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冠脉多支病变致不稳定心绞痛30例

合集下载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案例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案例分析

护理内容—对症处理
ORIGIN OF TECHNOLOGY
3.氧流量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3-5L/min
尽快恢复心肌灌注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目的: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恢复心肌血流再灌注。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用药应严格按照给药指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如果达到3片时,若症状未缓解,不应继续服用浓度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浓度和滴速:根据血压测定值调整药物浓度和滴速。
病情分析—初步诊断
ORIGIN OF TECHNOLOGY
+
临床症状
相关检查
1.反复胸闷2年余,加重伴头晕10余天2.活动无耐力3.夜间胸闷明显,有时需端坐呼吸
1.外院冠脉造影提示冠脉三支病变2.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年,未系统监测血糖3.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房早伴短暂房速4.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轻度反流5.胸部CT提示: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管壁局部钙化6.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病情分析—疾病概述
ORIGIN OF TECHNOLOGY
区别在于稳定与不稳定,具体为:1.病理生理: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冠脉血管内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不稳定且容易破裂,斑块破裂后,斑块下胶原纤维暴露,局部可形成血栓,导致冠脉血管闭塞,严重着可发生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冠脉内固定狭窄,斑块较稳定,当心肌耗氧增加时,临床可出现症状。2.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有诱发因素,轻度运动即可诱发,也可静息发作;稳定型心绞痛多于活动量增大时,或情绪激动诱发,一般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有限,每次持续数分钟。3.治疗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程度高,除给予抗凝,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外,应行冠脉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稳定性心绞痛可予以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冠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时间» 2007-11-29 | 作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内容摘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本建议的目的是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明确哪些治疗是经临床验证有效应常规采用的治疗;哪些治疗是有限定条件,非常规使用,需经临床医师研判后才能采用的治疗;哪些治疗已被临床研究证实为无效甚至有害。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定义和分型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中包括如下亚型:(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从无心绞痛或有心绞痛病史但在近半年内未发作过心绞痛)。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减低,按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C I-IV)加重1级以上并至少达到III级(表1),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病程在2个月之内。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指AMI发病24 h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表1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型心绞痛分级标准(CCSC)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在作出UA诊断之前需注意以下几点:(1)UA的诊断应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特点、发作时体征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和压低的动态变化最具诊断价值,应及时记录发作时和症状缓解后的心电图,动态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 mm或ST段抬高(肢体导联≥1 mm,胸导联≥2 mm)有诊断意义。

若发作时倒置的T波呈伪性改变(假正常化),发作后T波恢复原倒置状态;或以前心电图正常者近期内出现心前区多导联T波深倒,在排除非Q波性AMI后结合临床也应考虑UA的诊断。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第月习题及答案半期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第月习题及答案半期

1)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1. 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加拿大心脏学会I-II级心绞痛:左主干病变应行血运重建但不适宜冠脉大桥;PCI可能适用于非前降支近段病变,病变血管负责中等面积存活心肌血供。

S III级心绞痛:正在接受药物治疗,血管上存在一处或多处适宜介入病变,预计成功率高。

或合并静脉桥血管病变或多处狭窄不适宜再次行外口手术,非介入检查没有缺血证据或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两到三支病变其前降支近段存在明显狭窄,且合并糖尿病及左室功能不全;3.不稳定心绞痛及NSTEMI患者:如果患者无严重伴发疾病且冠脉病变适宜PCI,应尽早行PCI治疗4.STEMI患者。

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病情评价: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知情同意,术前用药,器械和人员准备。

3)请描述现代冠脉介入治疗病例操作的完整步骤?(一)PCI适应症(二)早期策略1. 直接PCI2. 转运PCI3. 补救性PCI(二)患者的风险评估1. 患者基本情况及基础疾病因素(1)年龄(2)性别(3)心脏功能(4)糖尿病(5)肾功能(6)合并疾病2. 冠脉病变解剖因素(三)术前准备(四)PCI策略以及手术支持1. 药物支持(1)硝酸甘油(2)肝素(3)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2. 器械支持(1)临时起搏(2)IABP(3)血栓抽吸和远端保护装置(4)左心室辅助装置(五)术后用药、监测和随访1. 术后用药(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抗凝治疗(3)术后水化(4)其他二级预防用药;1)抗高血压治疗;2)调脂治疗3)糖尿病治疗4)ACEI5)ARB 6)醛固酮拮抗剂7)beta受体阻滞剂2. 术后监测(1)症状(2)生命体征(3)心肌损伤标志物。

