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_袁圆
文学翻译中的他者书写以中译本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为例
文学翻译中的他者书写———以中译本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为例赵丽丽(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8) 摘 要:文学作品的翻译在译文和原文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在“权力他者”作用下由另外一种“语言他者”书写的“文本他者”的存在使然。
“权力他者”主要包括出版机构、译语文化、译者认知等三方面的因素。
在出版机构的作用下,译本呈现不同的版本并收录不同的内容,包括封面、引言、后序等的设计与编排均与原作存在差异;在译语文化的作用下,译者对文本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具有译语文化的语言特色;在译者认知的作用下,由于译者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其存在对原文文本的误读误译等现象。
由此,翻译成为文学作品的他者书写。
关键词:文学翻译;权力他者;文本他者;《一个人的朝圣》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9)04-0090-04 《一个人的朝圣》(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Fry )自2012年发表后,随即入围布克文学奖,并迅速成为2013—2014年欧洲首席畅销小说,并得到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读者的热爱,全球销量逾千万册。
[1]1该小说的中文版本由译者黄妙瑜翻译,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于2016年出版,受到无数中文读者的欢迎。
然而,对比小说的中英文版本,不难发现两者无论整体的编排还是具体的文本内容,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实际上,广大读者对译本的评价亦褒贬不一,有人赞誉其“翻译得很好,很有画面感”“翻译通俗优美,符合原文风格”“感谢译者带来如此精彩的作品”;亦有一些评论称“翻译可更接地气些,有几处译文有待改进”,甚至也有一些较为负面的评价,认为“翻译的水平不够,只能说是语言还算流畅而已”“有诸多误读误译之处,让人失望”等(以上评论均摘引自亚马逊官方网站该小说的三千余条读者评论)。
除却对文学和翻译较为主观的个人喜好,对译本的翻译质量评价取决于诸多因素,但以上评论的多元性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文学作品由他者所书写的另一种呈现。
矛盾中的平衡文学翻译的忠实性与再创造
矛盾中的平衡文学翻译的忠实性与再创造一引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交流。
正如巴思耐特所指出: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正因为文化是翻译的基石,译者如果不能把源文的文化底蕴尽可能翻译到接受文化中,翻译是不成功的。
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当包括除了纯粹科技作品以外的一切需要使用“文学语言”的作品,如历史、哲学、一般传记、政论等等,无不包括在内。
事实上,要把原文作品真实、有效地翻译过去,还必须要重视对原文风格和内涵等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处理。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不仅要考虑源文化,还要考虑本土文化。
近年来不少文章从忠实和顺应或者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如何进行文学翻译进行了阐述,但对异质文化对文本的过滤和接受以及翻译的再创造,论述还不多。
而文化过滤和文本在异质文化中的接受,又是文学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学作品的译介既要尊重原文的文化,又必须适应于接受群体的文化,文学翻译事实上就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来实现。
因此本文拟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因素与接受性做一定的阐释,以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翻译的标准并没有绝对的规定,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准则一直被后来的翻译者们所推崇,成为翻译标准的典范。
但有人也认为严复的标准把“信”、“达”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把二者简单地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严格地讲,这些标准都是模糊的,并没有提出涉及到不同文体翻译的标准及其特色。
钱钟书先生后来把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归结为一个“化” 字。
认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化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不能失去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化境”了。
总而言之,文学翻译必须把原文的意、味尽量传达到译文环境中。
长期以来,人们把翻译和文学翻译相提并论,然而从翻译的目的和任务来看,却必须把文学翻译与其它翻译形式区分开来。
不可否认,要在接受文化中尽可能反映出原作的风采,就必须要注意原作文本和文化背景。
论文学翻译中再创造
