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经典教材
生物微观科普书籍
生物微观科普书籍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命起源、发展和演化的科学,研究不同层次的生命组织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微观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组织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对于想要了解微观生物学的小白来说,以下这些书籍不容错过。
1. 《微观生物学》作者:小峰蒸太《微观生物学》这本书是由日本的微生物学家小峰蒸太所撰写的,是一本适合初学者的微观生物学入门书籍。
全书涉及了微生物、真菌、细胞等几个方面,主要介绍了这些微观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特点、生存状况、生物学特性、繁殖和分布等基本概念。
2. 《微生物学》作者:Tortora、Funke、Case这本书是一本微生物学的经典教材,适合作为微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自学微生物学的参考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代谢、生长规律、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等内容。
3. 《细胞生物学》作者:Bruce Alberts《细胞生物学》是一本关于细胞研究领域的专业书籍,也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材。
书中详细阐述了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它细胞结合形成的组织、器官等内容。
该书还介绍了生殖和生长过程、免疫学和细胞信号通路等前沿领域的知识。
4. 《原著分子生物学》作者:James D. Watson、Tania A. Baker、Stephen P. Bell该书是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优秀教材,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书中介绍了分子运作机理、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等基本原理,同时也涉及了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和调控、克隆技术等前沿热点领域的知识。
该书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学者和研究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5. 《微生物生态学》作者:Robert L. Tate III, David L. Kirchman《微生物生态学》主要介绍了与微生物生态学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如生态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的资源积累、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等等。
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书籍
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书籍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是微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将介绍几本经典的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方面的书籍。
1. 《微生物菌种技术学》(黄家灿、陈赞达等著):此书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菌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流程。
内容包括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保存、培养、纯化、鉴定等方面的技术,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
此书适合各个级别的读者学习,对于想要系统了解微生物菌种技术的人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 《微生物菌种与发酵工程》(曾洪根、邵应泉等著):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微生物菌种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的书籍。
内容包括微生物菌种的培养、筛选、改良、鉴定等方面的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不同微生物菌种在发酵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此书适合从事发酵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
3. 《微生物菌株分类与鉴定技术》(王小明、刘小萌著):本书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菌株分类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包括分子生物学、生化学、形态学等不同手段,以及常用的鉴定试剂和仪器设备等。
此书内容详实,适合微生物学和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阅读,对于从事微生物菌株鉴定和分类研究的人群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4. 《微生物菌株活性物质研究》(李安平著):此书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菌株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包括微生物菌株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鉴定,以及活性物质对环境、农业、医学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此书内容实用性强,适合从事微生物菌株活性物质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
5. 《微生物菌株与产品创新》(余鸿、徐大伟等著):此书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菌株与产品创新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改良、转化,以及微生物菌株在食品、制药、环保等领域中的产品创新应用等。
此书适合从事微生物菌株与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士阅读。
总的来说,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是一个广泛的领域,相关的书籍众多。
上述介绍的几本书籍涵盖了微生物菌种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微生物菌种技术及应用的人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微生物必读的课外书籍
微生物必读的课外书籍微生物是指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对生物圈的健康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与微生物相关的问题。
下面是几本值得微生物爱好者阅读的课外书籍。
1. 《微生物学导论》这是一本经典的微生物学教材,由美国微生物学权威Bergetta教授撰写。
该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的起源、分类、生长和繁殖等基础知识,同时还涉及了微生物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的参考。
2. 《微生物的奥秘》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作者是微生物学家柯林斯。
书中介绍了微生物的生态学、遗传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插图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无论是对微生物有兴趣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3. 《微生物的世界》这本书是由英国微生物学家霍普金斯撰写的,主要讲述了微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书中揭示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对环境污染、传染病等问题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与人类共生共荣的关系。
4. 《微生物学的故事》这是一本由微生物学家李斯特编写的科普读物,通过讲述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向读者展示了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魅力。
从古代的发现者到现代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了微生物学的发展脉络,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5. 《微生物的未来》这是一本由英国微生物学家贝利撰写的科普读物,通过介绍微生物在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展示了微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和研究热点。
书中涉及了微生物工程、生物能源、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向读者展示了微生物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的潜力。
以上是几本值得微生物爱好者阅读的课外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微生物的特点、功能和应用。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微生物学是一个既重要又有趣的学科。
在想要深入研究生物科学和医学方面的时候,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
微生物学涉及到生命中一些最基本的细节,尤其是微生物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微生物学教程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1.教材微生物学的教材通常是一本全面涵盖了微生物生物学基础的教材。
像《微生物学》(翟振武教授)、《微生物学基础》(金爱荣教授)、《微生物学》(晏洪坤教授)这些教材都是值得推荐的。
其中每一章的结束部分都包括了重要概念、章节知识点、问题、思考题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这些教材主要适用于大学或本科专业微生物学课程。
