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教师用书苏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专题六 安定城楼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专题六 安定城楼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语文教案

安定城楼教学过程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2、感觉李商隐昨夜的星辰又被昨夜的风吹落(昨夜星辰昨夜风)无边的追忆依旧是当初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丹山路上雏凤清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夜雨秋池相思难寄(巴山夜雨涨秋池)你的落寞化作无数无数的无题吐丝成茧烛泪成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云鬓暗改夜吟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赏析】李商隐的七律中,这首诗写得较有气魄,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

他虽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

诗中多用典故,这是他作诗的特色,但此诗流畅明快。

《蔡宽夫诗话》载:“王荆公晚年这次喜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

每诵其……‘永忆……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

”《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语,而结句尤显然。

……第六句尤奇,后人岂但不能作,且不能解。

”纪昀曰:“刺同侣猜忌之作。

”《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

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间之者。

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

”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

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

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

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

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

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含答案

争”中,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绿杨/枝外/尽/汀。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

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

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

这里,有胸襟的自白,也有对朋党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患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朗读时须用心体会。

二、悟读,诗情画境3.诗歌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请简要概括这两句的含意。

答案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怀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的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黑而光润,缥缈如蝉,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尚在黑鬓年华。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

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⑤薄宦:官卑职微。

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 安定城楼 Word版含答案

安定城楼一、诗人名片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

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

诗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

其次,咏史诗也较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

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

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三、文题背景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幕府,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

《安定城楼》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26岁。

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

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

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精选】_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 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 高楼远眺。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 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 的丑恶。这里,有胸襟的自白,也有对朋党的鞭挞; 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患和壮怀的抒情, 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朗读时须用心体会。
答案
3.诗歌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请简要概括这两句的含意。 答案 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怀光明磊落, 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 又表示对世间的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还尖锐地批判 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
答案
文本拓展
提示
二、悟读,诗情画境 凭栏送目,远想慨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 已然渐薄西山。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 云生,暮色顿至,不多时,已经隐隐挨近西 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 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
接着一阵凉风吹来,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风已飒然, 雨势迫在眉睫了。景色牵动,心情变改,“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 满楼”,使人如身在风雨之间。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公开课教案_1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安定城楼》公开课教案_1

高二语文组第六专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安定城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预习【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

2、整体感知,理解诗意并用散文语言写出。

3、通过资料了解典故,完成导学问题,初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典故,完成导学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完成导学案。

【预习过程】:导入:前边我们学习了初唐、盛唐、李、杜以及中唐诗,领略了唐诗的风采,同时也了解到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江河日下,到了晚唐更是朝政腐败,政治昏暗,社会混乱,但晚唐诗国却余晖灿烂,涌现出了杜牧、李商隐这样的代表性诗人,提到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李商隐的哪些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商隐的另一首著名诗歌《安定城楼》。

【预习内容】:一、了解作者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的一生: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837),24岁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846),33岁,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

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847)34岁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

二、写作背景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

安定城,故址在现今甘肃省泾川县以北,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

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人物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

诗国余辉中晚唐诗教案苏教版高质版

诗国余辉中晚唐诗教案苏教版高质版

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专题教课目的]、初步认识晚唐诗歌的基本风采。

、要点鉴赏“小李杜”的诗作,初步认识其诗歌风格。

、就李商隐的“无题”或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作专题研究,写出赏析文章。

[教课假想]、“小李杜”是晚唐诗坛优秀的代表。

本专题以鉴赏此二人诗歌为主,其余篇目可让学生自行学习,教师略作点拨。

、安排三课时:《无题》、《九日齐山登高》学与练一课时;《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学与练一课时;自读《平定城楼》、《寄扬州韩绰判官》,课后综合练习一课时。

、教课目的可独自安排一课时用于学生成就沟通、展现。

[教课过程]《无题》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知识和技术:()认识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 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义和今日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过程和方法:在朗诵、自由读的基础上,要修业生联合说明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古代女子在伤心与难过的爱情之中仍旧富裕灼热的盼望和坚毅的执着精神以及感觉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结构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拥有模糊婉曲之美。

二、教课过程:、导入: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指引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进而导入本课。

、作家、作品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加靠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

