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第437期
城市问题研究:成都,城市形象喜与悲
第143期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成都,城市形象喜与悲】 (2)城市研究 (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需处理好政企关系】 (4)【城市环境恶化推高商业经营成本】 (5)【新型城镇化需要行政与市场的协调配合】 (5)【城市规划不应只盯着盈利性项目】 (6)【文化产业园区普遍亏损源于产业空心化】 (7)【部门利益博弈影响北京城市管理效率】 (7)【多哈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之道】 (8)重点分析【成都,城市形象喜与悲】近两年的新闻联播的片头广告,有了不小的变化,前几年是各类白酒广告占据了大半江山,现在是各种城市新区、开发区的招商广告,成为后起之秀。
而在街头巷尾矗立的平面广告灯箱,类似于“欢迎您到安徽来”、“美好江苏欢迎您”等广告,也层出不穷,让人想躲都难。
城市品牌形象类广告的崛起,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地方政府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放下身段营销自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要拼硬建设以外,还要拼软实力。
只是现在是信息社会,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轰炸人们的感官,喊几句口号刷几条标语就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宣传,甚至包括政府主流意识的宣传,都需要走专业化现代化的路线。
成都的震后营销和危机公关,曾被看作城市形象塑造和品牌营销的一个典范。
一是快速专业的政府危机公关反应。
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天,成都市市政府就启动“城市危机公关和城市营销”应急方案,成立了“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下设综合、城市、旅游、投资、都江堰、国际民间组织联络、宣传、策划组等工作部门,其中由策划组负责对项目效果把关。
机构成员除了来自成都市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数百名市政府各经济部门以及知名公关公司、文化公司的专业人员。
并委托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策划营销方案。
专业的团队协作,使城市营销方案更与这个时代接轨。
二是立足于公众视角的形象传递。
以往的政府宣传和城市形象传递,经常是政府机关想讲什么传递什么,很少会考虑到公众想听什么,从行政指令出发、政治需要出发,很少会考虑宣传的效果。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从城市更新视角看行政功能再布局
第214期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从城市更新视角看行政功能再布局】 (2)城市研究 (4)【PPP模式迎来重要制度设计】 (4)【宽带提速降费任重道远】 (4)【京津冀一体化不是为了造“睡城”】 (5)【城市测评指标不代表城市竞争力】 (6)【中心城区绿地建设没那么简单】 (6)【城市更新需要保障市民权益】 (7)【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的困境】 (8)【休斯敦的公交优先和拥堵收费】 (8)重点分析【从城市更新视角看行政功能再布局】在城市空间规模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各地“行政新城”、“行政新区”不断涌现。
一段时期里,区域行政功能的引入被普遍视为驱动新城、新区发展的制胜法宝。
然而,随着人们对粗放式城市建设的反思与批判,以行政中心带动区域发展的模式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论……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从无到有的空间开发式的城镇化扩张将趋于停滞,城镇化发展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限制,使得城市规模上的扩张难以持续。
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对城市建成区的更新与改造,盘活城市低效土地,将成为下阶段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由此,城镇化正进入城市更新发展的阶段。
不同于过去城市建设中的“城市扩张”、“大拆大建”,“城市更新”是对城市内已建成区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改善。
从大的空间系统来看,城市更新需要对原有城市系统进行功能、产业、人口等要素的调整、平衡和提升。
由此,在“城市更新”的时代,上面所提到的“行政功能的空间布局与调整”也应被重新考量。
就大城市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作为城市行政功能的空间载体,城市行政办公区对城市发展布局、城市交通、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资源优化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突显。
而许多大城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老城区,与居住、商业、金融商贸设施混杂,有的甚至造成功能相互干扰和影响,严重影响行政办公职能的有效发挥。
对于这些城市,从城市更新的角度,需要重新考虑城市行政中心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行政办公区的空间布局来盘活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更新与发展。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美国城市化不同阶段下公共卫生治理的变革
重点分析
城市问题研究
