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19课 枣儿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
改编成戏剧
可以将《枣儿》改编成一部具有地方 特色的戏剧,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 展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和人物性格,让 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
改编成电影
可以将《枣儿》改编成一部电影,通 过镜头语言和视觉效果,呈现出更加 真实、生动的乡村风貌和人物情感, 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愁的情怀。
与其他学科知识点联系(如历史、地理)
分组
0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组内成员来自不同地区。
讨论内容
02
让每位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或风俗习惯,包括其
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制作过程或庆祝方式等。
小组展示
03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地丰富
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
角色扮演:模拟导游介绍自己家乡旅游资源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乡愁情怀表达对当代青少年教育意义
01
02
03
激发爱国情感
通过《枣儿》中对故乡的 深情描绘,引导学生感受 家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 认同感和归属感。
传承家庭美德
作品中家庭亲情的展现, 有助于学生体会家庭温暖, 培养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的家庭美德。
树立乡土观念
引导学生关注乡土文化, 了解农村生活,从而培养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 感与责任感。
细节理解
推理判断
仔细阅读文章中的细节信息,理解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同时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
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和线索,进行推理和判断,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意义。
写作技巧指导: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梳理思路
在写作前,先梳理自己的思路,明确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有助于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习题课件:19 枣 儿(共15张PPT)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习题课件:19 枣 儿(共15张PPT)

惊慌 ,历经再见时的恐惧,终于凝望时
8.画线句中,“她”两次说“不要怕”,仅仅是在安慰女儿吗?请写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示例)“她”两次说“不要怕”,不仅仅是在安慰女儿,也是在给自己打气,
从“脚下一阵瘫软”和“强抑住胸腹的翻腾”中可以看出,“她”在孩童时受毛毛 虫惊吓留下心理阴影,长大后仍心有余悸,所以“她”说“不要怕”其实也是在给 自己打气,暗示自己要克服恐惧。
(示例二)我认为这里的“蜕变”,是指一个人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面对毛毛虫时,
主人公开始很害怕,后来克服了恐惧,最后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种变化,就是 人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示例三)我认为这里的“蜕变”,不仅指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过程,也是心灵成长的
过程。主人公在经历了不同角色的转变后,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学 会了接纳。在接纳中,生命获得了更多的领悟,心灵变得安宁,对周围的人、事、物 给予尊重,从而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19


1.字音字形 童谣 ( yáo ) . 翘首( qiáo )

