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生物医学研究人员
屠呦呦的生平资料人物传记作文
屠呦呦的生平资料人物传记作文篇一:屠呦呦人物素材屠呦呦人物专题阅读导语呦~她终于获奖啦~成为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已见诸报端,科学界关于屠哟哟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甚至关于她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这位因在2011年度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而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的药学家,却还有一个称号——“三无”教授。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
那么,为什么是她捧起了诺贝尔奖,其人其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给屠呦呦的颁奖词: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
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
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
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
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其实,在此次获奖之前,屠呦呦就已经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公开信息显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
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我心中的科学家屠呦呦演讲稿作文
我心中的科学家屠呦呦演讲稿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了不起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的故事。
她就是我心中最棒的科学家!你们知道吗?屠呦呦阿姨可不简单,她是中国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真厉害!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研究中药,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有效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
疟疾是一种特别可怕的热带传染病,每年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
屠呦呦阿姨的药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她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阿姨出生于1930年的浙江绍兴,从小就品学兼优。
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家园几度遭到战火蹂躏,但她从未放弃学习。
读书时,她十分勤奋好学,不辞辛劳,还常常帮助家里做家务。
真是个孝顺又刻苦的好孩子!毕业后,屠呦呦阿姨选择了当一名研究中药的科学家。
她翻阅了大量中医典籍,到野外考察采集植物,还在实验室反复做实验。
她就像个孩子一样,对中药植物充满了好奇心,渴望探索它们的奥秘。
屠呦呦阿姨并不是一路顺风顺水。
她曾一度被诬陷,几乎被开除公职。
幸亏有好心人为她伸冤,她才得以继续研究工作。
面对重重困难,屠呦呦阿姨从未放弃,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让她最终取得了巨大的科研成就。
多年来,屠呦呦阿姨一直过着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生活。
她曾两次拒绝了国家给予的高额奖金,把钱捐出用于扶贫和医疗事业。
她对金钱没有任何欲望,只是专注于医学研究,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真是个淳朴善良的好阿姨!老师、同学们,屠呦呦阿姨博学勤奋、坚忍不拔、淳朴谦逊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好好学习。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来也能像她一样,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科学家和好公民。
最后,我祝愿屠呦呦阿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篇2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最崇拜的科学家——屠呦呦老先生。
你们知道吗?屠呦呦老先生可是连续好几年都入围诺贝尔奖的呢!而且2015年,她凭借对抗疟疾做出的卓越贡献,终于拿到了诺贝尔奖。
中国当代科学家的主要事迹
中国当代科学家的主要事迹中国当代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科学家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引领着中国科技进步的潮流。
本文将就中国当代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进行系列介绍。
一、屠呦呦:青蒿素的研发者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女性。
1987年,她成功地提取出青蒿素并发现其治疗疟疾的功效。
青蒿素自上市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二、钟扬: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主要参与者钟扬是中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推动者。
作为“天眼计划”的参与者之一,他成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2019年,钟扬成为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的主要参与者,标志着中国天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三、郑南宁:首位华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郑南宁是中国著名化学家,也是首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他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发展和新型分子设计的领军人物。
郑南宁在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成为了华人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杰出代表。
四、杨振宁: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他的研究涉及凝聚态物理学、高能物理学、量子场论和数学物理等多个领域。
杨振宁在物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成为了世界物理学领域的优秀代表。
五、赵忠祥: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专家赵忠祥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科普专家,能够为广大观众深入浅出地解释世界各种科学知识。
作为国家科技项目创新工程的骨干专家,他致力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中国当代科学家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为世界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在科技领域中追求卓越,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人才培养
赵国屏早期从事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调控及酶作用机理的研究。1998年起,领导建立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及 体系,参与人类疾病基因组研究工作,克隆若干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启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 的研究工作;参与建立人类HapMap研究技术平台。启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并主持若干重要微生物的基因 组、功能基因组、比较和进化基因组研究工作。赵国屏积极开拓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微生物代谢调控、 包括代谢酶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
赵国屏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凤凰卫视评)
赵国屏在SARS分子流行病学、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评)
赵国屏是中国分子微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钱江晚报·今日桐乡》评)
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15日,被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拟表彰为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 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并予以公示。
顾建人院士事迹简介一览1秘书
