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回归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热原的检查方法
热原的检查方法
热原是一个广义名称,用于描述产生或传递热量的物体、物质或现象。
在工业、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中,检查热原的方法对于确保过程的正常运行和预防故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原检查方法:
1. 热传导检测法:这是一种测量热量传递速率的方法。
热传导检测仪通常包括一个发热体和一个温度传感器。
当电流通过发热体时,它会产生热量并传递到周围的物体。
这样就可以测量热量的传递速率以及物体的热导率。
2. 热扫描电镜(SEM):热SEM利用电子束来扫描样本,并通过观察样本的热反应来检查热原的性能。
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温度分布图来确定样品的热特性。
3. 红外线热成像(IRT):这是一种无接触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观察对象的表面温度分布。
热成像仪使用红外线相机(或传感器)来捕捉物体或物质的表面温度,并将其转换成彩色图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特定区域的温度梯度以及区域的温度变化。
4. 热重量分析(TGA):这是一种测量样品热性能的方法。
TGA可以测量样品的质量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分解特性。
5. 示温器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液体和气体的表面温度。
温度的变化可以观察到指针的变化和液晶显示屏的变化。
总的来说,选择特定的热原检测方法取决于所需的精度、检测对象的类型、要求的速度和测量条件。
在选择特定的热原检测方法之前,最好先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最终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应用选择最适合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最准确、快速和可靠的结果。
肿瘤转移实验室检查方法
肿瘤转移实验室检查方法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关系到肿瘤的分期、治疗策略和患者预后。
实验室检查在肿瘤转移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肿瘤转移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一、血液检查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间接反映肿瘤转移的情况。
2.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有助于了解肿瘤转移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3.癌胚抗原(CEA):部分肿瘤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会升高,对诊断肿瘤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癌抗原(CA)系列:如CA19-9、CA125、CA15-3等,这些指标在部分肿瘤转移患者中会升高,有助于诊断和评估肿瘤转移。
二、影像学检查1.X线:通过胸部、骨骼等部位的X线检查,可以发现肿瘤转移的迹象。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转移的部位和范围。
3.MRI: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发现脑、肝脏等部位的肿瘤转移。
4.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评估肿瘤转移的全身情况,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三、细胞学检查1.肺泡洗脱液细胞学:通过检查肺泡洗脱液中的细胞,可以发现肺部肿瘤转移的细胞学证据。
2.腹水、胸水细胞学:对腹水、胸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肿瘤转移。
3.骨髓穿刺细胞学:骨髓穿刺检查可以发现骨髓转移的细胞学证据。
四、分子生物学检查1.基因检测: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扩增等,可以评估肿瘤转移的风险。
2.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诊断和评估肿瘤转移。
总结:肿瘤转移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多样,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为肿瘤转移的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发热待查)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3
二、发热的机理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产热器官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直接导致 发 热
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
•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 •骨髓穿刺
•对于感染性疾病价值大(涂片发现疟原虫、真菌孢子;培养阳 性率高于血培养)
•碱性磷酸酶积分有助于鉴别感染与血液性肿瘤
•应多部位、多次复查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21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 战期多次采血;
病人顽固呃逆,且随体位变动而加剧
膈肌刺激
2020/5/12
复查B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右膈下脓肿
16
情况1
当 41
日 40
最 39
高 38
体 3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 治疗时间(天)
(
提示:治疗得当,病情恢复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17
情况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UO (发热待查)
一、发热的定义
● 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平均体温37.0 ℃,波动范围36.2~37.5℃ 早晨6点最低,午后4~6点最高。
● 发热的定义
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 超过1.2 ℃
2020/5/12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OU
发热原因待查诊断思路
*
产热器官
安静时:骨骼肌、肝脏
运动或有疾病伴发热时:骨骼肌为主
散热器官
直接导致 发 热
甲亢、剧烈运动、惊厥、癫痫持续状态等
主要是皮肤(对流、辐射、传导、蒸发)
广泛的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
体温调节中枢
*
下丘脑
后 部
少数冷觉感受器
散热反应
产热反应
神经“情报”整合处理的部位
前 部
密集的温觉感受器 刺 激
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炎(所谓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
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增加
