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第17 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和学生共同学习完《走一步,再走一步》,感觉这课有得有失。
得在学生结合实际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失在朗读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教学环节中的朗读训练不够到位。
朗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以读带讲,从读中悟,古人都总结出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宝贵经验。
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在教学中也注意了朗读训练。
在这篇课文中,“‘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大多数的同学能自己处理轻重缓急,注意到情感的变化。
特别是几个朗读好的学生,读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这是的朗读难点,要把那种哀求的味道,那种软弱地哀求的味道读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立然,那个学习不肯努力的小男孩却把它读得那么精彩,那种哀求的味道读得我心软。
冯旭满含嘲讽的一句“再见”“你要是想呆在那,就呆在那好了”更是让大家如临其境。
然而,因为在引导学生去感悟它复杂的情感上,用去了不少时间,结果本来就满打满算的时间现在是远远不够了,只好忍痛割爱,以至脱险部分也没有充分展开读,原先设计的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只好忍痛割舍。
原来设计的意图是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怎样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获得巨大的成功感,然后让学生设想如果父亲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来,我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人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父亲博大的爱的同时,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人生哲理的理解。
这样层层深入,特别是结合自身的感受,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就会牢牢记住这个人生哲理,用它指导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然而,因为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后面的安排也被舍弃了。
这无疑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反思,我意识到课上要有主有次,不能面面具到,即使有取舍,也要慎重,语文课堂的琅琅的读书声不能少。
当然,这节课也有让我欣喜的方面。
在总结主旨后,我安排了下面的环节:“同学们,人生路上会有许多的困难,要想最终达到成功,也许并不难,它只需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同时,学会对待困难,化整为零,着眼于目前的困难,踏踏实实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
四、教学策略:问题策略、精读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五、教学方法:情境法、质疑法、讨论法六、学习方法:诵读法、复述法、合作与探究七、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解决文章的生字的读音、解释。
2、准备复述故事。
八、教学课时:1课时九、教学过程设计: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文中的孤胆英雄是谁呢?(生答:莫顿亨特,简介作者)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预习检查——生字词我最棒Jiè sŏng yūníng训诫耸立迂回凝视Chuònà hǎn lín xún啜泣纳罕瘦骨嶙峋Jīng xuàn yì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二)预习检查——整体感知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能力目标1、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德育目标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
教学方法1.朗读复述法。
本文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作者从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感悟到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哲理。
通过朗读感知文意,朗读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
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记叙的周密。
2.设疑研讨法。
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
课时安排2课时创意说明:变读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创造性地“导”,学生创造性地“读”,以改变课文内容、改变学生角色的阅读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一、朗读感知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闷热训诫凸出迂回凝视瘦骨嶙峋啜泣头晕目眩小心翼翼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
(同学们活动)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再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及解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及解析【课文原文】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
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讲解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讲解一、主题概述课文记叙了“我”童年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二、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7):冒险。
写“我”跟着小伙伴们爬悬崖,上下不得,内心无比恐惧。
第二部分(18~28):脱险。
写“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脱离了险境。
第三部分(29):感悟。
写由小时候爬悬崖的经历感悟出的人生哲理,总结全文,揭示主旨。
三、鉴赏品读1.文章开头介绍天气的炎热,有什么作用?写天气酷热,实际上是写爬悬崖的原因,为下文写爬悬崖做铺垫。
2.既然悬崖“只有60英尺左右”,作者为什么又说对自己而言却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矛盾吗?不矛盾。
这样写,照应前文所说,自己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同时也为下文写“我”在悬崖上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和恐惧的心理埋下伏笔。
3.⑦、⑧、⑨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我”当时的处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用“满头大汗、浑身发抖”这样的情态描写,“犹豫不决”“悬崖底下的地面摔个粉碎”这样的心理描写,“我缓慢地爬着,扒住岩石的表面”“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这样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我”当时痛苦的处境,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孱弱、胆小的孩子形象,预示了“我”即将面临欲上不敢、欲下不能的艰难处境。
4.“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句话把“我”胆小、害怕、紧张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句子生动传神,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5.“抽噎”与前面的“哭泣”“呻吟”“大哭”有什么不同?“抽噎”这里有被困悬崖导致的满腹委屈,有下了悬崖后回顾的后怕,更是成功之后的喜极而泣,前面的几个词都是在写“我”被困悬崖时的恐惧、焦急。
6.如何理解“时间在慢慢地过去。
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训诫: 告诫,教导。 嶙峋: 形容人瘦削。 迂回: 回旋,环绕。 啜泣: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纳罕: 诧异,惊பைடு நூலகம்。
4.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本文回忆了作者小时候攀爬悬崖并在父亲鼓 励下脱险的故事。
5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结构示意图。
莫顿•亨特 是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已发表百余篇短文,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代表作 有《 心理学的故事 》《 痛击 》等。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陡(qiào)峭 头晕目(xuàn )眩 着眼( zhuó )
颤抖( Chàn ) 迂回( yū ) 啜泣( chuò )
问题三:综合探究。
本文作者莫顿•亨特从一件往事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拥有 了一笔精神财富。这种以小见大、由事推理的写法值得我们 好好学习,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
小悬崖:不要着眼于岩石,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走完一 小步,再走下一步——取得巨大的成就感。
大人生:不要害怕困难——克服一个个小困难——取得成 功。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2.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孩子,懂得教育、帮助孩 子成长的好父亲。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怎样给予 指导、鼓励,从而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 敢。父亲要让孩子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 人扶着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 。当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时,明知孩子 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可他并没有爬上去救孩子。因 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会毫 无长进。父亲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 气和经验。事实证明,孩子(文中作者)确实获得了永 生难忘的经验。
17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
5、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杰利带来了我父亲。(听见)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我哭着 说) 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 (我顿时有了信心) 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 方。(我的信心大增) 我每次只移动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 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啜泣了一会,产 生了一 种巨大的成就感)
1.读第二部分,划出描写“我”的心理状 态的词语。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 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嶙峋的胸腔 里面扑扑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 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 木、不能动弹。
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 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 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2、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 爬悬崖的。天气闷热是动因,他们 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3、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孱弱多病,常受到 母亲“不要冒险”的训 诫或“乖、懦弱、胆 怯”。
4、“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 中起了什么作用?
