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字彦方太原人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古诗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翻译赏析

古诗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翻译赏析

古诗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翻译赏析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出自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翻译】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凭借品德高尚称着乡里。

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他已经心怀羞耻,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过。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

可见王
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文言片段训练2

文言片段训练2

文言文段落翻译练习班级:姓名:1.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译文: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译文: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译文: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译文: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译文: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译文: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译文:4.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1)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译文:(2) 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5.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文言文趣味故事2

文言文趣味故事2

women古代折狱故事连载八(原文、注释、译文)三十一、沉夫呼妻选自《智囊补》①湖州赵三与周生友善,约同往南都②贸易。

赵妻孙氏不欲夫行,已闹数日矣。

及期黎明,赵先登舟,因太早,假寐③舟中。

舟子张潮利其金,潜移舟僻所,沉赵而复,诈为熟睡。

周生至,谓赵未来,候之良久,呼潮往促。

潮叩赵门呼:“三娘子!”因问:“三官何久不来?”孙氏惊曰:“彼出门久矣,岂尚未登舟邪!”潮复周,周惊异,与孙分路遍寻,三日无踪。

周惧累④,因具牍呈县。

县尹疑孙有他⑤,故害其夫。

久之,有杨评事⑥ 者,阅其牍曰:“叩门便叫三娘子,定知房内无夫也。

”又呼其舟中水手鞫之,吐实⑦,潮乃服罪。

【注释】① 本篇选自《折狱龟鉴补》。

同一案例,明代祝允明《枝山前闻》中亦有记载,情节相类。

② 南都——明人称南京为南都。

③ 假寐——不脱衣服睡觉。

④ 惧累——害怕受牵连。

⑤ 有他——有奸情。

⑥ 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主管评判诉讼。

⑦ 吐实——交代了事实。

【译文】湖州赵三和周生是好朋友,约定一块到南都经商。

赵三的老婆孙氏不同意他远行,已经争吵了几天。

到行期清早,赵三先上了船,因为太早,便和衣睡着了。

船户张潮贪图他的财物,偷偷地把船开到偏僻地方,将赵三沉到水中,然后开回原处,假装睡觉。

周生来时,他说赵三还未到,等了好久。

周生叫张潮前去催促赵三上船。

张潮叩赵家的门叫道:“三娘子!”接着问:“三掌柜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上船?”孙氏大惊说:“他出门很久了,怎么还没有上船呢!”张潮回复周生,周生很惊讶,就同孙氏分路去找赵三,找了三天也没见到踪迹。

周生连累自己,写了状子报县。

县官怀疑妇人与人通奸,谋害了丈夫。

过了很长时间,有个姓杨的评事,看了呈文说:“敲门就叫三娘子,一定是知道家中没有赵三。

”又传讯这条船上的水手审问,水手交代了实情,张潮才认罪服法。

三十二、还钞得钞选自《寄园寄所寄》①聂以道曾宰江右②一邑,有人早出卖菜,拾得至元③钞十五锭④,归以奉母。

母怒曰:“得非盗而欺我!况我家未尝有此,立当祸至,可速送还!”子依命携往原拾处,果见寻钞者,付还。

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

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

篇一: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篇二: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日: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义行称( ) 遗布一端( ) 或至涂而反( )答案:被称道(著称)(1分) 赠送(1分)通 途 ,道路(1分)(2)与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c.石之锤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3)文中画线部分共有三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两个分句(2分)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答案: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答案: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5)你认为王烈能使盗贼改过自新靠的是什么?(2分)答案:以德感人篇三:王烈遗布古文阅读答案您的位置:>>王烈以德威人阅读答案_王烈以德威人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王烈以德威人》选自,其原文如下: 【原文】 。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

或问其故,烈曰: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注释】 1选自《后汉书 王烈传》 2少:青年时 3师:名词作状语,表示象对待老师那样。

