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齿轮新

合集下载

齿轮传动-ppt课件

齿轮传动-ppt课件
(3) 把各分力画在啮合点上 在标出齿轮2、 3 受各分力的方向时,要将各力画在所啮合点上。
注意:不要把轴向力直接画在轴线或表示轮齿旋向 的斜线上。
最新课件
30
第第四四节节 齿齿轮轮强强度校度核 校核
齿轮的失效,通常都集中在轮齿部分。 轮齿的 主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 面磨损、齿面点 蚀、齿面胶合、齿面塑 性变形等五种。为保证 齿轮传动所需工 作寿命,应进行强度计算与强 度校核。 一般只进行两类强度计算:齿面接触 疲劳 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最新课件
14
二、斜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
1、各力的大小
圆周力 径向力
F 2T1 d1
F F tan cos
轴向力
F
法向力
FF
F cotsan
T1 9.55
10
cos
6 P1 n1
式中:n 法面分度圆
压力角
t 端面分度圆压力角 分度圆螺旋角
最新课件
b 基圆螺旋角
15
2、各力的方向
圆周力 Ft:主动轮上的与转向相反,从动轮上的与转向相同;
常用于制造小齿轮和蜗杆 用于制造承受冲击和交变载荷的齿
轮和蜗杆 用于制造速度较高的耐磨
调质渗氮
齿轮
猝火调质
用于制造需氮化的齿轮,热 处 理 后不必磨齿 用于要求防锈、防腐的 齿轮,猝火 后 变形极 小,齿面光 泽
用于制造要求重鱼轻、受力较小的 齿轮
用于制造高抗磨或防磁的重要齿轮
及蜗轮 用于制造抗磨、防腐的次要
最新课件
12
1、各力的大小
2
F t
Td
1
1
F F tan
rt
F Ft 2T1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齿轮》ppt优质课件

2024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齿轮》ppt优质课件

数据分析
将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图表展示齿轮传动效率与负载、转 速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结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齿轮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总结提高齿轮传动效率的方 法和措施。同时,评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度,提出改进实验的 建议。
27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3/1
28
课程重点回顾
场景。
6
齿轮的传动原理
阐述齿轮传动的基本原 理,即依靠轮齿的啮合
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02
齿轮的种类与特点
2024/3/1
7
直齿轮
01
02
03
定义
直齿轮是轮齿与轴线平行 的圆柱齿轮,是最常见的 齿轮类型。
2024/3/1
特点
传动效率高,制造和安装 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噪 声和振动较大。
应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 中,如汽车、机床、钟表 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齿轮》ppt优质课件
2024/3/1
1
contents
目录
2024/3/1
• 引言 • 齿轮的种类与特点 • 齿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齿轮的制造与加工 • 齿轮的维护与保养 • 实验与探究:齿轮的传动效率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引言
2024/3/1
3
课件背景与目的
2024/3/1
矩输出。
2024/3/1
03
齿轮传动的效率
齿轮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一般可达95%以上,因此在需要高效率
传动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14
齿轮的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 中,如机床、冶金设备、矿山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齿轮_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齿轮_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齿轮_青岛版(六年制)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齿轮_青岛版(六年制)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21课《齿轮》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课标精神,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理念,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从“问题中开始”,又从“问题中结束”,使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细致性、科学性。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齿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研究玩具车或机械钟内的齿轮,探究游乐场中的娱乐设施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原理。

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二)学情分析通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通过近一个单元的学习,能用实验的方法对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记录不太重视。

因此,在这节课的学习当中,我一方面让学生继续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实验研究,加深记录证据对科学解释的意义的引导。

教学目标设计:(一)课标要求1.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第 1 页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齿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

