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合集下载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精心预设,精彩生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摘要]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可成就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破“预设”的巢臼,变“预设”为“生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巧妙地生成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的过程中,既增知识,又长智慧,更生感情。

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把握预设和生成呢?一、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了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动。

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的追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也有人说,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

教学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是有规律可循、有章法可依的,生成可以预设。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教师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或改编。

、如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一课时,由于教学时间刚好临近“六一”,笔者就把整节课用“迎六一”这个主题串联起来,一方面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课的整体感强一些。

课的一开始设计了“整理书架”和“布置花瓶”两个层次的内容,实际上这是把教材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移铅笔”一题改编而成的。

因为考虑到这两个问题学生完全能够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并且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引出“移多补少”和“先合再分”两种基本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就比较好地为下面例题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这样的预设既不违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够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当前小学数学几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几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几个热点和焦点问题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你怎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关系?(提醒:要谈谈“预设”与“生成”是什么关系。

)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同构共融。

预设是教学的内在要求,生成是教学的必然结果;没有生成,课堂教学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是杂乱无章的盲动。

做为教师想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关键是要对预设目标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准确把握。

一般地说,对预料之外生成的资源,如果是对预设目标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分析,努力挖掘其生成点,从多方面去考虑进行二度开发。

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观,要用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的创造。

例如,六数习题:用一块面积62.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半径 2.5分米的圆柱形通风管,求通风管的容积?学生在解答时生成了如下解法:62.8÷2×2.5=78.5(立方分米)。

出现了这个算式,并不是巧合,通风管的容积问题,实际上涉及“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这个公式问题。

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和学生一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拓展。

一、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效理解这个公式,方法有三种。

其次,这个公式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它的实质是运用运算律对公式进行变形,能够比较简单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种变形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掌握的技巧与能力。

当然,这是一种特殊方法,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掌握。

二、新理念下,你怎么理解“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新课改中强调探究性学习,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注重了接受性学习,而忽略了探究性学习。

其实,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反对硬性灌输,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对于数学中的一些“规定性内容”和常识性的知识,如数学命名、数学符号、数学规则、定义式的概念(等式、倍数、因数、自然数)等。

教师切勿谈讲色变,该讲解时就讲解。

浅谈数学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浅谈数学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浅谈数学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郭林路小学钱幼红数学课堂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话题。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

”数学课堂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双翼,缺一不可,也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什么是预设?预设就是教师最初的备课,是教师对教学的设计。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预设呢?教师首先要拓展自己的备课空间,拓宽自己备课的信息渠道。

因为“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一堂好的数学课, 得益于老师课前大量的准备、组织工作。

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预设更多的可能。

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本课的难点在哪?如何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什么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旧知与新知的如何过渡学生容易接受?如何将学生每个可能的思路向前延伸,如何加以引导?这些都是预设前教师必须去全面思考、了解的。

其次,当教师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不同学生的水平掌握了具体信息和情况后,就要对教学目标与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与重组,制定适合他们的课堂预设了。

课前预设不是封闭的、死板的,而应是机动的、灵活的、开放的具有多维的目标,预设时我们要全方位考虑。

只有精心预设好了,教师讲授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漫无目的;而精心的预设,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更是对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的保证。

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在出现不同的问题时,教师才能应付自如。

什么是生成?生成是指学生在学知识过程中产生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会很多,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有有价值的,有无价值的。

那么,我们教师该怎么关注生成呢?一是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去接纳生成;二是教师要理智的接纳生成;三是教师要机智地筛选生成;四是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生成。