(4)血肌酐(5)心电图3. 术后随访。

二、PCI操作过程(一)手术入路的选择1. 经股动脉途径2. 经桡动脉途径3. 肱动脉途径(二)导引导管置入(三)导引导丝的准备和置入(1)导引导丝的准备(2)导引导丝的送入(四)球囊扩张(五)支架置入和后扩张(六)撤出介入器械并处理穿刺技术三PCI效果评价(一)造影成功标准(二)手术成功标准PCI达到血管造影成功标准且在住院期间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如死亡、MI、急诊CABG);(三)临床成功①近期临床成功包括解剖形态成功和操作成功,术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缓解;②远期临床成功是近期成功的延续,术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缓解持续6个月以上。

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不稳定心绞痛危险分层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资 料 来 源 于 本 院 20 . 00年 1月 ~ 20 06年 1 住 院患 者 。入 选 条 件 为 : 1 根 据 “ 2月 () 建 议” 符合 不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者 ;2 临 床 资 料 完 整 , () 能
够进行 危险度分层 ; 3 冠状 动脉造影之前 未做过 ()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4 在本 院导管室做过冠状 动 () 脉造影。排除标 准 : 1 原有心瓣膜病 伴有严重 的 ()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 ;2 新近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 () () 厚型 心肌 病 。符 合上 述 条件 入选 患 者 22例 , 3肥 1 其中男 14 、 5 例 。年 龄 3 5例 女 8 0~8 岁 。另有稳 2 定性心绞痛患者 5 例 , 为不稳定性 心绞痛患者 2 作 的对照组 , 其中男 3 例 、 l 例 。年龄 3 ~ 0 。 9 女 3 1 8岁


目的 探讨 不稳定性心绞痛 ( A 危 险度分层和冠状动 脉病 变 的关 系 , 比分析能否 通过 U u) 对 A危 险度
按照 U A危 险度分层标准将 22例 U 1 A患者
分层 预测冠 状动脉病变程 度 , 以利 于治疗 方法选择及预后判定 。方法
作 为观察组 分为高危 、 中危 、 低危 3 , 组 比较 3组间冠状动脉病变 程度 。另有 5 2例稳定性 心绞痛 ( A 作 为对照组 。 s)
根据冠状 动脉造影结果 , 以单支病变 、 双支病变 、 三支病变 、 主干病变 、 左 完全 闭塞 病变 、 显著性病 变 、 无 冠状 动脉积
分作 为对 比指标 。结果
低危 、 中危 、 高危 3 组之 间冠状动脉积分 分别 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 ±3 、、9 8 116 . ±4 、, 0 2 0 63 . ±3 . 、8 1 3 3 高危 U A危 险度 分层 和冠

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论文

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论文

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对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评价静脉用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对高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50例70岁至85岁冠脉三支病变所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静脉给予地尔硫卓2微克/min·kg联合硝酸甘油0.1微克/min·kg,24小时持续微量泵入,观察心绞痛症状,血压,心率变化。

结果 50例高龄冠脉三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联合用药24小时与用药前24小时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平均心绞痛最长时间缩短,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出现5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2例头痛,对症处理后均缓解。

结论静脉用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对高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

[关键词]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 不稳定心绞痛; 三支病变[中图分类号] r97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57-01冠脉三支病变导致的不稳定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为严重情况之一,对于老年患者尤为如此,大多数缺血范围广,发作频繁,程度重,如不及时控制缺血状态,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50例高龄冠脉三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选择为2006年9月—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70岁至85岁冠脉三支病变所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

1.2 入选标准患者经过绝对卧床休息,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抗凝剂,静脉滴注足量硝酸甘油,口服足量β阻滞剂,入选前24小时仍有心绞痛发作者。

