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民事诉讼法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

合集下载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近些年来,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逐渐得到了规范和完善。

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公共利益能够更为有效地得到维护和实现,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就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三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概述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指通过诉讼的方式,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针对损害、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国家利益等行为进行的法律维权活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并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关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主要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和价值1. 保障公共利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推行,有助于对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和制止。

这将有效地保障公共利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公正。

2. 促进社会公正通过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消除不公和不义,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制体系的平衡和稳定。

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民事公益诉讼案例分析1. 陕西宁陕县严格控制校外培训机构宁陕县教育局联合当地法院等机构,曾于近期正式启动民事公益诉讼,向一家非法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严厉打击。

该校外培训机构一贯不合法经营,影响了当地正规学校课程的推进以及家校合作的良性循环,直接损害维护教育公共利益的价值。

2. 重庆市民环境保护协会诉重庆造粮厂环境污染重庆市民环境保护协会与造粮厂的环境保护纠纷经过两年的司法过程,成功达成庭审,造粮厂在赔偿环境污染损失、采取措施优化环境方面都获得了重重判罚,这样有效文减轻对环境个体卫生的危害,维护在环境方面存在的公共利益。

3. 北京市某商业办公楼诉住户损害建筑物外观某商业办公楼诉一户住户造成其企业外观的损坏,经过法律程序,该户被判赔偿,这样有效保障了公共利益和办公楼的正常使用,显示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价值。

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作者:王汝强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8期【摘要】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范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是修改以后的民事诉讼法对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做出的一条特别的规定,这一规定形成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指定的法律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民事公益诉讼指的是,在民事或者经济活动中,公民、法律规定的机关以及有专门组织,对违反民事、经济法律法、侵害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程序,来维护国家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的诉讼行为。

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第一,民事公益诉讼保护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

它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顺利进行;第二,民事公益诉讼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由于民事公益诉讼覆盖的范围面比较广,由此决定它侵害的公共利益是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第三,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可能不是利害关系人;第四,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一方大多是具有强势地位。

造成环境污染或者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主体大多为大型的企业单位,因此被告方往往是比较强势的群体。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采取了列举加概括的方式。

法条中列举了两项民事公益诉讼的受理事项:环境污染或者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应当是某种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该行为就具有可被诉性,属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公益诉讼发言稿范文

公益诉讼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公益诉讼这一重要议题发表我的看法。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兴的司法手段,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我将结合我国公益诉讼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公益诉讼的重要意义。

公益诉讼是法律赋予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一项权利,旨在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

在我国,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益诉讼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公益诉讼可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例如,在环保领域,公益诉讼可以促使企业依法排放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公益诉讼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可以解决一些涉及众多当事人利益的纠纷,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

通过公益诉讼,可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整体生活质量。

三、公益诉讼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益诉讼可以促使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赔偿。

同时,公益诉讼还能警示他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明确公益诉讼的范围。

公益诉讼应聚焦于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避免滥用公益诉讼权利。

二、加强公益诉讼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热心公益事业的公益诉讼人才,提高公益诉讼的质量。

三、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建立健全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确保公益诉讼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公益诉讼宣传。

提高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公益诉讼的热情。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公益诉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加强立法,完善公益诉讼法律体系。

明确公益诉讼的范围、程序、责任等,为公益诉讼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强化公益诉讼审判力量。

提高公益诉讼审判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公益诉讼案件的公正审理。

对新《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对新《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浅谈对新《民事诉讼法》中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摘要】公益诉讼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领域的体现,它为社会主义民主公益救济方面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和司法保障。

民事公益诉讼的创立是在我国立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只是为这项诉讼制度的创立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具体的实施规则尚需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本文就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解与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下,2012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经过三审顺利通过了。

在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条规定对于公益诉讼而言是中国法制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并从此揭开了我国公益诉讼的新篇章。

代表了民事诉讼中一个新的生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笔者针对公益诉讼及其特点,以及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解和适用等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公益诉讼及其特点公益诉讼,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行为,请求人民法院进行纠正和制裁的诉讼活动,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后者称为一般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第相对于普通私益诉讼而言的。

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益诉讼,是指特定公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益诉讼的四个特点:一是主体的特殊性,其原告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不特定主体并且为的是抽象的公共利益;二是原告起诉的公益性,即为的是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该利益又可以分为扩散性利益(环境污染案件)和集体性利益(侵害消费者团体案件);三是诉讼中国家干预较强,由于此类案件多涉及到公共利益因此国家重视和干预程度有所增加;四是判决效力具有扩张性,在公益诉讼中权利受害人不一定全部参加到诉讼之中,有时需要扩张到裁判以外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引言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诉讼机制,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该制度的实施,为倡导社会公益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义、特点、目的以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义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是指通过法律程序,由符合特定条件的机构或个人举报、起诉行使行政管理权限的组织或个人侵犯、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

