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熙凤语言中的俗语与修辞
小议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小议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以其犀利的口才和演讲技巧成为了众多读者心目中的经典人物。
她的说话艺术可以说是独步一时的,以下是我对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和口才的一些小议。
首先,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极富表现力。
她擅长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比喻,使得她的话语充满了生动性和生命力。
她能够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述一个复杂的情境或表达一个独到的见解,使得听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她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她的话语常常具有一种韵味和魔力,使得听众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产生共鸣。
她的说话方式往往充满了诙谐和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再次,王熙凤的说话艺术非常富有说服力。
无论是在家庭内部的争斗还是与其他人的辩论,她总能够以恰到好处的论据和优势的论证来击败对手。
她的逻辑严密,思维清晰,善于运用事实和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她的口才让人佩服不已,可见她在思考问题和掌握信息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大。
最后,王熙凤的说话艺术还体现了一种善于掌控场面和推动议程的能力。
她擅长利用语言的力量来影响和操纵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使得她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动。
她的口才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用来达到目的和实现利益。
总的来说,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和口才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她赢得了无数胜利,也成为了读者眼中的经典形象。
她的口才和演讲技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王熙凤语言分析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红楼梦》人物王熙凤的语言技巧摘要:《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个善于为人处事,尤其擅长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物。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选取王熙凤的一些语言作为语料进行话语分析,解析人们是如何用语言做事的,以期给人们的日常人际交往带来启发。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红楼梦》;王熙凤;语言技巧引言著名的红学家王昆仑先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凤姐即王熙凤,她并非《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但在《红楼梦》中有着一种支柱作用。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生活化、最生动、最丰满的一个形象。
王熙凤文化水平不高,其言语大多来自生活,通俗易懂而不俗气,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令人折服,也使她在贾府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她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言,身为荣府里的大管家,和各色人等打交道,都能应付自如,表现得不卑不亢。
本文试图用言语行为理论对王熙凤的典型言语进行分析,通过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揭示王熙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其高超的语言技巧为人处事,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一.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 又在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
该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62年, Austin 发表了《如何以言行事》(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著作中指出,人们说话本身是在实施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是通过语言表达而得以完成, 因此他把这种行为称为言语行为(Speech Act) , 而他的理论被学术界称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
在Austin 看来,人在说话时, 或者说在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时, 往往同时包括或者要完成三个子言语行为, 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实则精妙——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简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作,其中王熙凤一角备受人们关注。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利落、机智、毒舌的女子,她的语言艺术备受称赞。
她的话语不仅深刻有力,而且常常言辞尖锐、机智幽默,让人一听便恍然大悟,发人深省。
本文旨在探讨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分析她的语言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言辞尖锐、机智幽默王熙凤的话语常常言辞尖锐、机智幽默,例如:“今儿怎么,把大钱也点儿热豆汤了呢?”、“你们这一帮东西,一批人,比一个比一个精细!”、“谁说我嫁的不好了?我嫁得甚么男人,你们知道不知道?”等等。