【美国城市化不同阶段下公共卫生治理的变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意识到公共卫生和城市化有密切关系,并不是完全 割裂的两个部分。不同的城市化阶段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一样,人们的需求和 关注重心也会发生变化。公共卫生的政策需要结合城市化程度进行弹性规划以适 应城市变化,化危机为城市转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在不同 城市化阶段面对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同,其变化和演进的历程反映了二者相互作 用、相互推进的过程,也展现了公共卫生危机如何给城市带来转机。
城市研究............................................................................................................................................. 4 【告别“钢筋水泥”迎接“以人为本”的城市投资时代】................................................ 4 【健康码或将成为未来城市管控的超级中枢】.................................................................... 4 【城市规划不是技术范畴而是公共政策范畴】.................................................................... 5 【从“景”上添花到以“城”相待】............................................................................................. 5 【健康建筑或许也能成为人们的“口罩”】............................................................................. 6 【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要考虑靠什么吸引人口】................................................................ 7 【从规划前瞻性与统一性入手约束道路反复开挖问题】.................................................... 7 【圣何塞从人的满意度出发塑造国际人才社区】................................................................ 8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第430期
第430期2019年08月29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多元自治的夜间经济才能让城市“旺”起来】 (2)城市研究 (4)【POD理念为落实国务院提振消费政策提供了解决方案】 (4)【新《土地管理法》为“多规合一”改革预留法律空间】 (5)【自贸区扩容后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是关键】 (5)【中央定调未来区域发展要靠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6)【用沉浸式城市设计填补城市大规划下的空白】 (6)【政企共塑新系统助力特色小镇有效运转】 (7)【国际大都市需谨防人口置换背后的不平等】 (8)【解锁“文化密码”让莫斯科郊区焕发生机】 (8)重点分析【多元自治的夜间经济才能让城市“旺”起来】夜间经济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摩拳擦掌,纷纷制定行动方案,准备让夜间经济为城市输送更多的消费血液。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涌现出更多灯火璀璨的“不夜城”。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要深挖城市的消费潜力,夜间经济确实是很实用、很管用而且见效快的一招。
”从全球范围看,许多国际性大都市也都是夜间灯火辉煌,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把夜间灯光的亮度用于评价经济的活跃情况。
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夜间经济?夜间经济到底包含哪些业态?似乎鲜少有人深入探索。
事实上,夜间经济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区夜晚空巢现象首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
它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经济文化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多元业态。
在伦敦,夜间经济甚至被称为第五大产业,主要由酒吧、饭店、音乐厅、剧院等组成。
从其他国际大城市的情况来看,夜间经济的发展也都比较符合多元业态的模式。
以纽约为例,《2019年纽约夜生活经济》报告中显示,纽约的夜间经济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即食品服务、酒吧、艺术、各类场馆提供以及体育休闲行业。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发展小城镇不是单纯的资源倾斜
第151期2014年01月28日星期二重点分析 (2)【发展小城镇不是单纯的资源倾斜】 (2)城市研究 (4)【“以房控人”恐扼杀城市活力】 (4)【“多规合一”为今年城镇化破局打基础】 (4)【成都8市同城化可融入市场协调机制】 (5)【北京可将中心城纳入限制开发区】 (5)【处置小产权房需控制与转化并举】 (6)【从城镇化视角看“春运”】 (6)【美国城市以优质公共资源保障人口转移】 (7)【春节放假通知】 (8)重点分析【发展小城镇不是单纯的资源倾斜】近日城镇化又成为热点,媒体报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由发改委上报国务院,春节前后将对外发布。
实际上,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决议等政策里,新型城镇化的思路都在其中闪现。
其中争议比较多的就是城镇化的路径问题:资金投向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国家发改委官员也表态,中小城市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主导方向。
那么,市场会遵循中央的政策规划,将发展重心转向中小城市吗?我看未必。