顾建人院士事迹简介一览顾建人院士事迹9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著名病理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顾健人同志,因病于2023年9月27日16时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现定于2023年10月3日10时在龙华殡仪馆大厅(漕溪北路210号)举行顾健人同志告别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介绍,顾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一个医学世家。
1954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同年入党。
1985年创建“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
曾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医药卫生学部常委,国家“863”计划专家组长,“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以及美国General Motor癌症基金会国际癌症大奖评委等。
顾健人始终坚持前沿医学研究,是我国癌基因和基因治疗研究的开拓者,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先行者,肿瘤系统医学的倡导者。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和首届上海市科技功臣。
他从医执教60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推动了医学事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顾健人提出肿瘤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的概念,“快乐”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几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他曾表示:肿瘤的形成就是因为中枢性调控系统“不作为”、外周器官/组织的调控系统“乱作为”。
肿瘤就是“黑社会”,自我膨胀,破坏警察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应该是攻击癌细胞的,结果变成了它的保护伞,“肿瘤好比组建了一个体内的独立王国,这是肿瘤难治的根源。
”顾健人还提出关于癌症“三个1/3”的说法,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3病人死于癌症发展的自然规律,比如90%死于癌的转移;1/3病人死于过度治疗,把人给摧毁了;1/3病人死于恐惧与高度忧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被吓死的”。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作者:高杰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11期
高杰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出生于1930年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
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
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
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
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
责任编辑/艾杰。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屠呦呦同志先进事迹材料被诺贝尔奖垂青的人——记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2015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评委会对屠呦呦的颁奖词。
40多年来,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了巨大贡献。
寻遍古方,创建抗疟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野草,便是青蒿。
如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
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开始了抗疟药的研制。
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40种抗疟药方集。
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它能有效抑制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但疗效却不持续。
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了文献堆。
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屠呦呦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自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
、中外微生物学史上著名的十大人物XX(生物制药二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群人,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微生物学发展史;十大人物;生平事迹;Ten Public Figures in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at Home and AbroadXX(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s,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ilongjiang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In the vast history, so a group of people,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magical world, let us know in this world and our invisible creatures, we will never forget their contributions.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ten public figures; life story and contributions;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
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进行沤粪积肥。
但到17世纪中叶,微生物学的研究才取得重大进展。
此后,欧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微生物学家。
19世纪末,随着欧洲建立的一些细菌培养技术被教会医院的引入应用,中国人开始逐步了解微生物学,一大批学者投入微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1632-1723)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
我国微生物名人故事
我国微生物名人故事
中国有许多微生物领域的名人故事,他们在微生物学领域做出
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屠呦呦。
屠
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对治疗疟疾起到了重要作用。
屠呦呦的发现对全球的抗疟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挽救了许多生命。
此外,还有李四光,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曾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在微生物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微
生物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方面有着突出成就。
他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微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还有许多微生物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通过
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推动了我国微生物学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
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为人类健康和
生命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微生物领域的名人故事有很多,这些杰出的科
学家和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为微生物学科研的进步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着微生物学的发展。
中国生物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生物学家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故事: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动物学研究,曾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徐星,不仅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古生物学家之一,主要从事中生代恐龙化石及相关地层学的研究工作。
