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最新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重点名词术语1.★生药:是指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统称为生药。
2.朱砂点:中药经验鉴别中形容断面油室或油细胞所致的深色小点。
3.芦头:生药的根茎。
4.芦碗:生药表面的凹窝状茎痕。
5.星点:存在于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型维管束(周木式)。
6.初生代谢产物:生物体合成的本身必需的代谢物质。
7.次生代谢产物:生物体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对生物体本身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
8.★中药:是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9.★草药:一般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10.★道地药材:是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11.子座:是指容纳子实体的褥座。
12.子实体: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能够产生孢子的结构。
13.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排列成环状,习称云锦花纹。
14.★过桥杆:味连和雅连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杆。
15.★晶纤维: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16.★嵌晶纤维:是指次生壁外层密嵌草酸钙结晶的纤维17.艼:指不定根。
18.起霜:生药断面长时间暴露析出白色结晶的现象。
19.★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称怀中抱月。
20.★观音合掌:青贝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习称观音合掌。
21.★虎皮斑: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较粗糙,常显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22.三岔茸:具有两个分支的花鹿茸;具有三个分支的马鹿茸。
23.二杠:具有一个分支的花鹿茸。
24.凹肚脐:天麻的末端自母麻脱落后残留的圆脐形疤痕。
25.鹦哥嘴(红小辫):冬麻顶端具有的红棕色顶芽。
26.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27.同名异物: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重不同来源的植物做相同的药物使用。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是指通过对植物药材进行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别,以确定其真伪、质量和品种的过程。
这是保障市场上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有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药鉴定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鉴定方法:
1. 外观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的外观形态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原料药的特征。
外观鉴定通常是最直观、最常用的鉴定方法之一。
2. 性状鉴定:通过对植物药材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质地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正常的生长和采集条件。
性状鉴定可以帮助识别真伪和判断品质。
3. 理化指标鉴定:通过测定植物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含水量、灰分、提取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等,来评估其质量和纯度。
理化指标鉴定常常需要借助仪器和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4. 化学成分鉴定:通过分析植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挥发油等,来确定其品种、纯度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
化学成分鉴定常常需要使用色谱、质谱等仪器进行分析。
以上是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通过这些鉴定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在现代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生药鉴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药物的理化
名词解释药物的理化药物的理化性质的名词解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药物的理化性质是药物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对于了解药物的药效和药物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是指药物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包括颜色、形状、溶解性、稳定性等。
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有关,不同的理化性质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和效果。
1. 颜色和形状药物的颜色和形状是药物外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药物的颜色可以根据药物中的化学组分来确定,不同的化学组分可能呈现不同的颜色。
而药物的形状则与药物的加工和制剂有关,如片剂、胶囊、粉剂等。
2. 溶解性药物的溶解性是指药物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溶解度的高低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程度。
一些药物由于溶解度较低,可能无法被充分吸收,影响其治疗效果。
3. 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分子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
药物的分解和降解会导致药物的有效成分减少或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物的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制备和保存至关重要。
二、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溶解介质、pH值、温度等。
1. 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分子量、极性、电荷状态等性质。
不同的化学结构会导致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吸收性等方面的差异。
2. 溶解介质药物在不同溶解介质中的溶解度可能不同。
溶解介质的选择与药物的性质有关,如极性溶剂适用于具有极性分子的药物,而非极性溶剂适用于具有非极性分子的药物。
3. pH值药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也会有所差异。
如弱酸性药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电离程度和药效可能发生变化。
4. 温度温度对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一些药物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和降解。
三、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临床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有重要的影响。
1. 吸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决定了其在体内的吸收程度。
