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德国绘画剖析

合集下载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绘画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绘画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作者:黄美鼎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应,充斥着一股反对传统的思想,同时受到尼采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在思想上推崇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不再客观的描摹自然世界的物象,把自己的情绪和幻想利用绘画媒介来表达,在创作方式上抛弃了欧洲传统艺术的技法与内容,主张狂放的色彩与线条相互交融的表现力,作品充满了分裂与不安的生命力,感性的力量被无限放大,汇聚成一部精神史诗。

关键词:德國;表现主义;主观情感;生命力;抒情性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041-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28一、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重要组织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是欧洲国家进入资本垄断主义时代后产生的,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在所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在这期间诞生了几个重要组织:“桥社”“、青骑士”等。

1.;;; 桥社。

桥社是1905年有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成立的一个表现主义组织。

他们追求的是理想主义,凭着用艺术改变社会的信念,建立起一个无所拘束的表达艺术家情感、表现人的天性与原始性,反抗资产阶级虚伪性的社团;他们的绘画作品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摒弃平静的、死气沉沉的、没有生命力的艺术。

在桥社团体中有一位表现主义先驱人物“基希纳”。

在基希纳的作品《德累斯顿大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画面上人物的状态看起来无精打采眼神空洞,他通过直线与曲线的交叉变化带给观众一种轻盈的感觉,像是一群鬼魂漫步在街道上。

他的绘画直接表现内心,非常具有质感,同时也十分真挚,这些绘画特点属于他个人的灵魂,同时也受到所处的民族和时代的影响。

2.;;; 青骑士。

青骑士是在德国慕尼黑成立的一个表现主义绘画组织,其中人员的构成多数是从“德国新美术家协会”分离出的艺术家,这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他们没有共同主张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是思想,只是经常共同举办一些展览。

19世纪德国油画

19世纪德国油画

恩斯特· 路德维希· 基尔希纳
《林间小路》(布上油画)
卡尔· 施密特· 罗特卢夫
《河滩小舟》(布上油画)
弗里德里希 前者以绘画大师卡帕斯帕
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 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被 称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 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 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 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 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1808年圣诞节 ,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 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其创作风格的 宣言书。作品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 责,并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 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争论,最后以弗 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
台岑祭坛画(又称《山中十字架》)
卡斯帕· · 大卫 弗里德里希
《两个望月的男人》(布上油画) 1819年前后
卡帕斯帕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
《Junotempel in Agrigent》
菲利普· 奥托· 龙格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
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 奥托· 龙格( 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他 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艺 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 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 风的带动下,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 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 一批优秀风景画家如卡尔· 古斯塔夫· 卡鲁 斯(Carl Gustav Carus,1789~1869),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克劳森· 达尔(Johan Christian Claussen Dahl,1788~1857) ,卡尔· 布莱辛(Karl Blechen, 1798~1840)等人。 菲利普· 奥托· 龙格《The_Hulsenbeck_Children 》

十九世纪的西方美术解析

十九世纪的西方美术解析
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大师。他一生画了4000 多幅石版画和许多油画,画 风崇尚现实主义,但画意却 蕴涵着强烈的讽刺意味。评 论家们把他那些讽刺性作品 称为“没落阶级集体形象的辞 典”。他的油画不注重学院式 的严谨的素描和结构,技法 简略,因而不为当时画坛所 重视。
门采尔(1815—1905)
柯罗(1796—1875)
是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 他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 运动,在艺术上,他目 睹了古典主义,浪漫主 义,现实主义的兴衰和 印象主义的兴起;因此, 他的艺术创作混合了各 个时期艺术风格的元素。
马奈(1832——1883)
生于巴黎的一个大官僚家 庭。1850年涉足绘画艺术 。在今天,我们已经完全 承认马奈作品的完美、独 特和精妙了。然而,他的 一生却一直在为争取社会 对他的艺术的承认而努力。
库尔贝(1819—1877)
天生具有艺术家气质,后来 成为一位依靠自学而成功的 艺术家。他十分关心社会进 步和社会改革,曾经担任巴 黎公社艺术家协会主席。在 艺术中库尔贝主张现实主义 ,他说:“现实主义艺术就其 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
杜米埃(1808—1879)
十七至十九世纪 美术
透纳(1775—1851)
是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 童年时已表现出绘画才能, 14岁考入皇家美术学院, 32岁以后在皇家美术学 院任教,时间长达30年 之久。他一生作画勤奋, 去世时手里还握着一支蘸 满颜料的画笔。
康斯太勃尔(1776—1837)
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东勃 高尔特,这个地方也是大画 家庚斯博罗的故乡。他是一 位大器晚成的画家,48岁时 名声大噪。他的作品没有太 多思想上的深刻含义,但却 具有强烈的独具个人特色的 绘画性。他在作品中强调三 度空间的深奥和物体的真实 性,晚年的作品具有表现主 色彩。

