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精品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 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2. 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的联系:要求考生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之间的联系,解释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

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考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并得出结论。

4. 实验条件的控制:要求考生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合理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5.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考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做到安全实验和环境保护。

6.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解法:要求考生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体积、摩尔等。

7. 实验结果的判断与评价:要求考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包括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实验的可重复性等。

考生在备考高考化学实验题时,应重点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结合实验操作实际进行练习和复习,熟悉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2016年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

2016年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教学目标要求分析一、知识目标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5.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二、实验能力要求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三、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根据近年来化学高考试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分析,下列内容是化学实验部分考查的重点: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又有基本操作的正误辨别,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情况,题目的难度不高,但并不容易得满分。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这类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较大的区分度。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简化的改进的装置等),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仪器组装、现象描述、数据分析、考虑安全和防污等,用来考查考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化学实验原理

化学实验原理

化学实验原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现象,验证化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将介绍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化学实验的原理之一是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是化学实验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了解反应物之间的化学性质,明确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以便预测产物的生成情况。

通过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其次,实验室安全原理也是化学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如果不正确使用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佩戴实验服和防护眼镜,注意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避免发生意外。

另外,化学实验的原理还包括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

不同的化学实验需要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比如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沉淀的分离等。

这些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的掌握,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的结果。

最后,化学实验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实验设计原理。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和方法,以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和结论。

总之,化学实验原理涉及到化学反应、实验室安全、实验方法和技术、实验设计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才能进行高质量的化学实验,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提高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概念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概念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重点概念实验
本文档旨在介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中的重点概念实验。

以下是几个重要实验的简要介绍:
1. 燃烧实验
燃烧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

通过燃烧物质,我们
可以观察到燃烧的现象,并了解燃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进行燃烧测试,如纸张、木材、金属等。

观察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光和热,以及残留物的变化,可以帮助我
们深入了解燃烧的性质和特点。

2. 酸碱中和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是研究酸碱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我
们可以选取不同的酸和碱,通过加入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
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此外,还可以用酸碱溶液进行定量滴定实验,
计算出酸碱溶液中的浓度。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酸碱反
应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掌握一些测量酸碱溶液的方法。

3. 电解实验
电解实验是研究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溶液进行电解,如盐溶液、酸溶液等。

通过将电解质溶液置于电解槽中,连接电源进行电解,我们可以观察到气体和化学反应产物的现象。

通过电解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导电性质,以及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程中几个重要的概念实验的简要介绍。

通过实际操作这些实验,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从而提高化学实践操作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请同学们注意安全操作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第3讲-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第3讲-化学常用计量课件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根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的根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
(1)“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响中发生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
每种物质中元素上升或降低的总价数。
0 +5
+2
+2
Cu+H
复原性←复原剂→被氧化→氧化反响→氧化产物 2.物质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规律及应用 物质氧化性、复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1)同一反响,“剂”>“物”(同一反响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复原剂的 复原性强于复原产物)。 (2)不同温度,“热”>“冷”。 (3)不同浓度,“浓”>“稀”。 (4)金属活动挨次中,复原性“前”>“后”,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一般“后”>“前”。 (5)原电池中,复原性一般“负”>“正”。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23四川卷)以下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复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B.Cl2+FeI2 FeCl2+I2
C.3Cl2+6FeI2 2FeCl3+4FeI3 D.2Fe3++2I- 2Fe2++I2
解析:Co2O3的氧化性强于氯气的,即Co2O3能将Cl-氧化成Cl2,所以反响 Co2O3+6HCl 2CoCl2+Cl2↑+ 3H2O可以发生;I-的复原性强于Fe2+的复原性,所以 Cl2和FeI2反响时,首先氧化I-,反响Cl2+FeI2FeCl2+I2可以发生,而3Cl2+6 FeI2 2FeCl3+4 FeI3不行能发生;Fe3+的氧化性强于I2,Fe3+能把I-氧化生成I2,2Fe3++ 2I2Fe2++I2可以发生。

【化学高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

【化学高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

【化学高中】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一、引言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在工业生产、医药领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 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中离子交换的过程,置换反应则是原子或离子之间位置的替换。

2.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摩尔量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温度升高会提高分子活动性,增加碰撞几率从而加快速率;浓度增加会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机会,也会加快速率;而催化剂可以提供活性位点来降低活跃能垒,使得达到活跃能所需的能量更小,从而加速反应。