羡慕 ( xiàn mù ) .. chóu chú( 踌躇 )
蓦 然( mò ) . 囫囵 ( hú lún )吞枣 ..
2.词语理解 犹豫不决。 . (1)踌躇: (2) 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3)翘首: 抬起头来望。 . (4) 蓦然 :突然地。 (5)囫囵吞枣: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交钱,你明知这是一个诈骗电话,该如何劝她不要上当受骗呢?(不超过60个字)
答案:(示例)王奶奶,这样的电话明显是诈骗您的,五十元手续费就可以分到数百万
元,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呢?千万不要被这些诈骗分子迷惑了。
二、直击中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蜕 变 蔡浩淇 她用胖嘟嘟的小手紧握着婴儿床的栏杆坐着,舌尖不住地舔着刚长出的两颗门牙, 灵澈的眼珠子骨碌碌地转动,四处张望。初夏晌午的阳光穿过葡萄棚,在她身上洒满了 点点金圈。一片葡萄叶摇曳着飘下,落在她的脚跟前。 她挪动一下圆滚滚的胖腿,好奇地望着那片落叶。一个黑点在树叶边缘晃动,过了 一会成了一条肥厚的黑线,滑过树叶表面,不声不息地直朝她游动。带毛的黑线爬上了 她白嫩的脚踝,小腿肚,膝盖……她觉得一阵刺痒,那肥厚的黑线直往上爬,越来越近,毛 茸茸的身躯越来越大。转眼间一团黑毛已附在她肩上 , 黑团中有两粒小眼直盯着她。 “达达——,达——达——”她惊慌地尖叫,小手死命地挥舞 ,重心一个不稳,躺卧了下 来。那黑团又开始移动,逐渐逼近,逐渐庞大……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成果展示
“枣儿”一词出现的相关语句:
✾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吃的枣儿。 ✾我儿子就叫枣儿。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 听我讲故事。 ✾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枣儿”
是亲情的象征 是故乡的象征 是传统生活的象征 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成果展示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 个捡枣的男孩儿,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 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 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 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 回到自己的身边来,来吃家乡的枣儿。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蓦然口气温 和)爷爷帮你擦干净。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
一边听我讲故事。
作为过来人, 他怀旧而又传统, 面对生活的变化,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那,咱们喊喊?
不失爱心、不失希 望而又有所失落。
成果展示
老人 老一辈的农民形象
老人
男孩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 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不知道。
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 他继续留守家园。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老人 老一代的长者形象
老人
老人 老人 男孩 老人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9《枣儿》课件(21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9《枣儿》课件(21张PPT)
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 《枣儿》全文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密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挚感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道德、伦理、亲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奖。 男孩因“捡枣儿”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
枣儿是苦涩的,因为枣儿里也包含着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孩子的寂寞与期盼、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 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背景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 到城里打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道德、伦理、亲情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枣儿》以呐喊的方式对 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 础上又努力唤醒人们心中的温暖亲情,企盼和呼唤人们正确认 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
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些失
落。
男孩
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 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老人,好奇而懂事, 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剧中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为何不在农村?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 现实?
老人的儿子: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外面的世界。 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抛弃旧家,在城里另成新家。
写作特色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也都富有象征意味。例如,男孩说枣 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 人性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回来时会给他带巧克力,在这 一细节中,“巧克力”与“枣儿”具有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 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 征。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19《枣儿》课件(35张PPT)

九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19《枣儿》课件(35张PPT)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运用象征手法。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 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 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 “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 人物的感情。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 这“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解疑释难】
1. 怎样认识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 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在外,他继续留守 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 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 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 念旧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 而又有些失落。(2)剧中的男孩则是年幼的新生一 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
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 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 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达标训练
【基础过关】
(8)男孩[wú kě nài hé(
)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
(8)男孩[wú kě nài hé( 无可奈何 )地走到 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
A.好的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十足;不好的
情绪可能使人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常四爷:(对王利发)邪!

第19课《枣儿》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3、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读 一读,想想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
本文总结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 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 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 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 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 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男孩遇老人
童谣收场
父母疼爱
老人念儿子
男孩思父亲 呼唤亲人
枣儿名字的由来 枣儿尿脖子
枣儿树下尿尿
藏枣儿为父
内容二
“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这首童谣 在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 在剧中起的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 融入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因而在内容上强化了 剧中的小情景,升华了全剧的思想内容。
枣儿
孙鸿
目录 /Contents
介绍作者
思考&探究
内容讲解 总结
介绍作者
作者简介
孙鸿,1964年出生于西藏林芝。安康学院中文 系教师,教授职称,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 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陕西师 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系中国散曲研 究会会员、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会员、陕西省 作家协会会员、安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康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安康市专业技术任职 资格评委库评委、安康学院校训创作者。
创作背景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 人们的思想 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 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 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 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 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 出了善意。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共45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共45张PPT)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 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 奖.优秀演员奖。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9课
《枣儿》
孙鸿
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 法。 ●2、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 章主题。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能关心、关爱身边 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把握剧情 朗读指导: 分角色朗读课文。 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 稚嫩、可爱的情调来; 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 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 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整体感知
2、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 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 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 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 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 才能吃出个甜味。
★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 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 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1、朗读课文,把握剧情 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4、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个句子表明了卖猪人什么样的心情?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枣儿节选》优秀ppt课件25张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枣儿节选》优秀ppt课件25张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等待中的老人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
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见老老人不人语) 爷为爷,你什怎么了么? 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男孩?
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 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 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 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 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 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 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类似今天的空巢老人。
男 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 (见老人沉默,自语)
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 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
(见老人不语) 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等待中的老人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男孩的期盼 父亲的冷落
男 孩 (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吃。 老 人 枣儿到了口袋里就想回家了。 男 孩 (低声地)……我在等我爹。 老 人 爹嘛,天天回来的,急什么。 男 孩 不,我爹他—— 老 人 他怎么? 男 孩 我爹兴许今天能回来。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把握剧情
2、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 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 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 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 “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 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 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ɡ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载.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

