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第6—9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1、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B、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D、奖励耕织5、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主特权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8、“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①创办近代工厂②改革行政制度③实行开放政策④大力发展海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1、19世纪中叶,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①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②鼓吹解放农民的言论广泛传播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④国阶级矛盾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C、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俄国确立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3、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性质不同B、目的不同C、结果不同D、方式不同14、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D、缺乏传统15、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①俄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埃及A .②④ B.① C.①②④ D.②16、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①英国的“清教徒”运动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④戊戌变法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①梭伦改革②戊戌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亨利八世改革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18、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居正改革19、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高中人民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6——9专题历史月考试题
高中人民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6——9专题历史试题注意:所有题的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每个2分,共50分。
1.下列对埃及阿里改革的出现的社会背景的正确叙述是①英法军事入侵埃及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号召进行民主革命③马布鲁克在国内争权夺利④意大利叩关A. ②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③2. 埃及阿里改革包税制盛行,直接打击的主要阶层是A.新兴地主阶级B. 马布鲁克C.农民D. 外国殖民者3. 埃及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对外战争频繁B.西方列强的干涉C.对封建生产关系触动不大D.继任者对改革措施的全部废除4.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去当工长。
”材料集中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B.聘请外国技师发展经济C.巩固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D.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5. 下列不属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废除农奴制B。
农村建立村社组织C.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D。
实行四民平等6.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的“解放法令”事实上规定土地属于A.国家B. 地主C.农民D. 资产阶级7.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和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付出高额赎金买地B.对封建主的义务加重了C.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D.还要受到地方贵族村社的严格管理8.下图反映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工业发展的真实特点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A.工业发展促进了俄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B.农奴的生活十分悲惨C.工业发展较为落后D.俄国农奴制度比较落后9.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思想家的基本主张是A.继续保持农奴制B。
平缓改革农奴制C.废除沙皇专制和农奴制D。
加强中央集权10.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测试试题:单元检测(二)
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8·南昌高二检测)“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C.“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答案 B解析“经济变革”指的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了井田制,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进程,故选B。
2.吴起在楚国变法时重用有才能的人,赏罚严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这些措施()A.彻底摧毁了贵族势力B.贵族子弟失去了参政资格C.沉重打击了贵族特权D.导致新兴地主与贵族对立答案 C解析由“重用有才能的人,赏罚严明”“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可知用人依据才能和军功,故本题选C;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3.(2017·黄山高二检测)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的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答案 C解析“初税亩”客观上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梭伦改革倾向于发展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力量,故C正确。
4.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连坐法和告奸制度答案 D解析秦国实行连坐法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
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5.“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士兵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答案 C解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效果是增加户口数,从而达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的目的。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考试测验卷资料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验【一】1. 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改革特点的是A. 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 满足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C. 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D. 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2.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这里的双方最准确的表述应为A.山地派与平原派B.奴隶主贵族和平民C.贵族奴隶主和海岸派D.海岸派和平原派5.下列措施有利于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公民政治权力的有①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②恢复公民大会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6.“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A、变法彻底B、赢得民心C、与时俱进D、仁义致远7.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依据是A.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B.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C.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D.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8.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A. 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B.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C. 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D. 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9. 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②打击了贵族的特权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④10.商鞅变法,实行严刑峻法和专制政策,主要表现在①“什伍连坐制”②轻罪重刑③焚烧诗书④焚书坑儒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 对于秦国而言,商鞅变法所起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A.废除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国力增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C.使法家思想在秦国占统治地位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三】12.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 整顿吏治B. 革除旧俗C. 迁都洛阳D. 颁布均田令1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恢复和发展经济以稳定统治B.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C. 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 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14.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 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 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D. 都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15.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梭伦王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2.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3.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这表明梭伦改革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②③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4.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5.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③入选长老会议④参加暴动,反抗贵族的统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之所以梭伦改革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①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②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③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④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8.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9.