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第一课时导学案样板

合集下载

理想导学案0102

理想导学案0102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 1《理想》编制人:赫晓梅复核人; 使用时间:2013.3.4 编号 01 温馨寄语: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学习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主题。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富有哲理的诗句,体会比喻、顶针、拟人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拼搏。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主题,体会修辞【学习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揣摩富有哲理的诗句【思维导航】:《理想》是一首哲理诗。

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理想是……”,一连串的“理想使……”,使每节诗的形式整齐统一,同时节与节之间整齐中显现出一种参差美、节奏美、和谐美,使理想内涵得到多角度的揭示,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相得益彰。

朗读时要感情饱满,语调适当高亢一些,尤其要从整齐的句式中读出气势。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理想,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打种种比方,用种种意象,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

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饱经磨难之后对理想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一)文学采集:《理想》的体裁是一篇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原名__________四川金堂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掌握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熄.灭()缀.连()倔.强()鬓.发()洗濯.()寂寥.()诅咒..()玷.污()扒.窃()扒.皮()船舶.()还魂.()妖.魔()坚贞(..)...).功勋(载.着()折磨(..).蜕.()脊.梁骨()..).浓阴(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海天相wěn()lànɡ()子回头lùlù()终生绝处fénɡ生()可wànɡ()不可jí()3.相信你能给下列词语一个正确的解释:(1)可望不可即:(2)濯:(3)玷污:(4)诅咒:(5)绝处逢生:二、【合作探究】(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把握语调、音律、节奏;3.区分句中词语轻重缓急;4.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恰当的语气。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

《理想》新授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3、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学习重难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培养解读诗歌的能力.2、采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前预习区】【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流沙河,原名余勋坦,1931年生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原金堂县县城)槐树街余家祠堂。

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

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

在成都《西方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诗歌、短篇小说等,加入本地中学生组织的青年文艺社和麦穗文艺社。

1950年在《川西日报》副刊上发表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同年9月被作家西戎介绍到《川西日报》副刊任编辑和见习记者。

其间与人合写中篇小说《牛角湾》。

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同年9月调四川省文联工作,先后任创作员和《星星诗刊》编委。

195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

1955年在《西南文艺》上发表《寄黄河》等优秀诗篇,受到好评。

1956年出席全国青年创作会议,进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

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窗》(中国青年出版社),诗歌集《农村夜曲》(重庆人民出版社)。

1957年出版诗集《告别火星》(作家出版社),发表组诗《草木篇》(1957年《星星》第一期),作品以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为赋,抒发爱憎之情,寓意颇深。

但却被错划为右派。

此后,在省文联工作。

1966年5月,被迫回家乡做锯木工谋生,历十二年。

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工作。

复出后发表了不少诗作,《故园六咏》荣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

现任《星星》诗刊编辑。

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

此后不久,其散文诗《草木篇》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城厢镇劳动。

七年级上6.理想 导学案

七年级上6.理想 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去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3、追求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并为之不懈奋斗。

预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简介作者及顶针等修辞手法。

2、运用工具书,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缀连鬓发倔强洗濯玷污扒窃碌碌无为可望不可即二、能力提升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思考诗歌可分成几个部分,讨论归纳各个部分的意义。

4、对文中你喜欢的或富有哲理性的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可从修辞、句式、情感等方面赏析。

5、对比学习,比较《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找出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课文名称相同诗句相同内涵《理想》《在山的那边》三、拓展延伸6、你有什么理想?准备如何实现你的理想?向往怎样的生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精彩展示分组展示预习提纲的1、2、3、5、6等六项内容。

上课流程一、学生谈名人实现理想事迹或谈个人理想导入;二、学生结合课堂检测1,展示基础知识部分1、2;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示能力提升3;四、再读课文,展示能力提升4;五、深入理解课文,展示能力提升5;六、全班学生自由展示拓展延伸6. 课堂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或解释。

蜕变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扒窃诅咒鬓发碌碌无为可望不可即2、收集整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3、试运用顶针、排比、比喻等修辞仿写句子。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引你走到黎明。