(二)学习目标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

机械原理第五章

机械原理第五章
齿顶高系数 ha*和径向间隙系数 c*均为 标准值。
正常齿标准 ha* 1, c* 0.25 短齿标准 ha* 0.8, c* 0.3
(6)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基准)齿廓(齿形)
(1)齿条同侧齿廓为平行的直线,齿廓上各点具有相同的压 力角,即为其齿形角,它等于齿轮分度圆压力角。
(2)与齿顶线平行的任一直线上具有相同的齿距p m 。
(7)斜齿齿轮齿条机构
斜齿轮斜齿条啮 合传动应用较少。
(8)非圆齿轮机构
轮齿分布在非圆柱体上,可实现一对齿轮的变 传动比。需要专用机床加工,加工成本较高, 设计难度较大。
这是利用非圆齿轮变传动比的工作原理,设计的 一种容积泵。现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2、相交轴之间传递运动 (1) 直齿圆锥齿轮机构
s pb a


d1=mz1 d2=mz2
db1=mz1cos、
ha = ha*m
db2=mz2cos
hf = (ha* + c* )m
da1 d1 2ha m( z1 2ha* )
da2 d2 2ha m( z2 2ha* )
*
*
d f 1 d1 2h f m(z1 2ha 2c )
3.渐开线方程
如右图所示,以OA为极坐标轴, 渐开线上的任一点K可用向径rK和 展角θK来确定。根据渐开线的性 质,有
rb(K +K ) = AN = KN = rbtanK
故 K = tan K - K
式中K称为渐开线在K点的压力角,它是K点作用力F的方
向(K点渐开线的法线方向)与该点速度VK方向的夹角。
两螺旋角数值不等的斜齿轮啮合时, 可组成两轴线任意交错传动,两轮 齿为点接触,且滑动速度较大,主 要用于传递运动或轻载传动。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解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机械原理》习题解答机械工程学院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 2)、构件 3)、代替机械功 4)、相对运动 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 7)、预定终端 8)、中间环节 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新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 齿轮-青岛版(共12张)

新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21. 齿轮-青岛版(共12张)
小小齿轮我组装
操作提示
1.小组同学分工协作,组装齿轮。 2.玩一玩齿轮组,仔细观察每个齿轮的转动, 你能发现什么? 3.及时填写任务单。
实验任务单
组装方法(可画图)
我的发现
想一想 做一做
想一想,钟表内至少 几个齿轮? 是怎样组合的? 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我是小小设计师
创意设计任务单
我们设计的钟表里有( 组合的(画一画)ຫໍສະໝຸດ )个齿轮,我们认为它们是这样
玩一玩我们的钟表齿轮,我们发现的问题是:
拓展延伸
课下继续改进自己的钟表 齿轮,或许你可以用到异形齿 轮,下节课继续交流。
录制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学校 录制时间:2018年4月18日
谢谢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习题解答

5.1 设已知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基圆、齿顶圆及主动轮1的角速度1ω的方向如图5.4(a )所示。

试作出啮合线,并指出理论啮合线和实际啮合线。

【分析】根据渐开线的性质,啮合线必和两轮的基圆相切,由于1ω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其应切于轮1基圆的左下方和轮2的右上方,设切点分别为1N 、212N N N ,与轮1和轮2齿顶圆的交点分别为21B B 和,则21N N 为理论啮合线,21B B 为实际啮合线。

解:如图5.4(b )所示。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对渐开线齿轮啮合原理和渐开线的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

(a) (b)图5.45.2 在图 5.5所示轮系中,已知系杆H 为输入端,1000=H n min /r ,而齿轮4为输出端,min /104r n =,它们的转向如图所示。

20mm,3,99,101321=====αm z z z ,且均为直齿圆柱齿轮。

试求:(1)轮4的齿数4z ?(2)若齿轮1、2采用标准齿轮传动,求齿轮3、4的啮合角,说明无侧隙啮合时采用的传动类型。

(3)若齿轮1、2采用标准齿轮,而齿轮3、4改用斜齿圆柱齿轮,法面模数mm 3=n m ,3、4轮的β角应为多少?【分析】本题第一问涉及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第11章中将专门讨论。

其余二问涉及到齿轮传动与啮合角的关系,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计算公式等,有关公式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能够记住。

解:(1)求轮4的齿数。

21431441z z z z n n n n i H H H⋅=--=10010001010009910199412134=+⨯⨯=--⋅=HH n n n n z z z z图5.5(2)计算啮合角。