安邦(ANBOUND)城市战略组2012年就启动对中国城镇化转型的研究,我们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即政府的资金将投向中小城镇,而市场的资金将青睐500万人口以上的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因为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有很好的聚集效应,对企业和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得出这个判断,主要基于城市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有三个作用机制:第一是人口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的投资。
有了一定的人口密度,越是集聚,这些人口就越有能力承担建设大型基础设施的成本投入。
因此,虽然近几年地铁、轨道交通、剧院等设施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规划建设,但是只有拥有50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才有财政能力负担这些设施的后续维护费用。
第二是市场需求。
人口越是集聚,市场范围越大,供给与需求都能够实现多样化与专业化,从而越能实现供需匹配。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多元共赢的旧城改造模式
第186期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多元共赢的旧城改造模式】 (2)城市研究 (3)【“怪建筑”应去权力化】 (3)【破除“马路拉链”需全局规划意识】 (4)【交通规划需纳入多规合一】 (5)【“黄金水道”受困于同质竞争】 (5)【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风向标】 (6)【政绩考核需因地制宜多元指标】 (7)【爱丁堡文化遗产利用的启示】 (7)重点分析【多元共赢的旧城改造模式】旧城改造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部三万余字的规划中,多次提及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字眼,明确提出“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
”中国现有的旧城改造的模式主要是“大拆大建”,政府与居民不断博弈的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导致资金压力巨大,政府债台高筑;另一方面,政府与居民的利益矛盾冲突也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实际上,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涵盖搬迁安置、市政设施建设、风貌保护与房屋修缮等多项工作。
从利益相关方来看,也涵盖了各级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原住民、外来人口、国有资产等不同的利益群体。
因此,原有的单一的旧城改造模式亟需转型,转向“多元利益平衡的旧城改造模式”。
为此,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旧城和棚户区进行分类,分别制定政策细则。
以老旧住宅区为例,可以把它分为三种类型区别对待。
第一类是对于建造时间较早、缺乏历史文化特色、建筑质量差、配套设施不足、存在卫生或严重安全隐患问题的区域,现状建筑拆除率超过50%的居住区进行拆除重建。
在改造模式上拆除重建区可以采取“政府统筹、市场主导、连片拆除重建”的改造模式,政府负责核算经济帐,制定建设的约束条件,通过市场选择合适开发商对街区进行开发。
第二类区域是近二三十年建设的小区。
这类区域通常建筑质量较好、现状建筑拆除率小于10%的旧城区,一般来说只需要完善小区配套,加强环境整治,通过社区周边公共环境的整治以及社区内部环境治理与建筑修缮进行改造更新,这样的旧城区,一方面要政府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中产阶级的萎缩或将传导致城市失去活力
第446期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
重点分析 (2)
【中产阶级的萎缩或将传导致城市失去活力】 (2)
城市研究 (4)
【最新落户政策效果显现还需其他配套措施跟进】 (4)
【POD理念下的城市更新为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奠定基础】 (4)
【通过步行系统建立跨区域连接可激发城市活力】 (5)
【便民是城市宜居高品质服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5)
【城市数字经济建设要做到“一城一策”】 (6)
【城市多机场系统宜统一管理、协同运作、错位发展】 (6)
【东京湾成功发展的得与失】 (7)
【法国南特用文化创意产业书写工业遗产蝶变记】 (8)。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宅经济很难成为城市经济的主流
重点分析
城市问题研究
【宅经济很难成为城市经济的主流】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宅在家中,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发生改变,以 数字技术为根本的“云平台”成为人们疫情之中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方式。人们开 始利用 APP 进行“云购物”;基于直播、VR 技术实现“云旅游”;还有了“云医 疗”、“云课堂”、“云办公”等等,催生了宅经济的兴盛。Quest Mobile 发布的《中 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之后,由于远程办公、 在线学习的需求上升,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比春节期间增加了 30 分钟飙涨至 7.3 小时(2019 年春节 5.6 小时、2020 年春节 6.8 小时)。宅经济依托互联网,具有 低成本、高效率、方便快捷等特点。一时间,人们仿佛看到产业格局会带来变动, 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有了新的希望。
城市问题研究
