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状骨骨折病因
基层医疗单位腕舟状骨骨折漏诊15例
![基层医疗单位腕舟状骨骨折漏诊15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e6f3204b73f242336c5fa1.png)
要, 而此类损伤绝 大部分 在基层 医疗单 位进 行首诊 处理 , 基 层医疗 单位对 该损伤容 易造成 漏诊 。笔者 总结 了 6年来诊 治的 2 l例腕 舟状骨 骨折 患 者的 经验 并查 阅 了相 关 文献 资 料, 针对基层 医疗单位 如何避免早期 漏诊 的体会 如下 : 1 提 ()
个 月。损伤原 因: 跨越障碍训练 6例 、 木马训练 4例 、 双杠 单 训 练 3例 、 倒功训 练 1例 , 物撞击 1例 。伤 后均 出现 腕部 钝 疼痛 、 肿胀 、 活动受 限, 出现握拳无力 。左腕舟 状骨 骨折 8例
4例 , 右腕 舟状 骨 骨 折 1 。 骨 折 部 位 : 部 骨 折 1 1例 腰 l例 , 远 端 骨折 3例 , 端 骨 折 1 。 近 例
度 怀 疑 腕 舟 状 骨 骨 折 J ( ) 高 x 线 检 查 对 腕 舟 状 骨 骨 。 3提 折 的早 期诊 断 的 重要 性 的 认识 , 查 操 作 者 要 掌 握 对 腕 关 节 检
本组 1 5例漏诊率为 7 . % , 0 4 明显高 于文献 [ 报 道 , 4] 笔 者经过 同顾性分析 全部病 例 的损 伤 、 诊治 过程 , 为导致 漏 认 诊 的主要 原因如下 : 1 由于腕舟状骨 的位置 隐蔽 , () 部分患 者 早 期并无典型 的临床症状 及体 征 , 部肿 胀及 畸形不 明显 , 局
挫伤 , 未行进一步 的检查而导致 漏诊。本组 1 中有 1 5例 2例
在 基 层 卫 生 队 没有 接 受 x线 检 查 而 直 接 诊 断 为腕 软 组 织 伤 。 故基 层 军 医应 提 高 对 该 损 伤 的 认 识 , 有 高 度 的 责 任 心 , 要 详 细 询 问受 伤 经 过及 仔 细 检查 , 行 多 方 位 的腕 关 节 的 X线 检 予 查 , 高 度 怀 疑 骨 折 患 者 要 反 复 片 及 后 续 复 查 , 是 降 低 对 这 漏 诊 、 诊 率 的 关 键 。 ( ) 层 医 疗 单 位 担 任 x 线 检 查 操 作 误 2基 工 作 的技 术 人 员 往 往 为 未 经 过 系 统 专 业 学 习 的基 层 卫 生 员 , 专 业 技 术 操 作 技 能 的 欠 缺 导 致 x线 片不 全 面 且 质 量 较 差 , 并 且 没 有 掌 握 多 方位 的 x线 摄 片 技 术 , 腕 舟 状 骨 骨 折 的特 殊 对 摄 片 位 置 要 求 不 了解 , 致 x 线 片 未 能 反 映 出 骨 折 征 象 。加 导 之 阅 片者 的 临 床 及 问 片 经 验 不 足 , 能 进 一 步 观 察 和 后 续 检 未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
![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97a0bc960590c69ec376be.png)
·综述·腕舟状骨骨折治疗进展赵明东 尹望平 董健 舟状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部腕部骨折的71畅2%[1],舟状骨主要由尺桡动脉分支经附着舟状骨结节、腰部韧带内细小血管分支供血,近1/3为关节软骨覆盖,无血管分支进入。
因此,腕舟状骨骨折时,舟状骨近骨折段血供阻断,易发生骨吸收坏死,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一、分型临床常用Herbert[2]分型,见表1。
表1 Herbert分型A型:稳定的急性骨折 A1:舟状骨结节骨折 A2:腰部骨折唱不完全性B型:不稳定的急性骨折 B1:远端斜形骨折唱完全性 B2:穿腰部骨折唱完全性 B3:近端骨折 B4:穿舟状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C型:延迟愈合(>4个月)D型:骨不连 D1:纤维性骨不连(>6个月) D2:假关节形成 目前,大多数学者将以下几点定义为腕舟状骨骨折“不稳定”[3]:(1)任何形式骨折移位≥1mm;(2)舟月角>60°或头月角>15°;(3)侧位舟状骨曲度(ISA)>(25±5)°或后前位ISA>(35±5)°;(4)近月骨周围近端骨折脱位伴近断端处骨缺血。
Herbert[2]则将骨折移位<1mm亦定义为不稳定,仅将上述A1、A2定义为稳定性骨折。
二、治疗作者单位:2005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赵明东、尹望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董健)通讯作者:赵明东,Email:zhaomingdong@medmail.com.cn (一)非手术治疗常应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自肘关节远端至拇指指甲基底手掌近侧横纹(拇指人字形石膏)近侧,腕关节保持稍桡偏和中立屈曲位。
有些病例,尽管腕部鼻咽窝肿胀、疼痛和压痛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却无异常发现,这些征兆出现,高度提示骨折存在。
此时,可行CT或MRI检查,多能明确诊断,无条件做上述检查者,应予以前臂石膏托固定,在伤后第2、4周复查X线平片或CT、MRI,一旦确诊,即将石膏托换成管型,直至骨折愈合。
腕舟状骨骨折临床治疗论文
![腕舟状骨骨折临床治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5bc8731711cc7931b71652.png)
浅谈腕舟状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摘要] 目的探讨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因素及临床疗效。
方法手术方法等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良好,仅有轻微不适症状。
结果对于治疗一些能闭合复位的腕舟状骨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讨论腕舟状骨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ao螺钉内固定术,12-24周后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经皮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骨折;腕骨;舟骨;骨折固定术[中图分类号] r27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13-01腕舟状骨骨折在腕部损伤中较为常见,其不愈合发生率高,为5%~50%,腕舟状骨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2%,手术治疗的目的希望用最短时间和最少并发症达到腕舟骨的解剖愈合。
1 腕舟状骨骨折的表现腕部桡侧疼痛及僵硬;鼻烟窝压痛;腕背伸时痛加重; x线片示:腕舟状骨骨折边缘硬化、囊性变局部吸收;正位片示骨折间隙>1mm,月头角(月骨纵轴线与头骨轴线的夹角)>15°,侧位片示舟月角(舟骨轴线与月骨轴线的夹角)>45°;远排腕骨桡侧移位及腕骨塌陷。