1,2为标准齿轮 mm 30023)10199(2)(2112=⨯+=+=mz z a而 mm 5.29823)10099(2)(4334=⨯+=+=mz z a要使轮系满足同心条件,则mm,300'34=a 故3,4轮的啮合角'34a 为 ︒=︒==773.2030020cos 5.298cos arccos1234'34a a a α由于mm 5.2983003412'34=>==a a a 故为正传动。

机械原理第五章 轮系

机械原理第五章 轮系

(1) z1 44, z2 40, z2 42, z3 42 (2) z1 100 , z2 101, z2 100 , z3 99 (3) z1 100 , z2 101, z2 100, z3 100
z2
z2
H
解:(1)
i1H3
n1 n3
nH nH
(1)2
z2 z3 z1z2
(1)3
z2 z4 z6 z1 z3 z5
30 40 120 60 30 40
2
i1H
n1 nH
1 i1H6
12 3
nH
n1 3
6.5
转/分
nH与 n1 同向
例9:图示小型起重机机构,已知 z1 53, z1 44, z2 48, z2 53, z3 58, z3 44, z4 87 ,一般工作情况下,5轴不转,动力由电机M 输入,带动滚筒N 转动;
H H
3 H (1)2 z1z2 1
0 H
z2 z3
上式表明,轮3的绝对角速度为0,但相对角速度不为0。
ω2=2ωH ω3=0
z2
z3
z1
铁锹
ωH
z3
z2 H
z1
z3
H z2 ωH
z1
例5:图示圆锥齿轮组成的轮系中,已知
z1 48, z2 48, z2 18, z3 24, n1 250 r/min , n3 100 r/min
(3) i1H 1 i1H3 1101 100 /100 100 1/100
结论:系杆转100圈时,轮1反向转1圈
iH1 1/ i1H 100
讨论:(1)行星轮系用少数几个齿轮,就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比定轴轮系要紧凑轻便很多,但当 传 动比很大时,效率很低。因此行星轮系常用于仪表机构,用来测量高速转动或作为精密微调机构。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学以致用:
闹钟的时针、分针、秒针在同一 根轴上,都是顺时针方向转动,需要 用几个齿轮,怎么组合就能做到? 1、小组内先猜一猜。 2、打开闹钟后盖看一看和小组的想法 一样吗?为什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生活中哪里用到了齿轮?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各种各样的齿轮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你能说说这些齿轮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圆形 边缘有齿 有轴 可以转动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课后作业: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齿
轮,组装一个钟表。看看哪个 小组做得更有新意!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汇报交流:
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作用:
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 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齿轮》PPT课件-完美版
思考:你还见过哪些运用齿轮的机械呢?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机械原理》东南大学郑文纬、吴克坚编思 考 题

《机械原理》东南大学郑文纬、吴克坚编思 考 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思 9-5 用图解法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为什么说求各 运动副反力时,可按“杆组”逐组解决?试说明理由。 思 9-6 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的特点是什么?此法根据什么原理?用此法作速 度多边形时,其比例尺如何选定?为什么? 思 9-7 在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上如作用有未知外力,如何进行该机构的力 分析? 思 9-8 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中主要碰到的困难是什么?用图解法时如 何解决?
第 4 页 共 13 页
思 5-11 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直齿轮,试问变位系数 x = 0 的齿轮一定是 标准齿轮?为什么? 思 5-12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的啮合特点是什么?其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 动条件与直齿轮有何异同? 思 5-13 什么是斜齿轮的当量齿轮?为什么要用到当量齿轮? 思 5-14 平 行 轴 与 交 错 轴 斜 齿 轮 机 构 啮 合 传 动 有 哪 些 异 同 点 ? 思 5-15 蜗 杆 的 模 数 m、头 数 z 1 、导 程 角 、轴 面 齿 距 p x 、分 度 圆 直 径 d 1 及 直 径 系 数 q 等参数之间有何关系?蜗杆直径系数 q 有何意义? 思 5-16 试 比较斜齿轮、蜗杆蜗轮、圆锥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髙系 数及顶隙系数的标准值以哪一个面为准?而几何尺寸计算又是按哪一个面 进行? 思 5-17 何谓圆锥齿轮的背锥和当量齿数?当量齿数有何用处? 思 5-18 为何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等顶隙圆锥齿轮?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思 10-1 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如何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思 10-2 在实际生产中回转件的平衡问题有何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处理方 法有何不同? 思 10-3 根据组成刚性回转件的各质量分布的不同, 如何计算其平衡问题? 从力学观点看,它们各有些什么特点? 思 10-4 刚性回转件的动平衡和静平衡有何不同?它们的平衡条件是什 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思 10-5 刚性回转件静平衡有些什么试验方法和设备?试分析这些设备的 优缺点。 思 10-6 刚性回转件动平衡有些什么试验方法和设备?它们的基本 原理是