预设与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预设与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新课 青 鼍哥 学 2 1 1 0 0. 1
・课 程 改 革 与 创 新 ・
预 设 与 生 成
让 数 学 课 堂 更 精 彩
高 春
图 景 , 不 是 一 切 都 必 须 遵 循 固 定 线 路 而 没 有 激 情 的 行 而 程 。 因此 , 预设 的 环 节 不 能 实 施 或 不 能 达 成 老 师 预 期 效 ” 当 果 的时 候 , 们 不 能 拘 泥 于 预 设 的教 案 不 放 , 是 要 在 课 堂 我 而
预设 , 堂 教 学 则 会 “ 的放 矢 ” 课 无 。
教 学 中 即时 引领 ,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及 时 调 整 和 修 改 , 因 或顺此展开或巧妙改变 , 样能机智 生成新 的教学方案 , 这 使 教 学 富有 灵 性 , 彰显 教 育 机 智 。 二 、 于 生 成 , 高 预 设 的 利 用 价 值 巧 提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说 过 : 教 育 的 技 巧 并 不 在 预 见 到 课 堂 的 “ 所 有 细 节 , 在 于 根 据 当 时 的 具 体 情 况 , 妙 地 在 学 生 的 不 而 巧 知 不 觉 中作 出相 应 的 变 动 。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生 互 动 , 生 ” 师 生
江 苏 省连 云 港 市 苏 光 中学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 们 不 仅 要 注 重课 堂 教 学 的 预 设 , 我 而
且 更 应 关 注 动 态 生 的两个方面 , 预设 要 求 教 师 根 据 教 材 和 学 生 情 况 , 课 在 前 进 行 的 教 学 预 测 和 设计 。 生 成 则 要 求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高 度
性。
1 预 设 要 有 前 瞻 性 。 教 师 在 编 写 教 学 设 计 时 , 须 预 . 必 设 到 学 生 喜 欢 什 么 样 的学 习方 式 , 提 出 什 么 问 题 , 活 中 会 生 有 怎 样 的体 验 , 探究 会有 哪些 答 案 等 , 此 基 础 上 教 师 怎 样 在 肯 定 、 励 、 导 、 正 等 。预 设 有 前 瞻 性 , 以避 免 措 手 不 鼓 引 矫 可 及 , 利应 对课 堂生 成 。 顺 如 在 学 习《 同底 数 幂 的除 法 》 可 以预 设 两 套 方 案 。 因 时 为本节与《 同底 数 幂 的乘 法 》 节 相 比 较 得 到 的法 则 和 方 法 一 样 , 以很 多 同学 会 感 到 容 易 得 到 法 则 而 失 去 学 习兴 趣 。 所 于 是 我 预 设 的 第 一 种 方 案 是 引 导 学 生 步 步 探 索 同 底 数 幂 的 除 法 法 则 ; 二 种 方 案 是 让 学 生 根 据 同 底 数 幂 的乘 法 法 则 , 第 猜 想 验 证 同 底 数 幂 的 除 法 法 则 。 果 然 在 我 上 课 时 , 出 本 提

举例谈谈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举例谈谈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能够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02
通过预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教学的
系统性和连贯性。
预设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
03
预先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和教学,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
生成是预设的拓展
生成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反思生成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需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 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 学效果。
反思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需要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够合理平衡预设和生成的 关系,既保证教学的有序性和计划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未来教学的展望
1 2
预设和生成需要相互补充
预设和生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关系,需要在教学中保持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预 设和生成的优点,相互补充,以达到 最佳的教学效果。
预设和生成需要相互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预设的教 学策略和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03
日常教学中处理预设和生成的 方法

案例二:数学课上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内容
生成内容
处理方式
在数学课上,我会根据教学大纲和教 材,提前设计好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例如,我会准备相关的公式、定理和 例题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掌握 情况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难度和进 度。例如,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 点掌握不够扎实,我会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加强练习和讲解。
预设是教学计划和设计的基础,它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内 容。

解读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解读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应 注 意 : 1 教 学 环 节 不可 预 设 太 多 ,要 使 学 生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
性学习模 式”对 生成性学 习理论进行 了深入地研究 。生成性学 ,
习也 是 新 课 程 改 革 的核 心 理 念 之 一 ,它 要 求 从 生 命 的 高 度 , 用
动态 生成 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在 预设与生成 的数 学课堂 中, 通过学 习者原有 的认 知结构与 从环境 中接受 的感觉信 息相 互