这种诉讼形式主要适用于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

二、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1. 公共利益导向: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行使诉讼权力,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的平衡。

2. 主体多元化:在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中,起诉人不仅限于被侵犯或妨害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还包括一些特定条件下的机构或个人,如公益组织、政府机关等。

3. 法律程序规范:与一般民事诉讼不同的是,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特定的法律程序,要求起诉人必须符合一定的资格条件,并通过特定的程序和证据来证明侵权行为。

4. 社会影响广泛:由于公益诉讼涉及到社会的共同利益,一旦涉及到公众关注的问题,其社会影响力往往比个人案件更大。

三、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利益相关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扩大社会参与: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的参与,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3. 促进公正与公平:公益诉讼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公正和公平,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共利益。

4.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公益诉讼制度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平衡社会各方利益。

四、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事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法律定位: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的立案条件、程序规定等,以及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专门法律。

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

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
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
目录
01 一、公益诉讼制度的 背景和意义
03
三、现状分析和展望 未来
02
二、公益诉讼制度的 程序构想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公益诉讼制度逐渐成为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本次演示主要探讨公益诉讼制度的程序构想,包括起诉条件和程序、 证据规则和证明
3、程序制度
也需要不断总结国内实践经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反垄断公益诉 讼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谢谢观看
3、程序制度
度构想方面,需要明确原告及其原告资格、证据制度和程序制度等方面的具 体内容。在现实探索方面,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反垄断公益诉讼案例,为 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3、程序制度
当然,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还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而 言,需要继续国际上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发展动态,借鉴先进的立法经验和实践做 法;
4、预算和人力资源配套
4、预算和人力资源配套
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预算和人力资源支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 设立专门的公益诉讼基金、引入专业的公益律师等方式来提高公益诉讼的效率和 效果。
三、现状分析和展望未来
三、现状分析和展望未来
当前,公益诉讼制度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原告主体不足、证据收集困难、诉讼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公益诉讼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在于: 1、保护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防止侵害公共利 益的行为发生。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公益诉讼是指由法律、政策和规定授权的机构或组织代表公众利益提起的诉讼。

而公益诉讼管理制度则是指对公益诉讼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其目的是保障公益诉讼活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果性,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法治秩序。

一、公益诉讼的本质和意义公益诉讼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安排,其本质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的意义在于,它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进程,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

公益诉讼是一种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惩罚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和个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水平,也是治理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公益诉讼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公益诉讼管理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来说,公益诉讼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公益诉讼活动的规范化和规范化。

公益诉讼领域的诉讼行为要求严谨、专业和公正,而公益诉讼管理制度能够在相关机构和组织层面确立公益诉讼活动的规范程序和标准,促使公益诉讼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和公正化。

2. 实现公益诉讼活动的高效运行。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还能够统筹规划和协调公益诉讼活动的资源配置和执行,促进公益诉讼活动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实施,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

3. 保障公益诉讼活动的合法性和效果性。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能够督促公益诉讼活动依法进行、合法实施,并对公益诉讼的成效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公益诉讼活动的符合性和效果性。

4. 促进公益诉讼活动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公益诉讼管理制度能够完善公众对公益诉讼活动的参与机制和监督制度,提升公众对公益诉讼的积极性和信任度,增强公益诉讼活动的公众性和公正性。

三、公益诉讼管理制度的构建内容为了更好地促进公益诉讼活动的规范进行,保障公共利益的维护和法治进程的实现,需要建立健全的公益诉讼管理制度。

其主要构建内容包括:1. 法律依据。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关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工具,可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相关立法和提供参考。

一、必要性分析1.保护公共利益: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对于那些涉及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社会福利等公共利益的案件,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机制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使公民更便捷地参与到公共利益的保护中,使国家、地方及公民都能从中受益。

2.完善法治体系:行政公益诉讼是法治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下,公民可以依法维权,促进法治的深入发展,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

同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促进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推动行政机关合法、公平、公正地履行职责。

3.应对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公民的身心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带动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国际经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公共利益,如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日本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

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实能够有效保障公众利益,为公民提供了一个行使权利的平台。

2.法律基础:我国已有相关的法律基础来支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如《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

虽然目前这些法律只是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但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更为牢靠的法律保障。

3.社会基础: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公民意识逐渐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问题的关注度也在增加。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公民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稳定与公正:公益诉讼是一种公共利益的维护机制,能够有效保护社会稳定和公正。