名词解释 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方法,对药材进行科学的鉴别和评估,目的是确定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生药的鉴定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鉴定方法生药的鉴定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包括外观特征、显微镜观察、化学试验、色谱分析和生物学检测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鉴定方法:1. 外观特征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可以初步鉴别生药的真伪和质量。
其中,气味是一种重要的辨别特征,不同的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
2. 显微镜观察:借助显微镜对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表皮特征等进行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生药的真伪和种属。
显微镜观察在鉴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定工作中。
3. 化学试验:通过化学试验,可以检测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杂质等。
常用的化学试验方法包括显色反应、熔点测定、纸层析以及质谱分析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药材品质和纯度的信息。
4. 色谱分析: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方法,在生药鉴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定量和鉴定药材中的各种成分,为生药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5. 生物学检测:通过对生药进行生物学活性的检测,如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抗炎活性等,可以进一步评估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的不同层面。
二、鉴定要点在进行生药的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样品准备: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药材样品,遵循药典或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2. 观察标准:应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生药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对于不同的生药,其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生药学问答题名词解释概要
问答题:1.现阶段生药学的具体任务是什么?2.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的种类;调查、考证生药资源;制定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2.简述生药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按药用部位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按药理作用分类;其他分类。
3.生药的记载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1)生药的名称:中文名;拉丁文(2)生药的来源或基源:包括生物来源和地理来源。
(3)植物(或动物)的形态(4)采制(5)产地(6)性状(7)显微特征(8)化学成分(9)理化鉴别(10)药理作用(11)功效(12)附注4.已知哪些生药有补气的功效?哪些生药有补血的功效?各举五例。
补气药:甘草、黄芪、人参、党参、大枣、山药等。
补血药:白芍、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等。
什么叫生药鉴定?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生药鉴定是指依据国家药典、有关资料规定或有关专著对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原植(动、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DNA分子标记鉴定。
5.根类生药显微鉴定注意点是什么?观察根类生药的组织构造,首先根据维管组织,区别其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为单子叶植物根。
多数双于叶植物根类生药为次生构造,表层为木栓组织;皮层狭窄,—般初生皮层已不存在,为栓内层积累的次生皮层;韧皮部较发达(如当归、甘草);形成层环多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中央大多无髓。
少数双子叶植物根类生药为初生构造,皮层宽,中柱小,本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少,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一般无髓(如细辛)。
单子叶植物根类生药—般无木栓组织,其表皮细胞外壁有时增厚,也有表皮发育成数列根被细胞,壁木栓化或木化;皮层宽广,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凯氏点通常明显,有的呈马蹄形增厚或全面增厚(如麦冬);中柱小,本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多,相间排列成一圈。
中央有髓部。
根类生药常有分泌组织,大多分布于韧皮部,有乳管、树脂道、油室或油管、油细胞等。
生药学部分思考题
生药学部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金心玉兰:指药材横切面外侧皮部呈白色,中心木质部呈淡黄色的特征如黄芪2.朱砂点:指药材横切面上的棕红色小点,其色如朱砂(油室及其分泌物),如茅苍术3.菊花心:指根或者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具细密的放射状纹理4.筋脉点:多指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上棕色或灰白色的点状纹理,主要由散在的有限外韧维管束或周木维管束形成5.指纹图谱:采用光谱、色谱或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于表征生药化学成分特征的图谱6.生药: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7.条痕颜色: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花过后所留下的粉末痕迹的颜色,具有鉴定意义8.矿物的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呈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9.性状鉴定:通过人体的感官以及一些直观的方法观察生药的性状进行鉴定10.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及其后含物等特征进行生药鉴定11.理化鉴定:利用物理或化学的分析方法对生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已鉴定真伪优劣的方法12.本色: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13.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药材14.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通过比较物种间DNA分子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来鉴别物种的方法二、来源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板蓝根: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莲或云连的干燥根茎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黄芪: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马的干燥块茎木通:为木通科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五味子: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薄荷: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麝香:为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物鹿茸:为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为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蟾酥: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三、性状1.大黄:根茎呈类圆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