安邦咨询(ANBOUND)倡导的 POD 理念中提出了“消费性公共空间”的 概念。通过打造消费性公共空间,着眼于活化城市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的消费环 境,进而推动城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真正的消费性公共空间,不是简单的在 空间中塞入商业设施。“消费性”也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它涵盖一切 可消费的内容。换言之,花钱购买的,不花钱却需要的,音乐、文化、艺术、商 品……都是应该被涵盖在内,多种功能混合利用。雅各布斯也认为:“城市中有 生气的、人多的地区总是有着相对多的内容和形式并存着,而要维持这种城市的 生机,就要在使用上混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内容也逐渐从购物等 传统的物质消费转向休闲、娱乐、商务、社交等一系列全新的服务型消费,这给 消费型业态与公共空间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传统的商业环境融入娱乐、 休闲空间,通过引入室内商业街道或在室外布置咖啡桌等方式,使得室内外空间 相互渗透,组成多变的复合型消费性公共空间,使人们在获得更丰富的购物体验 的同时,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生活要求。这是消费性公共空间与传统的商 业街、购物中心最主要的差别。同时,消费性公共空间还需要具有文化特色。一 座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只有拥有了文化性格才能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像日本最出名 的实体书店之一茑屋书店,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为顾客提供复合式的文化生活空 间:除了名目庞杂的书籍,还有文创产品、办公学习区、咖啡餐饮甚至是宠物美 容和小型公园绿地;而 K11 购物艺术中心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与 消费有机结合起来,除了是购物场所,还是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和手工作坊。 纵览全球创意城市中心,无一不是拥有充满人气的多功能商业混合区的公共空 间。
城市问题研究:从古罗马看城市的人本回归
第137期 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从古罗马看城市的人本回归】 (2)城市研究 (5)【进不去的大城市,留不住的小城镇】 (5)【季建业成也城建,败也城建】 (5)【西南地区建城市综合体要量力而行】 (6)【城市竞合发展需突破行政藩篱】 (7)【港口城市面临区域整合】 (7)【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事关国计民生】 (8)【发达国家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发经验】 (9)重点分析【从古罗马看城市的人本回归】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建设,有许多喧嚣的声音,比如城市建设是该“以人为本”还是“以官为本”?城市的广场、道路、剧场,到底是该以政绩形象为出发点?还是以人本居住为出发点?答案其实不言而喻。
对于城市的美,城市各种元素的功能,在许多伟大的古代城市中,就有淋漓尽致的展现。
我们以古罗马的建筑和城市格局为例,来看看人本需求,是如何体现在城市设计和城市布局中的。
现代人的美学理论有很多,但如果我们回归传统,回到古罗马时代的观点,那么建筑的美,就是六项元素:秩序、布置、匀称、均衡、得体、配给。
在这其中,秩序指的是在模数基础上的几何学体系(斜率和透射关系),布置指的是模数网格中的分析、创造和安排,也就是空间安排。
匀称则是“悦人的外观”,其中也是长宽高的比例,比如廊柱的高度通常是6个人体之高,如果要“优雅”,则可以做到7个人体高。
均衡与我们的理解稍有点不同,古罗马人的均衡重点在于控制比例,如每个单元的宽度应为高度的一又三分之一,古罗马人认为这样最美观。
最有趣的是“得体”和“配给”,前者是指功能与传统的传承,不能太过标新立异;后者指的是成本和材料的控制,无效的奢靡非但不美而且会为人耻笑。
如果我们到意大利等古罗马遗址去旅游,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三样宏伟而令人震撼的公共建筑,神庙、广场和剧场。
古罗马城市的建筑布局是有某种等级制存在的,至少在那个时候的建筑师的眼里是这样的。
首先是城市,其次就是建筑,而在建筑当中,神庙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广场,再次是剧场。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透过“上海踩踏事件”看中国城市公共安全
第196期2015年1月4日星期日重点分析 (2)【透过“上海踩踏事件”看中国城市公共安全】 (2)城市研究 (4)【地铁涨价能解决交通问题?】 (4)【丝路经济带亟需区域统筹】 (5)【西部地区公共用地需控制规模】 (5)【城市消防管理没有“非重点”】 (6)【高铁开通将倒逼峨眉山旅游升级】 (7)【大理古城之火再暴古城保护缺陷】 (7)【两限治堵不如合理化交通设计】 (8)【美国“三条腿板凳”的养老制度】 (8)重点分析【透过“上海踩踏事件”看中国城市公共安全】就在2015年元旦前夜,2014年的最后时刻,上海外滩发生了严重的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尽管目前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事故发生的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一事件却再次击中了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的软肋。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需要具备功能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安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这句古语可以粗浅解读为“城市的起源和安全密切相关”,而“安全”可以说是对城市最低限度的要求。
在上海,类似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早有发生。