3.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达到一定条件后会出现平衡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或浓度等外界条件来调节。

三、化学反应实验1. 反应物选择化学反应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物,这些物质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推测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并且具备可观测性。

2. 实验条件调控为了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并观察结果,实验中往往需要控制一些条件。

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需要提供合适的电导溶液作为导体;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则需要控制PH值等。

3. 实验装置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着不同的实验装置。

例如,在气体生成实验中可以使用酒精灯、试管等简单装置进行;而在较复杂的合成实验中则可能需要采用加热设备、搅拌器、密闭容器等。

4. 结果观察与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颜色变化。

同时,还需要记录实验条件、实验数据以及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推断。

5. 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反应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问题。

首先,要穿戴好实验室制服和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可腐蚀性的物质。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不仅需要知道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需要理解实验原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下面将介绍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帮助考生备战高考。

一、高考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基本操作1. 称量:使用天平、称量纸等工具进行精确称量。

2. 滴定:在实验过程中添加一种试剂直至反应终点,从而确定反应物质量比、摩尔比等。

3. 燃烧:将实验物质放置在火焰上进行燃烧,观察产生的现象,判断反应物性质。

4. 加热:使用酒精灯、电炉等工具进行加热,加速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程度。

5. 过滤:使用玻璃棒、滤纸等工具进行分离固体与液体。

6. 蒸馏:使用蒸馏瓶、加热装置、冷却器等工具进行液体的分离。

7. 结晶:通过降温等方法将溶液中溶解的固体结晶分离出来。

二、高考化学实验常用试剂1. 盐酸(HCl):是常用的酸性试剂,可以鉴别碳酸酯、氢氧化物及金属碱沉淀等物质。

2. 硝酸(HN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与腐蚀性,常用于鉴别金属、识别无机化合物等。

3. 硫酸(H2SO4):是酸性强、氧化性强的试剂,常用于制备、稀释酸性溶液、加热实验物等。

4. 氢氧化钠(NaOH):是碱性试剂,能鉴别金属离子、与酸类物质中和等。

5. 碳酸钠(Na2CO3):常用于鉴别金属离子、沉淀分离等。

6. 溴水(Br2):常用于鉴别不饱和烃等。

7. 铜片(Cu):常用于鉴别氯离子等。

三、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1. 气体生成:酸与碱反应、物质燃烧等。

2. 溶解/不溶解:物质在水中能否溶解与其溶解度有关。

3. 燃烧:化学反应的一种,通常会产生光热,有时还会产生气体、水等。

4. 氧化还原反应:由氧化剂与还原剂进行反应,产生氧化与还原现象。

5. 沉淀生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合产生。

四、高考化学实验结果常见判断1. 反应终点的判断:滴定实验中,通过指示剂颜色的转变来判断反应终点。

2. 化学反应类型判断:通过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确定化学反应类型。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3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3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课时3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夯实基础考点过关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梳理】1. 化学的定义与特征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五种化学符号的区别Cl:【典型例题】(2014·全国卷)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解析]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 正确;污垢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该过程利用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热碱溶液)能发生水解反应;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杀菌;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被氧化。

题组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新物质生成及能量变化B. 变化前后只有一种元素的一定是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D. 石油的分馏、裂解、裂化都是化学变化[答案] C[解析]物理变化过程中可能存在能量变化,如水从气态变为液态,A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错;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错。

2. (2014·重庆卷)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明矾用作净水剂B. 液氨用作制冷剂C. 氢氟酸刻蚀玻璃D. 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 B[解析]明矾净水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 Al(OH)3+3H+;NH3易液化,液氨用作制冷剂,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玻璃中含有SiO2,可以用HF(氢氟酸)来刻蚀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 SiF4↑+2H2O;生石灰能和水发生反应,达到干燥之目的。

3. (2014·上海卷)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 )A. 过氧化钠B. 氢硫酸C. 硫酸亚铁D. 苯酚[答案] A[解析]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而变质(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与氧气无任何关系;氢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2H2S+O22S↓+2H2O);硫酸亚铁中的铁元素是+2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3价而变质;苯酚中的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紫色。

2016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精品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Word版

2016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精品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 Word版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一、燃烧的条件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二、分子的性质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加入一个小糖块。

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糖块溶解后,容器内液面下降。

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三、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2:把装有无色NaOH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CuSO4溶液的小烧杯中。

