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1高等教育学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一门学科,具有特殊规定性.高等教育现象相对于一般教育现象而言,具有特殊性/专业性。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
2 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一般追溯到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3 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三种类型。
4.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应该始于清末至今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5 .1978年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高等研究教育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高等教育研究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的转变。
6. 1984,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7 一般而言,在学术界比较权威的衡量一门学问是不是学科的标准有三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公认的专门术语和方法论体系。
8.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9. 教学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高校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有效的传授给学生,不懂得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就很难做好教学工作。
大学的学科教师,应既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家。
10 所谓专业化的工作,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专业活动本身的智力性质及其对理论知识的较高要求,使专业人员在获得从业资格之前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并且终身接受这种学习。
二是专业活动的复杂性和较高要求标准,使得专业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是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11.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中国十大名校最新排名最顶尖的十所大学
中国十大名校最新排名最顶尖的十所大学“中国十大名校”的称谓多来自于民间的自发评判,并没有明确、稳定的评选标准,请广大网友理性讨论,下面是按照不同标准的评比,仅供参考。
“中国十大名校”的称谓多来自于民间的自发评判,并没有明确、稳定的评选标准。
第一档(两牛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清华,北大第二档(认同度高的十大名校)第一类(加第一档组合为中国四大名校):复旦,上交第二类(十大名校没有争辩的学校):浙大,中科大,南(京)大第三档(有能力争夺十大学校的985):武大,西交大,人大,哈工大,同济,中山,华中科,吉大,北师大,北航,川大这几所都是有能力争的学校。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京师大学堂是它的前身。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的存在意义非凡,标志着我国高等近代教育开始发展。
北京大学是我国文科专业的最高学府,在北京大学你可以感受到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老师都是国内专业的权威人物,可以学到真正的知识。
清华大学,说完北大就不得不说一下清华,如果说北大是我国文科专业的最高学府,那么清华就是理科的最高学府。
清华大学也是一所历史非常悠久的·高等学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也经历了好几次的迁移,最后战争结束后,正式迁到北京,近几年清华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有很多杰出的科技成果。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
周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系,被外国媒体叫做东方剑桥。
这所学校的校园环境也有杭州的园林风格,一共有七个校区都有护校河包围。
除了美丽的景色,浙江大学的学风严谨,出了很多各个行业的精英人物。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立于1905年,建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这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复旦大学的占地面积很大,校园景色也不错。
另外复旦作为重点高校,也有很多王牌专业,像是经济学、物理学、电子等学科的专业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
上海交大,这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母校。
这也是一所有一百多年建校历史的学校。
上海交大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悠久的办学传统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中国近代以来职业变迁之大学教师
中国近代以来职业变迁之大学教师说起大学教师,“大学”这个概念就首先要明确。
中国有“大学”是开始于近代,那么中国第一所大学又是什么?当然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京师大学堂即后来的北京大学,但事实上,京师大学堂只是我国第一所综合类大学,而我国的第一所“大学”,从2002年9月28日的《天津日报》来看,应该是始于1895年“北洋大学堂”,即当今的天津大学。
我们的职业变迁也由此开始。
1895年“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建立后,盛宣怀任校长,其广招教员,开启了我国的大学时代,而大学教师一职,也随之而来。
盛宣怀任校长后,北洋大学堂的首批教职人员有,美国著名教育家丁家立,教育大师吴稚晖,著名学者罗瘿公等,日籍学者渡边龙胜,以及与爱因斯坦私交甚笃的美籍学者富拉尔等。
在各领域均是一面旗帜的他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大学教师。
然而,北洋大学堂无论从其建校目的、其师资生源及其教学方向来看,都很难构成近代普遍意义上的大学,故而,从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起,中国学界终于迈进了大学时代。
清末1903年张百熙等人所拟定的《任用教员章程》规定, 正教员以将来通儒院研究毕业, 及游学外洋大学院得有毕业文凭者充选。
副教员以将来大学堂分科毕业考列优等, 及游学外洋得有大学堂毕业优等中等文凭者充选。
[1] 可见大学堂正副教员都可从国内学校毕业者与得国外学校之文凭者中选聘, 且没有任何偏向。
由此可见,清末政府的文件已经官方认可了大学教员这一职业,并且迅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任用章程和规定。
当然,北京大学(1912)的教师任用机制也并非完全制度化,校长通过学界人脉等发现人才并且引进学校成为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期教员任用的重要过程,而学界权威推荐(如李大钊由章士钊推荐入北大)和政治派系因素也成为清末民初大学教师入职的重要因素。