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大量的土地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10.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2.公元前5世纪后期,也就是约当中国历史上的战国前期,在地中海希腊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希腊城邦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高二历史试题 选修一_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二历史试题命题范围: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7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0年嘉兴第二次教学测试)下列改革措施中,不是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C.组建陪审法庭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该材料涉及到商鞅改革的措施有()①废井田②奖励耕织③废分封,行县制④统一度量衡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有利于鼓舞士兵作战的勇气②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③打击了贵族的特权④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4.“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材料描述的改革是()A.孝文帝改革B.1861年改革C.梭伦改革D.明治维新5.(2010·安徽文综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6.(2010无锡吴县一中期终卷)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②为日本确立近代天皇制度③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④使日本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⑤是日本走上近代化之路的重要转折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2010扬州质量分析卷)一明治元勋说:“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浦港。
历史选修一重大改革回顾检测题
高二历史自我检测(重大改革回顾模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
”“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有自备武装服兵役的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对梭伦改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雅典人可以按照财产的多寡享受一定的民主权利B.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是对从前按照血统和门第划分等级的否定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打击2.“梭伦允许贵族保留土地——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那些无地的人——但是他取消了债务,禁止债务奴隶,解放了那些已经因负债而成为奴隶的人。
”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特点是A.彻底性B.中庸C.公平性D.民主性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了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下列属于二者区别的是A. 制定宪法 B. 创办近代工厂 C. 改革传统教育 D.加强中央集权4.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因是A.甲午战争的取胜 B.1889年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 D.军事工业的刺激5.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
这说明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6.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7.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测试试题:单元检测(五)
单元检测(五)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7·洛阳高二期中)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
这一主张()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答案 D解析“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
2.(2017·天津河西区质检)“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
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
”路德所谓的“内在恩典状态”是指()A.购买“赎罪券”B.“信仰上帝即可得救”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教会的“因行称义”,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故B项正确。
3.(2017·济宁模拟)《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
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答案 C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宗教,故C项正确。
4.(2018·宜昌高二检测)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加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
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
……但加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加尔文教崇尚民主共和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答案 A解析由“加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析可知本题选A。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ir 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
the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
in 4.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c )
s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g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28.阅读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to only one 2
d Sufferin —— 《汉书·食货志》 an 材料二 在 20 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 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
g 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 thin 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 e 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e 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
om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r s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fo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d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c
oo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尽地力之教”
C.“相地而衰征”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
14.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一)
152301.公元前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2.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3.我国古代变法在性质上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中商鞅变法属于( )A.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B.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C.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改革D.封建社会内部的自我调整4.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梭伦改革④俄国农奴制改革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5.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A.井田制B.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7.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 限制旧贵族权力8.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A.AB.BC.CD.D9.下列改革中措施与结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北魏实行三长制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王安石推行募役法——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 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戊戌变法广开言路——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0.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一6-9单元测试题
选修一第七至第九单元测试题2013-4-10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农奴制正式确立B 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C 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D 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增2、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危机在思想领域的主要表现是()A 农奴起义不断B 工场手工业发展C 新思潮的涌动D 克里米亚战争3、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 俄国转移国内矛盾B 俄国和英法在克里米亚发生利益冲突C 英法为了把土耳其变成殖民地D 英法俄争夺世界霸权4、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对俄国国内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B 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C 俄国农奴制弊端充分暴露D 迫使亚历山大二世立即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5. 下列不属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废除农奴制 B.农村建立村社组织 C.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D.实行四民平等6.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颁布的“解放法令”事实上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B. 地主C.农民D. 