2010年,“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给这座城市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永远铭记这次事故的惨痛教训,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把“11月15日”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希望警钟长鸣,让惨痛的教训时刻警醒各方,对生命负责,对城市负责……其实,类似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在“偶然”的背后存在着“必然”。
据此次上海踩踏事故现场的人们的描述,巨大人流缺乏有效引导和疏散机制,以及险情发生后在人们的争相夺路中救援机制的乏力,都暴露出在公共场所秩序和安全维护上是存在短板的。
这些短板就算不以“上海踩踏事件”这样的形式发生,也会以别的形式出现。
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必然都是极为惨痛的,必然都会以人的生命为代价。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在当下中国的许多城市,都聚集着大量的人口,并且由这些人,衍生出了丰富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从建筑入手塑造幸福城市
城市问题研究 第 459 期 2020 年 04 月 02 日 星期四
城市问题研究
重点分析............................................................................................................................................. 2 【从建筑入手塑造幸福城市】.................................................................................................2
在芬兰,建筑师用一种“幸福金字塔模型”来定义与利用城市中的建筑—— 商业与技术类建筑处于最基层,文化、知识与健康类建筑则处于更高层级。正如 意大利建筑大师格里高蒂所说,“现代建筑最坏的敌人是仅仅从经济和技术角度 来构建城市建筑”。幸福不是工程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 市的幸福度,是在看人们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否融入到城市 环境中,从中获得满足感、归属感与成就感,让自己被重视、被理解、被连接的 渴望得到回应。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只关注商业与技术显然是不够的。相比之下, 文化、知识与健康,或许能成为更有效的催化剂。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它在唤起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2014,新型城镇化这一年
第195期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2014,新型城镇化这一年】 (2)城市研究 (4)【王小鲁,城市规模的经济学解读】 (4)【撤市设区不能只盯着房地产】 (4)【以文化创意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5)【以软环境及多元产业来留人】 (6)【城市更新需普及认知及全局统筹】 (6)【万达新定位转型成功还是成仁?】 (7)【跻身高铁节点城市需深思】 (7)【丹麦城市治理的“新绿色革命”】 (8)【元旦放假通知】 (9)重点分析【2014,新型城镇化这一年】2014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新型城镇化”可以说是本年度最大的焦点之一。
“新型城镇化”多次在重大会议、重要文件以及决策者的言论中被反复提及。
回顾2014年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从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说起。
在这次会议上,首次对城镇化给予明确定义并统一了发展方向。
随后召开的全国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又将城镇化时间表进一步细化,并指明了路径。
可以说,这为2014年城镇化推进奠定了新的起点。
2014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报告中还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后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规划提出,未来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等具体目标;同时还指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重点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由注重数量的增长转变为兼顾质量的提升。
2014年6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第073期
第73期 2012年07月12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新石头记】 (2)城市研究 (4)【超高层与硬铺装造就新火炉城市】 (4)【无锡政府力推的影视城建设陷入泥藻】 (4)【温和有效地打造城市形象更可取】 (5)【通州疏解首都行政功能言易行难】 (6)【天津历史建筑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6)【城市化浪潮下何处安放故乡?】 (7)【“绿色城镇”建设不能单纯追求视觉效果】 (8)重点分析【新石头记】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站高远望,层层叠叠,绵延而去,似无尽头。
有山就有石,中国的石头很有名,所谓中国的“四大名石”就包括昆山石、灵壁石、太湖石和英石。
中国文人骚客对石头也是情有独钟,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了太湖石,元朝的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更是极尽了对昆山石的赞美。
由物及文是一种进步,诗人们的赞美就是一种极致表现。
而在西方,石头更多的是作为建筑材料而用。
意大利,也是多山的国家,从古罗马开始,各种建筑就大量采用石材建设。
不过,意大利的石材坚硬的居多,加工困难,成本很高,所以古罗马遗留下的建筑在意大利反倒不如在阿拉伯世界的居多。