第五章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章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五章齿轮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齿轮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不同转速和扭矩的传递。

本文将介绍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齿轮变速器的结构齿轮变速器由多个齿轮组成,每个齿轮有特定的齿数和模数。

根据齿轮的类型和组合方式,齿轮变速器可分为直齿轮变速器、斜齿轮变速器、内啮合齿轮变速器等。

1. 直齿轮变速器直齿轮变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齿轮变速器。

它由一个或多个直齿轮组成,轴线平行。

其中,驱动齿轮将动力输入,被驱动齿轮将动力输出。

齿轮之间的转速比由齿数比来决定。

2. 斜齿轮变速器斜齿轮变速器的齿轮轴线倾斜,通过倾斜齿轮的啮合来实现传动。

斜齿轮变速器常用于转动方向变换和传递大功率的场合。

3. 内啮合齿轮变速器内啮合齿轮变速器是一种齿轮外形与柱塞齿轮相反的变速器。

它由内啮合齿轮与外齿圈或外啮合齿轮组成。

内啮合齿轮变速器在工程机械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齿轮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齿轮的啮合和转动。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驱动齿轮的转动将通过齿面的挤压和滑动将动力传递给被驱动齿轮。

齿轮变速器的转速比与齿数的关系如下:转速比 = 齿数比 = 驱动齿轮的齿数 / 被驱动齿轮的齿数在实际应用中,齿轮变速器可以实现两个齿轮之间的不同转速比,以满足不同的工况需求。

齿轮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取决于齿轮的精度、润滑状况和外部负载等因素。

其中,齿轮的稳定性和噪声是设计和制造齿轮变速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齿轮变速器的应用齿轮变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包括汽车、船舶、农机、工程机械等。

它们承担着传递动力、改变转速和转矩的重要任务。

齿轮变速器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引入,可以提高齿轮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四、齿轮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对于齿轮变速器的维护与保养,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油位,及时更换和添加润滑油,保持齿轮的正常润滑状态。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答案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11-21-31-41-5自由度为:11 19211)0192(73')'2(3=--=--+⨯-⨯=--+-=FPPPnFHL或:1182632 3=-⨯-⨯=--=HLPPnF1-6自由度为11)01122(93')'2(3=--+⨯-⨯=--+-=FPPPnFHL或:11 22241112832 3=--=-⨯-⨯=--=HLPPnF1-10自由度为:1128301)221142(103')'2(3=--=--⨯+⨯-⨯=--+-=F P P P n F H L或:122427211229323=--=⨯-⨯-⨯=--=H L P P n F1-1122424323=-⨯-⨯=--=H L P P n F 1-13:求出题1-13图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和构件1、3的角速度比。

1334313141P P P P ⨯=⨯ωω11314133431==P P ω1-14:求出题1-14图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

设s rad /101=ω,求构件3的速度3v 。

s mm P P v v P /20002001013141133=⨯===ω1-15:题1-15图所示为摩擦行星传动机构,设行星轮2与构件1、4保持纯滚动接触,试用瞬心法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比21/ωω。

构件1、2的瞬心为P 12P 24、P 14分别为构件2与构件1相对于机架的绝对瞬心1224212141P P P P ⨯=⨯ωω121214122421r P P ==ω 1-16:题1-16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s mm l AB /100=,s mm l BC /250=,s rad /101=ω,求机构全部瞬心、滑块速度3v 和连杆角速度2ω。