的。 成功的教学不可能是对 教案机械 的、 照本宣科 的结果 。 正如
叶 澜 教 授 所 说 : 课 堂 应 是 向未 知 方 向 挺 进 的旅 程 , 时都 有 可 “ 随 能发 现 意外 的通 道 和 美 丽 的 图案 , 不是 一 切 都 必 须 遵 循 固定 而 线 路 而 没有 激 情 的 行 程 。 ” 因此 , 平 时 的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 在 当 教 学 不 能按 照 预 设 而 展 开 时 , 为 教 者 就 应 根 据 学 生 情 况 灵 活 作
可 预 设 太 细 , 尽 量 减 少 那 些 零 碎 的 、 显 的 、 问一 答 式 问题 要 浅 一 的 设 置 , 避 问题 的“ 丝 入 扣 , 环 相 连 ” 防 止 学 生“ 心 翼 力 丝 环 , 小
“ 成 ” 精心 预 设 要 求 教 者 深 入 地 理 解 教 材 , 熟 地 把 握 整 个 生 。 成 教学 设计 , 学 生 学 习情 况 达 到 基 本 的预 知 。教学 实践 表 明 , 对 只 有在 备课 时 做 到 精 心 预 设 , 者 才 能 做 到 巧 妙 地 在 学 生 不 知 不 教
展 。 2 生成 性 学 习理 论 。 0世 纪 8 代 维特 罗 克 提 出 了“ 成 () 2 O年 生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设是指在课前,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计划;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和变化。

本文将从预设和生成两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 审视学情与教学目标在开展数学教学课程时,教师首先要审视学生的学情和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情况。

通过了解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来为下一步课程的学习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好,那么教师可以适当修改教学内容或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感到太轻松;如果学生对于某些知识还不是很熟练,那么教师应该加强训练,注重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和应用。

2. 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在审视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整理,根据不同的阶段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运算时,可以设计好几种简单易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在思考和答题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3. 安排课堂时间与教学步骤在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准备相应课件并安排好时间。

课堂中,老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一步步完成课程目标;同时,还需要时常检查和调整授课进度,及时与学生互动沟通,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需求,确保教学顺利推进。

1. 实时检查教学进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检查教学进度并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学习效果不好,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展开自由探索。

当学生遇到一些难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启发式问题、引导性的问题、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预设和生成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预设和生成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预设和生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

所以,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应该“预设”还是“生成”的讨论成为了热点。

我个人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点。

一、立足教材,明确目标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师实行教学预设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实行适当的改编或重组。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了解学生,理解生成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动。

所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

例如,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做出怎样的回答?……因为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三、精心设计,促动生成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富有弹性、留有空白的预设,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和宽容度,从而给生成留足空间。

这样既便于找准教学的起点,又能够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总来说之,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

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处理好两者间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达成预设,促其生成,才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色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长期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就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尝试通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希望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

标签:小学数学课堂;预设;生成;高效课堂预设,即预先的设计,是指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过程和进程中的调整过程。

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结构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上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学进度的变数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应变策略的调整。

所谓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

按照来源可分两种:预设性生成,即生成的效果已被预想到;另一种是非预设生成。

在课堂上,预设性生成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提供了适宜的生成的环境,非预设生成为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性;布鲁姆又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所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好比课堂教学的双翼,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

预设与生成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那么,该怎样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呢?下面我将结合小學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促进预设性生成每一堂高效的课都离不开课前预设。

预设时,我们要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感到困难?需要给学生什么程度的暗示?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一系列的预设就像一张“大网”,网的空间越大,与学习目标相近的预设性生成就越多,高效课堂就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先进行预设和生成课程内容,然后才能进行教学。

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以下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和生成的一些关键点:一、课程预设1. 课程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指导性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等。

这些目标应该与教材内容相符,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使得目标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够有所提升。

2. 课程内容在制定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并选择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同时,需要注意知识点的递进性,即先讲解简单易懂的知识点,然后逐步深入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分类、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整理和组合,力求使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3.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需要教师用心设计。

教师需要精心安排课堂时间,确定授课方式和教学策略。

比如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分组、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评估,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课程生成1. 教材使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和使用。

教师需要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难点,熟悉教材的衔接和递进,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3. 课堂设计在课堂设计中,教师需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积极参与。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