悒郁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悲天悯人

悒郁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悲天悯人

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画坛,有这样一位浪漫主义先驱,他的作品总是充斥着悲情、孤寂和落寞。

他就是德国浪漫主义引领者——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的大半生都是孤身一人,直到42岁才娶了卡洛琳·波默,他的作品也在婚后的一段时间有过亮眼的色彩,但不久之后又以昏暗、阴沉作为主色调悒郁的德国浪漫主义画家/《中国民商》 庄双博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源自人们对于剧情中人物或事件的情感代入。

相比较愉悦感而言,痛苦给人们带来的触动往往更有力,也更持久。

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画坛,有这样一位浪漫主义先驱,他的作品总是充斥着悲情、孤寂和落寞。

他就是德国浪漫主义引领者——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的大半生都是孤身一人,直到43岁才娶了卡洛琳·波默,他的作品也在婚后的一段时间有过亮眼的色彩,但不久之后又以昏暗、阴沉作为主色调。

青少年的心灵创伤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年9月5日出生于当时在瑞典统治下的波罗的海沿岸的一座名叫格赖夫斯瓦尔德小镇(现属德国)。

弗里德里希的父亲阿道夫·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是一位肥皂蜡烛制造商和船用杂货商,虽然家里有10个孩子,但凭借阿道夫的经营,家庭收入也有足够的保障。

弗里德里希在10个孩子中的排行第6,由于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新教徒,严格的家庭教育让他养成了严谨内省的性格。

在弗里德里希7岁那年,母亲苏菲·多罗西娅·李·伯克利不幸去世,弗里德里希的兄弟姐妹就由一位名叫穆特·海德的女管家照顾。

在弗里德里希的母亲去世第二年,年仅1岁多的妹妹伊丽莎白死于天花。

5年后,1787年12月8号,弗里德里希在滑冰时不慎落入水中,弟弟克里斯多夫为了救他不幸溺水身亡,这件事情极大地打击了弗里德里希,让他陷入自责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素描大师门采尔Menzel【64】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素描大师门采尔Menzel【64】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素描大师门采尔Menzel【64】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伴之而来的是德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兴起。

它开始于40年代,50至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艺术家。

阿道夫·弗里德利希·艾尔德曼·冯·门采尔(Adolpyh Von Menzel ,1815-1905),是德国十九世纪成就最大的画家,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历史画家、风俗画家之一,更是杰出的素描大师。

这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最初以《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历史》插图而蜚声欧洲画坛。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画有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及风景画等。

作品有历史画《无忧宫的宴会》、《无忧宫音乐会》、《威廉一世加冕礼》,风俗画有《轧铁工厂》、《操场剧院》、《舞会晚餐》、《柏林波茨坦铁路》、《阵亡烈士葬仪图》等。

《艺术家生涯》配图作于1833年,同年在柏林出版,原稿是羽毛笔画,翻刻成石版画,共有11幅,是门采尔成名作。

《艺术家生涯》是歌德创作的叙事诗,描写一位英年早逝、身后得享大名的画家的人生历程。

组图选择了画家人生的11个场景加以图解式描绘,并且在每幅画面下方用大写字母注明小标题。

前10幅画为竖构图,两两组合成5页,压卷之作《身后声名》独立成页。

每页均加盖出版商路易·萨克色印记,标明门采尔绘图、制版和印刷。

《艺术家生涯》配图《阿诺德》1847年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安葬三月革命烈士》中客观记录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

