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献给爱丽丝》鉴赏
贝多芬音乐赏析
《月光奏鸣曲》
•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 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 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 喻户晓。《月光》这一名 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 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 希· 雷尔施塔布(1799- 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 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 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 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 这部作品,贝多芬自 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 一样的”
• • •
• •
•
•
•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 作。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献给伊丽莎白· 罗 克尔。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 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 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 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 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 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 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 的气氛中结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 十六课《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为 标题杜撰的一个动人故事。
• • • • 原文: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 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 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 弹啊!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先生自己是怎 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 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 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 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 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 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 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 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 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 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 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献给爱丽丝钢琴曲谱
• 主题变奏
• 浪漫的变奏风格
• 节奏与拍子的变化
• 现代的变奏风格
著名钢琴家对《献给爱丽丝》的演绎与贡献
著名钢琴家对《献给爱丽丝》的演绎
• 布伦德尔的演奏风格
• 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风格
著名钢琴家对《献给爱丽丝》的贡献
• 传播与推广作品
• 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05
献给爱丽丝钢琴曲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影响
《献给爱丽丝》的动态变化
• 强弱对比
• 渐强与渐弱的应用
《献给爱丽丝》的表情记号
• 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
• 提高演奏的艺术价值
演奏者如何传达《献给爱丽丝》的情感内涵
演奏者的情感投入
• 理解作品的背景与内涵
• 融入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演奏者的技巧与表现力
• 熟练掌握作品的演奏技巧
• 通过演奏技巧表现作品的情感内涵
《献给爱丽丝》在流行音乐中的改编与融合
《献给爱丽丝》在流行音乐中的改编
• 爵士乐的改编
• 摇滚乐的改编
《献给爱丽丝》在流行音乐中的融合
• 与其他音乐元素的融合
• 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献给爱丽丝》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献给爱丽丝》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献给爱丽丝》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入门教材与曲目
04
献给爱丽丝钢琴曲的改编与变奏
《献给爱丽丝》的改编历史与版本对比
《献给爱丽丝》的改编历史
《献给爱丽丝》的版本对比
• 19世纪:首次改编为钢琴曲
• 不同演奏家的演绎风格
• 20世纪:多种版本的改编与演绎
• 不同改编版本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献给爱丽丝》的变奏形式与风格
献给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赏析多次听完爱丽丝后……忽然觉得爱丽丝很幸福~多么动人的旋律啊,多么永恒的礼物啊。
这首曲子将会是永恒的经典,那么爱丽丝的名字也将注定被后人永恒的记住。
本人不知道贝多芬对爱丽丝是什么感情,但本人肯定这份感情的伟大,正如这首曲子的经典。
本人想贝多份是思念他的学生爱丽丝的,要不他怎么会写出这首经典呢?本人很难想象要多么浓烈的思念才会让这首钢琴曲这样完美。