-秉志,中国动物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办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和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
基因工程领域的中国科学家
基因工程领域的中国科学家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基因工程领域,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通过创新的研究和突破性的技术,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家是屠呦呦。
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现代中药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屠呦呦以其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的研究不仅发现了青蒿素的抗疟原理,而且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使得青蒿素的生产更加简单和经济,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疟疾防治工作的进展。
另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是陈竺。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陈竺在基因工程和转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带领团队成功克隆了中国第一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基因工程领域的重要进展。
通过对转基因小鼠进行研究,陈竺团队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科学家还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改变生物体的基因序列,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农作物的改良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科学家张颖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地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了多种植物和动物的基因,包括小麦、水稻、猪等。
这些研究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人类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除了以上提到的科学家,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基因工程领域科学家。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推动基因工程领域的发展。
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加大了对科学家们的支持和资助力度。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基因工程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家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通过创新的研究和突破性的技术,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相信中国科学家们将继续在基因工程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精简版)
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屠呦呦的简介和事迹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2016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6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
2016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突出事迹成就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我国生物学界老前辈胡先骕事迹简介(7篇)
我国生物学界老前辈胡先骕事迹简介(7篇)我国生物学界老前辈胡先骕事迹简介【篇1】胡先骕,字步曾,号忏盦,江西省新建县人。
生于1894年5月24日,卒于1968年7月16日,享年74岁。
植物分类学家,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胡先骕3岁读私塾,6岁已学完《四书》和《诗经》,且晓反切、通训诂,被视为神童。
1906年被送至南昌府办洪都中学堂学习,开始接受现代自然科学教育。
190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
1913年2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和农学。
1916年11月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后回国。
1923年秋再次赴美国深造,入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并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28年,他与秉志等人在北平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任植物部主任。
1930年后历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中国植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会评议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
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接管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他被聘为教授。
1950年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更名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一级研究员等职。
胡先骕在开创中国植物学研究、培养植物学人才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是中国较早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学者之一,是在江西省进行植物考察的第一位学者。
发现震惊中外的世界珍奇活化石水杉,并对其进行正确鉴定,是他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这一珍奇活化石植物的发现与正式命名,引起全世界植物学家的震惊,尤其是引起古植物学家的关注。
各国的高等植物学和古植物学著作中都相继对此做了记述。
科学预见川苔草科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是他的另一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就认为中国有川苔草科植物的分布。
该植物形似苔藓或地衣,喜生于水流湍急的水底岩石和小石块上,特别喜欢生长在水质清澈、浪花四溅和阳光充足的急流中。
因此,发现和获得它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
果不其然,1944年2月,赵修谦在福建省长汀县东北龙门的岩石上采集到该科植物一种;1945年,赵修谦又在汀江流域、晋江和闽江流域发现两种该科植物,胡先骕的预见得到证实。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女科学家屠呦呦
人生驿站RAND GARDEN OF SCIENCE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
2015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消息时,许多尚在度假之中的中国人有一种“蒙”了的感觉,连屠呦呦本人也大感意外。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屠呦呦最早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对研发青蒿素起关键作用,从而创制新型抗疟药。
1972年,她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一朵花,中国当代医学科研最灿烂的一朵花,历经4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这朵花终于彻底绽放了。
从小刻苦求知袁一直拼搏进取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
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
中国生物医学科学家
中国生物医学科学家
有很多杰出的中国生物医学科学家,以下是其中几位:
1.屠呦呦:屠呦呦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以发现并研制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闻名。
2.朱传章:朱传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癌症研究领域做出
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
3.王进喜:王进喜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病毒学和免疫学领
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在艾滋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
4.郭应禄:郭应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
领域开展了重要研究,并且在干细胞的应用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
5.张铁钧:张铁钧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基因组学和遗传学