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再把小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与解释:上述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

说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地加入NaCl和KNO3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

现象与解释: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里,NaCl和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实验2: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体的试管缓慢加热,边加热,边振荡。

实验3: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概述一、实验目的与原理1.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 熟悉化学实验安全规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等。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蒸馏、萃取、结晶、色谱等。

- 物质的定量分析:滴定、称量、pH测定等。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沉淀剂、氧化剂、还原剂等。

- 实验样品:溶液、固体、气体等。

2. 实验仪器- 基本仪器:试管、烧杯、滴定管、分液漏斗、酒精灯等。

- 测量仪器:天平、pH计、温度计、电导率仪等。

- 辅助设备:通风柜、实验服、防护眼镜、手套等。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 熟悉实验流程和安全规范。

-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2. 实验过程- 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

3. 实验后的处理- 清洗和整理实验器材。

- 妥善处理化学废物,遵守环保规定。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 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观察和测量数据。

- 使用标准的数据记录表格,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验证实验目的和原理。

-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实验报告撰写1. 报告结构- 封面:包括实验名称、日期、学生姓名等。

- 目录:列出报告的主要章节和页码。

- 实验目的和原理:简述实验的目的和理论基础。

- 实验材料和仪器:列出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

-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

- 数据记录与分析:展示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回答实验目的中提出的问题。

-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2. 报告要求- 语言清晰、准确,无语法错误。

- 格式规范,图表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高考化学核心考点知识归纳与最新配套练习(附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

高考化学核心考点知识归纳与最新配套练习(附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知识梳理】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基本操作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

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2.药品的存放3. 仪器的洗涤4.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

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例题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或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②制备任何气体开始实验前,首先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④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⑤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⑥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⑦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⑧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⑨向混合液中加入生石灰后蒸馏,以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⑩向Na2CO3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检验NaOH的存在二、化学实验安全1. 化学药品安全使用标识2. 实验意外的预防品(尤其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应立即服食大量的鲜牛奶、豆浆或鸡蛋清。

物品着火时,应冷静判断情况,根据不同药品着火的情况,选用适当措施灭火。

()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的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⑤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浓硫酸⑥取用钠块切下的碎片,可以放到废液缸中A.①②B.②③⑥C.③⑤⑥D.②⑤【课时练习】1.关于实验室中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容量瓶、④量筒、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蒸馏烧瓶、⑧蒸发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直接加热的有①⑧B.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⑤⑦⑧C.使用前应进行检漏的有③⑤⑥D.标有使用温度的有③④⑥⑦2.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恶性事件,当氯气泄漏时消防队员应及时采取的措施是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可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浸湿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高考中,化学常识题占据很大的比重,考察考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实验原理和实践应用的理解。

掌握常考的知识点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化学常识的分类和常考的知识点两个方面着手,为考生列举出一些值得关注和重点复习的内容。

一、常见的化学常识分类化学常识题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和化学应用。

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常考的知识点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一项基础概念,高考试题中对周期表的应用较为普遍。

考生需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和相关规律,如周期性、原子序数、电子结构等。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合物形成和分解的基础。

掌握化学键的种类及其特性是解决有机与无机化学问题的关键。

常考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3. 化学反应: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能够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推断反应过程及产物。

4.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课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一部分。

考生需要理解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交叉验证。

5. 化学应用: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高考常常会考察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考生需要关注常见的化学应用领域,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药物研发等,了解化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和具体案例。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知识点外,高考化学常识题还会考察一些实用技巧,如化学计算、物质性质的预测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知识点,还应注意培养实践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度,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做到处变不惊,应对各种类型的题目。

为了更好地复习化学常识,并且提高解题能力,考生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 多做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考生复习的重要素材,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总结,能够了解到高考化学常识题的出题规律和考点。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高考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掌握化学实验的全部知识点对于高考化学的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较系统的方式,讨论高考化学实验的全部知识点。

1. 实验室常用仪器与玻璃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包括量筒、容量瓶、分析天平等,这些仪器在化学实验中用于测量和称量物质。

玻璃仪器包括试管、烧杯、漏斗等,用于容纳和转移物质。

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包括溶解、加热、冷却、过滤、干燥等。

在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正确溶解固体、加热时控制温度和时间等。

3. 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与结果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与结果。

