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右心室结构特点及功能评价
右心室结构特点及功能评价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送往全身各个部位,以满足身体组织的氧气和营养需求。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其中右心室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右心室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进行评价。
一、右心室的结构特点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右侧,是心脏的一个腔室。
它的壁厚度相对较薄,仅为左心室的一半左右。
右心室的壁内有许多肌束,这些肌束的排列方式使得右心室可以产生强有力的收缩力,将血液推送到肺动脉中。
右心室的内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室体和室间隔。
室体是右心室的主体部分,它与右心房之间通过三尖瓣相连。
室间隔是右心室与左心室之间的隔板,它的厚度要比室体的壁厚度要大,以保证心脏在收缩过程中不会产生跨室流血的情况。
右心室的入口处有一条肺动脉干,它将右心室的收缩力传递到肺动脉中,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往肺部进行氧合。
二、右心室的功能1、收缩功能右心室的主要功能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往肺部进行氧合。
当右心室收缩时,它的肌肉将血液推送到肺动脉干中,使血液流向肺部。
右心室的肌肉排列方式决定了它的收缩力很强,能够将血液推送到肺部。
这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因为只有通过肺部氧合后的血液才能够为身体各个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2、保持心脏的稳定性右心室的室间隔是心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可以保证心脏在收缩过程中不会产生跨室流血的情况。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稳定性对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命的延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调节心脏的血流量右心室通过调节心脏的血流量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当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时,右心室会加快收缩的速度,将更多的血液送往肺部进行氧合。
相反,当身体的代谢需要减缓时,右心室会减缓收缩的速度,以保证身体各个组织的代谢需求得到满足。
三、右心室的评价右心室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都对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命的延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病因】在胚胎的第5~7周,分别自心室尖部由下而上、心球嵴处自上而下形成肌性间隔,并由来自房室瓣处心内膜垫的膜部间隔与前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心室间隔,将左右心室腔完全隔开,如果在此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即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心室间隔缺损。
一般系单个缺损,偶见多发者。
【症状】据统计,约20%的小口径缺损可在幼儿期自行闭合。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婴幼儿的的室间隔缺损患病率约为0.3%,而据成年人�萍熳柿希�室间隔缺损的发现率仅为0.03%,可充分证明自行闭合这一事实。
室间隔缺损不经手术治疗,其平均寿命为25~30岁,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后,生命期限明显缩短。
缺损口径较小、分流量较少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缺损较大、分流量较多者,可有发育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呼吸窘迫和左心衰竭等症状。
当产生轻度至中度肺动脉高压、左至右分流量相应减少时,肺部感染等情况见减轻,但心悸、气急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仍存在,或更形明显。
重度肺动脉高压、产生双向或反向(右至左)分流时,出现紫绀,即所谓艾森曼格综合征,体力活动和肺部感染时紫绀加重。
最终发生右心衰竭。
在肺循环阻力和体循环阻力正常的情况下,左心室收缩期压力明显高于右心室,二者约呈四与一之比。
室间隔缺损时,每当心室收缩期,血液通过缺损产生左至右分流。
婴儿出生后头几周内,由于肺小动脉仍保持某种程度的胚胎期状态,肺血管阻力仍较高,因此左向右分流量较少,此后分流量逐渐增多。
由于肺血流量增多,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压力亦随之升高,致使肺间质内的液体增多,肺组织的顺应性降低,肺功能受损,且易招致呼吸系感染。
因此,分流量增多时,特别在婴幼儿时期,会出现呼吸窘迫。
呼吸困难增加能量消耗,加以体循环血流量相应减少,因而影响全身发育。
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使左、右心室负荷均增加。
起初,随着肺血流量的增多,肺总阻力可作相应调节,因而肺动脉压力增高不明显(肺血管床正常时,肺血流量增加4倍,仍可赖肺总阻力的自身调节而保持肺动脉压力无明显改变)。
右心功能 ppt课件
一、右心的重要性 二、右心解剖特点及与左心的相互影响 三、右心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四、右心功能的评价及管理
二、右心解剖特点
• 右心包括右心房和右心室; • 右心房为不规则的六面卵圆
体; • 右心室为不规则几何形状,
分为窦部、肉梁化部和圆锥 部,三部分会合处为膜部间 隔; • 界脊分隔右室流入道和流出 道;
三、右心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影响肺循环的因素
• 肺血流 • 肺容积 • 化学因素 • 神经体液因素
三、右心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 肺循环:低压低阻 肺动脉
肺循环
肺静脉
三、右心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右心容量顺应性好, 压力耐受差
Jennifer Coager Malthews Current Cardiology Review,2008,4;49-60.
