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性格优势,作为个体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展现出的积极特质,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影响着他们的个人发展,还关系到他们在学业、人际关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成功与否。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塑造个体性格和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对于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首先界定性格优势的概念和分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性格优势之间的潜在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本研究将设计并实施一项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家庭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人格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性格优势的形成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性格优势指的是个体在情绪、动机、行为以及社交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积极特质,它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以及未来成功具有重要影响。
而父母教养方式,则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态度和行为,它直接塑造着子女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的直接影响上。
例如,Baumrind(1966)提出的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教养方式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框架。
权威型教养方式被认为最有利于子女性格的健康发展,因为它既给予子女足够的自主权和尊重,又设定了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相反,专制型和宽容型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子女出现焦虑、抑郁或行为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性格优势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具体关系。
例如,有研究发现,父母的温暖和支持能够显著增强子女的自尊和自信,这是性格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Lamborn et al., 199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心的相关性自尊心是指个体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价值,自信心的来源。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水平。
一般来说,家长如果采取了过分严厉的、苛求完美的教养方式,就容易使孩子出现过高的幻想和对自我要求不切实际、过度追求完美等不良心理问题;而如果采取了过度放任的教养方式,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自卑、无力感等不良心理问题。
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相关性焦虑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很常见的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焦虑症状。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关爱,父母教养方式温和,较少采取打骂、惩罚或者不理解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情绪问题,这样的孩子通常表现出比较低的焦虑水平;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生活中,经常被父母责备、打骂,或者经常被父母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出现多种焦虑症状。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抑郁症状,过度苛责、压抑、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强加于孩子等不良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反弹,以及一系列不良的情绪问题,如长期的抑郁、无法集中注意力、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问题。
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采取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可能容易出现过度依赖别人、不会独立思考、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心理弹性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弹性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摘要:在当代,心理弹性成为广大心理学学者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处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时间段,其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和其进入社会后的表现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因此本次研究的目标群体设定为大学生。
经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性别因素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在年级因素上并未表现出差异。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程度显著。
可以通过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预测。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父母教养方式一、相关概念心理弹性的定义为:个人在遭受逆境和挫折带来的打击后能迅速恢复并能够很好面对不利环境的能力。
目前,世界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都表示: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成就动机、攻击性、品质等方面的形成都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1]。
二、问题提出(1)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现状及特点。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及特点。
(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三、研究假设假设一: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比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高,并且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假设二: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性别和年级两种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三:大学生心理弹性高低与父母教养方式两者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四、研究方法1、被试:本次研究选择某校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被试的性别和年级状况见表1。
表1 被试的性别、年级分布2、研究工具(1)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中文修订版心理弹性量表(中文修订版)[2],包含3个因子,分别是:坚韧性、自强性和乐观性。
学者们公认CD—RISC量表有着出良好的预测力,已经被普遍应用。
(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中文修订版[3]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采用的是由我国学者岳冬梅等人在对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及修订后形成的中国版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量表答案分为:从不、偶尔、经常、总是。