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摘要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与其他文本类型相比较,文学翻译具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以及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时要考虑的四个层面:历史层面、宗教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结构层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再创造层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中国的翻译可谓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
随着翻译这一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理论的探讨也不断深化。
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释道安的“五失本”,玄奖的“喻俗”,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镜”,再到我们现在通用的“忠实、通顺”等等,都对翻译作过精辟的论述。
但文学翻译却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翻译,具有其独特性。
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艺术,要求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会受制于诸如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使得翻译活动与前人所提出的“忠实”背道而驰。
“忠实”的翻译原则似乎不能给文学翻译以有效的指导,在文学翻译中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与再现他国的文学作品,这些都是文学翻译面临的挑战。
一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译者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媒人”,原文经过译者的加工而转换成译文。
从翻译活动的开始到翻译活动的结束,原文是译文的出发点,离开了原文,翻译便无从谈起;而译文却是原文的归宿,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原文转换成译语读者能读懂的信息。
当一种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作品被移植到另一语言环境中时,译者要让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产生与原文最为相似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视“创造”。
在过去如果有人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就往往会被指责为误译、滥译、胡译。
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创造性的真正含义,错误地把创造性当作了任意性,不能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度”。
论翻译的再创造
为原语 文本作 者是在其生存的文化背景 下进行创作 的 , 译作
如果 单纯将原语翻译成译者本 国语言 的话 , 倘 若读者缺 乏相
Hale Waihona Puke 美, 同时还 强调要逐 字翻译 , 他 甚 至在创 作 和翻译 时经 常使 用怪 字 、 难字 , 就是为 了逃避 现实 , 使作 品脱 离一般的“ 粗俗 ” 的读 者。虽然费特 的创 作成 就很 高 , 译作 也很 丰 富, 但 他 只 是为 一部分读者层服务 , 因此不能将其 称之为 大众 的人 民艺
术家 。
应文化背 景就 很难 理解 作品的 内涵 , 而且每部作 品都有其 独 特的时代 特征 , 译者 由于与原作 者不 处于 同一 时代 , 这 时将 原作 的文 化 信 息 准 确 地 移 植 到译 作 中就 显 得 至 关 重 要 。 大量的事实证明对交际或语言 的研究脱离 它们赖 以生
家都有 自己的见 解和 主张 , 翻译标 准和 方法 的不 同 , 直接 决 定 了译作 的质量。虽然人们对译作 的评判标 准不一 , 但 提到 评判标准 , 首先想到 的是译 入语 读 者对译 作 的接 受程度 , 如 果译作被读者广 泛接受与认可 , 我觉得这 已经可 以说 明译 作 是很 成功的 。翻译 目的其 中之一 就是 为 了让处 于不 同语 言
我们 在翻译时应该考虑一 个问题 , 究 竟是应 该让读 者适 应译作还是 应该让译 作 适应 读者 。针 对这 一 问题 每位 翻译
1 8世纪下半 叶起 , 俄国的翻译活动就呈现 出两个鲜 明的 特点 : 一是翻译 家认 为翻译 是创 造性 的活动 , 译 者认 为原作
浅谈文学翻译实践中的技巧
就 会 造 成 原 文 的 失 真 走 样 。 理 解 上 出 现 偏 差 常 常 体 现 在 对
一
基 本 的翻译理论 和翻 译原则 。并 与时俱 进地 吸收 消化新 的
理论 ; 最后要 加强 翻译实 践训 练 , 在 不 断 积 累 中提 高 翻 译 水
褒贬 译法 f 正反 、 反正 表 达法) 、 重 复法 等( 张培 基 , 1 9 8 3 ; 冯 庆 华, 1 9 9 7 ) 。 这些 翻译 技巧 往往建立 在语 言形式 对 比或 者语义 认知 的基础上 , 具有 一定 的科 学性 和实用 性 。 值得 译者 尤其
是 初 级 翻 译 学 习者 学 习 、 借 鉴 。下 面 以 翻 译 课 上 的 翻译 文 本 为例 。 对文学 翻译 中的技 巧进行 部分 归类 。 试 图 说 明 文 学 翻
6 c r i v i t u n e l e t t r e q u’ e l l e s i g n a L u c y Ma i l l a r d . M. Ro s e s o u r i t e n v o y a n t c e t“ Y ”d o n t e l l e e s p 6 r a i t r e l e v e r a i n s i ,s a n s d o u t e ,s o n n o m h o n n  ̄ t e d e p e t i t e — b o u r g e o i s e .