这是一幅纪实油画,描绘送葬队伍汇集在柏林御林广场的场景。

画中死者是1848年3月18日街头巷战中牺牲的市民,3月22日烈士的183口棺木排列在德国大教堂的室外台阶上。

门采尔为了记录下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当天从卡塞尔紧急返回柏林。

画面未作细节刻画,颜料流淌混合在一起,带有印象派特征,难以判定是否画家有意为之。

十九世纪德国绘画

十九世纪德国绘画

台岑祭坛画(又称《山中十字架》)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两个望月的男人》(布上油画) 1819年前后
卡帕斯帕尔·达维德·弗里德里希 《Junotempel in Agrigent》
菲利普·奥托·龙格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
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奥托·龙格(
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他
里彻尔《歌德与席勒纪念碑》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二世塑像
克里斯蒂安·丹尼尔·劳赫 《女王刘易斯》
Power Ba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感谢您的观看!
Christian Claussen Dahl,1788~1857)
,卡尔·布莱辛(Karl Blechen,
1798~1840)等人。
菲利普·奥托·龙格《The_Hulsenbeck_Children 》
菲利普·奥托·龙格 《大海上的彼得》
菲利普·奥托·龙格 《伟大的早晨》
拿撒勒派 “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门采尔《轧铁工厂》 弗里德里希大帝二世
门采尔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冯·门采尔
(Adolph Von Menzel,1815~1905)在绘画 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做出了接触贡献,既作版 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 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 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 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 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 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 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 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画家真实记录 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 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 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 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 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 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 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19世纪德国美术-PPT课件

19世纪德国美术-PPT课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门采尔《轧铁工厂》 弗里德里希大帝二世
门采尔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冯·门采尔
(Adolph Von Menzel,1815~1905)在绘画 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做出了接触贡献,既作版 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 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 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 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 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 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 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 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画家真实记录 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 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 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 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 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 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 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意大利和德意志》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 《基督教徒Jairu的女儿》
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
《基督和玛丽和玛莎》
无忧PPT整理发布
二.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美术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 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 会现实生活,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德 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19世纪50年代至19 世纪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 影响的艺术家。
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他
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艺
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
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

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有什么特征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9世纪西方绘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9世纪西方绘画特点19世纪,西方美术界繁荣发展,流派纷呈法国大革命前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其表现形式是:严整性、和谐性、理性的表现.代表作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注重感情表现、以色彩和笔法奔放为特征的浪漫主义美术,取代了注重理性的古典主义美术.在19世纪前半期,法国有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代表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纤夫19世纪60年代起,以青年画家为主的印象派绘画兴起.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式下,他们尝试以新的艺术形式,即用光与色来描述外部世界.代表前期法国莫奈日出·印象法国马奈后期法国塞尚荷兰梵高音乐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中心在奥地利和德意志.特点: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的主观感受;在音乐作品中,突出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民族乐派等代表贝多芬舒伯特(奥地利,歌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 德尔松(德,室内乐) 舒曼(德,感情) 肖邦(波兰钢琴曲为主)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歌剧在19世纪取得辉煌成就.意大利歌剧独占鳌头,代表罗西尼威尔第普切尼法国歌剧代表比才在俄国和东欧地区,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反映民族特色的民族乐派音乐.代表俄国柴可夫斯基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19世纪绘画艺术流派特点一、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精神的涌动——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特色