在三角形ABC 中,BCAAB BC ∠=sin 45sin 0,52sin =∠BCA ,523cos =∠BCA ,45sin sin BC ABCAC =∠,mm AC 7.310≈s mm BCA AC P P v v P /565.916tan 1013141133≈∠⨯===ω1224212141P P P P ωω=s rad AC P P P P /9.21002101001122412142≈-⨯==ωω1-17:题1-17图所示平底摆动从动件凸轮1为半径20=r 的圆盘,圆盘中心C 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mm l AC 15=,mm l AB 90=,s rad /101=ω,求00=θ和0180=θ时,从动件角速度2ω的数值和方向。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21. 齿轮》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21. 齿轮》  青岛版

《齿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齿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的第四课。

本课是在前几课学习简单机械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简单机械,同时,也为后面探究复杂机械打下基础,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

【教材简析】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自行探究其中的规律,认识到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这些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而尝试用所学到的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终体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以及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围绕着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中心,并依据学情、年段、教材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玩齿轮,了解齿轮的构造,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改变方向、改变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学生在玩齿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玩齿轮,了解齿轮的构造,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改变方向、改变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难点】学生在玩齿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观察探究情境,唤醒已有认知教师出示“钟表”的小视频,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表针为什么会转动呢?”学生通过观察钟表内部结构模型,引发对齿轮的思考,教师出示课题:21.齿轮(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见过齿轮,对齿轮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尽管不全面,也不够准确,通过观察身边常见物品导入,唤起学生对齿轮这一事物的新思考,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聚焦问题,确定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小组探究,研究齿轮构造和作用活动一:玩齿轮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组齿轮学具,分别是:塑料小齿轮、齿轮组学具。

2024年《奇妙的齿轮》教案

2024年《奇妙的齿轮》教案

2024年《奇妙的齿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机械基础》第五章第三节“齿轮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齿轮的定义、分类、基本参数,以及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齿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参数;2. 使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并学会分析齿轮传动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工具进行齿轮的拆装和维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齿轮的基本概念、分类、基本参数及传动原理。

难点:齿轮传动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齿轮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2. 学具:齿轮拆装工具、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含有齿轮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齿轮。

2. 新课导入:(1)介绍齿轮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2)讲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3. 实践操作:(1)分发齿轮模型,让学生观察、触摸,加深对齿轮的直观认识;(2)分组进行齿轮拆装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齿轮的拆装方法。

4. 例题讲解:(1)讲解计算齿轮传动的基本步骤;(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现场解答学生疑问。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齿轮传动原理及其应用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齿轮的定义、分类、基本参数;2. 齿轮传动原理;3. 齿轮传动的应用实例;4. 齿轮拆装方法;5.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齿轮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参数;(2)解释齿轮传动原理;(3)分析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2. 答案:(1)齿轮是传动机械中的一种,主要有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等分类。

其基本参数包括齿数、模数、压力角等;(2)齿轮传动原理: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动力传递;(3)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强、结构紧凑等。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2)该超市第一次购进的甲、乙两种商品售完后,第二次
又以第一次的进价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其中甲商品
的件数不变,乙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3倍.甲商品按
原价销售,乙商品打折销售,第二次两种商品都售完
以后获得的总利润比第一次获得的总利润少600元,求
第二次乙商品是按原价打几折销售的.
1
2
3
4
5



番图的年龄为



x
+
岁,儿子的寿命
岁;
1
2
3
4
5
6
(2)用你喜欢的方式,求出丢番图和儿子的寿命分别为多
少岁.

解:根据题意得 x = x +




x + x +5+ x +4,解得



x =84.


所以 x = ×84=42.


故丢番图的寿命为84岁,儿子的寿命为42岁.
1
6
解:(2)设第二次乙商品是按原价打 y 折销售的.
第一次获得的总利润:150×(50-40)+75×(80-60)=
3 000(元).

