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研究进展

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研究进展

心脏起搏的历史最早可 以追溯 到 13 90年 , 瑞典 医生 Hy n ma 用 1台手摇卷紧发条的脉冲发生器通 过针刺 心脏从而 抢救 了 1 例心脏骤停 的病人 , 之后将 这种 仪器命 名为 心脏起 搏器 。此 他
后 15 9 2年 z l用 脉 宽 2m 、 。 l s 强度 (5 10 7 ~ 5 )V 的脉 冲刺 激 胸 壁
维普资讯
中西 医结合心脑血 管病 杂志 2 0 年 2月第 6卷第 2期 08
・23 ・ 0
右 室 流 出道 起 搏 的研 究 进 展

中图 分 类 号 : 85 R 5 . R 1 2 6 2 文献标识码 : A
岗 , 自成 李
文章 编 号 :6 2 3 9 2 0 )2 2 3 3 17 —14 (0 8 0 —0 0 —0
3 R T起 搏 的 优 点 VO
传统心脏起搏 的重要方 式之一 , 尤其 是 2 0世纪 ; 而近 2 0年来人 们发现心尖起搏不符合 生理性起 搏 的顺序 , 量的 临床实验 也 大 表 明长期 R A起 搏能 够降 低左 心功 能 , 通过 右 心室 流 出道 V 而
起 搏 ( v ) ) 搏 的 左 心 功 能 常 有 不 同 程 度 的改 善 。基 于 此 , R (] 起 r 本 文 就 Rv_ IT起 搏 的 相 关 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 1 R Cr的 解 剖 定 位 和 组 织 学 特 征 Vr
疗 带 来 了质 的 飞 跃 。通 过 电 极 起 搏 右 心 室 心 尖 起 搏 ( V 是 R A)
心力衰竭 , 也有人 把这种心力衰竭称 为“ 起搏器相关性心肌病 ” 。 同时由于起 搏所致 的心肌重 塑 , 尤其是左 心房的增 大 , 导致 临床 上 房颤的发生率升高 ;Nisn等[ 的研究 结果证 实 R A起搏 ee l 6 1 V 的模式 与单纯心房起搏 的模式相 比, 房颤 的发 生率显著增加。

右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右室间隔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1 一 般 资料 : 择 2 0 . 选 0 1年 6月 ~2 1 0 1年 2月 在 我 院心 内科植 人起搏 器患者 4 4例 , 临床 、 经 阿托 品 实 验 、 2 h动态 心 电图检查 确 诊 为病 态 窦 房结 综 合 征 或 Ⅲ度 4
房 室传 导 阻滞 或 高 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 符 合 20 均 0 2年
( 丽江市人 民医院 , 云南 丽江 6 4 0 ) 7 10
【 摘要 】 目的
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 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4 例 需植 4
入 起 搏 器 的 患者 按 照 起 搏 部 位 的不 同分 为右 心 室 心 尖 部 起 搏 组 ( V 组 ) 右 心 室 间 隔部 起 搏 组 ( V R A 和 R S组 ) 对 比观 察 。 两 组 惠 者安 装起 搏 器前 后 的舒 张早 期 、 期 峰 值 速 度 E 晚 a与 A , aA 值 ,V F值 。结 果 术 前 , V a E/ a L E R A组 患 者和 R S组 V 患 者 的 心 功 能指 标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R S组 患 者 术 后 , x V , h能逐 渐 改善 ,  ̄ - 术后 E a及 E / a高 于术 前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aA 差
排 列不 整齐 和 左 室不 对 称 肥 厚 等 , 终 导 致 心 脏 扩 大 最 而影 响 , 能 … 。最 近研 究 表 明 , 室 间隔 部 ( V ) 1功 5 、 心 R S 可获 得 正常 生理 的心室激 动顺 序 , 持双 心 室 同步性 , 保 大 大避 免 了 R A起 搏 对 血 液 动 力学 和 心功 能 的不 良 V 影 响 - 。而主 动螺 旋 固定 电极 导线 的 问世 也使 其临 床 2 J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起 搏 ( I2 W )3例 ; VA组均 使用 被 动 固定 电极 , R
其 中 D D2 D 0例 , I 0例 。 W 2
常规穿刺左侧 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置入导 线, 先在后前 位 用 大弯 指 引 钢 丝把 心 室起 搏 电极 送入 右室流 出道 , 据 心 脏 大 小采 用 头 端特殊 塑 根
口加压 包扎 。 气胸 :① 术 后 一旦 出现 相 关 症状 , 即拍 X 立 胸 片 以明确 。② 术 后 密切 观察 血压 、 氧饱 和度 血 等 指标 变化 。认真 听取 患者 主诉 , 时发现 问题 。 及