文的水准 。
一
这个句子其实 不难 , 但 是许多人 都会犯错 , 译成第 一种 ,
原因是语 法规则 的模糊不 清。“ s 6 p a r e r q c h d e q c h ” / “ s 6 p a r e r q c h e t q c h ”在法语 中意思是不 一样 的 ,前者是 “ 使 ……分 开” 、 “ 使 … …分 离” 的意思 , 后 者是 “ 区别” 、 “ 区分 ” 的意思 。 显 然, 结 合语 义 , 文 中使 用 的是 “ s 6 p a r e r q c h d e q c h ” 的结 构短 语 。否则在 理解 整句 话时 , “ c o s mi q u e ” 和“ u n i v e r s ” 的相 同意 义及 “ i n i f n i e ” 和“ b o r n e ” 的相反意 义在逻辑上是 讲不通 的。 例2 : U n j o u r ,a 1 ’ o c c a s i o n d ’ u n e f S t e d e c h a r i t 6 , e l l e l u i
再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落。Vnt eu 在其《 i 译者的隐身》 中提到 , 译者的隐身与英美保守的强势文化心态相关 , 即对外扩张和对外国
文化 的恐惧 -。主流 文化视 翻译 为服务 于政 治统 治 的工具 和途 径 。如 中国历史 上 出现 过三 次外 来 文化 翻 6 J
译高潮 , 虽然产生了许多译本 , 但是译论却是零星散论。近现代史上的“ 西学为用” 是不可能与“ 中学为体”
பைடு நூலகம்
摘要 : 翻译 活动中 , 在 翻译 主体长 期遭到了遮蔽 , 从而 出现 了译者地位边缘化 的现象。在 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 主要探讨 了文
学翻译 中的译者 主体性 问题 , 以期揭示译者在文学 翻译 中的重 要作用 , 并深化有关译者 主体 性的研究 。首先 回顾 了有关 译
者及译者主体性 的研究 , 确认 了译者主体性 的存在 。然后介绍 了文学 翻译及译者 主体性的 内涵 , 分析造成译 者地位边缘 化 的原 因。最后集 中探讨 了文学 翻译 中译 者主体性的体现及其限制性因素 。 关键词 : 译者 ; 文学 翻译 ; 译者主体性
可见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 的 , 其是 在文 学 翻译 中。Lf e 认 为 “r s tnitebsshofr r tewir” 】, 出 了译者 在 翻 尤 e vr e e tnli etcolo e i res∞4 突 a ao sh c av t 6
,
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受西方的影响 , 国内对文学翻译 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代表人物有 : 杨武能, 罗新璋 , 明建 , 查 谢天振 , 许钧等 , 他们都主张译者在译文中发挥主体性。谢天振《 译介学》 的出版 及“ 创造性叛逆” 的提出, 肯定 了文学翻译工作者的创造性和主体作用 , 开拓了国内研究 的新领域。 综上所述 , 仆人” 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性逐渐得到认可 , 从“ 到“ , 推动了译者地位的非边缘化。
浅议文学翻译中的主体与客体制约性中的再创造
浅议文学翻译中的主体与客体制约性中的再创造摘要: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总是一方面努力忠于原文,另一方面又超越源语的束缚努力将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一个译者主体和文本客体相互制约中译者再创造的过程,显而易见,译者的再创造性发挥着很大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翻译过程中主体性和客体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性,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关键词:主体与客体制约性再创造一、引言中国的近代翻译界对翻译的看法不一。
《读书》在1979年第三期发表了傅雷《论翻译书》的信件,信中说到“愚对译事者看法甚简单: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又须能琅琅上口,求音节和谐…”。
1980年《读书》第二期发表了《钱钟书的〈旧文四篇〉》,文中说到,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只‘化’。
不论是傅雷先生的“神似论”还是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都会涉及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本文尝试讨论的是在不背离原文的同时翻译,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制约中主体的“再创造”。
二、主客体及相互制约性主体和客体是彼此对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没有主体就没有所谓的客体,反之亦然。
[1] 译论家杨武能先生在1987 年发表的《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一文中, 他指出:“与其他文学活动一样, 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 原著和译本, 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 都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
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活动中, 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的枢纽地位, 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