_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门科学药物: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生药:就是药材,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料)药之意,实为经过简单产地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
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草药:一般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有的也是本草记载的药*《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
《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为据,增加了365种药,共730种。
《唐草本》作者苏敬、李勋等22人。
《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现存最完整的。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增药374种,增方8161条,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
生药分类法:按药用部位分类法、按化学成分分类法、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按中文名笔画顺序、其他生药的记载大纲:名称、来源、动(植)物形态、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生药的命名:生药名+ 药用部位名性状鉴定:是通过人体的感官看、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依据对照生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对生药进行真实性鉴别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易行性状鉴定的内容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依据对照生药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的特征,对生药进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皮类生药:是木本植物形成层以外的部分,通常包括木栓组织、皮层及韧皮部理化鉴别: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生药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也是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之一黄酮类鉴别反应盐酸—镁粉还原反应,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蒽醌类与碱的显色反应,Borntrager’s反应,乙酸镁反应皂苷类泡沫试验,溶血试验生物碱类,沉淀反应常用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碘—碘化钾试剂、碘化汞钾试剂、硅钨酸试剂、苦味酸试剂强心苷类α—去氧糖的显色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三氧化锑反应香豆素类异羟肟酸铁反应,酚类试剂反应鞣质类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多聚糖类α—苯酚浓硫酸反应、斐林试剂1.发霉: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生药鉴定技术的名词解释
生药鉴定技术的名词解释生药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物质中提取的药物原料,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及现代药物研发领域。
而生药鉴定技术便是对这些生药进行鉴定和评估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生药鉴定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其核心目的是准确鉴别、分类和评估生药材质量,为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药鉴定技术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值得解释。
首先是“鉴定”。
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分析手段,确定药材的真实身份和质量特征。
例如,对于一种药材,鉴定的内容包括解剖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
通过鉴定,可以确保药材的品质符合规定标准,保障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其次是“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是针对药材的质量特征进行量化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测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可以综合评估药材的质量。
质量评估是生药材购销、企业品牌建设和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不得不提的是“鉴别”。
鉴别是生药鉴定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区分不同药材的真伪和相似药材之间的差异。
通过外观形态特征、化学试剂反应、显微镜下的形态观察等手段,可以快速鉴别药材的真假和品种。
鉴别技术对于保护正宗药材、防止假冒伪劣药材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药鉴定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纹图谱技术”。
指纹图谱是通过对生药材中的多个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后所得到的图谱。
这种技术通过比对药材的指纹图谱和已知药材的指纹图谱,来鉴别和评估药材的品质。
指纹图谱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及定量等优点,在中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
最后要提及的是“标准化鉴定技术”。
标准化鉴定技术是将鉴定和评估药材的方法和步骤规范化,制定统一的鉴定标准和方法,以确保鉴别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标准化鉴定技术对于生药鉴定的规范化发展和学科的整体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生药鉴定技术是一门集成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药用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解1、性状鉴定:是指通过人体的感官看、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的直观方法观察生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
2、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及其后含物等特征进行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
3、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分析方法,对生药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的一种方法。
4、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统称“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根提取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
5、星点:大黄髓部的异常维管束。