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

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

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孤ɡuǎ( ) 装载.( )àn( )然失色(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才疏学浅”中“疏”的意思是( )A.疏忽B.关系远,不亲近C.浅薄D.分散,使从密变稀(4)把画线的句子改为一个整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

B.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C.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B.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巨大反应。

C.外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4.将下列四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京剧用“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

它用扮演的方式, , 。

, ,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

①这样的演出形式从南宋时代就已经基本形成②为观众讲述一个文学化的戏剧故事③通过戏剧人物音乐化的演唱和程式化的虚拟表演④并且一直具有极强的市场魅力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二、综合性学习5.家风,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借助枣儿这一物象表达的思想感情;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和修辞手法;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篇章结构,理解作者借助枣儿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成语、修辞手法等。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枣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枣儿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篇章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3)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让学生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

(2)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评改,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篇章结构2. 生字词、成语3.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并解释其意义。

(2)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

2. 答案:(1)略(2)例:秋天来了,树叶像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尝试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提高写作水平。

第19课《枣儿》作业(共32张PPT) -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作业(共32张PPT)  -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为号召更多的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请设计一条宣传 标语。
播撒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
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 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 丧气站住) 老 人 怎么了? 男 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 人 噢? 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 男孩的语言体现了他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性格。
2.“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 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它 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这些对人物动作、表情做简要说明的文字,在剧本中叫作 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推动剧情的发展有 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这里的几处舞台 提示,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 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而罗切斯特先生为什么又硬要这样掩盖真相呢?他的一位客 人受到了伤害,他自己上次也差一点遭到谋害,两次犯罪企图 他居然都悄悄掩盖起来,一概置之脑后!还有最后一点,我看出 梅森先生对罗切斯特先生唯命是从,后者的坚强意志完全左 右了前者的软弱性格,他俩交谈中的寥寥数语就使我对这一 点确信无疑。很明显,在他们过去的交往中,一方的被动性情 已经习惯于受另一方主动精神的影响。可是,既然这样,听到 梅森先生到来时,罗切斯特先生为什么又要惊慌失措呢?
(C)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
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右图是对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中一个问题的统计,写出 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第19课《枣儿》课件(共28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共28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爷爷,你怎么了?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象征意味
不中看却很甜的熟枣象征着老人, 表现了老人因年老,而被儿子遗忘的 深深失落感。
“迷路”是指新一代人情感的迷失、 人生的迷失,象征着现代化进程中传 统的失落和精神家园的失落。
①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一颗枣儿从树
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 男孩是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
②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 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处处表
男孩 可好吃了!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 现了儿童纯真可爱又善良懂事的天性。
分你吃。
“巧克力”与“枣儿”的对比使这种
③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 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剧本
主要矛盾 矛盾类型 矛盾激烈程度
矛盾复杂程度
卢孟实振兴 人与社会、
多重复杂矛盾,既有
福聚德与周 人与人之 《天下第一楼》围人拆台的环 环相扣
主人公与烤鸭店内诸 人的矛盾,也有人物 与各种军阀势力纷争
的社会之间的矛盾。
《枣儿》
老人与男孩
矛盾比较缓和,对
对亲人的期 人与社会 亲人的思念以一种 矛盾简单、单一,期
探究:如何理解《枣儿》的作品主题?