精神的涌动——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特色
文学与艺术
第一卷
第 十二期
精神 的涌 动
浅析德 国表现主义绘 画的艺术特 色
管 国红
( 曲阜师 范大学美术 学院 山 东日照
【 摘 要 】 国表现主义产 生于 2 世 纪初期 , 德 0 作为现代 艺
术 流 派 。 它 对整 个 现 代 美 术 史 的 发 展 起 了 非 常 重要 的 推 动 作 用。 9 纪末 , 国的一部分哲学家和 美学家的理论对德 国表 1世 德 现主义运动起到 了推动 作用 , 特别是 2 0世纪表现 派绘画先驱 人 物 — —挪 威 画 家爱 德 华 ・ 克 . 蒙 对德 国表 现 主 义 的产 生和 发 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德 国表现 主义艺术 注重 艺术 家个性和 激 情的彰显 , 在题材上反 对客 观的模仿 , 力突破传统绘 画的束 尽 缚 , 艺术风格上 注重 简洁抽 象与和谐抒情的艺术表现手 法, 在 带 有 浓 厚 的 象 征 意 味 和 讽 刺 性 。 德 国 表 现 主 义 直 接 影 响 了 中 国八 五 新潮 以 来 的 思 想 解 放 和 艺 术 思辨 , 同 时也 对 中 国 当代 艺术 创 作 有 着 重 要 的 影 响 。
14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 。他们强烈地感觉到 自然界真正 的力量 , 自身的情感融入 将 自然物 的神秘 之中 , 使艺术 与其生命密切联 系在一起 , 并且使 精神 的象征在物 质表层的力量之 下重新唤发生机 。艺术 家奥 古斯特 ・ 麦克这样 写道 : 艺术 的 目的不是科学 地仿造 和检查 “ 自然形态 中的有机 因素 ,而是通过恰如其 分的象征创造 一种 缩 略 的 形 式 。 ”2 『1 以康定斯基为代表 的的艺术 家 , 关注的是不 可见 的内在精 神 , 寻的是使这种 内在精 神表现显而可见的形象与色彩。 追 他 认 为艺术作品是一种 内在需 要的外在表现 ,内在 表现 即艺术 家 的感情 , 内在因素决定艺 术作品的形式 , 外在 因素是指 由内 在 因素——艺术家 的感 情—— 所激起 的观众 的感 3。经过 N[】 艺术家不断探索 追寻 ,德 国表现 主义的绘 画形式逐步走 向历 史的舞台。 2 奔 放 的 主 观 色 彩 、 色彩 是绘画艺术表现 的源泉 ,对人的感觉 器官有着非 常 直接的影响 ,激发人们 产生各种联想 ,使人们 的情绪受 到感 染, 是艺术家最强有力 的表 现媒介。德 国表 现主义受到表 现主 义先 驱艺术 家凡高 , 尚, 塞 高更等强烈 的、 炽热的色彩 的影 响 , 强 调 油 画作 品 中 色 彩 的 运 用 , 且 主 观 、 张 的运 用 色 彩 。他 并 夸 们 主张在 油画作 品 中用色 彩表 现 自己的主观 情感 和 内心表 达 ,深 刻 而 强 烈 地 表 达 了绘 画 作 品 的 内 容 及 艺 术 家 的 主 观 思 想和 内心情感 。他们 不断探索 , 求高纯度的 色彩表现 , 追 强调 对 比色的运用 ,并在强 烈的画面对 比中追 寻画面的相对 均衡 感, 强调 了色彩在艺术 家心理上 的表达 能力 , 重视并逐步研 究 色彩 的视觉性作用 。 因而德 国表 现主 义作 品 在观 者面 前呈现 沸腾 激烈 的感 觉, 注重色彩 的鲜艳 , 视颜 色的宣泄 , 重 强调 色彩的力度 感和 生动性。例如 艺术 家马尔克的绘域作品 , 就是用色彩的震撼力 来表现 , 使色彩具有 激越 的情感表 现力 , 满 了节 奏感 、 伏 充 起 运动感 , 色彩是完全主观的 , 比是非常强烈 的。 对 3 动感 的 笔触 和 线 的魅 力 、 笔触也 是表现主义 的绘 画语 言。德 国表现 主义艺术 家运 用笔触诉说 画家们的情绪 和理 念 ,体现画 面独特 的艺术表 现 风格 , 用独特的笔触造就 了新的视觉感受 , 运 笔触 视觉感受 的 确定受具体 的画面气氛影响 ,它跟色彩的心理感应 一样也受 具体环境 的影 响。凡高和蒙克是 德国表现主义 的两位 重要先 驱。德 国表现 主义 画家就是从这 两位 艺术家的绘画 中体 现出 笔触 的丰富表 现力 。凡 高的画面的笔法特 征具有 动感 , 画过 绘 程中笔触 的“ 度感 ” 动 势感” 速 和“ 给画面带 来顽强 的生 命力 , 使 内在 的表现力 自然跃 于画面。蒙克 画面 的笔法特征是“ ” 涩 , 绘画创作 的“ 涩” 枯 使人有 神经紧张 的感觉 。“ 不仅可 以增 动” 强画面的张力 , 而且还可 以增强绘 画主题 的表现 。 枯涩 ” 画 “ 使 面表现 出了反 唯美 理念 , 增加 了画面的不安感 , 增强 画面的随 意性 , 使整个画面显现出笨拙感 。 笔触 象色彩一样既显示了画 面的表情语言 , 能衬 托画面 的主题 , 又 隐喻了艺术家 的情绪 和 审 美心 理 。 德 国表现 主义油画也注重探 索线条的表现 魅力 ,他们认 为线条是 表达作者感受和情 感的基础 ,是他们 为作品表达 艺 术观念 的符号 。他 们作 品 中突 显 了线 条表现 形式的稳 定 、 简 洁, 表现 出对 线的理解 的独特 , 使画面表现 出更 加丰富的精神 世界。表现 主义 艺术家 从德国传统的版画艺术中深受启发 , 从 传 统的绘 画艺术 中获得力量 , 从木刻 中简 洁鲜 明的线条 中获 ( 下转第 16页 ) 0