进入民国时期,民国政府设有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部,故对于国立大学及其教员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其中大学教育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大学令》的颁布。
第21课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
现
5、1905年清政府废除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詹天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 科 佑 线 技 侯德 《制碱》——“侯氏制碱法” 榜
本课知识你掌握了吗
1、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约 ( ) A.1 000年 B.1 300年 C.1 500年 D.2 000年 2、中国近代史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 (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南开大学 D.同济大学 3、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是 ( ) A.1905年 B.1906年 C.1909年 D.1910年
隋朝 唐朝 完备
宋朝
改革时期
起源
明朝
清朝末期
鼎盛时期 废除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尽头。
看图说史:
清准 代考 科证 举和 考补 试考 证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朝, 发展 朝, 明清时期实行 取士。
清 朝( 举抄 子满 作五 弊万 的字 小) 坎 肩
一、教育的变革和
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二、詹天佑与
京张铁路 三、侯德榜与
詹天佑其人,京张铁路的修建
侯德榜和他的“红三角”牌纯碱、
“侯氏制碱法” 《制碱》一书及“联合制碱法”
原因
教 育 变 革
表
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大量涌入,传统教育与科举制度 的弊端,变革势在必行。 1、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 师同文馆(1862年)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2、戊戌变法中1898年光绪帝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3、辛亥革命后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 北京大学。 4、新文化运动时期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奉行“兼 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近代天津百项中国第一(社科部122)
近代天津百项中国第一一、填空1.1888年,李鸿章建成总部设在天津的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是北洋海军。
2.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是天津机器局东局。
3.近代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个胜利是1859年的大沽口保卫战。
4.1910年,近代教育家卢木斋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所水产学校是直隶水产讲习所。
5.1908年,教育家林墨青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培养音乐、体育师资的专科学校是天津音乐体操传习所。
6.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组建中国第一所警察学校“天津警务学堂”,翌年更名为“北洋巡警学堂”。
7.1903年,袁世凯在天津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座新式监狱“犯罪习艺所”后更名为天津监狱。
8.1904年,袁世凯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个劳动教养机构是“游民习艺所”。
9.在近代中国,被中外媒体唯一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城市是天津。
10.1889—1927年,天津先后修建了金华桥、金刚桥、老龙头铁桥、金汤桥、万国桥(今解放桥),使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修建开启式铁桥的城市。
11.1906年,天津建成环形有轨电车线路,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公共交通设施的城市。
12.1931年,北宁铁路局建成中国第一座铁路公园是天津宁园。
13.1918年,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所铁路中学是扶轮中学。
14.1912年,天津开办中国第一条联运业务的铁路是京奉铁路。
15.1880—1911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建车站和修铁路,使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拥有“两干线三车站”的城市。
16.1894年,天津铁路公司修建中国第一座铁路大桥是滦河大桥。
17.1883年,天津成立中国第一个市政工程机构——工程局。
18.1892年,天津英租界工程局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通商口岸租界市政厅,别名戈登堂。
19.1886年,电灯照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城市夜间照明最为完善的街区是天津旧英租界。
20.1890年,李鸿章在天津建成中国第一座机器铸币厂是北洋铸币厂。
21.1905年,清廷在天津设了中国第一座国家造币厂是户部造币总厂。
恪守“实事求是”校训“严谨治学”方针 北洋(天津)大学开启中国近代教育航程
讲授认真 ,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 ;对学 近 代 工业 体 系的 创立 和现 代 经济 社会 的 生严格挑选 ,严格考核 ,严格管理 ,并 发 展 做 出 了 不 可 磨 灭 的 贡 献 。2 1 年 01
天津大学校徽
多为中外硕学鸿儒 ,尤以美、 日、英、
法 、德 、俄学 者 任主 课 ,教 材也 多 采用
大法官徐谟 ,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
北 洋大 学 的毕 业生 。
天津大学现有 7 个一级学科 国家重 新校区 ;二期建设完成后 ,进驻学生数 点 学科 :化 学 工程 与技 术 、光 学 工程 、 将达 到 3 0 0人 。 00
天 津大 学 新校 区规 划设 计方 案 ,凭 北 洋 大 学 的 创 办 , 不 仅 推 动 了我 仪 器科 学 与技 术 、材料 科 学 与工 程 、建 学生 )为本 ,方便学 生 学 习 、 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 筑学、水利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和 8 借 以 人 ( 生活 的理 念 ,面 对 历史 、面 向未 来 的空 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 个 二级 学 科 国家 重点 学科 :流体 力学 、 用 ,更 重要 意义 在 于 :它结 束 了 中 国延 机 械设 计 及理 论 、动 力机 械 及工 程 、 电 间载 体 ,紧 凑密 集 的路 网规 划以 及可 持 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 力 系统 及 其 自动化 、微 电子学 与 固体 电 续发 展 的思 路 ,最终 征服 了专 家 、天 大 了 中国近 代教 育 的航程 。 北 洋 大学 的校 训为 “ 实事 求是 ” , 子 学 、通 信与 信 息 系统 、检测 技 术 与 自 师生 和海 内外校 友 。其特 点一 是 以人 为 本 ,前卫 理 念 特 点 二是 青坪 沐 暖 日, 动 化装 置 、结构 工程 。 天 津 与 奥 运 有 着 极 深 的 渊 源 ,而 风雨 有连 廊 ;特 点 三是 科学 路 网 ,绿 色 由建 校初 期 北洋 大学 原 校长 、著名 法学 这些渊源中又有着不胜枚举的 “ 天大记 出行 ;特 点 四是核 心思 想 ,大学 之 道 。 家赵 天麟 首倡 并 承继 至今 。 “ 事求 是 ” 实