该量表采用1-4记分制,正向和反向积分题目均有。
五、研究结果1、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运用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大学生心理弹性各维度及心理弹性总分描述统计结果见表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280名福州几所在校大学生的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探讨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相关关系。
结果提示入选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教育方式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标签: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之一。
大学生活充满着自由,同时也存在着危机,如随大流现象。
如果没有认识到大学与中学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的不同,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方式,就会觉得空虚、无聊,一学期下来,觉得什么都没学到,内心常会自责和茫然[1]。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或心理支持机制[2]。
研究[3]表明:温暖和谐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形成积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父母的严厉,偏爱等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导致子女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形成。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认识。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通过方便抽样对福建省福州市几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80名,在统一的指导语下,由学生填写量表。
共发放280份问卷,有效问卷231份,回收有效率为82.5%。
其中男生96人(41.56%),女生135人(58.44%)。
2.2 调查工具[4]1.2.1 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由肖计划修订,共六个分量表分别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三种应对行为:“解决问题”和“求助”为成熟型,“自责”、”幻想”和“退避”为不成熟型,“合理化”为混合型。
该量表各题目只有两个答案,“是”和“否”.该量表中含有反向评分的题目,除此之外评分均为选择“是”得1分,“否”得0分。
1.2.2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于1980年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大学生自信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以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 、研 究对 象与方法
1.对 象
(3)数 据处 理 与统计 分 析 为避免 调查 结果 受个 人 隐私 的顾 虑 及其 它 因 素的影响 ,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两份量表 分别施 测 ,间隔 时 间 15分钟 。所 得数 据应 用
本文以韩 山师范学 院全 日制在校学生 245名 SPSSl 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信心 ;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B 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883(2010)04-0080-05
至导致心理疾病。L3 当然 ,自信这一人格特征的
问题的提出
形 成与 发展受 到许 多 因素 的影 响 ,而父 母教 养方
式是 主要 影 响因素 之一 。在早 期 的研究 中 ,研究
加 ,得 到不 同因子 的总分 。
该量表共计 54个条 目,以 4级评分 ,总分范围54 238名被试的自信心得分分为三个水平 ,前 27%
 ̄ 216,分值越高表示 自信程度越高。基于本文研究 (63人)为 自信心 强的人 ,后 27% (63人 )为
目的,我们只需要得 出被试的 自信心 总分 即可 。
自信心弱的人 ,中间 46% (112人)为 自信心一
为被试 ,有效被试 238名 ,其 中男生 118名 ,女 生 120名 ,平均年龄 21.5岁。
2.方 法
三一——…、 结i,-I-I果.,=JI…、与’, J-S析●I ,rr_
(1)个 人评 价 问卷量 表 (PEI) 该量 表用来评 定 自我 评 价 的一 个 方 面——பைடு நூலகம்自
1.大学生的 自信心分布状况
第 31卷第 4期 2010年 8月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摘要:为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修订中文版(EMBU)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中国版(EPQ-RSC)对8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
使用SPSS17.0及Excel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可以有效的预测大学生人格特征。
(2)父亲母亲情感上的温暖与理解等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相反,父母过度的干涉惩罚,拒绝否认等则会对孩子的人格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征大学生1 引言人们对父母教养方式领域的研究源于对精神病和神经质患者病因的探讨,而后研究者们不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对非正常心理存在高相关,而且对正常人的健康人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现在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但还是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本研究在仔细研读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与研究目的,期望在丰富该领域成果上作出细微的贡献。
1.1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概述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家庭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第一环境,尤其对青年大学生早期心理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是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的一个概念。
父母是家庭教养的主要实施者,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Darling一Steinberg,1993)。
Krohne 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套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父母通过这种行为模式与子女进行互动。
N. Darling、L. steinberg(1993)把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一种家庭功能,认为存在四种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权威性的教养方式,专制性的教养方式,放纵性的教养方式及参与性的父母教养方式。
“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东莞理工学 院 学生处 ,广东东莞 1
3 .东莞理工学院
5 30 ;2 2 8 8 .东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广东东莞
530 ) 2 88
5 30 ; 2 8 8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广东东莞
摘要 :目的 :探 讨 “ 心理 问题 ” 大学生的人格特 点和 父母 教养方式 的关 系。方法 :对某 高校 全体 新 生施
第2 0卷第 2期
2 1 年 4 月 0 3
J RNAL OF DONGGU I ERST OF T CHNO OGY OU AN UN V IY E L
东 莞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V1 O N . 0 2 o2 .
