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著《朝花夕拾》。
具体章节内容为:《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生活背景。
2. 通过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阅读更多名著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学习鲁迅先生的文学表达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朝花夕拾》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画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作品背景介绍:讲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3. 章节内容梳理:逐章讲解作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读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章节,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朝花夕拾》2. 主要内容:章节概括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3. 重点、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概括《朝花夕拾》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是如何批判封建礼教的。
选取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2. 答案:人物形象及其特点: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等,特点见教材。
鲁迅先生批判封建礼教的方式:讽刺、对比、揭露等。
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成就。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
重点: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体会鲁迅先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朝花夕拾》原著、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位文学巨匠,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概述篇章内容(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篇章结构。
3.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篇章内容,分析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层含义。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选取篇章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
5.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篇章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6.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与篇章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章节《朝花夕拾》2. 重点内容: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3. 难点解析: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文本深层含义七、作业设计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
在本节课中,选取篇章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字魅力和批判精神。
朝花夕拾初中精品教案
朝花夕拾初中精品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朝花夕拾》的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2)能够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3)能够领悟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批判、敢于担当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朝花夕拾》的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2. 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3. 领悟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鲁迅的写作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2. 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朝花夕拾》的历史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品氛围。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中的亮点。
三、合作探讨1. 教师提出探讨问题:(1)分析鲁迅在文中的写作手法,如讽刺、对比等。
(2)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二、深入探讨1. 教师提出深入探讨问题:(1)鲁迅的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体现。
(2)如何评价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1. 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
2. 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著《朝花夕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朝花夕拾》的章节,详细内容涵盖作品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理解鲁迅先生通过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意义。
2. 分析并掌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手法和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重点: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画像和简介,引出《朝花夕拾》,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讲述: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朝花夕拾》是他的散文集,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2. 讲解:分析《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a.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阿Q、孔乙己等。
b. 解读作品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如《故乡》、《社戏》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朝花夕拾》中某个故事情节的感受。
4. 例题讲解:分析《朝花夕拾》中的某一段落,讲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作品中的创作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朝花夕拾》2. 主要内容:a. 人物形象:阿Q、孔乙己等b. 故事情节:《故乡》、《社戏》等c. 创作手法:讽刺、象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朝花夕拾》中的某个故事情节,并分析其表达的主题。
b. 请谈谈你对鲁迅先生创作手法的认识。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朝花夕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仍需加强对鲁迅先生创作手法的掌握。
2024年最全《朝花夕拾》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朝花夕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理解《朝花夕拾》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篇章结构。
二、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狗·猫·鼠》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二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阿长与<三字经>》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三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四课时一、课文阅读与讨论1.让学生自主阅读《社戏》一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第五课时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关注现实生活,提高文学素养?二、作业布置2.选择一篇课文,进行仿写,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
三、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思考、主动表达?3.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思考等方面。
2.评价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写作质量、仿写水平等方面。
3.综合评价学生对《朝花夕拾》的理解程度及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开展《朝花夕拾》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文学特点;(3)能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作品内容;(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尊重和热爱;(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珍惜现在生活;(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1)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2)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2. 作品情节梳理:(1)回顾《朝花夕拾》的主要情节;(2)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文学特点;(3)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鲁迅先生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2)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完成对《朝花夕拾》的阅读,感知作品内容;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2.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感知作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3. 讨论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鲁迅先生通过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勇于批判、敢于革命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反映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2. 作品特点: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讽刺意味。
3. 主要篇目:《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三、教学重点1. 把握《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培养敢于挑战权威、敢于革命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内涵。
2. 感悟鲁迅先生通过作品传达的人生哲理。
3. 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形象、情节、语言等特点。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精神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鲁迅先生及其文学地位,阅读《狗·猫·鼠》。
2. 第二周:分析《狗·猫·鼠》中的讽刺手法,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3. 第三周:讨论《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生哲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朝花夕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鲁迅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
3. 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生对作品中的讽刺手法、人生哲理的讨论,考察学生能否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见解。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背景。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在手法和艺术特色。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背景。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在手法和艺术特色。