压力过负荷
肺动脉高压(特发性、遗传性、药物毒性诱导、先心病等相关因素所致)
呼吸系统疾病或缺氧相关肺高压(如ARDS、慢性肺病和/或低氧血症的恶化等)
血栓性肺高压(如急性肺栓塞)
心肌病变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如急性左心衰) 其他不明原因或多种因素所致肺高压 心包病变(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等) 容量过负荷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瓣膜病变
右心功能---重症医学不能忽视
安庆市立医院 重症医学科 方长太
一、右心的重要性 二、右心解剖特点及与左心的相互影响 三、右心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四、右心功能的评价及管理
一、右心的重要性
• 长期以来,对右心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认识仍 十分有限,对右心功能的研究远落后于左心功能。
• 右心在心衰研究中处于“旁观者”、“被动者”和“受害者”的位置。 • 近年来,右心衰竭的相关研究日益得到广泛重视。
室间隔和房间隔
室间隔和房间隔
房间隔和室间隔炁脉:
心脏的乳头肌收缩能力的大小,就是心脏的动力:收缩幅度大,输出的血量就多。
如何能使它的幅度大呢?就要进神明之炁入心房和心室,这个炁就是心脏跳动的根本动力。
心脏最宜出现毛病的就是乳头肌和中间隔肌;人到老时大多数人的血液粘稠,血脂高,血压高。
血液粘绸使得心脏的乳头肌之间存有
杂物,也使得房间隔,室间隔肌部粘有很多粘结物,时间久了,心肌变得肥大,心脏跳动更加无力,血液流动更慢!冠状窦口:是进炁的口,心脏进炁是由四条沟分别进入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推动心脏的跳动。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脏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要知道精神是从神明之炁而来。
心好精神就好,大脑就好,就有精神。
《中医理论第一节精炁学说》里讲:“精炁是对人体有用的炁,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人之五脏六府,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炁的推动下才能活动”。
心脏是在炁的推动下工作的,肺脏也是在炁的推动下工作的,所有的脏腑都是在炁的推动下工作的。
这个炁就是精液化成的神炁,它通过中脉进入心脏的冠状窦。
是心主神明,不是脑主神明。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心室间隔位于两心室之间,并把两个心室分开,使动静脉血各行其道。
传统的看法室间隔是构成左心室的一部分,主要参与左心室的收缩与扩张。
其实不然,心室间隔对右心室的作用更大,是组成右心体系的关键结构,对其进一步的了解将会加深心室间相互依赖的认识,并对临床表现的解释和正确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心室间隔的胚胎发育与解剖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
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展,上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使左右心室相通。
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分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关闭了室间孔上的大部分;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心内膜垫的组织所封闭,形成室间隔膜部。
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2、室间隔供血心室间隔的血液供给对维持正常的心脏传导和室间隔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因室间隔含有传导系统主干,干扰室间隔的循环,如冠状动脉堵塞,会引起传导障碍和室间隔肌纤维功能失调。
来源于冠状动脉前降支室间隔的供血范围一般不太了解,因为正常左心室游离壁的厚度约为12mm,后部穿过间隔的动脉其长度很少超过15mm。
似乎很不可能后降支动脉间隔支参与大部分室间隔供血,他们最大的价值可能是潜在侧枝循环的来源。
室间隔及其传导系统可分为2区,上部包括房室结、希氏束及两个主要束支的上段;室间隔的下部较大,包括两个主要束支的大部分和室间隔普氏纤维的分支,该部分供血主要来自前降支穿透支。
从这个随意分类,明显看出,有冠状动脉堵塞可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障碍。
左前降支动脉堵塞可引起束支阻滞或游离壁阻滞(分支),这些推论主要决定于侧枝循环的有效性和程度。
心脏侧枝循环的潜在通路在大部分心室间隔,室间隔交通给两个主要冠状动脉间提供的侧支血流以代偿任一血管的堵塞。
由于发自前降支的穿透支到间隔总是多发的,因此这些血管中一支或多支堵塞可使一些模糊的临床心脏状态,诸如“自发性”束支阻滞或间隔纤维化心电综合征。
右室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害部位在颅内段者,不主张做神经移植。②面神经缺损过长,不适合 做面神经改道吻合者。③面神经缺失>2  ̄ . m,则行神经移植术。 . 2c o 5
3 . 移植神经 的要 求 2对
移植神经要求直径与面神经断端一致或接近一致 ,该神经切除
后 ,对 局 部功 能无严 重 影响 。临 床上 通常 选用 耳大 神经 ,其 依据 : ①耳大神经解剖部位表浅 ,解剖 简单,神 经切 除后 ,对局部感觉影响不 大 。②耳大神经直径与面神经相近 。③取耳大神经在同—术野操作 。
21 0 1年 8月第 9卷 第 2 3期
