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 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三、儒汉学代成儒为学正成统为(正原统因思) 想
பைடு நூலகம்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a 起用文学儒士参政 b 兴办台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加强君权的需要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探究学习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 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 下之人同归之,若归父母,……”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 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 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 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 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背景
吸取秦亡教训,重视人才 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需要人才
边境不宁、王国割据、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地位、生平与贡献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思想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那些事儿》载:一切的事 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 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 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 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 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 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 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 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 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 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 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
• 材料五 • 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 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主刑。刑主杀而 德主生。……是故(天)以此见之,贵阳而 贱阴也。 • 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 主,妻为从。
材料五 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 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主刑。刑主杀而德主 生。……是故(天)以此见之,贵阳而贱阴 也。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 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 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 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 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 道,重现蓬勃生机。
探究:董学还是原来的儒学吗?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于君,天意 所予也。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 阴阳,阳为德,阴主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王道以 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
• 材料四 • 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 •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 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 ;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 四时数也 •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 之,天人一也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行家、法家一些思想糅
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
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边境不宁 诸侯割据 中央集权
新儒学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限田、减轻赋税、徭役 三纲五常
君主专制
土地兼并 限制兼并 缓和矛盾 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
(3)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
力,维护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儒学的坎坷发展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 沉重打击 逐渐复苏 西汉初期: 正统思想 汉武帝时期:
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秦 朝 西汉初 汉武帝时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
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 日盛。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分析汉武帝从 “无为”向“有 为”转变的原因?
(1)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 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 趋势。
(2)措施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
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
(2)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贫困,国力不强; 主观原因: 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 (3)目的: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4)表现: 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 授予田宅,减免赋役。 (5)成效: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汉武帝刘彻(前 156年~前87年)汉 朝第六帝。在位五十 四年。他加强中央集 权,最终解决王国问 题;广设学校,推行 儒学;兴修水利,治 理黄河;用兵匈奴, 打通西域,把西汉疆 域扩大了一倍以上。 使西汉达到了鼎盛。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高考链接· 典题8】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 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深察名 号》)从董仲舒的这句话中可以发现他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答案】B
【高考链接· 典题9】 下图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 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高考链接· 典题6】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 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 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 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 位显著提高
【答案】D