Ap . r 2 3 O1
“ 理 问题 " 大 学 生 的人格 特点 和 心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的 关 系研 究
近年 来 ,大 学 生 中 与心 理 、社 会 相 关 的各 类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 。高校
的新 生 心 理 普 查 工 作 可 有 效 发 现 这 些 “ 理 问 心 题 ” 的学 生 ,进 而给予他 们及 时有 效 的帮助 j 。
很多 研究 发 现 ,心 理 问题 的学 生 往 往 具 有人
望通过探讨心理 问题大学生 的人格特点与父母养
育方式的特点 ,让广大父母 了解到他们的养育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症 状 自评 量 表 ,简 称 S L一9 ,该 量 表 1 C 0
为 L R D rgt . . eoai s在 1 7 9 3年 编 制 ,具 有 容 量 大 ,
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分为控制型、支持型和放任型。
控制型教养方式指父母过分控制子女的行为,缺乏尊重子女的独立性;支持型教养方式强调父母对子女的支持和鼓励;放任型教养方式则是对孩子的行为缺乏干预和约束。
二、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焦虑、自卑、社交障碍等。
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控制型教养方式往往会让大学生感到束缚和压力,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支持型教养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和积极心态。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自律性。
三、建立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1.平衡控制与自由父母应该在对孩子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的同时,也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一切行为和决策,而是要让他们有机会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鼓励与支持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就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沟通与倾听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孩子敢于向他们倾诉内心的问题和困惑。
在沟通时,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个人独立性。
这样可以加强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其他途径除了父母教养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与专业人士交流,了解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其次,大学生可以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扩大社交圈子,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13 统 计 方 法 所 有 数 据 均 通 过 S S 1 5统 计 软 件 进 行 . P S1 .
分析处理 。
2 结 果
2 1 大 学 生 E U 被 试 组 与 常 模 组 [ 比 较 统 计 大 学 生 . MB 7 ] E U 的各 个 分 量 表 得分 , 果 整 理 见 表 1 MB 结 。由 表 1可 见 , 被
试 大 学 生 与 常 模 组 相 比 , 3 F 、 6 M2 M4因 子 均 存 在 显 著 F 、5F 、 、 性差异 , 中大学 生组 中 F 其 5 M4高 于 常 模 组 , F 、 6 M2 而 3F 、
低 于 常模 组 。
表 1 被 试 组 与 常 模 组 比 较 及 性 别 差 异 ( ±S M D)
( 6 ; 亲 养育 方式 5 因 子( 5 个 条 目)母 亲情 感 温 暖 、 F )母 个 共 7 ;
理 解 ( ) 母 亲 过 分 干涉 、 分 保 护 ( ) 母 亲 拒 绝 、 认 M1 , 过 M2 , 否
( )母 亲 惩 罚 、 厉 ( ) 母 亲 偏 爱 被 试 ( ) 该 量 表 中 M3 , 严 M4 , M5 。 各 题 目按 1 23 4评 分 , 别 代 表 “ 不 、 尔 、 常 、 是 ” 、、、 分 从 偶 经 总 , 要 求 被 调 查 者 通 过 回忆 成 长 过 程 中 父 母 亲 对 自己 的 养 育 方 式
方式各因子之 间存在 显著性 相关。结论 大学生家庭教 养方式与 大学生的性 别、 否为独 生子女 问存 是 在 相 关 关 系; 付 方 式 与 大 学 生 的 性 别 、 否 为 独 生 子 女 上 不 存 在 相 关 关 系 ; 学 生 应 付 方 式 与 父 母 教 应 是 大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
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关系引言:大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年轻人在这个阶段经历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过渡,不仅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与此同时,大学生成人依恋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究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会如何影响大学生成人依恋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1.1 推崇自主的教养方式采取推崇自主的教养方式的父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给予适度的个人空间,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呈正相关关系,即父母越倾向于推崇自主,孩子们在大学时代越能够独立自主地面对挑战。
1.2 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采取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倾向于为孩子做出决策、保护孩子免受外界压力和危险。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即父母越倾向于过分保护,孩子们在大学时代的成人依恋程度越低。
1.3 忽视的教养方式忽视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缺乏关注和关怀。
这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成人依恋也呈负相关关系,即父母忽视程度越高,孩子们在大学时代越容易出现成人依恋的问题。
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2.1 自信心和成人依恋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具有较高自信心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和独立生活,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在自信心较高的情况下,大学生更有可能独立解决问题,减少对家庭的依赖。
2.2 社交能力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与人建立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人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具有较高社交能力的个体更容易与同伴建立深入交往,与家庭的联系减少,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2.3 规律性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影响具有规律性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和组织自己的生活,因此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呈负相关关系。
规律生活的大学生更容易独立解决问题,降低对父母的依赖度。
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存在一定的关系。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人格特征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而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性格与行为特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并从中分析影响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因素,以提供对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指导和支持。
三、研究内容论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导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2. 理论基础:介绍大学生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理论框架,提出本研究的假设和研究重点。
3. 研究方法:阐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等,详细描述研究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和统计方法。