通过公益诉讼,能够制止和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领域的违法行为,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通过公益诉讼,能够强化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3. 制度完善和法治建设:公益诉讼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

通过公益诉讼,能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部门和司法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4. 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公益诉讼能够鼓励公众参与法律事务,增加民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通过公益诉讼,能够促进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普及,提高公众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举报能力,增加社会的公众监督机制。

总的来说,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公正、保护资源和环境、完善制度和法治、增强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浅论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浅论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浅论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作者:许红会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8期【关键词】公益诉讼制度;必要性公益诉讼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其是通过民间的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维护,对那些违法行为予以纠正的一种司法性援助。

工业诉讼区别与一般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涉及到大量的厉害相关者的公共政策性问题,并请求法院进行受理。

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十分广泛[1]。

一、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益法制保障的不足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呼吁要切实改变这种纵容公益违法行为现象的发生。

在民事诉讼法中对原告资格采用“适格说”,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近几年,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呼吁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增加了公益诉讼制度,即“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该条规定并未将公民个人列入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同时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范围界定不明确,无法实际解决公益诉讼中的问题,该条规定能否进一步完善后并颁布实施,我们拭目以待。

二、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公共利益的保护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建构包括公益诉讼在内的完善的法律调整机制和手段,以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感到自豪的同时,却发现我们的道德水准明显下降。

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无法满足的欲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金钱梦”很多人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底线”,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并以此为获得利益的筹码,这些违法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浅析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浅析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浅析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关键词】公益诉讼;司法实践长期以来,在我国公益诉讼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术语,而仅仅是一个学术用语。

2005年,以全国律协发布《公益诉讼苏州宣言》为标志,公益诉讼正式进入我国司法视野。

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民诉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五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条款的增设具有宣示意义,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从而正式将公益诉讼制度纳入法制层面,公益诉讼入法,不仅有助于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遏制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相关违法侵权行为,而且有助于在消费者维权、反垄断、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众多公共领域形成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可喜局面,进而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培育、建构和养成。

但不可否认,新法对公益诉讼的表述依然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让公益诉讼真正走入司法实践,还需要细化有关规范,制定配套的执行细则。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特征公益诉讼是一个与私益诉讼相对的一个概念,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法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并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

相对于普通的民事诉讼而言,民事公益诉讼有如下的特征:(1)民事公益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公益诉讼仅仅是对国家机关执法能力不足的补充与协助,而非取代国家机关进行执法活动。

一般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换言之,民事公益诉讼的建立可以更方便、更有力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2)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一般是与民事诉讼标的无直接的利害关系的特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者个人,换言之,不直接受害也能起诉;而一般民事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与他人发生争执或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公益诉讼制度

公益诉讼制度

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提起诉讼来行使诉讼主体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我国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公共利益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手段。

公益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一般由具有直接权益的当事人主动提起诉讼,而公益诉讼制度则是由特定主体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提起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

这种制度突破了传统诉讼模式的局限性,更好地保障了公众共同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首先,公益诉讼制度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综合性问题,而环境污染的危害不仅限于个体或团体,更是对整个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潜在威胁。

公益诉讼制度便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保护环境、生态平衡。

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地方环保部门、环保组织、社会团体等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以保护环境为目的,通过司法手段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其次,公益诉讼制度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费者权益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特别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在公益诉讼制度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可以代表消费者提起诉讼,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加强了对不法商家的监管和制约,也提高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促进了市场品质的提升。

再次,公益诉讼制度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

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公众普遍关注。

公益诉讼制度为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诉讼维护食品药品安全,惩治违法行为,保障公共利益。

同时,公益诉讼制度的开展也推动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强化。

总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保护了环境、维护了公共利益,也为社会公正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然而,公益诉讼制度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探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探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探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由检察院、公益诉讼组织、特定组织或个人提起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公益诉讼。

该制度的出现,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完善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与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的法治体系中,法律保障了每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由于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或者其他原因,这些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

此时,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了一种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除了保护个人权益外,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也可以帮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一些环境保护、消费权益保护、劳动就业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旦出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公益诉讼就可以发挥作用,对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惩罚,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对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公益诉讼可以通过司法程序对行政机关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有助于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公益诉讼的存在也会迫使行政机关更加谨慎地履行职责,以免触犯法律或侵害公共利益,从而促进了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

针对以上意义,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实践中的一些成效。

与此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在推进该制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设计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

在确定起诉主体、程序安排、诉讼费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导致该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运作。