资产阶级7、俄国农奴制改革在组织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是()A 农奴从法律上成为了自由的人B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C 加强村社制度D 农奴需要用高价赎买份地8、下列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A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 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C 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D 是对农民的一次厚颜无耻的掠夺9、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 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B 付出高额赎金C 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 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10、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B 导致了农民两极分化严重C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D 政府采取了措施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投资1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②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③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④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2、1861年改革后,俄国同西欧相比仍然落后,其根本原因是()A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 农奴制未废除D 对外扩张影响经济1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A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4、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A 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统治B 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削C 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D 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15、对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以后国内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农业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B 沙皇的权力受到限制C 工业的发展特别依赖美国资本D 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受到封建残余势力的严重阻碍16、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D.当权者腐朽与无能17、促使明治维新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斗争 B幕府封建统治的危机C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并发展18、“黑船事件”和右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19.(2011•江西吉安一中高三开学模拟)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A.日本门户打开了B、改革时代到来了C、民主政治建立了D、扩张战争开始了20、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21.(2011•山东潍坊摸底考试)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道小题,每题2分,共80分,答案填到答题卷上)1、奥斯曼苏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②派遣总督—帕夏③建立近卫军④保留马木路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
⑤实行包税制A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有关奥斯曼帝国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凡是能够预付土地税的都可以获得包税权②包税人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③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④包税人将包税区的土地租给农民耕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有关马木路克在埃及的统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曾一度建立马木路克王朝B 18世纪末实际上掌握了埃及的统治权C 在拿破仑统治埃及时期曾受到扶植D 英国侵入埃及后,得到英国支持,卷土重来4、导致18世纪末埃及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A 马木路克的统治B 英法殖民者的入侵C 奥斯曼的反动统治D 埃及官员腐朽无能5、18世纪末,法国决定占领埃及,其主要目的在于()A 夺去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B 推翻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C 威胁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D 彻底改变埃及的贫穷落后的状态6、拿破仑殖民统治冲击封建社会结构的措施有()①打击马木路克势力②废除包税制③建立食品厂、弹药厂等工厂④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7、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A 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B 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木路克势力侵略C 进行科学文化侵略D 镇压人民起义8.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②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③使埃及逐渐走向富强④开启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9、18世纪下半期,埃及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是指()A 土耳其入侵B 法国入侵C 英国入侵D 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埃及的战争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11、下列不属于阿里改革前埃及存在的外部势力的是()A 土耳其军队B 英国军队C 法国拿破仑的军队D 马木路克12、19世纪初,穆罕默德·阿里进行改革的最主要原因是()A 马木路克的腐朽统治B 英法等欧洲列强的侵略C 内忧外患的局面需要改革来维护统治D 埃及经济十分落后1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有()①马木路克反动势力仍很强大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③连年战争导致经济落后④军事力量弱小⑤阿里领导埃及人民进行武装起义建立阿里王朝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④⑤14、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是()A.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B.英法的殖民侵略C.马木路克的暴政D. 奥斯曼帝国的支持15、阿里改革打击宗教长老势力的措施有()①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②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③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④对宗教地产的证件一律封存A ①②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16、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消除了割据势力C 扩大了统治基础D 增加了赋税收入17、下列符合阿里土地制度改革内容的是①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②规定宗教地产永久享有免税权③将全部土地分配给其政权的统治基础④确立了土地私有制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在中央设立咨议会 B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C 改革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D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测试试题:单元检测(九)
单元检测(九)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
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B.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C.其“伪经”系指今文经D.“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答案 D解析康有为之“新学”之“新”是西汉王莽篡权后改称的国号,故D项正确。
2.(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康有为在《保国会上讲演词》中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合,铒以致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不符儒家经义,导致其弱。
康有为作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学B.变革现实C.维护儒学D.对抗革命答案 B解析康有为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合”,主要目的是为变革现实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
3.(2017·北京西城模拟)“在改革过程中特别需要在现存体制不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团结大多数人群……使改革过程的权力与利益再分配所引起的震动减少到最低程度。
”百日维新中与上述原则相抵触的措施有()①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②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③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④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在改革过程中要注意团结大多数人群,要注意缓解权力与利益再分配所引起的矛盾激化,①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触犯到八旗贵族的利益,引起八旗贵族的强烈反对,故①正确;②裁汰旧军建立新式陆军,也触犯到大多数旧军的利益,引起大多数原有旧军的反对,故②正确;③设农工商总局奖励发明,推动资本主义与教育文化的发展,但并没有激化大多数人的矛盾,故③错误;④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断送了大多数读书人的仕途,因而遭到他们的反对,故④正确。
选择B项符合题意。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附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训练注:答卷卷面要求(1)格式规范:首先,写明关键词;其次,根据要求(答案来源、语言要求、要点分值)组织答案;第三,按照设问要求,一一对答;段落化(一问一段)、序号化(要体现要点层次)。
(2)书写规范: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标点规范;历史术语;要点化、简洁化。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
……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
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
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
……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
《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
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
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9分)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
(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
(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
(完整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综合检测附答案解析
博州蒙古中学选修一期末综合检测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座号:_______时间:_______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
”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c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D.限制地主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和政府用地3.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
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商鞅只得黯然离去。
