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概念建构策略
( 表 二 ) 见 。
接 着 可 以 提 供 橡 皮 泥 块 、 铁 细
丝、 塑料 薄膜 片等 , 学生尝试 制作 让
一
个 昆 虫模 型 并进 行 展 示 、 流 、 交 评
性 的表征 层面 进行相 关 的活动 。 观察 、 明 , 证 只有 借助 实 验操 作 , 体
验 和测 量 数据 并 比较 分 析 , 理 得 推
知。
身体 构造 有 哪 些共 同特征 , 步 归 学 生 认 识 到 沉 的物 体 同样 受 到水 物 体 是 否 受 到 浮力 学 生无 法 直 接 初
表二 学习活动过程与概念架构过程
活 动过 程 交 流 、 现 原 有认 识 展 概 念 架 构 过 程
议, 在制 作 、 议 中促进 学 生进 一步 评
细致观察 , 确 昆虫的特征 。 明
3 .游 戏 : 中 大 力士 ( 别在 水 分
空 气 和 水 中 提 起 大砖 块 ) 。 4 .测 量 : 体 在 空 气 中 和 沉 物
辨 析 、 释 和 应 用 整 理 、 固、 入 解 巩 纳
具 体 可 以设 计 这样 几 个 活动 :
在 水 中的 重量 变化 。
1 .观 察 昆虫 , 找共 同点 ; .做 昆虫 2
的 浮 力 。 这 实 际 上 是 一 个 概 念 重 构 过 程 , 要 让 学 生 对 原 来 自发 建 需
都 是 建 立 在 他 们 直 接 的 知 觉 信 息
基础 上 的 , 以我 们应 该 创设 真 实 所 情 景 和体 验 机 会 去 挑 战 学 生 的 前 概念 , 以促 使 他 们 重 新 考 虑 , 助 帮 学 生 建 立 新 概 念 。 纯 粹 的 语 言 描 述 或 观 赏 是 无 法 让 学 生 信 服 和 被
生物概念教学有效策略初探
生物概念教学有效策略初探【关键词】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策略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
能否准确理解、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归纳、对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因此,教师应重视生物概念教学,以掌握和运用概念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
一、生物学概念学习的困扰1.日常概念造成的困扰日常概念是我们对生活中一些科学现象的习惯性概括和称呼,它们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不科学的。
生物学上也是这样。
例如,把免疫学中的“过敏反应”称为“过敏”。
又如,由于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把鱼称为一种生物,于是很多学生就把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都归为一个物种。
再如,许多学生往往认为个体发育是从“幼体”开始的,实际上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生活习惯用语造成的困扰心脏的功能是供血,大脑负责思维,听觉、视觉等是在大脑形成的。
而生活习惯用语如“心里想到……”会让学生误以为心脏的功能是思考,从而混淆了“心脑功能”;生活中常说“听到……”会导致学生产生听觉是在耳朵形成的错误认识。
3.地区差异造成的困扰同一物种的名称,在不同地区所指不同,如山药,有的地区指淮山、淮山药,而有的地区指土豆或红薯;而不同地区的同一物种,也会有不同的名称,如马铃薯,有土豆和洋芋等名称。
4.前生物学概念造成的困扰前生物学概念,又称已有概念,指学生在学习生物学以前已经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概念,其中很多是对自然界先人为主的错误认识。
许多学生由于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一些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不够全面,从而形成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
学生若凭借错误概念来认识世界,并将错误概念迁移到对新环境、新现象的解释中,势必会干扰新知识体系的建立,成为学生接受正确概念的障碍。
所以,学习新概念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原有认知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比如将“果实”的前科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进行比较(如下表)。
研究生物前概念 提高概念转变学习的效率
学 生 对 一些 没 有经 过 专 门学 习 的概 念 产 生一 些 自己的想法 ,用来 解释 1常生 活 中遇 到 的各 种 现象 , 3 这种 在学 生系 统地 学 习科 学 知识 之 前所 具 有 的想 法
