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夫之哲学思想简述
王夫之,字而農,湖南衡陽人。
生於明末清初,其思想受明朝滅亡刺激,清師下湖南,曾舉兵衡山,戰敗后經瞿式耜舉薦,為桂王下行人司行人。
先生在世時學術甚豐,然聲光闇晦,劉繼壯曾謂“洞庭之南,天地元氣,圣賢學脈,僅此一線”。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01頁)故以論學言,聲名于當世未顯者多矣,然此須有大氣魄,大志向。
船山治學要點概而言之,大略有四點一為哲學思想,二為史學思想,三為倫理道德思想,四為政治經濟思想。
現在就哲學思想做一簡述。
其哲學思想在本體論上認為“太虛一實,體用俱有”。
他承接張载“氣本論”思想,在張載的“氣本論”邁出了新的高度。
確立了“太虛即氣”、“太虛一實”的氣本論原則。
他說:“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它物,亦無間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範圍也。
”(《張子正蒙注》卷一,《船山全書》第12冊,26頁)在“道氣”觀上持論最為精彩。
提出“天下惟氣”的思想。
他說:“天下惟氣而已矣。
道者氣之道,氣者不可謂道之氣也。
……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弔伐之道,漢、唐無今日之道,則今日無他年之道者多矣。
未有弓矢而無射道,未有車馬而無御道,未有牢體璧幣、鐘聲管弦而無禮樂之道。
”(《周易外傳》卷五,《船山全書》第一冊,第1028頁。
)主張道依於氣,不可離氣言道。
并對老莊落於虛玄做了批評。
認為“虛”亦是“氣之虛”,非有一個抽象的虛玄本體獨立存在。
又認為“體用俱有”,“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
吾從其用而知其體之有,……故善言道者,由用以得體。
不善言道者,妄立一體而消用以從之。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03頁),在“理氣之辯”上,對於朱熹以來關於理氣的割裂有一定糾偏。
關于理,王夫之說:“凡言理者有二,一則天地萬物已然之條理,一則健順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以性之至理。
二者皆全乎天之事。
”(《讀四書大全說》卷五,《船山全書》第6冊,第716頁)他認為理是自然界固有的條理、規則和秩序。
他說:“天下之務因乎物,物有其理也。
”(《尚書引義》卷一,《船山全書》第2冊,第273頁)認為理是萬物的條理和規則,而氣則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因此,理是氣之理,理與氣事實上不能分離,邏輯上不能分開。
他說:“理與氣互相為體,而氣外無理,理外亦不能成其氣,善言理氣者必不判然離析之。
”(《讀四書大全說》卷十,《船山全書》第6冊,第1115頁)
“太虛本動”的變化發展觀。
他的動靜觀和他的人性論,歷史觀有密切的關係。
認為“太虛本動”,所以在歷史觀上反對泥古不化,在人性論上主張“性日生日成”。
他說:“氤氳,二氣交相入而包孕以運動之貌。
”((《周易內傳》卷六,《船山全書》第一冊,第597頁。
)又說:“氤氳不息,為敦化之本。
”(《張子正蒙注》卷一,《船山全書》第12冊,76頁)在動靜觀上,認為運動識事物的常態,靜止相對于運動來說是相對的,而運動是絕對的。
他說:“與其專言靜也,無寧言動。
何也?動靜無端者也。
故專言靜,未有能靜者也。
性之體靜而效動。
茍不足以效動,則靜無性也。
既無性,又奚所靜也?……故天下之不能動者,未有能靜者也。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13頁)船山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他說:“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今日之風雷非昨日之風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
”(《思问录外篇》,《船山全書》第12冊,第434頁)又說:“質日代而形如一,無恒器而有恒道也。
江河之水,今猶古也,而非今水之即古水。
燈燭之光,昨猶今也,而非昨火之即今火。
”(《思问录外篇》,《船山全書》第12冊,第454頁)在人性論方面,船山主張“性日生日成”,不主初生,而期日成。
他的人性論和他的歷史觀,哲學上的變化發展觀是統一的。
他說:“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
夫天命者,豈但初生之傾命之哉?……形日以養,氣日以滋,理日以成。
方生而受之,一日生而一日受之。
……故天日命於人,而人日受命於天。
故曰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
……惟命之不窮也而靡常,故性屢移而異。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04頁)認為性“未成可成”,“已成可革”。
再次是他的認識論思想。
船山治學最重踐行,學風厚重篤實而意旨宏深。
船山以“氣—實有”的本體論與朱熹的“理本體論”劃清了界限,也與陽明的“心本體論”劃清了界限,並且在認識論上總結了宋明道學。
在“知行觀”上,他認為“行可兼知”,他說:“且
夫知者,固以形為功者也。
形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16-117頁)在名實關係上,他曾言:“知實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實,皆不知也。
……知實而不知名,弗求名焉,,則用將終拙。
問以審之,學以證之,思以反求之,則實在而終得乎名,體定而終伸其用。
……知名而不知實,以為知之矣,則終始於名,而惝況以測其影,斯問而益疑,學而益僻,思而益甚其狂惑。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第115-116頁)因此在名實關係上,,舉實予名,名實共用,名實相符,然後可以知性,可以知物。
參考書目:
《王夫之評傳》,蕭箑父,許蘇民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穆著,九州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