伏笔。说明为什么5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 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的岩石架, 而且上不去,下不来,还吓得要死。
2 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 量用课文原句
3 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 能正确表达感情
整体感知
本文可以分四部分:
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 ,摆脱困
境。 四、启示( 23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
2.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 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 的心理变化。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批注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批注
以下是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批注:
1.标题富有哲理: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寓意深刻,既指具体的爬山虎的脚在墙上“走”的动作,也指人生中面对困难和挑战,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勇气和坚韧。
2. 描述生动细致:文章对爬山虎的脚的描写非常细致,如“六七根细丝……弯曲后直冒冷汗”,这种细致的描写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爬山虎的特点。
3. 情感变化起伏: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从一开始的犹豫,到后来的惊恐、无助,再到最后的喜悦和自豪,这些情感的变化都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挫折。
4. 主题突出:文章通过爬山虎的故事,强调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勇敢前行,化大为小,一步一步解决困难。
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勇气。
5. 语言简洁明了: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复杂的修辞和华丽的语言,但却充满力量和启示。
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仔细品味。
6. 结尾寓意深远:“是的,永远不要绝望。
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你肯走你的第一步。
”这句话作为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启示。
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以上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的批注内容。
通过这些批注,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情感、语言等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这篇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自学检测练一: 复述前的准备:梳理结构 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遇险(1-15) 脱险(16-22) 悟理(2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焦急
失望
害怕 下不去,会摔死的 移、探、 踩成就感 抵达目的:地面
指导有方
安慰 鼓励 表扬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意合并法 要素归纳法
答题格式: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 结果。
学习目标2:通过品读重点段,能说出刻画人物常用的描写 方法,并会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物 人 为什么没有上去抱我下来?为什么不去搬梯子?
父亲
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慌张和害怕?
锻炼我,增强我的勇气与自信心.父亲是对孩子负 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 的父亲。
杰利 四个 孩子
为什么虽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把我独自留下来, 后来又去找我的父亲?
当朋友遇到危难时,要全力帮助 他,珍视这份友谊.
告诫、教导。 小心翼翼:谨 慎 小 心 ,丝 毫 不敢 疏 忽的 样 子。 翼 翼, 谨 慎、 形容人瘦削。 严 肃 的 样 子 。
惊奇、诧异。
炫目: (眼睛)昏花。 啜泣:抽噎,抽抽搭
搭地哭。
学习目标1: 通过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总结出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自学指导一: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 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2提倡多角度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难点:学生真正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困难,是遵循规律一步一步向前,还是停留原地,畏瑟不前,那也许是我们前进道路上进步与否,进步快与慢的决定性问题。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外国小朋友“遇险”而最后“脱险”的故事。
2同学默读课文并思考:(1)默读时间4.5分钟。
(2)找清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可以列一X表)(3)争取复述。
3两个同学上台复述,(一同学复述“冒险”,一同学复述“脱险”)。
(1)同学评价。
(2)老师评点。
(3)时间线索理清。
(4)同学上黑板列出故事人物表。
(5)把同学在复述过程中的得失用文字记下来。
4字词教学:(1)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生词写到黑板上。
(2)同学自己查字典,进行交流。
(3)同学齐读。
(4)老师把重要生词写在黑板上,讲清注意点。
5朗读训练:(1)学生齐读。
(要求:普通话力求正确、注意感情、注意速度)(2)个别读。
教师和同学一起纠正。
(可以读几遍)6主旨讨论:(1)分组讨论:(2)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B.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意思是什么?“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D.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5分钟)(3)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交流。
(4)教师点评。
7作业:[1]课堂作业:(1)纳生字、生词。
(2)研讨和练习”第一题。
课外作业:(1)阅读课文三遍。
(2)掌握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2检查课外朗读情况。
3老师点评。
4阅读指导:在阅读中要注意文章所体现的思想,特别要掌握中心人物的活动顺序,以找到中心人物的思想变化,来求的作者要体现的思想。
七上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
七上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第一篇:七上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激发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预想二: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遇到过什么困难?师:比如:老师让你把《春》背下来,你会不会想:那么长的文章怎么背下来?升入初中以来,你觉得自己比较努力,但成绩总和别人有差距;你很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总是遭到同学的误解……究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学后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师:板书课题、作者。
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及作者。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来,一起读------明确了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文章,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做到眼到、手道、心到。
要求:1、圈点出不认识读不准的字词。
2、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有小组不能解决的字词吗?你可以提出来。