【高考链接· 典题7】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 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 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 “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 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 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 《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 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 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掌握汉代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内容和实质【知识结构】一、从“无为”到“有为”(略讲,学生可根据导问题自行解决)1.汉初:无为而治①原因:长期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
③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④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⑤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理解)积极:生产恢复、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诸侯势力日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2.汉武帝时:“有为而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必修一的相关知识学习)①背景:即汉初“无为而治”造成的影响,积极影响是“有为而治”的可能性,消极影响是“有为而治”的必要性。
②表现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军事上三次出击匈奴,消除边患;思想上加强思想控制,独尊儒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详讲)1.董仲舒的新儒学: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
(注意与战国时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加以联系)2.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内容理解其目的)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
③“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二、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①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②迎合统治者的需要,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根本原因)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略讲,学生根据导学问题解决)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③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④兴办太学;⑤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3.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归纳)积极: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消极: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探索的精神。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修改了这个理论,认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依循五德运行的顺序,而是依循“三统”,即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他在《三代改制质文》中说:
每个朝代都依循一统,每统又各有其为政的系统。
2、过程与方法:
(1)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2)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汉初:
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战国后期,xx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xx初年,逐渐复苏。
讲授新课: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备课资料1】“无为而治”
无为:
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
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
《论语•xx》: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史记》读书报告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
汉武帝对董仲舒的这种大一统思想非常赏识。
武帝又采纳丞相卫绾之议,罢黜治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
汉武帝此举受到好黄老的祖母窦太后的强烈反对,她于次年借故把鼓吹儒学的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系狱。
儒家势力受到打击,但武帝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又置《五经》博士,使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了。
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死,儒家势力再度崛起。
元光元年(前134),他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排斥黄老别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提拔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还批准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根据成绩高下补郎中文学掌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以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
虽然这样做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但在当时却有益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早在汉代开国六十年实行的“无为而治”黄老之学。
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且推行非常成功。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当时背景迫使当时西汉政府不得不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初70年,一直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这在汉初十分必要。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史载“汉兴,接秦之蔽,诸侯四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1]( P159)。
面对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西汉统治者不得不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
《史记·曹相国世家》载: “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 评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价 消极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仁义礼智信)
2、扼杀不同流派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压 制思想文化发展。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 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儒学统治地位确立的原因
汉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 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 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 大事兴作。因此,在政治上和 经济上需要强化中央集权。这 时黄老思想清净无为、与民休 息的主张显然已不能满足政治 的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 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 统思想和君臣等级观念显然与
4)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探究学习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 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 有道理。 •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 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2)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 明:
①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