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月长远,家境已十分贫穷;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能手,李商隐得他尽心指点,很快后起之秀,这一艺之长成为他以后糊口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术。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睦。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九日齐山登高》,与杜甫《登高》进行比较阅读2、学习《寄扬州韩绰判官》,了解诗歌大意。

3、学习《无题》诗,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的方法以及《无题》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无题》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牧(803-856)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

亦工书画,传世书迹《张好好诗》最为著名。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背景:本诗是杜牧在池州时的作品。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俗这一天人们登高喝菊花酒。

齐山在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东南。

杜牧于会昌四年(844)九月调任刺史,会昌六年九月离任。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很可能是会昌五年,即杜牧四十三岁时作。

二、整体感知诗歌1、首联写景叙事。

后三联议论。

2、品味诗歌的情感。

初品:愉快的情感。

链接资料:诗人的经历:杜牧生当晚唐多事之秋,他有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时刻注视着朝政的得失,在来池州之前的一二年中,就曾一再向朝廷上书,对平定泽潞之叛和抵御回纥南侵提出了切乎实际的用兵之策和政治之见,当时虽被李德裕所采用,但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而身处僻壤,他在池州的日子,是一生中困踬不振的时期。

再品诗歌:抑郁的情感。

理解尾联: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求霑衣言外之意:“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三、学习《寄扬州韩绰判官》理解诗歌大意。

1、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高中语文 专题六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长安晚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 专题六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长安晚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长安晚秋一、诗人名片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市)人。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后回江东,安家于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与杜牧友善,杜牧极为赞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

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他的作品有《渭南诗集》。

二、诗词故事一生诗名连际遇赵嘏在浙西时,喜欢上了一个歌伎。

但歌伎的母亲见赵嘏无权无势,就坚决不同意。

后来赵嘏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之际,歌伎被当地的一个将军看上了,无奈之下跟从了将军。

赵嘏回来听说此事,心里很难受,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将军: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不去便作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赵嘏希望诗人韩翊妻子被沙吒利抢走后送还的故事重演。

一日,赵嘏在路上行走时,忽见一行送亲的人马。

一问,方知是将军将那个歌伎送还自己的。

轿中新娘也认出了他。

两人路边相见,抱头痛哭。

谁知,那位歌伎承受不了这悲与喜的大起大落,竟然在痛哭中断了气。

赵嘏不由得大哭起来。

三、文题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生活期间,生活上的不得意,使得思家之情在遥望深秋的景色时显得格外强烈。

题一名“长安秋望”、“长安秋夕”,重在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七律,通过诗人眼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凄凉的长安景色和羁旅孤寂怅惘的愁思,以及毅然归去的决心。

二、悟读,诗情画境深秋的拂晓,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城迷蒙而壮阔。

诗人凝望着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聆听着悠扬、哀怨的笛声,不禁慨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感怀归乡路之迢迢。

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商山早行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new)

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商山早行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new)

商山早行一、诗人名片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

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

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

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

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人称“温韦”。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二、诗词故事机遇温庭筠是一个青楼隐士.有一次,他遇到了匿名旅行的唐宣宗。

宣宗问他:“你知道我是谁?"温回答:“我想你是皇帝的侍卫。

”宣宗因此决不恕他,所以他仕途始终不顺.三、文题背景商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又名商阪、楚山.传说为汉初“四皓”隐居之处。

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离开长安之时。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错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错误!。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错误!。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错误!。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提示这是一首羁旅乡愁诗。

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中间两联写景,抒发了早行之辛苦。

尾联写思乡,较含蓄。

二、悟读,诗情画境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伴着叮当作响的车马铃声,诗人离家远行。

晓月的余光笼罩着客店,早春的寒霜覆盖了板桥,荒山野路上枯黄的槲叶遍地,驿墙的旁边淡白色的枳花已在开放。

这美好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忆起梦绕魂牵的故乡?三、品读,鉴赏评析1.这首诗表现主题的诗句是哪一句?哪些描写表现“早行”的“早"字?答案(1)“客行悲故乡"(或:因思杜陵梦)。

(2)表现“早行”的有“晨起"、“鸡声”、“(残)月”、“(晨)霜”、“枳花明驿墙”(白花在天蒙蒙亮时最为显眼)、“梦(醒)”。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所谓“晚唐”,始于唐文宗时期,讫于唐的灭亡,约80年。