4甘:愿意 5乞:只求 6或:有人 7必:一定 8激:鼓励 9还:回来 10问:询问 11遗(布一端):送给,给予 12(后有老父)遗(剑于路):遗失,丢失 13涂:通 途 14至(暮):直到 【翻译】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原文及翻译新五代史原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

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梁、晋争为天下劲敌。

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

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

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

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

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

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

”即驰骑救之。

比至,而南城已破矣。

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

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①注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晋高祖时,追赠彦章太师。

《新五代史·王彦章传》注:①守捉:兵之戍边者。

译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少小从军,隶属于太祖手下,任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

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脚在荆棘上行走百余步。

手持铁枪,骑马奔驰,矫健如飞,而晋人拿不动,军中号称“王铁枪”。

梁、晋争夺天下。

晋人抓住彦章的妻儿把他们送到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篇一:《强项令》原文和译文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范晔《强项令》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强项令南朝宋范晔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人。

2. ??后特征为洛阳令。

??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

3.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于是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

4.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

5.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6. 主即还宫诉帝。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

7.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光武帝非常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

8.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

”9. 帝曰:“欲何言?”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10.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董宣说:“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11.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臣下我不需要鞭打,请求能够自杀。

”12.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13.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宦官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宦官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

14.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门。

15.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16.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

”17.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

于是命令道:“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给他三十万钱。

18. 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钱全都分给了手下的众官吏。

器业过人文言文及翻译

器业过人文言文及翻译

器业过人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

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翻译
王烈有才能,年轻时名望在管宁、邴原之上。

他善于教诲。

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捉住,偷牛贼请求说:“甘愿受刑被杀,只求不要让王烈知道。

”王烈听说后让人前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

有人询问送布的原因,王烈说:“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说明他还有羞耻之心。

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

我送给他布,就是鼓励他从善。

”后来,有一位老人将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调查,原来守剑的人就是从前那个偷牛贼。

许多人发生
争执后,都愿意去找王烈对证,请他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有的只看到他的住宅,便纷纷返回去,都向对方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

公孙度想任命王烈为长史,王烈推辞不受,而去做商人来自贬身份(表示无意为官),公孙度这才作罢。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第十二课]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翻译[第十二课]

67.季文子贵德荣季文子任鲁宣公、成公的国相,但家中没有穿丝绸衣服的妾,厩中没有喂粮食的马。

仲孙它规劝季文子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过两世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恐怕人家可能会以为你吝啬,而且也不给国家带来光彩!”文子说:“我也希望妾穿得好,马吃得好。

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们的父兄吃粗食穿差衣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样做。

别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却使妾穿的好马吃得好,恐怕这就不是国相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可用德行荣誉给国家增添光彩的,没有听说能用妾和马来给国家增添光彩的。

”季文子把这件事告诉孟献子,献子将儿子关了七天。

从此以后,子服它的妾穿的都是粗劣的布衣,喂马的饲料都不过是杂草。

季文子知道这件事后,说:“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

”于是让子服做了上大夫。

68.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昭王说:“我将要拜访谁好呢?”郭隗先生道:“我听说古时的一位人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

打扫清洁宫廷的人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

’国君派遣他去了。

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

国君大怒,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还花费了五百金买它呢?’涓人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

现在大王果真想要招揽贤士,先从我开始吧;像郭隗我这样的人尚且被重用,何况比我更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会嫌路远而不来燕国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让郭隗作为自己的老师。

乐毅(战国名将,率燕军先后攻占齐国七十多城)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赵人,后为燕将)从赵国赶来,人才争相奔向燕国。

燕昭王悼念死者,慰问活著的人,与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殷实富足,士兵们生活安乐舒适,不怕打仗。

于是就用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赵魏韩,三国的国君原是晋国大夫,后瓜分了晋国)联合策划攻打齐国。