”[5]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自己的“前理解”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语言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个人的风格和个性便会不自觉地流于笔端,表现在字里行间。
正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说的,“译本总是由某个人的第一次阅读开始的, 这种阅读和创作一样富于个性, 故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抹不去译者的痕迹”[6]。
而“译者的痕迹”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之一。
文学翻译的标准与译者的制约
语言新探文学翻译的标准与译者的制约杨元元江苏省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摘要:文学翻译是语言的艺术,其首要任务是实现审美交流,使目标语言读者体验到源语言读者乃至源语言文化的审美欣赏和审美价值。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察多元语境,根据文本类型确立翻译策略,遵循审美评价的心理和审美标准,充分彰显原作的审美元素。
关键词:文学翻译;审美交流;文本类型;译者的制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艺术本质使得文学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审美交流------使目标语言读者体验到源语言读者乃至源语言文化的审美欣赏和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不同于实用文本,如政府文件、商业著作、新闻报道和评论、法律文件等,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审美效果和可能引起的读者审美感受。
因此,文学作品的译者既要是实际作品的译者,还要是有才能的创造性作家。
尽管文学作品的审美本质具有歧义的前提,但文学作品的译者可以努力传达原始语言的审美效果,反映原作的审美价值,尽管在审美影响上存在差异。
在文学文本中,作者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利用形式元素来达到特定的审美效果,这些形式的元素不只是对主题施加影响,而是超越这一点,只有通过某种类似的表现形式才能在目标语言中再现。
因此,语言的表达功能,在形式集中的文本中是主要的,必须在翻译中找到类似的形式来创造相应的意象,这样翻译才能成为真正的等价物(reiss,2004,P.32)。
文本类型对翻译的制约根据Katharina Reiss(2004年)的说法,文本可分为以内容为重点的(信息)文本、以形式为重点的(表达)文本、以诉求为重点的(执行)文本和音频介质文本(第31-47页)。
内容型文本涉及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准确性,而形式型文本则涉及形式的审美和艺术创造性。
以内容为中心的文本是根据其语义、语法和文体特点来判断的,以形式为中心的文本是根据它们的美学以及它们的文体、语义和语法特征来判断的,要相应地进行翻译。
由于文本的类型主要涉及翻译方法以及在目标语言中应保留的内容的相对优先性,因此文本类型涉及翻译时应考虑的语言要素。
重读经典莎剧探究文学翻译的阐释观
重 读 经 典 莎 剧 探 究 文学 翻 译 的 阐释观
李晓莉, 袁
摘
晶
( 西 师 范 大 学 ,南 昌 3 0 2 江 302 )
要: 文学派认为翻 译是 作品文体风格 的转换 , 是译者 的再创造 。 由此 , 以理 解为核心 , 强调译者主
体 性 的 阐 释 学 理 论 在 文 学作 品 的翻 译 中得 到 广 泛应 用 。 乔 治 斯 坦 纳提 出的 阐 释 翻 译 四 步 骤 :信 任
2 1 年 第 2期 01
( 总第 1 0期 ) 2
齐 齐哈 尔师 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u n lo qh rJ no ah r’Co e e o r a fQiia u ir Te c es U g
N o. 20 1 2, 1 Ge e a. o.2 n r1N 1 0
o r t n lt n a d p o i e r n — e p mp c v r f h n esa d n f em e e t s n l e a a s t n f e r s i n r vd s b a d n w e e f e i t ms t eu d r n i g o h r n u c t rr t n li . a ao a i ne o t i i i y r ao
译者的再创作态度
作者: 屠国元;袁圆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179-183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译者;再创作态度;翻译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决策行为
摘要: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能对行为进行解释、预测甚至控制。
在翻译活动中,认真负责的态度既是对译者提出的要求,又是决定翻译成败的一项重要心理因素。
翻译是特定社会情境下发生的一种基于原文的再创作行为,这种艺术再现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再创作态度,它能够指导并决定译者的翻译行为。
要想培养严谨的译风,提高译者的素养并改善翻译的质量,最根本的是要从心理上端正翻译态度,从而更有效地规范译者的翻译行为。
《水浒传》英译的语言与文化——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
The institutional fake is enslaved to the public, the media, the public opinion, the validity would be damaged by the fake, but the local have no choice, so he has to use the experts to help to fake.