恶心、呕吐、腹泻
结 核 病
*
近年来,国内外结核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且
结核病是FUO 中最常见的全身性感染之一
不典型结核常见 粟粒性结核并非少见,且结素试验常可阴性 肺外结核约 50% 胸部放射学检查正常
(2) 皮疹、粘膜疹
*
玫瑰疹(roseola) 、巴氏线(Pastia lines.可以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呈皮折红线 )、柯氏斑(Koplik氏斑) 、搔抓状出血点 慢性移行性红斑:莱姆病 淡紫色眼睑Gotton 征:皮肌炎 皮下结节:结节性脂膜炎
(3)淋巴结肿大
*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以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局限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的转移等
6、辅助检查及化验
*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等
感染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高热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高热体温在39℃以上统称高热。
可由很多疾病引起,绝大多数急性高热为感染性发热,主要属于中医学外感实证发热的范畴,常见于温病的病程中。
多因外感六淫,尤其是温热火邪所引起。
由于病情的轻重不一及其演变发展,所以在病理阶段上表现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者的不同。
一般初起邪势轻浅者多见卫分证,继则传入气分,进一步表现热甚的现象,如再传入营分、血分,则可发生热极化火或热极生风的危重证候。
有的因邪热内闭,可以出现热传心包证。
至于具体情况则因病而异,必须在辨证的同时结合辨病,除针对高热采取紧急措施外,还当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
必要时当中西医结合抢救。
【诊断】1.要注意起病的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以往得过什么传染病,接受过哪些预防注射。
2.要了解起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和演变经过,以协助分析高热原因。
大多数感染性发热起病急骤,病程较短。
根据体温波动情况,不同疾病可出现不同热型。
例如:①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C左右,达数日或数周,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多见于伤寒极期、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等;②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一天内体温差别达2℃以上),多见于化脓性感染、伤寒极期、败血症、急性血吸虫病等;③间歇热(体温呈规律性波动,突发寒战、高热、出汗,热退后正常,间歇1~2日复作),多见于良性疟;④回归热(突发高热,稽留数日后自退,隔周后再同样发作,可反复多次),为回归热病所特有;⑤波状热(与回归热不同之点为体温逐渐升高又逐渐下降,缓解数天至数周后再度发热,体温曲线呈波状起伏,可反复多次),多见于布氏杆菌病;⑥不规则热(体温波动无规律性),可见于风湿热、某些感染性发热的初期或经治疗后及肿瘤等。
但由于抗感染药物的及时应用,现临床上已少见上述典型热型。
3.了解伴随的不同系统和器官的症状,结合全面体格检查所发现的阳性体征,分析高热的原因。
必要时当配合有关的化验、X线检查及B超检查等。
热原的检查方法
热原的检查方法热原检查方法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设备或系统中存在的热源。
热源是指能够产生热量的物体或系统,常见的热源包括燃烧炉、锅炉、发动机等。
热源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或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一、热源检查的步骤热源检查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热源:首先需要确定热源的位置和类型。
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技术参数或者进行实地勘察来确定热源的具体情况。
2. 检查外观:对于可见的热源,可以通过外观检查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
例如,观察燃烧炉的火焰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
3. 检测温度:使用温度计等工具对热源进行温度检测。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是热源存在问题的表现。
4. 检查燃料供应:对于燃烧炉等需要燃料的热源,需要检查燃料供应是否正常,例如燃料是否充足、燃料是否完全燃烧等。
5. 检测排放物:对于烟囱、尾气等排放物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超标排放的情况。
6.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噪音、振动、漏水等方面,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7. 检查安全设施:检查热源周围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例如防护罩、防火墙等。
二、热源检查方法的应用热源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热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热源进行定期检查,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2. 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热源检查可以用于检测供暖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能源行业:对于能源行业来说,热源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
通过对热源进行检查,可以确保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浪费。
4. 环境保护:热源排放物的监测和控制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热源检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热源排放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热源检查的意义热源检查对于保障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热源检查的几个重要意义:1. 安全保障:通过热源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热原的检查方法有
热原的检查方法有热原的检查方法可以分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种情况。
根据具体的疾病状况,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体温测量:体温是热原的最直接表现。
医生通过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来了解体温是否升高,从而判断是否有热原存在。
2. 血液检查:通过血液分析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是否升高,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热原。