例如,能够区分气体的颜色和味道,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以及酸碱反应的产物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反应的观察结果,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酸与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4.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例如戴手套、护目镜,实验室通风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化学实验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例如正确处理废液、弃置实验废物等。

5. 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例如,能够正确计算溶液的浓度、物质的摩尔质量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论的推断与判断。

6.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方程式与计算化学实验中,实验方程式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考生需要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方程式。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在实验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

7.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与精度控制化学实验中,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考生需要了解误差的分类和来源,能够正确估计和控制误差。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实验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区别,并能够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实验。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

高考考点基本概念分析与复习武穴中学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

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灵活迁移。

3.面向现实:概念、理论试题4.再现探究:理论试题的发展创新高考概念、理论试题在强调强调知识应用的同时,还尝试对学生拓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的考查,强化对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要求用研究性的思路考虑问题,提出更优的实验方案。

试题不具难度但有深度,体现了考改与课改的一致性,配合和支持了中学新课程改革。

5.体现区分:概念、理论试题的选拔功能虽然高考试题难度下降,但其作为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高考试题要有必要的区分度的适当的难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体现这种区分和选拔功能的试题大多为基本概念、理论试题。

概念、理论试题在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试卷中低于整卷难度系数的无论从题量还是从分数权重大多为理论试题,有个别试题甚至成为全卷的难题。

6.热点重复:概念、理论试题的不简单连续高考理论试题的比重每年都比考试说明规定的要高,基本理论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近几年高考化学各理论板块的题量和分值,不难看出每年各理论板块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值的试题,理论部分的考点多,重现率高。

但这种连续和重复不是简单的连续和重复,渐变和创新贯穿其中。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大分支,主要研究碳元素以及其化合物。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

本文将介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实验。

一、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1.碳元素的特殊性质:碳元素具有四个价电子,能够形成共价键,使其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碳元素还能够形成链状和环状的结构,增加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组进行命名。

常见的命名方法包括系统命名法和常用命名法。

在系统命名法中,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组,使用一系列的前缀和后缀来命名化合物。

而在常用命名法中,使用常见的名称来表示化合物。

3.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化学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反应。

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反应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反应的机理和实验条件,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4.共轭体系和芳香性:共轭体系是由相邻的多个双键或者一个双键和一个孤对电子所组成的结构。

共轭体系能够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芳香性是一种特殊的共轭体系,指具有环状共轭结构的化合物。

芳香性使得芳香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二、有机化学的实验1.有机合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学生能够巩固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常见的有机合成实验包括制备食醋酸酯、合成苯甲酸和制备氯仿等。

2.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实验是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方法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同时,通过实验室中一些常见的化学试剂进行实验反应,也能鉴定化合物的性质。

3.有机反应的实验:有机反应的实验能够让学生观察和理解不同反应的过程和条件。

例如,学生可以进行取代反应的实验,观察不同试剂对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化学实验题知识点高考

化学实验题知识点高考

化学实验题知识点高考高考化学实验题是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题,可以考察考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内容、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课程内容化学实验题主要覆盖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包括常见的实验操作、实验器材和实验原理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点,如溶液的配制、离心操作、过滤分离等。

同时,还要了解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特点,例如试管、烧杯、容量瓶等。

此外,理解实验原理也是解答实验题的关键,掌握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性质对于正确解答实验题非常重要。

二、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化学实验题的基础。

在实验题中,通常会给出某个具体的实验场景和实验条件,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验原理和知识,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因此,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实验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考生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和解答题目。

三、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题的重点和难点。

在实验设计题中,通常会给出某个实验目的和一定的实验条件,要求考生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和流程。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考生需要考虑实验的整体思路和目标,并综合运用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知识来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试剂,并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设计中,考生的创造性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会受到考验,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和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题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化学实验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和安全知识,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因此,对于化学实验题的复习和准备是高考化学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希望考生能够充分重视化学实验知识,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实践和练习,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

浙江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

浙江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科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原理、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的掌握程度。

在浙江高考中,化学实验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熟悉和理解化学实验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浙江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化学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基本概念1.实验室安全:化学实验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学生应牢记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如佩戴实验室服装和防护眼镜、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2.实验器材:学生需要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烧杯、容量瓶、滴定管等。

3.实验操作: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称量、配制溶液、加热等。

4.实验记录:化学实验需要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学生要学会使用规范的实验记录方式。

二、重要的化学实验内容1.溶液浓度的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掌握浓度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2.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用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学生需要了解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滴定操作和数据处理。