王烈传文言文翻译

王烈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王烈,字伯仁,太原人也。

性刚直,好直言。

年二十有五,举孝廉,除郎中。

烈自以才兼文武,每自比于诸葛亮、郭嘉。

尝游京师,与太学生争辩,言辞锋利,无与伦比。

由是名震京师,时人号为“太原烈士”。

烈仕途不顺,累迁至光禄勋。

时值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烈见时局动荡,遂弃官归隐,隐居于太原西山之阳。

山林之中,有一古寺,名“悟性寺”。

烈遂至寺中,参禅礼佛,以求心灵的宁静。

寺中长老见烈才德兼备,遂收其为徒,法号“悟禅”。

悟禅在寺中修行数年,精进不懈。

一日,长老对悟禅曰:“汝修行多年,颇有成就。

今欲往游江湖,广结善缘,以弘扬佛法。

”悟禅闻言,欣然应允。

遂辞别长老,携经卷云游四方。

悟禅行至江南,访一高僧。

高僧问悟禅:“汝修行多年,有何心得?”悟禅答曰:“弟子虽修行多年,然心中仍有疑惑。

愿大师赐教。

”高僧微笑曰:“汝心疑,正是修行之途。

吾有一法,汝可一试。

”言罢,高僧取出一卷经文,令悟禅诵之。

悟禅诵毕,高僧曰:“汝诵经时,心无杂念,已有所悟。

然修行之道,非一日之功,汝宜继续努力。

”悟禅感佩高僧之德,遂留于寺中,潜心修行。

后又游历江湖,广结善缘,弘扬佛法。

期间,悟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佛法,传播仁义。

时值东汉末年,群雄争霸。

一日,曹操兴兵征讨徐州,围攻徐州城。

城破之际,曹操下令屠城。

此时,悟禅恰好在徐州,目睹了这场惨剧。

悟禅心生怜悯,遂挺身而出,劝阻曹操。

曹操见悟禅气度不凡,便询问其来历。

悟禅告知曹操,自己是太原悟禅,前来弘扬佛法。

曹操闻言,心生敬意,遂下令停止屠城,并邀请悟禅至府中,共同探讨佛法。

悟禅在曹操府中,与曹操畅谈佛法,使曹操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曹操多次邀请悟禅至府中,共同修行。

曹操亦因此事,对悟禅敬仰有加。

后曹操称帝,悟禅遂辞别曹操,继续云游四方。

悟禅游历多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弘扬佛法,救死扶伤。

世人皆称悟禅为“活菩萨”。

【翻译】王烈,字伯仁,太原人。

性格刚直,喜欢直言不讳。

文言文翻译每日一练

文言文翻译每日一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月4日 星期六】
01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①‘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02
译文:当初我所以为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既然已经收到他搭乘我们的船,难道可以因为危急而抛弃他吗?' 译文:当时的人们用这件事来评这下华歆、王朗品德的优劣。
03
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月6日 星期一】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后汉书 冯异传》)
2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 ①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 ②“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 ③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06
译文: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呢?'
04
阅读下面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月7日 星期二】
01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03
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05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魏书·王烈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魏书·王烈传》原文: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

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

由是英名著于海内。

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

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

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

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

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

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

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

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以后将为改过。

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

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

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

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

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

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

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

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时国主*皆亲骖乘适烈私馆,畴谘政令。

察孝廉,三府并辟,皆不就。

会董卓作乱,避地辽东,躬秉农器,编于四民。

关于王烈传阅读答案

关于王烈传阅读答案

关于王烈传阅读答案关于王烈传阅读答案【原文】。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

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假设此。

【注释】1选自《后汉书王烈传》2少:青年时3师:名词作状语,表示象对待老师那样。

4甘:愿意5乞:只求6或:有人7必:一定8激:鼓励9还:回来10问:询问11遗(布一端):送给,给予12(后有老父)遗(剑于路):遗失,丧失13涂:通途14至(暮):直到【翻译】王烈字彦方,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凭借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他已经心怀羞耻,一定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鼓励他改正。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黄昏,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觉得奇怪便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突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