12.李晶翻译与意识形态--《水浒传》英译本不同书名成因探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1)
13.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08)
14.李政亮科学的殖民展示左岸笔记[期刊论文]-读书 2006(03)
15.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5(04)
40.张玉双论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矛盾统一性[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6(03)
41.赵树功《水浒传》武大郎人格的悖反与其文化意义解读[期刊论文]-明清小说研究 2005(03)
文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浅析翻译中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文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浅析翻译中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倪媛
【期刊名称】《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5)003
【摘要】本文以中英文翻译中原作与译作为出发点,从原作与译作两者的体裁与风格、文化内涵与意想、社会与历史等几个因素浅述了文学翻译中的不可译性,论述
了文学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从而表明文学翻译对于译作者的更高要求.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倪媛
【作者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4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文学翻译中"删节原作"和"增补原作"现象的文化透视--兼论钱钟书《林纾的翻译》[J], 黄汉平
2.浅析英汉文学翻译中的语篇重构——以廖美珍译作《在亚当之前》为例 [J], 张
阿林
3.文学翻译作品中的注释问题浅析 [J], 赵庆云
4.探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浅析草婴译作《安娜·卡列尼娜》 [J], 李娜;
5.探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浅析草婴译作《安娜·卡列尼娜》 [J], 李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学翻译的核心创造件再现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作者简介:胡学坤,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0引子在中国,大约公元224年,佛经翻译界围绕《法句经》的翻译引发“文丽”、“质朴”两派的争论,随后支谦写了《法句经序》,就佛经翻译阐述了他的思想理念(谭载喜,2000:187)。
这一思想后来演变成了严复的“信、达、雅”。
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引进西方的理论并加以批评创新,著书立说,提出了许多见解与主张,掀起了一股翻译研究的高潮。
当我们把“翻译”当作思考与研究的对象时,首先就会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翻译?翻译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具有双重的含义。
首先是翻译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应该在哲学的意义上,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弄清楚它的存在本质: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活动?其次是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具体活动形式到底是什么?人们力图翻译的是什么?若我们研究一下翻译历史,看一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是如何思考翻译问题的,我们就会发现在某种意义上,翻译是什么与翻译什么往往被当作一个问题的两面,加以探讨。
国内外许多翻译学者对翻译的定义或界定,可以作为佐证。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在文学翻译中究竟应该翻译什么?如何翻译?翻译是否有效?这离不开对文学翻译中“核”的本体研究。
1“核”作为普通词条的“核”指的是“核果中心的坚硬部分,里面有果仁”(现代汉语大词典),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中心(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部分,也就是最接近事物本质的中心层。
“共核”观中的“核”是由普通的核发展而来的,但它高于普通的核,是对普通核的升华、深化,同时又对其它许多影响事物本质的因素进行了熔炼式吸收,要进一步理解翻译中的“共核”,不妨从源语文本和翻译活动说起。
万象有其“本”,要翻译的源语文本有其本,翻译活动自身也有其本,这是无可争论的。
源语文本的本是什么?翻译活动的本又是什么?这是译者在下笔之前须澄清的两个问题。
对文学翻译译者语言的心理分析
对文学翻译译者语言的心理分析
袁圆;屠国园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9)006
【摘要】文学翻译是译者调动一切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将一种文学语言转换成另一种文学语言的过程.译者语言表述的奥秘不仅是体现在表面文字上,而且隐藏在译者驾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心理活动之中.试图从文学创作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译者从语言的理解到语言输出的心理过程,并进一步探讨译者表述语言的心理特征,帮助译者了解文学语言的内在心理规律,并努力提高译者对语言的操纵能力.