术毕就 可正 常进食 , 指导 患者 进食 多纤维 素 、 高维 生 素 、 蛋 白 的饮食 , 高 以半 流 质饮 食 为 主 , 保 证足够 的能量 和蛋 白质摄 入 , 进伤 口愈 合 , 促 同时 保持排 便通 畅。应用 主动 电极 一般术 后 只需平 卧 4 , 期下 床 活动 , 免 下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6h 早 避

4 ・ 4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 ao iia e ii a t e r lfCI elM dcnei Prci o n n n c
21 0 O年第 1 卷第 … 。 ’ 4‘ 。 2 。 。 。 2期
右 室 流 出道 间 隔部 起 搏效 果观 察 及 护 理 对 策
的工作 原理 , 心 说 明安 装 过 程 中及术 后 的注意 耐
解释工作 , 避免术后尿潴留。术前排空膀胱 , 禁饮 禁食 2h 。术前 3d 用 抗凝药 、 血小板及 活血 停 抗 药。备齐抢救药物、 氧气、 简易呼吸器、 除颤仪、 吸 引器并 保证 处 于功能状 态 。
事项。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担忧心理 , 取得患者及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观察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观察

6 Go eV,Ju n F, Gi etD ,ta. an si n rg o t sfl oe l r e Dig o t a d p on si u eu— b 1 c c
n s fa t o ist i ln td p pie . Ji o e S ie, 0 9, eso ni de oct l ae e t s ontB n pn 2 0 b m i d
1 0陈捷 , 兰兰, 王 秦莉 , 类风湿关节炎五项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 等.
评价. 中华 检 验 医 学杂 志 ,0 8 3 ( ) 10 2 0 ,1 9 :0 7~11 . 00
1 o GZ,Na a e iI 1 To k mih ,Ku NO, ta . s e i c a d h ma ie s e Bip cf n u n d s a e 1 i
1 3丁从珠 , 王红 , 冯学兵 , 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等.
和类风 湿因子在 类风湿 关节 炎中的意 义.中华 风湿病 学杂志,
2 0 ,2 1 ) 7 4—7 6 0 8 1 ( 1 :7 7.
krt ig ean8s l h i at o i s i n e—can ni de c—F ) epes ni iha b s( v2 ,xrsi nPc i o
C l s a c 2 0 31 41 e lRe e r h, 0 6. 2: 1~4 2. 2
1 a e 2 Dr p l V,Be u ,Ch mp d C, t a . d n i c t n o r mii g c eA a o e 1 I e t ia i fp o sn f o
t ea t o isa d I 一2 p 9 i srai rh ts o ma fDe. i ni de n L d b 3 1 n p o t at ri.J u lo r i c i

2024年心脏起搏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心脏起搏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心脏起搏器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病发病率的增加,心脏起搏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心脏起搏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在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心脏起搏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脏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推动了心脏起搏器市场的需求增长。

3.2 技术创新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使其在治疗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风险,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3 医疗保健支出增加随着全球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大部分心脏起搏器的费用由医疗保险承担,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对心脏起搏器的接受度和市场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心脏起搏器市场存在着几家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其中包括梅德托尼克(Medtronic)、博得(Boston Scientific)、珀金埃尔默(Biotronik)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和技术,不断扩大产品线,并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5. 市场风险与挑战5.1 价格竞争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竞争对手,价格竞争激烈。

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润空间。

5.2 法规限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涉及医疗设备的产品,受到各国的监管和法规限制。

市场参与者需要满足严格的法规要求,并不断投入研发和监管合规成本。

5.3 技术挑战心脏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带来了技术挑战。

开发新的技术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同时也需要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6. 市场前景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心脏起搏器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脏起搏器技术也在逐步完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心脏起搏器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得其成为了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程心脏起搏器最早的形态是1950年代产生的外部心脏起搏器,这种起搏器需要手持起搏器电极,对患者进行心脏刺激,来调整心律。