此外,还可以检查血液中的病原体抗体水平,以判断是否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热原。
3. 尿液检查:尿液中含有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物质或细菌的存在来检查热原。
例如,尿液中白细胞或蛋白质的增多可能表明尿路感染。
4. 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波、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身体内部器官的图像,通过观察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否异常来判断热原。
5. 头颈部CT和MRI:对于存在发热的头颈部疾病,特别是颈部肿块、颌面部感染、鼻窦炎等患者,可以使用CT和MRI检查来确定热原。
6. 心电图检查:对于发热伴心悸、胸痛等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脏的电活动,观察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侵入性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神经系统的反应来确定热原。
例如,脑脊液检查可以观察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以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或其他神经系统感染。
2. 支气管镜:对于有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来观察支气管和肺部情况,以确定热原。
3. 腹腔镜和胸腔镜:对于存在腹痛、腹胀、肺部感染等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腹腔镜和胸腔镜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腹腔和胸腔内部情况,查看有无异常表现来确定热原。
4. 骨髓穿刺:对于发热伴有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骨髓穿刺。
通过观察骨髓中细胞的组织学结构,检查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异常,以判断热原。
5. 淋巴结活检:对于存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以进行淋巴结活检。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三(精选题)
[单选题]1.男性,39岁。
干部,2年前体检时发现(江南博哥)HBsAg(+)(1:256),ALT正常,后多次随访无变化。
1周来发热,乏力、纳差、尿黄来诊。
化验:总胆红素51μmol/L,ALT260U,HAV-IgM(+),HBsAg(+),应诊断为A.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B.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C.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D.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单选题]2.女性,34岁。
既往健康,查体时发现肝在右季肋下2cm,质硬、光滑、无压痛,脾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ALB40g/L,ALT40U/L,肝脏病理检查有假小叶形成。
诊断为A.慢性肝炎B.失代偿期肝硬化C.代偿期肝硬化D.肝淤血E.多囊肝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病理诊断是肝炎、肝硬化诊断的最准确依据,是金标准。
该患者无腹水形成,白蛋白正常,可能处在代偿期。
[单选题]3.无黄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人常见死亡原因A.中毒性休克B.急性肺水肿C.肺大出血D.急性肾功能衰竭E.急性心肌损伤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肾衰多并发出现于重型黄疸出血患者,弥漫性出血型如未适当救治,患者可进入垂危期,最终肺泡迅速充满血液而窒息死亡。
[单选题]4.男,6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1次,次日稀便1次,精神不振,抽搐1次。
查体: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白细胞15.2×109/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6/L,中性粒细胞0.8,该患儿哪种诊断的可能性最大A.中毒性菌痢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化脓性脑膜炎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热、抽搐、意识障碍、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考虑乙脑,血象和脑脊液检查支持诊断。
[单选题]5.下列检查中不能用于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是A.病原体的检出B.特异性抗原的检测C.特异性抗体IgM的检测D.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E.分子生物学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核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IgM是传染病早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
血常规复检规则
血常规复检规则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数量和形态。
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血常规复检,以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复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复检时间1. 根据疾病情况确定复检时间。
在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每天进行血常规复检;而在慢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复检时间可以延长至每周或每月一次。
2. 根据治疗药物确定复检时间。
一些药物会影响血液指标,因此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需要经常进行血常规复检,以监测药物对血液的影响。
3.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复检时间。
如果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比如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血常规复检,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二、复检指标1. 红细胞指标。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情况和氧气输送能力。
2. 白细胞指标。
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炎症情况。
3. 血小板指标。
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止血功能和凝血系统功能。
4. 其他指标。
包括血沉、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复检注意事项1. 确保采血标本的质量。