4. 实证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探索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5. 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建议和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分析人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指导和支持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大学生人格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多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他们的人格特征、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等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六、预期结果通过量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预计可以发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等人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初步探明,为推进大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另外,有针对中国近代社会创造性人 物的研究表明(谷传华,2003), 这些创 造性人物的父母教养方式大多符合中国传 统的“严父慈母”的模式,那么我们是否 可以以此项研究为依据,假设父严母慈的 孩子有着更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对“严父慈母”的操作性定义: 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中,父亲 在“严厉惩罚”维度上得分较高,母亲在 “情感温暖理解”维度上得分较高。
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处理数据时,通 常只考虑了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的影响,或笼统地 把父母亲的教养方式统称为“权威型”、“溺爱 型”等等。 可是,对孩子的养育是在父母双方相互作用 下完成的,父亲和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观念、 行为即不是单独起作用的,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本研究希望考察“严父慈母”这种父母双方截然 不同的教养方式的共同作用与孩子自我同一性发 展的关系。
二、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观念 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 Erikson认 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共同促成了个 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其中,父母教养方 式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对儿童多方 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王树青,2004)
以往研究
Perosa和Tam发现, 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 促成青少年的同一性获得, 专制型教养方式可导 致同一性的提早成熟, 溺爱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则 易导致同一性扩散。 (Perosa,&Tam,1996) 在以EMBU为量表的国内研究发现,父亲惩 罚严厉对弥散型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 亲温暖理解、父母亲过分干涉与排他型自我同一 性呈高度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延缓型自我同一性 有较显著相关,父亲温暖理解与成就型自我同一性 有较显著相关(付伟,20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父母 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摘要:应对方式(Copingstyle)是指个体应对挫折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因素有性别、年级、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等。
在这些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21世纪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各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就导致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面对各种压力,个体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他们的应对方式会是怎样的?很多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如果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输入“应对方式”一词,会发现研究这一领域的文章相当多。
而在这些研究中,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成熟和半成熟之间,他们有独立发展的意识但是做事还不够稳重;从外部环境来说,大学阶段的个体面临着无法预测的转变和挑战,例如:新的生活方式、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式等等。
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人格特点、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特别重要。
一、相关概念应对(Coping)又称应付,是从应激到适应的心理过程,是个体面对应激情景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作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
而应对方式(Copingstyle)则是指个体应对时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应对方式的分类有很多种,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
Lazarus把应对分为四种:采用积极行为、回避、攻击和听之任之。
后来他又把应对划分为情绪应对、认知应对和行为应对三种类型。
我国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石林、江乾金等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张亚宁在其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中区分出倾诉、发泄、压抑、消遣、升华、超脱、物质滥用、自我惩罚等八个因子;肖计划、许秀峰等在参考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包括6个因子的应付方式问卷,这些因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缩、合理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作者:李萌萌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11期摘要:随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两个评价量表,本文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一至三年级156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性,高校应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也将其作为一个热点,将大学生SCL-90(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得分同全国的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几乎在所有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得分要比全国青年组常模的得分高很多,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焦虑和暴躁。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归因与他们的情绪反应及父母的教养态度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国内有学者(吴继霞、黄辛隐,2007)以石家庄市某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并且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以及焦虑,是大学生中排名较为靠前的几个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余晓波、方艳霞,2005)对贵州某大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了上述结论。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
有学者(郑建盛,杨丽全,2006)认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具体来看,如父母离异、重组家庭等情况的出现,会给大学生造成严重影响。
孤僻、冷漠或者粗暴的大学生,其父母关系多不佳,经常发生冲突的概率非常高(张曙映,李春波,吴敏,2004)。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一、问题的提出Darling和Steinberg(199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方式,它不随情景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1]Joff等人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