但这种方式非常不方便,且电极与人体接触区域易受感染,因此很快就被内部心脏起搏器所替代。

内部心脏起搏器是通过手术将起搏器植入到患者的胸部,以便长期监测和治疗心脏疾病。

最早的内部心脏起搏器体积较大,且无法自我监测,需要定期手动调整。

1960年代后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带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心跳节律,同时也开启了心脏起搏器自动调节技术的新篇章。

二、心脏起搏器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心脏起搏器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现在的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与医生之间的远程数据交互,实时监测病情并自动调节,为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此外,心脏起搏器还通过生物特性介入和实时心电图诊断等技术改良,使其在预防心脏疾病和心律失常方面更加精准和有效。

比如,现在的起搏器可以智能地分析心跳节律和心室收缩力度的变化,根据不同的病情自主调整起搏频率、延迟等参数,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三、心脏起搏器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心脏起搏器技术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比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中,可以更加精准和快速地预测心律失常、分析心脏健康状况,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治疗服务。

此外,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为微型化、高效、透明的心脏起搏器,为病人提供更加隐蔽和精准的治疗。

总之,心脏起搏器技术在不断地迭代和升级,有望为心脏患者带来更加先进、精确的治疗方案。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科技伴随下,取得更加重大的发展达到更好的效果。

心脏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脏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脏疾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简介本文旨在介绍心脏疾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心脏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社会和个体都产生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对心脏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状目前,心脏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准确和有效。

药物疗法、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手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基因、细胞和分子等领域的研究也为心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发展趋势未来的心脏疾病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个体化医疗:通过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医疗将结合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提供定制化的诊疗方案。

个体化医疗:通过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医疗将结合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提供定制化的诊疗方案。

2. 转化医学:将基础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加快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转化医学的目标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疗手段,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转化医学:将基础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加快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

转化医学的目标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疗手段,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3. 生物医学工程: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应用,改善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合成心瓣膜等技术的发展,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生物医学工程: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应用,改善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合成心瓣膜等技术的发展,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4. 数字医疗: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心脏疾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数字医疗可以实现病情的监测、预测和干预,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数字医疗: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心脏疾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注 :与 R A 组 比较 P 00 a A < .5
23 R S组与 R A组 术 中及术 后随访起 搏参数 比较 : . A A 2组 间起 搏参 数 比较 见 表 2 2组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 P
0 5。 . ) 0

1 . 手术方法 : .1 2 2组均先植入心室电极导线 , 根据术 中情况
1 8T 68 Te dnl n S T 1 8 88 TC BI OTRONI K S to er x ¥ 60
表 1 2组手术时间 曝光时间 (±)
mn i
BO R N KS t x¥ 3主 动 固定 起 搏 电极 导 线 。 I T O I e o 5 r
1 研 究方 法 . 2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研究对象 .
入选患者 5 例 , 20 O 为 0 8年 7月 至 2 0 0 9年 1 于 山西 2月
医科 大学第一 医院收治 的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 (S ) 者 , SS患 符 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 (0 8 A CA AHR 2 0 年 C / H / S心脏起 搏器植入指南 I 类或 Ⅱa )其 中男性 2 类 , 7例 , 女性 2 3例 , 年 龄 3 一 8岁 , l8 平均 ( 1 1 ) , 7  ̄ 1岁 均为第一次植入心脏永久起搏
『 ] 钱保 娟. 5 急性心肌梗死猝 死 2 例 l床分析与前瞻性健康教 育. O } 缶
哈尔滨 医药 ,0 9 2 ( )2 —2 2 0 ,9 6 :12 . [ ] 陆再英 , 6 钟南 山内 科学.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8:1—1 . 人 2 0 2 02 2 『 ] 晁红 民. 7 浅析 急性 心肌梗死心脏性 猝死 的危 险因素. 齐齐 哈尔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探讨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探讨
响 。由于右 室中位 间隔起 搏 ( R V S P) 更 接近正 常 的生 理激
波时 限、 L R V P E I 等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具 有
事件 发生 , 是 较为 良好 的起搏位点 。
【 关键词 】 阻滞 , 房 室传 导 , 完全性 ; 起搏, 中位 间隔, 右室 ; 起搏 , 心尖部 , 右室 【 中图分类号】 R 3 1 8 . 1 I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3 ) 0 7 B一 0 1 1 7 — 0 2
曾行永久性心脏起 搏器植入 术者 。2组 性别 、 年龄 、 L V E F 、 Q a S
起搏位点 。 由于导线 比较容易到位 , 较为满意的 电极稳定性和 较低 的起 搏阈值一直被沿用至今 。然而 , 随着近年来对生理性 起搏研究 的深入 , 右室心尖部起搏 ( R V A P ) 的弊端逐渐 显现 出 来 。由于 R V A P改变了心脏正常 的电激动顺序 , 造成双室显著 失 同步 , 故长期 R V A P势 必会 对 心脏 功能 及结 构产 生 不 良影
P E I ) 、 左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 、 电极 导线植入参数 , 并 于术后 3个月进行 随访 。结果 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R V S P组 Q R S波群宽度 明显小于
R V A P组 , 且 2组术后 3个月 L R V P E I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余 起搏 阈值 、 L V E F等参数 比较 , 差 异均 R V S P电极 导线 相对容易到位 , 长期 随访导线 参数稳 定 , 无 脱位及起 搏感 知不 良等