在日 常生活中很熟悉的词 的时候 , 往往就把 1常生活 3 中对这 些 词的理解 带进课 堂 ,从 而形 成 了错误 概念 ,
一
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利用厌氧微生物发
酵 时需 要 注 意密 封 ,利用 好 氧微 生 物 发酵 时 则 需要
通氧。
的错误 概 念 。因此 , 强对 学生 的前 概念研 究 就成 为 加 生物 学教 学一项 重要 任务 。 通过研 究 生物学 习 中的前 概念 , 到提高 概念转 变学 习 的有 效性 的 目的 。 达 1 前概 念广泛存 在 于学 生头脑 中 。错误 的前 概 念会
质 , 多 的则 是与 科学 的概念 相互 矛盾 的 。在 生物学 更
较为广泛的错误前概念 。 例如 , 日 在 常生活中, 学生接 触到的发酵现象主要是制作泡菜和酿酒 , 于是形成了 发酵 必 须 密封 , 必须 在 无 氧条 件 下进 行 的错 误 认 识 。
在学 习微 生物 发 酵 时 ,学 生会 习惯 地认 为 所 有微 生 物 发酵 都 是无 氧 发 酵 。其 实 发酵 的科学 概 念 应该 是 指 人们 依 据微 生 物 的代 谢 特征 , 过微 生 物 的培 养 , 通
经病” 理解 为“ 神病 ”甚 至会 经 常 把 “ 精 , 神经 ” 错误 地
因此利用 马铃薯的芽眼繁殖新个体不属于出芽生殖 ,
而是 营养 生殖 。 他 的许 多研 究也 证 明 了生 物前 概念 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前科学概念”转变实践研究
、
前科学概念 的特 点
1 _ 广 泛性。前 科学 概念 的广 泛 性特 征是 不 容易 引
起 注意 的 , 学生 在接触 生物 知识之 前 , 对 于生 活 中许 多 情况 已经 有 了潜 移默 化 的经 验 , 如在遗 传变异 、 细胞 与 分子 等知识 方 面 , 即使 没有学 习生 物 , 通 过人 与人之 间
一
感知, 这些 事物特 征也仅仅符合 当时的认知情 况 。步 入 系统学习之后 , 我们发现 , 这种前 科学概 念断 断续续 , 片 面性很强 , 这也是与科学概念不 同之处 。
二、 存在偏差 的前科学概念 的转变 策略 1 . 通过揭 示性 问题使 前 科 学概 念暴 露 出来。若 要 使前科学概念发生转化 , 首先要 让教师认 识到学 生 的前
龄 段 思 维 发 展 的程 度 及 意 识 形 态 , 选 取 相 应 揭 示 性 的 问
口头传述 或 依靠 现 代 传媒 技 术 , 也 已经 有 了 大致 的 了 解 。同时 日常生 活中零 碎知识分 布范 围十分广泛 , 涉及 许 多方 面 , 在学生 生物学 习的各个 阶段这种 广泛性 都会 体现 出来 , 然 而学 生的前科 学概念仅 表现在 客观具 体 的 生 物知识 上 , 对 于一些 抽象 细节化 的生 物知识 , 这种 前 概念基本 上涉及得很少 。
2 . 创造 认 知 冲 突, 帮助 前 科 学概 念 向科 学 概 念 转 化。在上一 阶段 的了解过后 , 教师 可对 回答 有偏差 的观 点直接说不 , 直指错误观 念 , 然后 给学生一 段时 间讨论 , 再进 行提 问 , 最终 给 出科学 概念 的答案 , 并讲 解其 中原
因。在创造认知 冲突时可采 用情境 创设 的方法 , 诱 导学 生倒 出思 想观 念 中的错误 观点 , 然后加 以指 正 , 一 方 面
生物概念教学要注重前概念以及概念的外延
掌 握生 物概 念往 往 是学 生获 得成 功 的第 一步 。 如
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好生物概念? 在生物概念教学 中教师应注重“ 体验式” 教学的运用 , 使生物概念的学
习水 到渠成 。 1 引发认 知 冲 突 , 验 中引入 概 念 体
质特 l, 生 而忽略了本质特性 。 例如有些儿童认 为鸟是 ” “ 会飞的动物”把蜜蜂 、 , 苍蝇都看成鸟 , 而不同意鸡 、
以出一个 问题 让学 生 巩 固学 生 的理解 。如 : 个 阳光 一
明媚的上午 , 树林里有一棵倒在地上的枯木 , 上边生 长 了蘑菇 、 木耳 , 还有以木材为食 的蚂蚁等各种生物 , 这棵枯木构成了什么( 生态系统 )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 构 成 了一个 什么 ( 群落 ) 7
1 教 学反 思 . 4
要先 学 习或 纠正学 生 的前概 念 , 样符 合 学生 对新 知 这 识 的认 知规 律 。 另外 , 概念 的外 延是 全 面理解 概 念 , 明
确本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相互联系 , 建立概念的知识结 构的必要条件。在这两个概念 的教学 中, 教师要注重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实例反馈 。 概念 的引入上 要 注重 学生 已有 的前 概 念 , 由浅 人深 地 在教 师 的引 导 下, 由学生逐渐接近概念 的实质。所 以, 在教学方法 上 , 重教 师 的引导 , 用教 师提 问. 时点 拨 的方 式 注 采 、 适
链和食物网。这些很简单的内容 , 教师经常强调但学 生 总是 忘记 。为什 么学 生记 不住 呢 ?