在进行血常规复检时,需要确保采血标本的质量良好,避免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 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
在进行血常规复检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特别是一些可能影响血液指标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3. 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复检时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4. 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
患者的情绪状态也可能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复检时需要尽量避免患者的情绪波动。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血常规复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发热体格检查重点
发热体格检查重点一、患者病史询问在进行发热体格检查前,首先要进行患者病史询问,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重点问诊内容包括: - 发热持续时间及发热曲线 - 发热伴随的症状,如头痛、咳嗽、恶心、腹痛等 - 是否有明显的全身不适感 - 是否有外出旅行、接触家禽等暴露史 - 是否有过去的慢性疾病史 -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二、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检查患者精神状态,是否烦躁、昏睡或其他异常•观察面色是否潮红或抿紧•检查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和呼吸节律2. 体温测量•使用适当方式测量体温,如口腔、腋下或肛温•记录体温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比之前的体温3. 皮肤检查•观察皮肤色泽、湿度和温度•检查有无皮疹、溃疡等异常皮肤表现4. 颈部检查•触诊颈部淋巴结,检查有无肿大、压痛等情况5. 心肺听诊•仔细听诊心音,观察有无杂音•听肺部呼吸音,检查是否有异常音6. 腹部触诊•进行腹部触诊,检查有无腹部压痛、包块等异常7. 其他系统检查•根据患者病史和症状,可以进行其他系统的体格检查,如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三、辅助检查在完成体格检查后,根据需要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包括: - 血常规检查 - C反应蛋白检测 - 病原微生物培养 -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 其他特殊检查,如抗体检测等四、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医生会进行相关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注意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注意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发热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临床技能,医生在进行检查时要细心、耐心,并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保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治疗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AA)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AA)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
根据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温度不同,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两型;根据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AIAA的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除有前题中的溶血性贫血化验检查异常外,尚有以下一些特点。
(1)外周白细胞(WBC)计数测定:急性发作时,WBC计数可增高,并且可出现中幼和晚幼粒细胞。
(2)血清华氏反应和Coombs试验:均可为阳性。
(3)免疫球蛋白(Ig)等测定:lg测定可增多,抗核因子为阳性,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多,活化第三补体成分低于正常。
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AA)检查项:1. 白细胞(WBC或LEU)2. 白细胞(WBC或LEU)3. 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4. 嗜中性粒细胞(N)核象变化5. 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6. 免疫球蛋白G(IgG)7. 免疫球蛋白A(IgA)8. 免疫球蛋白M(IgM)9. 免疫球蛋白D(IgD)10. 免疫球蛋白E(IgE)11.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12. 华氏反应(WT)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三、无机元素测定
北京翰林苑数据中心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一、常规检查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二、生化检查
尿常规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血常规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血脂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血糖血沉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血糖:
血沉:
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素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乙型肝炎免疫学检查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血清电解质
《家庭医疗保健手册附录》。
干细胞回输体检项目
干细胞回输体检项目
干细胞回输体检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但请注意,具体的体检项目可能因个体情况、干细胞类型和治疗目的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干细胞回输前,建议你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以获得个性化的体检建议和指导。
1. 一般身体检查: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
2. 血液检查: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血液状况和肝肾功能。
3. 传染病检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以确保干细胞回输的安全性。
4. 免疫功能检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