3.气体收集:化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实验多种多样,学生需要熟悉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水槽收集法、倒置瓶收集法等,并能够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运行规律,能够正确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和数据处理。

5.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反映溶液中游离离子的浓度和移动能力,学生需要熟悉电导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进行准确的测定和数据处理。

三、化学储能技术实验近年来,化学储能技术成为新的热点话题,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这一领域的实验内容和原理也是很有意义的。

化学储能技术实验涵盖了电化学电池、燃料电池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类型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电池性能的评价指标。

化学高考实验常考知识点

化学高考实验常考知识点

化学高考实验常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考化学试卷中经常涉及实验相关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化学高考实验常考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实验室安全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首要条件。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的实验室器材有试管、烧杯、量筒、烧杯等。

试管通常用于进行小量混合反应或离心等操作,而烧杯则适用于蒸发、溶液混合等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这些器材,并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

实验涉及的常见操作有称量、吸取、滴定、加热等。

称量是指通过天平将物质的质量进行测定,常用于固体物质的测量。

吸取则是用吸管吸取液体,可以用于混合溶液或搅拌反应。

滴定是一种准确测定溶液中浓度的方法,通过滴定管滴加标准溶液,从而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加热则是实验中常用的加速反应进行的步骤,通过加热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或驱除溶剂。

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主要特征。

这类反应常见的实验有电解、铜的金属性质等。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盐和水是平衡反应的产物。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中和点。

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质反应,产生不溶性的沉淀物,可通过滤纸分离沉淀与溶液。

实验中经常遇到的实验现象有溶解、沉淀、颜色变化等。

溶解是指将固体物质在液体中均匀分散的过程。

溶解度是衡量一个物质在特定温度下溶解多少的指标,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确定。

沉淀则是指溶液中的溶质超过溶解度形成的不溶性固体物质,通常在滤纸上形成沉淀。

颜色变化是实验中常见的观察现象,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与否。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也是高考化学中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中,我们经常通过实验数据来计算反应的速率、产率等关键参数。

数据处理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填表、绘图等。

数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平均值、标准偏差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反应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化学实验大题高考知识点

化学实验大题高考知识点

化学实验大题高考知识点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科目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将从常见的化学实验大题中选取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论述。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类型,通过实验可以确定酸碱的反应比例。

一般实验中使用中和管测定反应终点。

在实验过程中,应掌握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原理,并利用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的变化,确定反应终点。

同时,在进行溶液稀释实验时,需要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浓度的计算。

2. 气体实验:气体实验主要涉及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性质的研究。

例如,制备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利用反应管、气压法和水位法等方法收集气体。

在进行气体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了解气体的性质,如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和可燃性等。

3. 颜色反应实验:颜色反应实验是对物质颜色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推测物质性质的一种实验方法。

通过加热、加入试剂或改变反应条件等方式,观察物质颜色的变化,从而推测物质的性质。

例如,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等。

4. 沉淀实验:沉淀实验是通过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来判断物质的成分或性质。

在实验中,重点掌握沉淀生成的条件和特点。

例如,通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镜可以判断存在胆固醇;通过氢氧化钠与阳离子反应生成的颜色反应可判断阳离子的存在等。

5. 离子反应实验:离子反应是通过观察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沉淀或产生的光谱现象来判断离子的存在和性质。

例如,通过氢氧化钠与铜盐反应观察到蓝色沉淀可以判断有铜离子的存在;通过氯化钡与硫酸反应观察到白色沉淀可以判断有硫酸根离子的存在等。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类型,我们可以看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因此,在备考高考化学科目时,同学们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学习和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实验一、燃烧的条件实验: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二、分子的性质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向水中加入一个小糖块。

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糖块溶解后,容器内液面下降。

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三、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2:把装有无色NaOH溶液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CuSO4溶液的小烧杯中。

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再把小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

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现象与解释:上述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都是平衡的。

说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实验1: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地加入NaCl和KNO3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

现象与解释:实验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水里,NaCl和KNO3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实验2: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KNO3溶液和剩余KNO3固体的试管缓慢加热,边加热,边振荡。

实验3:给上述“实验1”中盛有NaCl溶液和剩余NaCl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少量水,边加边振荡。