这则故事说明 d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c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5.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6.王安石变法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措施有 d①废除明经诸科②设置医学、武学等专门学校③进士科不考诗赋④依照才能、品德来选拔官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第6—9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第6—9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 B.为了使埃及人民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C.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为了整顿社会秩序2.“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 < )EzTExUN3wO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EzTExUN3wOC.发展机器生产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EzTExUN3wO3.穆罕默德·阿里下令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青年去欧洲留学,其主要目的是< )EzTExUN3wOA.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培养本国建设人才C.促进埃及的文化教育事业 D.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4.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
……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
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 < )EzTExUN3wO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B.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5.《剑桥非洲史》第五卷主编费林特曾断言说:“拿破仑对埃及的占领启动了北非现代化运动。
”拿破仑在埃及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客观上具有这一作用的是 < )EzTExUN3wOA.拉拢埃及上层人士 B.迎回逃跑的帕夏C.建立后勤服务系统 D.建立食品厂等工厂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EzTExUN3wO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7.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EzTExUN3wO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8.克里木战争失败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 < )EzTExUN3wOA.经济的落后 B.军事的落后 C.农奴制的落后 D.文化的专制EzTExUN3wO9.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 默罕默德·阿里改革(选修1)
阶段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18世纪中后期开始,法国、英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埃及的殖民扩张。
其中,英国入侵埃及过程中与法国不同的是()A.侵占埃及,进行殖民统治B.进行科学文化方面的侵略C.镇压埃及人民的反抗D.联合奥斯曼帝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应当是英法两国在入侵埃及过程中所共有的特点,但英国以帮助素丹恢复在埃及的统治为由,联合了奥斯曼帝国入侵埃及,这一点是法国所没有的。
答案:D2.穆罕默德·阿里于1805年登上了埃及的最高政治舞台,他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但不包括( )A.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自主B.马木路克控制着国计民生C.西方列强对埃及虎视眈眈D.农民对阿里政权极度不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从整体上看,农民支持阿里政权,并对他寄予很大希望,希望在他的领导下能够取消包税制,获得土地。
答案:D3.下图中拿破仑采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埃及的独立B.拉拢埃及人,巩固在埃及的统治C.扶植马木路克势力D.让埃及人自己管理自己解析:拿破仑占领埃及后,为巩固统治,一方面打击腐朽的马木路克,另一方面拉拢上层为其殖民统治服务。
答案:B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①埃及面临着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③马木路克势力控制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必然性从埃及国力的衰弱、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及民族意识形成方面分析。
阿里政权建立是改革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答案:C5.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但在阿里改革时却扬言“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 这表明( )①改革遇到了阻力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③改革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第6—9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B.为了使埃及人民脱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C.为了发展资本主义D.为了整顿社会秩序2.“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C.发展机器生产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3.穆罕默德·阿里下令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青年去欧洲留学,其主要目的是()A.积极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培养本国建设人才C.促进埃及的文化教育事业D.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4.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
……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
这段话所包含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是()A.穆罕默德·阿里欲取代奥斯曼素丹的地位B.穆罕默德·阿里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统治C.埃及当时已经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重要殖民地5.《剑桥非洲史》第五卷主编费林特曾断言说:“拿破仑对埃及的占领启动了北非现代化运动。
”拿破仑在埃及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客观上具有这一作用的是()A.拉拢埃及上层人士B.迎回逃跑的帕夏C.建立后勤服务系统D.建立食品厂等工厂6.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7.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8.克里木战争失败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A.经济的落后B.军事的落后C.农奴制的落后D.文化的专制9.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0.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顺应了历史潮流,在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应予肯定C.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改革很不彻底,存在局限性11.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12.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3.“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A.对外开国,学习西洋之法B.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C.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D.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14.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15.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D.当权者腐朽与无能16.“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17.近代日本从锁国到开国的思想转变中,哪些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①洋学的传播②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③形成改革派④黑船来航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18.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保护了新兴地主的所有权,其后果是:()A.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B.造成了大量雇佣农民C.导致农业长期落后D.限制了小农经济的发展19.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20.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A.废藩置县B.发展近代教育C.实行征兵制D.废除土地买卖法令21.百日维新的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守旧势力的是()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B.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C.裁撤冗员,澄清吏治D.精练陆军,改习洋操22.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2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2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
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
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
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年间将大约2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
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
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
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阅后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4分)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2)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4分)(3)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向西方学习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1分)27.欧洲强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并开始对外扩张之时,弃旧图新的日本人开始寻找图强之路。
被称为日本历史上从未有过之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明治维新帮助日本,摆脱了西方大国的欺凌成为唯一一个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行列的亚洲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约》材料二“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兴办官立事业,是以示例,已诱导人民。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有赖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在于人民是否勤勉于工业。
”材料三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
提倡“《论语》加算盘”。
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
”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涩泽子爵·话论语》(1)从材料一中,《五条誓约》的实质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2)从材料二中看出日本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政策是如何实践的?(5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3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
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2分)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2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2分)(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2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2分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扣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