5. 遗传学检查:对于某些干细胞治疗,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或遗传疾病。
6. 影像检查:如 X 光、CT、MRI 等,用于检查身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状况。
7. 心脏功能检查:可能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评估心脏功能。
8. 干细胞来源和质量检查:对于干细胞的来源和制备过程,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9. 心理和精神状态评估:某些干细胞治疗可能对心理和精神状态产生影响,因此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评估。
10. 特殊检查:根据个体情况和治疗目的,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如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指标等。
需要强调的是,干细胞回输体检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以确保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干细胞回输前,务必与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进行详细咨询和讨论,了解体检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回归热和间歇热体温曲线
回归热和间歇热体温曲线
热量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量,可以通过体温来反映。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在36℃到37℃之间。
体温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白天与晚间、体力劳动、感染等等。
在一天的生理节律中,体温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早晨的体温较低,中午和下午略有升高,至晚上再次下降。
对于患者体温的连续监测和分析,热量可能分为回归热和间歇热。
回归热是指体温持续上升,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并回到正常范围的一种现象;间歇热则是指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次出现发热现象。
回归热和间歇热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感染、免疫、代谢等等。
因此,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热疗质控指标表
热疗质控指标表一、温度控制精度1. 温度波动范围:±1℃2. 温度均匀性:±2℃3. 温度显示准确性:±0.5℃二、加热时间准确性1. 加热时间误差:±5%2. 加热时间稳定性:±2%三、热疗设备安全性1. 设备绝缘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 设备接地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 设备过热保护:具备过热保护功能,确保设备在过热状态下自动停机4. 设备故障提示:具备故障提示功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处理故障四、热疗效果评估1. 肿瘤缩小率:≥50%2. 疼痛缓解率:≥80%3. 生活质量改善率:≥70%4. 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率:≥60%五、患者舒适度1. 患者主观舒适度评分:≥80分(满分100分)2. 患者皮肤灼伤发生率:≤1%3. 患者烫伤发生率:≤0.5%4. 患者过敏发生率:≤2%六、医护人员操作规范1. 医护人员接受热疗设备操作培训合格率:100%2. 医护人员遵守热疗设备操作规程执行率:100%3.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热疗前告知率:100%4.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热疗后随访率:≥95%七、热疗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执行率:100%2. 设备故障维修及时率:≥98%3. 设备维修记录完整率:100%4. 设备报废标准执行率:100%5. 设备安全性能检测合格率:100%6. 设备清洁卫生合格率:100%7. 设备摆放整齐有序率:100%8. 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率:100%9. 设备使用登记完整率:100%10. 设备运行记录完整率:100%11. 设备使用说明清晰率:100%12. 设备安全警示标识清晰率:100%13. 设备故障报修及时率:≥98%14. 设备保养周期按时率:100%15. 设备维护保养项目完整率:100%16.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完整率:100%17. 设备故障隐患发现及时率:≥98%18. 设备故障隐患排除及时率:≥98%19. 设备故障隐患排除成功率:≥98%。
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检测项目
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检测项目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是一种重要的红细胞酶,它参与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GR检测项目也成为了检查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GR检测项目的详细介绍。
1. 检测对象GR检测项目主要针对的是人体内的GR酶,因此需要获取被检测者的血清样本。
常见的采样方式包括静脉采血和皮下采血。
采样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禁食、避免运动、停止服药等。
2. 检测原理GR检测项目的原理是利用酶学方法检测被检测样本中的GR活性。
具体地,将样本与还原剂NADPH混合,随后加入另一种试剂叫做二硫苏糖醛酸,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NADP,同时与GR反应生成谷胱甘肽。
通过检测NADPH的消耗来评估GR的活性程度。
3. 检测意义GR检测项目主要是评估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状态。
GR活性的高低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糖尿病、乳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
因此,GR 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和疾病预测的指标。
4. 检测结果解读GR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被检测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正常值一般为3.5-6.0 U/g Hb。
若GR活性值低于正常范围,意味着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失调,有可能患有某种疾病。
5. 效果影响因素GR检测项目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样本的类型、保存条件、项目执行过程、实验室环境等。