【总页数】5页(P123-127)
【作者】袁圆;屠国园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论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与科学性——译者的思想与风格在文学翻译中的再现 [J], 张童
2.语言认知及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作空间 [J], 轩治峰
3.译者自身的文化、语言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J], 齐卫;袁媛
4.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对儿童语言学习的补偿作用--以《绿山墙的安妮》
两个汉译本的比较为例 [J], 郭蕾
5.本雅明的文学翻译诗学与哲学——文学的本质、纯语言和译者的任务 [J], 李志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译者对日本小说《心》的再创造
译者对日本小说《心》的再创造译者对日本小说《心》的再创造本文关键词:日本,译者,再创造,小说译者对日本小说《心》的再创造本文简介:引言翻译活动中的"再创造性"指的是什么?许钧(20xx)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文学翻译除了具有翻译活动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质,这就是它的再创作或再创造性,亦即它的艺术性。
由此而产生"文学翻译是艺术活动’、"文学译者对日本小说《心》的再创造本文内容:引言翻译活动中的"再创造性"指的是什么?许钧(20xx)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文学翻译除了具有翻译活动的一般特性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质,这就是它的再创作或再创造性,亦即它的艺术性。
由此而产生"文学翻译是艺术活动’、"文学翻译等于创作’等说法;……。
"许钧(20xx)还认为:"翻译的创造性是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一个本质特征。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学者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从翻译的历史作用、语言重构、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揭示出翻译具有创造的性质。
从翻译的全过程看,无论是理解还是阐释,都是一个参与原文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消极的感应或复制过程。
"如果原文文本是原作者的一种"创作"或"创造"的话,那么译者的译文便是对原文文本的再次创作或再创造。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理解和阐释原文的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创造的过程,译文是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作的成果。
有许多中外翻译家和翻译学者就译文的"创作"性进行过论述。
如西方文艺学派的学者便认为"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文学艺术,翻译的再现是一种再创造。
"其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自主性的,即所翻译的文本是"阐释性"的,译文可能是一种"原文创作"。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提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茅盾讲到"翻译的过程,是把译者和原作者合二为一,好像原作者用另外一国文字写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发挥工作上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意图"。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情感
第28卷第2期2006年3月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I of Xiangtan NormaI university(SociaI Science Edition)VoI.28No.2Mar.══════════════════════════════════════════════════════════════════2006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情感*袁圆(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3)摘要:翻译活动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换,同时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项学科。
随着译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对译者个人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讨论在文学翻译这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中,译者情感介入的作用,并阐述了译者审美情感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本质。
关键词:译者;翻译;情感;心理学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6)02-0089-02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正朝着科学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对译者心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翻译理论界的重视。
心理学是“精神生活的科学”(William James,1890)[1],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心理历程的一门科学”(彭聃龄,1988)[2]。
我国最早的译者心理研究出自杨武能先生的《尴尬与自如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他用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作心理特征以及建议译者在社会大环境中要实现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
翻译离不开译者的心理活动,翻译不是改写或再现,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译者作为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中介者,首先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切身体验原作者的创作心理,经过沉淀融化之后,再根据译者本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取舍[3]。
方梦之先生就认为:“心理学研究心理规律。
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多种心理机制的作用,译者的心理状态对转换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特别是主客体的双向运动—‘物’、‘我’化一的心理操作过程。
文学翻译与译者的重写探究