第十二章_清末以来的近代学制改革
第十二章清末以来的近代学制改革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定环境中。
但它并不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教育上的反映,而是外来军事技术、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制度对传统中国科举教育进行冲击的结果。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这成为中国教育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其后历经40余年,以建立军事学堂为基点,洋务派兴办了一大批新式学堂,从而为近代学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而“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的相继出台,极大地促进了清末以来我国新式学堂和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的普及,并逐渐在制度上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近代学制的产生虽说在洋务军事自强运动和维新变法之后,我国的新式学堂大量增加,这客观上使长期以来沿用的以科举选才为中心、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古代学制框架已无法进行。
但新建学堂的主办者多因观念不同,在学校性质、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诸方面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又颁布“兴学诏书”,令“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①各式学堂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堂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给予明确的规定。
于是,“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相继出台,中国有了自己全国性统一的学制,这可以说既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
一、“壬寅学制”的制订1902年8月15日,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制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奏呈批准并颁布,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政府名义正式颁发的学校系统文件。
它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共六份文件,总称《钦定学堂章程》。
因这一年为阴历壬寅年,故史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的颁布是中国新学制的开端,“教育之有系统自此始。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
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北京大学的简单的介绍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
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
作为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开创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商科、农科、医科等学科大学教育,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进程。
展开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 大学堂匾额[1]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名称)建立的学校,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
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
[2]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
全校共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1个,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多出32个)。
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也是第一所招收研究生的中国大学。
中国校名之最中国校名最长的学校竟然有55个字
中国校名之最中国校名最长的学校竟然有55个字中国的学校已经多的数不清了,关于中国校名这一块也引发了很多趣事,我们就来点硬功夫,来看下中国大学校名的长度,最长的那个,你能一口气读完吗?关于中国校名的长度01提到最多的,挑战系数却一般的较长大学校名,是各大实力高校的分校,比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是不是只要认真,就可以轻轻松松一口气读完。
但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这些还是有点难度的。
02比分校校名再长一点的,挑战系数难的大学校名,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校名,比如:西安交通大学英国利物浦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有多少伙伴,可以一口气读完。
小编表示,60%的人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哟……03而比以上两者更有难度,长度更长的大学校名,是军事类院校校名,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武汉武警指挥学院再比如04以上算是大家熟悉的,咱们来一个难度系数高的,据说,这是连本地人都不能一口气读完的超长校名哦。
1)新疆有个地级行政单位,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该地有一所学校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师范学校2)内蒙古有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叫东阿巴嘎东阿巴哈纳尔西浩济特联合旗,该地有一所学校叫:东阿巴嘎东阿巴哈纳尔西浩济特联合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此,只能奉上“大佬”二字05最后,送上我国最长的校名如果你算上中专的话,还有更长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和布库什喀尔博依纳克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学院买依墩卡萨克能科特奈分校该校一共55个字,很多网友看到都表示很无奈……看完以上,是不是觉得又涨知识了!中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沙漠上的大学:榆林学院榆林学院坐落在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唯一一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大学。