22 问题 探 讨 .
是生物圈。” 对于生态系统的类型则要求学生 自主阅 读 了解 。 。
因为教 师过 于强 调让 学生 记住这 句话 , 轻视 了 而
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 念转化的策略研究方案
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根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架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实施方案的要求,本子课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借鉴、参照有关教育学理论,结合课堂教学,主要在“促进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的策略”方面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概念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科学概念是人们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由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部门联合开发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在小学科学领域选择了“食物”“水”“植物”“声音”四个主题进行研究。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化我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他们将事实性目标转化成科学概念;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可以学习、教师能够把握的具体概念。
从教学目标表述的差异中,我们发现对科学概念的关注和研究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特点。
科学概念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发展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受到重视。
概念是有组织的、有不同覆盖程度的、用抽象语言表达的、超越主题和事实的一些观念和思想。
概念是一种组织性的观念,是一种心理图示,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抽象性和概念性。
“前概念”的提法最早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他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两类:日常概念又称为前科学概念、错误概念,实质上是学习者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
研究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方式、途径,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达到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
三、理论依据: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大脑并非是一片空白的,他们对这些概念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即为科学学习中的前概念。
前沿科学知识在学科教育中的引入与学习
前沿科学知识在学科教育中的引入与学习前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前沿科学知识的引入以及在学科教育中的学习,成为了教育体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前沿科学知识的引入对学科教育的意义与影响。
一、前沿科学知识的意义1.推动学科教育的升级与创新前沿科学知识不仅丰富了学科内涵,还推动了学科教育的升级与创新。
学生通过接触前沿科学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前沿科学知识的引入也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学科教育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前沿科学知识包含了学科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进展,学生通过学习前沿科学知识,可以增加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同时,前沿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前沿科学知识的引入也有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的发展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交叉和融合,而前沿科学知识作为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可以为跨学科交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学习前沿科学知识,学生可以增强对不同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
二、前沿科学知识在学科教育中的引入方式1.融入课堂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前沿科学知识的案例和实例,将前沿科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相融合。
例如,在物理课上介绍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应用,让学生了解量子力学在现代技术中的作用;在生物课上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和生物安全等问题。
通过将前沿科学知识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习效果。
2.开设前沿科学知识选修课为了更好地引入前沿科学知识,学校可以开设前沿科学知识选修课。
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对前沿科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更广泛的学科发展视野。
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和探索前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科学概念学法 指导初探
高中生物科学概念学法指导初探作者:高孝妃来源:《中学理科园地》2013年第03期摘要:生物学概念是构建和传承生物学科知识大厦的基本组成单位,又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科学概念的学法指导中要特别注重前科学概念的有效转化和概念图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概念;前概念;建构主义理论;意义学习;概念图福建省普通高中已经全面开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试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宗旨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既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学生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志。
这里所说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就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
其中生物学概念是构建和传承生物学科知识大厦的基本组成单位。
有数据表明,高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概念超过300个!看来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科学概念的学法指导将是值得探讨的实践性课题。