近几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儿童 心理学 研究 表 明 ,儿 童时 更深更 细地钻研教材 , 要求教师眼中更要
发展 。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我 期 是 心 理 发 展 的 敏 感 期 ,是 创 造 力 有“ 的概念。 人” 们的教育。 预设 ”“ “ 、生成” 等许多新名词 的关键 时期 。在这 个 时期著 不能 很 () 2 充分 了解 学生 。 实践证明 , 充分了
C LM S O U N 栏嗣 教 设 与 思 l学 计 反
小学数学课堂“ 预设 ’ 生成 ’ ’ 与“ ’ 和谐统一

一 文, 周■ 棒
预 设 和 生 成 , 非 全 无 联 系 , 应 教 师 及 时处 理 多 种反 馈 方 式 的 能力 , 及 学 情 分 析 等 教 学 活 动 有 一 个 清 晰 、 并 而 理
成 ” 从 而 导 致 在 具 体 实 施 时 常 常 出 现 能 力 层 次 自 由地 探 索 、发 现 和 解 决 能太满 , 留有空 白处 , 能令人有想 象 , 要 才
流程“ 卡壳 ” 的现象 , 出现课 堂教学 中的 问 题 , 而 促 进 学 生 实 践 、 究 能 力 的 空 间 。 育 家 苏霍 姆 林 斯 基 说 :有 经 验 从 探 教 “
频繁 出现于我们 的教育教学之中。所谓 好地 加以培养 ,以后 就很难 重新 点 解学生 、 预测学生 自主学习的方 式和解决 “ 预设 ” ,是指教师在教学前对课程教学 燃 起其创 造 的火花 。正 如意 大利教 问题 的策略 , 乃是科学 预设 的一个重要前
所 做 的设 计 , “ 先 设 定 ” 或 “ 先 设 育学 家 蒙 台 梭 利 所 说 : 在 敏 感 期 提 。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指出 , 或 预 , 预 “ 教师在备

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数学课中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

“生成”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进程,不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的话。

因此,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

即如安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增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

在“预设”中表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那么,一名数学教师,该如何来把握学习的“预设”与“生成”呢?为了便于表达,咱们把数学课堂中的师生学习分为“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三类,举例来讲:在“简单分数加减法”这一课中,老师出示题目1-,问学生该怎么做,教师考虑学生可能会将1转化为后进行计算等。

这可视为预设。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出各自的解法。

一名学生说把1化为,理由是1=,这样就可以够做了。

这些学习内容可视为预设性生成,这些生成的内容使得教师的预设有了价值。

接着,有位学生很不满意地举手,在老师许可下说:“1不只是等于,若是我必然要化为、怎么办?”这位同窗以这种方式把异分母分数减法突兀地呈此刻师生们眼前。

这些学习内容,依照教师预设,是学习结束后布置学生思考-时再提出的。

学生打乱了教师的预设,这样的生成材料可以视为非预设生成。

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进程中,若是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若是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若是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取得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想让咱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咱们就必需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咱们该预设什么,如何使预设生成成为课堂主流,非预设生成需要如何的课堂生态环境,等等。

一、关于预设预设主要思考三个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张春莉北京师范大学刘劲苓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预设和生成”是伴随着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

教师过分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情的生成。

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

殊不知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

一、预设与生成的内涵和意义1.什么是预设与生成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

我理解的“预设”就是,作为教师我打算怎样来上这节课。

预设指的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设想。

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结构的设计,还包括对课堂上可能产生的走向、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与相关的应变策略。

教师的预设并不是死板的,虽然是预先设定的,但也必须做好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调整的准备。

例如:学生说 1 ,我老师怎样引导…… ,学生说2 ,我又该怎样引导……其实,这也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说白了,还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设想。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半仙不准”情况)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

我的理解“生成”就是,在教师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源自于学生突如其来的新情况。

在教学中,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好的教学环节,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来开展教学,就会使得“预设”升华,课堂而因此精彩。

2.预设与生成的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小学数学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学数学教学的“预设”与“⽣成”的关系2019-08-20摘要:教师在按照⾃⼰的⽅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准备好回答学⽣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来满⾜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要处理好“⽣成”与“预设”之间的关系。

本⽂分析了⼩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成”的关系。

关键词:⼩学数学教学⽣成预设“预设”指的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法、过程、效果的预案。