(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六、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背景。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两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朝花夕拾教案两课时《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阶段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鲁迅2.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 简洁的导入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视频)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文学地位。
2. 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学习《朝花夕拾》中的文学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及《朝花夕拾》的文学地位教学重点: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认识《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概述《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教学重点:掌握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
3. 第三课时: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品主题教学重点: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学习《朝花夕拾》中的文学技巧教学重点:欣赏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语言风格。
5. 第五课时: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学习心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概述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4. 读书笔记法:鼓励学生做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鲁迅及《朝花夕拾》的了解程度。
2. 阅读测试:检测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3. 读书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心得体会。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朝花夕拾》原著或改编教材。
2. 参考书目:有关鲁迅及《朝花夕拾》的研究资料。
3. 网络资源:鲁迅纪念馆、文学作品集等。
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六、教学进程设计第六课时:深入了解鲁迅生平及文学成就1. 教师通过PPT展示鲁迅的生平简介,重点介绍鲁迅的主要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
2. 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原著,了解鲁迅的生平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
第七课时:探究《朝花夕拾》中的主题思想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主题思想。
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1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一、教材背景《朝花夕拾》是一部由鲁迅先生所编的散文集,它是一部具有浓厚时代色彩和社会现实意义的名著。
本教库采用《语文》九年级下册中的《朝花夕拾》作为教学资料,旨在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强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和艺术追求。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精神。
3.塑造学生成长健康的心理和审美取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教学内容1)分析鲁迅的文学思想和艺术追求,解释他在时代变革中的自觉性和文学态度。
2)阅读选取的《朝花夕拾》中部分文章,例如《故乡》、《阿Q正传》、《显示品位的东西》、《华盖集》等。
3)讲解一些经典的语言技巧,如比喻、联想、排比等,解析它们在鲁迅散文中的具体运用。
4)讨论鲁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2. 课时安排1)第一节课: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思想,对鲁迅的人生价值和历史地位进行简单概括和分析。
2)第二节课:阅读《故乡》一文,解析文本中所用的一些语言技巧和修辞方法,讨论对象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色。
3)第三节课:阅读《阿Q正传》一文,分析文本中所用的比喻和联想等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讨论和思考。
4)第四节课:阅读《华盖集》一文,学习文本中的排比和反问等语言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敏感度。
5)第五节课:阅读《显示品位的东西》一文,了解鲁迅的文学寓意和思想内涵,让学生对文化名流的价值观有更深入的认识。
6)第六节课:进行课堂小结和文学评价,回顾所有已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和总结。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课时安排:两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解析文本内容。
2. 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介绍鲁迅及其作品《朝花夕拾》。
2. 引导学生关注选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文本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选文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解析选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文学特色。
四、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选文的感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交流对选文的深入理解。
第二课时五、课堂讲解(20分钟)1. 解析选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 分析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六、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选文的思考。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交流对选文的深入理解。
七、写作练习(1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交流对文本的思考。
2. 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拓展文学视野。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水平,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回顾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和感悟。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选文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选文中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技巧。
最新最全《朝花夕拾》精品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朝花夕拾》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朝花夕拾》这本名著。
具体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朝花夕拾》全书共十个章节,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前三个章节,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详细内容:(1)《狗·猫·鼠》:鲁迅先生以狗、猫、鼠三种动物为载体,讽刺和批判了旧社会的丑恶现象。
(2)《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展现了鲁迅对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朝花夕拾》前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3.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先生运用讽刺、批判的手法表达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重点:掌握《朝花夕拾》前三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学会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朝花夕拾》名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个章节,了解主要内容。
3. 例题讲解:(1)分析《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是如何运用讽刺、批判的手法表达思想的。
(2)从《阿长与<山海经>》中,体会鲁迅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
(3)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鲁迅先生对知识的渴望。
4. 随堂练习:针对三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所讽刺的社会现象。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
《朝花夕拾》两课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领会其深刻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朝花夕拾》的背景和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朝花夕拾》。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朝花夕拾》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理解鲁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如对封建礼教、人性的扭曲等方面的揭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其他鲁迅的作品,感受鲁迅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
2.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领会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
2.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三、教学难点1. 领会《朝花夕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朝花夕拾》。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朝花夕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理解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鲁迅的批判精神,如对人性的扭曲、封建礼教的束缚等方面的揭示。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写一篇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著《朝花夕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材章节:全书共十个章节,本节课重点学习前五章,即《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2. 详细内容:通过对这五章内容的阅读与讲解,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人物形象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朝花夕拾》前五章的基本内容,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反思现实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2. 教学重点:分析前五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鲁迅先生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朝花夕拾》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童年时期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多媒体课件,逐章介绍《朝花夕拾》前五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先生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章节,如《狗·猫·鼠》,分析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社会现象,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互动。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章节设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朝花夕拾》名著导读2. 板书内容:a. 前五章章节名称b. 重点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艺术手法c. 社会现象及反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朝花夕拾》前五章的主要内容。