这些话语不仅构建了她鲜明的个性,还透露出她的聪明智慧。
她不仅懂得如何用尖锐的话语打击对手,更懂得如何利用机智幽默引领着谈话的语气和情感。
例如,当黛玉说:“欲语泪先流”,王熙凤便回答道:“真拿得起,就不要提。
”这则对话中,黛玉的话语传递出浓郁的情感,而王熙凤的回答却既用幽默化缓和了黛玉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让人们从中看到了王熙凤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内涵和价值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到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底蕴也显现在了王熙凤的语言艺术中。
王熙凤不仅善于政治智慧和情感洞察力,同时也努力地传递中华文化中的互动关系和礼仪规范。
例如,在她和平儿的对话中,王熙凤说:“今日要说我们的话,礼到了这里。
再说去,也似乎攘杀了。
”这句话暗示了在古代中华文化中互动关系中的礼仪和规范。
她的话语承载着一种慎重和责任感,表达了一种对中华文化基本规范的尊重和信仰。
再例如,在与贾琏的对话中,王熙凤说:“哎哟,你一个大男人,还这么多心,搞不懂这些小道理,真傻呀!”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尊重的传统,尤其强调了男人与女人在忠诚、敬重等感情上应该互相尊重和珍视。
她的话语正是通过这种优美的文化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提倡大家更多地遵循着并体验这种优美文化背景。
总结王熙凤的说话艺术以其尖锐、幽默的言语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了她作为红楼梦中一个才华出众的女性形象。
浅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浅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的曲子对她是这样概括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作者叹息她的命运,却也掩饰不住对她才能的赞美。
她是大观园群芳苑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最终也没能摆脱命运的泥沼,但在她盛放之时却是那么的妖娆而绚烂,尤其是她那丰富多彩且极具生活韵味的语言,既显示出她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又使凤姐这一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王熙凤语言生活王熙凤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她的语言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不仅使读者眼界大开,看到种种生活态和社会相;而且心智大开,体会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
王熙凤的语言辛辣、鲜活、俗气却也十分讨喜,她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驾驭能力,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听觉盛筵,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活秀!王熙凤是《红楼梦》的主角,“对话中所涉及的人物虽多,重点却只有两个:一是宝玉,一是凤姐”。
《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凤姐的研究及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
无论在《红楼梦》书里,或是书外,评论最多的一个,遭人褒贬,亦赞亦咒。
王熙凤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俗语、修辞语言的锦上添花在书里头,上自老祖宗,下至小厮头儿及所熟知她的,莫不对她都有评语。
在第三回中贾母在王熙凤一出场的时候,就像我们介绍了凤姐,她说:“他是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收他‘凤辣子’就是”。
“凤辣子”是贾母对凤姐的一种昵称,这足见凤姐在这位老祖宗眼中的地位了。
秦可卿这位素与凤姐交好的少奶奶也对凤姐有评语,即在第十三回中凤姐在梦中听到的:“婶婶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脂粉队里的英雄”凤姐称得起。
在长辈及平辈人的心中对凤姐是这样一种评语,那么在低下人及外人的眼中凤姐又是怎样的呢?这里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就是兴儿的评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
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及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一个著名的女性形象,她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都深刻而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
1、言辞锋利王熙凤的语言锋利而且有力,她能够从别人的话语中挑出一个锐利的问题并在瞬间反驳回去。
她的论点逻辑清晰,会利用恰当的比喻和联想让别人承认她的观点。
例如,她在和贾母论宝钗的优点时,先夸奖了宝钗,然后又把宝钗的优点与其他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并且用比喻来形容这种差距。
这样,她的观点得到了贾母的认可。
2、表达诙谐王熙凤的语言能够带有诙谐的成分,她在说话时经常会带上一些幽默和调侃的语气,让人不禁要笑出声来。
如果她的话语带有一些嘲讽或者调侃,她会来个玩笑或者说个笑话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
例如,在和史鼐交流的时候,史鼐自夸他的诗词很好,王熙凤又会调侃道:“嗯,你的诗很不错,我们都是边上的人,边上的诗当然更有味道啦。
”1、独立自主王熙凤是一个很有独立精神的女人,她自己做事,并且有自己的追求。
她不断地努力为家庭和整个贾家做出贡献,成为了一个可以依赖和信赖的人。
她的聪明才智让她很容易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例如,在家族重大事件时,她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协调各方关系,掌握自己的进退。
2、善于分析王熙凤是一个分析能力极强的人,她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抓住关键点,并且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让人无论是从逻辑还是从直观上都能够接受她的观点。