因此,被检测者需要遵循正确的采样方法,选择规范的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GR检测项目是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检测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对于保健和疾病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检测前,被检测者需要了解相关的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选择正规的检测机构,做好检测结果的解读和评估。
感冒发烧了为什么要查一大堆生化项目
感冒发烧了为什么要查一大堆生化项目感冒发烧指的是感冒引起的发热现象,感冒主要是由于体虚大致的,抗病能力降低。
如果气候出现变化的话,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因此会出现发热的现象。
对于感冒发烧的患者,需要做一系列的生化检查,检查之后结合各项指标,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1.感冒发烧的原因感冒发烧对于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特殊性,要及时的进行临床检测,结合检测结果进行治疗。
发热指的是致热源直接作用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内升高或者超过正常的值,都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感冒发烧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现象,因为在发烧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也随之下降。
感冒发烧在中医上分为风寒、风热等方面,针对实际情况要注意的是明确打喷嚏和咳嗽等不良症状,通过临床上病症分析可知,分为风寒、风热以及表寒里热等情况。
其中风寒感冒指的是,鼻塞声重,打喷嚏和流清鼻涕等现象,此外患者也会出现头痛和头晕等情况,全身乏力,出现存在酸痛和不适应等症状。
此类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发热现象,即使存在发热,情况比较轻。
风热感冒指的是发热现象明显,甚至存在高热、出汗以及咽喉痛等情况,舌苔呈现出薄黄色。
暑湿感冒指的是发热、头晕和浑身胀痛等,此外伴有胸闷和恶心等情况。
表寒里热感冒也称为寒包火,一般指的是咳嗽气喘和痰黄气喘等现象,针对风寒感冒的患者,需要采取辛温的解表药进行治疗,起到宣肺散寒的效果。
针对风寒感冒的患者,采取辛凉的药物,针对暑湿感冒的患者采取祛湿药物治疗。
2.感冒发烧的生化检测当前很多就医的感冒发烧患者会发出疑问:医生,为什么感冒发烧需要做各项生化项目的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等,这些检查项目都是什么,直接开药吃不就可以么?很多人都会发出上诉的疑问,很多人认为以前的感冒发烧都是简单吃药就可以,现在感冒发烧到了医院需要做好多的检查,治病流程比较复杂。
很多患者的生化检查做完之后,也看不明白。
发热鉴别诊断1实习
精选课件
13
发热是疾病过程中人体的一种反响。 发热的上下和久暂以及体温曲线的形 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的反响性, 且受治疗的影响。因此仅在未经治疗 的典型病例,方可能有典型的热型。
精选课件
14
〔二〕、 寒战
寒战是由于致热源急剧作用于机体所引起,以某 些细菌性感染与疟疾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 血管急剧收缩,肌肉抖动与高度的寒冷感。
6、波状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顶峰,然后 逐渐下降至常温或精微选课热件 状态,不久又再发,呈12
〔一〕热型〔3〕
7、双相热 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以 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 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可见于某些病毒感 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8、不规那么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 规律,是为不规那么热。可见于流感、支 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 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发热的鉴别诊断
呼吸消化科
精选课件
1
定义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 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响。
一般说来,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是比较恒定的, 一般波动于36.2℃-37.2℃,一天内的体温波动 一般1℃-1.2℃以内。
一般如腋温超过370C尤其超过37.20C可初步认 为发热。
精选课件
2
体温恒定
等。 5. 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热射病、大手术后、骨
折、大面积烧伤等。 6. 神经源性:如脑出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7. 其他:如甲亢、严重失水或出血、组织坏死
精选课件
6
发热疾病的检查
发热的原因复杂,常造成诊断上的困 难。因此,遇有发热原因未明的病人, 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全面诊查,并结 合动态观察,以便及时确立诊断。现 将对发热有一定鉴别诊断意义的几方 面情况略述于下。
药物热诊断标准
药物热诊断标准药物热诊断标准一、胸片诊断标准1. 放射源:以肺部为主要放射源,可能出现阴影、结节、段状冰点等影像;2. 受检者:如有肺部疾病变、呼吸系统感染史、外伤史、吸烟、甲状腺等病史,应调查受检者的病史;3. 四层分布:特点是,尤其是低胸膜积液,上边界多在胸腔水平或云状纹部,下边界特征性位于支气管网状线。
二、血液学诊断标准1. 总胆红素(TBIL):提示出体内肝脏结构及功能的状态;2. AST/ALT:主要用来检测肝脏损伤,是目前发现肝脏损害最常用的检验指标;3. 白蛋白:这是血液中的中性蛋白,负责调节营养状态,可以用于判断肾脏、胰腺或器官功能状况;4.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较高,可预测有抗感染性疾病;5. C反应蛋白:它可用于监测炎症以及估计炎症的程度;6. 血小板:血小板低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出血性感染。
三、细菌培养诊断标准1. 细菌数量:诊断时体液或组织的细菌数量会有影像医学临床判断;2. 细菌学性质:快速定量鉴定可确定细菌种类,以及它们是否耐药;3. 培养结果:检测能够掌握细菌在体内数量相对变化,并且有助于判断细菌是否是病原菌;4. 药敏试验:通过检测细菌对毒性药品或抗感染药物的反应,可以确定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的医疗措施;5. 蛋白表达:蛋白表达技术可以检测生物体中特定蛋白的组成及其调控特性,帮助确定细菌是否是病原菌。
四、免疫学诊断标准1. 免疫测定:通过测定抗体水平,可以识别和衡量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2. 免疫发光:免疫发光可以对细菌和病毒性病原体进行快速诊断;3. 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诊断抗体及其血清学特征的有效工具,能在细菌、病毒感染中检测到特异性抗原;4. 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体内抗原的存在状态,并对其对抗生物的抗性水平作出评估;5. PCR检测:通过PCR技术,可以较快准确地检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以及抗生素优劣是否有效。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_课件模板