P115星点外木式维管束,形成层类圆形,射线呈星状射出,含深棕色物,可见黏液腔。
6、过桥:指黄连根茎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7、云锦状花纹:何首乌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
8、珍珠点:指人参须根上的不明显的疣状突起。
P1899、乌金衣:牛黄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较光滑细腻,稍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10、挂甲:牛黄用清水调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称为“挂甲”。
11、银皮:毛壳麝香剖开后可见的脱落的内层皮膜12、条痕:矿物在白色毛磁板上划过所留下的颜色线条13、虎皮斑: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较粗糙,常具棕色斑点14、怀中抱月:松贝表面类白色,少有淡黄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15、观音合掌:青贝表面淡黄白色,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
16、金井玉栏:药材横切面上,外圈(皮部和韧皮部)白色,中心(木质部或包括髓部)黄色或淡黄色,习称金井玉栏17、狮子盘头:指根类药材顶端芦头处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18、鹦哥嘴:天麻顶部红棕色芽胞19、当门子:麝香仁不规则圆形成颗粒状者。
20、朱砂点:苍术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
很有用的生药学名词解释
1.药物(P1):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2.生药(P1):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3.中药(P1):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4.草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
中草药=中药+草药5.中成药(P19):指根据一定的处方,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临床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剂型。
6.饮片(P21):指制成适合于中医临床选用,以供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的总称。
7.地道药材(P6):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如浙江产的白芍、白术。
8.中药炮制(p20):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发霉(P10):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9.变色(P10):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生药在采收加工、贮藏中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色泽改变。
10.泛油(P10):即“走油”,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指含油生药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也指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1.生药鉴定(P38):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鉴定。
12.原植物鉴定(P39):是应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物药的植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学名的一种方法。
13.性状鉴定(P40):指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14.理化鉴定(P41):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生药的有效成分或利用生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殊反应来间接的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
生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基源(来源,origin,source):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
初生代谢产物:是合成的对生命必需的物质,包括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普通的脂肪酸类及其脂类、核酸类等成分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会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
生药的性状鉴定:通过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芦头:人参的根茎主根顶端短小的根茎芦碗:根茎上的凹窝状茎痕晶鞘纤维:纤维束外倒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如麻黄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细瘦平滑如茎杆菊花心:甘草断面纤维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黄芪也有菊花心狮子盘头:党参的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鹦哥嘴:天麻呈长椭圆形,扁而稍弯曲;一端有红棕色的干枯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皮类生药: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或无)、韧皮部。
星点:掌叶大黄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即为星点。
菌核:由许多菌丝组成一种坚固能抵挡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外界环境对他有利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丝:组成真菌的每一根细丝或一个分枝,形状一般圆管状(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有色菌丝、无色菌丝)菌丝体:组成一个真菌菌体所有菌丝的总称。
子座:一种紧密的营养结构。
菌索:许多菌丝平行结合在一起成绳索状,一般有鞘。
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繁殖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有一定形态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包括色谱鉴别、光谱鉴别和化学反应。
1. 色谱鉴别:利用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生药进行真伪鉴定。
TLC法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生药理化
鉴别方法。
GC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鉴别。
HPLC法较少用于鉴别,若含量测定采用了HPLC法或其它方法无法鉴别时,可同时用于鉴别。
2. 光谱鉴别:在生药鉴别时,由于多数药材的提取物在270~280nm左右
均可能有最大吸收,因而不能构成某一药材的鉴别特征,或特征性不强。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光谱直接用于鉴别的不多。
如在特定的情况下,在与类似品或掺伪品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能构成鉴别特征的,也可应用。
3. 化学反应:如费林(Fehling试验)试验、α-萘酚试验(Molish试验)等,可以根据特定化学反应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品质。
总的来说,在进行生药的理化鉴别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哪种方法最为合适。