1. . 4颞肌筋膜瓣形成:取带蒂颞肌筋膜 ,刮薄 、压平 ,将游离光滑 2
面贴敷 、包 绕两端吻合 口及整段 移植神经 。
1. .5注意事 项 2
移植初期无血供,后期移植神经滋养血管生成,血供恢复早
与快是移植神 经存活 决定 因素 。血供丰富 的移 植床能显著 提高快速轴 浆 运输的速度 ,利于水分 和各种生 长因子的逆 向扩散及生 物活性的维 持 , 高神经纤 维再 生的速度 。 以往的神经移植术 仅于术腔表面铺盖 提 筋 膜 ,移植神经生 长在 “ 化”的术腔 ,血运较 差 ,抗感染能力低 骨骼 下 , 易发生 结缔组织增 生和移植神 经变性坏死 。颞肌筋膜 瓣包裹耳 容 大 神经 ,相 当于在其表 面增加一层 有充足血运 的外衣 ,保证 移植神经 有 充足血供 的生长环境 ,防止移植神 经或再生神 经干 中心性 或阶段性
⑤术后面部按摩及理疗可促进功能恢复,防止面肌萎缩和纤维化。
2结 果
9 例耳源性面瘫术后2 周 个月干耳 ,  ̄ 个月见 I 46 : 1 角运动 ,68  ̄个月
可用力 闭目,l 1/月见额肌运 动。临床随访14 ,面神经功能 Ⅱ Ⅳ l 4卜 ~  ̄年 ~ 级 。2例外伤性面瘫术后 1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成人右心功能评价指南的解读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成人右心功能评价指南的解读精确评价右心功能,对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室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由于右心室是一个形态既不对称又极不规则的结构,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出道,不能以简单的几何模型来描述,且难以获得标准的超声切面,因此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室功能,被认为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随着临床对评价右心功能的日益关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欧洲心脏病协会和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又针对右心功能这个专题,颁布了新的指南,涵盖了近年来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功能的最新发展,对指导我们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指南推荐的右心功能指标(一)右室腔结构特点的判断[2,3]1、右心室的评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如果右室心底部舒张末期横径>42mm,右室中部水平横径>35mm,右室心底至心尖纵径>86mm视为右心室扩大(图1)。
右室扩张源于慢性的容量或压力负荷过重,与右心衰竭有关。
右室舒张末内径被认为是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存率的指标[4]。
心尖四腔心切面上右室与左室舒张末内径的比值是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及/或住院生存率的预测因子[5]。
2、D形左室无论右室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都可使原本短轴中左室的圆周形态发生改变,因右心室的中心向左侧偏移,使室间隔自右向左心室的中心移动,室间隔变平,从而使左心室的短轴切面在收缩期呈现D形。
在这种情况下,左室和右室的形态关系,可用左室侧壁与室间隔内径/前后径的比值来定量。
该指标被称为“偏心指数”,当偏心指数>1.0时,提示右室负荷过重。
室间隔的形态变化取决于在心动周期各阶段右心室与左心室间的压差。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右室压力负荷过重是继发于左室充盈压升高,对这些患者而言,室间隔形态的影响更加复杂。
在单纯右室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舒张期末室间隔偏移最为显著(在收缩末期室间隔形态基本正常),而单纯右室压力负荷过重的患者,室间隔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室间隔均向左室偏移,而收缩末期偏移最为显著。
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进展
[] 陈奇. 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学 [] 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i 0 . M. 00 13 [] 张方元 ,贾传春. 6 生石膏 的合理应用[]临床研究与报道,1 () 3 3 . _ 1 6 1 :3 —6 [] 倪梁红,秦民坚. 7 知母资源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J.
C i 1 c r P y i l 2 0 , 2 4 :4 3—4 6 ln E e to h s o , 0 4 7() 4 4.
[] G i i iM,T o n eg G ,B c L ea 1 C m a i i no ih v n 4 u d c h r b r A u kD , t . o pr S o f r g te
2 0 ,4( 2 :2 01 1 ) 8—2 . 9
[]雷 田香,彭延 古等. 9 中药全蝎的研究进 展 []湖南 中医学院学报,20 , .. 1 06
2 ():6—1 6 4 06.
[O 林巧,杨大国. 1] 赤芍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研 究杂 J.
志 , 2 0 ,6 ( ) :6 2 6 4 06 6 4—4.