在利比亚、叙利亚和黎巴嫩都有很多古罗马时期的世界文化遗产,那些建筑大多是用各种洞石所建,相对比较容易加工成型,所以那里的古罗马古城和建筑,虽然迭经战乱,却是成片地保存完好,犹如历史森林般地矗立在那里,足供后人瞻仰、感叹。
与西方相比,中国在石头的运用上则是又另有一功,这要拜托中国文人们几千年来的痴痴努力,由物及文,在石头上寄托了无限的情感,发挥成文,流传千古。
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对石头的利用越来越小,从恢弘的建筑,走向了方寸之间。
不要小看,这由大及小的变化,其中的经济意义非比寻常。
在山东济宁,友人带余参观当地的名胜。
结果却见微山湖边,原本的湿地,满铺硬石,绵延下去,犹如一个开阔无比的巨型广场。
如果不是远处的微波荡漾,真的不知道脚下原本是一片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自然湿地。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人口疏散必须与城市功能疏解相结合
第150期2014年01月23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人口疏散必须与城市功能疏解相结合】 (2)城市研究 (4)【城市规划需考虑物流设施用地】 (4)【户籍制度改革需跨越法律障碍】 (4)【城市污泥困境根子在政府】 (5)【智慧城市建设关键在于信息共享】 (5)【公墓暴利有悖基本的公共伦理】 (6)【香格里拉古城火灾是必然事件】 (7)【波兰“城镇化”的借鉴经验】 (7)重点分析【人口疏散必须与城市功能疏解相结合】近日,一则新闻颇引人注目,北京市要疏散500万人口到周边地区,并与河北省达成了初步协议。
目前北京已经有2069.3万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2013年底的北京两会,都把“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坚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当作首要任务。
在市场经济当道的年代,很难想象北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疏散如此庞大的人口到周边地区,安邦(ANBOUND)高级研究员唐黎明博士指出,人口疏解要同城市功能疏解结合起来,只疏散人口不疏散产业和功能,会给北京和周边地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也是她在多个场合接受媒体采访,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顾问服务一直强的观点。
实际上,只要稍加分析一下北京的城市功能,就会发现,是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在主城区,引发连锁反应带来交通拥堵和人口膨胀等城市病患。
北京市的定位几经调整,最新版(2004年—2020年)的规划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尽管作为经济中心的字眼被去掉,北京的城市功能仍然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既有作为包括政治中心功能、对外交往的首都功能,又有作为城市的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等一般性的城市功能。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殊功能突出表现为“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为国家的国际交往服务”,其首都功能的实现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目前,首都功能高度集中于中心城的东城区、西城区以及朝阳区的部分区域。
中央行政资源主要布局在四环区域内,尤以东城区和西城区最为集中。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第077期
第77期 2012年08月09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物业费比房产税更适合后土地经济的新财源】 (2)城市研究 (4)【地方债倒逼重庆城投转型】 (4)【产业西进谨防“圈地运动”】 (5)【贵州3万亿旅游投资规划恐难实施】 (5)【武汉角逐航空城需城市产业支撑】 (6)【流动人口考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7)【陈功:中国环保建筑要向欧洲学习】 (7)【急功近利的城市营销不可取】 (8)重点分析【物业费比房产税更适合后土地经济的新财源】自从去年初在上海重庆两地进行房产税试点以来,围绕着房产税的争论就未曾间断:是否扩大试点范围?是否全国推行?……许多揣测和预判,都在争论房产税是否会成为后土地经济时代的新财源。
虽然名义上是为了遏制房价控制通胀,但房产税的主要意义还是为地方财政寻求新财源。
土地财政大幅缩水之后,地方亟需寻找新的税源,与几年前甚嚣尘上的物业税类似,当房地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供出让的土地所剩无几时,对地方政府而言,房产税似乎是更稳定长久的新财源。
然而,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并不这样看,他认为地方政府与其费尽心机的征收房产税,不如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用社区管理的收益弥补土地财政的缺口。
房产税虽然被寄予厚望,它的征收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是在不减少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再征收房产税有重复征收的嫌疑。
土地出让金本质上是房地产开发环节的一种税赋,由开发商在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环节向政府(国土部门)缴纳,而房产税发生在房地产持有环节,由购房人向政府税务部门缴纳。
众所周知,开发商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已经一次性的缴纳几十年的土地出让金,这些成本最终都转嫁到购房者的身上了。
倘若再向物业持有人加征房产税,等于是二次盘剥。
虽然开征房产税的支持者们都宣称,房产税可以实现地方财政的持续收入,可以抑制炒房投机等等,在不调整当前房地产成本结构的前提下,开征物业税只会再度加重民众的负担,造成深层次的混乱。