(课件出示字词,检测读音)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课件出示抢答题)1、(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地点)故事发生在哪里?3、(人物)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4、(起因)我们去爬山的原因是什么?5、(经过)“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6、(结果)我是怎样脱险的?(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2)、地点:费城的悬崖上(3)、人物:“我”,内德、杰利五个小男孩、父亲(4)、起因:无聊,决定爬悬崖(5)、经过:小伙伴爬下了悬崖,我害怕得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
(6)、结果: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步爬下悬崖(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师:现在,你能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3、抓住记叙的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笔记
一、字音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眩( )晕伫立( )
二、多音字
吓撒挣哄
三、重点词语
1. 闷热:天气闷热。
他觉得闷得难受。
2. 媚:讨人喜欢,惹人喜爱。
一切为取得自己所要的东西而作出的迁就、送礼、奉承等均含有贬义。
文中贬义词“媚”与“悚”连用,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现用来表示怀着极大的热忱,不遗余力地贡献出一切力量。
也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4. 嘲笑: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笑他人,引起他人尴尬或不快。
5.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6.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也形容为人处事谦虚谨慎。
7.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8. 惊慌失措:形容举止慌乱,失去了办法。
9. 嘲笑: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笑他人,引起他人尴尬或不快。
10.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11. 嘲笑: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笑他人,引起他人尴尬或不快。
12.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内心恐惧不安。
13. 骚扰:扰乱;搅扰。
14.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15. 喧闹:喧哗热闹;喧哗扰嚷。
16. 羞怯:羞涩胆怯的意思。
17. 柔嫩:柔和而娇嫩的意思。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件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总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 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 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 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 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人就 会聪明起来。
科目一考试 / 2016年科目一模 拟考试题
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 考试内容、考试视频
读准字音
mēn ) 玩弹子( dàn ) 闷热( 不能动弹( tán ) 全身颤抖(chàn ) 着眼( zhuó ) 卜卜乱跳( bobo) 连攀带扒( bā ) 啜泣( chuò qì) n xún ) 瘦骨嶙峋( lí 耸立( sǒng lì ) 纳罕( nà hǎn ) ng shì 凝视( ní )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悬崖约20米高;岩石架约7米。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冐险”, 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 “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3、根据复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读应该 怎样改进。把经验记下来。
4、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 经历”。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整体感知:
复述故事情节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数 字等重要信息 )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费城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 和 杰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我是______,我提醒自己:
——————————————————(这里的我不仅仅是指 文中“我”,还指“父亲”“杰利”“母亲”“那群离我而去的 小伙伴”) 说话中加入:走一步 再走一步 例如: 假如我是文中的父亲,我提醒自己:
不能因孩子的顽皮而训斥他,要用良好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他, 让他走一步,再走一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 险阻,只要将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 个认真的去解决,终将战胜大的困难,取 得胜利.
讨论:文中除了父亲,还有几 个人物?你觉得他们怎样?
这次经历使“我”学到了战胜困难的方法,那么文中的其他人他 们会有什么收获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 完成这句话:
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 的理解。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 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 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 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 走下去。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 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 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爬下 悬崖
伸、探、踩
有了信心
移、又照着做 信心大增 移动、爬下、 踩、啜泣
巨大的成就感
似乎能办 得到 顿时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了一种巨 大的成就感
品人物
现在咱们来评一评文中的父亲。你喜欢 他吗?还是不太欣赏他?你的发言必须有理 有据,扣紧我们的故事哟。
懂安慰 给信心 会指导
悟主题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受到前途茫茫 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 小山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 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 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 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 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的回头看看,自己所走 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7、故事中哪个男孩心眼最好?(谁叫来了 “我”的父亲) 杰利 8、是谁最后解决了难题? 父亲、杰利、我
析心理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16)—(23)段, 完成表格。
朗读方法: A.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
B.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情态,语气恰当,感情真挚。
动作
心理
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悬崖
动作 移、踏
心理 似乎能办得到
走 一 步 , 再 走 一 步
莫 顿 亨 特
·
学习目标
析心理 品人物 悟主题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 57年前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
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天气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 5、爬悬崖是由哪个孩子发起的? 内德 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 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