仿句:学习是;;学习是;;学习是;;学习是;。

爱心是,;爱心是,;快乐回收站:(谈感想、体会、收获)。

理想1 导学案 教学案 教学设计 课件

理想1 导学案 教学案 教学设计 课件

预习检测
词 语 积 累
对照检测: 对照检测:
蜕(tuì) 熄灭 (xī) 缀连(zhuì) 倔强(jué ) ) ) ) 鬓发(bìn)洗濯(zhuó) 寂寥 (liáo)诅咒 (zǔ) ) ) ) ) 玷污(diàn) 扒窃(pá) 功勋(xūn ) 弧线(hú) ) ) ) 船舶(bó) 黎明(lí) 饥寒(jī) 离乱(luàn) ) ) ) ) 怨恨(yuàn)庸人(yōng) 可望不可即(jí) ) ) 可望不可即 ) 海天相吻 处逢生( ) 碌终生( ) 海天相吻(wěn) 绝处逢生(jué) 碌碌终生(lù) ) 浪子回头( ) 浪子回头(huí)
朗 读 探 究
三,品读课文(配乐朗读,深入感知) 品读课文(配乐朗读,深入感知) 悟读课文(探究问题,理清结构) 四,悟读课文(探究问题,理清结构) 问题: 问题: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 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 概括。) 概括。) 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2.理清诗歌的结构。 理清诗歌的结构。 理清诗歌的结构



业 (2)
分层作业: 查找相关理想名言警句 查找相关理想名言警句, 分层作业:.查找相关理想名言警句,理解后并背下 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为名言警句写一段感悟, 来。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为名言警句写一段感悟,能多则 不拘一格。(至少5句 。(至少 多,不拘一格。(至少 句。) 示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 示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 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就这个意义上, 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就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 乐看做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做猪栏的 这种伦理基础, 乐看做生活的目的 这种伦理基础 理想。 理想。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感悟: 感悟:庸人只能躺在家庭与社会的安乐椅上享受鲜 花与掌声,随着年华的流逝,生命的蓓蕾终将失去光彩, 花与掌声,随着年华的流逝,生命的蓓蕾终将失去光彩, 生命的舞台终将没有观众。有理想的人敢于在刀尖上跳舞, 生命的舞台终将没有观众。有理想的人敢于在刀尖上跳舞, 敢于在绝壁上抗争,为了印证生命的意义,他们勇往直前、 敢于在绝壁上抗争,为了印证生命的意义,他们勇往直前、 百折不回。 百折不回。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情感和价值: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演示法、谈论法【教具】白板【教学过程】一、教师导航激发学趣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

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

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二、自学互助合作探究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4)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诠释疑难四、梳理归纳强化训练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五、课堂检测评价反馈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布置作业】举行一次朗诵比赛,看谁读得最好。

【板书设计】真正的人崇高的人真正的人【教学反思】重视思想基础准备。

比如,上课之初,我要求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什么是理想?结果发现,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较片面狭窄。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哲理性的语句。

3.领悟理想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前导学】1.你认识流沙河吗?请读读下面的文字吧。

流沙河(193 1~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生于四川成都。

幼学古文,做文言文。

1947年入四川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9年进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

1952年调入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星星》编辑。

1957年被错误打成“右派"后,从事多种劳作,1966年又押回家乡,劳动糊口,工作之余研读诸子百家。

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

1979年底调回成都。

复出文坛,又发表许多作品,已出版20余种,如《流沙河诗集》等。

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有散文诗《草木篇》、诗《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诗论《十二象》及《庄子现代版》。

幽默的流沙河诗人流沙河不仅诗写得好,而且为人为文挺幽默。

他写的《Y先生事录》,诙谐之中含着令人心痛的记忆,提醒人们对一个尚未走远的时代(注:指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时期)的继续反思。

他娴熟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庄话谐说。

因此,文章之中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趣。

2.读读下面文字,你就会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

流沙河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诗人。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66年被迫回乡做锯木工谋生,历时12年的经历给了诗人更多的思考,也给了诗人一种为理想执著追求的独特个性。

《理想》这首诗很脱俗。

流沙河又是一个长于思考的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使诗人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人生、理想。

读者一定会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类理想的关系,懂得个人只有融入社会,融入人类理想,才会变得伟大。

诗人流沙河前半生很坎坷,历经共和国几个重大时期,遭遇一些重大事件,但仍坚持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第三单元两课时课型品读课设计人邱志凯学生教学寄语理想点亮生命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以极度热情投入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蜕.变倔强..洗濯.玷.污扒.窃诅.咒寂寥.夸耀.2.解释下列词语离乱:玷污:可望不可即:怨恨:倔强:扒窃:洗濯:诅咒:寂寥:浓阴:绝处逢生:浪子回头:碌碌终生:【合作探究】1、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理想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在文章中的起止段落各是多少?3、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4、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5、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6、最后一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集体探究1、写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至少五句。