参考文献
[] L m s A e K 1 aa G ,L eL,S e n M , e a . e t c 1 r a ig r u 1 w ey O t 1V n riu a P c n o d a e a b r P c n f r iu n d d su c i n J . E g J e ,2 0 , h m e a ig o S n s o e y f n t o [] N n l M d 0 2
[] 罗拥军. 草性状 鉴别及 药理作 用 [ ] 中华 现代 医学与 临床 ,2 0 , 8 甘 J. 06
心电图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3)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左室肥大时QRS可延长,一 般在0.10s~0.11s。V5导联室壁激动时间 或R峰时间(VATV5)>0.05s,V1导联 室壁激动时间或R峰时间(VATV1)> 0.03s。
SJ
23
P-R间期缩短的意义:
(1)短P-R间期征。是P-R间期 缩短最常见的一种。其心电图表 现为:P-R<0.12s,QRS时限正 常,QRS起始处无δ波,通常诊为 短P-R征。
FT
SJ
24
以前均诊断为L-G-L综合征,即所谓变异 性预激综合征。 近年来经电生理研究证 实所谓L-G-L综合征并无预激现象,属房 室结内双径路中快径路的极端表现。
单纯短P-R征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常见 于孕妇,无明显临床意义。
FT
SJ
25
(2)房室交界性心律
房室交界性心律如QRS前有逆行 P波时,P-R间期固定,并< 0.12s。如有明显前向传导阻滞, P-R间期可≥0.12s。
FT
SJ
26
(3)各种不同类型的预激综合征(A、B、C型)。
P-R间期缩短、QRS增宽、QRS起始 处有δ波,称为“预激三联征”。P-J 间期正常,一般≤0.27s(有0.26s), 如为间歇性预激则与同导联正常下传 的P-R间期一致。
(5)房性异位节律
房性心律心房除极顺序改变,心房激 动传导最初主要为心房肌间传导,使 除极时间延长,P波增宽。
FT
SJ
9
2、P波电压增高。
正常P波电压<0.25mV 。当P波在II、III、aVF 导联呈顶尖型,时限正常,电压>0.25mV, 称肺型P波。肺型P波常见于右房肥大、右房 负荷过重及房内传导阻滞。先心性P波常见于 先天性心脏病。
右室高位室间隔和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右室高位室间隔和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曹丙峰;刘庆霞;周建华【摘要】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5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28例)和RVA起搏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 波群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进行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HRVS起搏组QRSd和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7.9±12.1)ms比(155.2±12.7)ms,(252.7±95.4)ng/ml比(313.2±121.4n)g/ml,P均<0.05],LVEF 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HRVS起搏组的QRSd、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9.1±13.1)ms比(158.6±12.9)ms,(281.9±102.2)ng/ml比(372.4±136.6)ng/ml,P均<0.05],并且随起搏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明显;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52.6±7.0)%比(48.8±6.7)%,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NT-proBNP的变化值(△NT-proBNP)与相应时间QRSd的变化值(△QRS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73,P<0.05).结论 HRVS起搏对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RVA起搏,并且这种优势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功能【作者】曹丙峰;刘庆霞;周建华【作者单位】264400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64400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64400山东省威海市,威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近年来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长期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可导致心室电和机械活动的不同步,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射血分数下降[1],并引起起搏相关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增加[2]。
观察标本,总结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
观察标本,总结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1. 概述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以强大的力量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心脏的结构复杂而精密,其中的心腔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从而为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通过对心脏标本的观察,总结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
2. 右心房右心房是心脏的上部,它接收来自全身静脉回流的血液,并将其送入右心室。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右心房呈椭圆形,其壁较为薄,内部光滑。
右心房内有三个主要开口,分别为上腔静脉开口、下腔静脉开口和冠状静脉开口。
右心房内还有充满血液的乳头肌和心房隔,这些结构对于保证右心房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3. 右心室右心室是心脏的下部,它接收来自右心房的血液,并将其通过肺动脉送往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右心室呈锥形,其壁较为厚实且肌肉发达。
右心室内具有三瓣瓣膜,分别为三瓣瓣膜、肺动脉瓣和三叶瓣膜。
右心室内还有肌肉纤维和乳头肌,这些结构对于保证右心室的正常收缩和泵血功能非常重要。