本文将就个人及备课组在近几年对高中生物科学概念学法指导研究中做法进行阶段反思。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概念是人脑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和改造的过程” 。
是“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科学思维中我们所用的概念就是科学概念。
我们在教学中多法并举全面开展科学概念的学法指导。
1. 充分了解前科学概念,顺利构建新的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也称为前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一般指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已形成的概念。
其内涵由于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恰当地扩大或缩小。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研究表明,“新经验的获得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而“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来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以丰富、调整或改造。
因此,学习的过程包含了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刍议前概念的成因、特征及教学对策
教学的过程中 , 教师未留意学生 的想法 、 教科 书 上 的错误或不当的模拟 ,皆可能造成学生的错误想 法 。教学的过程中 , 教师学科知识不足或错误 , 可 能 造成学生 的错误想法 , 而且更为根深 蒂固。例如 , 学 生在学习一些科学概念 时,运用类 比思维可得 到很 大帮助 ,但有时用其他概念来类 比推理一些科学 概 念时, 会 导致错误 的结论 。例如 , 汽车的速度就是汽 车本身 的移动速度 , 因此 , 由电荷定 向移动而形成的 电流 的传导速度就是 电荷定 向移动的速度 ;用导线 将 干电池 的两极连接起来 , 导线 中就有 电流 , 那么 , 用导线将磁铁的两极连接起来 ,导线 中也会 有电流 产生 。
前 概 念 的 成 因分 析 1 . 先入 为 主的 日常 生 活 经验
一
、
科 学前概念 的形成首先从感知开始 ,受个 体知 识经验 的限制 。由于认 知系统 的特性会导致在对科 学现象 、过程和材料进行感 知时形成 的表象产 生偏 差或失 真。知觉系统是一个有 限并具有选择性 的能 量加工 系统 ,它受 到人的以往经验和 当时兴趣 、 愿 望、 价值观等个 人因素 的影响 , 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 色彩 ,不是对感觉到的事物原封不动 、原汁原味的 “ 原貌” 反映, 而是经过各种感觉 器官和大脑相互 作 用 的结果。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差异也会产生对 同一 科学现象的不 同表象 , 父母 、 幼儿 园老师及与其交往 的其他的人 给出不正确的形 成概念 的信息 。
2 . 教 学要 求 的局 限 性
物。 例如 , 学生认 为“ 白色污染” 是 白色粉末造成 的环 境污染 ; 而“ 绿色科学” 则 是有关绿颜色 的科学 ; “ 冰 水混合物 ” 属于混合物 ; 某广告 中的“ 本饮料 纯天然 合成 , 绝不含任何科学物 质” , 这种错误 的表 述会让 学生对物质产生前概念 ,甚至认为人工合成 的科学 物质均对人体有害 的错误认识。 在我 国 , 科学普及还不够 , 电视 、 电脑 、 网络等大 众媒体所播放 的节 目中也会 出现不科 学的 内容 ; 或 在不具科 学性 的书籍 中得到的内容或定义 ;更甚 的 是把神话 真实化 , 如把“ 水雾” 说成“ 水蒸气 ” 等。 无知 的一些老人还跟孙辈们说“ 下雨是天掉的眼泪 , 打雷 是雷公发怒 , 天狗食月” 。在不正确的课外渠道得 到 前概念 占科学前概念 的绝大部分 ,而其 中又有很 大 部分是错误的前概念 , 不可忽略。
前概念研究及其对生物教学的启示
广 东省 河 源 市和 平县 涮江 中学 陈晓 岚
关 键 词 :前 概 念 ; 科 学概念 ; 生物教学 ; 教 学 策略 ; 生 物 教 学
1 . 前 概念 的基 本 内涵 科学概念源自变却相 当困难 , 而且 即使教 师
影响酶活性 的条件 . 同时也 把部分学 生认
为影 响酶活 性 的只有温 度 的错误 的前 概
及的领域 的广泛 和持 有前 概念 的群体 范 还要使学生对科学概念做 出正确的认识 ,
念纠正过来 建构起科 学概念 , 更重 要的是 他们学会 了认识世 界的方法 , 形成 了正确
的认识世 界的态度和价值 观。 2 . 3 . 2模型的作 用
是非正式 的、 未必 正确 的 、 可能 有一定 的 概念的转变相 比之下更 为困难 , 所 以更需
要深入持久的探讨。 2 . 1 揭 示、 分析学生的前概念 对学生介 绍前概念的相 关知识 , 使学生 明 白不仅是 自己, 其 他同学 , 甚 至教师、 科学
道理但绝非真理性的概念[ 1 】 。综上所述 , “ 前概念” 在本文 中的确 切含义是指 : 学生 在科学领域学习某一概念和 原理 之前 , 根 据 日常经验 或在学校教学情境 中 , 对事物
2 . 3对教学策略的总结 2 . 3 . 1 探究 的作用 建构 主义在学 习观上 , 强调学 习不是 知识 由教 师向学生 的传递 , 而 是学 习者 自 己建构知识 的过程 . 学 习者 不是被动 的信 息吸收者 ,而 是主动地建构信 息的意义 , 这种 建构 不可能 由其 他人 代替 [ 5 ] 。近年 来. 许多研究者基于 建构 主义 学习 的基本 学 习。在 生物 教学中 , 通过 问题解 决途径 能帮助学 生有效地 建构概念 。 主要思路是
生物教学中促进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策略
生物教 学 中促进前概念 向科学概 念转变 的策 略
◇ 江苏省张家港 市暨阳高级 中学/ 顾 晓英
【 摘要 】在生物教 学过程 中,经常会 遇到 学生 的前概念影响 科 学概念 的形成 的情况。本文结合教 学 实践 ,阐述 了高中生
念 的策 略 。
“ 地形图”中,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得以明确显露 ,有利
的 范畴 。在教 学 的过程 中 ,一定 要结 合实例 ,从 蜂群 中雄 二 、借助 概念 图 ,推动 前科 学概 念 向科学 概 念转变 概念 图 是 由节 点和 连 线 组 成 的 一 系 列 概念 的结 构 化 蜂 的例子 引 出单倍 体 ,从无籽 西瓜 中 引出 多倍体 。然 后通 过设 问进 一步 启发 学生 思考 :二倍 体 、单倍 体和 多倍 体是 表 征 。概念 图中的 节 点表 示某 一 命题 或领 域 内的各 概念 :
【 关键词 】前概念 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学 生在 学习科 学概 念之 前 已经在 日常 生活 和 以往 的 学
习 中积 累 了大量 的知识 经验 ,形 成 了大量 的教 学前 概念 ,
其 中有些 观念 是与 科学 概念 相一 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可 以作 为新概 念形
成 的 生长 点 。如 学 生 在 学 习 “ 生 长 素 ”概 念 之 前 已有 了
时 ,首先 向学生 指 出:地球 上绝 大多 数进行 有性 生殖 的生 计算 结 果 ;巧妙 设计 的启 发 问题 ;精 心策划 的课 堂讨 论 ; 司 空见 惯 的 日常 事例 等 ,使学 生对 一 些现象 所持 的 原有概 物均 为 二倍体 ,但 也有 少数 特殊 生物 不是 二倍体 。这 样 , 首先 给予 学生 的概 念就 是单 倍体 和多倍 体属 于染 色体 变 异 念 明朗化 ,然 后直 接 对其 提 出挑战 ,从 而 引发认 知冲 突 。
浅析高中生物概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中生物概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汉寿五中吴建军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也是各章节教材的基本骨架。
在教学中,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
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概念学习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影响学习效率。