二、相关制度配套不足。

浅析新民诉法视野下的公益诉讼制度

浅析新民诉法视野下的公益诉讼制度

问题和争议 , 值得 我们 继续思考 。 ( 一) 积极 意义— —公 益 诉讼 制 度人 法 为实 践
打开新局 面 。
首先 , 在 立 法 层 面上 , 新 民诉 法 中公 益诉 讼 制
度的建立具 有里程 碑式 的意义 , 解决 了公 益诉讼 立 法上 的空 白, 为公 益诉讼 化解制 度层 面 的难 题揭 开
诉 讼 的立法规定 只有 一条 , 内容过 于原则 , 缺 乏可操 作 性。 需要在理 论 和 实践 中继续探 索和完 善。 本 文依据公 益诉 讼制度 的立 法现状 , 分 析 了公 益诉讼制度 入法 的意义 , 并对现 有法律 规定 的理解 和 制度运行 过程 中应该注 意 问题 进行 阐释 , 以期能够促进 我 国公 益诉讼健 康发 展。
定 的机关 和有关 组 织 可 以 向人 民法 院提起 诉 讼 。 ” 公 益诉讼制 度人法 , 彻底 改变 了公 益诉讼 无 法可依 的状态 , 是 公益 诉 讼 制 度破 冰 的关 键 之举 。然 而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作者简介 : 周春 丽( 1 9 7 9一) , 女, 河北南皮人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 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 诉讼法学。
关键 词 : 新 民诉 法 ; 公 益诉讼 ; 制度分 析
中图分类号 : D 9 2 3 . 8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8 8 5 ( 2 0 1 3 ) 0 1—6 4—0 4
作为一种 原则性 的规定 , 公益诉 讼 制度仍 面 临大量
近年来 , 食 品 安全 和 环境 污 染 事 故 等 重 大侵
益维护方面 , 如果行政机关 能够依法办事 、 执行 自
己的职责 , 侵害 公共利 益 的事件 可 以减少 很 多。如

公益诉讼法保护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法保护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法保护公共利益公益诉讼是指由特定机构或个人代表公众利益起诉违法行为,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公正。

公益诉讼法作为我国司法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为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公益诉讼的意义公益诉讼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益诉讼可以有效维护公共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行为可能对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而公益诉讼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确保公共利益得到保护。

其次,公益诉讼可以推动法治进程。

通过公益诉讼,可以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提高法治水平,推动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最后,公益诉讼也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

通过公益诉讼,可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公益诉讼法的出台背景公益诉讼法的出台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对维护公共利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有法律制度对公益诉讼缺乏明确规定。

因此,为了推动公益诉讼的发展,保护公共利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

三、公益诉讼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明确了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公益诉讼适用于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案件。

同时,提出了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必须符合法定资格的要求。

其次,规定了公益诉讼的程序和赔偿标准。

公益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理和执行等环节,确保了公益诉讼案件的顺利进行。

赔偿标准则通过数量化和比例化的方式,确定了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最后,加强了公益诉讼的组织和监督机制。

公益诉讼由特定机构或个人提起,同时需经行政机关的批准。

对于公益诉讼的结果,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确保公益事业的有效推进。

四、公益诉讼法的意义和挑战公益诉讼法的出台对于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推动法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公益诉讼的推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还不够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公益诉讼的意义

公益诉讼的意义

截至今年六月,试点地区办理相关案件九千余件公益诉讼促进依法行政(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国)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明确写入这两部法律。

这标志着我国以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从试点开展到全面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改革基本实现了顶层设计的目标:一方面增强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另一方面,弥补了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缺位,增强了公益保护的制度刚性。

检察机关在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两年试点取得丰硕成果没有任何立项手续、环评报告,安徽省阜南县住建部门就将一块农用田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场使用,长达16年之久。

这块垃圾场日均垃圾填埋量多达260余吨,累计堆放垃圾超过70万吨,却露天堆放,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

2016年,阜南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这一情况后,数次向住建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采取补救措施.阜南县住建局一直声称已采取相关整改措施,但实际上却并未纠正违法行为,生活垃圾仍在持续倾倒、堆放,周边环境也没有得到实质改善。

最终,阜南县检察院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判决,确认被告阜南县住建局将农用地选址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使用的行政行为违法,并责令被告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对涉案垃圾填埋场的无害化处理,并修复区域生态环境。

“我们力争比法院判决期限提前一年完成垃圾填埋场场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阜南县副县长姜宁说。

阜南的变化,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的结果.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最高检在北京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

