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明之道:王船山哲学的精神及其基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幽明之道:王船山哲学的精神及其基本问题

提要:本文试图从通幽明(隐、显或可见、不可见)之道的视域对于王船山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和概括。本文认为,回归真实存在(诚)是王船山哲学的主题,而真实存在在王船山那里就是1种总体性的世界视域,它具体表现为阴阳(幽明、隐显、

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持续沟通或相互作用。回归真实的存在,就是回归具体的生活世界。由此,可以发现王船山哲学和古代哲学传统中内蕴着的幽玄意识与有限性的意识。但是,佛教以及在佛教下的宋明儒学却把幽明之间的阻隔作为它努力的目标,这就中断了先秦以来那个发源于生活世界的哲学传统。王船山则以恢复那个古老的传统为其哲学努力的目标,从哲学的各个层面沟通幽明。故而,"通幽明之道"构成了其哲学的最恰当的概括。关键词:王船山真实存在幽明(隐显、可见与不可见)幽玄意识有限性意识通幽明之道生

活世界 1 本文的对象是王船山哲学。船山哲学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回归真实的存在。这

1概括并非笔者的强加,而是船山哲学的内在要求。在王船山那里,真实的存在被表述为"诚",也即"实有", "诚"在此不仅仅是德性意义上的真诚、诚实,更为主要的是存在论意

义上的终极范畴。王船山说:"尽天地只是个诚,尽圣贤学问只是个思诚"。可见,存在

论在王船山那里就是对于真实存在的探询,回归真实的存在,构成了王船山存在论的中心关注。在王船山那里,真实的存在如何可能的就是通"幽明"之道如何可能的问题。

在王船山的术语辞典中,"幽明"就是"隐显",就是"阴阳",就是"可见"与"不可见"。事物总是有其在当前"可见"的1面,与其"不可见"的1面;"可见"是存在的1个方面,"不可见"

是其"同时同撰"的另1个方面。当前在这个角度是可见的,换1个角度观看,也可能是

不可见的;当时是不可见的,但是在过去或将来则可能是可见的。按照荀子在《性恶篇》中对于"可以"与"能"的区分, "不可见"(不可见)不等于"不能见"。换言之,"可见"与"不

可见"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感性"与"超感性"(理性),而只是在这个情境下可以与不

可以看到的东西。用王船山举的1个例子来说,高墙外面的河流对于高墙之内的我来说

是不可见的,但并非是我不能见的,只要我站得比高墙更高,河流就成为可见者了。"可见"就是在某1个具体情境下直接可感的"现在进行"的事态,它是1种有方位的事实,当

下直接进入主体自身的存在中的东西,它与主体自身的活动1同被经验。同样,不可见

不是绝对的不能见,不是如同1个超验的本源永远藏在这个可见的东西背后,而只是可

见事物的当下不可见的1面;也不是与可见的1面向来没有、也不可能具有联系的东西,不可见者虽然当下不可见,但是却可以与可见者沟通,事实上,不可见者是作为可见者的背景而存在的,2者是1个息息相关、相互指涉着的经验整体。因此,在王船山那里,当"形而上"被规定为"不可见"时,他坚决强调"形而上"不是"无形",而是"有形",只是其形暂时"未形"而已,因为,1旦不可见被理解为"无形",它就不是不可见,而是不能见,它

就没有了重新可见以及与可见沟通的可能性;反之,不可见仅仅是"有形"之"未形",这意

味着它可形,形是形著,也即成为可见者。为了阐明上述观点,就必须拒绝存在着

以意义的赋予者的身份出现的、某种绝对的本源或基础的信仰,这种本源或基础的建立有

它的前提,这就是它具有完全自足性,这种自足性使得它可以永远不必与可见的东西相互作用、沟通就可以独立存在。这种信仰可以归结为1种实体化本体的假设,这种假设把

某种不可见者设想为绝对的实体化存在,它导致了1种"万法归1"的观念,它阻碍着人们

对于真实存在的正确理解,在宋明人那里,真实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作为这种绝对本源来看待的,即使是今天,人们对于存在以及"1本万殊"(理1分殊)的理解,也在很

大程度上不能摆脱这种本源的纠缠,也1直在"万法归1"中兜圈子,人们甚至错误地断言,佛教化以后就产生了理1分殊的观念,华严宗那种1即1切、1切即1以及天台宗那种

1念3千的观念就是"理1分殊"的最早表达。这些都是本文所要反思的信念。在下

面的2、3两节,我试图在比王船山哲学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来考察他的上述问题及其处理

的方式和意义。在4、5、63节,我简单地勾勒1下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2

回归真实的存在,就是回归这个日常的生活世界,就是自觉地、切身地承担起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在生活世界中,人们的活动,不管是认识,还是实践,总是由当前可见的

东西指涉不可见但是又真实存在的东西。可见与不可见总是息息相关的,它们的动态统1,构成了作为总体性视域的世界整体。人们的每1个当下的活动都指涉着这个整体性的世

界视域,与未来、与文化,都是这个世界整体的构成部分,它们往往以不可见的方式与人们当前可见的活动发生着交互的作用。这种隐显(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往复运动,就是生活世界的实际情形。对于这1实际生活现象的领悟,构成了中国形上智慧的源头。

《易传》说:"1阴1阳之谓道",按照原始的含义,阴阳就是明暗,就是"幽明"或者"隐显",就是可见与不可见;1阴1阳就是1隐1显的往复运动,也即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持续

的交互作用。《易传》认为,这种交互作用就是存在(道)的本性。存在不是别的,正是创造性活动得以在其中展开的场域(field and horizon),这个场域具体展开为阴、阳

(可见与不可见)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世界1半透明(可见),1半陌生(不可见)。当《易传》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时,它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形上的智慧如何可

能的问题就是隐显之间的沟通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这里的"昼夜"就是阴阳,就是隐显,就是幽明的象征性表达。而"通乎昼夜之道"与"1阴1阳之谓道"表达的是同1个真理,"’1阴1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对于主体而言,隐显之间的沟通,就是要求主体在当前可见的活动中自觉地承担起与不可见的关系: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就是把世界经验为1个息息相关、彼此相通但又不同的整体,经验为当前可见的东西与

不可见的东西的统1;从实践上说,就是在当前可见的活动中承担起与不可见之事、物的

关系。在先秦人那里,这种沟通的要求,曾经还被表述为"阴阳相得"(《乐记》)、"阴

阳合德"(《易传》)、"通乎阴阳"(《谷梁传》定公元年)、"阴阳合而万物得"(《郊特牲》),如此等等。隐显之间的沟通,作为1种形上智慧的方向,它的特点在于发源于

生活世界,并且又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在这种智慧形态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本源

或本体,只有各各不同的存在者彼此隐显、往来(相通、相互作用)的运动。"物物相依,所依者之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每1个东西都依于其它事物,才可以存在,其所依

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人住在大地上,就依于大地;人必须用火,就依于火;人必须喝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