她的分析技巧也很快,能够在瞬间把握住问题的核心,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别人信服。
例如,在对付贾琏的情人王熙官时,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理智,把问题解决地干净利落,并且没有偏差。
她的判断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总之,王熙凤的语言艺术和人物形象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
她的言论高妙并且透彻,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她那精明独立的性格,以及善于分析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这本小说中引人注目的人物形象之一。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俗语与其性格的和谐美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 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事务事。况且一个是美 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注意,‘不干己事不张口, 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如今俗语‘擒贼必先 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第五十 五回。对平儿)
万方数据
的感慨也均一览无遗:元春被选为妃子和省亲,贾家被抄家,众 女子的命运.“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等这些全书 的主要情节或影响全局的“关节”.早早“离场”秦可卿每一次都 已托梦的形式介入其中.足见这一人物在全书结构中的线索作 用了。
秦可卿这一形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 征。秦可卿作为金陵十二钗最早告别大观园的一钗。其丧事化 为特定的时代氛围和家族气息。这一场大丧事.拉开了整部《红 楼梦》悲剧的字幕.不仅预告了第一幕“省亲”即将上演。而且将 悲剧气氛笼罩全书.弥漫篇终。所以说。秦可卿的一生实际上是 一部小“红楼梦”.是一部贾府的盛衰史.秦可卿只是一个“镜 像”.她时明时暗隐示金陵十二钗的故事.隐示了全书的结局。 这便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而在另外一个方面,秦可卿必须 存在于太虚幻境和大观园之间.但却不可能有详细的文字,她 必定m现在全书的关键之处.属于小说中的“大关节”.隐示着 人物的命运和整个故事的结局。
二、凤姐是老谋深算、手段毒辣的。这是她在封建等级体系 中生存的根本手段和技能。她对上、对丈夫要讨好逢迎.对待下 人她要有主人的姿态和足够的威信。她不断地奋斗。不息地抵 抗,机关谋尽。与排己(或是不利己)的势力战斗,而且运用各种 手段.比如常见的奉承阿谀。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或特定的环境 中毒辣阴险甚至夺人性命亦再所不惜.想藉此改善自己的处 境。她性情恶的一方面在世俗与社会的强大压力和鼓舞下占据 了她性格的绝大部分。她的冷性情表现在俗语的运用上。更加 犀利、刁钻、苛刻,如:
王熙凤语言分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姓名:杨帆学号:05班级:涉外一班学院:人文学院2011年11月24日摘要《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浓墨重彩的人物,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本论文从《红楼梦》中几个典型鲜明的例子,来分析凤姐的语言,以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再整体总结一下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语言特色讽刺干净利落性格特点红楼梦绪论王熙凤的口才在荣国府是有口碑的。
她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特出、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
她贪权好利,争胜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
王熙凤的语言,也和她这个典型形象一样,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奇迹。
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
王熙凤的语言通俗却又耐人寻味,没有过多修饰成分却句句点中听话人的要害。
她的处事圆滑大部分可以从她的语言上表现出来。
本篇论文先从《红楼梦》中其他人的角度来看王熙凤的语言,一般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说明当事人的一些鲜明特征。
接着我们会从《红楼梦》这本书中一些典型的例子中来透析王熙凤的语言,从而来探究她语言的特色,来完成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正文我们先看看《红楼梦》中其他人的视觉里的王熙凤。
书中有不少人物曾谈到凤姐的语言,有的尽管是三言两语,但却很中肯。
古董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谈到王熙凤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对刘姥姥称赞凤姐说:“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
贾琏的小厮兴儿说凤姐是:“心里歹毒,口里尖快”。
薛姨妈也说:“凤丫头的嘴,倒象倒了核桃车子似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所有这些话的意思都是说王熙凤有口才,能说会道。
这种能说会道,既指语言手段运用得好,又指语言的逻辑力量强。
“爽利”是说言词清楚,语句流利;“口里尖快”是指说话尖刻不饶人;至于“十个男人也说不过他”’这里既有语言问题,又有逻辑问题。
“象倒了核桃车子似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除了指语言的响亮、流畅外,还指语言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描述王熙凤出场的语言特点
描述王熙凤出场的语言特点
王熙凤的出场语言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生动形象:王熙凤的语言非常生动,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感觉非常具体、鲜明。