本人忽然很想祝福他们,虽然他们都以逝去一个多世纪了。
节奏时快时慢,音符在不断地变动着,本人的心情也随着旋律由喜至悲,又从悲到喜,反复交错着。
起初的音乐很安详,仿佛让本人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周围洋溢着欢笑,眼前闪过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又仿佛觉得自己很温馨,披着飞逸的纱衣,迎着柔和的阳光,飞舞着自己的双手,春风从指尖微微吹过……在蔚蓝的天空下,本人仿佛飘了起来……本人陶醉了,隐约间本人忽然体会到了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贝多芬谱这一首曲是为了送给她心爱的人—特蕾泽•玛尔法蒂,而她却是他的学生。
或许贝多芬在谱这一段时,眼前都是特蕾泽•玛尔法蒂的身影,他忘却了一切,陶醉在和她在一起的日子里……或许这就是爱情,想起心爱的人时一切是多么的美丽……曲调起了变化,它的第二段仿佛让一切变得明朗,而本人仿佛增加了无比的勇气,听着它的旋律,觉得自己是个勇者,刹那间,本人的内心深处涌现了远大的志向,是的,本人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曲调又回到了起初的第一段,一切又变的无比的温柔……本人不知道当时贝多芬的心情是否跟本人现在的一样,或许他深信:眼前的特蕾泽•玛尔法蒂是他此生的最爱,或许他感受到了特蕾泽•玛尔法蒂也正陶醉在他为她做的曲里,也许当贝多芬看到特蕾泽•玛尔法蒂脸上带着对他尊敬热爱的神情时,他也满足了,沉醉了……突然间,曲调有了转折,到了第四段。
本人仿佛出现了迷茫,觉得自己宛如一叶小舟,孤独地随着风浪忽起忽落,突然周围狂风四起,闪电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本人的船舷,正到快要被海浪吞噬时--曲调又有了变化,一系列的过度,曲调又回到了第一段。
致爱丽丝钢琴曲表达的意思
致爱丽丝钢琴曲表达的意思
《致爱丽丝钢琴曲》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于1868年创作的钢琴独奏曲。
这首曲子以缓慢、柔和的旋律为主,表达了勃拉姆斯对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的思念之情。
据说,勃拉姆斯在写这首曲子时,正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
但是,由于这位女孩的家庭背景和勃拉姆斯差距太大,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得到认可和承认。
于是,勃拉姆斯将他对爱丽丝的深情压抑在心底,用这首曲子来表达出来。
整首曲子流畅优美,旋律舒缓,别有一番柔情之美。
曲子开始时,以悠扬的钢琴音符为开端,然后逐渐渐入佳境,音乐情感也随之升华。
整首曲子中,分别有两段不同的旋律,第一段柔和的旋律表达了勃拉姆斯内心深处对爱丽丝的思念之情,而第二段则更加激情,体现了勃拉姆斯对爱丽丝深情的表白和怀念。
总的来说,《致爱丽丝钢琴曲》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内涵的经典钢琴曲,它不仅仅是勃拉姆斯对爱丽丝思念之情的表达,更是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音乐佳作。
- 1 -。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
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
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
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
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
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
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
[2]2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
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
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
《献给爱丽丝》曲目介绍
《献给爱丽丝》曲目介绍《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是,他一直盼望着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
因此,这类似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传。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
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
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
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
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但在他生前未发表,乐谱发现于1867年。
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
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还有一种说法贝多芬1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
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在F大调上呈现;其二则建立在低声部的6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表现了孩子气的烦恼情绪。
但这两个插段都比较短小,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献给爱丽丝 鉴赏
钢 琴 曲 《 献 给 爱 丽 丝 》
贝多芬作于1810年4月2日。 一译《致爱丽丝》。 ♫、传为其学生特蕾泽·马尔法蒂 而作,特蕾泽将本曲乐谱转送 给居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 露。
♫、德国音乐学家诺尔(1831—1885) 发现此谱并于 1876年公诸于 世。诺尔声称乐谱手稿题为 “赠 给爱丽丝作为纪念。
《献给爱丽丝》 回旋曲式 A B A C A
乐曲采用小回旋曲式(ABACA),a小调,3/8拍。
♫、主题A:主部
旋律清新明快,犹如涓涓山泉在歌唱。 ♫、主题B:第一插部 转为F大调,情绪更加开朗。 右手快速的分解和 弦式的伴奏音型使主 题显得活泼流丽。 ♫、主题A:主部 ♫、主题C:第二插部 回到a小调,主音的持续低音和弦连接而 成,端庄典雅,形成了和主题A的对比。 ♫、主题A:主部 在柔美抒情的意境中结束。