Martin指出,应对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作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2] 关于不同结构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方面,谭文娟对321名大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正常家庭子女相较于非正常家庭子女,不仅认知到更多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也认知到更多来自父母的过度干涉和保护。
在应对方式研究方面,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3]马伟娜对大学生进行的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成熟的应对方式,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偏爱会使大学生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父亲的偏爱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容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母亲的情感温暖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4]对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与SCL-90呈正相关;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Ruchkin(1994)在对14~18岁的青少年做的一项关于父母教养和应对方式的研究中,发现如果父母是支持性的、温暖的教养方式,子女倾向于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如果父母是否定的、放纵的教养方式,子女倾向于使用回避的应对策略。
[6]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父母的否定与被动的应对显著相关,父母有意识的控制与积极的应对显著相关。
[7]佟月华的研究也有类似的显示,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拒绝否认与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则正好相反。
王康_大学生自尊、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尊、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毕业论文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1、本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独立撰写而成的。
2、本论文中,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3、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撰写发表过的研究成果。
4、本论文如有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一切后果自负。
学生(签名):王康2017年 5月13日大学生自尊、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摘要为了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点以及自尊水平这三个变量间的关系,本次调查研究选定了盐城市区内各大学校,选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以及自尊量表这三个量表,随机抽取了305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研究。
从年级、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这四个人口学变量方面做了差异性检验,采用t检验、变异数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从上述三个变量方面进行逐步分析,研究三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教养方式部分因子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较为显著;(2)大学生人格特点各个维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人格特点部分维度在性别、生源地这两个人口学变量方面上差异比较显著;(3)大学生自尊总体得分相比常模来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尊总分在生源地上差异尤为显著;(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其人格特点对自尊水平无明显预测作用。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人格;自尊;大学生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Personality and Their Parenting StyleAbstractFor the sake of delv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styl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esteem, this study used parenting style scale, self-esteem scale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in Yancheng area. Three scales were used as research tools, and 305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questionnaires and related studies. The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by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variance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parenting style,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It follows:(1) Parental rearing style score on the middle, parenting way in the gender,grade, place of origin, wheth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nly child.(2) The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re at a moderate level; th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place of origin.(3) The level of self - 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 - esteem level.(4)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personality don't hav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college students' self-esteem.[Key words] parenting style,personality,self-esteem,college student目录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界定 (2)1.2.1 父母教养方式 (2)1.2.2 人格 (2)1.2.3 自尊 (3)1.3 研究现状 (3)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3)1.3.2 人格的研究现状 (3)1.3.3 自尊的研究现状 (3)1.3.4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现状 (3)1.3.5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现状 (4)1.3.6 自尊与人格关系的研究现状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方法 (4)2.2.1 研究对象 (4)2.2.2 测量工具 (5)2.3 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 (5)3.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 (5)3.1.2 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检验 (6)3.2 大学生人格特点的现状分析 (9)3.2.1 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总体状况 (9)3.2.2 大学生人格特点的差异检验 (9)3.3 大学生自尊的现状分析 (11)3.3.1 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状况 (11)3.3.2 大学生自尊的差异检验 (11)3.4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格特点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12)3.4.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相关分析 (12)3.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分析 (12)3.4.3 大学生人格特点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13)3.5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格特点对自尊的回归分析 (13)4 讨论 (13)4.