2. 机智敏捷:王熙凤的机智和敏捷在她的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她反应迅速,常常能够即兴发挥,应对各种情况。
3. 华丽丰富:王熙凤的语言风格华丽丰富,词汇量很大,表达方式多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幽默风趣:王熙凤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调节气氛,使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她的魅力。
5. 直截了当:尽管王熙凤的语言风格丰富多彩,但她也常常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拐弯抹角,让人感受到她的果断和坚定。
以上是王熙凤出场的语言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她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也让人感受到了她独特的个人魅力。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内容摘要:王熙凤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独特、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同时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她贪权好利,争强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简直可以让人听到她的声息,看到她的神态,感到她的心跳,而呼之欲出,她的语言更是随机而出,自然天成,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她的语言中,独有的那种俗语、俚语、歇后语,这些口语的精华,形成了她独特的语言艺术及特色。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语言艺术《红楼梦》大观园里,才女不在少数,单就语言才华而言,王熙凤可算相当突出的一位,她的精彩表演很值得我们思考,小说中的王熙凤虽出自名门――金陵王氏,却没怎么念过书,在九十二回中,贾母告诉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
这话当然有些夸张,大概也正是由于“不认得字”,王熙凤才不至于埋头故纸堆,才能比起有“咏絮才”的林黛玉、薛宝钗不相上下,她的语言功夫,不仅哄得“老祖宗”笑口常开,令贾母发出了“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的感叹而离不开她,而且仆人也常因她的笑话而“笑弯了腰”、“笑软了”,仆人虽然对她怕的要命,却都爱听她讲笑话,王熙凤就是这样令仆人对她又怕又爱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她管理才能的崭露,主要得益于她高超的语言艺术,综观整部《红楼梦》,作者很欣赏王熙凤的才干,“不认得字”的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见过世面,虽处于上流社会,却熟悉底层生活,能即兴信手拈来街谈巷议中的笑料,她逗贾母等人发笑的那些话没有什么书卷气,但是来自生活,简明形象生动活泼,王熙凤的语言特色正可用作者的自谦之辞――“假语村言”来概括,虽是“假语村言”,但这“假语村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王熙凤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其艺术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语言的辛辣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她的语言必有其辛辣的特色及风格,“凭什么事,我要说行就行”,她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她“辣”的一面,这种泼辣与无所顾忌,是大观园中其他的主子、丫环都没有的。
对王熙凤说话艺术的赏析_邹春霞
对王熙凤说话艺术的赏析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邹春霞
摘要:说话是一门语言艺术,在说话交流的过程当中可以 凸显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特别是在文学著作当中, 对人物话语的描写更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 本文通过对 《红楼 梦》中王熙凤语言的描写赏析,借此来更好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征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谢天谢地你来啦 语言认知 幽 默 言 语 现 代 隐喻理论 概念转喻理论
一、引言 《谢天谢地你来啦》 作为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 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明星担
任嘉宾,对于参演的明星来说,一切都是未知的,没有剧本, 更没有台词,也不知道自己将在剧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 色,当然也无法预料到节目在下一秒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明星们在扮演节目戏剧中的某个特定角色的时候,将会面 对各种各样的未知挑战,而他们在这未知挑战中所表现出 的机智反应给节目带来的不仅仅是搞笑和幽默,更是一场 由真人临场发挥的“高智商”测试。《谢天谢地,你来啦》这 一节目的节目定位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智慧”,即强 调嘉宾的随机应变和即兴发挥的能力与智慧。二是“文 化”,即主要注重节目的文化性而并不是娱乐性。节目主持 人崔永元也曾经表示,此节目是“文化内涵特殊语境表达 高 IQ+EQ 互动之电视传播栏目”。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类似于这样的俗语还有很多,例 如“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鸡儿吃了过年粮”、“擒贼先擒 王”等等。这些俗语都极大地论证了王熙凤的观点。在《红楼 梦》当中,不仅仅是王熙凤经常用俗语来说服他人,在贾宝 玉因为贾迎春在孙家受到欺凌而难过时,王夫人就用“嫁出 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来说服贾宝玉。而秦可卿也用了很多 俗语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
