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 讲义—第十三章

合集下载

毛邓三系列课件 (13)

毛邓三系列课件 (13)
• 一、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 “一个总目标”:“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
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 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 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 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 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 会和谐、人民幸福”。 • “两大课题”: • 一是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 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 路线。这些,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时期,广大党员 都是能深切地感受到的。在那时,不要说完成各 项任务丝毫离不开群众,甚至连党员自身的生存 也不能离开群众,党群关系是鱼水关系。革命胜 利,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广大党员干部依然能够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执 政考验,他们不是运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 谋利益,而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以权谋私, 背离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 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党和 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
•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 求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
• 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 、正确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涵
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以一切从 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 高于一切为基本观点。

毛邓三重点内容美化正式打印版

毛邓三重点内容美化正式打印版

毛邓三重点内容-.-美化正式打印版————————————————————————————————作者:————————————————————————————————日期:1. 中共七大所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谁的思想? P2毛泽东2. 毛泽东所讲的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指什么?毛泽东把“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作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

3.谁的思想反应了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邓小平理论4.在哪本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解释?1941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出科学解释的著作就是《改造我们的学习》5.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近代中国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7.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8.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怎样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形式。

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9.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便作了明确的概括并多次强调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毛邓三串讲笔记

毛邓三串讲笔记

毛邓三串讲笔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多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简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毛泽东思想[单选]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单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实事求是。

[多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邓小平理论[单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党的十五大。

[简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主要体现为三个“新”: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世界特征和总的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具体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首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3.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首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其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最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4.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根据.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为”一化三改”的基本路线.我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依据是: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奠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后的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是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依据;第三,我国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第四,世界形势的缓和也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其科学内涵。

毛邓三重点章节整理

毛邓三重点章节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1938年毛泽东《论新阶段》最先提出了“马克思思想中国化”这个命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6、结合毛邓三的发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4、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经济,中国入世,申奥成功。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现实依据。

1、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毛邓三——根据老师划的重点内容

毛邓三——根据老师划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 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 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 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 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 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 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 新时期进步原因. 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次革命论" 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 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第四章 一: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这一时期,我 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 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律.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4.由过渡时期条件 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 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 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 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毛邓三

毛邓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为党和国家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们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毛邓三课件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毛邓三课件 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
1953年,周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时, 首次系统地提出发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经过1955年万隆会议为许多亚 洲国家所接受。 图为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3)60年代的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 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2、毛泽东对战后世界主题的认识:
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 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
战争危险。
两手准备:
一方面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
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另一方面坚定不移
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应战之准备:
(一)中国的崛起 1、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发展: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 压倒多数票通过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内一 切合法权 利的提案。
图为中国代表乔冠 华(左)、黄华 开怀大笑。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建设成就
“我们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 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 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
(2)冷静观察、稳定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3)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江泽民时代的发展:努力推进国际合作
2001年江泽民 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毛邓三复习提纲!

毛邓三复习提纲!

毛邓三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并提升为理论;(3)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2、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3)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4)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面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的理论,等等。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吧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理论。

5、*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概总结重点

毛概总结重点

毛邓三的考试资料一(刚刚整理完)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是指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第七章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什么?(P167)答: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需要通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改革和发展要始终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同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答:第一,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有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使之牢牢占据主体地位。

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毛邓三知识点

毛邓三知识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形成及发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0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形成条件20世纪上半叶。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的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特别阐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个阶段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的概括。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并将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个代表”形成及内容1、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毛邓三第十三章

毛邓三第十三章

全球化的两重性
全球化是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化
G8再遭抵制
韩国农民在香港反WTO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 , 和平、发展、开放、 和平、发展、开放、 合作、和谐、 合作、和谐、共赢 是我们的理念、原则、 是我们的理念、原则、追 求。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 坚持和平、 坚持和平 发展、合作, 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全球化的前奏
贸易优惠:相互减免关税、提供贸易信贷、 贸易优惠:相互减免关税、提供贸易信贷、通关 优惠、金融优惠等; 优惠、金融优惠等;CEPA、东盟 、 贸易自由区:相互取消主要关税;北美自由贸易 贸易自由区:相互取消主要关税; 协定 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建立统一关税; 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对外建立统一关税; 西非经济共同体 经济同盟: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统一; 经济同盟: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统一; 统一大市场:经济要素内部自由流动; 统一大市场:经济要素内部自由流动;欧盟 完全经济统一 财政、经济要素、货币、 完全经济统一:财政、经济要素、货币、政策均 统一; 统一;
局部战争
和平的等级
世界和平 地区和平与国家间和平 国内和平