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中国的生物医学科学发展和健康事业具有重要影响。
诺奖得主屠呦呦 当年有多拼 曾用身体实验
诺奖得主屠呦呦当年有多拼曾用身体实验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2015年第42期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日前,“2015中国梦想人物榜”评选活动组委会传出消息,屠呦呦已被专家组提名为该榜候选人物。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宁波。
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意为鹿鸣之声。
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人预料到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
她中学就读于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
是宁波中学51届(春)高中毕业生。
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
读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所选专业是当时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生药学。
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她说“很幸运”。
在同学老师眼里,她是怎么样的人?宁波中学时的翁同学回忆说,当时男女同学之间很少说话,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熟悉,只是觉得她为人很低调,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是读书却很认真。
“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在同学当中,也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
”翁老回忆说。
高三毕业后,翁在上海参加海关培训,次年就到北京海关工作,到了北京。
才知屠呦呦考到了北京大学。
“之后的联系是宁波中学在北京成立了校友会。
因为是同学,我们的交往就多了。
”翁说,后来在聊天中,就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认真的人。
有一次,屠呦呦悄悄告诉老同学,为了工作,她经常在自己的身体上做实验,结果身体给弄坏了,体质一直很差。
这位女科学家生活上是个粗线条,这是校友陈效中对她的印象:“不太会照顾自己。
比如有一次身份证没了,我帮她找,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同学们都笑话她。
成家以后,家务活也不太擅长,她的先生分担较多。
她还有点马虎。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主要贡献
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家的主要贡献
生物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学的技术,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蛋白质、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利用,应用于生命科学、农业、医药等领域。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1.第一位克隆哺乳动物的科学家-陈新滋
1986年,陈新滋等人在北京成功克隆了一只小白鼠,开创了中国克隆动物的历史。
此后,陈新滋又相继克隆出猴、狗等动物,为国际克隆技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国家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有着较大的突破,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人类基因组项目中的表现。
中国科学家在2003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家。
3.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在这一领域,中国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和应用中。
2015年,中国科学家张颖和黄旭
华等人使用CRISPR技术进行了多个定点基因编辑,成功地创造了无毒、高产量的工业用酵母品种,为基因编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4.玉米病害抗性基因的发掘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而玉米的病害问题也一直是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科学家针对玉米的病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玉米中具有抵抗玉米病害的基因,为玉米的病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中国科学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这些成就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国际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一作文】屠呦呦 高中生写人作文900字
【高一作文】屠呦呦高中生写人作文900字屠呦呦是我国著名的药物化学家,也是中国医学界的传奇人物。
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还是国际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女性。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仅是对科学领域的贡献,更是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
屠呦呦出生在湖北省陈巴尔虎旗的一个农民家庭。
她从小就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兴趣。
在她的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决心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由于当时中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环境十分困难,她并没有选择容易的道路。
为了追求理想,她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努力奋斗。
屠呦呦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药学系,之后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生物化学。
在这段时间里,她加入了中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她的研究方向是发现新药,治疗疟疾。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严重的疟疾流行,这成为了她研究的动力和目标。
经过多年的努力,屠呦呦成功地从中草药中提取出青蒿素,并发现了其治疗疟疾的作用。
这成为了治疗疟疾的突破性发现,并为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并在1981年,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对中国科研力量的肯定。
屠呦呦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工作,努力寻找更多的药物和疗法。
她深入中国的传统中草药研究,并发现了青蒿素的另一种活性成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疟疾的治疗效果。
她的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疟疾治疗的现状,还为中国的中草药研究赢得了国际声誉。
屠呦呦的贡献不仅仅是科学上的,在人道主义方面也是十分伟大的。
她积极参与国际疟疾防控事业,帮助贫困国家提供廉价的抗疟疾药物,拯救了大量的生命。
她的工作不仅受到了国内的赞扬和尊敬,也获得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和赞誉。
屠呦呦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可以达到非凡的成就。
她的勇气和坚持不仅为科学研究、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和激励。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热爱和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生物名人
生物学人物及事件:1.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共建了细胞学说,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2.瑞士生物学家米舍尔发现了核酸。
3.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关于鼠、燃的蜡烛、植物的实验: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而变污浊了的空气。
4.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贾兰坡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
5.2罗马医生盖仑、17英国医生哈维、1661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之后,列文虎克完善了血液循环理论。
6.1954年,美国医学家默里成功的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