ct扫描显示骨折线及腕骨不稳定。
2 方法术中触摸并标记腕舟骨结节,选择腕舟骨结节的桡侧及远端为最佳进针点,并作0.5cm的皮肤切口,蚊式钳钝性剥离至舟骨结节。
在c臂机监视下钻入导针,注意进针的角度与方向,使导针尽可能于腕舟骨的轴线穿入。
通常我们是在腕关节背伸略尺偏的状况下穿入导针,导针的角度与前臂掌侧面约成40~45°角,与前臂的轴线约成45°角。
对有部分移位的骨折,应在导针穿过骨折线前先进行复位,然后再穿针至对侧关节面下骨皮质。
测量导针的长度后减去2mm,即为加压松质骨螺钉的长度。
用中空微型钻头沿已置入的导针钻孔,攻丝后先拧入螺纹垫圈,螺纹垫圈以刚过皮质为宜,然后再沿导针方向拧入空心松质骨螺钉固定。
术后拇指用人字形石膏固定2~4周后,改用腕部支具行功能锻炼。
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护
![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fa90a3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d.png)
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护军事训练伤是指军事训练时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按受伤部位不同分为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三大类;普及军事训练伤的防护知识,指导大学生科学施训,防止军事训练伤发生,减少训练减员,提高训练质量,对保证训练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重点介绍几种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治;一、应力性骨折人体骨骼是坚固的组织,非强大暴力一般不易造成骨折,但反复超负荷的应力、张力、剪力等因素作用或者疲劳、损伤的肌肉反复不协调收缩,可以造成骨骼“疲劳”损伤断裂,医学上称之为应力性骨折或疲劳骨折;一主要表现应力性骨折一般无明显急性外伤史,早期不易发现;当参训者四肢某部位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较为固定的疼痛,并在疼痛出现前有一周至数周的强度较大的训练,而且疼痛随强度加大而加重;二防治要点1.针对长跑、武装越野或背沙袋跑及正步训练等课目,应进行科学计划、合理安排,强调实施“循环训练法”,克服单一动作长时间超负荷重复训练,严格要求熟练掌握动作要领;2.当有先兆症状出现时,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时间和强度;3.发生应力性骨折,应予以停止训练,休息7—10天,同时辅以物理治疗,以避免显性、完全性骨折的发生;二、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属球窝关节,其特点是活动范围大而稳定性差,故较易脱位;在军事训练损伤中以前脱位为最常见;一主要表现多表现为肩部外伤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症状;五防治要点1.实施科学训练、规范动作要领;克服恐惧害怕心理、尽量减少动作失误;2.重视训练前的热身运动;3.加强肩周肌肉力量及其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度训练,将有利于提高肩周关节稳定性和抗损伤能力;4.一旦确诊,立即由专科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关节须停止运动3周,否则易发生习惯性脱位;三、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杠杆作用最强,负重较大的关节,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关节之一,如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损伤以及关节软骨、骨损伤等,均为军事训练中的常见损伤;一主要表现多表现为膝部外伤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症状;二防治要点1.重视平时膝周肌肉的力量性和协调性训练;特别是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对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半月板损伤尤为重要;2.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训练,提高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判断、反应能力,如摔倒前的就地翻滚自我保护动作练习;3.加强膝关节的防伤知识普及教育;4.明确膝关节损伤时,轻者一般采取冷敷、加压包扎等对症治疗;予以适当调整训练科目,重者则停训休息;已出现关节积液者应尽早无菌条件下抽吸积液并加压包扎;特别严重者应立即转送上级医院诊治;四、肘关节骨关节病训练性肘关节骨关节病是指直接因军事训练所导致的肘关节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继发性关节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的统称;它是因肘关节反复超负荷训练或直接撞击、扭转等所造成的累积性损伤,多见于投弹、格斗、散打等项目,故又称投掷肘、肘内障等;一主要表现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并伴有疼痛、肿胀或有关节交锁等现象;二防护要点1.适当主动地加强肘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训练,以保持关节稳定性及抗损伤能力,纠正不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防止暴力扭伤和直接撞击损伤;2.肘关节伤明确诊断后应即刻冷敷,停止训练2—3周,然后宜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主动功能操练;3.肘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期,功能操练中切忌采取被动过度拉伸的锻炼方法,就可最大程度地预防训练性肘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五、腕舟状骨骨折腕舟状骨骨折多因跃进、卧倒或摔倒时用手掌着地而发生;一主要表现骨折早起局部肿痛、压痛、腕关节活动受限,鼻烟窝处压痛是早期诊断的主要体征;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为活动痛及鼻烟窝压痛,个别严重者可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二防治要点1.加强对参训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训练,克服跌倒时用手撑地的习惯;2.