致爱丽丝曲式分析
致爱丽丝曲式分析《致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10年4月27日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致爱丽丝》为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乐谱于1867年才被发现。
相信很多人都有通过《致爱丽丝》吧。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致爱丽丝吉他谱教学指弹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爱丽丝曲式分析此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
A为整首小品的叠部,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
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不计原样再现的两次),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
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是全曲的基本主题,总共有二十二小节(不计反复),内部结构呈现出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特征,呈示部分有八小节,由两个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
a句运用了a小调,为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进行,力度也开始由弱转为中强,体现出明显的对比色彩。
并结束在完全终止上。
接下来的b由a 小调转向了关系大调C大调,结构短小,共6小节,为先下行,再上行的旋律进行。
并以a小调的属音E为再现部分作准备。
再现部分又回到a小调,而且基本上是原样再现。
插部一回到了在下属方向的F大调中陈述,由一个类似乐段的八小节结构加上八小节(一小节叠入)的连接过渡段落构成。
这部分感情更加明朗,左手改成阿尔贝蒂低音似的伴奏形态,右手旋律的节奏打破了A部分中的均分样式,变得丰富起来,附点节奏及倚音、回音的运用使音乐更加华丽流畅。
经过省略反复的A部再现,乐曲以贯串手法进入到插部二。
在插部二中,左手一直在以同音反复的伴奏型在主音A上作单一的持续。
5个小节之后,左手的伴奏由单音变为双音,加厚了音乐的织体,并在持续的主音下方以1小节为单位附加上一个上行的半音级进的线条,在第3小节刚好到达了a小调的终止46和弦,并在最后一拍上将主音下行小2度,纵向形成a小调的属7和弦,与随后出现的a 小调主3和弦形成了“K 46-V7-I”的完满的、典型的古典终止模式。
致爱丽丝听后感300字
致爱丽丝听后感300字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一首经典钢琴曲,其优雅的旋律和深情的内涵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这首曲子以轻快的节奏开始,仿佛是一个少女在阳光下欢快地跳跃。
随着旋律的展开,我仿佛看到了爱丽丝那纯真无邪的笑容,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用音乐描绘出了爱丽丝的形象,使她成为了一个生动的角色,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情感世界。
在曲子的中段,旋律变得柔和而深情,仿佛是爱丽丝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我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柔弱和渴望,以及她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贝多芬用音乐表达出了爱丽丝的情感,让我仿佛置身于她的内心世界之中。
整个曲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贝多芬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对爱丽丝的敬意和祝福,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听完整首曲子,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总之,《致爱丽丝》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内涵的经典之作,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个时刻。
钢琴乐曲赏析
钢琴乐曲赏析作者:邵晶来源:《神州》2011年第23期摘要: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表现力强,既可独奏、合奏,也可伴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
钢琴乐曲的欣赏能使人获得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本文针对著名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赏析,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钢琴乐曲赏析《献给爱丽丝》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原名《献给特蕾泽》。
但是对贝多芬稍有了解的人多半会觉得这首曲子和他的其他作品大异其趣。
很难想象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巨人会写下如此柔美的小曲。
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对这首曲子是有两种理解.一种说曲子的主题和动机,是描写少女的形象; 另一种是认为曲子的主题表达的是Beethoven本人的爱意。
其实,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1、《献给爱丽丝》背景与来源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Beethoven的学生Therese Malfatti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这曲子很明显是提献Therese的,但在手稿上有作者的手迹写道:“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随后,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For Elise而不是Fortherese.从此,人们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却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贝多芬一生没有结过婚,但他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爱情,盼望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侣。