现象与解释:“实验2”中,KNO3固体继续溶解;“实验3”中NaCl固体继续溶解。

这两个实验说明,中温度升高或增加溶剂的量的情况下,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实验4:在各盛有10 mL 水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gNaCl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后在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室温下,2gNaCl完全溶解在10 mL 水中,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0.1g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经充分振荡并静置后,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

说明,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的,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的。

五、结晶原理实验:在烧杯里加入10g NaCl和KNO3的混合物(其中NaCl的量较少)。

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

然后冷却,观察KNO3晶体的析出。

现象与解释: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KNO3从溶液里结晶析出。

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降温时,大部分NaCl 仍溶解在溶液里。

六、比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实验:把相同条件下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倒入5个烧杯中,接通电源。

观察灯泡发光的明亮程度。

现象与解释:连接插入CH3COOH溶液和氨水的电极上的灯泡比其他3个灯泡暗。

HCl、NaOH、Na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成离子;CH3COOH和氨水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

故HCl、NaOH、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和氨水强。

七、离子反应实验:在试管里加入少量CuSO4溶液,再加入少量NaCl溶液。

观察有无变化。

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5mL CuSO4溶液,再加入5mL BaCl2溶液,过滤。

观察沉淀和滤液的颜色。

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少量上述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

再滴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与解释:第一支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第二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第三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支试管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第二支试管中,CuSO4电离出来的Cu2+和BaCl2电离出来的Cl—都没用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与Ba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八、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

现象与解释:手有温暖的感觉,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

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2·8H2O与NH4Cl充分反应。

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

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九、比较金属性强弱1.钠、镁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小烧杯。

观察反应现象和溶液颜色变化。

取两小段镁带(已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试液。

观察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镁与冷水无明显变化,加热缓慢反应,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呈红色。

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2.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实验1: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

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镁快。

说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实验2:分别向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

说明Al(OH)3的碱性比Mg(OH)2弱,即铝的金属性比镁弱。

十、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1mol/L的盐酸和10mL0.1mol/L 的盐酸。

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在加入10mL1mol/L的盐酸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逸出,而在加入10mL0.1mol/L 的盐酸的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很慢。

许多实验证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2:取三个小烧杯,编号为1、2、3。

用黑笔在烧杯底部画上“+”字。

按下表中的数量先分别在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和蒸馏水,摇匀。

然后再同时向3个烧杯中加入2mLH2SO4溶液,搅拌并记录开始时间,到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时,停止计时。

现象与解释: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所需的时间,第1个烧杯最长,第3个烧杯时间最短。

3个烧杯中,第1个烧杯Na2S2O3的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第3个烧杯Na2S2O3的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用类似于上述“实验2”的方法,根据下表完成实验。

现象与解释:溶液出现混浊现象使烧杯底部的“+”字看不见所需的时间,第1个烧杯最长,第3个烧杯时间最短。

3个烧杯中,第1个烧杯中温度最低,第3个烧杯中温度最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

观察反应现象。

现象与解释: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在没有加MnO2粉末的试管中只有少量气泡出现。

可见催化剂MnO2使H2O2分解的反应加快了。

十一、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混合10mL0.01mol/LFeCl3溶液和10mL0.01mol/L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成红色。

把该红色溶液平均分入3支试管中。

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FeCl3溶液,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KSCN溶液。

观察这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并与第三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相比较。

现象与解释:当加入FeCl3溶液或KSCN溶液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都变深了。

这说明增大任何一种反应物的浓度,都能促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Fe(SCN)3。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把NO2和N2O4盛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把一个烧瓶放进热水里,把另一个烧瓶放进冰水里。

观察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并与常温时盛有相同混合气体的烧瓶中的颜色进行对比。

现象与解释:在烧瓶中存在平衡:2NO2(g) (可逆符号) N2O4(g) ;ΔH<0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十二、盐类的水解实验:把少量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的固体分别加入6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

振荡试管使之溶解,然后分别用pH试纸加以检验。

现象与解释:CH3COONa、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NH4Cl、Al2(SO4)3是弱碱强酸盐,其水溶液呈酸性;NaCl、KNO3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十三、原电池原理实验: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

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左图),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用导线连接后,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铜片:2H++2e—=H2↑(还原反应)十四、电解原理实验1:在一个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2根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电池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管内发生的变化及试纸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这是析出的金属铜;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放出,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可以断定放出的气体是Cl2。

这一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实验2:将上述“实验1”的装置中的CuCl2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进行类似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