以下笔者对高中学生在生物概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进行原因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没有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及明确概念的外延1.1 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时,往往不思考本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是什么?因此,对一些概念如由于表达概念的词语基本相同(如极核和极体),或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如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致使学生在学习时易混淆不清,在运用时产生错误的理解,把一个概念的某些属性运用到另一个概念中去。
1.2 解决方法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把握三点:1.2.1 讲清内涵外延,全面把握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属性或本质特性的反映,每一概念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内涵,即概念的本质;二是外延,即应用范围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概念本质和范围条件,使学生获得整体概念,如讲酶的概念时,提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内涵),而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外延)。
1.2.2 对表达概念的词语相同概念进行内涵与外延的比较明确概念的内涵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而明确概念的外延则有助于学生准确运用概念解决各种生物学情境下提出的问题。
1.2.3 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概念的要点,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的一节。
如“酶”的概念中,“活细胞产生”,“具催化作用”,“蛋白质”就是该概念的三个要点;“内环境”这一概念中,抓住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这一要点;“单倍体”这一概念中抓住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这一要点。
2、学生缺乏对概念生成过程的了解2.1 原因分析生命科学每一个概念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最新 生物学前概念的来源、特点及转化策略-精品
生物学前概念的来源、特点及转化策略一位学者说过:“过去我们是花时间去告诉学生我们知道些什么,现在我们则是花时间去询问和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法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想法,形成科学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或原理之前,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相关学科知识关联以及辨别式学习等,已经对常见事物和现象形成了一些非本质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为“前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基础或障碍,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在生物学学习中,学生经常表面上掌握了所学概念,可以做简单识记水平的问题,但是不能够自如地应用所学概念,一遇到理解应用型的题目就“卡壳”。
这往往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还没有完全、彻底地转变为正确的科学概念。
因此,只有真正地认识、把握学生生物学前概念的来源及特点等,才能更好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转化它,从而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生物学前概念的来源(一)日常生活经验因素生物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获得了不少生物学方面的感性知识,并且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日常生活概念。
这些概念对事物和现象的解释要求以满意为主,允许概念的模糊、不准确或不一致。
但是科学概念往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且是清晰、精确和一致的。
二者对事物和现象本质掌握度的要求不同导致学生形成前概念。
例如,因为在生活中了解了驴和马交配生出骡子,老虎和狮子交配生出狮虎兽,学生就会将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定义为“杂交”,但是在遗传学中杂交是指具有不同基因型的同种个体之间的交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社会媒体信息因素很多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的相关栏目或节目(如养生保健栏目或节目等)为了迎合民众的需求,加强了有关生物。
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
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包括科学、科学概念、教学和前概念的概念。
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概念是科学中的基本要素,是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教学是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是学习和教育的重要环节。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所具备的先验知识、观念和经验。
下面将分别从科学概念、教学和前概念的角度对科学概念教学的前概念进行讨论。
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核心,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科学概念具有准确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能够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和规律。
科学概念通常包括概念定义、属性和关系等要素,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思维推理和数学推导等方法进行建构和验证。
在教学中,科学概念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来达到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是科学概念传递和学习的过程。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实验、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科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所掌握的知识、观念和经验。
学生的前概念往往基于其日常观察和经验,具有直观性、片面性和错误性等特点。
学生的前概念可能会与科学概念存在差异和冲突,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成效。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通过对学生的前期认知状况的了解,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照物和桥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出发,逐步理解和接受科学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开展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事实,从而发现、纠正和重构自己的前概念。
前科学概念调查与转变的实践研究——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部分