艺术构想在生活感悟中升华——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版画

艺术构想在生活感悟中升华——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版画

艺术构想在生活感悟中升华——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版画摘要:德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它对精神内涵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描绘既严谨又狂放,强调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主题明确,情节性较强,甚至带有某种含糊的讽刺意味,对客观形体做夸张变形,色彩,线条,笔触都要呈现出强劲有力。

关键词:构想;感悟;表现主义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168-01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歌德曾经说过“艺术家一旦把握住一个自然对象,那个对象就不再属于自然了,而且还可以说,艺术家把握对象那顷刻间就是在创作那个对象了,因为他从那个对象中取得了具有意蕴,显出特征,引人入胜的东西,使其具有更高的价值。

”从这番见解中我们可以辩证地分析出生活中的自然对象与艺术家创作出的艺术形象之间微妙的关系,即总结出艺术创作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而在艺术创作之前的构想中,近似空洞的设想,对于创作的作品而言,亦是空洞无力的,正如歌德所谈,通过获取自然中的对象,在经过艺术的构想加工后得以升华,这升华的过程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表现主义起源于北欧,而德国是现代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它对精神内涵的关注和对细节的描绘既严谨又狂放,强调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主题明确,情节性较强,甚至带有某种含糊的讽刺意味,对客观形体做夸张变形,色彩,线条,笔触都要呈现出强劲有力。

其中以当时德国青年画家的精神领袖——挪威画家蒙克影响最为深广,题材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

其中他所创作的《呐喊》被史家视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这幅作品也被世人所熟知,画面中表现的是在峡湾的栈桥上,一个犹如漫画式的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背景是血样的夕阳和云层,人脸呈黄绿色,像个骷髅,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在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蒙克也曾经对这组系列的画作了评注:“为了《生命》我断断续续地工作了长达30多年时间,这是一首关于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篇。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浅析——以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路德维希·基希纳和埃里希·赫克尔为例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浅析——以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路德维希·基希纳和埃里希·赫克尔为例

146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风格浅析——以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路德维希·基希纳和埃里希·赫克尔为例何 佳1 (德国)乌德•杰斯克2(1.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 德国 杜塞尔多夫 40477)摘 要:路德维希·基希纳,埃里希·赫克尔是1905年成立的表现主义艺术家团体“桥社”的最重要成员,也是该团体的创始成员,他们一直致力于开创新的艺术之路,直至1913年5月该团体解散。

在1905年到1911年期间基希纳和赫克尔一起。

他们带着模特们一起去莫里茨堡湖进行写生创作。

他们交流艺术思想,分享构图形式,一起看舞剧,以及游艺演出和马戏表演,以便更直观地练习绘画人体运动。

这种紧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灵感得到激发,使这一崭新的独立的风格成功作为“桥社”表现主义并且成为了20世纪艺术史的一部分。