教师可以根据学⽣基础、知识结构等设想课堂中所将发⽣的情况,以利于在教学中进⾏调整。

⽽“⽣成”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互动所产⽣的与“预设”相悖或不同情况。

课堂应⽣成⽽精彩,每⼀名教师都必须做到。

顺应学⽣的思维,⽽⼜不违背科学地向学⽣传授新知。

究竟这样才能使得预设与⽣成协调相应,促使学⽣思维活跃,发展学⽣的创新⼒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智慧与掌控课堂的能⼒。

⼀、预设是⽣成的基础:关注学⽣认知结构教科书是教学⼤纲的直接体现,更是学⽣学习内容的载体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材为学⽣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线索,是实现课程⽬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学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利⽤教科书来开启学⽣⼼智的钥匙,进⽽在教学中⼼灵的交互下形成了新的教育资源的过程。

师⽣由于知识⾯不同,看问题的⾓度也就不尽相同。

每⼀个学⽣在课堂上所回答的问题答案,都要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反应,即学⽣的⽣成给教师的预设带来新的解答。

当然教师若在课前根据学⽣实际、教授内容的知识进⾏精⼼的预设,就会更好地把握课堂新的⽣成,以利于掌控好课堂的节奏。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授内容之前,需对课堂进⾏知识的梳理外,还要从学⽣的⾓度出发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的⽣成。

如讲解习题:农场需要种植果树,⾏距每2⽶即需要栽种⼀株,株距每1⽶即需栽种⼀株,需要栽种500平⽅⽶的地⽅,问需要多少株果树苗才能够使得果园栽满果树?针对这⼀习题,教师在课前应该能够了解到学⽣根本不明⽩株距和⾏距的概念。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设 的 教 学 目标 , 师 完 成 了预 设 的教 学 方 案 现 为 : 1 ( )课 前 , 教 师 头 脑 是 中 没 被 预 想 到 的教 学 过 程 ;2 ( )课 上 , 学 活 动 脱 离 或 教
超 越 了原 有 的教 学 思 路 和 方 案 ;3 ( )课 后 , 生 获 得 了 学 非 预 期 的发 展 . 单 纯 的预 设 教 学 如 同依 着 图 纸 建 楼 , 与 建 筑 不 但
上课 也定 会受 到一 定影 响 . 对 老 师 来 讲 , 算 学 生 都 而 就 遵 守 课 堂 纪律 , 数 老 师 仍 会 发 现 在 这 类 班 级 的 预 设 多 教学 中 , 个 课 堂 很 沉 闷 , 师 或 是 怀 疑 自 己 或 是 “ 整 教 恼 羞 成 怒 ” 觉 得 课 堂 上 不 下 去 . 往 一 个 问 题 下 去 , 同 , 往 如
的 开放 性 和 思 维 的多 向性 决 定 了 生 成 是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主过 程 , 具有 不确 定 性 和 多 样 性 , 成 的 结 果 是 实 际 生 意 义 上 的学 习 目标 ; 一 方 面 对 一 定 的 生 成 ( 果 ) 另 结 来
说 , 定 的 预 设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是 生 成 学 习 的起 点 , 一 它
2 预 设 教 学 和 生 成 教 学 需 要 立 足 于 学 生 的 实
际 状 况
建构 主 义 认 为 , 生 的 学 习 是 一 个 自 主 建 构 的 过 学 程 , 此 过 程 中 , 生 的认 知 特 点 和 知 识 的 生 长 点 是 建 在 学
构过 程 的起 点 , 以 在 预设 教 学 和 生 成 教 学 过 程 中 , 所 关 注 学 生 的认 知 水 平 , 业 成 绩 等 情 况 , 实 现 预 设 教 学 学 是 和生 成 教 学 的“ 统一 ” “ 化 ” 前 提 . 和 转 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二 动 态生成 是课 堂教 学 的理想 追求
动态生成 , 是在预设的情境 中通过师生相互配合生成 的 全新的教学资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有价值 、 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作为切人点 , 及时调整 , 合理改 进预设的方案 ,以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活动 , 保证教学 的更 好效 果 。动态 生成是 新课 程改 革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它解 放 了教 材也解 放 了师生 ,可 以更 好地 发挥学 生 的各种 潜 能 , 使课堂的教学更精彩 ,更有效率。 1 . 活跃 学 习氛 围,营造 和谐积 极 的教 学课 堂 数学学习应该是结合实际问题的、 积极主动 、 活泼生动 、 散发思维的动态过程。教师在努力达到这个 目的的过程中, 必须为学生创设平等 、 宽容 、 和谐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学 生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 , 引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的能力 , 使 其在愉悦的环境中无所顾忌地充分发表其各种观点和见解 ,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 中, 根据实际的授课 内容 , 结合教材 编排 的意图, 可以选择学生身边 的、 感兴趣的、 喜欢的内容 或事物作为学习素材。 这样在学习的过程 中不仅使学生意识
到数学 就在 身 激 发学生 对数 学学 习 的兴趣 , 从而 促进 教学 实 际需 要 , 保证 学 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 工作效率 X 工作时间=工