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够调节心脏电信号传导的医疗设备,在下丘脑-垂体-肾素-抗利钠肽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电极向心脏传递电信号,从而帮助调节心脏起搏和心律失常的情况。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迅速,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

首先,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追求更小型化、更微创的设计。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较为庞大,植入手术也相对复杂。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创新,现代心脏起搏器已经实现了微型化设计,使得其植入手术更为简便、创伤更小。

这一趋势的发展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起搏治疗的可能性,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智能化和个性化命名设计。

智能化的设计让心脏起搏器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节。

例如,一些心脏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的运动或者情绪状态,自动调整心率的频率和幅度,以适应不同的生活场景。

这种智能化的设计能够提高起搏治疗的效果,并且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感。

此外,个性化命名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可以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和调节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也引入了新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例如,双腔心脏起搏器可以同时调节心房和心室的起搏功能,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输出量。

另外,一些心脏起搏器还加入了心脏能量透传技术,通过电信号的传导,促进心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

这些新功能和特性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领域,使得更多的心脏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方面,心脏起搏器技术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心脏起搏器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的情况,会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的紊乱和心脏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停跳。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传递电信号,恢复心脏正常的起搏功能,保证心脏有效地收缩和排血,从而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长期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长期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t r o d e wi r e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a l y z e d .Th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pa c i n g wi r e i m pl a n t a t i on wa s o b—
Ku nr ni n g 6 5 02 28, Yu nn an Pr o v i nc e, Chi n a)
Ab s t r a c t : O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e f f i c a c y o f l o n g — t e r m r i g h t v e n t r i c u l a r o u t f l o w t r a c t
l a r o u t f l o w t r a c t s e p t a l p a c i n g wa s 9 8 . 9 6 ( 4 7 5 / 4 8 0 ) . T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f o l l o we d u p f o r a me a n
华 老 1 ‘ 心腑 m竹瘸 杂 志 2 0 1 3年 9 J j第 1 5卷 第 9期
C h i n J Ge r i a t r He a r t B r a i n Ve s s e l D i s , S e p 2 0 1 3 , Vo l 1 5 , No . 9
ZH AI J i n g , TAO S i — mi n g, B AI J i e , e t a l
( De pa r t me n t 0 / ’ C a r d i o l o g y, Yu n n a n Pr o v i n c i a l S t . Jo h n He a r t Di s e a s e Ho s pi t a l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
±0 2 ) 术 前 ( 6±0 1 ,.5± . 0 差 异 有 著 性 ( P< . 5 。 结 论 .5 较 06 .0 14 0 3 ) 均 00 )
血 流 动 力 学 和左 室 功能 。
RV S起 搏 极 大 地 改 善 了起 搏 患 者 的
【 关键 词】 右心室间隔部 ; 起搏 ; 改善 ; 左室 功能
122 电极 植 入 ..
在 局 麻 下 以 Sligr 行 左 ( 右 ) e ne 法 d 或 锁
骨下静 脉穿刺 , 循动 脉鞘 在 x线 引导 下将 心室 电极 送至 有 心 室流出道 ( V T) R O 。通过 x线 和 心 电图确 定 电极位 置 。
在左 前斜 4 。 定 导线头 端和 心室 间隔部 垂直 , 前 斜 3。 5确 右 O 来 判 断 右 心 室 流 出 道 高 位 或 低 位 间 隔 部 , 量 定 位 在 高 位 尽 间隔部 。R O V T间 隔 部 电极 定 位 成 功 指 标 ( ) 1 x线 表 现 : 左 前 斜 位 ( A 投 照位 电 极 头 端 垂 直 指 向 约 8胸 椎 体 上 下 水 L O) 平 ; 2 腔 内心 电 图 s () T显 著 抬 高 ;3 电 极 参 数 检 测 : 知 R () 感 波 高 度 , 搏 阈 值 , 极 阻 抗 , 电 流 刺 激 膈 肌 运 动 在 标 准 起 电 强 范 围 内 。心 电 图 主 要 参 照 Ⅱ 、 、V Ⅲ a F和 a L导 联 , a V Q S波
录起 搏 心 电 图 ; V R A直 接 把 电极 放 至 心 尖 部 。
起 搏 器 植 人 术 I 或 Ⅱa 适 应 证 的 住 院 患 者 4 类 类 2例 , 中 男 其 2 7例 , 1 女 5例 , 均 年 龄 (3 5 平 6 .6±83 ) , 功 能 均 为 l .7 岁 心 ~2 级 , 无 心 室 内传 导 阻滞 ( R 皆 Q S时 限 ≥10m ) 2 s 。其 中 病 态 窦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进展与挑战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进展与挑战