1909年至1911年间集体风格鼎盛时期,基希纳和赫克尔的作品有惊人地相似之处,集体风的创作狂热已远远超越了个人风格,期间他们的创作受到了梵高和原始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路德维希·基希纳;埃里希·赫克尔;“桥社”;表现主义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1)02-146-05收稿日期:2020-05-01项目基金: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证书编号:2019-A-04-(010)- 0052)及“红色百年内蒙古”系列·油画、雕塑创作工程。

作者简介:何佳(198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德国国立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硕士。

研究方向: 绘画语言研究。

乌德·杰斯克(1969-),男,德国盖森基兴市人。

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

一、“桥社”的成立基希纳和赫克尔是通过赫克尔的哥哥曼弗雷德相识的,赫克尔的哥哥和基希纳一起在开姆尼茨上学。

十九世纪德国画家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十九世纪德国画家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十九世纪德国画家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十九世纪德国画家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二十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上)西方画应该是西方之文明物,中国画应该是东方之文明物。

我们都应该好好的,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这些都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舍不得也割不断。

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无处不在,但二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互为补充是可以共同升华的。

要不断寻找中西方艺术结合的契合点,做到既保持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又在吸收西方艺术的同时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题记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国,在政治、经济、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世纪的德国,经过一系列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都使得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艺术家由主要服务于教会和贵族,逐渐转为自选题材进行创作。

自18世纪末至1840年,在28个德国城市成立了艺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与举办展览,为艺术品开拓了销路,也扩大了观众的范围。

这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德国建立了一批新型艺术博物馆,各邦国君主的艺术收藏也逐渐对公众开放,较为广泛的群众有了接触艺术品的机会,提高了艺术鉴赏力。

总之,资产阶级的艺术协会、艺术博物馆与展览会以及艺术评论都起到了传播与介绍艺术的作用。

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些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每当有人提到世界名画中的美女佳人,我们的脑海里就会不自然想起《蒙娜丽莎》,站在蒙拉丽莎前,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生命的渺小。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罗马派画家费尔巴哈【65】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在19世纪60和70年代出现了一个画派称德国罗马派。

以安塞姆·弗雷德里克·费尔巴哈(anselm friedrich feuerbach, 1829—1880年)为代表。

安泽尔姆·费尔巴哈,德国新古典主义或浪漫派古典主义画家。

主要选择希腊神话故事为绘画题材,他们努力把古希腊典雅的理想和永恒的古典形象渗透进19世纪的人物画中去。

当时在德国国内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实利主义日益影响德国美术创作,有些艺术家对此深为不满而迁居意大利,在那里创造没有时代特征的、自尊的理想人物,以此推崇古代文明。

这些奔赴意大利去崇拜希腊古典艺术的画家们,人们给予一个雅号,叫"德国-罗马派"。

《伊菲革涅亚》希腊神话说,"伊菲革涅亚"是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女儿,阿伽门农在率军讨伐特洛伊的途中遇到阻力,海上无风,船不能航行。

后听信预言家谗言,说他因冒犯了女神阿耳忒弥斯才遇此难,只有将女儿作为牺牲献给女神,舰队方能顺风开航。

阿伽门农只得依从,派奥德修斯去把女儿领来,后来反悔,试图改变主意,但已来不及,女儿已被送往阿耳忒弥斯神庙。

当祭司挥刀要杀伊菲革涅亚时,女神赦免了她,以一只牝鹿代她受戮,并将伊菲革涅亚带出,携她越过大海,来到陶里斯的国度,让她做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女祭司。

从此以后,她终日遥望故乡,思念亲人。

平时,她目睹自己的同胞希腊人被带到这座庙里作为祭献,被杀死在神坛前,感到不胜悲痛。

这幅画上绘的是她每日面对茫茫大海,思念故土希腊及其亲人的情景。

画家在这个形象上融合了意大利古典形象与法国浪漫主义的表现成分,产生一种他所独具的寓意性人物风格。

费尔巴哈所画的人物具有一种高尚的古典美,画面洋溢着一种抒情与哀伤兼具的情调。

《伊菲革涅亚》1862年在1871年,他又画一幅《伊菲革涅亚》,她的坐姿呈背向,色彩更素净,情绪也更加忧郁。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乌德Uhde【65】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乌德Uhde【65】