◆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语言特色作者:高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0期摘要:《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十分鲜明,她既是在为人处世上的一个精明、刁钻的家族管理者,又是一个聪明俊俏、伶牙俐齿广受贾母喜爱的巧角色,除此之外,王熙凤在另一面还是一个口蜜腹剑、心狠手辣的狠角色。
读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地明晰她的性格,很大程度上跟她的独特的个性无法分离。
而且除此之外,在王熙凤的语言中,鲜明独特的俗语、俚语、歇后语等口语的精华,构成了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十分独特且鲜明的语言艺术及特色。
关键词:《红楼梦》;语言艺术;王熙凤;人物个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01《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中,才女可谓是不计其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和擅长方面。
但是仅仅从语言的艺术才华方面考虑,王熙凤绝对可以在众人中是成就十分显要的一位了。
而她的语言艺术非常值得我们的考究。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虽然是来自于名门之家——四大家族中的金陵王氏,但在自小却没怎么念过书,在学识上和其他才女相比相去甚远,在小说的第九十二回中,贾母曾经跟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说:“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
虽然这句话不乏夸张的成分在其中,但是也由此可以间接看出,王熙凤的文学素养并不高,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王熙凤“不认得字”的原因,王熙凤才不会和其他才女一般埋头于诗书当中去,所以她才能够在有“咏絮才”的林黛玉、薛宝钗的众才女中也锋芒展露、和她们在受欢迎程度上不相上下,正是她精妙而又精明的语言艺术,不仅十分讨好贾母,让其常常开心大笑,以至贾母会说“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之类的感慨话语。
就连从仆人的身上也可看出王熙凤幽默而又精明的语言艺术,仆人常常会因为她的话而“笑弯了腰”、“笑软了”。
我们从《红楼梦》这部著作中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作者曹雪芹十分欣赏王熙凤的能干和精明,少有文化素养的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所以她能够年幼却见过大世面不怯场和恐惧,她虽然生活在上流社会的大环境中,却非常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所以才能够十分自如地、兴信手拈来民间街尾巷头的谈资笑料,引得贾母和众人受到她那些并没有什么书卷气,但是充满生活艺术,简单鲜明而又活泼逗趣的话语的发笑。
王熙凤会说话的例子
王熙凤会说话的例子引言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角色。
她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擅长言辞,能够运用巧妙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本文将通过分析王熙凤会说话的一些例子,来深入探讨她的口才和智慧。
王熙凤会说话的技巧1. 善于运用反问句•“可不是这样吗?”•“难不成你没听说过君子固穷邪?”通过使用反问句,王熙凤能够引导对话的方向,迫使对方思考和回答问题,突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2. 使用夸张和比喻•“那好心眼只生在牛鼻子上,好心眼也只剩下一丝在牛鼻子上了。
”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王熙凤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使言简意赅的话语更有力度,更容易引起共鸣。
3. 运用幽默和讽刺•“二爷岂不是冤家路窄遇数码相机,友谊终于来看你了!”王熙凤善于使用幽默和讽刺的语言,通过让人发笑或者让人产生共鸣,来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
王熙凤会说话的例子1. “史湘云的事迹与乡野泼皮若有山川之别”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曾用这句话来形容史湘云。
通过这句话,王熙凤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史湘云举止不检点的不满,巧妙地利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她的话更有力量和说服力。
2. “谁家又没有个挑染被褥的,谁家又没有个谄上悔下的”在和贾母争论贾宝玉和王夫人的事情时,王熙凤用这句话指责了所有因为奉承而反复无常的人。
她通过这样的比方,巧妙地打动了贾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最终扭转了局势。
3. “一年就比一年失魂落魄人到老是想当兵”在和王夫人争论贾宝玉的将来时,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讽刺王夫人总是妄想把贾宝玉送去当兵。
通过使用讽刺的手法,王熙凤生动地描述了王夫人的愚昧和执迷不悟,成功地打动了听众,展示了自己的智慧。
王熙凤的口才如何影响故事王熙凤的口才在《红楼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运用巧妙的语言技巧,能够在一些关键场合影响他人的决策和行为。
她的聪明和机智使得她能够以辩才无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为自己争取利益和维护尊严。
同时,王熙凤的口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的人品和性格。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王熙凤的说话艺术演讲与口才
王熙凤可以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她是一个极富口才和说话艺术的人物,擅长使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且能够巧妙地操纵语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首先,王熙凤的说话艺术体现在她的辞藻和措辞上。
她常常能够用诗词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运用寓意深刻的比喻和隐喻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她的语言富有韵律感和美感,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让人对她的言论产生共鸣。