2.微生物学笔记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笔记整理出来,形成微生物学的笔记。
在复习期间,这些笔记可以帮助回顾、重现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之间彼此交换笔记,那么这些笔记也可以成为额外的教学资料。
有些学生甚至将自己的笔记整理成文档,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
3.微生物学课程讲义许多大学和大学专业都会提供课程讲义。
这些讲义通常非常详细,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大纲、重要的概念和定义、重要的图表和图示、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参考书目或者其他资源。
学生可以下载这些讲义并进行深入学习。
4.微生物学实验手册在实验室中学习的学生,通常会有相应的实验手册,这些手册会详细介绍微生物学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如果这些实验手册有电子版,那么学生可以将它们下载并保存在电脑中,以资后用。
这些实验手册包含了课程的实际运用和操作,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料。
5.微生物学网络资源现在互联网上提供了大量微生物学资源,许多大学和机构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和实验室技术。
Khan Academy、Coursera、edX等在线学习平台也提供了相关课程。
此外,许多微生物学学者还提供微生物学博客、podcasting、短视频等分享资源,非常有用。
综上所述,众多的微生物学教材和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微生物学的概念和知识。
微生物在农业上应用的好书
微生物在农业上应用的好书
关于微生物在农业上应用的好书,以下是一些推荐:
•《土壤与微生物环境生存论》: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微生物共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循生物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相生相克的原理来创建或重建地下微生态系统。
•《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这本书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详细讲解了农业微生物的各项实用技术,包括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发酵、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饲料、发酵食品食用(药用)菌栽培、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畜牧微生物学》、《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兽医微生物学》等书籍也是农业微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这些书籍对于了解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以上推荐仅供参考,具体选择还需根据您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判断。
同时,阅读这些书籍时,建议结合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
微生物生态学国外书籍
微生物生态学国外书籍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多样性、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学科。
国外有许多经典的微生物生态学书籍,下面将介绍几本较为知名的作品。
1. 《Microbial Ecolog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微生物生态学:基础与应用》作者:Ronald M. Atlas, Richard Bartha这本书是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书中涵盖了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内容。
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2. 《Ecology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微生物群落生态学》作者:Gary M. King, Stuart A. Levy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书中讨论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微生物群落在土壤、水体、消化道等不同环境中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
3. 《Molecular Microbial Ecology》《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作者:T. M. Schmidt, Gary M. King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书中详细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功能基因研究、微生物进化等方面的应用。
此外,书中还讨论了微生物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关系。
4. 《Microbial Ecology: Organisms, Habitats, Activities》《微生物生态学:生物体、栖息地、活动》作者:J. E. Cooper, G. J. T. Tannock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中的生物体、栖息地和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
书中讨论了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生态功能以及与栖息地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版)
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种,菌株、品系、克隆,菌落,菌苔。
微生物: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它种有着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菌株(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极其一切后代;实际上是一个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
克隆:若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发展而来的,则它就是一个纯种细胞群或克隆。
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
菌苔:如果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各“菌落”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
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①史前期——朦胧阶段(约8000年前-1676)特点:人们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但已经不自觉的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
中国古代:②初创期--形态学时期(1676-1861)特点: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③奠基期--生理学时期(1861 -1 897)特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各种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建立了系列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④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特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从上一时期的查找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参考书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 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 蔡信之主编, 微生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唐珊熙主编, 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4] 黄秀梨主编, 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 李榆梅主编,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 [美][J.尼克林]J. Nicklin著,微生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 闵航主编,微生物学.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8] 刘正主编,口腔微生物学.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5.[9] 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 郁庆福主编,现代卫生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1] 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 程东升主编,资源微生物学.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5.[13] 杨洁彬等编著,食品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14] 高鼎主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6.[15] 郭爱莲编著,食品与微生物.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6] 王绍树主编,食品微生物实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17] 陈子丹,赵再平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18] 王禾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 苏世彦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手册.