如果仍不确定如何操作,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_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总汇1.药物(P1):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2.生药(P1):就是药材,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料)药之意,实为经过简单产地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
3.中药(P1):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4.中成药(P19):指根据一定的处方,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临床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剂型。
5.饮片(P21):指制成适合于中医临床选用,以供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的总称。
6.地道药材(P6):指特定产地所产的优质高产药材。
如浙江产的白芍、白术。
7.中药炮制(P20):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发霉(P10):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8.变色(P10):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生药在采收加工、贮藏中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色泽改变。
9.泛油(P10):即“走油”,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指含油生药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也指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0.生药鉴定(P38):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鉴定。
1.原植物鉴定(P39):是应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物药的植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学名的一种方法。
12.性状鉴定(P40):指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从而鉴定生药的一种方法。
13.理化鉴定(P41):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生药的有效成分或利用生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殊反应来间接的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
14.显微鉴定(P41):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物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其后含物的特征,以供鉴别生药的真品、伪品、类似品或代用品的一种方法。
“生药学名词解释
生药学名词解释总汇1.药物(P1):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2.生药(P1):就是药材,一般是指取自生物的药物,兼有生货原(料)药之意,实为经过简单产地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
3.中药(P1):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4.中成药(P19):指根据一定的处方,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临床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剂型。
5.饮片(P21):指制成适合于中医临床选用,以供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的总称。
6.地道药材(P6):指特定产地所产的优质高产药材。
如浙江产的白芍、白术。
7.中药炮制(P20):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发霉(P10):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8.变色(P10):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生药在采收加工、贮藏中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色泽改变。
9.泛油(P10):即“走油”,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指含油生药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也指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10.生药鉴定(P38):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鉴定。
11.原植物鉴定(P39):是应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物药的植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学名的一种方法。
12.性状鉴定(P40):指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检查药材的外观性状,从而鉴定生药的一种方法。
13.理化鉴定(P41):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生药的有效成分或利用生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殊反应来间接的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
14.显微鉴定(P41):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物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其后含物的特征,以供鉴别生药的真品、伪品、类似品或代用品的一种方法。
中药的理化鉴定
定性分析
一、一般理化鉴别
• 1.物理常数
• 2.呈色及沉淀反应 • 3.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
• 4.微量升华
•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 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 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 征。
3.红外分光光度法
2.5—15um (2500nm~15000nm) 红外吸收光谱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所用的仪器为红外分光光度计。
• 比较熊胆、牛胆、猪胆的红外图谱,发现在3370、2 910、2
850cm—1处三者都有相同而且明显的吸收峰,3370cm—1处均为宽峰, 在特征区和指纹区三者则有明显的差别。熊胆的图谱在1650、l 550、 l 450、1380cm—1和1210、1050cm—1等处有明显的吸收峰,与牛胆、 猪胆显著不同。牛胆与猪胆的图谱基本相似,二者在l 630、1 400、1 080、1 040cm—1处具有相同的吸收峰,所不同的是猪胆在1 310cm—1 处有一明显的谷区、1 340cm—1有一个小吸收峰,而牛胆在1340cm—1 处平坦无谷区、1310cm—1也无小吸收峰。因而可将熊胆、牛胆、猪 胆迅速而准确的鉴别。见图3—3。
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1. 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是用一定波长 的光,照射在薄层斑点上,对有吸收紫外 光或可见光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产生荧 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图谱及 积分数据用于生药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 量测定。
厚朴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Page 8
5.荧光分析:
利用生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接受自然 光或紫外光照射时,能发生荧光,其特征 和强度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生药的理化鉴别
醌类的鉴别醋酸镁反应:依据羟基位置和数→橙色-橙黄色、→蓝色-蓝紫色、→橙色-红色、→红色-紫色。