不过,校方可能不是特别喜欢这个标签,所以,近些年的绿化使得在学校内很少能见到沙漠的景象。
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院位于广汉城郊,有广汉、绵阳、新津和洛阳4个分院,占地面积1164万平方米,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学。
吾爱吾校,吾更爱真理——对武汉大学建校年代及相关校史问题的沉重反思
吾爱吾校,吾更爱真理——对武汉大学建校年代及相关校史问题的沉重反思吴骁2003年,武汉大学举行了隆重的110周年校庆。
这是武汉大学自2000年四校合并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校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然而,在这次校庆期间,互联网上却出现了大量质疑与反对的声音(据笔者当时观察,主要来自素以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自居的天津大学与建校年代紧随其后的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的学生和校友),不少网友纷纷质疑武汉大学并没有110年的历史,更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有些质问的声音甚至还伴随着缺乏基本人格修养的恶毒攻击与谩骂。
而更糟糕的是,面对各种指责,武汉大学的学生和校友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被各种强烈的质疑弄得狼狈不堪,舆论形势极为不利。
当时,本人正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读研究生二年级,见到母校声誉遭受如此羞辱,实在忍无可忍,便专门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发布在互联网上,为武大的校史追溯问题进行辩护(这篇文章现在在网上都很容易找到)。
是时,我对武汉大学校史的了解尚处于入门阶段,这篇文章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当时对本校校史的认知水平。
文章发表后,可以说迅速扭转了互联网上对武大极其不利的舆论局面,质疑的声音虽然并没有完全消散,但至少也减弱了很多,甚至还起到了让天津大学的少数校友也开始对本校校史进行反思的效果。
事后,还有武汉大学的校友专门给我写信,称我的文章澄清了其心中长期存在的疑惑,并使其对母校校史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了解和信心。
这样看来,我这篇文章的传播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自从我研究生毕业、留在武大工作,开始长期从事武汉大学校史研究之后,随着自己对本校校史的研究和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对自己当年所抱持的某些观点竟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怀疑。
我逐渐认识到,我过去在武汉大学校史追溯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在史料掌握极不充分、同时又受到自己“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与片面、狭隘的爱校情结等非理性因素的干扰下而得出的,在我个人所慢慢发掘到的越来越多的历史事实面前,正一点一点地失去了立足之地。
九龙朝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九龙朝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创办于B戊戌变法时期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是1898年发生在我国的一次向西方学习制度,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
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康有为。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材分析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的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中国近代社会,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
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历史,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归纳出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学习和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对于中国进步的作用与意义。
课前准备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维新派的改革能走多远?这次改革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历史遗产?二、进入新课(一)维新派背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为什么说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
为什么说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究竟哪一所大学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止。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非常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非常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多源萌生和多样发展的真实历史进程。
“西学东渐”中诞生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诞生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被引入、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发生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第一次浪潮之中。
1571年,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西式小学——圣保禄公学。
1594年,其升格为大学,并以圣保禄学院之名正式注册成立。
这不仅是中国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所西式大学、教会大学,而且是整个远东地区创办最早的西式大学之一。
圣保禄学院的办学体制以葡萄牙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科英布拉大学当时的章程为参照,并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修改。
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这所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可谓达到了大学的标准。
1896年,圣约翰书院经改组.1905年,该校将正馆学制统一改为四年,年底,按照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条例成功注册,其中文名称也在不久后正式改为“圣约翰大学堂”。