验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别名: 梅毒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华氏反应。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简介:
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又叫华氏反 应、化验标本为静脉血、参考值为阴性、 阳性可见于梅毒患者、其他疾病如回归热、 疟疾、红斑狼疮、瘤型麻风等也可呈阳性、 某些梅毒患者也可始终呈阴性反应。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临床意义: 阳性:梅毒、雅司病。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正常值: 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相关检查:
灭活血清反应素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 状卡片试验、寒冷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 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CFT)。
医学检验·各论: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相关症状: 梅毒肝、梅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相关疾病:
骨与关节梅毒、麻痹性痴呆、老年人梅毒 性心脏病、老年人神经梅毒、脊髓梅毒、 先天性梅毒、神经梅毒、梅毒性关节炎、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梅毒性心血管病、 三期梅毒、潜伏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 毒、梅毒、非性病性梅毒。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回归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阵发性高热,伴有全身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者可出现黄疸。
(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虱传回归热,WBC数增高,在(10~20)×109/升(/L),中性粒细胞(N)增加;蝉传回归热,WBC正常。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可升高。
(3)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可延长。
(4)脑脊液(CSF)测定:压力和蛋白略升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
(5)病原体检查:在发热期间,血和骨髓涂片可见螺旋体;动物接种,发现螺旋体可确定诊断。
回归热检查项:
1、白细胞(WBC或LEU)
2、白细胞分类(DC)
3、脑脊液压力
4、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
5、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
6、凝血酶原时间(PT)
7、回归热螺旋体
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
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②减少。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
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
②减少。
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①增多。
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
②减少。
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M):①增高。
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
②减少。
无临床意义。
脑脊液压力(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千帕(kPa)
【正常值】
成人,坐位压力为3.43~4.41千帕,侧卧位为0.69~1.37千帕,最高为1.76千帕。
儿童,0.49~0.98千帕;新生儿, 0.37~0.78千帕。
脑脊液由穿刺针滴出速度为每分钟少于60滴。
【临床意义】
成人超过1.96千帕,提示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见表1-8。
表1-8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分类新生儿(%)成人(%)
嗜酸性粒细胞罕见罕见
嗜中性粒细胞3±52±5
淋巴细胞20±1862±34
软膜蛛网膜间皮细胞、单核细胞72±2236±20
组织细胞5±4罕见
室管壁细胞罕见罕见
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成人,腰池150~45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50~250毫克/升,脑室内50~150毫克/升;儿童,腰池200~40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00~250毫克/升;新生儿,腰池400~1 200毫克/升;老年人,腰池300~600毫克/升。
【临床意义】
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见表1-9。
表1-9各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
疾病名称蛋白质含量(mg/L)
细菌性脑膜炎800~5000
病毒性脑膜炎300~1000
脑炎150~1000
隐球菌性脑膜炎250~2000
结核性脑膜炎500~3000
脊髓病后炎症反应轻度增加
脑脓肿200~1200
肿瘤150~2000(多正常)
脊髓肿瘤1000~2000
脑出血300~1500
多发性硬化症250~500
神经梅毒500~1500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秒(s)
【正常值】
手工法:12~14秒;仪器法:11~13秒;奎克一步法:11~15秒,新生儿延长2~3秒。
国际标准化比值具有可比性,推荐使用。
【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①严重的肝脏病变,如急性暴发性肝炎、肝硬化。
②阻塞性黄疸影响、维生素K及肠道菌群紊乱并影响维生素K生成,进而影响凝血酶原生成。
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④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双香豆素、肝素等)时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缩短见于:凝血状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
回归热螺旋体(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未找到回归热螺旋体或阴性
【临床意义】
找到回归热螺旋体或阳性,即为回归热螺旋体感染,为患回归热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单位/升(U/L)
【正常值】
速率法(酶法):为5~40单位/升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急性与慢性肝炎、酒精性或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炎、胆管疾病等。
原文地址:/jibing/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