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进展与挑战心脏起搏器,这个小小的装置,对于许多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是重获健康和正常生活的希望之光。

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和演变,为无数人的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在其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到如今的高科技集成,心脏起搏器的技术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早期的起搏器体积较大,功能相对单一,只能提供基本的心跳节律调节。

但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现代的心脏起搏器已经变得更加小巧、智能和高效。

在技术进展方面,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起搏电极的改进。

过去,电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常常是个问题,容易导致信号传输不畅或失效。

如今,新型的电极材料和设计大大提高了电极与心脏组织的接触性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延长了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再者,起搏器的能源供应也有了显著的突破。

传统的电池技术存在能量有限、需要频繁更换等缺陷。

而现在,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生物能、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成果,为起搏器提供更持久、更稳定的能源支持。

例如,通过人体自身的运动或生理过程产生能量,或者开发出更高效的微型电池,这些都为起搏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能。

此外,智能化的起搏功能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现代起搏器能够根据患者的实时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自动调整起搏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感知患者的运动强度、呼吸频率等信息,从而更加精准地模拟正常的心脏节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远程监测和程控技术的出现也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患者不再需要频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调整,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实时获取起搏器的工作数据和患者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然而,尽管心脏起搏器的技术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兼容性问题。

随着医疗设备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心脏起搏器需要与其他植入式设备如除颤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等良好兼容,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起搏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附近,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进展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进展
程 度 地 接 近 心 脏 的 正 常 生 理 状 态 。 因 此 心 脏 起 搏 时 对 血 流
切效果仍需大规模 的临床试验进一 步阐明 。
三、 右室高位 间隔部起搏 国内学者认 为右室 高位 间隔部起搏 的准 确解 剖部 位是 三尖瓣瓣环下方隔瓣与前瓣交界处 , 即圆锥乳 头肌 的瓣 叶侧 心内膜 。 其后下方为膜部 室间隔。螺 旋 电极 导线 固定在 膜部 室间隔的右前上方 , 该处 可以较好地 固定 电极 导线且不 易损 伤瓣 叶 、 腱索 和乳头肌 。由右室 间隔部与心脏 传导系统 的解 剖关系 , 以看 出高位 室间隔起搏时 其激动点 及顺 序接 近正 可 常的心室激动点 及顺序 。理 论上 , 搏点越 接 近希 氏束 , 起 其
生理性起搏l 是 指人 工心脏 起搏器 在矫 正患者 心率 的 1 ]
孔祥 辉 综述 王 琳 审校
起搏更好 的血流 动力学 效果 。因此 右心 室流 出道 起搏 的确
同时通过起搏器不 同的类型 、 起搏方 式 、 电极的位置 、 各种 间
期的调节等方法的应用 , 使起搏节律 及血流动力 学效果最 大
安 全 。 右 室 间 隔 部 起 搏 有 望 替 代 右 心 室 心 尖 部 及 右 心 室 流 出 道起 搏 , 为 右 心 室起 搏 的最 佳 部 位 。 成 四 、 室 双部 位 起 搏 右
搏还对心室舒张功能有一定 的影 响 , 以导 致 d / t 可 p d 的峰 值
下降 Vi oi等[ 对 2 cr t a ] 4例无 心脏结 构异 常 的年轻 患者 长 期随访证实 , 长期 的 右心 室心 尖 部起 搏可 以损 害 左心 室 收
的动物实验 以及 临床研究 均表 明左右 心室不 同步 收缩 以及