由题意得150×(50-40)+3×75×(80· -60)=3

-600,解得 y =8.
故第二次乙商品是按原价打8折销售的.
1
2
3
4
5
6
000
5. [2024东莞东华初级中学期中]如图,棋盘旁有甲、乙两个
围棋盒.
(1)甲盒中有50个棋子,乙盒中有40个棋子,阿莲从甲盒
拿出 a 枚黑子放入乙盒,使乙盒棋子总数是甲盒所剩棋

五年级科学齿轮课件

五年级科学齿轮课件

五年级科学齿轮课件原来齿轮具有这样的作用:传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其实在齿轮转动时,在传递力的同时方向、速度就会发生改变。

刚才我们用2个齿轮研究了它的3个作用,真了不起。

想不想再玩更多的齿轮,看看它们转起来是什么样的,转动起来后仔细观察,看还会发现什么传递力师:在传递力方面你有什么新发现生:把齿轮一字摆开的咬合在一起,只要转动一个齿轮,咬合在一起的齿轮都会转动起来。

师:现在是4个齿轮,如果给你更多齿轮呢生:所有的齿轮都会转动起来。

师:你有没有遇到不能转动的情况生:有三个齿轮不是一字摆开而是互相咬合就转不动。

师:那为什么这样组合就不能转动呢谁能解释原因生:相互咬合的齿轮转动方向必须是相反的,三个齿轮互相咬合时其中两个齿轮转动方向相同,所以没法转动。

师:所以,在组合齿轮时一定要注意两两组合,如果出现三个齿轮互相咬合的情况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改变方向平面上转动方向的规律师:你发现了齿轮的转动方向有什么规律生:我发现第一个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三个齿轮顺时针转动,第二个齿轮逆时针转动第四个齿轮逆时针转动。

师:你再看1和2,2和3,3和4呢,方向是怎样的生:相邻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

师:都同意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了,再加第五个齿轮,什么转动方向生:顺时针转动师:再加第六个齿轮呢生:逆时针转动。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如果我想让它们的方向改变,只需要改变什么就能改变方向生:改变齿轮的数量。

水平方向的转动变竖直方向的转动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有了新奇的发现,如果你还想有更多的发现可以到老师这领一张探究提示卡,继续探究。

师:说说有什么发现师:这样组合的齿轮什么也发生改变生:转动方向师:其实生活中这种平下面的齿轮组合成立体的齿轮,就可以把力传递到任何一个位置。

三、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齿轮的作用真不小。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用到齿轮,应用了齿轮的一个或多个作用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它们主要应用了齿轮的哪个作用。

齿轮生产企业管理制度范本

齿轮生产企业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齿轮生产企业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齿轮生产企业的全体员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预测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需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

3.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需经生产计划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报总经理批准。

第五条生产流程管理1.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

2. 各工序间需确保物料、半成品、成品流转顺畅,避免生产停滞。

3. 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及时处理。

第六条生产设备管理1.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

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正确使用设备。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七条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2. 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

第八条质量事故处理1. 发生质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2. 对质量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质量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九条员工招聘与培训1. 严格按照招聘程序,选拔优秀人才。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3.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第十条员工考核与奖惩1. 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