其次,王熙凤的口才在于她的辩论和辩驳能力。
她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迅速反驳和驳斥对方的言论。
她擅长找出对方的弱点,运用逻辑和说服力来击破对方的论点,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力和可信。
此外,王熙凤的说话艺术还体现在她的口才表现和表情语态上。
她能够灵活运用声音的节奏和音调,使自己的话语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她的表情和语态也能够恰如其分地配合她的言辞,从而更好地达到她的说话目的。
总的来说,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和口才使得她成为一个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和影响他人的人物。
她的辞藻和措辞、辩论和辩驳能力以及口才表现和表情语态都使得她的言论更加有力和引人入胜。
《红楼梦》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
行来 自她 没 有 雕 琢 过 的 纯 真 天性 , 而 凤 姐 的语 言 是 为 自己 服 务 的 有
语 言 都 有 自 己 独 特 的个 性 ,使 读 者 仅 凭 这 些 语 言 就 可 以 判 别 人 物 。《 红楼梦》人物语言 中的修辞 同样 具 有 鲜 明 的 特 色 。 不 同 人 物 语 言 修 辞 手 法 的 运 用 具 有 极 强 的 倾 向性 ,带 有 鲜 明 的 人 物 身 份 、 性 格、 思想烙印。 《 红楼梦 》 中语 言最幽 默的人 物 当属林 黛玉和王 熙凤 。二者语 言 的 修 辞 特 色 同 中 有 异 ,相 同 之 处 是 都 喜 欢 用 典 ,不 同之 处 是 林 黛 玉 语 言 中 的 多 是 典 出古 语 和 传 统 文 学 。例 如 第 三 十七 回 , 红 楼 女
除 了引 用 习语 , 还 多用 夸 张 和 拟 人 的 手 法 。例 如 , 第 三十五 回 , 谈 到 贾母 的饮食 , 王熙凤说 : “ 我 们 老 祖 宗 只是 嫌 人 肉酸 ,若 不 嫌 人 肉 酸 , 早 已把 我还 吃 了 呢 。 ” 一句话没说 了 ,引 的贾 母 众 人 都 哈 哈 的 笑 起 来 。凤 姐 故 意 言 过 其 实 , 表 面是 拿 贾母 开 玩笑 , 实 际 上 是 为博 取贾 母 的 欢 心 。再 如王 熙 凤 陪贾 母 玩 牌 , 不 直 接 说贾 母 牌 艺 高超 , 偏 说 贾 母 盛 钱 的 小 木 匣本 事 大 , 能 把 她 的 钱 都给 叫进 去: “ 得了、 得了, 把 我 面 前 的 这 一 吊也 拿 去 得 了 ,里 面 的 钱 在 招 手 了,你 就 一 股脑 的拿 去 ,
效武器 , 或逢迎 、 或 拉拢 、 或命令 、 或哄骗 , 用袭 人的话来说 “ 真 真 的 二 奶 奶 的 这 张 嘴怕 死 人 ! ”
王熙凤评语比喻排比100字
王熙凤评语比喻排比100字你对王熙凤有什么样的认识100字以上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王熙凤这个人的分析,肯定离不开一个辣字,这个字可以说是作者曹雪芹先生对凤哥儿的一个定位.无论是出场时人未至声先至的泼辣,还是后来掌权后各种政策的狠辣,无一不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点.真要评论王熙凤的性格的话,我认为她是将女子的长袖善舞以男子气的方式表现出来,左右逢源而又精明强势.关于王熙凤的评价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有名的泼皮破落户。
她玲珑地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玩弄着大小权利,千万两银子从手边流进流出。
虽然好景短暂,但一个女子能精明至如此,不得不令人叹服。
周瑞家的评论说凤姐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只怕还说少了。
王熙凤的娘家是四大家族之一,这点人尽皆知,可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并不止来自于家族。
初次登场时,她八面玲珑的手段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这样一个伶俐人,怎能不讨得贾母喜欢这样一来,凤姐自是等同于靠住了一座大山。
然而凤姐的声势也不全仰仗贾母,她自有自己的干练。
第二十回时,李嬷嬷因妒忌袭人受宠而大发牢骚,宝玉等人皆束手无策,凤姐来时,却三分敲打七分宽慰,哄的李嬷嬷脚不沾地地跟了她走。
宝钗黛玉的评论极妙:亏她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去了。
依我看来,凤姐的骨子里就是有一种威严,让人忍不住臣服。
纵使粉面含春时,亦有不露之威。
因上述种种,王熙凤才有了辣的资本。
凤姐的辣,第一便是麻辣,是掺了麻油的芥末,先麻得人酥倒,再辣得人眼泪直流。
兴儿说得再精当不过: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贾琏偷娶尤二姐自是逍遥快活,凤姐又怎能依得他的不专心于是,王熙凤的矛头直指尤二姐:主动迎尤二姐进贾府,又将其引见给老太太,王熙凤可是做足了宽宏大量的温顺模样,怨不得尤二姐初时认定她是好人,贾琏亦认为她改了性子,贤惠起来,可实际又如何向众人捅出尤二姐有过婚约的人是她,唆使张华状告贾琏的也是她但她行事又是如此周密,直到她暗借秋桐之手逼死尤二姐时,现在众人面前的依旧是顺从丈夫的好妻子,宽宏大量的好姐姐,无一点坏形。
红楼梦中王熙凤个性化语言赏析
红楼梦中王熙凤个性化语言赏析曹雪芹的高超语言技巧,赋予了《红楼梦》中每个人物极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使每个人物的语言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避免了“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尴尬。
王熙凤无疑是《红楼梦》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
王熙凤八面玲珑,非常善于揣摩别人的心理。
对下她说话声言俱厉、落地有声、八面威风;对上她投其所好、甜言蜜语、恭迎奉承;对于贾府的公子小姐,她又能与其打成一片。
而她的语言技巧,就是一大法宝。
因此,在翻译中如何体现这种言语策略,将是翻译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例1、“依我说,竟别去碰这个钉子去……”杨译:If I were you, I wouldn’t run my head against a brick wall……霍译:I don’t thinkit’s worth trying. I think it would be merely asking for trouble……解析:王熙凤言语一直将“我”放在话语的.突出地位,说话总以“我”开头。
此句开头便是“依我说”,体现了王熙凤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霍译开门见山,用“I don’t think……”言语掷地有声,凸显了人物的特点。