早期得到正确诊治是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对腕部摔伤后肿痛,特别在鼻烟窝处触痛者必须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使伤后早期X射线检查难以发现骨折,亦应在伤后2周再进行一次X射线检查,以免延误诊治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形成,此期间应予以石膏或支具制动;六、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是军事训练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绝大多数在俯卧撑训练中发生,也可发生于单双杠、投弹等训练;一主要表现由于受伤的主要原因是俯卧撑训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屈肘时肩关节过于外展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造成胸小肌疲劳损伤与肿胀,从而导致臂丛神经受到卡压、反复摩擦,致使部分神经纤维变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肢无力、麻木、活动受限;二防治要点1.强调参训者熟练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防止练习时肩部及上肢过度外展,克服为追求次数而导致的动作完成不充分、频率过快的现象;2.全面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身体的柔韧性训练,对预防此类损伤是尤为重要的;3.强调早期诊断,一般通过询问伤史等早期诊断;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停训,大多数伤者经休息可不治自愈,极少数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神经松解手术治疗;七、髌腱损伤训练性髌腱损伤是指发生于膝部髌骨下方的腱组织损伤;由于多发生在蛙跳、折返跑和400米障碍及球类竞技等训练,故也常称为“跳跃膝”;一主要表现该损伤大部分是因长时间、反复的屈膝半蹲跳起等超负荷训练所致;主要临床症状为髌腱或髌尖疼痛,常表现为跳跃、上下楼梯、半蹲发力等活动时痛,偶有“打软腿”现象;二防治要点1.强调有计划地逐步加强加大载荷的静蹲及蹲起力量的体能训练,以促进髌腱和髌尖部位的组织功能结构的塑形改建,适应和提高其承受牵拉暴力的能力;2.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运动医学研究认为:跳跃式膝关节起跳角度越小对髌腱的牵拉力越大,同时成绩也越差,而当起跳角度控制在150°左右时成绩最好,髌腱损伤的发生几率也最低;因此在训练中要指导参训者掌握良好的起跳角度,以减少训练性髌腱损伤的发生;3.严格实施训练计划,提倡循环训练法,是预防此类损伤的关键;八、习惯性崴脚踝关节扭伤后,由于早期未得到重视、误诊或未治疗,从而导致踝关节不稳定,极易发生再损伤,成为习惯性踝关节扭伤,俗称“习惯性崴脚”;一主要表现踝关节扭伤后,遇到路面稍不平整或小腿肌肉疲劳时,反复出现崴脚;二防治要点1.科学安排训练计划,避免维持踝部稳定性的小腿外侧肌群的过度疲劳,同时加强该肌群的专门力量训练,如进行踝外旋、足外展外翻、趾伸的专门抗阻练习,以增强足踝部抗内翻损伤的能力;在训练和考核前,认真进行各3—5分钟的足内翻和足外翻静力性拉伸练习;2.强调动作要领的掌握;防止足踝载荷应力的集中,使其保持平稳状态;3.改善训练场地条件,避免因场地凹凸不平所造成的扭伤及摔伤,穿着合适舒适的训练鞋;4.对足踝部有损伤症状或其他疾病者,应及时休息或治疗,以免加重损伤或延误治疗;踝关节扭伤后,应及时用冷敷或冷水冲洗降温、加压包扎、患肢制动和抬高等方法进行紧急处置;一般虽经X线检查排除骨折者,也应予以石膏或支具固定3周左右;如果侧副韧带损伤已发生断裂,应进行手术修复;九、跟腱断裂军事训练所致的跟腱断裂多发生于400米赛跑、400米障碍、5公里武装越野、格斗、球类竞技等训练;一旦发生,则需手术治疗,并常遗留一定程度的伤残,因此训练中应高度警惕跟腱断裂的发生;一主要表现跟腱发生断裂时伤者往往可以听到或感觉到足跟部“断裂声响”,伤则足尖不能站立,并在跟骨上方出现凹陷性压痛,足趾屈功能明显受限、无力;二防治要点1.强调正确掌握前足起跳动作的训练,克服踝过伸、全脚掌起跳起跑的错误习惯动作;2.训练中提倡循环训练法,避免过多或过早的踝背伸位发力训练;3.加强对患有慢性跟腱腱围炎的参训者进行医学监督、指导和有效治疗等,认真做好包含跳跑综合技术内容较多的科目训练前的身体准备活动,对于长期未进行正规体能训练的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员,应避免突然参加负荷大、强度高的科目训练及球类竞技活动;十、跟腱末端病这是一种常见的体能训练损伤,属于滑车型末端病的一种;多为踝过伸位起跳过多的训练所造成的慢性劳损;一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踏跳痛、蹬地痛、跟腱抗阻力痛,严重者静息时也痛;二防治要点1.强调提倡循环训练法,防止过劳损伤;2.纠正踝过伸全脚掌起跳起跑的错误习惯动作;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防止跟腱的急性暴力拉伸;3.发病后早期一般以休息、理疗为主、并辅以粘膏支持带将踝关节固定于背伸10度,以防止其因过度背伸继续拉伤腱止点;十一、下腰痛军事训练中发生下腰痛及腰腿痛较为多见,但这不是一种独立的伤病,而是一系列症状或称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慢性过劳损伤所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搬抬重物用力过猛、弯腰时间过长或者过度疲劳,使韧带、肌肉过度牵拉损伤或部分断裂、劳损;一主要表现伤者下腰部疼痛或者压痛,无明显膝关节以下部位的放射痛,常伴有活动前疼痛,活动中可明显缓解,休息后再疼痛,且有加重趋势的现象;二防治要点1.加强腰背肌和腿部力量的训练,从身体素质的提高上来适应训练作业的要求;2.操作程序及动作要领的掌握,如搬抬重物时双下肢不要过于直立,膝关节应先屈曲,以防搬抬时导致腰部牵伸性拉伤,甚至造成椎间盘突出;3.做好训练作业前后的准备及放松活动,重点要进行腰部及腿部肌肉的伸展与放松,当训练强度过大时,训练后还可进行相互间按摩和放松;4.症状轻者一般通过消除致病因素,纠正不良的工作习惯和体位;卧床休息,并辅以物理、药物治疗;重者则可予以神经阻滞和手术治疗;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军事训练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需要进行超重举高及搬抬操作的训练与作业中;一主要表现表现为剧烈的突发的下腰痛,并伴有一侧或者双侧的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应反射到膝关节以下的小腿外或后侧、足背、足趾等部位;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等加大腹部压力时,腰腿痛随之加重;二防治要点1.