4. 左心房左心房是心脏的上部,它接收来自肺静脉回流的氧合血液,并将其送入左心室。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左心房近似椭圆形,其壁较为薄,内部光滑。
左心房内同样具有三个主要开口,分别为四肺静脉开口和冠状静脉开口。
左心房内还有充满血液的乳头肌和心房隔,这些结构同样对于保证左心房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5. 左心室左心室是心脏的下部,它接收来自左心房的氧合血液,并将其通过主动脉送往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通过观察心脏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左心室呈卵形,其壁极为厚实且肌肉发达。
左心室内同样具有三瓣瓣膜,分别为二瓣瓣膜、主动脉瓣和二叶瓣膜。
左心室内还有肌肉纤维、乳头肌和心尖肌,这些结构对于保证左心室的正常收缩和泵血功能同样非常重要。
6. 结论通过对心脏标本的观察,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心脏解剖结构的认识,还总结了各个心腔的结构特点。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右心房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右心房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右心房”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右心房
心脏的四腔之一。
是心腔中最靠右侧的部分,壁厚约2mm。
右心房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固有心房(atrial propria),后部为腔静脉窦(venacaval sinus)。
此两部以右缘表面的浅沟——界沟(sulcus terminalis)为界。
后部内壁光滑,上下分别有上腔静脉口和下腔静脉口,两口之间在界沟相应处有纵行肌肉隆起,称为界嵴(crista terminalis)。
下腔静脉口前缘有下腔静脉瓣,其内侧端延至卵圆窝前缘,胎儿时期有引导下腔静脉血液经卵圆孔流向左心房作用。
冠状窦口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心房室口之间,口的下缘有冠状窦瓣。
固有心房的前上部呈三角形突出为右心耳(right auricle),其内壁有从界嵴向前发出的平行肌隆起,称梳状肌(pectinatel muscles)。
梳状肌延至右心耳内面则交错排列,许多呈蜂窝状。
在心脏功能障碍,血液瘀滞时,易在心耳内形成血栓。
右心房的后内侧壁,主要由房间隔组成,其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
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遗迹,房间隔缺损多在此处发生。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及其代表的意义和正常值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及其代表的意义和正常值RVOT: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A O: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L A: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RV :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I V S: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LV :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LVPW :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PV: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多普勒测值:MV: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9米/秒T V: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7AV: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1.0~1.7P V: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0.6~0.9左心功能测值:EDV :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ESV: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SV :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E F:射血分数正常>0.6±0.1F S:正常>0.26E峰与A峰比值,正常<1心功能①左室短缩分数(F S):35~45%②射血分数(E F):50~75 %,35% 以下为重度。
③心搏出量(CO):3~6L/min④每搏量:(SV):38~90m l⑤心率(H R):60~100次/分室间隔运动幅度:4~8mm〉12mm搏动过强,∠4m m搏动减弱,∠2m m搏动消失Doppler检测二尖瓣血流E/A>1,主动脉瓣最大流速70~130cm/s,大于150为异常。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以下的ABCDE方案,有利治疗疾病和控制病情。
A:指使用阿斯匹林和ACEI。
B:指控制血压和使用B--受体阻滞剂了。
C:指调脂和戒烟。
D:指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
E:指健康教育和运动。
冠心病、B、C、D、E疗法:A:阿司匹林,75mg(稳定时)~≥150mg(不稳定时);双重抗血小板:氯吡咯雷(药物支架术后>1年或ACS后)ACEI/ARB类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ACS)。
B: b阻滞剂,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
C:他汀类调脂药物,彻底戒烟。
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图解)
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图解)心脏解剖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掌握心脏形态解剖有利于理解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等疾病。
我们心电图中的心梗定位、室早、室速、预激旁道的大体定位、房扑房颤的折返机理这些都离不开心脏解剖学知识。
近十几年来随着二维超声、心脏 CTA、心脏磁共振、PCI、射频消融、腔内电生理这些新兴诊治项目的开展,在心脏解剖学层面上对心血管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既往经典解剖上本来不十分重要的部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随着心血管新兴的诊治进展很多新的解剖名词也应运而生,既往解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心血管进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心脏的解剖学知识不能再停留在既往系统解剖学的层面,需要在心脏大体解剖、心脏血管造影解剖、心脏断层切面解剖、心脏超声切面解剖这四个层面海、陆、空全方位剖析心脏解剖。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的虫哥说图系列将从这四个层次,把心脏解剖与临床应用最密切的知识点介绍给大家,以开启一扇了解心脏解剖与临床之门。