上海重庆的试点也表明,房产税对抑制房地产投机和通胀,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ANBOUND-城市问题研究-强化城市生命线系统,让城市更具弹性
第461期2020年04月16日星期四重点分析 (2)【强化城市生命线系统,让城市更具弹性】 (2)城市研究 (4)【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或成为专项债使用热点】 (4)【雄安新区打造以街坊为基本单元的城市基因】 (4)【重点推动土地要素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2020年城镇化建设重点在三方面有所变化】 (6)【“大院”不能作为未来城市社区的长久模式】 (6)【如何给发展超大型城市的城市化路径纠偏】 (7)【从更加真实的尺度入手让城市设计回归本质】 (8)【“国际组织之都”斯特拉斯堡的城市进阶之路】 (8)重点分析【强化城市生命线系统,让城市更具弹性】经过76天,武汉解封,中国大陆终于可以稍稍缓一口气了。
但新冠疫情的阴霾依然没有散去。
在阴霾之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正在恐惧、在思考、在行动。
比如,3月24日,印度宣布全国停工,强制市民在家隔离,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影响。
虽然富人依然能够在家中闲适地享用储备好的食物,利用科技产品办公、上课,但有更多的穷人,由于没有足够的隔离空间而聚集在一起。
那些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停运而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贫民,甚至要靠在垃圾堆里捡吃的,才能勉强维持生命。
由于印度疫情传播情况不容乐观,4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对外表示,全国封锁令将延长至5月3日。
很难想象,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的城市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城市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关。
这些基础性工作于城市而言,就如风之于鸟,水之于鱼,或许在常态下并不能显现出它们的重要性,可一旦遇到疫情等危机时刻,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它们举足轻重的地位便会凸显出来。
因此,城市需要充分考虑极端情况下,如何保证这些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系统”有效运行。
事实上,这不仅是为了减轻突发事件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更是遵从经济发展规律,助力社会和经济长期运转的必然选择。
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再斟酌究竟城市“生命线系统”包含哪些内容。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角度出发,将水、电、气、暖视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全部。
城市问题研究
城市问题的研究人类社会由农村进入城市是一大进步,然而,从城市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伴随着城市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不断的解决问题,又出现新问题,又解决新问题.......揭露和解决城市问题是为了追求进步,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现在的主要问题都有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问题等。
城市管理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是关乎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课题。
首先对城市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城市的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源、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日益明显。
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对资源的需求,同时也诱发了对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诸如“先发展,后治理”等错误观念影响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
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土地的损失,不仅减少了自然资源,而且造成了农业环境的退化。
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的拥挤等。
因此城市环境问题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如下几种情况:1.大气污染在人类社会的前期,由于从事规模狭小的农牧业生产,环境污染的程度很低,污染成为一个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公害,产生于近代工业产生之后。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及设备财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破坏性恶劣影响。
例如:PM2.5超标。
2.水污染水污染是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
目前,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水污染都十分严重。
污染水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腐蚀管道破坏城市内部娱乐用水域。
还有些有机污染物,会使水体营养化,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
城市问题研究报告