圣约翰书院建校初期,曾经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过多个“第一”:第一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第一场运动会,第一个校友会,第一个研究生院,第一份学校发行以及学生自办的英文刊物,第一次引入考试名誉制、选科制等西方教学制度,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学体育馆……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逐渐发现,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官办新式学堂。
1892年,洋务派官员盛宣怀出任津海关道后,开始筹建一所新式大学。
盛宣怀是江苏武进人。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
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
容闳与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容闵与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王杰【摘要】建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是天津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大学。
容阂作为中国首位留美接受现代教育的留学生,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对于北洋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容闵在北洋大学建立与发展中的开创性、奠基性贡献及其思想理念上的深远影响,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驱的重要历史地位。
【关键词】容闵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办学思想容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
他“以西方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兴学强国”理想,对北洋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北洋大学堂是天津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大学。
其建立与发展得益于容阖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及一系列有效举措。
容阂在北洋大学建立与发展中的开创性贡献及思想理念上的深远影响,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驱的重要历史地位。
一容阂对于北洋大学堂建立的思想影响1847年初,容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学习,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王杰,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所长。
197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长达7年的系统地接受西方现代高等教育,以及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使容阖开阔了视野,具备了较为先进的现代意识。
回国后,他提出了四项富国自强计划:“一,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
二,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材。
三,政府宜设法开采矿产以尽地利,并兼筑铁路以谋运输之便利。
四,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词讼,以防外力之侵入。
”①他的计划与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推行的“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不谋而合。
洋务运动重视“实业”,回国之后的容阂被推荐至曾国藩处,他向曾国藩进言:“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
”②他受到曾国藩重用,被派发去美国购买制器之器。
这样的经历,也促使他反思中国教育,并提升了对于工程教育的认识。
“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天大与北大之争
“中国第一所大学”的天大与北大之争作者:李丰耀来源:《小康》2018年第11期北京大学作為近代中国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民津大学(前身为北洋犬学)也自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这是为什么?看似风格迥异的两校有什么历史渊源?中国近代新式学堂诞生很早,1862年清政府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学堂,但是真正创办大学还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老大帝国不敌蕞尔邻邦,有识之士纷纷觉醒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高潮。
在此背景下,中国近代大学应运而生。
就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同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时任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奏请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帝御笔朱批“该衙门知道”,北洋西学学堂就此成立,转年改称“北洋大学堂”,分为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两级,初设工程、矿冶、机器、律例四个学门,学科的设置反映了盛宣怀办理洋务的实际需要。
学堂历任督办从盛宣怀开始都由津海关道兼任,直接上级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王文韶到袁世凯都有所过问。
因盛宣怀同时兼任津海关道以及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总办,学堂开办经费就由天津海关关税、电报局和招商局捐银组成,合计每年五万二千两。
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端棻、工部尚书兼官书局大臣孙家鼐等人分别上书,请求在京师推广学校、开办大学堂。
1898年,光绪帝半年之间连发多道上谕要求从速举办京师大学堂,6月11日光绪帝颁布百日维新的改革纲领《明定国是诏》专门指出:“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
”钦命咸丰九年状元、光绪帝师傅、时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负责筹办。
在由康有为委托梁启超起草的《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规定“京师大学堂,为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
规模当极宏远,条理当极详密”。
“各省近多设立学堂,然其章程功课皆未尽善,且体例不能划一,声气不能相通。
广东省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高分突破第八单元第26课(含答案)145536