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讨论 (13)4.2 大学生人格特点的讨论 (14)4.3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讨论 (15)4.4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格特点与自尊水平的相关讨论 (16)4.4.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点的相关讨论 (16)4.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相关讨论 (16)4.4.3 大学生人格与自尊水平的相关讨论 (16)4.5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格特点对自尊水平的回归讨论 (16)5 结论 (17)5.1 父母教养方式的结论 (17)5.1.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17)5.1.2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17)5.1.3 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17)5.1.4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农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 (17)5.1.5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因子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 (17)5.2 大学生人格特点的结论 (17)5.2.1 大学生人格特点各个维度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17)5.2.2 大学生人格特点各个维度中P精神质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 (17)5.2.3 大学生人格特点各个维度中,P精神质和E内外向得分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 (17)5.3 大学生自尊水平的结论 (18)5.3.1 大学生自尊水平中等偏上 (18)5.3.2 大学生自尊水平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镇大学生的得分超过农村大学生 (18)5.4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人格特点与自尊水平的关系结论 (18)6 研究不足与展望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
4 参考文献[1] 欧阳炳惠,曾立新,何秀芳,等.广州市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2):77-78.[2] 何群,杨放,林鹏,等.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华南预防医学,2003,29(5):17-19.[3] 郭建丽,徐勤,刘瑛.清华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54-556.[4] 何景琳,谢蕾.青少年与AIDS 预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项目介绍.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648-649.[5] 林鹏,许锐恒,曾常红,等.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 流行特征及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194-197.[6] 赵茜茜,林鹏,刘勇鹰,等.广东省AIDS 面对面咨询情况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4,30(2):22-23.[7] 邱仁宗.有效而合符伦理的遏制艾滋病的对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增刊):6-12.[8] 吕姿之,常春.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问题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5,16(4):301-302;LV Z i 2zhi ,CH ANG Chun.Discus 2sion about AIDS knowledge master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am ong middle school teachers.Chin J Sch Heal ,1995,16(4):301-302.[9] BRUCE KE ,W A LKER LJ.C 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about AIDS :1986-2000.AIDS Educ Prev ,2001,13(5):427-437.[10] 黄金,王红红,ANN B ,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3,10(4):454-457.[11] 王新伦.泰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效果与特点.中国健康教育,2001,17(5):280-281.(收稿日期:2005206202)【心理卫生】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陈炳为,卫平民,宋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与大学生应付方式相关较密切的父母教养方式应激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温和与支持性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正向相关,而严厉与过度控制的教养方式则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结论指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性,建议父母应采取更多的支持性教养方式,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不同环境背景下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影响因素、调查方法、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讨论、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着种种心理困扰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业成就,甚至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者,其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深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教养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父母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主体,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的影响
张改叶;郭玉琴;闫春平
【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3)6
【摘要】目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个体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量表和岳冬梅修订后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一次性集体测试.结果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父母亲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直接因素,大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有重要关系.
【总页数】3页(P553-555)
【作者】张改叶;郭玉琴;闫春平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453003;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父母教养方式对116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 [J], 闫珉;姚宁;张宇;钱丽菊
2.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J], 李然;杨俊生;郭彩琴;秦婕
3.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J], 李然;杨俊生;郭彩琴;秦婕;
4.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父母教养方式对慢性酒依赖患者的影响 [J], 卢世臣; 张传芝; 杜芳; 刘朝军; 李绍敏
5.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典型相关分析 [J], 陈炳为;卫平民;宋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a ad ds ap 如rt n eut: ① T eeweecr lt na n o eesue t esn lycaatr,tecp e vB rn on up sr .R sl a s h r r or ai mo gcl g td n’ p roai hrc s h o — e o l S t e
维普资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 2O 年第 l 卷第 5 O7 5 期
C i unlf 塑 虫 h a orao nJ !o l
! ! : ! !