1.3 排除标准nyha心功能3级以上,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清醒时心率低于60次/分,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收缩压低于90mmhg 以及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1.4.1 用药方法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抗凝剂的基础上,减少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至0.1微克/min.kg,并且停用β阻滞剂,同时联合应用地尔硫卓注射液(由天津天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微克/min.kg泵入24小时。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人群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较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如心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等。

第一部分:DAPT策略一、DAPT方案概述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COX-1从而阻止血栓素A2的合成及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可逆性地抑制COX-1,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P2Y12受体抑制剂:二磷酸腺苷(ADP)是血小板活化与聚集过程中的重要激动剂,P2Y12受体抑制剂能够阻碍ADP 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有效地减弱ADP的级联反应,降低血小板聚集效应。

目前国内常用的P2Y12受体抑制剂主要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二、DAPT实施中的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1. 临床缺血与出血危险因素:临床常见的高缺血风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肌梗死或卒中史、心电图ST 段压低、高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贫血、左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复杂冠状动脉PCI(如左主干、分叉、慢性完全闭塞、弥漫性长病变、仅存冠状动脉)等。

高出血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血小板减少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抑制过度、贫血、低体重指数、合用口服抗凝药(OAC)等。

以上可供临床初步判断缺血和出血风险。

2. 缺血与出血风险评分:专门用于指导DAPT疗程制定的风险评分的应用应当优先于其他风险评分,如PRECISE-DAPT评分和DAPT评分(表5和6)。

(1)PRECISE-DAPT评分:(2)DAPT评分:3. 血小板功能检测:接受P2Y12受体抑制剂治疗时的血小板反应性对缺血和出血事件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pci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受益

pci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受益
DES-LATE研究
2010年ACC会议上,韩国学者公布了DES-LATE研究结果:该研究由两个临床试验组成(REAL-LATE和ZEST-LATE) 研究对象:2701例植入DES一年内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 DES-LATE研究想回答的问题是:对DES-PCI患者服用12个月以上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T)是否优于单服用阿司匹林?
IIa C I B
I B*
Data suggest that certain patient population (e.g. high risk for thrombotic events, patients after SES or PES implantation) may benefit from prolonged DAPT beyond 1 year. ….3 lines below Recent data suggest that DAPT for 6 months may be sufficient because late and very late stent thrombosis correlate poorly with discontinuation of DAPT
Ff f
501 randomized to EES 499 received EES 10 received POBA for ≥1 lesion 4 had ≥1 failed treated lesion 5 died before 30 days 1 withdrew at 30 days
1:1
1:1:1:1
30-Days
Balancing Randomization
1° Endpoint Randomization

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性与特殊情况下抗血小板治疗处理原则

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性与特殊情况下抗血小板治疗处理原则

Censored Median Survival (95% CL)
STEMI
1403
22% (313) 78% (1090) NA
(3569 NA)
Non-STEMI+UA
2020
26% (521) 74% (1499) NA
(3611 NA)
GRACE研究,即全球急性冠脉事件登记研究,是世界上首个于多个国家进行的针 对所有类型、未经筛选ACS患者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研究于1999年4月启动,迄今 全球共有30个国家、247家医院参与,入选ACS患者102341例。
ST:支架内血栓;MACE:主要心血管事件
尽管BMS在1个月时可观察到支撑 物周围炎症,但是到3和8个月时, 可见血管完全愈合,并形成新内 膜。而Taxus支架则表现为早期纤 维蛋白沉积在支架周围( ),并持 续8个月,是延迟愈合的标志。相 反,Cypher支架则显示早期(1和3 月)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 巨细胞形成( ),而纤维蛋白沉积 在8月时更为明显( )。
GRACE研究5年随访结果证实:UA/NSTEMI与STEMI患者具有同样高的 长期死亡风险(P=0.21)。
1
STEMI
0.8
Non-STEMI + UA
0.6
0.4
0.2
HR (95% CI): 1.026 (0.89, 1.18)
0
0
1000
2000
随访时间(天)
3000
No. of SubjectsEvents
目录
1 非血运重建者双抗治疗必要性
2
PCI患者双抗治疗必要性
3
ACS治疗现状及原因解析
4
患者依从性不佳的探讨

最新: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最新: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石[1]。

如何全面、正确地评价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及如何基于风险分级,并结合患者的不同治疗方式、疾病状态等,制定适合ACS患者的DAPT策略,是广大临床医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ACS患者抗栓治疗临床获益的切入点。