先创设情境来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相关的 原有的错误观念 , 进而促使学生对原有 的错误观念
与科学概念的异同点做出 比较 , 由此引发认识冲突。
“ 内环境” 这一前科学概念的揭示 , 教师可设计如下 问题 串 : ) ( 内环境 就 是体 内环 境 吗 ?() 1 2内环 境 与 细 胞外液等同吗?( 体 内所有成分都是 内环境成分 3 )
进化过程中, 基因频率 的改变与生物进 化和物种形
成 过程 中的 区别 。
通过与概念相关 的题组进行变式训练 , 提供反
馈 , 实 现认知 顺 应 。这 一 步 是 概 念教 学 由知识 向 来 技能转 化 的关 键 。例 如 : “ 长 素 ” 重 性 的 特 对 生 两
点 , 以通 过题 组形 式进 行训 练效 果更 好 。 可
前科 学概 念 调查 与转 变 的实 践 研 究
— —
高 中 生 物 稳 态与 环 境 部 分
张爱 芳 , 晓婷 杨
( 山西省 范亭 中学 , 山西 原平 0 4 0 ) 3 1 0
摘要 : 学生系统地学 习生物学是从初 中阶段开始的 , 在开始学 习生物学之 前 , 个体 已经在 日常 生活 中认识 了许 多生物 , 拥 有了许 多生物 学概 念。大部 分为前科 学概 念和错误 概念。 学生的错 误概念 通过传 统的教 学策略很 难转 变, 为此提 出学生 由 前科 学概念和错误 概念转变为科 学概 念的五步教学策略 。 关键词 : 前科 学概念 ; 念转 变; 学策略 概 教 中图分类号 :6 3 9 C 3.1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l 50 2 l )9 0 6 5 17 —l8 ( 02 0 —02 —O
达、 自我 展示 的平 台 , 让教 师 更 了解 学生 对前科 学概 念 的认 识 , 而调整 自己的教 学策 略 。例如 , 从 在生 物
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常常成为教学的障碍,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这些前科学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可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误解或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错误认知。
解决这些前科学概念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科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概念,这里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7E教学模式,并探讨如何应用该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在“激发”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来解决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在学习光学的课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实验或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光学的兴趣,这样能够打破学生对光学的传统认知,从而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新的知识。
接着,在“探究”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科学知识。
在学习力学的课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纠正前科学概念。
然后,在“解释”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在学习生物学的课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生物现象的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学的概念,纠正可能存在的前科学概念。
在“评估”和“应用”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考试和课堂展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些环节,教师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通过7E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来解决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从而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针对高中生有关物质结构的前科学概念的探查研究
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叉 由原子核 ( 子 、 子 ) 质 中 与核 外 电子 构成 。不 同的 分 子、 原子有不同的大小. 是电子的大小 是一样的。 但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 3 %) 为既然分子和原子 约 6 认
有 大小 , 电子也 应 该有 大小 之 分 学 生对 微 粒 本 身 的相异 构想较 少可 能与学 习过程 中学 生受 到许多 图
次 的学 生 。
们对轨道形状的描述却各不 相同, 这在访谈 和问卷 调 查 中得到 了一致 的结 果。大 多数学 生认 为 电子按
照圆形轨 道在核 外 运 动 , 述 氦原 子 核 外 电 子绕 核 描 运 动 的轨 迹时 ,4 3 5 %的 学 生认 为 2个 电子在 同一 轨 道 , 同一方 向运 动 , 显然是 由原子结 构示 意图 朝 这 联想 到 ; 部分学 生认 为 电子 的绕核 运 动 是 受原 子 内
习高中物质结构知识之前对物质微观世界 的个人认 识, 确定学生的微观认识存在哪些相异构想, 探查主
部分为团体测查 , 工具是 自 的“ 编 高中生物质微观认识调查” 问卷。问 卷共有 l 题 , 中 1至 1 为判 断 正 误 并说 明 4小 其 2题
响等主题设计;31 题为简答题 , 1 、4 分别要求学生描 述电子运动状态和原 子序号与化学性质间的关系。 测查对象为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 2 个教学 班( 未学 “ 质 结 构 元 素 周期 律 ” 章 ) 物 一 的学 生 。共
收 回有 效 问卷 9 。 2份 研 究第 二部 分为个 别访谈 。访 谈对象 为 问卷答 案有典 型意义 的学 生 , 同时 兼顾 化学 学 习 中各 种 层
代化学 的新进 展 。这 6类 概念 均 与对物质 结构 的微
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问题意识和研究目的。
接着,通过对认知现状的分析和7E教学模式的介绍,探讨如何利用该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在转变学生前科学概念的策略部分将提供具体方法和建议,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展示。
对转变效果进行评价与总结。
在将展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与展望,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对教育实践的建议。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希望能为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果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学生、前科学概念、7E教学模式、认知、策略、案例分析、评价、启示、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足提示、修改建议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也需要不断更新。
许多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科学概念,即所谓的“前科学概念”。
这些前科学概念来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个人认知和经验积累,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不一致。