关于贝多芬有很多浪漫的故事流传。
《致爱丽丝》就包含了这样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了"献给特蕾泽"。
这份乐谱一直留在特蕾泽那里。
贝多芬逝世后,直到40年以后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撰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个手稿,但在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这个乐谱发表时,却把"特蕾泽"写为"爱丽丝"2、《献给爱丽丝》思想灵魂无论是献给特雷泽还是爱丽丝,作为—首最为世人喜爱经典钢琴小品,在这首曲中,贝多芬基于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旋律清新流畅,使人联想起少女的天真和纯洁。
贝多芬致爱丽丝赏析及演奏视频
贝多芬致爱丽丝赏析及演奏视频贝多芬《致爱丽丝》乐曲赏析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
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插部一由脉脉的絮语变为愉悦的交谈,音乐流畅、欢快而华丽。
第一个句子中右手轻巧地弹奏出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使旋律活跃起来,仿佛是少女明朗而欢快的语调;左手平稳而流畅地演奏分解和弦,温柔而亲切,仿佛是男主人翁不断地回应着恋人的絮语。
第二个句子变得更加欢乐,右手是密集分解和弦的三十二分音符,仿佛是少女发出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插部二音乐情绪发生巨大的变化,层层推进,不可抑制的热情像火焰般地燃烧起来。
第一个句子,在同一个低音上不断持续着,仿佛是男主人翁的心跳,又像他炽热的爱情,诚挚而坚定,明晰的高音声部与有力的左手持续音相结合,使人仿佛听到男主人翁热烈的表白,看到他深沉有力的眼神,感受到他的坚定不移。
随后是一个连接句,右手采用琶音连续上行,由慢渐快,低声部采用和弦推动音乐的发展,仿佛是少女欣然接受了他的表白。
在最高音处,一连串的半音阶下行,充满华丽的色彩,表现出两人心心相印的幸福感受。
最后乐曲回到叠部,是第一部分最后一次再现。
当音乐逐渐变得轻柔时,仿佛一对执手相望的恋人,在渐渐弥散的音乐中定格。
贝多芬《致爱丽丝》的后世评价人们喜欢把《献给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
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
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一贯的严谨精神。
所以尽管《献给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同样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献给爱丽丝》仅仅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但是其中运用的和声手法仍然体现了贝多芬作为一位“承前启后”的作曲家的风格,不折不扣的体现了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方式,对后世仍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献给爱丽丝 》赏析
献给爱丽丝》钢琴曲赏析(2010-12-15 13:03:04)摘要:For Elise是首世界著名的小曲,但是对贝多芬稍有了解的人多半会觉得这首曲子和他的其他作品大异其趣。
很难想象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精神巨人会写下如此柔美的小曲。
应该说,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但有些器乐小品同他的那些大手笔相比,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下面本人以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原著《贝多芬传》为基础,再辅以其他资料来作以理解。
关键字:贝多芬献给爱丽丝钢琴曲鉴赏之前本人所听到的是对曲子有两种理解.一种说曲子的主题和动机,是描写少女的形象; 另一种是认为曲子的主题表达的是Beethoven本人的爱意. 这也是本人为什么要查这些资料来确定并且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目的. 那么, 在前文那些背景资料下, 本人觉得这两种说法本质上是不矛盾的. "love is the food of music",确定了ForElise的主题后,本人们来宏观分析一下这首曲子.下面的文字以转载为主,自己小改一些描述, 但即使这样和本人的理解也有些出入. 但本人文字匮乏无法完全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音乐. 其实本人觉得如果能用文字把音乐的感觉描述清楚的话,那还要音乐做什么。
一、《献给爱丽丝》背景与来源先来看ForElise这首曲子的出处。
1867年,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在Beethoven 的学生Therese Malfatti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这曲子很明显是提献Therese的,但在手稿上有作者的手迹写道:“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 随后, 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诺尔把曲名错写成For Elise而不是Fortherese. 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献给特蕾泽》的原名,而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的结构与演奏分析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的结构与演奏分析作品结构
一、节奏运用:
本曲节奏运用丰富多变,以三拍节奏开篇,又以半分节奏来反复强调,特别是在节奏缓变处,更是贴切表达出爱丽丝心情的变化,有流畅平
滑之感。
二、旋律和和声构成:
曲中所用旋律具有平和舒缓之美,主旋律以旋回曲折的形式变换,形
象逼真,描绘出爱丽丝心境的变化。
和声部分以主旋律为主,其视唱
练耳的练习性质也非常强,把本曲情感展演得淋漓尽致。
三、乐段:
曲首乐段以慢板为主,把爱丽丝感伤的心情抒发得充分,通过心境的
变换,该乐段以节奏的变化来把握爱丽丝心态的变化,充分表现了作
品情节发展的动态性,变换异彩斑斓。
演奏分析
一、技法:
1、指法:本曲中指法技巧非常丰富,以和弦形式广泛采取连奏法、顺推法等,以滑音穿插入表现出爱丽丝微妙心态的变化。