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20] 王文仲编著,应用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21]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著,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22]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3] 刘清蒙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24] 赵富玺,姜国枢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25] 李阜棣主编,土壤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26] 魏德洲编著,资源微生物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27] 梁如玉主编,农业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28] 陈声明等主编,经济微生物学.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29] 马文漪,杨柳燕主编,环境微生物工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0] 王秀茹主编,卫生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31] 欧守杼主编,畜牧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2] 郭万柱等主编,动物微生物学.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3] 姜成林,徐丽华著,微生物资源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4] 李阜棣等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5]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生物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36] 沈萍编著,微生物遗传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37] 彭珍荣主编,现代微生物学进展,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38] 胡尚勤,张远琼编著,微生物工程及应用.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39] 陈天寿主编,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0] (美)E.C.唐纳森(E.C.Donaldson)等著,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41] 周阳生主编,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2] 杨暑伏,李蓉主编,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类鉴定.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1995.[43] 章育正,吕乃群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 高东主编,微生物遗传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45] 葛诚主编, 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6] 魏德洲编著, 资源微生物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47] 刘兴友,李全福主编,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8] 郑一书,郑翠芳编写,微生物世界.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49] 周俊初主编, 微生物遗传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50] 俞树荣主编,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1] 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菌种目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2] 姚汝华主编,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3]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生物技术.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54] 李振林主编,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55] 严杰等主编,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56] 童雄编著,微生物浸矿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57] 唐珊熙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58] 毛季琨主编,微生物学实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9] 杜献堂等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5.[60] 于玺华,车凤翔主编,现代空气微生物学及采检鉴技术.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1] 曹友声,刘仲敏主编,现代工业微生物学.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2] 项琦主编,粮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3] 钱存柔,黄仪秀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 张晓莉等主编,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5] 施安辉编著,奇妙的微生物.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8.[66] 吴承良编著,神秘的微生物.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67] 冷静主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8] 姜正前编写,微生物与人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69] 郑男编写,认识微生物.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70] 张宪武主编,土壤微生物研究.沈阳: 沈阳出版社,1993.[71] 池振明编著,微生物生态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72]刘清蒙等编著,医学微生物学教程.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
微生物学(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微生物学》配套建设有“微生物学”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包括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前沿、应用案 例、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等内容 。
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
《微生物学》采用统一规划、集中编写、整体协调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依据编者们对微生物学近几十年来 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基础微生物为引线向分子水平过渡,密切**现代基因技术向各个微生物领域如微生物 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进化和发育科学的渗透,力求把握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主流,反映最新的学科进 展,符合和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注重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生产应用与实践案例,做到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该教材紧跟当前学习 方式的变化,推出“纸质教材+数字课程”相结合的形式。纸质教材提纲攀领,强调内容精炼,注重简洁与实用。 数字课程包括可不断新增和更新的发现之路、知识拓展、科技视野、技术应用、视频、动画、教学课件、自测题 等资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通过与纸质版教材一体化设计的标注、链接,在电脑或移动 终端浏览相关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
该教材共分15章,内容包括绪论、原核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 等。
成书过程
成书过程
《微生物学》由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 大学、四川大学、宁夏大学、郑州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九所大学的多位从事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老师共同 编写而成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邓子新邓子新,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现任微生物代谢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 员会(GIM-IC)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其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的化学生物学及其合成生物学的研 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代谢网络与代谢调控,组合生物合成与药物创新,表观遗传学 等学科或高新技术前沿研究 。
微生物学领域专业著作
微生物学领域专业著作
以下为微生物学方面的专业著作,供参考:
1.《微生物学导论》(官方中文版),作者: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Kelly S. Bender, Daniel H. Buckley,译者:唐旭,赫立奇,王美琴,姜旭东。
2.《微生物学基础》(第四版),作者:Michael J. Pelczar,
E.C.S. Chan, Noel R. Krieg,译者:张道红,白洁,祁凌云。
3.《微生物的世界》(修订版),作者:Bauman, R.W.,译者:
梁啸鸣。
4.《微生物学》(第七版),作者:Nester, E. W.,Anderson,
D. G.,Roberts, C.
E. P.,Pearsall, N. N.,Nester, M. T.,译者:周松林,等。
5.《微生物学实验指导》(第二版),作者:仇文钰,译者:刘
天宇,李博鹏,江晓军。
6.《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三版),作者:Raymond A. Slavik,译者:张歆宇。
7.《医学微生物学》(第四版),作者:Murray, P. R.,Rosenthal, K. S.,Pfaller, M. A.,译者:郭郑东,龙新民,张振霖。
8.《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七版),作者:Barron's,
译者:徐伟翔,谢晨阳,赵通。
9.《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作者:Doyle, M. P.,Beadle, R. E.,译者:黄如婷,刘娟萍,卢阳。
10.《水生微生物学》(第二版),作者:Paul R. Yoder,
Craig L. Altier,译者:唐雪峰,袁春芳,唐晓晴。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第1章绪论1、教材:2、参考书(1)《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参考杂志“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二、微生物与我们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有机酸、酶、各种药物、疫苗、面包、奶酪、啤酒、酱油等等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鼠疫;天花;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病毒。
可以说,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
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享受,而且实际上涉及到人类的生存。
三、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一)古代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二)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
(三)微生物学的奠基1 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巴斯德研究了几种对人类和牲畜危害很大的疾病,如鸡瘟、牛羊炭疽病、人的狂犬病等,并发现引起这些病害的病原体,制成疫苗,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免疫学奠定基础。
(挽救了许多人、畜生命)(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15-20min)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2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 1843~1910)(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c)流动蒸汽灭菌;d)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b)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c)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四)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Griffith发现细菌转化;1929 Fleming 发现青霉素1953 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t1977 Woese提出古生菌是不同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殊类群,1982~1983 Prusiner 发现朊病毒(prion)(五)20世纪的微生物学1、十九世纪中到二十世纪初微生物学:鉴定病原菌、研究免疫学及其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寻找化学治疗药物、分析微生物的化学活性。
植物微生物学书籍
植物微生物学书籍植物微生物学是研究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的生理学、病理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些关于植物微生物学的参考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1. 《植物微生物学基础》-贺国明、罗静编著这本书是植物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
内容涵盖了植物根际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等多个方面,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相互关系的调控机制。
2. 《分子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牛丰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分子生物学在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介绍了植物免疫系统对微生物入侵的反应机制,以及微生物如何通过分泌物和毒素来侵犯植物。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如PCR、基因组测序等,对于想要从事植物微生物学研究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3.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巴特勒著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验结果,探讨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介绍了植物信号通路、植物激素分泌和微生物感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微生物如何操纵植物免疫系统以适应自己的生长和繁殖。
这本书对于了解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应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 《植物保护微生物学》-木星著这本书以植物保护为出发点,介绍了一些微生物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书中详细讲述了植物生物防御机制、微生物制剂的制备和应用等内容,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如何利用微生物来控制植物病害。
对于从事植物保护研究或农业生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5. 《植物共生微生物研究》-康明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植物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制。
作者讲述了植物与根瘤菌、固氮菌、菌根真菌等共生微生物的互惠互利关系,以及共生微生物如何促进植物生长与抗逆性。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植物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信号交流和调控机制,对于了解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机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微生物细菌的一些书籍
微生物细菌的一些书籍微生物细菌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几本关于微生物细菌的书籍,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细菌的奥秘。
第一本书是《微生物学》。
这本书是微生物学领域最著名的教科书之一,被广泛地用于高校的微生物学教学。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细菌的分类、形态、生长繁殖、代谢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涵盖了细菌、真菌、病毒、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这本书不仅适合学习微生物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以让普通读者深入了解微生物细菌的魅力。
第二本书是《微生物与人类文明》。
这是一本介绍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紧密关联的书籍。
书中介绍了微生物与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医药、污染物处理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微生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还能深入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历史渊源和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
无论您是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人士还是对微生物的普及科普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