平时加强对腰背肌的力量及柔韧性训练;由于军事训练中涉及腰背肌的训练及考核项目极少,而与之对应的腹部肌肉的训练及考核科目却相对较多,这必将导致脊柱的不平衡、不稳定、并使腰椎前凸消失,形成了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此可做俗称“燕子飞”动作练习,即身体处于俯卧位并以腹部为支点,然后头肩上抬及双髋背伸,使身体呈燕子飞状,每日2组次,每组次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为20—50次不等,要持之以恒,可在最大程度上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同时也是治疗该症的一种很好的有效方法;2.在训练与作业中当急需高举或搬抬重物时,应强调采取先屈膝再发力的动作,克服直腿弯腰发力的不良习惯;十三、运动性血尿和蛋白尿运动性血尿和蛋白尿是指参训者训练后所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蛋白尿现象,经详细的体检和辅助检查,均未发现泌尿系统的器质性病理改变;多见于高强度的训练下;一主要表现大多数人没有相应的身体不适反应,少数可以出现乏力、头晕、肢体酸重感、腰痛等症状;二防治要点1.强调实施全面提高综合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增强机体适应代偿能力;2.不可过度训练,并避免在过硬场地上进行长时间超负荷的跑跳训练;3.在训练及考核时应注意及时补充饮水;4.一旦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应暂停训练,并及早进行检查诊治;对无特异性主诉的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者无需特殊治疗,通常休息3—7天后,血尿和蛋白尿就会消失;十四、过度训练综合征过度训练综合征,又叫过度疲劳,是指参训人员在训练期间接受超负荷训练,而整个机体未能获得适应,导致多个器官发生功能障碍或病理改变的一种症候群;一主要表现早期主要表现为受训者不愿意参加训练、睡眠不好、食欲减退、头晕、全身乏力、困倦或易激动,训练成绩下降;晚期表现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失眠、多汗、体重减轻、浮肿、心悸、气促及心前区不适感,训练后脉搏明显加快;消化系统功能可出现紊乱,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女生常可出现月经失调等症状;二防治要点1.严格执行军事训练伤健康保护规定,科目制订切合实际的训练计划,严禁带病参训,并采取快速消除疲劳及因人施训措施;2.严格遵守作息制度,保证充分的睡眠及合理营养膳食;3.诊断明确时,轻者早期应采取减少训练量,积极休息,对兴奋性降低者应延长其生理睡眠时间,对于兴奋性过高者可给予镇静剂,2—3周后可逐渐增加训练量,并采用心理干预,进行自我暗示放松、催眠放松、生物反馈等疗法,逐步恢复正常训练;严重者应终止训练活动,送上级医院治疗;十五、过度紧张综合征过度紧张综合征,是指在军事训练或考核时参训者所承受的体能、心理负荷超过了其个体的生理、心理耐受阈值即“极点”时而发生的生理紊乱或病理征象;特别是新入校的学生,由于具有年纪轻、训练基础差、机体适应性耐受性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或原患有慢性疾病等特点,成为该征的易感个体;一主要表现短暂性脑血管痉挛缺血所引起的昏厥、虚脱、健忘或情感障碍;也可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胃肠道症候群等症状;二防治要点1.加强军事训练期间的医学监督,开训前认真做好参训人员的身体检查,了解发现重点人员的潜在疾病,避免带病或病后初愈参加剧烈运动,对身体素质及训练基础差的参训者应强调循序渐进原则;2.加强军事训练期间的医学和心理知识教育与指导;3.该综合症绝大多数通过卧床休息、保暖、饮用温开水或咖啡等饮料以及吸氧、输液即可恢复,不会遗留后遗症;极少数较重损伤者应送医院接受相应的专科救治;。
腕舟骨骨折及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腕舟骨骨折及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d129d29192e45361066f544.png)
Me i i e Co f n n e De n tn f rs p i n li l r a a l d c n n e e c . f io o e ss a d mu t e o g n f i i p —
p t nst n p r ya b a c 【 】 K i J Me , 9 8 4 ( ) a e t r s o t b n u n e J . e d 1 9 , 7 1 : i a d e l o
l 9—2 . 7
[ 考 文献 ] 参
【 】 张延 龄 .对 “ 身 炎 症反 应 综 合 征 ” 名 的 异 议 【】 1 全 命 J.国外 医学 ・ 创 伤 基 本 问题 分 册 。9 8 1 ( )3 19 。9 1 :6—3 . 7
本组共 3 7例 。其 中 单 纯 舟 骨 骨 折 3 例 ; 2 l 男 3例 , 8 女
冽; 龄 l 4 年 9~ 6岁 , 均 3 平 2岁 ; 腕 l 左 3冽 , 右腕 l 8铡 ; 放 开
[ 稿 日期 ] 2 0 —1 收 0 1 2—1 7
腕 舟 骨 骨 折 及 经 舟 骨 月 骨周 围脱 位 的诊 断与 治 疗
杜 习 光
(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三 附 属 医 院 骨科 ,江 苏 仪 征 2 1 0 ) 南 19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键 词 ] 腕 舟 骨 ; 折 ; 骨 周 围 脱 位 关 骨 月 [ 图分类号 ] R 8. 1 中 6 3 4 [ 献 标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4 6 (0 2 0 0 4 文 0 7— 3 8 2 0 ) 4— 3 7—0 2
手舟骨骨折
![手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65c49bf2770bf78a652954ef.png)
1.国内很多医院在处理舟骨骨折时多采用 肘下管形石膏固定 ,但国外大多医生都主 张采用超肘关节石膏固定 。 2.早在 1973年 Thomaidis的解剖研究就证 明 ,腕关节用肘以下石膏固定 ,前臂在旋 前、 旋后活动时骨折部位仍有直接的活 动
手术适应症:新鲜骨折、有明显移位及腕 部不稳定;保守治疗3-4个月后无愈合 迹象,有症状;伤后3-4个月未特殊治 疗仍有明显症状者。
了解腕舟骨的解剖、病因病理、诊断、整
复和夹板固定方法
概述
腕舟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腕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2% ,占腕骨骨折的80% 。 因其是连接近排与远排腕骨的杠杆 ,所以骨折后对腕关节的活 动与稳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腕关节不稳、慢 性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坏死等,因此腕舟 骨骨折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治显得至关重要。 腕舟骨骨折临床分为近段(结节部)、中段和远段骨折,以中段 骨折多见。因舟骨营养血管都从结节部或中段进入骨内,舟骨近段 在关节内,无血管进入,常发生骨缺血坏死。