近日,由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及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及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的发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DAPT实施中缺血和出血的评估、ACS患者的DAPT方案制定及调整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

DAPT是ACS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ACS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包括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

其中,血小板的黏附、激活与聚集在ACS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是治疗ACS的关键[2]。

ACS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更为高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故30年来针对更高效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从未间断。

从80年代阿司匹林的应用,证实抗血小板的有效性,奠定了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3];90年代噻氯匹定的使用,证实了DAPT的有效性[4];到2001年CURE研究证实氯吡格雷的疗效及优异的耐受性,正式标志着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代的开启[5];随后,2007年研究发现普拉格雷起效快,抗血小板效果更充分,开启了更高效的抗血小板治疗[6]。

但是,从阿司匹林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都存在一些如消化道不良反应、疗效的个体差异大等弊端,直至2009年替格瑞洛的出现[7-9]。

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一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历分析
临床表现:
✓1.发作性胸痛,常为胸部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 ✓2.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硝酸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 ✓3.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并因较轻的负荷所诱发。 ✓4.休息状态下发作心绞痛或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也包括发作 时表现有ST段抬高的变异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闭塞的位置
LDL-C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3℃,心率:65 次/分,血压: 164/79mmHg 促甲状腺激素7.87mIU/L↑;甲状腺球蛋白自身抗体 334.9IU/ml↑;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3.72mmol/L↑;血 清高密度脂蛋白0.77mmol/L↓;微量白蛋白阳性↑;尿 蛋白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7U/L↑;血清天门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6U/L↑;纤维蛋白原 6.00g/L↑;胱 抑素C 1.18mg/L↑; 提示:患者甲状腺、血脂、肾功、凝血异常
瑞舒伐他汀钙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10mg 口服 1/晚 NS100ml+40mg 静滴 1/日
棓丙酯 依卡贝特钠颗粒
NS250ml+180mg 静滴 1/日 1g 口服 2/日
治疗过程
入院第1天
常规治疗
术后当日
第8天 第2次PCI术
第6天
出现眩晕症 止吐: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第1次PCI术 抗血小板: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扩冠: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3.抗凝: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多药联合抗凝。
4.其他: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续时间>20min, 或血肌钙蛋白升高者,可行冠脉造影,考虑PCI治疗。
治疗同时应联合调脂药以促使斑块稳定。
病例基本信息
女,77岁
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半年,加重1月

心电图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分析

心电图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分析
治 疗 )心 电图又恢复正 常的原 因可 能为心肌缺 血 的部位 相对
每日 清晨活动时均有发作 , 每日 发 作次数增多 , 持续 1 个月 , 家
人考虑有必要到条件好 的医院进一步 明确诊 断 , 遂家人携其 到
阳泉第一人 民医院住 院诊治 。患者既往体健, 查体一般 隋况好 ,
双肺呼吸音清 , 心界不大 , 心率 7 4次 / ai r n , 律齐 , 心音低 钝 , 各瓣 膜听诊 区未 闻及病理性杂音 , 下肢无水肿 。 辅助检查 : 心 电图大 致正常 。 初步诊 断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不稳定 型心绞 痛 。人院后给予扩张冠状动脉 、 抗血小板 、 抗凝 、 1 3受体 阻滞 剂 应用 、 调脂 等治疗 , 并积极做冠 状动脉造影前准备 工作 , 期 间行 上消化 道造影检查并 请消 化 内科 医生会诊 排除 了消 化系统疾 病 。准备工作就绪后行冠 状动脉造影检查 , 检查结果提示冠状
2次 , 阿托伐他 汀钙片 1 0mg / 次, 每 日1 次等 。3 h前无 明显诱
因突发胸痛 , 含服硝酸甘油 0 . 3 mg 胸痛缓解 , 但未彻底 消失 , 遂
来 我院诊治 。 急行心 电图检查提示未见异 常 , 但结合病 史 , 不能 轻视, 办理住 院观察 , 严格 按急性冠 脉综合征 的诊治及 护理原 则处理 。 检测肌钙蛋 白呈阴性 , 排除新发心肌梗死 。 行心脏彩色 多普勒超声提示左 室前壁心尖部室壁变薄 ,收缩力 明显减弱 , 二尖瓣 口可见收缩期返流 , 左 心收缩功 能降低 。 结合病史 , 心脏 超声诊 断结论为 : 心肌梗死 , 二尖瓣关闭不全 , 左 心收缩功能降 低 。最后诊断为 : 不稳定 型心绞痛 , 陈旧性 心肌梗死 。治疗予抗 血 小板 、 抗凝 、 静脉 扩冠 、 营养 心肌 等治疗 , 病 情好 转 , 胸痛 消 失, 渐病情稳定后出院。 分析本例患者心肌梗死后( 未行再灌注