・1 4 3・
大学生个性 心理特征 、 应付方式与父母教 养方式 的相 关研究
B 中文版 [ ; 中父 亲量 表包 含 6 因子 ( S I 情感 温 U) 5其 个 FS : 暖与理解 ,S 2 惩罚 、 FS : 严厉 ; S 3 过分干涉 ; S 4偏 爱被 FS : FS :
试 ; S 5 拒 绝 否 认 ; S 6 过 度 保 护 )母 亲 量 表 包 括 5个 FS : FS : ; 因 子 ( S : 感 温 暖 与 理解 ; S : 干 涉 、 保 护 ; MS l 情 MS 2 过 过 MS 3 拒 绝 否认 ; S : 罚 、 厉 ; S 5偏 爱 被 试 ) S: MS 4 惩 严 M S: 。
张 改叶① 闰春平①
【 要】 目的 了解 父母 教 养 方 式 对 大 学 生 个 体 人 格 特 征 、 竹 方 式 的影 响 。方 法 采 用 艾 森 克人 格 问卷 、 付 方 式 量 表 摘 应 应 和 父母 教 养 方 式 问 卷 对 2 3名 大 学三 年 级 学生 进 行 集体 施 测 。 果 3 结 ① 大 学 生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付 方 式 与 父母 教 养 方 式 三 应 者 之 间存 在 相 关 ; 不 同・ 5 大 学 生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② ' 1 父母 教 养 方 式 和 应 付 方 式 上 也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父母 文化 水 平程 度 也 ③ 会 影 响 到 其教 养子 女 的 方 式 。结 论 大 学 生 个性 心 理特 征 和 应付 方 式 与 父母 亲 教 养 方 果
点 , 要 表 现 在 心 理 特 征 和行 为 活 动 方 面 。 国 内 外 研 究 表 主
明 , 的 社会 化 和 人 格 发 展 受 到 父 母 教 养 态 度 的 影 响 , 良 人 不 的父 母 教 养 方 式是 子女 不 良人格 特 征 和心 理 问题 的危 险 因
① 中 国. 乡 医学 院 心 理学 系 ( 乡 ) 4 3 0 *基金 项 目: 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O 4 新 新 503 河 2 O 一GH一0 0 8)
维普资讯
・4 4・ 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 0 0 7年第 1 5卷第 5期
男 女 大 学 生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母教 父
特 征 、 母 教 养 方 式 和应 付 方 式 的 影 响 父 母 亲 文 化 程 度 父 与 父 母 亲 的情 感 温 暖 、 解 ( S 1 MS 1教 养 方 式 之 间 呈 理 F S、 S)
( P< 0 0 ) 这 说 明 父 母 采 取 拒 绝 否认 、 厉 、 罚 、 爱 、 .1 , 严 惩 偏
11 研究对象 . 12 研 究 方 法 .
生 1 3 , 生 10人 , 均 年 龄 2 . 岁 。 1人 女 2 平 15
过 分 干 涉 的 教 育 方 式 会 使 其 子 女 的个 性 趋 于 神 经 质 、 绍 情
2 1 个性心理特征 、 . 父母 教养方 式和应付方 式三者之间的
相关 性 见 表 1 。 从 表 l可 见 , 母 亲 的 情 感 温 暖 、 解 (S 1 MS 1 父 理 FS 、 S ) 和 子 女 的 内 外 向 、 谎 量 表 得 分 呈 正 相 关 , 子 女 的 神 经 说 和
P r n a u t rn t lsi f e c o lg t d n s e s n l y c a a tr n h o i g sy e . a e t l r u i g s y e l n e c l e s u e t ’p r o ai h r ce sa d t e c p n t ls n n u e t
方 式 的 比较 见 表 2 。
以上 所 述 3个 量 表 装 订 成 册 , 次 发 给 被 试 , 行 集 体 一 进 施测 。 保 证 客 观 性 , 卷 不 记 姓 名 。 放 问卷 2 0份 , 回 为 问 发 6 收 有效 问卷 2 3 , 3 份 回收 率 8 . 2 ; 据 录人 采 用 S S 1. 9 6 数 P S 15
( S 1MS 1 和 子 女 解 决 问 题 、 助 呈 正 相 关 , 父 母 亲 FS、 S ) 求 且
( y ) 幻 想 ( y )退 避 ( y ) 合 理 化 ( y ) B 3, B4, B5, B 6 。父 母 教 养 态 度 问 卷 采 用 了 经 岳 冬 梅 修 订 后 的 父 母 教 养 方 式 问 卷 ( M— E