1.手伸展 2.腕桡偏 3.舟骨呈垂直 4.舟骨凹面受力
新鲜骨折一般不发生移位,两骨折端间只 有一条缝隙,出血较少。骨折后如未及时处理 ,1个月以上可变为陈旧性骨折。此时断端骨 质被吸收,肉芽组织形成,骨折缝隙加宽。34个月后由于缝隙加宽,骨折端边缘化,结缔 组织填充,在骨折线中部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 的囊状变。
中药内服和熏洗。
腕舟骨骨折
• 用石膏管形固定 腕关节于背伸25°-30°、尺偏
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
复位视频
1.凡早期新鲜的骨折都必须进行固 定,常采用短臂圆衬管形石膏固定, 保持腕背伸30度,拇指与对掌位, 石膏包至远侧掌纹及拇指进近侧。 2.舟骨腰部或体部骨折固定时间8 至12周,结节部骨折固定6周左右。
腕舟骨骨折PPT课件
![腕舟骨骨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a2ec96a5e9856a5712604a.png)
治疗
▪ 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
20
并发症
▪ 腕关节不稳 ▪ 创伤性关节炎 ▪ 延迟愈合 ▪ 骨不连 ▪ 骨坏死
21
小结
▪ 解剖学特点:腰部细小,血供 ▪ 临床体检 ▪ 影像检查方法及评价 ▪ 并发症
22
思考题
▪ 结合腕舟骨的解剖特点,说明腕舟骨骨折 后易出现哪些并发症?
▪ 腕舟骨骨折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哪些? 如何选择?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腕舟骨骨折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目录
▪ 概述 ▪ 解剖 ▪ 发病机制 ▪ 临床体检 ▪ 影像学检查 ▪ 治疗 ▪ 并发症
3
概述
▪ 占全身骨折的 2% ,占腕骨骨折的80% ▪ 腕舟骨是连接近排与远排腕骨的杠杆 ▪ 骨折后影响腕关节活动与稳定 ▪ 可发生腕关节不稳、 慢性疼痛、 创伤性
8
临床体检
检查方法 ▪ 压痛点 ▪ 屈腕抗阻力试验 ▪ 移动试验
▪ 冲击试验 ▪ 剪力试验
手法 ▪ 按压 ▪ 压住掌心,向上屈腕 ▪ 尺偏,拇食指压迫舟骨结节 ,使腕
关节转向桡侧 ▪ 用拇食指压迫舟骨结节 ,使之移动 ▪ 用拇食指压迫舟骨结节 ,手掌分开
9
临床体检
10
影像学检查
▪ X线 ▪ CT ▪ MRI ▪ 核素扫描
关节炎、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坏死等 ▪ 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治至关重要
4
解剖
▪ 近段、中部(腰部)、远段(结节部) ▪ 中部细小,约84% ▪ 跨越远、 近两排腕骨 ▪ 近段在关节内,无血管进入
5
6
发病机制1
▪ 手伸展 ▪ 腕尺偏 ▪ 舟骨呈垂直位 ▪ 凹面受力 ▪ 骨折
避免腕舟骨骨折并发症,一定注意这几点!
![避免腕舟骨骨折并发症,一定注意这几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b31d9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5.png)
避免腕舟骨骨折并发症,一定注意这几点!展开全文腕舟骨骨折(scaphoid fracture)是最为多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0%左右。
舟骨在腕骨排列中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得临床上可能存在新鲜舟骨骨折的漏诊率高;舟骨的特殊血供特点致使晚期易发生舟骨骨折不连、骨坏死及腕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
腕舟骨骨折不仅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而且常可能遗留腕部疼痛和腕关节功能受限,并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01腕舟骨骨折的诊断延误腕舟骨骨折通常是跌倒时手掌着地所致,较为轻度的损伤可致腕部轻度疼痛,局部症状并不十分明显。
有时患者并未在意,未及时就诊,或即使就诊时拍摄了X线正侧位片,但未发现明显骨折,以后逐渐出现腕部疼痛,且逐渐加重而前来就诊;有的为时数月才拍X线片或重拍X线片发现为舟骨陈旧性骨折,因而延误了诊断,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其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腕部损伤时均应拍摄X线片,不仅要拍摄正侧位,对于临床检查怀疑可能有舟骨骨折时,应加拍舟骨位X线片,以便良好地显示整个舟骨(图7-3-1)。
有时虽然拍片未发现骨折,如临床仍疑有骨折,应当将患肢适当固定,待2周后复查X线片,此时可能由于骨折处的骨质吸收,而出现明显的骨折线,如此就不会耽误治疗;即使复查时亦未发现骨折,2周的局部固定对于腕部损伤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图1 舟骨位X线片02外固定方法不当无移位的新鲜舟骨骨折可采用外固定的方法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大多数病例可达到治愈的目的,关键在于要达到骨折处牢固固定。
原则上讲,应用前臂掌、背侧石膏夹及新型树脂材料夹板等,均可达到固定的目的。
但实际上前臂掌、背侧石膏夹及新型树脂材料夹板均难以达到舟骨骨折处的牢固固定,腕部的轻微活动和前臂的旋转对舟骨骨折的剪力,均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管型石膏包括短臂拇人字管型石膏或肘关节以上的长臂拇人字管型石膏(图7-3-2)。
固定的范围包括2~4指的掌指关节和拇指的掌指关节。
前臂拇人字管型石膏至前臂近端,上臂拇人字管型石膏至上臂近端。
腕舟状骨骨折科普讲座PPT课件
![腕舟状骨骨折科普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9332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2.png)
课件
目录 介绍 诊断和治疗 康复和预防
介绍
介绍
什么是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 折是指桡骨远端的一种常见骨折类 型。 骨折的原因: 通常由于手部直接受 到冲击或扭曲造成。
介绍
骨折的症状: 可能包括疼痛、 肿胀、变形或功能受限。
诊断和治 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可能会使用X射 线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来确认腕 舟状骨是否骨折。 急救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 通过止痛药、冰敷和固定手腕 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诊断和治疗