渊上接第 158 页冤容袁这种表达方式与其说是译者自身的东西不如说是 因为译者受到自身所处场所尧时间尧文学传统以及语言特性的影响而 产生的制约性结果遥 即袁译者的重写活动作为政治性的行为与其所属 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袁在这里存在着力量的优劣对比关系遥 同样的 脉络下袁 劳伦斯窑韦努蒂 渊Lawrence Venuti冤 在 叶译者的隐形曳渊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冤渊1995冤 中提出与译语体系内各个要素之间的 力量对比关系相比袁应更加注重原语文化圈与译语文化圈之间的地位 优劣关系遥 他认为语言就是力量袁话语权体现了一国的文化权威袁以第 三世界文化圈的作品翻译引入时原作的个性丧失现象为例袁说明了在 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地位优劣关系遥
1 文学翻译和译者
文学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袁 不同于信息资讯内 容袁文学作品具有野文学性冶这一独特的价值袁这种野文学性冶以文学作 品为载体具有独特的诗学渊poetics冤袁是文学作品存在的理由也是文学 翻译所要传达的核心内容遥 所以袁文学作品的翻译既是将新的诗学引 入到其他语言体系中也是将原语文化中存在的特定理念尧习惯和价值 观介绍传播到译语文化中遥 因此袁翻译活动并不是单纯地将不同语言袁 即原语和译入语进行语言间的置换袁而是在原语文化环境中创作的文 学作品所包含的诗学之间的转换袁从更广泛的层面可以说文学翻译是 原语社会体系内存在的特定理念的转移野过程冶遥
作者简介院杨寒星渊1989要冤袁女袁吉林辽源人袁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语系 2013 级硕士研究生袁朝鲜语口译专业遥
158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关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再创造”问题
On Translator's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作者: 居丽萍
作者机构: 宿迁学院外语系,江苏宿迁223800
出版物刊名: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5-98页
主题词: 翻译;再创造;翻译本质;相互制约;再创造体现
摘要:从接受美学和读者批评的角度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再创造的根源、过程和体现,就会发现翻译并非如争议所说的那样是简单的复制。
首先创造的根源在于翻译的本质,即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交际活动,是技巧再现加文化再现;其次,翻译过程是译者和文本互动产生的结果,其中再创造须以文本为基础,而不是随意纂改;再次,阅读前的心理关注、审美期待、阅读中文本意义的再创和重建以及翻译中的文本重构共同形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再创造的具体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1期2014年1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17No.1Jan.2014■语言研究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袁圆,屠国元(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文学翻译是一种基于审美心理的再创作形式,它要求译者在原作基础上创作出符合译文读者审美预期的翻译文学作品。
译者作为这一特殊创作活动的主体,从文本的感受体验到思维语言的转换再到形象情感的传达,都会受到译者再创作心理能力的制约,从而影响译文呈现的审美效果。
探索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有助于揭示翻译文学作品产生的内在心理规律,并能更好地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成就更多的经典译作。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再创作;心理能力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14)01-0144-07Translator'sRe-creative-Psychological Abi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YUAN Yuan&TU Guo-yuan(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Abstract: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 re-creative activity based on aesthetic psychology.It requires that the translator has to re-create the works satisfying the TT(target text)readers'aesthetic expec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source text).As the subject of this special creative form,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translator's psychological ability in re-creation,which finally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aesthetic effect.Exploring the translator's re-creative abilities,such as the ability of sensing and experiencing,the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the ability of memorizing and associating,the ability of creative and reproduced imagination,and the ability of integrating and performing,can help reveal the inner rules of translating literary works and establish the guidelines to the practice of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so that literary translators will re-create more and more excellent translation works.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on;translator's re-creation;psychological ability文学翻译是一门精致的艺术,语际转换和文化移植都是为了忠实、准确地再现原文学作品的深刻意蕴、文学内涵和审美特性,从而使原作的文学生命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甚至是升华。
文学翻译以原文学作品为客观对象,由译者积极发挥全部的创作才能,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和“艺术意境”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
从文学创作本质上看,这一过程就是译者用译入语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对于翻译即创作的论述由来已久,从古罗马的西塞罗等翻译家开始,西方译论的文艺学派一直认为①收稿日期:2013-05-1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11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42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1011320B)作者简介:袁圆(1980-),女,湖南澧县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翻译理论等研究。