2、用诗意的语言来赞美理想,仿造例句再写两句。

例句: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

(1):(2):【课外拓展】名人理想的故事《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教学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教学文档

《理想》【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导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2.难点: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时】两课时【预习导引】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整理相关名言①作者:原名余勋坦,四川人,当代诗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为国人名字惯为三字,所以将“河”复补。

②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①注音:缀.zhuì连脊.jǐ梁可望不可即.jí洗濯.zhuó寂寥.liáo玷.diàn污扒.pá窃碌碌..lù终生诅.zǚ咒②解词: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濯——洗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

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②从整体上探究诗歌的脉络——第1节讲的是“理想的意义”,2、3两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8、9、10、11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之《理想》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之《理想》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六课现代诗《理想》导学案 45×2第一课时【导入】学生读“导语”,补充:第一课学的是《在山的那边》,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

一个人有了理想,有了追求,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目标前进。

一、导学目标,明确任务: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学习朗读技巧,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认准读准“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3、结合自身实际,理解、体会、感悟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的学习1、一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缀.连倔强..污怨.恨扒.窃..洗濯玷诅咒浓...阴海天相吻.碌碌.终生船舶.寂寥.2、二读,把握节奏和停顿。

如: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二)自主探究下列问题:1、三读,探究诗歌脉络:了解各节诗的大意,将意思接近的进行合并,认识本诗的结构特点。

12用//标出结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归纳意义:学会用图表展示内容:理想2、读了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3、我认为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4、读了本诗后,我还有一些问题没弄明白:三、组内交流,质疑解惑1、组内互相检测字词落实情况,力求人人过关。

2、组内互相检查朗读情况(节奏、停顿、语气、轻重音)。

3、交流“(一)基本知识的学习”之“3、5”题所涉及的问题。

4、讨论探究:第一节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之间是什么关系?喻意是什么?5、第二节诗是从哪几个角度说的?我们的分析是:6、第三节诗为什么说“理想是历史的脊梁骨”?“照”字承接前面那个词语,照应前面那个词语?四、集中展示,收获分享1、我们小组交流展示的问题是2、我们是怎样探究理解这个问题的3、探究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和重点是五、及时巩固,自我完善1、下列各项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B、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C、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接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6理想导学案

6理想导学案

《理想》导学案一、预习目标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会,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小写作——和“雪”话题有关的片断第一课时学习要点:生字正音、词语解释、有感情朗诵、学习品读第1-4 小节一、朗读1、播放音频文件范读2、再次播放范读,跟读一遍3、生有感情地跟读(将范读播放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其中的语调、音律和词语的轻重缓急,自己轻声地跟着朗读一遍,体会诗中的情感和韵味。

)4、正音、正字。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蜕变tu i 倔强ju e 洗濯zhu o 玷污di n 扒窃p a诅咒zu 寂寥li O 夸耀脊梁j i 贪婪IO 怨恨yu dn 鬓发bn(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倔强:刚强不屈,固执。

(2)玷污:弄脏,污损。

多用作比喻。

(3)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4)寂寥:寂静而空阔。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5、自读师:好的,刚才已经听了两遍范读,前几个星期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朗读要根据文中内容和情感的变化来调整语气和节奏。

在这首诗中,共有12 个小节,根据内容和情感的转换,我们要注意对朗读语气作这样的把握:第1 小节,明朗坚定的语气,2~7小节,悲壮沉思的语气,8~11小节,劝告警醒的语气,12 小节,欢快奋发的语气。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训练,揣摩这些语气的不同。

6、分小组朗读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型的诗歌朗读选拔赛,每组读3 小节,其他三组做评委,对朗读的这一组做出点评,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7、各小组作朗读点评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同学们的朗读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了,很好。

我们反复强调,语文,尤其是诗歌,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背诵,才能逐步理解诗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情感。

下面,我们具体来探讨每一小节的诗句。

理想第一课时

理想第一课时

1、《理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

诗人主要借助比喻手法,从不同角度赞美理想,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对于高度概括的理想,人生体验不同的人,感受、体验、理解是不同的。

二、学情分析:本文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这类富有哲理性的文章,要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三、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诗,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4、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四、教法、学法:朗读训练。