冠脉搭桥手术30例临床治疗体会

冠脉搭桥手术30例临床治疗体会

手术[】在手术方式上 , 2。 可选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进 行 冠 脉 搭 桥 。 外 循 环 其 最 大 的 优 点是 在 心 脏 停 搏 下 , 者 体 术
可 以从 容 地 作血 管 吻 合 ,但 体外 循 环 可 带 来 一 系 列 病 理 生 理 紊乱 , 特 别 注 意 心肌 保 护 , 灌 、 灌 、 灌 多 种 手段 充 需 正 逆 桥 分 应用 【]如 炎 症 反 应 , 液 破 坏 , 液 稀 释 , 粒 和 异 物 栓 3。 血 血 颗 子形成 , 血再灌注损伤等 , 而导致一些 并发症的发生 。 缺 从 而 非体 外 循 环 下 冠 脉 搭 桥 手术 由于 避 免 了体 外 循 环 对 多 脏 器 的 系 列 损 害 , 少 了手 术 创 伤 , 快 了康 复 时 间 , 减 加 已成 为
1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3 . 0例冠 心 病 患者 中 ,男 性 2 例 , 1 女 性 9例 ; 龄 4 年 2~7 8岁 , 均 6 .7岁 。 前 均 有 不 同 程度 平 3 9 术 的心 绞 痛 或心 肌 梗 死 发 作 , 定 型 心 绞痛 4例 , 稳定 型心 稳 不 绞痛 1 例 , 肌梗塞 1 。 2 心 4例 经冠 脉造 影 显 示 冠 状 动 脉 单支
2 d 平均住 院天数 1d . , 4 3 。2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 , 经呼吸机 治疗后均痊愈 。 心律 房 早、 室早 , 给以调整电解质 , 使用可达龙 , 利多卡因 , T , A P 心
律 平后 可 以治 愈 。令 组 围 手术 期 死 亡 2例 ,为术 后斑 块 脱
是 目前 治 疗 冠 心病 有 效 和最 重 要 的 方 法之 一 。 目前 , 欧 美 在 等发 达 同家 冠 脉搭 桥术 约 占心 脏 手 术 的 三分 之 二 。 随 着 冠 脉搭 桥 技 术 的不 断 成 熟 ,逐 渐普 及到 很 多 基 层 医 院 ,我 院 20 06年 6月 ~2 1 0 0年 4月 共 为 3 例 患 者 施 行 了冠 状 动 脉 0 搭 桥 术 ( 中体 外 循 环 3例 , 体 外 循 环 2 其 非 7例 )取 得 较 满 , 意 的疗 效 , 总 结 分 析 如下 : 现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血小板激活是冠心病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十分重要。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监测指标等。

以下是详细的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的介绍。

1.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血栓素A2合成,来实现抗血栓的作用。

氯吡格雷属于ADP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ADP 受体上的受体位点,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通常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使用。

2. 药物使用时机和剂量:冠心病患者通常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需要立即开始抗血小板治疗。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使用方案。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阿司匹林75-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的剂量,持续至少12个月。

对于不能耐受氯吡格雷的患者,可以使用替罗非班。

3.监测指标:在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血栓弹性图或血小板抗原检测等方法来评估血小板功能。

在监测指标异常时,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4.注意抗血小板药物的安全性:抗血小板治疗虽然对于预防血栓并发症非常重要,但也会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

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和监测指标,以减少出血风险。

5.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血小板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常见。

例如,阿司匹林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联用可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而氯吡格雷与贝他类药物的联用可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在抗血小板治疗中,需要谨慎选择药物的联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1例冠脉病变特点及预后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1例冠脉病变特点及预后分析