而杨译则为虚拟语气,减弱了人物的说话力量。
例2、“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
”杨译:“As she’s in high spirits today,it seems to me now’s the time to make this request.”霍译:“As a m atter of fact, Grandma is in rather a good mood today, so if you are going to ask her, it would probably be best to do so straight away.”解析:此句和前一句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但都是以“依我说“开头,再次体现了王熙凤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穿越红楼之王熙凤的语言
穿越红楼之王熙凤的语言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总要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形象,反映现实事件。
人物语言尤为重要。
因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主要借助于它来表现。
人物语言的自然与否,合理与否,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优劣。
《红楼梦》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提到王熙凤,人们不禁会想到她一大串浑名,什么“凤辣子”“泼辣妇”“夜叉婆”“夜叉星”,“巡海夜叉”“阎王老婆”“有名的烈货”等等,同时还会想到兴儿乘着酒兴向尤二姐对她所作的评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都全占了。
”作家曹雪芹之所以能把王熙凤刻化得如此传神,我认为主要在于精心描绘了符合她个性发展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而她的语言,则尤为精彩。
《红楼梦》中以凤姐的语言写得最成功,最生动有趣,作家曹雪芹把她写活了。
王熙凤说话风趣幽默小说中的王熙凤虽出自名门——金陵王氏,却没怎么念过书。
大概也正是由于“不认得字”,王熙凤才不至于埋头故纸堆,才有足够的时间从生活中学习、感悟语言,因而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起有“咏絮才”的林黛玉、薛宝钗不相上下。
她的语言功夫,不仅哄得“老祖宗”笑口常开,令贾母发出“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的感叹而离不开她,而且仆人也常因她的笑话而“笑弯了腰”“笑软了”。
仆人虽然对她怕得要命,却都爱听她讲笑话。
“他素日善说笑话,最是他肚内有无限的新鲜趣谈。
”凤姐是一个极有幽默感的人。
在这方面,不由得谁不喜欢她。
就连最害怕她的丫环婆子听到二奶奶要讲笑话,都围拢来。
在贾府,贾母是大多数人都要孝顺、取悦的对象。
独凤姐最讨贾母欢心。
凤姐取悦贾母的方式就是幽默。
平日,她最会讲笑逗笑,三言两语就让贾母笑得闭不上嘴。
她跟贾母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其诙谐幽默的说笑声。
且说那日,贾母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凤姐,要凤姐置酒戏,为宝钗过生日。
浅看红楼梦王熙凤的说话艺术【范本模板】
浅看红楼梦的说话艺术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产生于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艺术的形式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艺术应该归类于音乐美术等形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就有很多,例如: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雕塑、建筑艺术等,视听艺术:电影,电视等,语言艺术:文学等。
我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艺术造诣之深,从数百年来研究红学之人之多以及相关的书可以看出。
几乎人人都承认红楼梦的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该小说的语言文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大段的优美的,深刻的,含蓄的文字,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其性格特征或心理状态。
红楼梦的文学造诣如此之深,根源在于其作者曹雪芹的文化修养和其生活经历及艺术修养,故而写起红楼梦来,自然显得得心应手,容易使小说声态并作,活灵活现。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里面,曹雪芹用细腻的文字雕刻出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但凡出现在红楼梦里面的角色,读者读了之后无不跃然于纸上.但尤使人佩服的是他笔下的人物语言。
但是,我现在讨论的不是红楼梦里面优美诗句,也不是对人物及其细致的描绘,也不是小说中人物的文采光芒.在红楼梦中最最吸引我的乃是主人公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古人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
”可见会说话是多么重要。
大至安邦治国,小至家庭和睦都与说话是分不开的.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说话.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工具;说话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
说话能够让感情之泉从心海中自然地流出,急,流之本;缓,流之本也.说话的艺术,便在其中.在诺大的贾府中,在拥有几百号人口的小王国中,王熙凤这位没念过多少书不识多少字的无才女子当然不能相比于林黛玉薛宝钗,但是她说的话语却总是能够于贵族大家的才子才女之中大放异彩,靠着她的巧嘴俗语把大家征服了.曹雪芹让王熙凤也把读者折服了,人们由不得慨叹:说话的艺术魅力竟然是如此之大!我觉得通过对王熙凤说的话进行鉴赏,就能够获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王熙凤语言中的俗语与修辞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性格最鲜明的首推王熙凤。
作者对王熙凤性格的刻画,主要得力于她的语言。
她的语言中,独有的那种俗语、俚语、歇后语,形成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俗语修辞