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好的效果。
②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
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③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 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 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
秦始皇焚…
政策\方式排斥、打击、
焚书
汉武帝罢…
尊崇、温和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 统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 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历史趣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原因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原因简介
导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颁布推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汉武帝颁布推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思是废除其他思想,只尊重儒家的学说。
这时的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新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的背景原因
①汉武帝时,王国问题继续威胁着中央政权。
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彻底解决王国问题,需要一个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②过去的法家思想已经不完全适应巩固政权的需要,汉初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适应恢复发展后的变化。
③当时儒学代表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的主张,对儒学加以改造和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首倡“独尊儒术”,适应了当时政治的需要。
自春秋孔子创立儒学以来,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等人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当时墨家思想形成“非儒即墨”的局面,俨然成为当时思想界的蔚然大宗。
孔子倡“仁”、重“礼”、讲“德”;孟子提倡“仁政”,并为封建制度辩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他们的思想主张,都适合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共同的缺陷是没有强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秦朝建立以后,韩非子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适应了秦帝国维护统一的需要,所以秦始皇专用法家思想而焚书。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阅读下列材料: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请思考:上述材料体现出董仲舒的什么思想?其实质又 是什么? 思想:三纲五常; 实质: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神权、君权、父权、 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 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进一步强化
——察举制和科举制
自主学习:
①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选官制度?
②回顾必修一的相关内容,归纳察举制 、科举制的 主要特点
察举制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①察举制是一种推荐制度,主要由地方州郡长官定期察举;科举 制是一种考试制度,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取人 ②察举制以取人为标准,德行、经术、吏能、文法等,都是被举 的标准,相对来说更为注重人的整体;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 把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才能作为录用标准,考试成绩是能否得官的 关键。
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 更不能依靠暴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 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发挥它的社会功 能。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尤其是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 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是 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同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P11学习思考:《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 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相互辩论,前来太学门前 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 第1单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目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重点: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整理1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3)表现: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4)作用: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积极有为(1)原因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2)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
教材整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提出: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
2.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于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概况目的主张结果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所接受,有利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维护统治秩序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9“学思之窗”: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提示】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这也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真实目的。
其他学派中也有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思想,如法家的法治、重农抑商政策等也会被他采纳。
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教材整理3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罢黜百家_独尊儒术
③ “三纲五常”忠孝思想:
远远胜过管仲和晏婴
姓 名 董仲舒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公元前179年 籍 贯 汉代广川郡
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
家等学说的儒学 民族 汉族 专业 儒 学 学历
哲学学士 经学硕士
主要成就 创立新儒学工作经历 景帝时 求职岗位 皇帝顾问
担任博士
个人特长 应变能力强,能根据时代需要改造思想。
A.主张“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
B.提出“大一统”思想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D.认为“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 大乱”,天降灾祸。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 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①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 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发 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 的需要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 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 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经济:必修②:P17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 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即位后,诏令各地方长官推举“贤 良方正”的学者到长安献计献策。董仲舒
