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演变历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过程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3.课程目标
这一时期,我国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课程还处于发 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受到当时“程序设计是人类第 二文化”观点的影响,以及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条件 限制和计算机教师队伍数量的限制,计算机课程以 选修课程的形式出现。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YOUR SITE HERE
YOUR SITE HER标
培养信息素养 •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 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003年3月31日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3.课程目标
受到计算机工具论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计 算机应用软件的能力是这一时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 标,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也都以教授计算机应用软件为 主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4.课程内容
以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为主 •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五 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 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 1997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 内容和要求。
YOUR SITE HERE
文化素养论
LOGO
1.社会背景 2.课程指导思想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YOUR SITE HERE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
YOUR SITE HERE
技术论
LOGO 2.课程指导思想
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计算机工具论(以计算机应用为主) 1985年 1985年,在美国弗吉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 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有些专家提出: 计算机教育大会上,有些专家提出:中小学 计算机课程应该从以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 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1.社会背景
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 1984年邓小平在上海 提出“ 提出“计算机的普及 要从娃娃抓起” 要从娃娃抓起”
1986年 教育部“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 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 在福州召开, 议”在福州召开, • 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 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 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 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
YOUR SITE HERE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小结 LOGO
20…!80 …! 纪 •-€2
实验阶段 实验阶段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BASIC 语言) 语言) 高中选修课 20世纪 年 世纪90年 世纪 代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21世纪前 世纪前 10年 年 基本普及阶段 基本普及阶段
阶
基本知识(模块自选) 基本知识(模块自选) 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基本模块 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
YOUR SITE HERE
文化论
LOGO 2.课程指导思想
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 1981年 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 计算机应用大会, 计算机应用大会,由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 提出: 程序设计——人类的第 家伊尔肖夫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 —— 二文化”的理念。 二文化”的理念。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教学研究21 第9期(总第162期)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 文化论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 Second 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信息技术发展历史
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1981-1986)1981年1981年8月,原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听取与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进行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
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和目的为:(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1986-1991)第二个阶段(1986-1991)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计算机学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科教学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以计算机应用作为基础。
这一新的观点立刻受到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重视,并着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
1987年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
1987年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中学计算机》算机》教材,教材由三个模块组成: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电子计算机初步应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作者:吴丽敏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2期摘要: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致可分为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三个时期。
本文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脉络入手,从信息技术特点、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探讨了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前景,以引发同仁的一些思考和关注,旨在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演变一、信息技术教育历史1977年,第一台计算机进入中小学。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明尼苏达教育计算机科学联盟(Minnesota Educational Computing Consortium, MECC)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始大量生产和提供课件,其他教育软件公司也相继出现,掀起了教育软件出版的高潮。
由于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性能逐步提高,很多教师开始熟悉计算机及各种应用软件。
这一时期,教师参与课件设计与编制的热情很高。
但是,教师逐渐认识到,要想编制出更实用的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
于是,教师参与课件编制的热情逐步降温了。
我国第一代信息技术教育以计算机技术教育为主,教育对象主要是计算机、数学、物理和地理等专业的大学生,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开始在中小学尝试计算机技术教育。
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附属中学开设BASIC 语言这门计算机选修课,正式开始了我国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战略方针,并高瞻远瞩地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使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进一步得到推广。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Windows、MacOS等图形化操作系统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开始转向学习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软件的运用,这直接为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沿革与反思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沿革与反思王吉庆华东师范大学一、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尽管计算机的出现是在1946年,但是,那时它主要是一种用于科学计算的高级设备。
直到60年代,计算机才开始进入中小学。
到了70年代中期以后,微型机的出现与应用,使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在中小学普及。
(一)学术界的讨论从计算机进入中小学教育一开始,学术界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小学是否要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它们的目标与内容应该是什么?几十年来,学术界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不断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观点。
1.计算机文化观。
最早讨论计算机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学者提出,计算机文化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他们把计算机文化分解为计算机常识、计算机能力、计算机应用等各个方面,而且他们相当强调计算机能力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
1981年8月,原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报告《程序设计——第二文化》中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看法。
他指出,科学上的发现、社会组织工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怯照一定的过程进行,都是一种有序的生活,善于还是不善于编排与执行自己工作、生活与学习的程序是人们能不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与能够得到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重要关键。
他提出,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些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说具有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而教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帮助人们从小培育一种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与计算机教育家西摩·佩珀特(Seymour Pepert),于1980年提出了计算机可以具体化形式思维,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维(CombinatorialThinking)”的观点。
他强调,应该让儿童摆弄计算机,在计算机文化的氛围中去理解现实世界。
他还组织一些计算机工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语言一LOGO语言,让学生掌握这种容易学习、结构良好、程序运行过程可见的程序设计语言,用它来吩咐计算机做这做那,并且观察运行过程,验证指令是否正确。
原题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
原题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
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下面将简要介绍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
1. 早期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早期计算机诞生了。
这些计算机庞大而笨重,主要用于解决科学和军事领域的复杂计算问题。
2. 转折点: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元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开始变得更小、更快、更便携。
这一时期出现了个人计算机的雏形,为计算机科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3. 个人计算机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飞速发展。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科学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4. 网络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