2. 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较差的员工进行处罚。

3. 员工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调岗、辞退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运动准确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齿距累积总偏差(∆Fp)及齿距累积偏差 (∆Fpk) 运动准确性合格条件: ∆Fp≤Fp 对于高速齿轮还应满足:-Fpk ≤∆Fpk≤Fpk
25
齿距累积总偏差(∆Fp)及齿距累 积偏差(∆Fpk)
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与齿轮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任 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代数差的最大绝对值为 ∆Fp 。 齿距累积偏差∆Fpk是指在齿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与齿轮 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任意K个齿距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代 数差的最大绝对值,K为2到小于Z/8的整数 。 对于一般齿轮传动,不需要检测∆Fpk 。 齿距累积误差反映了一转内任意个齿距的最大变化,它直接反映 齿轮的转角误差,是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的综合结果。因而可以 较为全面地反映齿轮的传递运动准确性。
7
8
9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
几何偏心
以滚切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分析在切齿过 程中造成齿距不均的主要误差 。 齿坯孔与机床心轴的安装偏心(e1),也 e 称几何偏心e1 。 齿轮坯滚切成如图所示的齿轮,使齿面位 置相对于齿轮孔的中心在径向发生了变化, 该齿轮工作时产生以一转为周期的转角误 差。
10
11
运动偏心
分度蜗轮轴线与工作台中心线的安装偏心 (e1y) 。 运动偏心并不产生径向误差,而使齿轮产生切 向误差。 以上两项误差均以齿坯一转为周期,同时存在, 应以两者综合造成齿轮的齿距分布不均而产生 的转角误差最大值(它的线性值称齿距累积总 偏差)来评定准确性。
12
13
运动偏心
14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
§7.5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的平 行度公差
一、齿轮中心距极限偏差△fa
合格条件: − f a ≤ ∆f a ≤ f a
∆f Σδ
二、齿轮副轴线平行度公差 ∆f Σδ
合格条件: ∆f Σδ ≤ f Σδ 且∆f Σδ ≤ f Σδ
51
52
§7.7齿轮侧隙指标的极限偏差
获得侧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齿厚制,此方 法用于中心距可调的机构。 另一种方法是基中心距制,通过改变齿厚的上偏 差来得到不同的最小极限侧隙,国标采用后一种。
30
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 标
齿轮工作时,两齿面接触良好,才能保证齿面上 载荷分布均匀。在齿高方向上,齿廓偏差会影响 两齿面的接触;在齿宽方向上,螺旋线偏差会影 响两齿面的接触。 在齿高方向,齿廓偏差是传动平稳性的检验指标 螺旋线偏差:在端面基圆切线方向上,测得的实际 螺旋线对设计螺旋线的偏离量. HOME
HOME
22
影响齿轮侧隙的主要误差
齿厚偏差及其变动量
---实际齿厚与公称齿厚之差
HOME
23
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的指标
根据齿轮精度要求,把齿轮的误差分成影响运动准 确性误差、影响运动平稳性误差、影响载荷分布均 匀性误差和影响侧隙的误差。并相应提出应检精度 的指标。 运动准确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平稳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载荷分布均匀性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评定齿轮减薄量用的侧隙指标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HOME
jbn1 = a(α1∆t1 − α 2 ∆t 2 )× 2 sin α n
54
55
二、齿厚极限偏差的确定
先根据齿轮副所要求的最小侧隙jbnmin 等计算出齿厚 上偏差Esns,然后再根据切齿时径向进刀公差br和能 引起齿厚变化的齿轮径向跳动公差Fr等算出齿厚的公 差,最后再算出齿厚的下偏差Esni。
HOME
36
公法线长度偏差(△EWm)
37
§7.4评定齿轮精度可采用的非强制性 检测精度指标
切向综合总偏差(∆F i′)和一齿切向综合偏 差(∆fi′) 齿轮径向跳动(∆F r) 径向综合总偏差(△Fi〞)和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fi〞)。
38
图10-25 单啮仪测量原理
39
切向综合总偏差(∆F i′)
3
4
不同圆柱齿轮的传动精度要求
上述4项要求,前三项是对齿轮的精度要求。对于不同 用途、不同工作条件的齿轮精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如:对于分度机构,仪器仪表中读数机构的齿轮,齿轮 一转中的转角误差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此时, 传递运动准确性是主要的; 对于高速、大功率传动装置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 器上的齿轮,圆周速度高,传递功率大,其运动精度、 工作平稳性精度及接触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别是瞬时传 动比的变化要求小,以减少振动和噪声; 对于轧钢机、起重机、运输机、透平机等低速重载机械, 传递动力大,但圆周速度不高,故齿轮接触精度要求较 高,齿侧间隙也应足够大,而对其运动精度则要求不高。
∆Fi′是指在齿轮单面啮合情况下测得的齿轮 一转内转角误差的总幅度值,该误差是齿距 累积总偏差和单个齿距偏差的综合结果,因 而可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 但因切向综合误差是在单面啮合综合检查仪 (简称单啮仪)上进行测量的,单啮仪结构 复杂,价格昂贵,在生产车间很少使用。
