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德育经验,一面继承解放前的经验和总结建国后的新鲜经验,为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德育理论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复习思考题1.简述《大学》所提出的学校德育体系的主要内容。

2.如何理解“人”在古希腊德育思想中的地位。

3.简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想。

4. 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是什么5.如何理解德育问题,德育研究中应怎样才能正确发现德育问题。

第一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1.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概念与德育的本质的关系怎样2.德育有何功能3.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第一节德育的本质一、德育的概念(一)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解释德:“徝”或“惪”。

“‘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解字》)“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德”的依据是“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德经》)朝闻道,夕死可矣。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道,可道,非常道。

道:指普通的最高原则或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道”与“德”合用而成为合成词,则始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之说。

“道德纯备,智惠甚明”〈《荀于正论》〉、“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苟子劝学》。

荀况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德”作为一个单纯词,后被合成词“道德”取而代之,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

育:《说文解字》说:“育,养子使作善也。

”《段注》说:“不从子而从倒子,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

”《易蒙》上则说:“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即“养德”,亦即涵养熏陶品德或培养品德。

“德”的基本概念是指人们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或规则的内在思想意识与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育”的基本内涵则是指人的品德的培养。

(二)德育概念解析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徳品质的教育(《辞海》809);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质;(南师大)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徳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徳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王道俊)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徳教育。

(教育大百科)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檀传宝)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和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鲁洁)(二)狭义与广义狭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

广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地培育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德育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去要求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徳之间的矛盾。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三、道德与法律、品德的关系(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作用的范围不同。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二)道德与品德的关系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

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同道德的形成过程不同。

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

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