医疗治疗: 一般情况下,腕舟 状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 穿戴夹 康复期间可能需要进行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手部 恢复功能和力量。
预防措施: 避免意外摔倒、保持手 部和腕部的力量和灵活性,以及正 确使用手部和腕部装置都是预防腕 舟状骨骨折的一些措施。
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f529842d915f804d2b16c1f4.png)
(返回)
四、并发症
1、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2、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骨坏死。 3、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五、治疗
1、新鲜骨折:超腕关节固定。 新鲜骨折:超腕关节固定。
(1)固定位置:腕关节背伸25-30度、尺偏10度、 固定位置:腕关节背伸25-30度 尺偏10度 背伸25 10 拇指对掌位。 拇指对掌位。 (2)固定方式:管型石膏或硬纸板固定。 固定方式:管型石膏或硬纸板固定。 (3)固定时间:结节部骨折6-8周;腰部和近端骨 固定时间:结节部骨折6 折3-6个月或更长。 个月或更长。 或更长
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多见于青 壮年,发生率约占腕部骨折的 壮年, 80﹪以上, 80﹪以上,是腕部常见的骨折 之一。 之一。
一、解剖生理
1、腕舟骨位于近排腕骨 的桡侧,形似舟状, 的桡侧,形似舟状,可分 为结节部、腰部和体部三 为结节部、 部分,有五个关节面, 部分,有五个关节面,参 与腕关节的活动。 与腕关节的活动。
结束
图(1)
血供良好,容易愈合。 血供良好,容易愈合。
(返回)
图(2) (1)血供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血供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骨折端受到剪力较大。 骨折端受到剪力较大。 (3)骨折愈合缓慢。 骨折愈合缓慢。
(返回)
图(3)
近侧骨块血供中断,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 近侧骨块血供中断,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
(二)骨折分类
1、结节部骨折。 图(1) 结节部骨折。 2、腰部骨折。 图(2) 腰部骨折。 3、近端骨折。 图(3) 近端骨折。
三、诊断
1、伤后腕部桡侧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障 伤后腕部桡侧肿胀、疼痛、 碍。 2、鼻烟窝消失,压痛明显,舟骨结节处压痛。 鼻烟窝消失,压痛明显,舟骨结节处压痛。 3、第一、二掌骨头纵轴叩击痛阳性。 第一、二掌骨头纵轴叩击痛阳性。 4、X片显示骨折。(裂缝骨折早期往往不能 、X片显示骨折。(裂缝骨折早期往往不能 片显示骨折。( 清晰显示,应二周后再次拍片复查) 清晰显示,应二周后再次拍片复查)
腕舟状骨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腕舟状骨骨折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0bb6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4.png)
腕关节活动受限 腕关节畸形 腕关节不稳定
并发症处理方法
骨折不愈合:需要再次手术, 进行植骨或钢板固定
骨折畸形愈合:需要进行矫正 手术,恢复腕关节功能
骨折感染:需要进行抗生素治 疗,必要时进行清创手术
骨折延迟愈合:需要进行功能 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腕部,适当休息和放松腕部肌肉
注意安全
避免过度用力:避免 在运动或工作中过度 用力,以免造成腕舟 状骨骨折
佩戴防护装备:在运 动或工作中佩戴防护 装备,如护腕、护肘 等,以减少腕舟状骨 骨折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保持良好的坐 姿、站姿等,以减少 腕舟状骨骨折的风险
疼痛:腕部疼痛,活动受 限
肿胀:腕部肿胀,皮肤发 红
畸形:腕部畸形,舟状骨 移位
功能障碍:腕部活动受限, 握力减弱
X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
腕舟状骨骨折的X线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X线检查还可以评估骨折对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的影响 X线检查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
CT检查
CT检查是诊断腕 舟状骨骨折的重 要手段
CT检查可以清晰 地显示骨折的位 置、类型和程度
CT检查可以帮助 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
CT检查可以评估 骨折愈合情况
MRI检查
检查目的:明 确腕舟状骨骨
折的诊断
检查方法:使 用MRI设备进
行扫描
检查结果:显 示腕舟状骨骨 折的部位、程
度和类型
检查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保持 静止,避免运 动导致的图像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 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以减少腕舟状骨骨折 的风险
腕舟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3552c581cc22bcd126ff0cc3.png)
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
X 线显示:腕舟骨骨折边缘硬化、囊性变、局部吸收 CT 扫描显示骨折线及腕骨不稳定 1、游离骨移植 2、带蒂骨移植适于近侧骨折端缺血的治疗 3、 吻合血管骨移植 4、近排腕骨切除术 5、骨茎突切除术 6、近侧骨折块切除术 7、局限性腕关节融合 8、全腕关节融合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腕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
腕舟骨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 71%。细长形腕舟骨最易发生骨折,占所有腕舟骨 骨折的80%,其骨折大都发生在舟骨腰部。 腕舟骨骨折后的骨不连率为13%-40%,具体与骨折 的部位及移位有关,近端1/3 骨折的骨不连率为 14%-100%,中段 1/3骨折的骨不连率为30%-50%, 且接近50%的舟骨骨折移位超过1mm。