源共享,全球范围的互联网也为计算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5. 科技革命的推动: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壮丽史诗。
它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计算机科学在未来产生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篇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转)教学研究21第9期(总第162期)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
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文化论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SecondLiteracy)的理念。
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
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
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1981年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会上,前苏联计算机教育专家亚而相夫提出了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根据这一倡导,在听取了与会专家的建议,教育部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开设BASIC程序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开端。
到1982年底,全国已有19所中学开展了计算机教育活动,1983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程的目标是:一、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二、掌握基本的BASICAL语言并初步具有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三、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教育工作期间,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要求,这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985年,我国组织了第一个包括中学教师参加的计算机教育考察团,赴美参加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并参观了美国许多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情况。
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与1987年正式成立。
因为是试验阶段,计算机教育主要是作为新新学科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地位只是试验课程。
教师有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入。
二计算机课程的形成与发展在1991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后,国家教委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的教育领导小组,随后,各个省市也陆续成立相应的机构,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健康发展。
1997年以后,我国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更快,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与地区已经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课程,并且广泛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发展史
1983年,第一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公布了《中学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1984年,颁布了《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
1986年,教育部“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的两大内容是:成立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指导方针。
1987年,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行)》1991年10月召开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成为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首次提出可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1997年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要点以及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又一次在会议上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建设原则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下半年,开始制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将信息技术作为独立的学科,并制定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制定使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或“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一阶段大致从80年代初至90
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一般认为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机课程”(或“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一阶段大致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即从90年代中期至今),才改称之为“信息技术课程”。
“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并非偶然,它与“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的兴起密切相关。
国际上有关“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1]。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如同一声春雷在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几乎得到所有与会专家的支持,从此以后,“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的说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以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主要是BASIC编程),也就随之在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逐步开设起来。
我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也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并向我国政府呼吁应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教育。
根据这些代表的建议,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决定: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
到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因此植根在其基础上的“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曾一度低落。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文化”的说法又重新时髦起来。
但是这时的“计算机文化”不论是其背景还是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原来的提法以外,又出现了“因特网文化(Internet literacy)”或“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这类与“计算机文化”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新提法,而且这类新提法(即“网络文化”或“信息文化”),事实上正在迅速取代原来的老提法——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科学是指研究计算机及其原理、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学科。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迄今,计算机科学经历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和演变。
本文将回顾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带领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和突破。
一、计算机元年-电子计算机诞生1945年,冯·诺伊曼等科学家提出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并设计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这标志着计算机科学的起点。
随着ENIAC的问世,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大大提高,对科学、工程、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开始显现。
二、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时代1950年代,计算机进入第一代,以使用真空管作为计算和存储元件为特征。
代表性的机型有EDVAC、UNIVAC等。
真空管计算机的优点是运算速度快,但缺点是体积大、功耗高、不稳定等。
三、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时代到了1960年代,晶体管的发明取代了真空管,第二代计算机应运而生。
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了许多,功耗也降低,开销也减少了。
同时,操作系统、高级编程语言的发展也让计算机更加易用。
四、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时代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制造中。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功耗更低。
此期间,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商业和个人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五、第四代计算机-微处理器时代1971年,第一颗微处理器问世,这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第四代。
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更加智能化,功能更加强大。
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计算机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
六、计算机网络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让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快捷和便利。
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工作、在线学习、社交等活动。
七、移动计算时代21世纪初,移动计算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
随着移动应用的爆发,计算机科学开始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演变历程
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历史上,制定过四个版本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根据计算机教学目的和内容的演变,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由于受原苏联学者伊尔肖夫“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的影响,我国的五所大学附中和华夏基金会支持的试验学校在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计算机课程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序幕。
第二个阶段(1986-1991)
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于受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工具论”观点的影响,在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三个应用软件的内容,如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第三个阶段(1991-1997)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杯,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并成立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纲领性文件,整个社会也开始重视计算机普及教育,为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阶段(1997- )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虽然是1994年才颁发,但事实上是在1991年开始制订的,并以“征求意见稿”的方式向各地发布,实际上到1997年已实施了5、6年了,这期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保留计算机学科的一些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适应计算机技术新的发展和应用,对“指导纲要”做一些修改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便由此应运而生,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在1998年秋季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