2、抑弦:在演奏过程中广泛运用抑弦,以此来表现出悲伤的情感,使演奏更加动人。
3、变音:本曲中大量使用变音技巧,以提高曲调的表现力,营造出多变的情感变化,使演奏更加灵动。
二、音量
本曲使用小力:本曲是一首抒情歌曲,使用小力有助于表达出爱丽丝悲伤的情绪,让观众体会到爱丽丝心境的起伏。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赏析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赏析发表时间:2018-07-30T11:26:53.5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张译丹[导读] 贝多芬(1770~1827)是享誉全球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创作的作品体裁多样,包括交响曲、器乐协奏曲,钢琴曲等,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摘要:贝多芬(1770~1827)是享誉全球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创作的作品体裁多样,包括交响曲、器乐协奏曲,钢琴曲等,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关键词:贝多芬献给爱丽丝钢琴小品贝多芬的作品大多规模宏大,技术手法较为复杂,赋有英雄性与戏剧性,以激昂澎湃的旋律从痛苦中寻求快乐,歌颂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但他也有一些钢琴小品短小精炼、脍炙人口,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献给爱丽丝》便是其中一首,虽在他的众多创作中“微不足道”,但是依旧凝结着其鲜明的个人风格与创作理念。
《献给爱丽丝》的曲名是一个小小的误会,其实这首钢琴小品是贝多芬写给他的女朋友特蕾莎的,1810年,他们互相爱慕对方并开始交往,特蕾莎也向贝多芬学习钢琴演奏,于是贝多芬根据她的演奏水平为她写下了这首乐曲,并在曲谱上记下“献给特蕾莎”,但是人们在后来整理发表时由于字迹的模糊而被误写为“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一经发表就流传至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人们也就忘记原本它的名字了。
本曲为一首回旋曲式,由三部性的主部与乐段规模的插部构成,主部与插部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性格对比鲜明。
主部一(1~24)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前乐段开始在很弱的力度下进入,营造出了温柔恬静的氛围,#d的装饰音与之后左右手交替的对话式的琶音形成主题,贯穿全曲,奠定了其安静抒情的性格,描写了贝多芬与特蕾莎两人一见钟情,开始试探性的彼此交谈的场面。
《献给爱丽丝》听后感
《献给爱丽丝》听后感[《献给爱丽丝》听后感]钢琴曲《献给爱丽斯》是贝多芬献给恋人苔雷泽的生日礼物,《献给爱丽丝》听后感。
钢琴曲《致爱丽丝》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810年所作。
作者将这首精致的钢琴小品题献给女学生特雷泽?马尔法蒂。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
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
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
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
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没有烧鹅,没有樱桃馅饼,也没有圣诞节的喜悦。
在维也纳着名的斯提芬大教堂里门口的楼梯上,带着一脸严肃表情的贝多芬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就叫――爱丽丝。
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以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老人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他就升不到天堂。
他的愿望是什么贝多芬问。
他想去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去阿尔卑斯山去&&爱丽斯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但是,神父们不肯去帮助他,说他们也帮不上忙,就把我赶出来了。
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
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的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
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观后感《《献给爱丽丝》听后感》。
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带着淡淡的当地特产咖啡的味道,还有阿尔卑斯山清澄的碧落和茫茫雪峰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的弹奏着,感觉好象自己的灵魂在飞翔&&我看到了。
贝多芬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研究分析(陈灿雄).doc
贝多芬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研究分析摘要:文章通过简略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爱情与创作间的联系、小品创作的意义、《献给爱丽丝》的背景陈述以及对乐曲的分析,较为清晰地展现了贝多芬这一钢琴小品的研究。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引言作为一首闻名世界,千万人都耳熟能详的作品,《献给爱丽丝》在国内却一直没有得到过较为理论性质的分析与研究。
一般的专著或者文章对这首名作的叙述,也仅仅限于通俗介绍性的欣赏书籍,或者是针对其演奏性质而言的论著。
深入地对这首乐曲的相关背景、音乐分析的文章却仍然寥寥无几。
所以,对这个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性研究,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贝多芬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在音乐史上,无论是哪一个创作方面,贝多芬都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自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记起,“乐圣”这一称呼便当之无愧地安插到了贝多芬的身上[1]。