①表现感人至深的亲情和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②反映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③反映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④表现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
追寻。 ⑤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
儿,是留给我爹的。
思考: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018年年初,一张“冰花男孩”的图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照片中一名男孩站在教室里,头发、眉毛、睫毛还有衣服全 都被冰花覆盖,脸蛋被冻得通红。此情此景感动了全国。校 团委积极参与“青春暖冬行动”,号召同学们伸出双手,聚集 关爱的力量,帮助留守儿童温暖过冬。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手法。
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__(, ;)爱
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______在爱 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本题考查对“阻塞”和“阻挡”意思的理解区分。
7.【训练点:段落的作用】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 童谣,有什么妙处?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内容和结构上入手, 抓住题的主干进行回答
内容上:这首童谣中的“枣儿”蕴含着父母对子女 的疼爱。开头和结尾都引用这一首童谣,强调了这种亲 情。
结构上:首尾呼应。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 谣形式开头,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 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由哼唱变成呼 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 开头相呼应,又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直接改变语意,不符合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分号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分句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
8.【训练点:戏剧中的象征手法】剧中“枣儿”象征着 什么? 本题考查课文的主题大意,依照题干,抓住重点 回答。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 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二、精段品读
阅读选段“男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 晒……金钩钩,银钩钩,骗人是小狗。”,回答问题。 9.节选的对白,反映了老人和男孩之间怎样的一种情谊?在对话 中,老人说“我等儿子回来”,男孩说“我要回去等我爹”,这两 句台词又反映了哪一种情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爸爸让我交出考试卷,我无•可•奈•何• 地递了过去…… B.好的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十足;不好的情绪可
能使人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 •••
C.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政府
首当其冲。 ••••
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阻塞”改为“阻挡”。 (3)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本题考查对语境的理解,合理运用关联词
只有 (4)仿照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 供清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下列对《枣儿》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枣儿》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故事情节和对话角色的 感情揣摩,合理回答即可。
老人和男孩之间是一种十分纯真的情谊。 老人和男孩的台词反映出一种“至爱亲情”。
10.“(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作者借男孩台词里的“迷 路”一词,想表达什么?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故事情节揣摩作者 心理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合理回答即可。
我校团委定于2019年2月13日下午5点,在学校礼堂召开 “青春暖冬行动”的筹备会,希望各班团支部书记按时参加。
校团委 2019年2月12日
19枣儿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chen
jué
A.竹匾• (biǎn) B.咀嚼(jiáo)


C.囫• 囵(wú) D.翘• 首(qiáo)
时辰• (chēn) 掸• 土(dǎn) 钢盔• (kuī) 沮• 丧(jǔ)
雕塑• (sù) 蓦• 然(mò) 踌躇(chú)
• 凝• 视(níng)
表达当今社会青壮年对传统的迷失,对情感的迷失, 对人生的迷失。
11.分析“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
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从阅读老人和小孩的对 话,以及他们所处的地方背景,了解“巧克力”真正的含 义是什么,合理回答即可。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 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认识与使用。 示例:用刚毅去融化冰雪,用爱心去温暖寒冬。
(2)校团委定于2019年2月13日下午5点,在学校礼堂召开 “青春暖冬行动”的筹备会,要求各班团支部书记按时 参加。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条通知。
本题考查“通知”的写作规范,并结合语境进行 编写。
通知 各班团支部书记:
6.填空。
(1)《枣儿》是一个____话__剧____小品,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 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其作者是____孙__鸿________。
(2)本剧以“____亲_情_____”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 “____枣__儿____”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一、语文要素训练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D.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家长喜• 出• 望• 外• ,看到了他升入重
点中学的希望。
3.对下面两个画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①很多家 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 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 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不合逻辑,故错误
乡情。
B.《枣儿》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注重
亲情和心灵沟通。
C.《枣儿》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家庭中青壮年离开乡
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精
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D.《枣儿》中,作者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
纯真。
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