2023年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心脏起搏器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电子医疗器械,用于维持心脏正常的心律,对心脏病人来说,起搏器对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一、政策支持
政策是推动心脏起搏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家在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方面下了很多力气,特别是在心脏起搏器这一领域,国家也颁布了不少相关政策和规定,比如医保政策、药品管理法等有助于行业的发展和规范。

二、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心脏病症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心脏起搏器的市场前景一直很乐观。

世界建立的历史表明,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心脏起搏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之造成了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

三、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今的心脏起搏器具有了更加可靠的功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医疗机构不断研发新技术来优化心脏起搏器的功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等等。

因此,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心脏起搏器的市场前景也会更加光明。

四、创新设计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外不断有新型心脏起搏器的设计方案面世。

这些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品质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

典型的创新设计包括:小型化、功能性、持久型、高度定制化等。

这些创新设计满足了新一代心脏起搏器客户不同的需求。

总之,心脏起搏器市场前景至今仍然十分的广阔,同时也有着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这为人们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保障。

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进展

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进展

[] 陈奇. 5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学 [] 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i 0 . M. 00 13 [] 张方元 ,贾传春. 6 生石膏 的合理应用[]临床研究与报道,1 () 3 3 . _ 1 6 1 :3 —6 [] 倪梁红,秦民坚. 7 知母资源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J.
C i 1 c r P y i l 2 0 , 2 4 :4 3—4 6 ln E e to h s o , 0 4 7() 4 4.
[] G i i iM,T o n eg G ,B c L ea 1 C m a i i no ih v n 4 u d c h r b r A u kD , t . o pr S o f r g te
2 0 ,4( 2 :2 01 1 ) 8—2 . 9
[]雷 田香,彭延 古等. 9 中药全蝎的研究进 展 []湖南 中医学院学报,20 , .. 1 06
2 ():6—1 6 4 06.
[O 林巧,杨大国. 1] 赤芍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研 究杂 J.
志 , 2 0 ,6 ( ) :6 2 6 4 06 6 4—4.
参考文献
[] L m s A e K 1 aa G ,L eL,S e n M , e a . e t c 1 r a ig r u 1 w ey O t 1V n riu a P c n o d a e a b r P c n f r iu n d d su c i n J . E g J e ,2 0 , h m e a ig o S n s o e y f n t o [] N n l M d 0 2
[] 罗拥军. 草性状 鉴别及 药理作 用 [ ] 中华 现代 医学与 临床 ,2 0 , 8 甘 J. 06

2024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注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量较多

2024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注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量较多

2024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注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量较多本文核心数据:注册证数量;注册趋势产品类别: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量较多依据适应症不同,心脏起搏器可划分为植入式心脏起搏器(PM)、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CRT)三大类。

根据患者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使用两种类型的设备: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

受心脏起搏器注册周期性影响,心脏起搏器产品注册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

其中,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数量波动较大,2021年,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注册量达46张,远高于其他类产品以及其他年份。

从注册证数量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月,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产品注册证数量较多,达165张,占比接近50%;植入式心脏除颤器产品注册证数量达129张,位居第二。

部件分布:电极导线注册量占比为30%按照产品构成,可将心脏起搏器产品划分为心脏起搏器核心部分以及电极导线两种,心脏起搏器核心部分为脉冲发生器。

从趋势上来看,电极导线以及心脏起搏器注册周期性一致,心脏起搏器核心部分注册量显著高于电极导线。

从注册证数量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1月,心脏起搏器核心部分产品注册证数量较多,达258张,占比超70%;电极导线注册证数量达103张。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中国心脏起搏治疗进展