第三本书是《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微生物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书中介绍了微生物病原体的识别、疫苗研制、抗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一些常见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病理学表现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这本书的读者可以是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也可以是对现代医学科技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以上三本书涵盖了微生物学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知识到实用应用,每一本书都是有趣且充满启迪性的。
对于对微生物细菌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些书籍都值得一读,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奥秘,并深刻认识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微生物鉴别书籍
微生物鉴别书籍
关于微生物鉴别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部分推荐:
-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内容丰富,实用性高,指导性强,原创性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价值,是临床微生物学领域不可或缺的行业宝典。
- 《医学重要真菌鉴定指南》(第5版):介绍了用于真菌培养、鉴定的39种培养基,9种染色方法,29个对比表格;详细描述了约132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每种真菌配有手绘图和显微镜下实体图。
书中还有167幅彩色图片和117个真菌相关术语,适用于医学检验、临床诊疗、卫生防疫等专业,也可作为生物学及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教学参考用书。
-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11版):该书首版出版于1970年,是临床微生物学领域重要的书籍。
第11版主编是JAMES H. JORGENSEN和MICHAEL A. PFALLER,全书参与编撰的作者超过300位,囊括业界国际精英,共2卷、151章,近3000页。
- 《诊断微生物学新技术》: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详细地介绍目前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测的各种新技术,第二部分为应用篇,为这些新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 《病原生物学检验》:共分4篇25章,分别介绍了微生物学基础与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已知菌种/属的鉴定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应用;人体寄生虫的一般特性和特殊检验方法等内容。
如你想了解更多相关书籍,可继续向我提问。
生物微观科普书籍
生物微观科普书籍
1.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王丹红、段旭明、王贺、周岳彬
2. 《微生物学原理与实践》- 刘海波、胡建新
3. 《生物学概论-微观世界篇》- 张海敏、黄梦山、王磊
4.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与技术》- 陈卫、邱憬梦、刘丽华
5. 《微生物检验与鉴定实验》- 蔡成芳、付世超、王新明
6. 《生物基础实验-微生物学》- 冯海波、王宝林、孙文博、朱丹丹
7. 《生物专业实验指导-微生物学》- 李翠华、徐亮
8.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与技术》- 炳宏王、晓梅陈、军乐刘、如鹏邹
9. 《生物学实验技术-微生物学》- 李娅、刘海燕、谭柳涛、刘晓霞
10. 《高中生物微生物学探究》- 张志华、徐建华、蒋雯雯、朱芳娜。
南昌大学852微生物学参考书
南昌大学852微生物学参考书
南昌大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参考书可以包括以下几本:
1. 《微生物学》(第9版)- Gerarld J. Tortora, Berdell R. Funke, Christine L. Case
2.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 吴青松编著
3.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吕文艳编著
4.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金泉、钮荣华编著
5. 《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与技术手册》- 王宇编著
6. 《微生物学导论与实验》- 肖敏工、李贵秀编著
这些参考书可以供你在学习微生物学课程时进行参考和学习。
请注意,具体的教材选用可能会因不同学年和教师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你在上课前与授课教师或同学确认教材使用情况。
《微生物学》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参考书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 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 蔡信之主编, 微生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唐珊熙主编, 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4] 黄秀梨主编, 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 李榆梅主编,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 [美][J.尼克林]J. Nicklin著,微生物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 闵航主编,微生物学.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8] 刘正主编,口腔微生物学.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5.[9] 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主编,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0] 郁庆福主编,现代卫生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1] 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 程东升主编,资源微生物学.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5.[13] 杨洁彬等编著,食品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14] 高鼎主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6.[15] 郭爱莲编著,食品与微生物.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6] 王绍树主编,食品微生物实验.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17] 陈子丹,赵再平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18] 王禾主编,食品微生物学.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 苏世彦主编,食品微生物检验手册.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20] 王文仲编著,应用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21]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著,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22] 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3] 刘清蒙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7.[24] 赵富玺,姜国枢主编,医学微生物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25] 李阜棣主编,土壤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26] 魏德洲编著,资源微生物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27] 梁如玉主编,农业微生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7.[28] 陈声明等主编,经济微生物学.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29] 马文漪,杨柳燕主编,环境微生物工程.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30] 王秀茹主编,卫生微生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31] 欧守杼主编,畜牧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2] 郭万柱等主编,动物微生物学.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3] 姜成林,徐丽华著,微生物资源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4] 李阜棣等主编,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5]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生物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36] 沈萍编著,微生物遗传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37] 彭珍荣主编,现代微生物学进展,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38] 胡尚勤,张远琼编著,微生物工程及应用.