b. 分析《狗·猫·鼠》中的对比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任务群学习教案(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解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著《朝花夕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朝花夕拾》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作品背景、作者介绍、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体会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独特见解。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朝花夕拾》中的社会背景和深刻内涵,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名著《朝花夕拾》原文、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名著《朝花夕拾》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与《朝花夕拾》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作者介绍:介绍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强调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4. 作品主题解读:分析《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5. 人物形象分析:选取典型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讨论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6. 艺术特色分析:解读《朝花夕拾》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题目,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8.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朝花夕拾》解读2. 内容:鲁迅先生简介、作品背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例题讲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朝花夕拾》的内容,分析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要求分析合理,语言流畅,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其它作品,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朝花夕拾教案
朝花夕拾教案课题名称:《朝花夕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人性。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达的主题和含义。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朝花夕拾》。
2. 课文撰写的PPT。
3. 学生的回答问题的活动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朝花夕拾》是谁写的以及作品背景。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者鲁迅的了解。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并让每个小组针对课文写下自己的理解。
2. 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讨论课文的主题和含义。
3.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互动与练习(20分钟):1. 老师设计问题,学生运用课文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来回答问题。
2. 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活动卡片上,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3.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整体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回答的问题。
2.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课文的重要内容和读者的思考。
3. 教师提醒学生,文学作品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希望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布置作文任务: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朝花夕拾》的理解,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并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鲁迅的作品,扩展自己的文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含义,并运用课文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来进行回答问题。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朝花夕拾
(第一课时)主备吴继艳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作品,大致了解作品的内容。
难点:会复述其中的精彩片段。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PPT
第一课时
环
节
师生活动调整修改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分钟)
1、《朝花夕拾》中第一篇作品是什么?
2、我们初中学过哪几篇?选择一篇作简要介绍?
以上面两个问题的形式导入课文。
3、(板书课题作者)朝花夕拾鲁迅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下列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
熟悉精彩片段。
(指名让一个学生大声读出学习目标,使其他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如何来完成这些目标呢?下面咱们开始第一次自学。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走进作者)(5分钟)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指导:
快速阅读文章内容(粗读),五分钟的时间,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如下问题表达的具体完善!
1、作者的文学常识?
2、本作品的写作背景?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著作有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散文《朝花夕拾》等。
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
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
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
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
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
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作品埋下伏笔。
下面咱们来阅读课文,进行第二次先学后教。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初步了解,分析问题)(20分钟)
)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指导:
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仔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个故事所讲述的人物、事件。
每一篇文章用五分钟的时间,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表
达的具体完善!
(详细请看课件上)
五、当堂检测题(15分钟)
师:这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尤其是**同学。
那么,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到底完成的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检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
当堂训练:(15分钟)
1、请同学们复述其中一故事情节。
2、你还知道鲁迅哪些作品?请课外读一下,更多的
领略一大文豪的风采。
板书
朝花夕拾
鲁迅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组
内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锁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评定
课后反思:
课题朝花夕拾(第二课时)
主备吴继艳辅备
教学目标1、分析作品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2、研讨这部散文集的艺术手法。
3、通过阅读,掌握文章内容的总结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熟悉作者的写作手法
难点:掌握文章的总结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PPT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调整修改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1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朝花夕拾》这部名著。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下列学习目标:
1、分析作品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2、研讨这部散文集的艺术手法。
3、通过阅读,掌握文章内容的总结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全体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更加明
确,熟记于心。
)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精读课文,掌握技巧)(15分钟)
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分析作品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5分钟后看
谁归纳的比较好。
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
友和父亲。
1、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
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
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2、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
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
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
伟大之处。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
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
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精读选段,深入探讨)(10分钟)
)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指导: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分析作品中所运用到的艺术手法。
5分钟后看谁归纳的比较好。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完成后,教师总结哪位同学说的好
(课件上有答案)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5分钟)
自学指导: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内容,归纳阅读名著的方法技巧以及读书笔记的技巧,3分钟后看看谁归纳的又好又准确。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完成后,教师总结哪位同学说的好。
附答案:
基本的阅读方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4、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六、当堂检测题(10分钟)
1、分析作品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并说说作者对于他们给予他们怎样的感情。
(巩固题)
2、上联:百感交集,鲁迅写《朝花夕拾》
下联:_(能力题)
3、思考并总结读书笔记要点。
(能力题)
板书朝花夕拾
鲁迅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