中国心脏起搏治疗进展

者都能接受该疗法,更多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实 立研究小组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该研究全部以美敦力
பைடு நூலகம்
现这一目标,在过去的两年,学会及行业在诸多方面 EnPulse起搏器的植入患者为对象,结果表明EnPulse
都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能精确起搏、确保起搏安全、从而有效提供起搏治
疗,并证明该起搏器的生理性起搏功能可显著降低
器理念和植入技巧培训课程,结合规范化的教材,使
功能向更生理性、自动化及作为心脏疾病的管理
各级准入医院和准入医生的单双腔起搏器植入技术基 装置进展。起搏治疗理念上,生理性起搏的认识越来
本达到规范化操作的培训。一些如心房心室选择位点 越深入,特别是最小化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理念得到
起搏、腋静脉穿刺技术和囊袋皮内缝合技术等目前关 了广泛的认同。各个厂家的脉冲发生器也通过各种功
1 中国指南的修定
患者的不必要右心室起搏。PANORAMA研究结果已
除了参照国际上现有的起搏治疗指南,我国也 经在CESP2008、APHRS2008,CardioRhythm2009、
定期制定和更新适应中国国情的起搏治疗指南。 ISHNE 2009、HRS 2009、HRS2010成功发表了文
2008年AHA/ACC/HRS更新了起搏器治疗指南,我 章。COMPARE研究,也是前瞻性、随机的多中心
国和AHA的指南都将其列为I类适应证,不过目前这 CardioRhythm2011和HRS2011接收,并由中国医生在
类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比例在国内还不是很多,有待 大会上进行了宣讲。除此之外,这两年国内数十个多
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中心和单中心临床研究也陆续开展,例如研究起搏器
在指南推广方面,学会通过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相 干预房性心律失常效果的EFFECT研究等,使中国起搏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评价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评价

关键词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 右室心尖部 ; 起搏参数 ; 并发症 文献标 志码 : B
自 15 9 8年 F r n首 次采用 不开 胸安装 电极 置 uma
房 电极 置人右 心耳 , 心室 电极 ( 主动 固定 电极 ) 于 置 R OS V V T 。R A组 用被 动 电极 ( 即翼 状 电极 ) 型号 为 , Met nc 04或 S U E 14 T; 中安装 起 搏 器 dr i 4 7 o T J D 6 6 其 为 D D型 ( D D D 含 D R型 ) 2台 , V 型 8台 ; 心房 2 VI 将 电极置 人右心 耳 , 心室 电极 ( 动 电极 ) 于 R A。 被 置 V
机分为 R O S 、 V V T 组 R A组各 3 O例 , 两组临床资料
有可 比性 。
12 起 搏 方法 R 0 S组 用 主 动 固 定 电极 , 号 . VT 型 为 M drnc 0 6或 S D 6 8 其 中安装 起搏 et i5 7 o TJ E 1 8 T; U
2 1 起搏参 数 变化 两 组不 同起 搏 时期 的起 搏 参 .
数变 化见表 1 。表 1 示 , 显 两组 间及 术 后 不 同 时 期
起搏 参数 比较均无 统计 学差 异 ( P均 > .5 。 0 0 ) 2 2 起 搏 前 后 心 电 图 Ⅱ导 联 Q S时 限 、 态 及 心 . R 形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0卷 第 5翘
右 室 流 出道 间 隔部起 搏 的安 全性 评 价
张 洁 蔡 尚郎 , ’
( 1青 岛大 学 医学 院 , 岛 26 0 ; 岛大学 医学院附属 医院 ) 青 60 部 ( V T ) R O S 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寻找 比右室心尖部 ( V 起搏更符合 R A) 将6 o例有安装起 搏器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 0例 , 观察 组用主动 固定 电极行 两组起 搏后 不同时 间的起搏阈值 、 电极 阻抗 、 R波幅度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1-02-16T09:30:14.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5期供稿作者:王叶萍[导读] 这一起搏部位接近于肺动脉瓣,或远或近于室上嵴,在心电图中如同形成了左束支的阻滞。

王叶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医院 213100)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175-01
【摘要】对心脏右室间隔部进行起搏,能够获得接近于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持左、右双心室之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与收缩的同步性,并有效避免起搏对于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消极影响,从而明显改善心脏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分析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了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部位的选择,并展望了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心脏起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之后,其应用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生,而且很好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恢复了工作能力。

如今,人工心脏起搏术已经成为治疗心动过缓的惟一有效方法。

常规的双腔起搏器(DDD)或者单腔心室起搏器(VVI)主要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由于该部位的电极导线定位较为容易,而且固定较牢靠,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

但是,这种方式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缺点,即改变了正常心脏激动收缩的顺序,进而造成心脏组织及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发现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能够得到接近于生理心脏激动之顺序,因而成为心脏起搏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

笔者现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 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现状
因为心脏右室的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原来心室的激动顺序,导致心脏功能的损害,进而造成心衰的发生,所以,医学界一直在全力探索生理性起搏部位和起搏的模式。