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心血管探索之路还要靠大家自己去远征,希望这些零星散落的路标,能让各位在心血管探索之路上少走些弯路。
《心脏解剖笔记:右房右室篇》,正式开启!先上副图,大家热热身,解剖名词都已经标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再展开。
照例,这个不是亮点,下面才是虫哥要告诉大家的心得——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正确的心脏空间观犹如正确的人生观,行走江湖,人生观错了,他就很容易走上歪门邪道。
同样,在心脏解剖中没有正确的心脏空间观,就会在心脏断层解剖、超声解剖、血管造影解剖上走很多弯路。
所以在虫哥说图篇的开始不惜浓墨重彩,为大家解读一个正确的心脏空间观。
心脏空间观说到底也很简单,一句话:从正确的视觉角度理解心脏视觉成像。
LAO 30° 不会出现RAO 45°的血管成像,心脏断层平面不会出现四腔前面的形态,心脏前后位不会出现左前斜位成像。
说来简单但是事实上人是经常犯思维定式的错误。
【心超笔记】(21)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右室功能
【心超笔记】(21)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右室功能再小的个体,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导读:相对左室而言,右室功能测定是一个年轻的被忽视的领域。
由于右室形态不规则、结构复杂的特点,使得右室功能的准确评价难度颇大,但随着对右心疾病的研究深入,右室功能在许多心脏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
因此,作为心超医师,有必要认识并正确评估右室功能。
作者:张文军作者兼指导:杨好意右室的心腔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室壁薄,流入道与流出道不在一个平面上,且肌小梁粗大,心内膜不光滑,因此造成了右心收缩力弱、后负荷小、顺应性较大的生理特点。
独特的解剖和形态学特点,本已使得右室的功能测定与左室相比显得更加困难,再加上人们对右室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以及右室功能众多的影响因素,使得右室功能的测定尴尬地成为了一个被忽视和困难重重的领域。
近年随着心脏病学的进展,一些研究发现右室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
同时,右室功能的准确评价对临床的诊疗非常有裨益和指导意义,比如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式的选择,对于心梗后左室功能失调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等。
所以,右室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最为准确,是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金标准。
而超声心动图作为一项最方便、可重复性强的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技术用于评价右室功能。
右室舒张功能的测定右室舒张功能是构成总体心泵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右心舒张功能不全,必定会影响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
当右室扩张,容量和压力升高,通过心包的限制作用使得左室顺应性下降,从而产生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的症状。
而许多累及心肺的疾病如右室心肌梗塞、右室心肌淀粉样变性和肺循环高压、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可以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右室舒张期压力升高,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呈现与收缩功能不全类似的临床症状。
右室充盈与左室类似,因此对左室充盈方面的测量指标同样适用于右室。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三尖瓣口血流频谱、三尖瓣环侧壁的组织多普勒频谱、肝静脉的脉冲多普勒频谱、下腔静脉内径及塌陷等。
实验报告,右心室内部简述
实验报告,右心室内部简述摘要:1.右心室的结构特点2.右心室的功能及其重要性3.右心室的疾病及其影响4.右心室的治疗与护理正文:一、右心室的结构特点右心室是心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心脏的右侧。
其主要结构包括四个腔室,分别为流入道、流出道、肺动脉瓣和右室尖。
右心室的壁厚度较左心室薄,主要是因为其承受的压力较低。
此外,右心室内的肌肉纤维排列较为疏松,有利于血液的流动。
二、右心室的功能及其重要性右心室的主要功能是将经过体循环的静脉血送往肺部进行氧合。
右心室收缩时,血液从流入道进入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动脉瓣进入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氧合。
在氧合完成后,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从而实现循环。
右心室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保证了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确保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三、右心室的疾病及其影响右心室疾病主要包括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
患者可能出现气促、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四、右心室的治疗与护理针对右心室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以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脏瓣膜介入治疗,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外科手术包括心脏移植和心脏搭桥手术,对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护理方面,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规划。
家属和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右心室的健康对人体生命至关重要。