广东省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高分突破第八单元第26课试卷考试总分:4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1.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8年7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它创立于什么时期A.洋务运动时期B.百日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民国时期2. 京师大学堂设立于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 1897年近代中国人创办了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个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C.新华书店D.生活书店4.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
这些教科书的出版()A.说明了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B.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D.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5.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和《申报》刊登的香烟广告。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民族民用工业举步维艰B.营销方式实现了现代化C.开始抵制洋货救国保民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6. 1912年6月,一位德国记者来到中国南京,他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国演义》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C.大街上有男子穿中山装、女子穿旗袍D.百姓向政府官员行跪拜礼7. 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等工具书,大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机构出版的。
这个文化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大公报C.中华书局D.三联书社8.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A.中华书局B.商务印书馆C.新华书店D.申报出版局9.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产生的时间是( )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
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天津大学北洋园内的“北洋大学堂”纪念碑亭盛宣怀“钦字第壹号”文凭及其获得者王宠惠大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现代教育发展起步较晚。
直到109年前的1895年,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大学才宣告建立,使得天津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
北洋大学就是今天天津大学的前身。
19世纪90年代初,盛宣怀提出办正规学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说到北洋大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盛宣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
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
由于擅长洋务,盛宣怀被委以重任,他先后任电报局总办、天津海关道,并负责筹办芦汉铁路、中国通商银行等。
在办理洋务事业中,盛宣怀深感“每逢办理交涉,备尝艰苦”,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
盛宣怀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
最初他创办了一些附属于企业的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
但这些学堂在学制和课程方面都只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随着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世纪90年代初,盛宣怀开始提出要办正规的学堂,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北洋大学初称北洋西学学堂,校址在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
天津是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许多最早的工业产品就诞生在这里。
天津工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很多高级人才。
1892年,盛宣怀就任天津海关道,他看到天津优越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决心在此办一所新式学堂。
盛宣怀与当时在天津自办中西书院的美国人丁家立来往密切,经常研讨办学之事。
经细致研究,两人将办学章程、办法、实施计划草拟完成,并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报奏北洋大臣王文韶。
王文韶于1895年9月30日上奏光绪皇帝,10月2日,光绪皇帝御批准奏,并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
近代中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岭南大学
近代中国第一所高等学校——岭南大学
方靖
【期刊名称】《羊城今古》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中国近代的教会学校是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西
方列强侵华的历史紧密相连。
其办学宗旨是培养能够取代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使中国全面向“基督”开放。
显然,其初衷是希望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而不是培养其异化力量。
岭南大学作为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教会高等学校,在中国教会学校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而且由于身处岭南地区,其办学又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教会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点。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方靖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简论近代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地位
2."健康第一"指导下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与评价的研究——郑州大学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践与研究
3.高等学校“三化”异步教学工程——第一章高等学校教学必须改革
4.近代中国第一个民间摄影团体——北京光社
5.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