西方艺术史:19世纪德国美术-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乌德Uhde【65】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德国现实主义画家,汉斯·托马和弗里茨·冯·乌德二人都以他们的画笔热情描绘了家乡美丽的风景、恬静的农家生活以及周围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

弗里茨·冯·乌德(Fritz von Uhde,1848-1911年)早年就学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30岁时曾先后赴法国和荷兰考察研究艺术。

回到慕尼黑后,他那带有淡淡感伤意味的清新画作,在技巧上和印象派越来越相似,但是他仍然偏爱意味深长的题材,风俗和宗教主题。

在艺术上他深受德国的利伯曼和法国的勒帕热的影响。

乌德晚年创建慕尼黑分离派,由于他热衷于写生,因此被认为是德国印象派巨匠。

《大姐》:弗里茨·冯·乌德在这幅画中运用概括而粗犷的笔触和色块,简单地塑造一位大姐小心地背着小妹妹的情景,这是画家对平凡生活现象的感觉和印象。

他对人物神态的把握重于对对象光色的表达。

《大姐》《进餐祈祷》1885年《最后的晚餐》以生活气息描绘宗教事件,遭到不会欣赏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怒斥为“与其说是最后的晚餐,不如说是无政府主义者的暴食”。

《最后的晚餐》1886年《基督与乡民》围绕普通乡村住宅餐桌,通过头顶的光环、胡须、长袍可识别基督,他更像乡村邻家大哥,穷苦民众的朋友;农妇(通常是遵循传统的主力)上身前倾向基督致敬。

受自由派新教影响,更倾向于传达宗教道德实践而非神迹;然而作品中基督的亲民态度,对于顽固的天主教来说是亵渎了神圣气场。

《基督与乡民》1888年《艰难的行走/走向伯利恒》:怀孕圣母和圣约瑟夫前往伯利恒(耶稣诞生地)为主题,以当代乡村风貌为布景,他们穿的也是当代服饰,将当下时代的自然真实注入古代传说之中。