毛邓三重点(全)

毛邓三重点(全)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十三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依照历史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两重镜像。

(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①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②立足于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原则。

③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

①剖析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任务。

②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标要求。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

(3)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章1、实事求是提出时间: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1、中国共产党革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①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对象②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①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历史必然性②无产阶级领导权要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①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②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③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段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毛邓三本科复习提纲

毛邓三本科复习提纲

毛邓三本科班复习提纲(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2分)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2分)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论述题)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分)它们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是它们的基本点.(4分)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2分)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分)3、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简答题)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①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毛邓三完整版

毛邓三完整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二下期末考试资料复习提纲: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

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实现、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艰辛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具体主张,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

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

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

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毛邓三知识点概括

毛邓三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党的幼年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大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十个结合十七大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思想其活的灵魂时代背景形成、成熟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十二大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十四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指导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什么是思想路线:4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43-44延安整风期间44新中国成立后45十一届三中全会45-46十四大47十七大47思想路线基本内容:48-5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意义:52-53 3点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什么是解放思想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开始产生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发展“三个代表“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57-59走自己的路:59-61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统一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近代中国(1840--1919)的国情与主要矛盾:64—65中国革命的特征:66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背景)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67—69 (过程)党二大:革命纲领提出三大:统一战线的思想四大大革命失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69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动力、领导、性质与前途:69-75官僚资本主义70三座大三71 在不同阶段,主要敌人又有不同71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7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75-78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发展过程):7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与内容:80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8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81-86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P81 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两个联盟强调坚持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4个时期83党指挥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86-87《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的概括:P86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社会、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重大意义)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理论成果、曲折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第一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大第二节: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奋斗目标主要内容领导力量立足点基本纲领第三节:三步走全面小康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基本矛盾第二节:改革发展稳定第三节:对外开放立足点开放格局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方谈话十五大控制力分配制度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意义、根本任务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和谐社会的概念、意义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思想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台湾问题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章由古佳整理,第二、三章由李能刚整理,第四、五章由叶丽青整理,第六、七章由薛佳琳整理,第八、九章由施兴琦整理,第十、十一、十二章由吴乐乐整理。

毛邓三

毛邓三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做了进一步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时间值同意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当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克思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时间,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愿望的科学认识。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理论等等。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生科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时间,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毛邓三

毛邓三

各章内容提要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八: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

十: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一: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和发展(邓小平贡献)。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四: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老师附加)。

第三章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四:三大法宝。

第四章一: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

四: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验、教训)。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五章一: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

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六章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五:三步走战略的特点。

六: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七章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

三: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五: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8.按生产要素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9.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的必然性:11.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1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第九章1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14.我国现阶段人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15.人民民主专政的个性:16.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17.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因为:18.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19.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20.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第十章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22.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2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第十一章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26.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十二章2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0.胡四点:31.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第十三章32.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的依据:33.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3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十四章35.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36.36.为什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第十五章38.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9.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40.党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毛邓三

毛邓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本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6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p19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①国际环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②实践基础),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和主要理论问题p26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强大的理论武器。

5.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p31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2.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的内容(选择)
(1)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
(3)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是制约霸权主义、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5)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和平解决国际问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本目中的相关知识点(选择)
(1)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5.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简答)
(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一、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战略(选择)
●指美国苏联之间所隔的地带:亚、非、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和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选择)
●三个世界的划分:美苏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2)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有学者称中国文化以"和合"最显明)。渴望和平,追求和谐是种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3)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趋势。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2)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此点可作选择)
(3)中国要为建立这样的世界而努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辅导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本章主要逻辑关系和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平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第一节第一、二目)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新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基本原则、(第一节第三目、第二节)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选择)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3.理想的经济全球化状态(选择)
各国平等、共赢、共存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依据(论述)
(1)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曾被列强欺辱,消除战争,实现和平,建设文明富强民主的中国是几代中国人奋斗的目标。中国人民最需要也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第一代领导核心时代相关方针和政策(选择)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的依据(选择)
(1)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
(2)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
(3)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
(3)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条线"外交战略。目的是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2.邓小平第二代领导核心时代外交战略的转变(选择)
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简答、论述)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2.邓小平提出的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选择)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即东西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中共十三上成为全党共识。
3.和平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依据(简答)
(1)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世界大战的重要力量。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选择)
美苏两大阵营对立并争霸全球的两极化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化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经历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目前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