不稳定 型心绞痛 ( A) u 有多种 临床亚型 , 中主 其 要 包 括静 息 性 心 绞痛 、 发 陛心 绞 痛 和 恶化 劳 力 性 心 初 绞痛 。不 同类型 的 u A临床特征 、 病理生理基础和冠 脉病变的表现存在差异 , 根据不 同类型的特点及时采 取 有效 的治疗 , 改 善 患者 症 状 和 生 活质 量 有 着 重 要 对 的意义 。 本研究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年间 u A患者临床 和冠脉造影资料 , 探讨不 同类型 u A临床症状 和冠 脉 病 变 特点 的相关 性 。 1 资 料 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心 血 管 中 心 自 . 20 0 5年 1 至 20 O月 07年 1月 间 , 因典 型胸 痛 、 电 图 心 s— TT改变入院的患者 。所有患者 心肌特异性蛋 白 T (N ) 正 常 , 进 行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 A 、 T T均 均 C G)超 声心动 图检查 。根据 患者 的症状 特 点 ,参考 A C C/ A A 的 U / S E 治疗 指 南 分 类 …, u H A N T MI 将 A分 成 静 息性 心 绞 痛 、 发性 心绞 痛 和 恶化 劳力 性 心 绞痛 三 个 初 亚型 , 分别探讨其 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 。 1 方法 记 录患者病史 , . 2 包括高血 压 、 高脂血症 、 糖尿病 、 吸烟史、 冠心病家族史及脑血管疾病史 ; 录 记 常规 血 液 生化 检 查指 标 。 院后 即 刻 、4 4 ?定 血 入 2 、8h’ 贝 4 肌钙蛋 白 T c n ) (T T 及肌酸磷酸激酶 、 肌酸磷 酸激酶 同 工酶 。T T以 01 g m N . n/ L为界 限值 , .n/ <01 gmL为 阴 性 ,≥ 01 gmL为 阳性 , 除在 研 究 之外 。所 有 患 . n/ 0 排

高龄患者多支病变接受PCI治疗1例

高龄患者多支病变接受PCI治疗1例
上针对这一问题 的讨 论结 果是 :高 龄冠心 病患者 可 以选 择
用量不超过 30m 。术 中和术后补充足够 的液体和给予利尿 0 L
剂 ,避免造影剂 肾病 的发 生。因患者左 室功能正 常 ,P I目 C
的达到功能性血运重建不必强求达到完全解剖血运重建 。 依 据患者 造影 的结 果 :见 图 2 M:远端 7 % 狭 窄 , ,L 0
E U . ; 丝 : MW; 扩 球 囊 : pi e . m ×1 i; B 35导 B 预 S r t 20 m nr 5 ml l Gi25r n 2mm; r . i ×1 支架 : p a 左主干 Vs n . l ×8 io 5 n 前降 i 3 m mm; 支 Fr i 25m 2 m; i br . m× 9m 后扩球囊 : r 40mT×1 m。 e d G i . l 2m p I
L D开 口至中段长 病变 ,最 重 7 % ,L X远 端 7 %狭 窄 , A 0 C 0 R A开 口到近端 8 %狭窄 。拟 先行右冠 P I C 0 C 治疗 ,治疗后 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 ,再决定 是否需行左冠 P I C ;并做
好临时起搏及 IB A P的准 备 。
冠脉支架置人治 疗。相 比于其他 人群 ,高 龄患者 接受冠 脉 介入治疗的死亡率及并 发症 的风 险较高 … ,因此 在选择 治 疗方案时 ,一定要权 衡利 弊。高龄 患者是 否接受 冠脉支 架
中图 分 类 号 :R 4 51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章 编 号 :64— 44 2 1 )5—0 8 o 17 02 ( 0 1 0 4 0一 l
患者 ,女 ,8 ;发作性 心前 区疼痛 2个 月 ,常于血 6岁
减轻 ,疼痛时发作心 电图显示前壁缺血 。 第二 次 P I C 策略 :因涉及到左主干问题 ,P I C 通路选 择 股动脉 ,并选择 支撑力 较强 的指引 导管 ;因胸 痛发作 心 电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一)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一)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1. 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药物治疗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策略,本文将介绍该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