准设 定 ,以此 为标 准 , 作 为教学 的依 据 ,同时理解教 材研 究 教材 深度 掌握 教材 , 根据 本班 的学情 来设 计教 学 流程 , 顺 利 地 完成教 学 目标 ,实现 师生 的共 同发展 。 1 . 选择合 适 的 、学生熟 悉的 素材
而是以合作者的姿态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学习探索 的过程 , 也就是 由传 道 、 授业 、 解 惑 转变 为教学 活动 的参 与者 、 组 织 者、 引导者 、 合作者。例如 , 在学生讨论问题各持己见的时 候, 教师可以以商量的口气 、和蔼的态度,以 “ 合作者”的 身份 与学 生共 同讨 论 , 既起 到 “ 引 导者 ”的作用 ,同时 又积 极 营造 了 以人 为本 、 活泼 生 动的学 习氛 围 , 这 样学 生 因为能 和 老师一 起讨 论 问题而 高兴 。 也 就在 引导 学生 学 习数学 知识 的同时 , 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情感体验的程度 。 其次 , 教 师 要真 正地 投入 , 用真 实 的情 感感 染学 生 。 也 就是 在课 堂 的 教 学过 程 中 , 教 师要全 身 心地投 入 , 用饱 满 的热情 、和蔼 的 态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愿意亲近老师 , 使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 感受到老师对他们 的尊重 、 激励 、 信任 , 从而对数学的学习 更 加热 情 , 产生更 浓厚 的兴 趣和 强大 的动力 , 为课 堂 生成创 造 更加 合适 的情 境 。 2 .让 学生在 开放 的教 学过程 中充分地展 现 自 我 通 过 引导 学生 自己学 习 、 自己发 现问题 、 自己解 决 问题 , 就实 现 了开放式 的教 学 。以 “ 年 月 日”一课 的教 学为例 ,在 如何突破 “ 怎样判断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的这个难点上 , 我预设了这样几个环节 , 层层设卡 , 激发起学生一次次探索 的欲望 :首先 通过 查表 格 的方 法让 孩子 说说 1 9 9 9 ~ 2 0 1 1的 年份中哪些是平年 , 哪些是闰年 , 学生都很顺利地说出, 接 着让学生说说 2 0 1 3年和 2 0 1 4 年分别是平年还是闰年 , 学生 也很快说 出, 教师反问 “ 表格上没有 2 0 1 3 年和 2 0 1 4 年 的天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学形 式 。所 谓动 态生 成 ,是指 教师 在课 堂 上以学 生 有价
值 、有 创 见 的 问 题 与 想 法 等 细 节 为 契 机 ,及 时 调 整 或 改 变 预 设 的计 划 。遵 循 学 生 的 学 习 问 题 展 开 教 学 而 获 得 成
功 。它 随着教 学环 境 、学 习主体 、学 习方 式 的变化 而变 化 ,根 据教 师 的不 同处 理而呈 现 出不 同的 价值 。使 课堂 呈现 出动态变化 、生机勃勃 的新 特点。
生 1 :将 “ 柱 体 容 器 中 的 水 ” 倒 入 长 方 体 的 容 器 圆 中 。再 分 别 量 出长 、 宽 、 高 ,就 可 以计 算 出体 积 。
彰显生命的力量 .促 进 “ 积极” “ 、 有效 ” “ 质量”课 、 高
堂 的 动 态 生 成 。 要 让 学 生 在 “ 成 ” 中 建 构 属 于 自 己 的 生
就 越高 。预设 一个 高质量 的教 案 ,既是 教师经验 的积 累 , 也 是教学 机智 的展 现 .其 间蕴含 着教师 的教育 教学智慧 。 预设教案 ,可 以更 好地发 挥教 师主导 、学生 主体的作用 , 并提 高教学效 益 。例 如 .在教 学 《 圆柱的体积 》一课 时 , 笔者 先引 导学 生认 识 圆柱 的体积 ,紧接着 让学 生试 求圆 柱玻璃容器 中水的体积 。 师:容器 中水的体积是 多 少,你有 办法知道吗 ?
和 有 效 利 用 , 促 进 预 设 教 育 目标 的 高 效 完 成 或 新 的 、更
高 价值 目标 的生成 。同时 ,新课 程也 要求 教 师在教 学 中 抓 住课 堂 中的生成 性 资源 .关 注 “ 生 在课 堂活 动 中的 学
状 态” 。努 力 突 破 “ 设 ” 的 巢 臼 ,变 “ 设 ” 为 “ 成 预 预 生 与 建 构 ” 并 自觉 地 尊 重 、 理 解 、 接 纳 秘 充 分 利 用 这 些 。 “ 成性 资源” 生 ,点 燃 学 生 思 考 的 火 花 ,拓 展 思 维 的 空 间 ,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辩证的对立统一体,它们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两者既具有互补性又具有对立性。