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第一轮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在天津,寻找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在天津,寻找中国近代第
一所大学
黄金生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你在海棠的花海中情深流淌,我在马蹄的荷池旁低吟浅唱。
'这是南开和天大这对天津高校CP,曾经掀起改编《南山南》热潮之时出现的一句歌词,每到4月上旬,开得像小山一样的海棠把天津大学装点得热闹非凡,而每年6月,粉白嫣红的荷花正在南开马蹄湖竞相绽放,亦成为校内一景。
自2012年开始,天津大学每年4月会举办海棠节及校园开放日活动,邀市民、各地游客入校赏海棠花。
在活动当天,还有诗歌朗诵、人文社科讲座、学生社团书法绘画展、乐器演奏和歌舞表演等文化活动。
【总页数】6页(P84-89)
【作者】黄金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2
【相关文献】
1.天津大学,巍巍学府北洋高 [J], 杨潇
2.巍巍学府国之大学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简介 [J],
3.巍巍学府国之大学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作者:吴骁《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3日13版)究竟哪一所大学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争论不止。
从逻辑上讲,答案理应是唯一的,只要有一种说法能够被证明与史实完全相符,那就意味着其他所有说法都是无法成立的。
不过,由于“大学”一词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弹性,再加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非常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若在“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一语中附加上若干特定的修饰用语,那么,多个冠以“第一”名号的说法也是可以并存的,而且还能更好地反映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本文作者以梳理史上各式各样的“第一”大学,构筑了一条近代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土地上萌芽、滋生,并不断成长、推进的“时空轴”,客观地展示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非常特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多源萌生和多样发展的真实历史进程。
“西学东渐”中诞生的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澳门圣保禄学院诞生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被引入、移植到中国的土地上,最早发生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第一次浪潮之中。
1571年,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澳门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西式小学——圣保禄公学。
1594年,其升格为大学,并以圣保禄学院(俗称“三巴寺”)之名正式注册成立。
这不仅是中国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所西式大学、教会大学,而且是整个远东地区创办最早的西式大学之一。
圣保禄学院的办学体制以葡萄牙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科英布拉大学当时的章程为参照,并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修改。
其课程设置既包括神学、拉丁文、哲学、文学、历史、地理、法律、艺术、音乐、人文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在今天被视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科目,也包括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其教学形式、考试方法、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制度均仿照欧洲大陆的大学制度而设立。
学院还拥有一个藏书4000多册的图书馆以及印刷厂、诊所、药房、天文观象台等办学设施。
总之,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这所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可谓达到了大学的标准。
1762年,圣保禄学院被葡萄牙政府当局关闭。
在其前后长达168年的办学历史中,这所学院培养了数百名高级专门人才,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师生中不乏利玛窦、徐光启、艾儒略、毕方济、汤若望、南怀仁、吴渔山这样的著名学者。
虽然它早已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在中国土地上开西式大学之先河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容抹杀的。
国门洞开后教会大学的再度出现:登州文会馆和圣约翰书院过去一段时间,有不少学者认为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圣约翰书院1891设立正馆(即大学部),首批招收学生2人(次年再招1人),正式开设了三年制的大学课程。
1895年,正馆首批3名学生毕业。
1896年,圣约翰书院经改组、扩建,成立由文理、医学和神学三科组成的大学部。
1905年,该校将正馆学制统一改为四年,年底,按照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条例成功注册,“得授予美国大学毕业同等之学位”,其中文名称也在不久后正式改为“圣约翰大学堂”。
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建校初期,曾经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过多个“第一”:第一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第一场运动会,第一个校友会,第一个研究生院,第一份学校发行以及学生自办的英文刊物,第一次引入考试名誉制、选科制等西方教学制度,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学体育馆……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逐渐发现,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是位于今山东蓬莱的登州高等学堂。
1864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府城开办了一所学制6年的蒙养学堂。
到了1873年前后,添设“高等科”,“分置正、备两斋,正斋视高等学堂之程度,即隐括中学于内。
备斋视高等小学堂之程度,而隐括蒙学于内”,学堂的英文名称也随之而更改为登州高等学堂。
此时,登州高等学堂的实际程度已与当时西方的高级中学大致相当,还附带开设了相当一部分大学课程。
正斋学生进行了大量自然科学实验,实验课的内容甚至比狄考文早年在美国读大学时所见的还要多。
1877年1月,登州高等学堂第一届3名学生毕业,狄考文在为他们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的同时,将学堂名称正式更改为文会学馆(简称文会馆),“因此馆将天下至要之学汇聚于兹,取以文会友之意也”。
后来,由文会馆沿革演变而来的齐鲁大学,便将这三人视为该校的第一届校友。