连上三篇奏章,称“天人三策”。
“策”是一个长沙方言词,但在古 代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有董仲舒的 《天人三策》、贾谊的《治安策》、苏轼的 《教战守策》等。在此对“策”的正确解释 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孙景坛批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孙景坛批注)——与孙景坛同志商榷原作:管怀伦《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发表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下称孙文)一文,一扫学界陈言,令人耳目一新,且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我祝贺孙景坛同志取得的成果,但对其主要的论点实难苟同。
我认为,孙文之所以得出“子虚乌有”、“学术谎言”的结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关键史料释读有误;二是没有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把握;三是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必然性未予充考察。
有鉴于此,我不揣浅陋,从三个方面提出意见,请孙景坛同志指教。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理论概括和历史概念,基本得到史学界的公认。
孙文把它称之为“学术谎言”和“历史笑话”,其最主要的证据是汉武帝在建元六年根本没有采纳过董仲舒的建议。
他根据有三:一、《史记》未记仲舒对策;二、《汉书》虽书,但自相矛盾;三、《资治通鉴》载之不实。
现在我们就来对这三点根据分别作出辩证,其余则后文论及。
第一,《史记》未记,需要分析。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通史著作,荜路蓝缕,功不可没;但我们对它也不应搞新版“凡是”,特别是在论证这样重大历史课题时尤其不应忽视其下列不足:其一,其言秦汉之事虽详,但“采经抵捂(牾)”。
其二,“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
”(1)其三,“编次同类,不求年月。
”(2)其四,特别关健的是内容有缺失。
刘知己指出,《史记》在司马迁生前“十篇未成,有录而已”,至元成、间,褚(少孙)先生曾更补其缺,作《武帝纪》等,但“辞多鄙陋,非迁本意。
”(3)因此,史学界一直对《史记·孝武本纪》颇有微词,只是人们通常把它视为司马迁“遭彼腐刑,怨剌孝武,故书违其例,志存激切”(4)的一种情结罢了,现在看来,不独如此。
第二,《汉书》所书,并无抵牾。
孙文指责班固是“学术谎言”和“历史笑话”的“始作俑者”,主要根据《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文字:“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仅 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 以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 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 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 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新儒学 在西汉
重视 推崇
发展成为 正统思想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1. 汉初的“无为而治” ➢ 2. 转向有为及其原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 “大一统”的思想➢——中央集权 2. 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加强君权 3. 三纲五常➢——为人处事标准
3、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参考答案:
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 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爲先言“王”而後 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 一統也。
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原因: ①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董仲舒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第一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课稿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教材本课为必修三第1单元第2课,前接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在了解主流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后,讲述了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本课为儒家思想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下面对学情做扼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所了解,给本课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对儒学如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尚缺乏深刻的认知,教学中应予以较多的关注。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如下1.通过西汉儒学发展的学习,了解儒学发展成为思想文化主流的历程,藉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与概括历史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剖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第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难点: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第五说教法学法教法:史料法,阐述法学法:比较法,归纳法下面汇报的是第六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整合,我将从“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内容、地位极其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新课的教学。
1、导入新课2、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百鸟争鸣”相关内容,提出“孔子创立了儒学,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成为战国时期主流思想之一,那么儒学在秦汉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由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的学习。
在给学生讲授第一个问题“罢黜百家”提出的背景,我会引导学生结合一,2、3相关内容,概括出秦到汉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又秦的暴政追溯到秦朝重用法家思想再到西汉建立初期采用黄老之术,对“黄老之术”的概念作出解释。
在此基础之上,对汉初在黄老之术的指导思想下国家社会发展状况,我将从“文景之治”、“诸侯王国叛乱”“匈奴侵扰”“土地私有制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再次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回顾所学知识对汉初“黄老思想”的实施作出评价,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方面从汉初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去思考,另一方面从国家面临分裂的、边疆不稳的局面去分析,得出“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发展必然性”理解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出现是和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发展条件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由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转变为官方学说,深远地影响了以后的中国历史,以及人们的思想、伦理和行为方式。
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以从当时的现实政治需要和儒学发展两方面来理解。