晚唐时期,政局更加动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诗歌适应时代变迁,有了新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

晚唐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致力于艺术形式的精工雕琢,用苦闷象征代替功利目的,集中于感情和情绪心理的抒发,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

晚唐诗坛呈现出“夕阳无限好”的风韵,涌现出一大批成就突出的诗人。

杜牧、李商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一时期大至分两段:前段:杜牧、李商隐对唐诗发展做出了贡献。

后段:直接反映现实的诗篇、艳情诗进一步发展。

晚唐诗歌,有着多元的价值取向。

以李商隐为代表的诗人,对细微幽深的审美追求,成为此时诗坛的主导风气,朦胧凄婉的诗歌意境,更多地存在于晚唐诗歌中。

以杜牧为代表的诗人,诗歌主要倾向抒写个人情况,把伤感、怀古、伤今情绪带到诗坛。

仕人的闺阁情怀、爱情题材的艳丽诗风,在晚唐有一席之地。

主要以温庭筠、韩偓等诗人为代表。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以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罗隐、杜荀鹤等诗人为代表,作品体现了避世心态和淡泊情怀,形成了淡泊的诗歌意境。

本专题以“小李杜”的诗歌鉴赏为主,兼顾选了几篇其他诗人的诗篇。

《九日齐山登高》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内心的抑郁。

本诗把旷达和愤郁两种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用峻峭挺拔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

《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对扬州城特定的景观和优美的意境的描写刻画来怀念并调侃故人。

风格悠扬,清丽俊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应是一首感情深挚、委婉缠绵的爱情诗,诗人写出了爱情成就的艰难、两地相思的痛苦以及对爱情坚贞的意志,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安定城楼》则是登楼抒怀,以贾谊、王粲自况倾吐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讽刺嫉贤妒能的统治者。

诗中灵活用典,含蓄又尖锐;感情浓郁,格调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长安晚秋》写诗人渭中的见闻,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秋景描写,反映诗人宦游羁旅之苦和思归之情。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教案

(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1,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解鉴赏杜牧,李商隐的律诗和绝句,初步了解杜牧,李商隐的诗歌风格.(2)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风貌.(3)能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或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作专题探究,写出10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2,教学建议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的大气磅礴,但晚唐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杜牧,李商隐便是晚唐诗人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都以自己的独特成就为诗坛增添了光辉.为此,我们建议在组织本专题的教学时以"小李杜"的诗歌鉴赏为主,如组织学生专就李商隐的"无题诗"进行鉴赏,或专就杜牧的绝句进行鉴赏,其他篇目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只对本专题所选篇目进行鉴赏教学并兼顾入选诗人的其他名篇.(1)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是古今爱情诗的名篇,学生借助注解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不会有太多的障碍,但要通过意象来揣摩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则是一个难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时应重点给予讲解.(2)李商隐的《安定城楼》,应用的典故比较多,学生在理解这些典故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抓住这些典故与诗人情感上的契合点进行讲解.(3)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是一首用语上的旷达和情感上的抑郁结合得比较好的诗歌,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来进行赏析.也可以将本诗与与杜甫的《登高》进行比较鉴赏.(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紧扣"早行"状"目前之景"以见"言外之意".此诗的情绪——"悲故乡",诗人已经点明.其"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作者没有明说.因此,在进行鉴赏时,重点是弄清楚诗人是如何状"目前之景"以见"言外之意"的.(5)可设立"登高"诗小专题:初唐,盛唐,晚唐(七)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教学建议:温庭筠: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庄:疏而显,易于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李煜:白描手法,可指导学生从本专题中任意挑选一首李煜词,认真涵泳,仔细品味,看看词人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来抒情言志的.。