了解其结构、功能及常见疾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障生活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心腔结构与解剖学概述
心腔结构与解剖学概述心腔结构与解剖学概述:心系中空的肌性器官,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二半,各半又以房室口分为心房和心室。
因此,心腔可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1)右心房right atrium位于心的右上部,壁薄腔大。
其前部呈锥形突出,遮于主动脉根部右侧,称右心耳rightauricle.右心房可分为前、后二部,前部为固有心房,后部为腔静脉窦venacaval sinus.两部在心表面以叫做界沟terminal sulcus的浅沟分界。
心房内面与界沟对应处,形成的一条纵形的肌肉隆起,称为界嵴terminalcrest.固有心房内面有从界嵴向前发出的平行肌隆起,叫做梳状肌pectinatemuscles,右心耳内面的肌隆起则交织成网。
腔静脉窦内壁光滑,其后上部有上腔静脉口,后下部有下腔静脉口,前下部有房室口。
下腔静脉口与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口的下缘有冠状窦瓣。
在下腔静脉口的前内侧缘有一镰状皱襞称下腔静脉瓣。
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房间隔的下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ovalfossa,为胎儿时期的卵圆孔在出生后闭锁形成的遗迹我们`搜集整理。
(2)右心室right ventricle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是心腔最靠前方的部分,靠近胸骨和左侧第4、5肋软骨的后面,故心内注射多在第4肋间隙旁胸骨左缘注入该室。
由于右心室的内侧壁-室中膈凸向右心室,故室腔横切面呈半月形。
右心室腔按功能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二部以室上嵴supraventricularcrest为界。
流入道的入口为右房室口,流出道的出口称肺动脉口。
室上嵴是介于两口之间的弓形肌性隆起。
其作用是在心室收缩时帮助缩窄右房室口,室上嵴肥大可引起漏斗部狭窄。
右房室口位于右心室的后上方,呈卵圆形,周径11厘米左右,约可容自身的三个手指尖。
口周缘为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环上附有三个近似三角形的帆状瓣膜,叫做右房室瓣rightatrioventricular valve或称三尖瓣tricuspid valve,按部位分为前瓣、后瓣和隔侧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体系:室间隔及其临床意义心室间隔位于两心室之间,并把两个心室分开,使动静脉血各行其道。
传统的看法室间隔是构成左心室的一部分,主要参与左心室的收缩与扩张。
其实不然,心室间隔对右心室的作用更大,是组成右心体系的关键结构,对其进一步的了解将会加深心室间相互依赖的认识,并对临床表现的解释和正确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心室间隔的胚胎发育与解剖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室间隔肌部。
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展,上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使左右心室相通。
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分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关闭了室间孔上的大部分;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心内膜垫的组织所封闭,形成室间隔膜部。
室间孔封闭后,肺动脉干与右心室相通,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2、室间隔供血心室间隔的血液供给对维持正常的心脏传导和室间隔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因室间隔含有传导系统主干,干扰室间隔的循环,如冠状动脉堵塞,会引起传导障碍和室间隔肌纤维功能失调。
来源于冠状动脉前降支室间隔的供血范围一般不太了解,因为正常左心室游离壁的厚度约为12mm,后部穿过间隔的动脉其长度很少超过15mm。
似乎很不可能后降支动脉间隔支参与大部分室间隔供血,他们最大的价值可能是潜在侧枝循环的来源。
室间隔及其传导系统可分为2区,上部包括房室结、希氏束及两个主要束支的上段;室间隔的下部较大,包括两个主要束支的大部分和室间隔普氏纤维的分支,该部分供血主要来自前降支穿透支。
从这个随意分类,明显看出,有冠状动脉堵塞可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障碍。
左前降支动脉堵塞可引起束支阻滞或游离壁阻滞(分支),这些推论主要决定于侧枝循环的有效性和程度。
心脏侧枝循环的潜在通路在大部分心室间隔,室间隔交通给两个主要冠状动脉间提供的侧支血流以代偿任一血管的堵塞。
由于发自前降支的穿透支到间隔总是多发的,因此这些血管中一支或多支堵塞可使一些模糊的临床心脏状态,诸如“自发性”束支阻滞或间隔纤维化心电综合征。
有意义的观察,最初接近右心室腔走行的前间隔动脉可能与右心腔低压有关。
供给左心室游离壁的动脉也倾向于远离高压腔穿过心外膜直达供血区,因此他们垂直进入心肌。
3、心室间隔的结构右心室组成的最重要部分是心室间隔,其结构与功能是相关联的。
最近研究显示,心室螺旋肌束展开后可看到镜面左室游离壁重叠肌束外形的室间隔结构。
位于两心室间的室间隔由心尖环斜形肌纤维升束和降束及包绕其外的基底环横向纤维右心段组成(图1),其重量约为心室肌组织的40%。
同样的斜形肌束构成左心室游离壁,这些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在心尖重叠形成一个漩涡,最后由室间隔与游离壁形成卵圆形的左心室。
与左心室相比,构成右心室的室间隔与左心室相同,而右心室游离壁则由基底环横行肌右段包绕形成,可有一小部分来自心尖环升段迷走斜行肌纤维参与。
右心功能决定于右心结构的纤维走向,室间隔斜行纤维的走向使其扭转;基底环包绕的横向纤维产生收缩。
生理学研究证实肌纤维走向的重要性,通过相关不同成角作用可预料其射血分数。
孤立肌条纤维培养肌细胞功能发现,肌纤维最大缩短为15%。
然而,整体心脏有不同模式的肌肉缠绕的连续体,改变不同心肌区域的纤维走向。
微测音器晶体检查显示,发生在右心室游离壁横向纤维收缩时的射血分数为30%,在主要呈斜行纤维走向上测量时射血分数增至60%,见图2。
心肌束恰到好处折叠的螺旋性质为理解室间隔的结构图1. 室间隔肌纤维走行的关系,室间隔由心尖环的斜行肌降段与升段纤维和组成右室游离壁基底环横向肌包绕所构成(Saleh S, et al. Eur J Cardio-thoracic Surg.2006,29S:S126-S138 与功能提供大量线索,与过去心室间隔仅起收缩与舒张作用的概念不同,室间隔主要运动是扭转射血和交替扭转快速充盈,由此看出,右心室的发动机是室间隔,而不是游离壁。
尽管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右侧,与肺循环连接,但解剖学右心室的定义不是其位置或连接,而是其结构。
最能区分解剖学右心室、左心室或不确定心室的形态学特征是:①相对于二尖瓣前叶三尖瓣隔瓣更向心尖呈线状缠绕;②存在调节束;③有三个以上乳头肌;④有附着于心室间隔的乳头肌,三尖瓣呈小三叶形;⑤有粗乱的肌小梁。