一、神化皇权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日益削弱,先后有11个诸侯相继称王,齐、秦甚至一度称帝(此前,“帝”只能用来称呼天神),周朝最后也被秦国灭亡。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将自己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
又登泰山封禅,表示自己顺应天命来统治天下。
但是,皇权至上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项羽在浙江看到秦始皇巡游,就喊出“彼可取而代也”。
大泽乡起义时,陈涉向众人宣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初,七国公开反叛朝廷,一度严重威胁了皇权。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初,采取黄老思想,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无为”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
同时,又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严重威胁到皇权,表现为:1、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使皇权和相权矛盾尖锐。
汉武帝初年,丞相无视皇权,自行推荐和任命高职官吏。
2、郡守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财政权力,中央对郡守控制较弱。
王国问题严重。
中央把大部分地方权力授予王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
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诸侯王“自为法令,拟于天子”,最后发生了七国之乱。
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要求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
三、调整统治思想的需要。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导致“秦二世而亡”。
汉初吸取秦亡教训,实行黄老思想,又导致相权和地方权力过重,威胁皇权和中央权力,社会动荡不安,这说明黄老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统治需要了。
四、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现实政治的需要。
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学派思想,建立了新的思想体系——新儒学,主要内容有:1、“天人合一”说和“天人感应”说,提倡君权神授。
儒家思想:大一统、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解读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
引言自西汉以来 , 以儒学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就被历代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推崇为正统思想。
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延续两千多年,直至今日都会左右我们的生活。
而 它的创立者孔子更是被封建统治者们奉为'大贤至圣先师',为'万世师表'! 而儒家典籍,如《论语》《大学》《中庸》《周易》,直到今天也被很多人奉为国学经典。
可见儒家影响之深远。
至圣先师——孔子像然而在 春秋时期,虽然孔子的学生中不乏高官贵族,甚至很多诸侯都会请教夫子。
然而 当时的儒家思想并不受统治者们待见,甚至会受到极大的排斥。
儒家和其他百家一样,只是众多思想理论中的一员。
即便是喊出'舍我其谁'的孟子,在治国理政上也没有取得过什么成绩。
儒家不受重视,其实也好理解。
毕竟在残酷的春秋战国时代,缺乏进攻性的儒家思想很难让国家在竞争中胜出!《论语》: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到了 秦汉时期,社会发生了变化。
秦国因法家而强盛,后来统一中国后很自然的推崇法家。
'严刑峻法'也被认为是秦朝快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
至 汉朝建立初年,黄老之学盛行。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暴秦统治和楚汉战争摧残的华夏大地上, 无为而治显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国家不折腾,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自己就能把日子过好了。
平民出身的刘老四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亚圣——孟子像公元前134年,崇尚黄老,反对儒学的窦太后去世。
没有掣肘了的汉武帝开始向全国征求治国方略。
前后三次参与对策的董仲舒,获得皇帝认可。
于是, 讲究'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敬天爱人'的儒家思想开始受到统治者重视。
这三次策论被收录在《汉书》中,被后世合称为《举贤良对策》。
那么我们就从这篇《举贤良对策》入手,分析一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
马雪芹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134-136)
【作者】马雪芹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兼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危害[J], 郝立忠
2.近四十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的三个阶段 [J], 丁四新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考察——以“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的分合为中心 [J], 杨勇
4.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关系新探 [J], 秦进才
5."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再辨析 [J], 董金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一)提要:关于儒学为什么在先秦诸子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雄霸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言说的空间依然较大。
我认为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引起论者的注意:一是儒学是古代士人阶层社会角色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话语表征,因而最能代表士人阶层的意愿与利益;二是儒家一直扮演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中间人”或“调节者”的角色,故儒学最符合文化霸权形成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儒学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霸权中间人角色作者简介:李春青,男,1955年9月生,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关于儒学何以会被汉代统治者接受而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原因,学者们虽多有论及,亦多近理,但似乎尚未揭橥根本原由。
这里我们就选择几家有代表性的观点略为评说。
我们先看冯友兰的观点:及汉之初叶,政治上既开以前所未有之大一统之局面,而社会及经济各方面之变动,开始自春秋时代者,至此亦渐成立新秩序,故此后思想之亦渐归统一,乃自然之趋势。
秦皇、李斯行统一思想之政策于前,汉武、董仲舒行统一思想之政策于后,盖皆代表一种自然之趋势,非只推行一二人之理想也。
或谓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尊君抑臣,故为专制皇帝所喜。
然于专制皇帝最方便之学说,为法家非儒家。
后来君主多“阳儒阴法”。
“阴法”即“阴法”矣,而又“阳儒”何哉?自春秋至汉初,一时政治、社会经济方面。
均有根本的变化。
然其时无机器之发明,故无可以无限发达之工业,亦无可以无限发达之商业。
多数人民仍以农为业,不过昔之为农奴者,今得为自由农民耳。
多数人仍为农民,聚其宗族,耕其田畴。
故昔日之宗法社会,仍保留而未大破坏。
故昔日之礼教制度,一部分仍可适用。
不过昔之仅贵族得用者,现在大部分平民已用之而已。
平民得解放后,亦乐用昔日贵族之一部分礼教制度,以自豪自娱也、、、、、、再有一点,即儒家之六艺,本非一人之家学,其中有多种思想之萌芽,易为人所引申附会。
此富有弹力性之六艺,对于不同之思想有兼容并包之可能。
儒家独尊后,与儒家本来不同之学说,仍可在六艺之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其存在。
儒家既不必完全制别家于死命,别家亦不必竭力反对之,故其独尊之招牌,终能敷衍维持。
i]这里实际上讲了三种理由。
一是“自然趋势”,即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必然有相应的大一统之思想。
此言无可辩驳,只是这并不是儒学独尊的直接原因而是前提。
二是从社会构成看,自由农民代替了农奴并未改变宗法社会这一基本形态,故而古代的礼教制度还适用于今日。
而儒家正是将古代礼教制度予以理想化、理论化的。
这条理由乃是从社会的基本形态考察意识形态的形成问题,是极有见地的。
但是这里依然有一个问题:中国汉代的社会形态与西周真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吗?我们知道,西周是严格的贵族等级制,每个人的身份一生下来就是确定的,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所谓“士之子恒为士”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制度在平王东迁后就已衰亡,所以热中于西周文化的孔子才会痛心于“礼崩乐坏”,执着于“克己复礼”。
