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部编版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以情托景 “良多趣味”托出春冬风景之佳,“猿
啸”“凄异”托出秋季风景之凉。
——《三峡》
写什么
选典型、抓特征
怎么写视觉ຫໍສະໝຸດ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动静结合、俯仰生姿、多用修辞
为什么写
缘情入景、以情托景 融情入景、适当议论
多角度写景:
(1)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2)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 (味、触、视、听、嗅等)
(3)动静相结合
(4)实写、虚写相结合(以虚衬实)
(5)正面、侧面相结合
(6)注意写景的顺序
1、那里有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你打算怎么给客人介绍呢?
怎么介绍?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 的芳香,香气好像也是浅 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 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谢中书书》
怎么写
二、怎么写
素湍绿潭,回清倒 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
1、那里有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介绍哪里?有什么特点?
选 典 型
雨是最平常的, 一下就是两三天。
景 可别恼。
物 看,像牛毛,
抓 像花针,像细丝,
典 密密地斜织着……
型
——《春》
特
征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 为了让大家一睹为快,那就介绍一个你认为 值得一看的景: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学会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
• 1、掌握让景物描写生动的一般方法。 • 2、运用学到 的方法描写校园一角的风景,
八年级作文“学习描写景物”
八年级作文“学习描写景物”八年级作文“学习描写景物”篇1哪里美,美在哪儿?接下来让我告诉你吧。
要问哪里美?那当然是杭州的西湖呀!你不会不知道吧,西湖可是杭州乃至全国最著名的湖之一,当然还有鄱阳湖、太湖……但是这些湖都比不了我家乡的西湖呀!西湖晴天时水面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雨天时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色,我都不禁想起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你看他写得多好,他觉得西湖竟然跟春秋时代的越国美女西施一样漂亮呢!那西湖美在哪里?西湖的湖面很美。
晴天时,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未打磨的镜子,闪闪发光。
阴天时,蒙蒙细雨让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更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炎炎夏日里,满池的荷花娇艳欲滴,犹如一位位娇羞的少女,满池的绿叶更把湖面映衬得一片碧绿。
到了冬天,偶有雪花飞舞,飘洒在湖面之上,湖面更是美不胜收。
当然,西湖很多的名胜古迹也很美,有三潭印月、雷峰塔、断桥等等。
断桥可是许仙和白娘子西湖相会的地方呢!每年,都有很多游人慕名前来看一看这著名的断桥,感受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
断桥相会的传说更赋予了断桥许多神话色彩,使之闻名。
这就是著名的西湖!我爱我美丽的家乡风景!八年级作文“学习描写景物”篇2“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这是我们的伟大诗人李白在他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写的描述黄山风景秀美的诗篇。
在这个年初,我终于带着对李白这首诗篇中风景描写的无限向往来到了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黄山,大年初三,我们一家去安徽黄山游玩,来一睹黄山风采。
为了更全面的观赏黄山的风景,我们选择了一路步行,从云谷寺上山,一路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奇峰怪石,“猴子观海”,“龟蛇二将把天门”,“天狗望月”……但“仙人指路”与“迎客松”最为特别,黄山的一路的景色让我们忘却了旅行的疲劳。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学习描写景物
善用修辞抓特征 听触嗅味多感官 写之有序条理请 虚实结合有意境 情景交融情韵美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环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环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动,明 确主旨。
板块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学过的文章中写景片段的回顾与提升,学习了 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学习,在写作实践中灵活 运用了所学方法。 想要写好景物第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仔细视察景物,希望同学们 生活中都能做个有心人,留意身边的风景,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技能记 录这些景物。
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内容,向学生提出仔细视察景物的希望,避免学 生徒有技能,言之无物。
(3)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 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所学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总结景物描写的基 本技能,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知识迁移。
板块五、实战演练 描写你故乡一处有特色的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要求 描写细致、生动,表达你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以作业的情势,巩固所学,引导视察生活,抒发对故乡 的热爱之情。
八、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点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应客观事物、表达 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 教学要常教常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备课。教学结束后,反 思整个教学过程,虽不能尽善尽美,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已 基本完成。
本文以对故乡的秋天的热爱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到 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故乡 不同景物的特点,着力描画了不同时段的三幅秋景图。尤其是 作者把故乡的景物当成有情有味的绝色佳人、婴儿、仙女来写 ,联想丰富,笔法细腻,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了 作者对故乡的秋天的无限赞美之情。修辞的大量运用更是增添 了文章的美感。色彩艳丽,情感浓烈,扣人心弦。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
《写作_学习描写景物》导学案《写作_进修描写景物》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掌握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提高写作能力,使文章更具生动感和吸引力。
二、进修内容:1. 描写景物的意义和作用。
2. 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
3. 实践描写景物的写作练习。
三、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让学生对描写景物产生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描写景物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描写景物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讲解描写景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如形容词、比喻、拟人等手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要求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可以是家乡的风景、校园的一角或者梦想中的遥方。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4. 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生动,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景物的热爱和感悟。
四、评判方式:1. 评分标准:评分主要从内容丰富度、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判。
2. 评判方式:可以采用同砚互评、教师点评和教室展示等方式进行评判,鼓励学生互相进修,共同进步。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描写景物的优秀作品,进修他人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描写景物的比赛或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作潜力。
3. 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便更好地描写景物。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写出更加生动、传神的文章,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希望同砚们在写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愿同砚们在描写景物的道路上越走越遥,不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成为优秀的文学创作者。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山川之美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设计说明此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
给出的写作方法与阅读文本中的写法遥相呼应: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角度描写景物特征;从俯视、仰视、近观、远望等观察角度描写景物特征;从静态、动态或不同时段的状态描写景物特征;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描写的景物鲜活动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学生应“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