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最新整理)文言文翻译语段

(最新整理)文言文翻译语段

7
[注释] 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 一,对曹操多非议,为其所杀。 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 ③诣门:登门拜访。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指有名望有 声誉的人。中表:指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通: 通报,传达。 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 ⑥先君:先人。指前辈,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 教。 ⑦奕世:奕:yì积累。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 通家。 ⑧了了:聪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202为1/7/:26 国内大概有放纵游乐的人吧!
13
五、答李几仲书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上有亲以为之依归,旁有 兄弟以为之助,春秋未三十,耳目聪明,若刻意于 德义经术,所至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 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 下惜此日力耳。
天难生于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 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 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 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 道者,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 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禄)。” 2021/7/26
11
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克回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文侯又说: “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它却因此 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多次战斗, 百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让骄横的 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灭亡的原因。所以, 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最新整理)文言文翻译语段
2021/7/26

王烈传文言文阅读

王烈传文言文阅读

王烈传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9.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10.(1)给予;赠送(2)有人(3)同“返”,返回 11.少年时拜陈寔作老师,以道义德行著称。

12.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13.因为王烈以道义德行著称,人们在心中都很敬重他,所以请王烈评理。

(意近即可) 14.做错了事有耻辱感,有改恶从善的愿望。

从他守候遗剑等待老人来寻之事,可见他已弃恶从善。

(意近即可)【参考译文】王烈字彦方,是太原人。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

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

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激励他改过。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在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了守剑人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各位有争辩诉讼是非曲直的事情,将要请王烈评理,有的走到道路上就回去了,有的远远地看到他的房子后就回去了。

王烈以品德感动人就像这样啊。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2. 后汉书王烈传翻译直到傍晚。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王烈说,老汉回来寻剑,太原人:“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因为品德高尚。

”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得到了遗失的剑。

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称著乡里。

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

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必然能够改正错误王烈字彦方,还送给他半匹布。

”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

既然心怀羞耻,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盗犯向牛主认罪,说。

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

既怀耻恶 必能改善

作者: 张若华
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主题词: 陈寔;彦方;少师;让王;义行;守之;使人;范哗;以德;陈定
摘要:<正> [原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寔(shi),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lù)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后汉书·王烈传》) [译文]王烈字彦方,(山西)太原人,年轻时在陈寔门下学习,以品行高尚而著称。

村里有个偷牛的人被主人抓住了,偷牛的人认罪说:“刑罚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是请求你不要让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

少师事陈寔①,以义行称②。

乡里有盗牛者,主
得之。

盗请罪曰:“刑戮是甘③,乞④不使王彦方知也。

”烈闻而使人谢⑤之,遗
布一端⑥。

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问其姓名,以事告烈。

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

其以德感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注】①少师事陈寔(shí):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

陈寔,字仲弓,颍
川许人。

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转功曹。

②称:著称。

③刑戮是甘:甘心受刑被杀。

④乞:请求。

⑤谢:有“看望”的意思。

⑥一端:半匹。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烈闻而使人谢之()②或问其故()
③遗布一端()④至暮,老父还()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A.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行道一人见而守之(两处,2分)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⑵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4:从全文看,盗牛者之所以能改邪归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派、让;缘故,原因;赠送,给予;到
2:行道一人/ 见 / 而守之
3:(1)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她有羞耻之心。

(2)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4:王烈品德高尚,以德服人,宽容待人,彻底感化了盗牛人。


9.下列加点的“使"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使”意思相同的是( )(1分)
A.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B.烈闻而使人谢之
10.解释下列带点的“遗’’的不同含义(2分)
①遗布一端( ) ②后有老父遗剑于路( )
11.下列“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以义行称 C.故以此激之 D.以事告烈
12.翻译(2分)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13.王烈凭________________使盗牛者弃恶从善的。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