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

学生: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材料。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

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浆,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的《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投影显示:寂寥(liao):寂静:空旷玷污(dian):弄脏,比喻辱没。

洗濯(zhao)洗缀连(zhui) 蜕(tui) 可望而不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教师出示小黑板: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2、诗文的结构(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指名学生个别朗读思考:1、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第2节诗是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3、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4、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5、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树立远大理想的意义是什么?6、第6节中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的含义?7、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逐节研讨,交流,教师点拨:(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在前七节,你还有哪些有疑问的地方?请提交给大家,大家一块来讨论解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理想》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理想》导学案新人教版《理想》【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导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2.难点: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时】两课时【预习导引】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整理相关名言①作者:原名余勋坦,四川人,当代诗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为国人名字惯为三字,所以将“河”复补。

②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②从整体上探究诗歌的脉络——第1节讲的是“理想的意义”,2、3两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8、9、10、11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

4.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检查“预习1、2、3”三、整体感知1.范读(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矫正字音,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2.正音、正字、释词3.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4.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理想 导学案

理想  导学案

开县云枫初级中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理想课题:《理想》课型:精读课文执笔:罗雪蕾执教时间:班级:组别: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品位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2、联系实际生活、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学习重点】体会是个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理解是个蕴含的哲理。

【学习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感情。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预习等级:组长签字: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饥寒()蜕化()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海天相吻()2、解释下列词语。

寂寥:洗濯:玷污:诅咒:倔强:浪子回头:绝处逢生:海天相吻:碌碌终身:可望不可即: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你给每个部分添上一个小标题。

)4、熟读诗歌。

要求:(1)读得字正腔圆。

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读准字音。

(2)读得抑扬顿挫。

课堂研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课文录音。

2、根据原文填空。

(1)理想使你微笑地;理想使你倔强地。

(2)给罪人新生,理想是;唤浪子回头,理想是。

(3)理想开花,;理想抽芽,。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语言。

1、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2、怎样理解“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这句话?3、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身,可笑第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你同意这样些说法吗?为什么?开县云枫初级中学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4、最后一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5、细读诗歌,勾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请组长把交流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纸上,全班讨论交流,共同归纳总结。

5、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理想》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理想》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理想》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内容:学习字词。

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内容。

学习比喻,理解用法,练习使用。

课前自学:1、根据拼音拼写汉字jǐ()粱船bó ()满zài()而归jué()强bìn()发洗zhuó()寂liáo ()diàn()污pá()窃可望不可jí()zǔ()咒zhuì()连lùlù()终生绝处féng()生2、把上面的词语抄写一次: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两句)及其优秀事迹。

理清思路:第一节:抓住“黎明”一次,探究它的内涵,概括第一节内容:第二、三节:抓住修饰语与时间词,概括这两节内容:第四至七节:抓住“你”,概括这四节内容:第八至十一节:抓住“忠厚者”“罪人”“英雄”等词概括这四节内容:第十二节:抓住“路上”“天上”概括内容:研讨交流:1、古人云“诗言志”,那么,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七年级语文导学稿备课组: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杨本树使用时间第 4 周审核人:易翔云胡淑红审核人:谢文通2、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让我们觉得理想是形象具体可感的?请在文章中找找这些句子并谈谈作用。

例如:脊梁骨——比喻——生动地表明理想就像人的脊梁骨那么重要,它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

再如:海天相吻的弧线——比喻——形象地暗示了理想就像弧线的弹性虚性它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我的探究1:我的探究2:总结正是大量句的运用使得这首诗歌有了语言的含蓄美使得诗歌的内涵更显得丰富隽永,因为它除了表象的东西之外还赋予了它的深层意义也就是它的哲理性,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它的言外之意。

这也就是诗歌语言区别于其他文体语言的形象优美之处。

自评自测:1、根据课文填空:①()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

()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难点】
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
一、作者介绍:
1、流沙河,当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报警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二、诵读感知:
1.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扒窃缀连莹莹船舶蜕
2解释词语
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玷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望为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倔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录音范读全诗。
4.学生放声自由诵读,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5.学生集体朗读。提示: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3、4~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总结与反思:
【作业与练习】
背诵《理想》一文。
自评
《理想》第一课时导学案
来集二初中七年级语文科撰稿人岳伟红审定稿人崔丽敏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在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主旨。
3.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学习方法】
【学习重点】
1、朗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