[ y Wo d ] Colg td ns es n ly c aatr ;C pn tls a e tl d c t n sye Ke r s l esu e t ;P ro ai h r ce s o igsye ;P rn a u ai t ls e t e o
个 性 又 称 人 格 , 指 个 体 在 生 物 遗 传 的基 础 上 和社 会 是 化过 程 中 逐 渐 形成 的 相 对稳 定 的 并 区别 于 他人 的 独 特 的 特
测谎 量表( ) 分量表组 成 。肖计划等 人 的应 付方式 量 L 4个
表 ]分 6个 因 子 , 决 问 题 ( y ) , 解 B 1 ,自 责 ( y ) 求 助 B2 ,
00)而与 神经质、 神质呈 显著 的负相关 ( O0) 自 . 1, 精 P< . 5 ; 责 (y ) 幻 想 ( y )退 避 ( y )合 理 化 ( y ) B2、 B 4、 B 5、 B 6 4种应 付方 式 与 神 经 质 、 神 质 呈 极 其 显 著 的 正 相 关 ( O o )说 明 精 P< . i , 情绪越稳定 、 经质得分越低 , 神 即个 性 心 理 特 征 良好者 越 趋 向 于 采 用 积 极 的 应 对 方 式 。 父 母 亲 的 情 感 温 暖 、 解 理
C iaJun l f at sc o g 20 hn o ra o l P yh l y 07 He h o 1
5】 . Io5 N
表1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母 教 养 方 式 和 应 付 方 式 三 者 之 间 的 相 关 系数 父
注: *P<O 0 * *P<O 0 . 5; .1
Z a g G ie Y hC u pn .D p r n o s c o g , n i g M e i l ol e Xi c n 5 0 3 P. . h a h n ay , a h n ig e a t t f P y h l y Xixa d c l g , r i g 4 3 0 , R C i me o . n aC e  ̄a n [ bta t O jci T x l e h f e c f ae tl u t r gsye n c l g t d n s p ro a t h rces n A s c ] b et e o e po d t ei l n eo rn a n r i tl o o e esu e t’ es n lyc aa t d r v r nu p un s l i ra
tecp gsy s n ae tl utr gs l ; P rns l e f d ct nif e c aetl utr gsy s C n ls n h oi tl dp rna n r i t e ③ ae t’e l o euai l n eprna n rui l . o cui n ea un ys vs o nu n te o
【 关键词】 本 学生 ; 个性心理特征 ; 应付方 式; 父母教养方式
T e Co r l to s a c f Co l g t d n ’ r o a i C a a t r ,t e Co i g S y e n r n a C p n t l s h r e a i n Re e r h o le e S u e tS Pe s n lt y h r c e s h p n t l s a d Pa e t l o i g S y e .
t ec pn t ls h o igsye .Meh d 2 3jno olg t d n sweeiv siae yEP ,t esaeo o igsye n maMi_ t o s 3 u irc l esu e t r n et tdb Q h c l fcpn tlsa dEg , e g l
化等不 良个性心 理特征 。 从个性 心理 特征与应付 方式 之间 的相关 可见 , 决问 解
题 ( y ) 求 助 ( y ) 内外 向 呈 极 其 显 著 的正 相 关 ( B1、 B 3与 P<
性 心 理 特 征 问 卷 采 用 龚 耀 先 修 订 的 艾 、 克 人 格 问 卷 森 ( P [ , 问 卷 由 内 外 向 ( 、 经 质 ( 、 神 质 ( 和 E Q) ]该 3 E) 神 N) 精 P)
的 情 感 温 暖 ( S 1 与解 决 问 题 方 式 相 关 显 著 ; 父母 亲 的 F S) 而 其 它 教 养 方 式 和 自责 ( y ) 幻 想 ( y ) 退 避 ( y ) 合 理 B 2、 B4、 B 5、 化 ( y ) 正 相 关 , 且 大 部 分 相 关 极 其显 著 ( O 0 ) B 6呈 而 P< . 5 。 2 2 不 同性 别 大 学 生 个 性 心 理 特 征 、 母 教 养方 式 和 应付 . 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