两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来自最高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其中,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527件,国有资产保护领域案件1583件,案件覆盖所有授权领域;督促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12.9万公顷;督促1700余家违法企业进行整改;通过公益诉讼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9亿余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民事诉讼法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
作者:芮庆文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1期
【摘要】早在2012年的时候,我国就通过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引入了公益诉讼制度这一概念,将公益诉讼划分到了立法的范围之内,不仅满足我国法治社会构建所提出的要求,也给公益诉讼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公益诉讼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对公有资产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进行维护,是一种十分有效公共利益保护手段。

因此,本文针对新民事诉讼法下的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公益诉讼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在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之下的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为日后研究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民事诉讼法;公益诉讼;制度;意义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
古罗马是公益诉讼的发源地,同私益诉讼相比,公益诉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社会上公共的利益进行保护而产生的诉讼,除了法律之中有特别的规定之外,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提起公益诉讼。

对于公益诉讼来说,它主要的目的是对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保护,是私益诉讼的一个相对概念,在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中的第55条中规定了:“对社会环境进行物质污染或是侵犯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定的机关或是相关的组织就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从这一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公益诉讼之中,它保护的主要对象就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是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名义向法院提出诉讼,从而由法院对违法者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虽然在新民事诉讼法中,对于公益诉讼的规定较为概括,而且对于公益诉讼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的权益和资格,还有公益诉讼受理的范围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可是新民事诉讼法下的公益诉讼,还是为公益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也提供了重大的意义。

二、新民事诉讼法下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
对于公共诉讼来说,社会公正目标的具体体现就是它所拥有的现实意义。

如今,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屡有发生,而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就必须要对社会弱势群体加以关注。

也就是罗尔斯在第二正义原则中的第一条所提出的内容,应该要保障和实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权益。

要想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就必须要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而公益诉讼是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一个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它与弱势群体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二条内容中规定了:“民事诉讼,主要是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进行维护,通过人民法院对事实加以查明,运用法律的手段对案件进行公平公正的审理,从而解决社会的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党委书记,潘剑峰教授曾经说过:“只有通过建立公益诉讼
的程序,才可以对公共的利益实施更好的保护。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国的社会上频繁爆发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事故,公益诉讼制度不仅可以对公共的利益进行危害,同时也可以保障公共利益在受到侵害的同时防止损害的进一步扩散,通过建立公共诉讼的方法,不仅可以对社会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维护起到一个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民事诉讼法下的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为保护国有资产提供有利条件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国家所具有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也可以保障国家能够得以正常的运行和发展,在我国的国有资产之中,国民经济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可是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速度却是十分的惊人,随着近几年以来有损国家经济利益的案件频繁的爆发,根据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和预测,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速度逐步提升,以6%的速度进行流失,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天我国都会流失上亿元的资产,可是这些资产的流失却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并没有任何人提出对它的流失进行权益的保护,因此,资产的流失就无法通过司法的程序来进行统一的管辖和监督,而新民事诉讼法下的公益诉讼制度却给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同时也为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案件的办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法律基础,从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法律制度的漏洞进行了弥补和健全,如此便为我国国有资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也对我国的国有资产进行了维护。

(二)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提供有利条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有个别的企业或是个别的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对环境展开的肆无忌惮的破坏,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污染,侵犯了其他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例如,渤海溢油事件等等。

而公益诉讼的权利,为人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带来了希望的曙光,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不仅可以对侵害他人权益的个人和企业造成一定的打击,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这也就意味着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市场秩序稳定提供有利条件
最近几年以来,假冒商品虚假广告以及欺诈性的商品等事件频繁的发生,对消费者的权益产生了一定的侵害,而且这些事件往往受害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大多数都是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权益进行了侵占,例如,早在先前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同时也危害到了社会的公共利益,然而目前来看,我国的政府对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除了实施的一些监督和投诉工作之外,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受理,这就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得到应有的精神赔偿和经济赔偿。

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那些伤害消费者权益的公司和企业,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聘请优秀的律师,而且这些律师也有丰富的经验来处理这一类的纠纷,相对这些经济团体来说,消费者就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之中,最后的结果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受到了侵害,而且也没有获得应有的赔
偿。

然而,随着新民事诉讼法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它不仅给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带来了一定的曙光,也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在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消费者就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向有关的部门提出诉讼,如此不仅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维护,也确保了市场的秩序,保障了经济市场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总结
民事诉讼法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又取得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展,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对社会上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进行维护,同时也可以保障社会公共的利益,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芬. 我国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4(3).
[2]汤维建. 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J]. 中国审判新闻月刊, 2012(76).
[3]齐树洁,苏婷婷. 公益诉讼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J]. 现代法学, 2015(5).
[4]廖中洪.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 现代法学, 2013(3).
[5]叶明. 公益诉讼的局限及其发展的困难--对建立新型经济诉讼的几点思考[J]. 现代法学,20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