登州文会馆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的众多“第一”可谓数不胜数——第一套全面、系统的自然科学课程,第一批通行全国的新式教科书,第一个使用阿拉伯数字等西方现代数学符号,第一个引进X射线理论知识,第一个使用发动机、亮起电灯、制造电子钟,第一个使用白话文教学和写作,第一个引进西方现代音乐声学理论,第一首学堂乐歌,第一个发展学生自治组织……事实上,登州文会馆不仅仅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当时,文会馆拥有“中国最多和最好的物理、化学仪器设备”,与同时代的“美国普通大学一样好”。
曾先后担任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曾盛赞文会馆为“伟大的山东灯塔”,认为“中国任何高等学校都没有像狄考文博士创建的登州文会馆那样进行完全的科学教育”,为此,在1897年京师大学堂尚在筹备之时,他就一次性地聘请了12名文会馆毕业生前去任教(目前能核实姓名的有8人),其所聘西学教习中只有1人不是文会馆的毕业生。
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在省城济南筹办山东大学堂(次年改为山东高等学堂),并聘请登州文会馆第二任馆主赫士来堂担任总教习,赫士亲率18名文会馆师生受聘前来,并以文会馆的办学实践为蓝本,制定各种管理及教学制度,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山东大学堂成功开学,成为全国各省大学堂创建工作的突出典范。
至20世纪初,在登州文会馆“领有毕业凭照,效力于教界、学界者,以三百数。
踪迹所至,遍十六行省”,北至东北,南达云南。
除了京师大学堂与山东大学堂之外,在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震旦大学、燕京大学、山西大学堂、金陵大学、江南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浙江高等学堂、之江大学、雅礼大学、河南高等学堂、云南优级师范学堂等全国各地的多所高校(包括它们的前身在内),均有文会馆毕业生在其中任教,在这些地区的近代高等教育事业逐渐兴起与初步发展的过程中,输出了大量宝贵的人才资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洋务运动造就的官办高等专科学校: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以学习“西文”和“西艺”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官办新式学堂。
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学校。
最初,该校只是一所外语学校,1867年,京师同文馆在增设了天文算学馆之后,才算初具近代新式教育性质。
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招生录取标准,并开始不定期地从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调取优秀学生来馆学习。
大约在1876年,京师同文馆公布了一个“八年课程表”,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其中前五年的课程与今天的中学教育大致相当,而后三年的课程——“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地理金石”“富国策”等,即使以现今的标准来衡量,也已经基本达到了高等专科教育的程度。
从1871年到1897年,京师同文馆又先后增设了德文馆、医学馆、格致馆、东文馆。
1876年,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实验室和博物馆。
1888年,又建立了天文台和物理实验室。
随着学科设置与仪器设备的日益丰富,京师同文馆的现代高等教育特征也愈加显著。
至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设于福州的求是堂艺局,初分为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修法语,学习轮船制造,后学堂修英文,学习轮船驾驶;后经陆续添设,至1897年,已拥有造船、绘画、艺徒、匠首、驾驶、练船、管轮、电报八所学堂,这些学堂在习惯上一般统称为福建船政学堂(或福州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最早设立的驾驶、造船两个专业,学制最初定为5年,后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6至7年不等。
在此期间,除了学习一些相当于中学程度以及少量略高于中学程度的数理基础课程外,还要掌握一门外语,并通过长期的实际训练,掌握一门比较高深的专门技术(驾驶或造船),因此,其办学层次毫无疑问达到了高等专科程度。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福建船政学堂可谓在国内开创了“厂校一体”“产学一体”的办学体制,并且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非全日制成人教育集于一身。
此外,该学堂还于1875年在全国率先派送毕业生出洋留学。
以上种种办学举措,在中国教育史上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两相比较,由于京师同文馆在开办之初并不具备现代高等教育特征,其正式开创自然科学专门教育的时间要晚于福建船政学堂,而且最初的实际教学水平和学生程度也大不如后者,因此,福建船政学堂实足以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危机催生的最早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1892年,洋务派官员盛宣怀出任津海关道后,开始筹建一所新式大学。
1895年他上书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希望能奏请光绪皇帝开办一所“天津中西学堂”。
盛宣怀筹设的这所学堂,虽名曰“中西学堂”,但其章程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均属“西学”范畴,王文韶索性直接改为“西学学堂”,然后向光绪皇帝上奏折《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西学学堂禀明立案由》。
两天之后,光绪皇帝就在这份奏折上作出了“该衙门知道”的朱批,然后又以军事急件的形式,当日就送返天津。
以上细节,充分反映出当时的朝野上下对于尽快建立起一所新式大学,实现兴学强国的愿望之迫切。
1895年11月8日,《直报》上刊登的一篇政府公告出现了“天津设立头等二等大学堂”的表述。
12月7日,英文版的《京津泰晤士报》也刊登文章,并标有中文标题“北洋大学堂见闻”,文章结尾对盛宣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建起了一所西方式的大学表示了高度赞赏,并用中文再次明确标示了“北洋大学堂”的名称。
由此可见,“北洋大学堂”这一名称,在其建立的当年便已启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被政府当局正式冠以“大学堂”之名的高等学府。
北洋大学堂开办之初,其头等学堂设有律例、工程、矿务、机器四个学门。
其中,律例门开中国法学高等教育之先河,其余三门工科学科亦均为当时欧美发达国家工科大学中的前沿学科。
后来,北洋大学堂又一度添办过铁路班、译学班(包括法文班、俄文班)、师范班等临时性质的学科专业,但仍以法科和工科为其主要学科特色。
1899年底,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头班25名学生完成了四年的学业,经直隶总督考试合格后,成为中国人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1900年初,当时年仅19岁的王宠惠,从北洋大学堂获得了绘有蛟龙出海图样的“钦字第一号”“考凭”,上面记载着他在四年修业期间学习过的所有课程——英文、几何学、八线学、化学、格致学、身理学、天文学、富国策、通商约章、律法总论、罗马律例、英国合同律、英国罪犯律、万国公法、商务律例、民间词讼律、英国宪章、田产易主律例、船政律例、听讼法则,足见其为比较专精的高等法学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