图2. 孤立左心室肌纤维射血分数的比较,缠绕的横向肌射血分数为30%,类似右室游离壁收缩;室间隔螺旋收缩射血分数为60%(Sallin EA.Biophys J.1969, 9:954-964)4、心室间隔的功能室间隔为两个心室所共有,因其结构不分左室室间隔和右室室间隔,室间隔是一整体,是两个心室的发动机,参与两个心室的射血。
超声心动图的组织特征研究显示,正常人心室间隔左右侧周期变化的增厚幅度和正常化延迟是不同的,左侧面的增幅大于右侧;右侧面正常化延迟长于左侧面,也就是说,二者的收缩空间与时间是不相同的。
多种族心脏磁共振成像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室间隔与右心室形态学,发现室间隔功能越好,右室射血分数越高。
室间隔应变对右心室收缩功能发挥阈值作用,室间隔的应变从-18%至-10%右心室射血分数几呈线性下降。
室间隔的功能与右心室的质量和容量无关,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有关的室间隔功能独立于左室其他部位,包括无心血管疾病者,研究证实室间隔对右心室有重要作用,室间隔的功能改变可能预示右心功能不全的来临。
室间隔正常凸向右心室。
当右心扩张时室间隔移向左心室,明显影响左心室充盈,降低心排出量。
高达1/3的右心室搏出功由室间隔扭转收缩完成,当严重右心功能不全时,左室室间隔收缩进入右心室,可代偿肺动脉灌注。
增加体动脉平均压可改善右心室的收缩性,其原因可能是增加冠脉的灌注压。
如室间隔收缩功能丧失,约降低一半右室峰值压,说明室间隔适时扭转收缩对右心功能的重要性。
心室相互依赖是指一个心室的大小、形状及顺应性,通过直接的机械相互作用影响另一个心室的大小,形状及压力-容量关系的概念。
右心室和左心室在功能与结构上相互依赖的根本目的是满足迅速变化的生理情况下肺与外周血管的灌注。
为达到这一目的需通过围绕两个心室共享的螺旋肌束和由室间隔发出的两心室间纤维的协调收缩,作为双心室功能的“发动机”实现的,在右心病理生理和功能不全中起重要作用。
心室相互依赖主要通过心肌而独立于神经、体液及血流动力学,从一个心腔传递到另一个心腔,约20%~40%的右心室收缩压和排出量由左心室收缩完成的。
因此,不难理解两心室这种密切的解剖与功能联系,一个心腔升压物质的刺激将被传递到非应力的另一个心腔。
动物实验显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超负荷会引起非应力的右心室生化与血流动力学反应,出现双心室肥厚。
相对应地,缩窄肺动脉不仅使右心室超负荷增加其质量和硬度,减少β-肾上腺能受体密度,同样也累及左心室血流动力学。
5、心室间隔的临床意义心肺疾病,包括肺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都离不开右心体系的参与,因此对该体系的进一步了解是临床医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左心衰竭是右心衰竭之父,一个心室的衰竭会适时地导致另一个心室的衰竭,即心室相互依赖。
该现象从室间隔及其功能障碍的概念较易理解。
一个心腔衰竭时舒张末压增加,舒张期室间隔凸向对侧,侵占其空间,由于室间隔拉长改变肌纤维的走向,进一步累及室间隔功能,从而降低两心室的心排出量。
当始发左心衰竭时,室间隔对右心功能的作用受损,射血主要依赖次要的基底环横向纤维收缩,同时左心室收缩对右心室牵拉减弱,加之合并肺动脉高压等导致了右心衰竭。
在严重左心功能受损的晚期心衰患者LVEF进一步下降不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RVEF则显示出重要的独立预后意义。
Polack 等对34例冠心病心衰患者(LVEF <40%)研究发现,RVEF<35%者与右心功能正常者比较,2年生存率明显降低(23%比 71%,P<0.05)。
Zornoff等分析“生存和心室增大研究(Survival and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Study)”的亚组右心功能的意义。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416例心肌梗死后(平均11±3.2天)患者的右心室分数面积改变(RVFAC),在调整病死率其他临床危险因子后,右心功能仍是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及心衰的独立预测因子。
RVFAC每下降5%,则增加心血管病死率风险16%,提示心肌梗死后右心功能改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子。
冠心病前降支近端堵塞可导致室间隔前部功能障碍;右冠堵塞影响后降支供血时可引起室间隔后半部功能障碍,都会引起右心功能不全。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右心室扩张,该型扩张型心肌病是一不同的病理实体,还是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尚不清楚。
右心室与左心室扩张程度相同的患者比右心室不太扩张的患者(左心室>右心室)的转归要差,如果扩张型心疾病LVEF低下的患者同时存在右心室扩张其病死率将增加3倍。
Ghio 等在常规右心导管术中,用热稀释方法计算RVEF评估心衰患者,随诊>17个月,发现最短的生存时间在高肺动脉压(PAP)/低RVEF组,其风险比较正常PAP/正常RVEF组高7倍。
而正常PAP/正常RVEF组与正常PAP/低RVEF组或与高PAP/正常RVEF组的全生存率无差别。
有右心扩张的扩张型心肌病其心腔扩张和室间隔凸向右心室及宽QRS或LBBB 等可使室间隔扭曲运动消失,导致两侧心功能下降,同时心室相互依赖也发生障碍。
三分之一以上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至少存在中度三尖瓣返流,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23%~37%的患者有重度三尖瓣返流。
超声心动图显示,风心病晚期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高达68%。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成形术后3年,重度三尖瓣返流的发生率达74%。
继发于扩心病功能性二尖瓣返流成形术后约14%大于Ⅲ级的三尖瓣返流,这些二尖瓣病变患者,特别是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三尖瓣扩张及返流可能与右心体系的作用不无关系。
主动脉瓣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返流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等后期都可能发生程度不等的右心功能不全。
Choi等观察1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心室间隔活动的变化,术前所有患者室间隔的活动和灌注无无存活心肌的证据,10例术后静息和/或负荷间隔活动异常,而他们全部的静息/负荷灌注及延迟增强都正常。
术后间隔异常活动组间隔运动明显低于间隔活动正常组,异常间隔活动组其间隔环形缩短甚至大于侧壁缩短。
心脏移植术后不例外地会并发右心衰竭,传统上,归因于接受者慢性心衰引起的进行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而对心室间隔的变化关注较少。
现已揭示,供体在运输和移植过程中导致的室间隔损伤,影响了右心室的扭转动作和向高阻力肺血管的射血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右心衰竭的问题发生在室间隔,不完全在肺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