Company Logo
病例三
22岁男性患者,摔伤致左腕部肿痛、活动受限4天入院,X线及CT检查 示腕舟骨骨折。完善检查后行内固定手术,拉力螺钉固定腕舟pany Logo
病例四
一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手术前后
男性患者20岁,外伤致右腕关节疼痛伴轻度屈伸活动受限一个月。术 前X片检查为右腕舟骨骨折,入院后手术予以切开复位,并空心钉加 克氏针内固定。 诊断:陈旧性腕舟骨腰部骨折 特点:骨折移位明显、血运差、骨折不愈合及坏死率高 有明确手术指征 手术:骨折复位不理想,仍存在分离移位。固定方式并未达到稳定加 压的作用。可用吸收钉固定,有加压作用,避免再次手术之苦。
Company Logo
病例二
该病人的诊断:
1.舟骨骨折 2.月骨周围脱位 3.尺骨茎突骨折
该病人的初期处理显然不当,即使是石膏固定也要先复位后固定,固 定应照顾到月骨周围脱位,固定于腕曲位,前提是月骨复位可以。 术中应先复位月骨周围脱位,再复位月骨克氏针固定或选其他的合适 的内固定器材固定舟骨,术后石膏外固定,因为时间较长,可能月骨 及舟骨术后发生缺血性坏死机会增加。 采用腕掌侧入路,切除桡骨茎突后显露舟骨骨折,Herbert钉固定, 断端间采用切除的桡骨茎突植骨,感觉加压效果还不错。
手舟状骨骨折
![手舟状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60148627804d2b160b4ec0b1.png)
【病因病机】 一、病因
摔倒时,手掌触地,腕关节极度背伸、桡偏,手舟 骨被桡骨茎突的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而骨折。
二、骨折分型 1.根据骨折部位分型: (1)结节部骨折:
约占手舟骨骨折的 10~15%。 舟骨结节部为关节囊和韧带附着处,血供丰富, 约 6~8 周愈合,预后较好。
(2)腰部骨折: 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手舟骨骨折的 70%。 由于骨折端易受剪式应力的作用、骨折近端血液
手舟状骨骨折
手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占腕骨 骨折的 71.2%,多见于青壮年。
手舟状骨古称高骨,又称龙骨。 手舟状骨骨折后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和缺血性 坏死,常引发腕部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腕关节活动功能 障碍。
【局部解剖】 1.腕骨的构成: 腕骨共有 8 块,分为远、近两排: 近排腕骨: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 远排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3)移位型骨折: 此型骨折不稳定,骨折移位超过 1 mm,伴有严重
的韧带及血管损伤,并合并有腕关节不稳定。 固定时间为 15~40 周。骨折不愈合与缺血性骨坏
死发生率分别为 55% 和 50%。
3.根据骨折线方向分型: 此种分型有利于指导腕关节固定的位置。
(1)桡斜形: 骨折线由近桡侧斜向远尺侧,并与桡骨纵轴的垂线
(3)横向型: 骨折线与桡骨纵轴的垂线几乎平行,骨折较稳定。
固定时以腕关节Leabharlann 立位为宜。三、并发症 1.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缺血性骨坏死。 2.缺血性骨坏死发生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诊断要点】
1.伤后腕部背、桡侧出现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障碍。
2.“鼻烟窝”处压痛明显(即腕横纹的背桡侧,拇指长、短伸 肌 腱之间凹陷处;或手阳明大肠经阳溪穴处)。
腕舟状骨骨折科普讲座
![腕舟状骨骨折科普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61dad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4.png)
腕舟状骨骨折的治疗
康复治疗:手术治疗后需要进 行康复锻炼,包括关节活动、 肌力锻炼和功能训练,以促进 手腕功能的恢复。
腕舟状骨 骨折的并
发症
腕舟状骨骨折的并发症
关节僵硬:由于长期固定或手 术后缺乏康复训练,导致手腕 关节僵硬。 骨折不愈合:骨折部位长时间 没有愈合,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修复。
腕舟状骨骨折的并发症
腕舟状骨 骨折的分
类
腕舟状骨骨折的分类
按照骨折类型分类:完全骨折 、骨折脱位、开放性骨折等。 按照骨折严重程度分类:稳定 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的分类
按照骨折位置分类:远端骨折 、近端骨折。
腕舟状骨 骨折的治
疗
腕舟状骨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通 过石膏固定或手术后固定术后进行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或 伴有严重关节面损伤者,通过手术 复位和固定来恢复骨折部位。
神经损伤:骨折过程中可能伴 有神经受损,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部感觉或 活动异常。
预防腕舟 状骨骨折
的方法
预防腕舟状骨骨折的方法
避免高风险活动:如滑雪、攀岩等 高风险运动要佩戴适当的护具。 加强锻炼力量:通过锻炼手部和手 腕肌肉力量,提高手腕的稳定性。
预防腕舟状骨骨折的方法
注意手腕保护:避免手腕受到 剧烈外力撞击,如跌倒时用手 支撑身体。
总结
总结
腕舟状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 腕骨折,常见症状包括疼痛、 肿胀和手腕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 治疗,康复锻炼也是恢复手腕 功能的重要环节。
总结
预防腕舟状骨骨折可通过避免 高风险活动、加强锻炼和注意 手腕保护来实施。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腕舟状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腕舟状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9358e36294dd88d0d26b4c.png)
s mp o n i t d mo e n : a e e e e r ig o e 5 c s sw r e t d b lse a t 4 c s swe e t ae t y tmsa d l mi v me t 9 c s sw r a l d a n s d: a e e e t a e y p a t rc s ; a e r r t dwi e y r e h c n u a e c e x t n; a n lt d s r wsf a i Amo g 7 c s s w t mid a n ss t e e we e 4 c s swi o to v o s s mp o n h y we e i o n a e i h s i g o i , r r a e t u b i u y t ms a d t e r h h d at t cia i gb o d t i i ae s e l g a d p i r c s r l n r t g . o r a e r r ae t l s rc s e l wi a t t lo d s p t w l n n a n p o e si p e i ay sa e F u s s h v n o s i n mi c we ete td wi pa t a t h e