在这幅画中画家没有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来揭示人物的个性,而是运用人物组合的外轮廓动势,来表现虽然生活之路步履艰难,夫妻俩仍然相依相随,走向光明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岑祭坛画(又称《山中十字架》)
卡斯帕· 大卫· 弗里德里希
《两个望月的男人》(布上油画) 1819年前后
卡帕斯帕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
《Junotempel in Agrigent》
菲利普· 奥托· 龙格 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
位著名艺术家是菲利普· 奥托· 龙格( Philipp Otto Runge ,1777~1810)。他 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艺 术。他画的风景蕴藏着新的生命力,此外 他还画了不少亲属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画 风的带动下,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 代出现了风景画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 一批优秀风景画家如卡尔· 古斯塔夫· 卡鲁 斯(Carl Gustav Carus,1789~1869), 约翰· 克里斯蒂安· 克劳森· 达尔(Johan Christian Claussen Dahl,1788~1857) ,卡尔· 布莱辛(Karl Blechen, 1798~1840)等人。 菲利普· 奥托· 龙格《The_Hulsenbeck_Children 》
恩斯特· 路德维希· 基尔希纳
《林间小路》(布上油画)
卡尔· 施密特· 罗特卢夫
《河滩小舟》(布上油画)
弗里德里希 前者以绘画大师卡帕斯帕
尔· 达维德· 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为代表。他与英 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特纳一起被 称为风景画新道路的开拓者。他描绘的风 景决不是对大自然景物的单纯模仿,也不 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将自然的真 实写照与艺术家的内心感受融为一体,赋 予风景画以深沉的内涵。1808年圣诞节 ,弗里德里希公开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 岑祭坛画》,此画可以视为其创作风格的 宣言书。作品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开指 责,并掀起了一场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 创作原则的革新派之间的争论,最后以弗 里德里希的胜利而告终。
门采尔《轧铁工厂》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阿道夫· 冯· 门采尔 (Adolph Von Menzel,1815~1905)在绘画 领域的众多门类里都做出了接触贡献,既作版 画插图,也绘制油画,他的素描、速写更是生 动传神。1839年,门采尔开始为《弗里德里希 大帝的历史》作插图,在这套精心创作的组画 中再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历史风貌,作 者也因此蜚声画坛。门采尔选取的绘画题材十 分广泛,反映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真实而深 刻地表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 品《三月死难烈士的葬礼》中,画家真实记录 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并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 意与哀思。1875年完成的《轧铁工厂》是以油 画形式反映现代工业生产最初阶段的代表作, 歌颂了产业工人的创造力,也揭示了紧张劳动 的艰苦与残酷,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生机勃勃 的一面,也揭露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 度上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
卡尔· 施皮茨韦格 《学院漫步》(布上油画)
一.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艺术
在19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流派占主导 地位,可将其视为典型的德国流派。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 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自这一画派产生之日起,它就 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 了一些信仰信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因此称 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在南方维也纳有一些信仰天主教 的年轻画家组成了路加兄弟会,他们后来到了罗马,被意大 利人称为“拿撒勒派”。
19世纪德国美术
弗里德里希 (德)《秋日石墓》
19世纪,德国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结束 了长期的领土分裂与专制制度的小国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国 家,从而由19世纪上半叶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园,在政治、 经济、精神生活的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获得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大变革也促进了美术界的变化,艺术家由主要 服务于教会和贵族逐渐转为自选题材进行创作。自18世纪末至 1840年,28个德国城市成立了艺术协会。通过协会的活动与举 办展览,为艺术品开拓了销路,也扩大了观众的范围。 大变革时代的种种冲击、一系列改革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科 学技术的进步都使得德国19世纪艺术家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 风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竞争,继而迅速更新。
菲利普· 奥托· 龙格
《大海上的彼得》
菲利普· 奥托· 龙格
《伟大的早晨》
拿撒勒派 “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
里德里希· 奥韦尔贝克(Friedrich Overbeck,1789~1869),彼得· 冯· 柯尔 内里乌斯(Petervon Cornelius, 1783~1867),威廉· 沙多夫(Wilhelm Schadow,1788~1862)等人。这派画家 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 材,在选材与表现手法上都有复古倾向, 十分尊崇古老的的意志艺术。作品表现了 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并寄托了他们的浪 漫主义理想。
门采尔
弗里德里希大帝二世
门采尔
《 Menzel Adolph Abreise Konig WilhelmI》
门采尔
《Balk on zimmer》
威廉· 莱布尔《教堂中的三个妇女》
南方的慕尼黑历来是 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威廉· 莱布尔(Wilhelm Leibl,1844~1900)在那里接受过正统的学院 派美术教育。他后来去巴黎留学8个月,1870 年返回慕尼黑后,转向现实主义,并在他周围 团结了一些有共同理想与追求的青年画家,如 威廉· 特吕布纳(Wilhelm Trubner, 1851~1917),卡尔· 舒赫(Carl Schuch, 1846~1903),汉斯· 托马(Hans Thoma, 1838~1924)等人。1873年莱布尔离开了慕尼 黑,此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巴伐利亚的 农村度过。他的作品细致入微的描绘了农民, 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作为《教堂中的 三个妇女》。弗里茨· 冯· 乌德(Fritz Von Uhde ,1848~1911)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于受到 利伯曼的影响,画了一些外光画,其中一部分 作品生动的描绘了农村劳动与日常生活,如《 早晨》、《秋天》都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 这些青年画家热情描绘了农村的美丽风景、恬 静的农家生活以及周围真实生功德人物形象, 为现实主义画坛增添了光彩。
弗里德里希· 奥韦尔贝克《意大利和德意志》
弗里德里希· 奥韦尔贝克 《基督教徒Jairu的女儿》
弗里德里希· 奥韦尔贝克
《基义美术
19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 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社 会现实生活,于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德 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复兴,19世纪50年代至19 世纪70年代经历了繁荣期,产生了不少颇有 影响的艺术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