碱性试液:→红色或红紫色。
番泻叶、大黄、何首乌、芦荟。
皂苷类的鉴别泡沫试验:激烈播匀水溶液,产生连续性的泡沫。
呈色试验:浓硫酸-醋酐反应,赤-紫色→三萜皂苷、污绿色=甾体皂苷。
香草醛-硫酸/高氯酸反应,红色。
三氯醋酸反应,红~紫红色溶血试验:生药水漫液。
加氧化钠溶液与红细胞悬浮液摇均后放置,变透明的红色。
甘草、黄芪、人参、麦冬、洋地黄。
生物碱类鉴别(1)①Dragendorff试剂(碘化铋钾试液)-橘红色沉淀②Mayer试剂(碘化汞钾试液)-白色或黄色③Wagner试剂(碘化钾碘试液)-棕红色④Bertrand试剂(硅钨酸试液)-白色⑤Sonnenschein试剂(磷钼酸试液)-鲜黄色或棕黄色延胡索、苦参、吴茱英,川骨、钩藤,防己、黄柏、厚朴、黄连。
生物碱类鉴别(2)①Ehrlich反成(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境界面显紫褐色。
吲哚生物碱类吴茱英等。
②Freeman反店(白发烟硝酸)-显红紫色。
烷类生物碱类莨若根等。
③盐酸-过氧化氢-显红紫色。
异喹啉生物碱类黄柏黄连等。
④次氯酸钙-显红色。
异喹啉生物碱类吐根等。
生物碱类鉴别( 3 )①Mandelin试剂(矾酸铵-浓硫酸试液)→显红色阿托品。
→显蓝色可待因。
→显紫色士的宁。
②Marquis试剂(甲醛-浓硫酸试液)→显红色至黄棕色可待因。
→显橙至紫色吗啡。
③Frohde试剂(钼酸铵(钠)-浓硫酸试液)→显棕色乌头碱。
显棕绿色小檗碱。
④浓硫酸.浓硝酸→显紫色乌头碱。
→显绿色小檗碱。
→显蓝色秋水仙碱。
强心苷类的鉴别内酯环: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氯氧化钾溶液,呈红紫色。
甾体母核:Keller-kiliani反应:三氯化锑-冰醋酸溶液,境界部显棕色上层部显靛蓝色。
糖: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浓硫酸-醋酐反应,赤-紫色→三萜皂苷、污绿色→留体皂苷。
生药学名词术语(2)
《生药学》名词术语总论01中 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02中药材:经过简单的产地加工,便于包装、运输、贮藏,一般不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
03饮 片:经过加工炮制,制成规定的形状,直接用于临床配方的中药。
04中成药:经过规定的程序,按工厂化生产,进行包装,并标明批号、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
05生 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的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06生药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与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的学科。
07道地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的精心培育,某些药材优质而高产,这些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08生理灰分:中药材经高温炽灼,C.壁及内含物灰烬而成的灰分。
09酸不溶性灰分:不溶于10%的HCl的生理灰分。
10来源鉴定:运用动植物分类学知识or矿物学基本知识,对生药原动物、原植物、原矿物进行鉴定,确定其学名的方法。
11原始文献:首次发现该种动植物,描述其特征,予以初次定名的文献。
12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描述的动植物标本。
13性状鉴定:用眼看、手模、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鉴别药材的外观形状。
14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特征的鉴定方法。
15理化鉴定: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的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
16走油:某些药材在贮藏保管过程中,因受潮、变色、变质等,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现象,又称“泛油”。
17气调养护:调节药材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如充氮降氧),使害虫失去生存环境,达到保存药材目的的方法,又称“气调贮藏”。
18生药资源: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然存在或人工制造的药用动植物与矿物的种类及蕴藏量的总和。
19四大怀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引言:
生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用于药物研究、开
发和制备的原料。
在药学领域,理化鉴定是对生药品质进行评价和鉴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生药理化鉴定的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质量评价
1. 外观特征:通过观察生药外观的颜色、形态、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
质量。
良好的生药应具有一致的外观特征,无异物、虫蛀、霉变等现象。
2. 溶解性:生药的溶解性可以反映其内部化学成分的特点。
一般来说,良好的
生药在适当的溶剂中可溶解较多的成分,而质量较差的生药溶解性相对较差。
3. 挥发性:某些生药中含有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挥发出来。
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与生药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其挥发性来评价生药的品质。
二、化学成分分析
1. 总灰分:总灰分指生药中的无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生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灰分的测定可以通过将生药加热至灰烬状态,称取并计算其质量差得到。
2.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对生药中特定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
常见的含量
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通过这些
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生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而评价其质量。
三、微观鉴定
1. 组织形态学: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可以获得生药的
组织学信息。
细胞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特征对于区分不同品种和质量的生药具有重要意义。
2. 粉末特征:将生药制成粉末后,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粉末特征。
粉末的颜色、颗粒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用于评价生药的质量,以及判断是否存在伪品。
四、理化性质测定
1.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评价生药颗粒粒径大小分布的方法。
通过粒度分析,
可以了解药材颗粒的大小、均匀性等,从而进一步评价生药的品质。
2. 均匀度测定:均匀度是指生药内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布的一致性。
均匀度测
定可以通过取样测定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而得到生药的均匀性信息。
结论:
生药的理化鉴定是评价生药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生药外观特征、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和理化特性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生药的质量和特点。
理化鉴定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生药质量的评价,也可用于鉴别真伪、检验药材是否满足药用标准的要求。
深入理解和应用生药理化鉴定方法,将有助于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保障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