刘邦立国后,“汉承秦制”——不用分封制而用郡县制,这就与西周社会制度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任官方面也并非像西周那样是所谓“世卿世禄”——开始时是功臣与宗室共同执政,后来是靠“征辟察举”来从民间读书人中选贤任能。
渐渐构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流通的渠道。
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所说:“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当历史的发展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先前孤立的阶层开始相互交流并且开始形成一定的社会循环时,决定性的变化就会发生。
”ii]在汉代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君主集团与士大夫阶层联合执政之政治架构的形成。
这与先秦那种王室宗亲独揽大权的局面迥然不同,与西周那种宗法性的贵族制度更判然有别的。
至于说平民百姓喜欢礼乐制度乃是为了“自豪自娱”,就更始匪夷所思了——中国古代贵族文化不能下降为普遍的平民文化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iii]。
冯友兰的第三个理由是儒学本身对其他学说具有兼容并包的能力,所以即使儒学“独尊”,各家各派也可以在“六艺”的大帽子下得以存留。
这种说法是有些道理的,因为儒学至少到了荀子和《易传》的时候已经明确地接受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一些影响。
到了董仲舒时代,更呈现综合诸子的气魄。
但是这可以说是儒学得以“独尊”的一个重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
我们再看钱穆的说法:汉之初兴,未脱创痍。
与民休息,则黄老之说为胜。
及于文、景,社会富庶,生气转苏。
久痿者不忘起,何况壮士?与言休息,谁复乐之?而一时法度未立,纲纪未张。
社会既蠢蠢欲动,不得不一切裁之以法。
文帝以庶子外王,入主中朝,时外戚吕氏虽败,而内则先帝之功臣,外则同宗之诸王,皆不欲为就范。
文帝外取黄老阴柔,内主申韩刑名。
其因应措施,皆有深思。
及于景帝,既平七国之变,而高庙以来功臣亦尽。
中朝威权一统,执申韩刑名之术,可以驱策天下,惟我所向。
然申韩刑名,正为朝廷纲纪未立而设。
若政治已上轨道,全国共遵法度,则申韩之学,亦复无所施。
其时物力既盈,纲纪亦立,渐达太平盛世之境。
而黄老申韩,其学皆起战国晚世。
其议卑近,主于应衰乱。
惟经术儒生高谈唐虞三代,礼乐教化,独为盛事所憧憬。
自衰世言之,则见为迂阔远于事情。
衰象既去,元气渐复,则如人之病起,舍药剂而嗜膏粱,自固其宜也。
后人惟谓儒术利于专制,故为汉武所推尊,岂得当时之真相哉!汉武罢斥百家,表彰《六艺》,夫而后博士所掌,重为古者王官之旧,所以隆稽古考文之美,此荀卿所谓“法后王”;然孟子博士遂见废黜,亦不得遽谓之则是遵从儒术也。
盖当时之尊《六艺》,乃以其为古之王官书而尊,非以其为晚出之儒书而尊,故班氏《儒林传》谓:“《六学》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
”汉儒尊孔子为素王,亦以自附于《六艺》,而独出于百家iv]。
钱穆是历史学家,看问题喜欢从历史经验着眼,常常能有哲学家、理论家所不能道的卓见。
他在这里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说武帝之所以独尊儒术乃是因为当时汉朝已经进入盛世,申韩刑名之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儒家宣扬的“三代”之治、“礼乐教化”对于稳定繁荣的大一统王朝开始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二是说武帝所谓“独尊儒术”实际上并不是因其为儒术而得尊,而是因为儒术所承继的乃是上古王官之学,曾经是理想社会的治国之术。
这两条理由都可以成立。
但只是限于统治者意识到的历史经验层面。
其更深的原因似乎尚未涉及,例如何以上古王官之学对汉代帝王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为什么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士人阶层都会渐渐服膺儒学呢?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儒学独尊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当代学人的观点,阎步克指出:黄老的“君人南面之术”,其策划、谋略和权术的方面,决不是足以向社会民众发动号召、宣传的那种东西。
它以“道”为本,遂使仁、爱、孝、义等社会基本价值丧失了“本”的至上意义。
其反人文、反文明的倾向,又大大降低了它充分利用文化影响和思想论辩之力量的可能性。
而儒家思想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董仲舒的天地人庞大体系,不仅满足了社会通过无所不包的体系把握人、社会、自然和宇宙的内在需求,也满足了社会维系基本道义价值的需求;并且它还充分地动员了文化、文明的力量,将其理想贯注于高度精致化了的“诗书”、“礼乐”形态之中,并且是通过“诗书”、“礼乐”之教来有效实现的。
而作为专制官僚政治行政理论的法术,也不能不在“指导思想”层面上让位于作为意识形态的儒术,也可以由此而明之。
与儒、道学者的回溯性思路都不相同,法家是主张变革的,他们不但立足于正统吏道的高度分化,而且要建立吏道之全能性控制。
在理念上法家强调对立之极端不相容,其对“同”、“兼”、“两”、“分”关系之异于儒、又异于道的处理,服务于实践上之独尊吏道、独倚律文的意图,相形之下,儒家的“和而不同”原则,比这种极意求“分”的治道具有大得多的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它更能适应于这个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文化传统。
v]。
在这里阎步克主要是在与道(包括黄老)、法两家思想的对比中来考察儒学成为“指导思想”之必然性的。
其对于道、法思想不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因分析透辟,对于儒家终将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由的阐述也完全合理。
在关于后者的讨论中阎步克提出两个理由极有见地。
一是说儒家学说可以满足“社会维系基本道义价值的需求”。
“社会基本价值”或“基本道义价值”是以往论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考之历史,西周官方文化中那套“孝”、“敬”、“忠”、“信”、“诚”等价值准则以及普遍的对于礼乐文明的向往崇敬之情,在春秋时依然大放异彩。
后来虽然经过战国以至秦汉之际战火的摧折,在诸侯的政治系统中不择手段地追求强大的法家功利主义精神占了上风,在社会上惟利是图的实用主义精神普遍流行,但是真正维系人们日常关系的必然还有一些积极的、基本的价值规范。
正如儒家一再强调的,这些规范的确是基于最基本的人情的,或者说,在当时的历史境况中,只有维持这些基本的价值规范,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才可以存在、运转。
而在儒家学说中恰恰就包含着这些最基本的价值。
余英时尝谓:“儒家教义的实践性格及其对人生的全面涵盖使它很自然地形成中国大传统中的主流。
”vi]儒学的许多教义的确都是从人们的伦常日用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与人的生活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阎步克提出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儒家“和而不同”的原则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适应性。
如果这里不是说儒学与其他学说的关系而是说儒学处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关系的话,这个理由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都不是仅仅靠严格的法律条文就可以获得的。
社会的稳定最重要的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善意合作。
这里虽然涉及到这个问题,可惜似乎是语焉而不详的。
二儒学究竟是如何获得话语霸权的?统治者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儒学?除了上述三家观点之外,对这个问题过去学界最普遍的答案是:儒学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他们选择了儒学。
那么被统治者呢?他们为什么会接受这种话语霸权呢?这个问题被完全忽视了,好象人民大众都是愚不可及的群氓,他们在历史上的进程中丝毫没有主体性,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命运可以任由统治者们摆布。
然而实际上却决非如此。
考之历史,至迟从西周初期开始,庶民们的意愿与利益已经成为统治者创立制度、制定政策时主要关注点之一。
历代帝王,只要是个正常人而不是疯子,他就清楚地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只有让大多数老百姓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个国家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相反,一旦广大人民难以维持生计了,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就出现了。
正是由于这种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无法违背的铁的规律才使得他们在建构国家意识形态的时候就赋予它了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必须能够使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依存,必须使这种实际上更有利于统治者的观念系统看上去对每一个国家成员都是公正合理的,必须使这种具有行为规范功能的评价系统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都具有约束性,从而具有某种超越于双方利益之上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