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39] 陈天寿主编,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0] (美)E.C.唐纳森(E.C.Donaldson)等著,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41] 周阳生主编,动物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2] 杨暑伏,李蓉主编,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类鉴定.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1995.[43] 章育正,吕乃群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 高东主编,微生物遗传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45] 葛诚主编, 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6] 魏德洲编著, 资源微生物技术.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47] 刘兴友,李全福主编,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48] 郑一书,郑翠芳编写,微生物世界.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49] 周俊初主编, 微生物遗传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50] 俞树荣主编,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1] 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菌种目录.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52] 姚汝华主编,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3] 王恩德编著,环境资源中的微生物技术.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54] 李振林主编,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55] 严杰等主编,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56] 童雄编著,微生物浸矿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57] 唐珊熙主编,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58] 毛季琨主编,微生物学实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9] 杜献堂等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5.[60] 于玺华,车凤翔主编,现代空气微生物学及采检鉴技术.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1] 曹友声,刘仲敏主编,现代工业微生物学.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2] 项琦主编,粮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3] 钱存柔,黄仪秀主编,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4] 张晓莉等主编,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65] 施安辉编著,奇妙的微生物.济南:济南出版社, 1998.[66] 吴承良编著,神秘的微生物.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67] 冷静主编,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8] 姜正前编写,微生物与人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69] 郑男编写,认识微生物.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70] 张宪武主编,土壤微生物研究.沈阳: 沈阳出版社,1993.[71] 池振明编著,微生物生态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72]刘清蒙等编著,医学微生物学教程.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
有关微生物防治的书籍
有关微生物防治的书籍
有关微生物防治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看到你了,微生物!》:这本书由微生物学家、作家、艺术家和教师联合创作,通过冒险故事的方式讲科普,并将微生物、动物、植物、自然、地球串起。
书中还有一部分是介绍科学原理的,进一步给孩子阐释了相关知识。
《我的微生物朋友》:这本书围绕海洋、土壤、珊瑚等环境,为孩子讲述了神奇的微生物世界,呈现了微生物和地球上其它生命之间合作与共生的关系。
《不要舔这本书》:这本书通过认识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直击病毒的元凶,带孩子了解关于如何预防、如何治疗的知识,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
《昆虫和螨类的微生物防治》:这本书由(英)H.D.伯吉斯、 N.W.赫西主著,系统地介绍了昆虫病理学及微生物防治方面的经验。
《医学微生物学》: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临床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疾病。
是一本简明易懂的教科书,条理清晰,内容引人入胜,是学习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有效工具。
《Mims'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这本书是医学领域的一本重要教科书,内容涵盖了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知识。
《周德庆的“微生物学教程”》:这本书适合成人阅读,涵盖了微生物学的广泛知识,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微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此外,《昆虫记》、《细菌世界历险记》、《病菌必须死》、《失落的细菌王国》等也是微生物防治领域的优秀读物。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经典教材
1. 《微生物学》(Prescott's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经典教材,由Prescott等
人编写。
该教材内容全面,讲述了微生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分类、繁殖等核心知识,还介绍了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这本教材系统且综合,是学习和研究微生物学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2.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贝尔吉细菌系统分类手册》是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权威教材,由David H. Bergey等人编写。
该教材主要介绍了细菌的分类
和命名规则,讲述了细菌的形态、生理特性、遗传特性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和识别细菌的系统分类。
此外,该手册还提供了各种细菌的详细描述和鉴定方法,适合于需要进行细菌鉴定和分类研究的读者。
3. 《医学微生物学》(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由George Brooks等人编写。
该书综合介绍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特性、致病机制和诊断方法。
此外,该教材还介绍了常见的医学微生物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对于医学生和从事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本必备教材。
4. 《生物制药微生物学》(Biotechnology: A Laboratory Skills Course)
《生物制药微生物学》是一本关于生物制药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经典教材,由John Buonocore等人编写。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生物制药中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技术、酵母和真菌发酵、细胞培养、蛋白质表达等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对于从事生物制药研发或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该教材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技术并开展相关研究。
这些教材是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材,无论是从事微生物学研究还是医学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