而对于贝多芬的载誉:“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其作品为“时代与个性的产物”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多不胜数。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评语呢?有关贝多芬的生平,中外各种出版物以及学术文章已经不计其数。
笔者在这里无意累赘重复,只是略为叙述贝多芬的生平简介和笔者对贝多芬其人以及其音乐创作精神的一些个人认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 Von Beethoven)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
贝多芬自幼便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最早由他的父亲约翰教导他钢琴的学习。
约1781年左右贝多芬便随当时的宫廷乐师聂菲(C·Neefe)学习作曲,并且创作出版了最早的钢琴曲,1784年—1792年正式任宫廷助理管风琴师。
对于贝多芬的童年,通常传记上都把贝多芬的爸爸约翰描写为“暴君式的”、“酗酒无度、到处流浪”的父亲,常常把家里的钱拿去买酒喝,说他不但不让贝多芬读小学,而且还使他缺衣少食。
但是对于这一些历史的真实性,很多近、当代的欧洲音乐学者已经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2],但是基于国内的翻译资料缺少,学术环境也相对闭塞,很多著作并没有被翻译过来。
古典名曲致爱丽丝推荐
古典名曲致爱丽丝推荐古典名曲《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典名曲《致爱丽丝》推荐的相关内容吧!古典名曲《致爱丽丝》的创作背景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 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
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古典名曲《致爱丽丝》的曲式分析此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
A为整首小品的叠部,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
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不计原样再现的两次),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
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是全曲的基本主题,总共有二十二小节(不计反复),内部结构呈现出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特征,呈示部分有八小节,由两个四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
a句运用了a小调,为先上行,后下行的旋律进行,力度也开始由弱转为中强,体现出明显的对比色彩。
并结束在完全终止上。
接下来的b由a小调转向了关系大调C大调,结构短小,共6小节,为先下行,再上行的旋律进行。
并以a小调的属音E为再现部分作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鉴赏
《献给爱丽丝》("Für Elise")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钢琴曲,被认为是钢琴练习曲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曲子的鉴赏,从音乐元素、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
·音乐元素
《献给爱丽丝》是一个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小型钢琴曲,通常演奏时需要时长约为3-5分钟。
整首曲子的旋律非常简单,但其表现力强烈,富有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的曲式为A-B-A-C-A,以A部分的主题最为著名,B部分比较平静,C部分为一个充满了弦乐音效的齐奏乐段。
在曲子的结构上,《献给爱丽丝》使用了许多音乐手法,如反复使用同一旋律,利用渐弱渐强的音量营造出层次感,同时在结尾处也出现了反复音符的反复强调,使整首曲子具有了紧凑的结构和生动的表现力。
·历史背景
据说,《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为他的一位学生爱丽丝创作的,然而这个故事至今仍未得到证实。
该曲子最初的发行日期是在1810年,但并未在贝多芬生前正式出版。
在贝多芬去世后的几十年里,这首曲子才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了一首广受欢迎的钢琴曲。
如今,《献给爱丽丝》已成为了
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演奏和传唱。
·文化价值
《献给爱丽丝》不仅是一首美妙的钢琴曲,也代表了贝多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于爱情的表达。
这首曲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传达了一种柔美而深沉的情感,被广泛地用于电影、电视、广告等场合中。
它也成为了全世界许多钢琴初学者的首选曲目之一,很多人在学习钢琴时都会选择学习《献给爱丽丝》,这也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
此外,这首曲子也反映了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和音乐风格,他将传统的音乐形式与创新的创作手法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他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这种风格对于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音乐家所追求的目标和灵感来源。
总之,作为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不仅具有音乐艺术价值,还代表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和文化传承,成为了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从音乐元素、历史背景还是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都可以感受到这首曲子的魅力和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