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抓住景物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动之以情”。
学习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引导学生融情于景,让景物立体鲜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准备描写景物的名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
同学们都知道景物描写能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但是很多同学经常苦恼于不知道怎样才能把这些景物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预习任务学生选择校园中的一处风景,细心观察,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五、过程性评价根据课堂内容,自行修改之前所写的练笔。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结合之前所学的经典写景篇章,了解了景物描写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方法。
接下来,大家还需用心去观察大自然,继续练习景物描写,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让自己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
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进一步完善自己所写的课前练笔。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共21张幻灯片)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2.文题2,注意描写的范围,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 “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 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一个局部进行 细致描画,也可以整体勾画,把握全局。注意描写 窗外风景的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一个基调, 如欢乐美丽等,描写时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3.文题3,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特别是鲜明的 风景特点。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注 意把“我”对所选季节的爱好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 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佳作引路】 我爱秋季 佚名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芳香怡人;也不 像夏天那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在歌唱;也没有冬天 那么美丽。可是,它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在充满 丰收的季节——秋季的时候,田野、果园的风景就 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我用快乐的绒毛丝线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发光了,一片片半青半黄的树叶,就像一盏盏小小的 灯笼,飘过来,飘过去。树叶飘飘悠悠地落在树妈妈 的枝头上,好像在唱一首关于丰收的喜悦的歌;秋天 是丰收的季节,无边无际的稻田,放眼望去,目之所 及满是醉的金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 目,好像满地的金子。嗬!怪不得农民乐得连嘴都合 不拢,看着这丰硕的成果,谁不心里乐开花呢!秋天 了,天空一碧如洗,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第三单元写作指点(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导航】 景物描写指对风景及周围陈设的描写。描写景
物,第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 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 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 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自然景物也各有其特殊的特 征,互不相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才能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景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学生在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时,有些过于生硬,不够自然。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堂上多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和仿写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虽然能够积极参与,但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同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顺序描写、角度描写、手法描写;
-顺序描写:引导学生学会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进行景物描写,如《荷塘月色》中按时间顺序描绘荷塘美景;
-角度描写:教授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如高低、远近、内外等,如《黄山印象》从不同视角描绘黄山奇观;
-手法描写:教授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景物描写的表现力,如《荷塘月色》中使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月色与荷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景物描写是通过文字来表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如何运用顺序、角度、手法来描绘荷塘夜景,展现了他高超的描写技巧。
八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2.能够运用景物描写的要点与技巧修改、扩写描写景物的片段。
3.在写作与交流中感受自然的美好,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指出下列诗句描写的分别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通过赏析描写景物的诗句,引导学生进入写作课的学习。
新知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观察与表达。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的图片,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图片中的景物是怎样的?试着描述景物的特征。
(3)用生动的语言,将图片中的景色描绘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认真,不遗漏细节,表述要生动具体,突出景物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画面中的景物之美,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做铺垫。
2.方法指导。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所学课文中的写景片段,要求学生回顾并赏析其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结构布局、情感表现等方面分析。
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展示预设的方法与要点。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其好处,感受课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写作实践【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课件内容,要求学生分析展示的景物描写片段存在什么问题,并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修改。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景(推荐3篇)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景(推荐3篇)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景1【设计意图】1、本单元的写作是学习描写景物。
要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水准。
2、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的情趣。
导入语:四季风光流转,时光荏苒消逝,你我俱在其中,走过的路,路过的桥,看过的风景,就请你,尝试着用笔来写就美文吧。
本次活动,我们以通关为形式,逐级打通,掌握写好景物的秘籍,练就自己的生花妙笔吧!第一关、突出特征【美文欣赏】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写景2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摘录课标相关内容)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②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③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④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感情丰富,对待生活热情积极,审美观正在形成。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服饰,形象气质好的明星等等,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不过,他们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欣赏角度比较单一,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或是描绘的景物角度单一,缺乏生动形象的美感。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这是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对于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描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景物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总结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描写。