40
一齿切向综合偏差(∆f i′)
46
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续)
齿轮的精度等级(0,1,2, …,12)应根据齿轮的用途、 使用要求、传递功率及圆周速度及其它技术要求 而定,同时考虑切齿工艺及经济性。同一齿轮的3 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等级,也可取不同等级组合。 精度等级选择方法有类比法和计算法 一般齿轮传动多按类比法。精密齿轮传动主要用 计算法 HOME
31
螺旋线总偏差(△Fβ)
螺旋线总偏差(△Fβ): 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端部 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 螺旋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 设计螺旋线之间的法向距 离。 直齿轮的设计螺旋线为直线。 合格条件: △Fβmax≤ Fβ
32
侧隙的指标
为使齿轮啮合时有一定的侧隙,应将箱体中 心距加大或将轮齿减薄。考虑到箱体加工与 齿轮加工的特点,宜采用减薄齿厚的方法获 得齿侧间隙(即基中心距制)。 为控制齿厚减薄量,以获得必要的侧隙,可 以采用下列评定指标:齿厚偏差(△ESn), 公法线长度偏差(△EW)
jbnmin=(| Esns1|+| Esns2|)COSαn – fa ×2sinαn – Jbn
Tsn = 2 tan α n b + F
2 r
2 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sni= Esns-Tsn
56
三、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的确定
由齿厚的上、下偏差换算得到 Ews=Esnscosα-0.72Frsinα
⑴单个齿距偏差——同侧相邻齿廓间的实际齿距与 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⑵齿廓偏差——齿轮端平面内实际齿廓形状对渐开 线的形状误差
HOME
15
16
17
齿轮渐开线的形成
18
19
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过程
20
21
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
⑴螺旋线偏差(齿宽方向) 实际螺旋线对理想螺旋线的偏离量 ⑵齿廓偏差(齿高方向)
33
齿厚偏差(△ESn)
为了保证一定的齿侧 间隙,齿厚的上偏差 (ESnS),下偏差 (ESni)一般都为负值。 齿厚偏差是指在齿轮 分度圆柱面上,齿厚 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 差。对于斜齿轮,指 法向齿厚。
34
snc = mz sin δ mz hc = ra − cos δ 2 + E sns nc + E sni
53
一、齿轮副的最小法向侧隙j bnmin
应据齿轮工作时的温度和润滑条件及齿轮的 圆周速度确定,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无关。
j
bnmin
j bnmin应等于为补偿温升变形而引起的最小侧隙量j bn1 和为保证齿轮工作面的正常工作润滑所需的最 小侧隙 j bn2之和。即: jbnmin = j bn1 + j bn2
26
27
运动平稳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单个齿距偏差 (△fpt ) 齿廓总偏差(△Fα) 齿轮运动平稳性合格条件: ≤ fpt, △Fαmax≤ Fα ∆f pt
max
28
单个齿距偏差是指在齿 轮端平面上,在接近齿 高中部与齿轮基准轴线 同心的圆上,实际齿距 与理论齿距代数差 。 取最大绝对值△fptmax 作 检测值 齿距偏差可在测量齿距 累积误差时得到,所以 比较简单。该项偏差主 要由机床误差产生。
单个齿距偏差 (△fpt )
HOME
29
齿廓总偏差(△Fα)
齿廓总偏差是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从 齿廓有效长度扣除齿顶倒棱部分),包容实际齿 廓迹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法 向距离。设计齿形可以根据工作条件对理论渐开 线进行修正为凸齿形或修缘齿形。 齿廓误差会造成齿廓面在啮合过程中使接触点偏 离啮合线,引起瞬时传动比的变化,破坏了传动 的平稳性。
5
不同圆柱齿轮的传动精度要求
侧隙是独立与三项精度要求之外的另一类要 求。 齿轮副所要求的侧隙大小,主要取决于齿轮 副的工作条件。
6
§7.2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1.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 2.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平稳性的主要误差 3.影响齿轮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 4.影响齿轮侧隙的主要误差 影响上述4项要求的误差因素,主要包括齿轮 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安装误差。
42
径向综合总偏差(△Fi〞)
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 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径向综合总偏差△Fi〞。 被测齿轮由于双面啮合综合测量时的啮合情况与切齿时的 啮合情况相似,能够反映齿轮坯和刀具安装调整误差,测 量所用仪器远比单啮仪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故 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很普通。但它只能反映径向误差,且 测量状况与齿轮实际工作状况不完全相符。
43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fi〞)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 被测齿轮一齿角内的最大变动量。 由于这种测量受左右齿面的共同影响,因而不如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反映那么全面。不宜采用这种 方法来验收高精度的齿轮,但因在双啮仪上测量 简单,操作方便,故该项目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 场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