这些错误概念不仅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也会影响其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
1.2 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科学概念,这些概念可能与真实的科学知识相悖,导致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和误解。
这种“前科学概念”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可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形成阻碍。
急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并提高科学素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运用7E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前科学概念的影响,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培养出更合理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望为解决学生前科学概念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为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运用7E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聚焦“前概念”的科学教学
聚焦“前概念”的科学教学什么是“前概念”“前概念”是指在学习某一学科或领域之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是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前提。
在科学教学中,“前概念”指的是与某一科学领域相关的基础概念、原理、理论或实验方法等等。
在科学教学中,学习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掌握了与学科相关的前概念。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概念,那么后续的知识就很难理解和掌握。
因此,重视前概念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为什么要重视“前概念”在科学教学中,如果忽视前概念,会导致以下后果:•学生学习困难: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概念,很难理解新知识的含义,更难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学生对该领域的兴趣降低: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概念,他们对课堂上的内容可能感到举步维艰,对该领域的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学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概念,他们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很难发挥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重视前概念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重视“前概念”在科学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了前概念,有以下方法可供选择。
按照前概念分类教学一种方法是按照前概念进行分类教学,让学生先掌握前概念,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教授化学中,可以将原子理论、分子理论、化学键、反应类型等等“前概念”按照适当的顺序教授。
引入前概念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引入前概念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通过回顾前一个主题来引入前概念。
例如,如果教授“摩擦力”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之前已经学过的力的概念,再慢慢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前概念的方法,教师可以使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等手段来展示前概念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教授电流的概念时,教师可以使用实验器材演示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流的概念。
知识框架法知识框架法是一种建立前概念体系的学习方法。
通过分层渐进式的学习和理解,学生逐渐建立了前概念的框架,并将其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当中。
高中生物教案: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和创新成果
高中生物教案:了解生物科学的前沿和创新成果一、前言生物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创新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和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和创新成果,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细胞或有机体的基因组进行直接而精确的改变。
其中最为著名的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它可以精确地剪切DNA链,进而实现基因的编辑。
这一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基因的精准编辑,对基因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及农业领域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呈加剧态势,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议题。
创新的保护方法包括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开展动植物保育研究、推进可持续农业和渔业等。
同时,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有益物种修复和保护也在不断探索与发展。
四、药物研发的新动向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生物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近年来,新药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识别和靶向基因突变,从而研发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另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可以加速药物筛选和优化过程。
这些创新成果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五、生物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生物科学领域。
生物工程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将生物体系统应用于工业、医学和环境领域的问题解决。
合成生物学则是研究和设计新的生物体、改造已有生物体以及重建生物系统的学科。
这些领域的突破创新为生物科学提供了许多新的应用和可能性。
六、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质能、生物燃料电池、生物制氢等都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产生能源的新兴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2016. [2]陈彦芬.学生前科学概念的特点及对理科教学的启示[J].上海教育
科研,2014(10).