5.分享成果: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交流。
6.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
7.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观察景物2.抓住特点3.运用修辞4.具体、生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共22张幻灯片)
•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从来没有过 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 进取。要不然,细小的、可爱的牵牛花 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 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 ,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勇敢而坚决 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
•
学生习作
•
窗外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是想念,时时在想, 刻刻在念。
•
3.可以环绕窗外风景最主要的特点,
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
繁忙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审题关键 1:第一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
规定了视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 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2: 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视察的角度可 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 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风景,还可 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风景;
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繁忙 的我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 ,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 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已经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 禁地趴窗凝望,仔细视察起这一的小花来。这些 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 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 珑的高脚杯,等以是人景;可 以是单纯地抒发对风景的爱好,还可以是 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 3:文章性质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 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 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爱好, 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赞美祖国的日益变化 ……
范文赏析
窗外 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 种了一些牵牛花。(开门见山,直接点明爸爸在 窗外种了一些牵牛花。)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 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 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 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本来是爸爸种的牵牛 花开出了几小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
写作实践
点拨
这个片段按照空间顺序先写了教学楼和操场,然后
主要写了操场旁的林荫小道,从路的右侧写到左侧,条理
清楚;在描写时能抓住景物特点,使用比喻、拟人等多种
手法,从颜色、姿态、气味等多角度写出景物之美。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二:窗外风景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
⑤
入感情,使景物鲜活起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
写作指点
知识讲授
知识
点
定义
景物
描写
对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中的
风景、物体的
描写,包括景
物、器物、建
筑物等
描写对象
主要内容
风景描写
日、月、星、云,高山、
自然风景
(风景画)
大漠、潮汐、雷电等
风物描写
景物器物 园林、金石等
(风物画)
风俗描写
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
碧绿的草地里快乐地眨着眼睛;还有姹紫嫣红的虞美人
一大片一大片地怒放着,好像都张着嘴巴大声欢呼着: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写作实践
我爱春天,爱它美好的声音。小区里,不知从哪里飞
回来的小鸟在这里安了家。它们从清晨到日暮为大家演
唱着动听的歌。有时一只鸟儿在枝头啼啭,好像在招呼
它的同伴;有时两只鸟儿在树枝上一唱一和,好像在热
着,默默地眺望外面的风景。 按四季顺序描画景物,层次很清楚。
窗外,永远充满着新奇…… 以省略号结尾,给人想象空间,
耐人寻味。
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三:四季风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
每个季节都有特殊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第二课时
学习景物描写
学生习作 评一评
家乡的秋天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家乡的一年四季,各得其美。缤纷 的花朵在春天,皎洁的月亮在夏天,飞舞的雪花在冬天。而我, 最喜欢的却是家乡的秋天。
学生习作 评一评
点评:开篇第一自然段,用排比句引出作者最喜爱的家乡 的秋天。
学生习作 评一评
在秋风的感召下,小草跳起激越的舞蹈,湖水荡起热情的 涟漪,就连树叶也用它那沙哑的声音唱起了雄浑的赞歌。
学生习作 评一评
点评: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小草、湖 水、树叶和白云等景物在秋天的特征,写出了秋天天高云淡的 特点。
学生习作 评一评
家乡的秋天是一块五彩的调色板,不仅让万山红遍,让层 林尽染,也让一角一隅呈现出缤纷的自由。山坡上、小溪边、 马路旁、公园里:一片片的黄、一株株的红、一层层的绿,它 们相互映衬着、交织着。瞧,高大的银杏树轻挥着一把把金黄 色的小扇子,枫树上一片片火红的叶子,燃烧着热情,翩翩起 舞。唯独松树更加绿了,它们昂首挺立着,像健壮又自信的青 年,坚定地屹立。天空中有阵阵群雁飞过,也会有一只孤鹰排 空而上,不由得让人和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秋风虽然远道而来,但它风头依然强劲。它吹走了夏天的 炎热、驱跑了夏天的焦躁。甚至连天空厚厚的云朵,都变得轻 盈飘渺起来。湛蓝的天空下,白云细如丝、薄如纱。有时像细 浪,有时像流沙,还有时又像巨大的透明的帷幔一样网织在天 空。蓝天映衬着白云,白云点缀着蓝天。家乡的秋天,用“天 高云淡”这个词,再适合不过了。
写作指导
方法二:移步换景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移步换景”观察有两种方式: ①对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 ②对不同景物作移动观察。
写作指导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共23张PPT)
探究写景方法 变换角度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三峡》
俯仰结合
动静相衬
探究写景方法 变换角度
俯视、仰视,近观、远望 静态、动态 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探究写景方法 变换角度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探究写景方法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最美窗外
学习目标
1.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2. 学会描写景物。
景物描写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 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描写景物主要是为了 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探究写景方法
抓住特征
形状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 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调动感官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
我。 视觉 嗅觉
——《紫藤萝瀑布》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
手抚摸着你。
触觉
——《春》
探究写景方法
练一练: 对照照片中的景物,按照运用“多种感官”与 描写对象特点一致的方法,补充修改刚才所描写的 “菊花”的片段。
探究写景方法四:
融入情感
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
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
暖。
——《雨的四季》
既展示了四季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
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慧眼观美景,妙笔蕴真情——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标分析】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5.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材分析】本次写作指导来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同时,本课是在七年级分散学习景物描写基础上的一次集中探究,是抓牢“写景抒情”这一主线的拓展延伸,提炼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优美写景文章的共性,即:抓住景物特点,努力用语言文字营造立体感、画面感,同时在山水美景中寄托作者的情怀,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效果。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还不能完全掌握;有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受到知识量、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限制,不能清楚、明确、精彩的把自己想说的、要说的和该说的表达出来。