[中图分类号]h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89-01
《红楼梦》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全貌,尤其是曹雪芹通过王熙凤的语言更加犀利地批判了上层社会的残忍和虚伪。
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王熙凤,在宁荣二府众人之中,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是个男人不及的人物。
说话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到交际的成与败,王熙凤可称学习的典范。
在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交际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说话时应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对关系的远近亲疏和上下级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使语言成为一门艺术。
一、王熙凤语言中的俗语运用
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回中,刘姥姥来贾府的动机目的是因为家道贫寒,无以为生,想借女婿与贾府与王夫人有点旧亲的老关系,来贾府希望能周济一些银两,以解决生活窘境。
当凤姐听了刘姥姥的话之后答道:“这些话说的叫人恶心,——不过托赖祖父
的虚名,做个穷官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也是个空架子。
俗话说得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聪明、机警的凤姐早已看出对方的来意,她是当家奶奶,得想法子封住对方的口,不使有高的要求,因此便说了些只不过做了个穷官登高艰难的话。
在王熙凤的语言中,这样的俗语比比皆是。
如第十六回中,凤姐道:“我那里管得这些事!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做‘针’……”这是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在贾琏面前的故作谦虚之词。
“给个棒槌就认针”是形容某人无知憨傻的一句俗语。
王熙凤识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诗书典故知道得很少,但她平时说话时却能比较巧妙地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俗语。
她对贾琏说到家中下人难管,一连用了好几个俗语:“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以此说明她这个管家奶奶实在不好当。
这些都是王熙凤语言的艺术。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俗语的运用之所以能达到上乘的境地,是曹雪芹十年的惨淡经营和字斟句酌的锤炼加工的结果。
二、王熙凤语言中的修辞运用
我们知道,《红楼梦》的语言,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描写语言,确实都达到了纯熟的地步,它通俗而典雅,准确而简练,极富生活情趣和神韵。
仅就曹雪芹对修辞方式的运用,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他善于将寻常词艺术化,善于对词语进行修饰,对语言进
行修改、加工润色,以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需要。
修辞格到了曹雪芹手里,不但方法多样,手段多变,而且立意新颖,内容丰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运用比喻辞格是色彩鲜美,运用借代辞格是形象生动,运用双关辞格是巧妙而含蓄,运用比拟辞格是惟妙惟肖,运用飞白辞格是恰到好处,运用仿造辞格是新雅别致。
不论运用哪一种,都有含蓄之美,情趣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熙凤作为典型人物之一,关于她的语言中更是把这些修辞语言展示得淋漓尽致,凤姐善用谐音,用对偶,用拟人。
无论她叙事、言情、状物、拟人都是很生动的,好像无师自通。
她语言魅力的源头不在书本,而在生活,在于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和智慧。
凤姐的语言虽俗,却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鲜、热辣的生活底蕴,让凤姐的语言特色尤为突出。
一次书中写到凤姐赌钱,她指着贾母的钱箱子说:“得了,得了,把我面前的这一吊也拿去得了,里头的钱在招手了,你就一股脑儿的拿去,省得里头的钱费事儿。
”贾母的钱匣子当然不能说话,但通过凤姐的巧嘴把它说得活灵活现,“钱”竟然像人一样会“招手儿”“会叫”并能把自己的钱叫进贾母的钱匣子里去,说得太生动形象,逗人喜欢了,竟使贾母手舞足蹈起来。
在这里她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一场简单的赌局之间金钱的往来说得幽默风趣。
也许凤姐的语言里没有什么“书袋”,也没有显示出她的学问,但是她以生活为“老师”,以生活为最大的学问,这使她的语言充满了智慧,
富于鲜活、生动的气息。
言为心声,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语言是人心灵的反映,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语言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
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
随机应变、三寸不烂往往能“一言兴邦,一言败国”。
【参考文献】
[1]卢兴基,高鸣鸾.《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语文出版社出版,1985年.
[2]何其芳.论《红楼梦》[j].文学研究集刊(第五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本社,1957年.
[3]何永康.《红楼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王昆仑.王熙凤论[j].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中)[m].天津:百花出版社,1984年.
[5]陈原.社会语言学[m].天津:学林出版社,1985年.
[6]俞晓红,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笺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7]王蒙.《红楼梦》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