内部资料城市问题研究报告深圳维时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董国良 2010.06.23目录导言第一章城市问题的严重性 (8)第二章城市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12)第三章城市病产生的机理和城市病癌症基因 (16)第四章城市病消除的机理 (30)第五章 JD模式是城市发展方向 (42)第六章建设低碳畅通城市的路线图 (48)第七章采用完全性筛选方法寻找城市新模式 (55)三点结论 (64)导言四大灾难正在考验人类文明。
作为民间智库的一员,我们注意到,气候变暖、城市变坏、需求变平、经济变虚,是悬在人类头上的四把刀,都会酿成灾难性后果。
国际社会虽已高度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但是,如不同样重视消除“城市变坏”等三大灾难,21世纪将是不得安宁的世纪!本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应该从防止人类遭遇灾变的高度,综合考虑规避四大灾难的总体思路,像设立“气候变化研究组织”一样,在联合国设立“城市变坏研究组织”、“需求变平研究组织”、“经济变虚研究组织”。
有了这个总体思路,才有利于动员国际社会共同解决全球“城市变坏”的问题。
因此,在这个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报告中,同时简要说明“需求变平”和“经济变虚”。
关于“需求变平”各类高档消费品(例如汽车、手表、家电、手机、电脑等),必然经历消费贵族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历史。
转变的结果是,多数人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趋同,导致需求总量大增,我们称之为“需求变平”。
在21世纪,“需求变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粮食、石油、碳排放等一切有限的资源和某些食品等,都会在需求变平之后出现供求危机。
例如粮食,当今美国人均900多公斤,中国人均300多公斤,还有不少国家食不果腹,需求变平以后怎么办?应对需求变平的正确思路是,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以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率提高和人均资源需要量降低;如果不能通过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供需平衡,那么,就需要在市场机制之外创新资源分配制度,以避免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出现价格飞涨和贫富阶层资源分配不均、以及由此而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和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7期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重点分析 (2)
【享受大数据便利的同时要防止数据失序】 (2)
城市研究 (4)
【城市控制贫困问题需要警示两大问题】 (4)
【以商业和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发展】 (5)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重点是促进消费和经济持续增长】 (5)
【香港发布行动方案落实“房住不炒”】 (6)
【太阳能供电在城市推广的三大现实障碍】 (7)
【专家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潜力和挑战】 (7)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需要考虑长远影响】 (8)
【东京“挤出”公共空间的秘诀】 (8)
重点分析
【享受大数据便利的同时要防止数据失序】
马云在他的卸任演讲时曾说过“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
在人们还停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互联网,手机等革新的时候,世界已经在悄无声息中迈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人工智能时代,其核心就是大数据,如果能掌握和分析大数据,这意味着站到了时代的前沿。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毋庸置疑,大数据在未来城市竞争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所引领的数字经济将升级产业结构,带动城市经济,触发技术变革。
大数据所带来的是高效率、大范围、高时效、多种类的信息采集,并予以联动性,带有互相作用的,以及精细丰富的分析结果,其中包含了很多空间性的数据。
对于城市来说,首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带来城市空间改革,比如通过空间数据分析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由于现在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传统的单一低时效的数据研究是无法满足的,因为它往往难以描述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恰恰是大数据所能给予的。
大数据可以给予城市更精确化,更严格化的管理和研究。
与之前的同质化的研究相比,大数据可以根据城市的本身特质进行特色化精准分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宏观共性层面上。
现在大数据可以更微观的分析和检测,利用超强的数据计算能力来分析个体的复杂行为,进行个体差异和相同集合的分析来进行城市管理。
比如我国城市规划界开展的大数据研究与探索,主要集中在大尺度人口分布与变化研究。
其次,大数据可以从片段的统计转向动态的演变。
以往的数据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交通调查数据等全面调查所需的周期长,种类有限,精度低且成本高。
但是大数据规避了这些缺点,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空间变化等动态数据,及时给予反馈。
比如,及时监测到半小时前十公里之外一场突发的交通事故,进而对交通管理进行高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