7.1965年,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将王应睐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8.20世纪60年代英国姑娘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
9.王素燕养蝎专业户。
10.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用显微镜发现细菌;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巴氏消毒发11.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研究发现了青霉素,因此而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12.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第一部分属名,第二部分种加词。
13.奥地利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4.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5.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的实验。
16.巴斯兰让尼的实验:肉汤中的微生物不是自发的产生的,而是来自瓶外。
与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有相同之处。
17.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
18.宋朝真宗时,就已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19.1796年,詹纳发明了牛痘预防天花的接种法,代替了人逗接种。
20.明朝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2021最新作文素材人物屠呦呦
2021最新作文素材人物屠呦呦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1日凌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奖成热点话题,也是作文素材的热点。
你想知道屠呦呦的优秀成就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屠呦呦的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人物作文素材的资讯(详情入口↓↓↓)2021最新作文素材人物屠呦呦经历: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个人荣誉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ppt
6
项目被转至湖南省衡阳市衡 南县现场,与荫士安在该地开展的国内项目 “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 生素A的效率研究”合并进行。
教学ppt
7
以国内相近项目“植物中类胡萝卜素 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 的效率
研究”来做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食品所与湖南省疾控中心 签订了该课题合作协议书,并确定衡南县江 口镇中心小学为项目点。
项目主要当事人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项目实施情 况时,隐瞒事实并提供虚假信息,严重违反科研 诚信。
教学ppt
17
处罚与警示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令第18 号)、《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 为处理办法(试行)》(科技部令第11号)、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
我国首例----生物医学研究人员
三部门调查后处罚案的警示 2012.12.21
教学ppt
1
一篇引起社会关注的研究论文
2012年8月,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等 在《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发表了题为 《“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 中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 效》的的研究论文
教学ppt
教学ppt
11
延长研究重新提交伦理审查(按要求)
2008年6月2日,塔夫茨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通 过了对NIH项目中文版知情同意书的伦理审批 (实成形式),因研究于5月22日以国内相近课 题提前开展。
塔夫茨大学于2008年批准的该研究知情同意书中 未提及试验材料是“转基因水稻”,只是称为 “黄金大米”。该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在2003年 至2006年间批准的该研究知情同意书中均有“黄 金大米”是“转基因水稻”的描述。
2
主要作者
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余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荫士安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王茵
教学ppt
3
三部门调查
卫生部和浙江省、湖南省有关方面高度 重视,责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 江省医学科学院和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联合对论文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 了深入调查,通报如下 :
教学ppt
4
研究内容、对象、目的及时限
美汤光文主持的“儿童植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当 量研究”项目于2002年12月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NIH)糖尿病消化道和肾病研究所批准
荫士安是该项目申请的成员之一(合作研究伙伴)
项目内容是研究菠菜、金水稻(俗称“黄金大米”) 和β-胡萝卜素胶囊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的吸 收和转化成维生素A的效率,探索预防儿童维生素A 缺乏症的途径。
当事人隐瞒事实,谎称研究工作还没有进行, 但实际上现场工作当时已经结束
在本次调查中,荫士安、王茵等隐瞒主要实 情,提供虚假信息,严重干扰、妨碍了调查 工作。
教学ppt
16
调查情况认定:
项目所用“黄金大米”从境外带入时未经申报批 准,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关 规定
项目在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告知过程中,刻意隐 瞒了试验中使用的是转基因大米,没有向学生家 长提供完整的知情同意书,违反了卫生部《涉及 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以 及科研伦理原则,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随后,浙江省医科院与湖南省衡南县疾控中 心签订了该课题现场试验合作协议书,但未 明确告知实验将使用转基因大米或“黄金大 米
教学ppt
8
含“黄金大米”实验组的试验在 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实 施
2008年5月20日至6月23日实施试验 试验对象为80名儿童,随机分为3组,其
中1组25名儿童于6月2日随午餐每人食用 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其余时间和其 他组儿童均食用当地采购的食品。
教学ppt
12
伦理审查(按要求)
2003年11月,浙江省医科院伦理审查委员 会通过了美国NIH项目的伦理审查。
2008年相近项目(NIH延长项目)转到湖 南,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再次申请伦理审查, 王茵根据荫士安提供的材料,利用职务之便, 私自加盖公章以浙江省医科院的名义向汤光 文出具了英文版“2003年的伦理审查结果 仍然有效”的证明。
教学ppt
13
不当科研行为
项目在实施时,汤光文、荫士安和王茵作为 项目负责人未在现场履行告知义务,在试验 期间始终没有告知当地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 单位开展的是“黄金大米”试验;在与学生 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时故意使用“富含类胡 萝卜素的大米”这一表述,刻意隐瞒了使用 “黄金大米”的事实。
教学ppt
教学ppt
9
汤光文私带试验用黄金大米入境
黄金大米”米饭系由汤光文在美国进行烹 调后,未按规定向国内相关机构申报,于 2008年5月29日携带入境。6月2日午餐时, 汤光文等人将加热的“黄金大米”米饭与 白米饭混合搅拌后,分发给受试儿童食用。
教学ppt
10
为研究隐瞒和行骗
2008年5月22日,课题组召开学生家长和 监护人知情通报会,但没有向受试者家长和 监护人说明试验将使用转基因的“黄金大 米”。现场未发放完整的知情同意书,仅发 放了知情同意书的最后一页,学生家长或监 护人在该页上签了字(依赖关系,自 愿??),而该页上没有提及“黄金大米”, 更未告知食用的是“转基因水稻”。
14
塔夫茨大学有关规定
单一试验项目的伦理审查应每年重审 项目内容如有变化应重新进行审查 汤光文于2008年在伦理审查重审未完成
前,即在衡南县开始了试验 美国塔夫茨大学也正在对试验涉及违反
伦理道德的问题开展调查
教学ppt
15
调查发现
2008年7月,在有关部门获知美国塔夫茨大 学在我国开展“黄金大米”试验的信息,对 该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时
项目执行期为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后延长至 2009年8月
教学ppt
5
境外合作项目
2003年9月,荫士安以课题中国部分项目负 责人的身份,与浙江省医科院签订了美国 NIH课题合作协议书。
塔夫茨大学于2004年8月与浙江省医科院签 订合作研究协议备忘录,合作项目负责人是 汤光文,中方负责人是荫士安和王茵。 2004年10月浙江省医科院聘荫士安为客座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