訝輲輬 2019 年 7 月·第 21 期 (总第 613 期)
一、诱发学生认知冲突,动摇其前科学概念 为了将前科学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教师必须动摇学生的 前科学概念,并建立科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尝 试解释事件,引发他们的概念冲突,发现矛盾事件,鼓励和引导 学生调整他们的认知,并建立符合科学概念的新概念模型。教 师可以使用两种特殊文本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第一,反驳文 本。反驳文本可直接呈现学生的错误概念。第二,非反驳性文 本。非反驳性文本首先提供与错误认知不直接相关的新信息, 从而激活学生心中与新信息相关的原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 冲突,而不应过分追求文本形式,忽略引起认知冲突的根本目 标。例如,关于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问题,学生通常根据经验和 过去的学习认为直接能源是一种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质,如葡萄 糖。此时,教师可以将“ATP”的概念直接以反驳文本的形式引 入。学生们还认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很大,因此认为 ATP 作 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在人体内的含量是巨大的。对此,教师 不需要打破学生的错误认知,而要为学生提供以下数据:ATP 在细胞中含量非常少,而细胞中的 ATP 只能进行约 3 秒的生 命活动,但 ATP 在细胞中形成不到 1 秒后将发生转换。累积以 后,成年人在非运动状态下 24 小时内需转换 40kg ATP。这个 矛盾的事实可以使学生思考并意识到 ATP 需要不断转化以满 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二、图形知识促进前科学概念的转变 生物教科书中有许多概念似乎相似,但实际上存在很大差 异。然而学生经常会对不熟悉的概念使用固有的思维方式来推 断含义,这是学生形成“有意识的”前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因 为在“有意识的”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存在许多相同的
【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
成才之路
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讨
殷俊才 (江苏省泰兴中学,江苏 泰兴 225400) 摘 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生物学概念的现有理解,即他们现有的前科学概念,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 学习。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前科学概念转换策略,帮助学生将前科学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 关键词:生物教学;前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3561(2019)21- 0084- 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 2017 年度立 项课题“生成性视阈下的高中教师角色研究 ”(课题编号:tjkyblx2017136)、 江苏省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 2018 年度市名师工作室重点专 项课题“高中生物前科学概念探查和转变策略研究”(课 题 编 号 : 2018jksmszdz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殷俊才(1982-),男,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 师,从事生物教学与研究。
元素。为了区分这两者,找到概念的本质,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图 形化的知识来纠正“有意识的”的前科学概念。例如,当第一次 接触一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时,一些学生产生了“有意识的”前 科学概念,即“单倍体就是一倍体”。为了区分单倍体和一倍体, 将这两个概念图形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以四倍体马铃薯为 例,将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片和单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图片以及一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片放在一起比较,就可 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单倍体和一倍体概念之间的差异,明白单 倍体不一定只包含一个染色体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 解释单倍体和一倍体来源之间的差异:单倍体是直接从某种物 种的配子发育的个体,而一倍体是指仅包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 体或细胞。
三、合理地复习巩固,以防止前科学概念反复 学生推翻前科学概念建立科学概念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 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学生很容易出现前科学概念反复 的现象。一些易忘记的科学概念将被前科学概念所取代,这是 学生形成“重复型”前科学概念的原因。课后练习和测验是在短 时间内重现知识的重要方法。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 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使用知识滚动复习的方法来编写课后 练习和测验,在学生遗忘最快的时期,将易忘记的科学概念重 新呈现,达到反馈整合的目的,从而纠正学生的“重复型”前科 学概念。例如,在“酶的化学性质”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酶就是 蛋白质的前科学概念。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会补充说到极少数特 殊的酶是 RNA,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例子几乎都是蛋白质 类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逐渐忘记“有一些酶是RNA” 的科学概念,并且很容易回到“酶就是蛋白质”的前科学概念。 为了纠正这种前科学概念,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编写课后练习和 测验,如有关酶的基本单位以及合成酶的位置的问题,检查学 生是否已形成“酶也可以是 RNA”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减少学 生前科学概念反复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实际学习中,部分学生在纠正错误的前科学 概念时常常存在困难。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深入了 解学生转移哪些概念有困难,为什么会出现困难,然后研究出 对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抓住学生 的概念误区,及时纠正错误的前科学概念,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前科学概念也被称为日常生活概念,即生活概念,它是人 在日常生活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而科学概念反映了教学活动 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 科学概念,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纠正和转变学 生错误或片面的“前科学概念”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 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