高中语文第6专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第6专题《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你认为《安定城楼》中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
是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
他徒然忧愤国事,却不被重用,政治失意,落寞远游,流寓 他乡。他遭遇虽然困顿,然其凌云壮志,未稍减损,思想积 极向上,胸襟怀抱,一似当年的杜甫,没有患得患失、私心 杂念,光明磊落,淡泊宁静。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如琵琶女、 刘兰芝)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自己)。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间, 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 (使府在 扬州)牛僧孺幕中做过推官和掌书记, 和当时幕中任节度使判 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是当时杜牧离开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 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杜 牧在韩绰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深厚的情谊。
这是诗人别后寄给友人的一首小诗。诗人描绘了扬州美 丽的景观,在清丽俊爽的画面中,抒发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扬州的怀念。
《九日齐山登高》 诗、赋、古文大家 ——杜牧 杜牧 (803- 85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 (今陕西 西安市 )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 后世因称他“杜樊川”。 他所生活的晚唐, 藩镇 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阿房宫赋》就是 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 杜牧诗歌创作 成就很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 他为“小杜”;他的诗作和李商隐齐名,他俩又被称为“小李 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寄扬州韩绰判官》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风调悠扬, 意境优美,试简要赏析。 【答案】 前两句“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
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 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赋予了扬州以完美的形 象。这两句特意渲染山清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 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完美的背景。而首句 山、水相对,“隐隐”、“迢迢” 叠用,次句“秋尽江南” 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 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 了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定城楼
一、诗人名片
李商隐为晚唐大家,以他为代表,开辟了唐诗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的新的诗歌天地,其诗语言精细绵密,情感表达纡徐含蓄,意境深邃朦胧。

但因用典太多,有意旨隐晦之病。

诗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去写爱情,去写女性。

其次,咏史诗也较为突出。

二、诗词故事
李商隐的“粉丝”——白居易
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说:“我死后希望能够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的儿子衮师出生,李就将他的小名取名为“白老”。

不料这位“白老”终究不是那位“白老”,长大后反应蠢钝,很让人失望。

当时著名的诗人兼词人温庭筠对“白老”发话:你小子要真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成心让“老白”难堪吗?[(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 三、文题背景
晚唐诗人李商隐,才华横溢,志向高远,早有文名,但无意中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而无法自拔,这就决定了他一生中仕途坎坷,长期辗转于幕府,苦闷感伤而终的结局。

《安定城楼》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当时诗人26岁。

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

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府,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

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词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

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从表面上看,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

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

先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人物,再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

这里,有胸襟的自白,也有对朋党的鞭挞;有用世的决心,也有对隐居的向往;有登楼极目的忧患和壮怀的抒情,也有表现为斥责和嘲笑相结合的讽刺,朗读时须用心体会。

二、悟读,诗情画境
凭栏送目,远想慨然,那一轮平西的红日,已然渐薄西山。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见一片云生,暮色顿至,不多时,已经隐隐挨近西边的寺阁了;云生日落,片刻之间,“天地异色”,那境界已然变了,谁知紧接着一阵凉风吹来,顿时吹得那城楼越发空空落落,萧然凛然。

风已飒然,雨势迫在眉睫了。

景色牵动,心情变改,“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使人如身在风雨之间。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本诗中共有哪几个典故?各有怎样的意义?
答案①首先以“贾生”(即贾谊)和“王粲”两位古代名人自比。

当年贾谊上书献策、王粲登楼抒愤,都与李商隐一样年轻;两人不受重用的境遇和心态又与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试落第后相同,故诗中以这两位古人自比,显得既含蓄而又贴切。

②“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其中的“江湖”、“扁舟”,暗用春秋时范蠡功成归隐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平生的抱负和志趣。

③“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借用庄子寓言告诫一些人不要妄加猜疑,从而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揭露了朋党势力置国家危亡于不顾、光汲汲于私人名利的丑恶本质,显示出自己耿介磊落的品格和睥睨政敌的凛然正气。

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两句中的“永”字有何内涵?全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志?
答案这个“永”字,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毕生的抱负。

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3.诗歌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请简要概括这两句的含意。

答案这两句诗,既阐明自己没有患得患失的私心杂念,胸怀光明磊落,淡泊宁静,为上面“永忆江湖”句提供有力的论证;又表示对世间的一切恶浊事物,睥睨蔑视,决不妥协容忍;
还尖锐地批判那些捧住权位不放的禄蠹,对他们极尽调侃奚落之能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①西陆:指秋天。

②南冠:代指囚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黑而光润,缥缈如蝉,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尚在黑鬓年华。

④白头吟:乐府曲名。

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⑤薄宦:官卑职微。

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

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是自伤沦落之意。

(1)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

李诗以蝉在高树吸风饮露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

(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

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

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2)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答案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