预设是基础,生成是在预设的基础上,对预设的丰富、拓展、重建,但两者体现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一样。

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生成过度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

如何准确理解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把握、艺术地处理这种关系,是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课前精心预设1.研究教材是精心预设的前提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

首先,挖掘知识的内涵。

追本溯源,探求核心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设想联系的方法与途径。

其次,拓展知识的“外延”。

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其提供的范例或情境可能很经典,但有可能在生活中有着更丰富的学生所熟知的情境。

同时,教材里展示的方法可能仅是解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能很简洁,但也有可能在学生思维深处有着更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越深广,预设越丰富。

2.了解学生是做好预设的保证学生是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生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必须全面深入理解学生,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方法,各种方法展现后怎样促进学生与课程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帮助学生生成新经验,即我们要把单线型备课变成多线型备课,这也就要求我们心中要有多一份对教学路径的预设、多一份对教学的动态生成。

3.预设要给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萧伯纳曾经这样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互相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很多种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个体自主交流、展示自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更精彩的课堂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一
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

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

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

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

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

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

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
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二
策略1:有效激活“亮点”资源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在让学生简单复习面积的概念后,给学生提供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和几个不同的长方形,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

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地说:“我知道的,长方形的面积只要量出长和宽就能算出来”。

“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此时,该怎么办呢?这时,教师灵活地在“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这两种预设中,选择“对猜想的验证”,并利用手中的这些学具来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

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还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 验证猜想―― 形成结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策略2: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9时5分这一时刻。

有很多学生就写成了9:5,另有一部分同学是写了9:05,这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这样同学们就有了争执,教师没有及时地给予结论,而是让他们自由辩论。

用第一种方式写的小朋友说:既然读作9时5分,我想应该这样写。

这时,另一位女生站了起来,问到:那么9时50分应该怎样写呢?你的5不是变成在同一位置上了吗?之后,还有几位学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我发现写错的那些学生正悄悄地改正自己的答案。

显然,同学的反问使有错误的那些小朋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数学课堂教学三
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
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

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于是,笔者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

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地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
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地去处理了,才会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

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数学课堂教学四
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永远只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预期,而实际的教学活动则只有等发生了才会知道结果。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从而需要调整预设目标。

要求教师根据当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要,及时抓住时机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并层层深入,最终使新的学习需要、新的学习目标在开放的教学中不断得到生成。

也就是说,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设的要求,这样教学才不会限制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

数学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利用课堂上的各种动态资源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于学生发展的鲜活的教学资源;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要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宝贵。

同时,对于及时捕捉到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定的目标和内容适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课堂上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有目的、及时地捕捉课堂中可能是一现即逝的亮点,并随时进行价值引导,让课堂的生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平均分,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来,比比谁的方法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