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当的抗血小板药物: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药物。

•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推荐剂量,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用药剂量。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药师应关注这些相互作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1.确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及具体使用哪些药物。

2.评估患者的血小板功能:通过实验室检查或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3.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定期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

4.提供患者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目的、作用机制、注意事项和药物副作用等,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5.与医生沟通合作: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调整,共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4. 总结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中常用的策略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剂量控制和监测治疗效果等方面。

药师在执业过程中,应持续学习和更新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治疗服务。

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培训第7月

中国医师协会冠脉介入培训第7月

心血管介入培训第7 月答案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2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

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 6 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

3 、对于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

根据患者就诊的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策略:(1)直接 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 小时内行 PCI 直接开通 IRA。

直接 PCI 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的开通 IRA。

建议进门- 球囊开通时间控制在 90 分钟内。

对于 12 小时内(特别是 3-12 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PCI。

对于发病超过 12 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 PCI。

对于发生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将时间放宽至36 小时。

而对于发病已超过12 小时,且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行 PCI。

(2)转运 PCI: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 的条件,而患者不能立即溶栓,则转至具备 PCI 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

(3)补救 PCI:溶栓失败后 IRA 仍处于闭塞状态 , 对于 IRA 所行的PCI。

(4)易化PCI:发病12 小时内,拟行PCI 的患者于PCI 术前有计划的预先使用溶栓或抗血小板药物,以尽早开通 IRA。

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冠脉介入治疗( PCI)术前准备一、各种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 2.肝、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3.乙肝五项4.血凝四项5.心电图 6.胸透7.心脏 B 超二、术前用药 : 阿斯匹林波立维:急诊 PCI 300mg, st ; 75mg,qd。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最新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最新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最新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温馨提示: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生成。

若5次未通过考核,则需重新学习该课视频课程,试题也将重新组合,请在答题时慎重答题、提交。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斑块破裂侵蚀、血栓形成是冠脉事件发生的最主要病理过程()A.正确B.错误2.以下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表述错误的是()A.对于缺血风险高且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应考虑缩短DAPTB.高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C.目前还没有针对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或BRS置入后DAPT最佳持续时间的临床研究D.BRS治疗患者进行的最大规模RCT中,推荐DAPT至少12个月3.2001年,CURE研究()+阿司匹林较阿司匹林显著减少缺血事件()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4.阿司匹林30—50mg/d的剂量即可使环氧化酶-1(Cox-1)完全失活,并抑制血栓素的产生。

()A.正确B.错误5.以下属于替格瑞洛作用特点的是()A.双重抑制B.可逆结合C.作用快速、强效、一致D.以上都是6.阿司匹林在胶原蛋白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P2Y12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这一进程。

()A.正确B.错误3.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降低21%的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A.正确B.错误4.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内皮受损区域,并被激活,继而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A.正确B.错误5.阿司匹林可降低稳定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A.15B.21C.30D.353.抗血小板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普拉格雷D.以上均正确5.根据PLATO研究显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显著降低主要疗效终点达16%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6.()是PCI双联抗栓的治疗基础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4.高出血风险患者(如既往大出血和/或既往出血性卒中、贫血、双通路抗栓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有意义的出血)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指导的DAPT降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l R _ r A ,G o Y ,R ie C ,e 1 ah g nc rl o ' a J a L an S t a.A p to e i o fr 3 a I i e 8
T el i rlpi g‘e t n ep rme tl l r i e c p ao- c ls n ea sn — miig x e i na al gc n e h — r t e l