541第17卷袁圆,等: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再现是一种再创作,译文“不仅要与原作媲美……还要在表达的艺术性方面超过原作”[1]11。
到20世纪初,对翻译再创作活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经验主义的描述,而是更注重其文学创作的本质。
如前苏联的加切拉齐泽等翻译家从文艺学的角度谈论翻译,认为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形式之一,属于美学的范畴。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逐渐成为翻译界讨论的重点,翻译主体性的体现和发挥全在创造性,创造性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及其主体性[2]19。
与之相关的翻译理论不论是从描述的、操纵的,还是解构的视角,都说明翻译是译者主观能动地进行“重写”或“创作性写作”的过程。
有学者甚至还提出翻译研究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发生翻译的“创作转向”[3]2,19,从而更全面、深入地考察翻译与创作性写作之间的关系。
为了揭示翻译的内在规律以及创作的本质特征,围绕创作主体心智活动也展开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
我国的文学翻译家许渊冲提出要开创文学翻译的新局面需发挥译者的“创作精神”,显然,主体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是文学翻译最根本的内部因素,也是影响译文艺术高度的关键。
创作主体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基于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和创作能力,用语言将某种意象、情感传达给读者,使审美效果达到最大化。
文学翻译的过程可以说是译者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4]122。
译者不需要经历原始创作和审美意境从无到有的一系列心理历程;但作为文学语言和文化的中介者,译者辛勤的脑力劳动实际上就是再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既要实现两种语言的完美转换,还要反复推敲转换后能否传达与原作相同的社会文化现象、思想感情和审美效果。
因此,译者的再创作心理能力是一个基于审美和情感的“包含诸多变量的心理素质、心理机制、心理功能的集合系统”[5]103,能同时体现译者的翻译能力和文艺创作能力。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既要具备文学创作的基本心理素质,也要体现翻译主体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通过考察创造力的各项变量因素以及翻译活动涉及的心理要素,译者“二度创作”的心理能力可分解为感受体验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记忆联想能力和整合表现能力。
一感受体验能力语言行为是基于体验的认知行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式的感受与体验[6]10。
翻译是对语言的一种特殊运用,自然离不开译者的感受和体验。
作为再创作活动的心理起点,感受体验文本是译者调动全部经验和情绪对原作及其相关内容所产生的感知效果,它不只是由视觉或听觉引起的生理反应,而是译者全身心接纳原作所带来的心理反应。
在阅读过程中,译者的感受体验一开始便包含了主体情感的积极参与,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情绪性和独创性。
作为原作的欣赏者,译者能够自发地通过感性体验接受文学文本;而作为再创作者,译者在充分感受艺术形象的基础上体验到真正的美感,切实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从而产生深刻的认识,最终将美感与认识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传递给译文读者。
文学作品总能触动读者心中隐藏的某种情愫,他们或者随物兴感,或者因情感物;而译者的感受体验是驱动翻译的重要因素。
王彬彬先生在读完《踏青》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翻译冲动”,“想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心中的感受,这正如在山野间发现一处奇异的景观,便禁不住要登高呼叫,把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招来欣赏一样”[7]282。
余光中先生读《不可儿戏》越来越入迷,认为“长任这么一本绝妙好书锁在原文里面,中文的读者将永无分享的机会,真的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要说与君听,只有动手翻译”[8]2。
通晓两门语言的译者会利用心理上的优势,渴望通过思维语言转换将感受体验传递给更多的人,最终在心理上达到马洛斯的“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现实世界只有渗入译者的切身感悟,才能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仅仅“在那”存在不足以影响翻译[9]21。
例如:Poor little tender heart!And so it goes on hopping and beating,and longing and trusting.(Vanity Fair)641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译文:可怜这温柔的小姑娘,一颗心抖簌簌地跳个不停。
她左顾右盼,翘首等待,对情人想念不已,深信不疑。
(杨必译,略有改动)原句的描写对象是小姑娘的心,反映的是她在恋爱中对情人的渴盼与信任。
译者因为感同身受这种心跳的感觉,将译文的创作转向描写小姑娘本人,“抖簌簌”、“左顾右盼”、“翘首以待”都十分生动形象,“想念不已”“深信不疑”结构工整,并且押韵,正是译者深入的感受体验使原文的艺术形象在译文中得到了升华,起到了艺术引申的作用。
因此,译者在阅读时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形象的感受上,做到如巴尔扎克所说的“熟悉一切现象,一切感情”,逐步提高艺术感受能力的敏锐性和准确性,这才是译文向“传神”、“化境”等高标准迈出的第一步。
二理解分析能力译者的理解是译者透过文本感性外表,积极参与和分享文本意义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能力。
“对于所有本文来说,只有在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
”[10]216任何一部作品都必须通过读者的理解响应才能最终实现其审美现实,特别是在文本召唤结构的“召唤”下,读者需积极地理解判断,创造性地构建文本意义。
具有阅读者和表达者双重身份的译者,其理解行为是在原文和译文意义领域内的双向运动,解读原文和生成译文更能表现出译者的理解不只是对文本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文学翻译中的理解是译者带着“期待视野”,即阅读前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以及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等,逐步认识文本内外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形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领悟作品表现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