分析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大多偏向于喜好易于掌握的文体和技巧。
而对于景物描写,囿于观察角度的单一,描摹语言的苍白,则不是很擅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SHZXZX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描写景物。
结果是,越描写越不会。
这是一篇旧文,是至今为止看过的介绍景物描写方法最全面的文章了,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把这篇文章读懂,老师再也不会说你不会描写景物了——而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提炼为四句话,那就是: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调动多种感官,运用修辞手法。
我们一一来看。
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自然景物描写,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都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有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不难发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春花的:1.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描绘春花。
2.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春花的性状。
3.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丰富春花图的内涵。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作进一步分析: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运用视觉、听觉、味觉等得到的体验和感悟;二、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辅之以厚实的语言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产物;三、从我们观察的角度和层次出发,在写作过程中,依照文理和章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有序结合,是艺术手法中的亮点。
所以,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要写好景物,必须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一、抓住景物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SHZXZX 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
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朱自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
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几幅图景时又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征。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要引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同时也要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比较。
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学生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
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因此,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
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却是特色。
”二、选好描写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
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
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
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
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SHZXZX 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
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
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
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3、散点观察:是选取某一范围内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它是定点观察的分散。
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角度问题。
老舍先生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
就其每一幅图景而言,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描写角度,就三副图景总体而言,又采用的是移步换景和散点观察的描写角度。
这样由定点到动点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之间来说的,仅就各大层次内部来看,又同中有异,如写城内既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又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笔法活脱,不失灵活变化之致。
三、安排好描写顺序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大致说来,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要掌握以下两种顺序:1、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即空间顺序)写景。
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使景物的画面井然有序的展开。
如《济南的冬天》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细而大,SHZXZX 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
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
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空间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远近大小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2、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时间顺序)写景。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就是在一天中,时刻不同,景物的色泽、颜色、情状也不会是一个样子。
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的变化推移,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
如朱自清在春雨图里,不但采用了空间顺序由城内写到城外,而且又运用时间顺序由白天写到傍晚再到上灯,时空兼用,共同勾画出春雨图安静、和谐的“独特的美”。
四、巧用联想、想象和多种修辞朱自清的《春》写的令人欣喜、陶醉,可谓神妙之笔,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了起来,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老舍先生的思维则更为奇特,把济南城外山坡上积雪与草色错杂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联想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并进而心裁别出地想象到“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联想想象的这种神奇效果和作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悉心玩味体会并借鉴学习,同时也要教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多种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灵活运用。
学生学习《春》时,要让他们看到,作者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
文章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耐人寻味。
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SHZXZX 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皆具匠心,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令人过目不忘。
五、调动各种感官体验和感悟学生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
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么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六、烘托映衬,使景物形象更为鲜明要写好景物,还得运用烘托映衬之法。
当然,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最初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点拨得当、训练恰当,假以时日,学生是不难掌握的。
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
文章中说到的“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应该说它们本身算不上怎么美,但是作者把它们放在“空灵的蓝水晶了”里一映衬,这些物象也就显出它们的美来了。
的确,有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和别的景物一映衬,就显得更美;也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怎么美,但是一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就显出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