心脏右室间隔部的起搏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能够获得接近于生理心脏激动的顺序,因而成为了心脏起搏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20世纪末,有国外学者研究利用近端室内的传导组织开展心内膜起搏的可能性,取得一定进展。

通过研究不同的心脏起搏部位对于心脏左室功能之影响,证实了急性期试验当中的正常心脏左室功能只是来源自持续间隔部起搏;反之,心脏右室的间隔部起搏能引起左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恶化。

有学者研究了心脏右室的流出道起搏,并证明和心脏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心排血量有所增加,但是,起搏QRs的波形畸变相似。

运用电极导管刺激心脏右室的希氏束部位,能够得到相对形态较为正常的QRs波,并能保持了相对较为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

QRs波时限在某种情况下可视为心功能指数,其宽大畸形的程度和左、右室的电激动顺序及收缩同步性存在关系。

QRs波的宽大畸形愈严重,则说明心脏左室与右室的电激动顺序与收缩同步性越差,同时也说明了左室的收缩功能越差。

还有研究者经过观察常规DDD心室的起搏比例和临床事件之间的关系发现,心脏起搏平均QRs周期一旦增加了10 ms,心衰发生的风险就会增大17%,同时由于心衰而导致住院的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可证实起搏QRs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

有学者通过总结了心脏右室的各种起搏部位,觉得围绕三尖瓣环的上、中、下部位所能起搏的QRs波比较窄,并冠之以心脏右室流入到间隔部起搏名称。

2 对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部位的选择
一是直接希氏束起搏。

在通过标测找到了希氏束电位之后,能够实现把螺旋电极固定在三尖瓣环附近,因为和生理传导十分接近,QRs波形态和电轴较为正常,类似于自身的窦性节律,因而是最为理想的间隔部起搏部位。

在这一部位起搏,电激动在经过His—Purkinje 束的传导后,心室激动与收缩得到同步性提高,能够改善左心室的功能。

在对患有慢性心房颤动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开展长期直接的希氏束起搏后,可以发现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之内径、左室收缩末期之内径在降低,而射血分数则在增加,因而心胸比例出现下降。

二是心脏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进行起搏。

在总结右心室多个起搏部位之后,发现围绕三尖瓣的瓣环上、中、下部位的起搏QRS波较窄、而且波形也相对较为正常,心电图中V1~3导联出现QS形,由此提出了右心室流人道间隔部起搏这一名称,从而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起搏部位之特点。

三是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该起搏位置位于右室间隔中部之靠近间隔和隔缘肉柱的嵌入部,电极要固定于室上嵴处,因为这一部位无肌且小梁,所以一定要使用螺旋电极进行固定。

四是右心室心尖部的间隔部起搏。

这一起搏部位接近于间隔部和隔缘肉柱的延续处,在心电图上没有典型的垂直QRS电轴。

因为这一类型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不需标测,在影像学下通过定位比较心电图就能完成。

所以,当临床中心尖部的起搏参数不好时,有时也可被临床医生所选用,但是,因为其所致心室的激动顺序和心尖部位差不多,所以单纯对这一部位开展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

五是右心室的漏斗间隔部起搏。

心脏右室流出道是右室腔朝上延伸之部分,向上不断变细,形状似一个倒置漏斗,壁光滑且没有肉柱,又被称为动脉圆锥或者漏斗部。

这一起搏部位接近于肺动脉瓣,或远或近于室上嵴,在心电图中如同形成了左束支的阻滞。

3 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发展趋势
对生理性起搏部位与起搏模式之研究开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随着主动固定型螺旋电极的出现,RVs起搏技术才逐渐变得更为成熟,特别是螺旋电极定位器的广泛应用,从而让心脏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技术难度大诶降低。

如今,RVS起搏之优势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专家的一致同意。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起搏方式还存在局限,主要是由于个体差异或者心脏结构在改变,同一间隔的起搏部位并不是对所有的患者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甚至会出现电极无法定位成功的情况,而且可能会反复发作短阵室速或者室性早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起搏比较起来,技术上的难度相对较大,操作时间也比较长。

同时,主动螺旋电极在操作上不同于普通的翼状电极,在更换起搏位置时一定要收回螺旋钢丝,否则容易出现损伤局部组织,进而发生心包填塞的危险。

但是,笔者坚信,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研究的深入与相关产品的持续研发,这一技术当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将会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在不久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

参考文献
[1]曾欣. 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心室激动顺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4).
[2]郭诗东.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核素心室显像位相分析及心电图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