17 3
实用医药杂志 2 0 0 8年 1 月第 2 1 5卷第 l 期 Pa M d& P am.0 520 一 lN .】 】 rcJ e hr V I . 8 l 0I 2 0
炎 症 细胞 因子 的作 用 也 在 MS和 E E等 自身 免 疫 A
性疾 病 的早期【 9 】 。
是 否 提 示 了含 绝 大 多数 3 T细胞 的肠 上皮 内淋 巴 ' 8 细 胞也 与 E E这类 自身免 疫性疾病 有关? 了进 一 A 为 步 论证 这一 假设 ,笔 者研究 了 P P 免疫后 第 8 L。
天小 鼠 i L中 8 I E T细胞 数 量 的变 化 ,结果 发现 与
m eis i te S L mo s . m n 1 9 6 1 7 4 . y l i n h J u e J l mo o.1 9 .5 : t 91
2 王克强,侯彦强, 李
雁. 一种 简单快速扩增 和获取外周 l 8 l i T t
细胞的方法.巾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 0 , () 7 . 041 3: 2 2 3 3 金伯泉.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0 1 2 — 2 . 2 0 .40 4 4
5 Mo ly se RL。K en R.A rpd l i J a i meh d or ioaig to f slt muie n- n rn i tsie ita pteillmp o ye t g yed a d p rt.J e t nre i la y h c ts wih hih il n u i n h y
虽然 既 往 的 观点 认 为 上皮 内 8 T细 胞识 别 抗
原 的 多 样性 极 为 有 限 。但 是 Siie t s n等 I 发 现 ns l 1 】 H P 5反 应 性 " T细 胞 仅 占 M S6 y S S患 者 C F中活 化 S
c p ao eis h o ra o mmu oo y 1 9 ,6 :9 5 e h my lt .T e J un l fI l i n lg , 9 81 05 5 . 8 Jn e MA,Da a A, Arao B e sn yl n s n GW. Cyo ie e rt n y 8 tkn scei b y o
a d dB c l i mo o h sc x e i n a a t i n T e l n s n p a i e p rme t l u ommu e n e n e c —
的 y T细胞的一小部分 , S 从而说明还有其它潜在抗
原 ,如 H P0 H P 0等 以及 一些 特殊 抗原 激 发 了 S7 、S9 MS中的 8 T细胞 的反应 。 在本 实验 中 ,笔 者 还发 现 P P免疫 组 i L中 L I E 8 T细胞 比例升 高 明显 , 分析 可 能原 因如下 : L ①P P 引起 自身免 疫 反应 ,某 些 自身组 织如 肠 上皮细胞 、 c 3细胞 表 面暴露 了 自身抗原 ,活化 了 - T细胞 : D / S ② 与 P P ,同时使用 的完 全 福 氏佐剂 , 中含 有 L 其 结 核分 支 杆 菌 , 本 身也 是 一种 特 殊抗 原 , 以引 它 可 起 yT细 胞 的活 化增殖 ;③此 外 ,8 S 3T细 胞与 活化 ,
程。
6 S ha K rsa F a e C .C lc i t no y p oye enj ,Bonn C ,R i S o a z i flm hcts n ol a o
b a i g ^ T c l e e o n h a s o k p oe n h p 5 o i e rn , — e J c ptr a d e t h c r t i s 6 + /- 6 r g d n r c t s i l p e ce o i.P o Na Ac d S i o e d o ye n mu t l s l r ss r c i t a c US A, 1 918 :4 2 9 , 86 5 .
Nc 等㈣分析 了 M i k S患者 C F中 T细胞 的 S 6 表 型 ,发现 与 外周 血 主 要存 在 的 V 9V 2亚 型 不 y /8
同, MS患 者 C F中 8 S T细 胞还 强烈 表达 V 1 因 S 基 片段 。 而这 正与 i L中 " T细胞 主要 表 型相 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 E y S 这
I mmu o t o , 1 9 ,5 : 9 n l Me h d 9 2 1 6 1 .
正常对 照组 相 比 .L P P免疫 组 C 3细胞 中 y T细胞 D S 比例 显 著 上 升 ,A E E小 鼠 i L中 8 I E T细胞 的明 显 的 变化 提示 :S y T细 胞 的 确 参 与 了 E E的疾 病 过 A
7 R jn A ,K e D ,Bon n C .h f c o d T cl d — a J li J S rsa FT e Ef t fg el e a n e
p e i n o c tk n e e e p e so i e p rme t l le gc e — l t n yo i e g n x r s i n n x e i n a al r i n o
4 Ha d y AC. 8 c l :a rg t i n rg tp ae o a c n ya T el ih tme a d ih lc fr o — s
s r e t i y f p oe to . n e v d h r wa o r t ci n An Re mmu o ,2 0 l :7 . d vl n l 0 0, 89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