a d p e e t e meh d f s ig o i. e h d F o S p e e 0 7 t e tmb r2 0, 6 p t n sw t it c p od n r v n i t o so d a n ss M t o s: r m e t mb r2 0 o S p e e 01 1 ai t i wrs s a h i v mi e h
腕舟骨头骨折的临床解剖、检查诊断、骨折分型、治疗方法、手术步骤和骨折并发症
![腕舟骨头骨折的临床解剖、检查诊断、骨折分型、治疗方法、手术步骤和骨折并发症](https://img.taocdn.com/s3/m/4944472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4.png)
腕舟骨头骨折的临床解剖、检查诊断、骨折分型、治疗方法、手术步骤和骨折并发症腕舟骨骨折是腕骨中最常见的骨折,也是上肢最容易出现坏死和骨不连的骨折,腕舟骨骨折的诊治技巧和详细手术步骤。
舟骨骨折临床解剖舟骨位于近排腕骨的桡侧,是小而不规则的 S 型管状骨,完全位于腕关节内,与腕的长轴和水平轴均成45°平面。
舟骨 80% 以上的表面是关节软骨面,起着腕中关节的桥梁作用,连接并同步近远排腕骨的活动。
舟骨的运动包括近端旋转和远侧滑动,同时提供腕中关节的稳定性。
血液供应舟骨血液供应。
1. 桡动脉的背侧舟骨分支进入舟状骨的背脊,并供应舟状骨的近端三分之二。
2. 桡动脉的掌侧舟状骨分支供应舟状骨的远端三分之一。
舟骨骨不连常常归因于逆行血供。
有两支桡动脉血管穿支通过软组织附着点为舟骨供血。
1、背侧支:通过小孔沿着螺旋凹槽和舟骨背侧边缘进入,提供舟骨近端 70%~80% 的血供,包括舟骨近极。
2、掌侧支:通过舟骨结节进入,供应剩余舟骨远端 20%~30%的血液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舟骨腰部有极少或没有穿支血管。
并且,在近端背侧的软骨区或舟月韧带没有血管穿支穿过。
舟骨骨折临床检查和诊断舟骨骨折的诊断是由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评估。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伸直位跌倒后腕部疼痛,急性期常出现舟骨周围区域广泛的疼痛、肿胀、瘀斑和压痛。
1、症状、体征患者有腕部过伸外伤史,主诉为腕部桡侧疼痛,伴随舟骨周围区域鼻咽窝(ASB)的局限性压痛。
舟骨骨折体征没有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ASB 压痛敏感性高,不具备特异性,疑似舟骨骨折患者的研究中,压痛的敏感性为 90%、特异性为 40%, 舟骨结节压痛的敏感性为 87%、特异性为 57%。
3、影像学检查标准的腕部正侧位片对许多舟骨骨折无法诊断。
(A) 最初的前后位 X 线片正常,(B)半个月后发现有轻微的皮质破坏(箭头)。
2 个月后,在 (C) 前后片上出现轻微的囊性(箭头)改变。
超声诊断舟骨真性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操作水平,不确定性较高。
舟状骨骨折
![舟状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af5165e7f90f76c661371a9d.png)
相邻关节面
远极大小多角骨关节面 腰部凹面头舟关节面 近极桡侧面 桡舟关节面 近极内侧面 舟月关节面
韧带
两层韧带
外层韧带:桡舟头韧带、桡舟月韧带、桡舟 三角韧带、舟大多角韧带、舟头状骨韧带 ——起到舟骨在腕关节支撑作用。 内侧韧带:舟月韧带、桡舟月韧带、舟大多 角骨韧带——起到舟骨的稳定性作用
分类
1、新鲜、陈旧骨折:4周为限,腰部骨折延迟治疗时间越长, 自行愈合可能性越小。 2、Russe1960年提出:舟骨结节骨折、远1/3骨折、腰部骨折、 近1/3骨折。中占70-80%,近占10-20%,余下为远。 3、水平斜形、竖直斜形、横行骨折、撕脱骨折和粉碎骨折; 4、 Cooney1980年提出:稳定、不稳定骨折,依据:分离和 成角(舟月角和头月角)。稳定:侧方移位、分离移位小 于1mm,无背向成角。反之为不稳定,坏死率达50%(如 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 5、完全、不完全骨折
治疗
固定时间、固定方式、固定体位、闭合/切开 等观点难统一,百家争鸣。 原因: 1、难于准确判定骨折类型 2、难于准确判断骨折愈合时间 3、难于准确判断缺血坏死
分歧巨大但整体认识统一
1、新鲜稳定骨折:闭合复位拇指人字石膏固 定 2、新鲜不稳定骨折以及陈旧骨折:切复内固 定 3、移位骨折伴骨缺失、陈旧骨折:植骨及带 血官蒂植骨
适用范围: A2/B1/B2/B4/B5/C/D1/D2 注意点: 保护神经的皮肤感觉支; 全程锐性分离,避免暴力钝性分离; 可用撬杆技术帮助复位; 术后不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关节囊;
三、桡背侧入路
手术切口 桡腕关节背侧5-10mm做横行切口,可以桡 骨茎突和尺骨茎突连线为标准。沿伸肌总 腱平行切开伸肌支持带,暴露腕背侧关节 囊,沿腕骨间韧带和桡三角韧带切成一个 蒂在桡侧的三角筋膜瓣拉向桡侧,暴露骨 折端。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舟骨骨折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舟骨骨折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39589bf58fafab068dc0259.png)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治疗:
剥离对骨折端血供的 进一步破坏。内固定 的方法很多, Herbert钉较为常用 (图3)。对陈旧性舟 骨骨折、延迟愈合或 不愈合者,可行植骨 术。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预防: 舟骨骨折预防_舟骨骨折怎么调理
预后 舟骨近端骨折由于血运差,常并发骨 不愈,预后差。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并发症:
性变,但常没有或者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不一定立即治疗。但应向病人阐明,不愈 合最终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时间早晚与 关节使用程度有关。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治疗:
舟骨骨折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舟骨骨折
治疗 舟骨骨折的治疗视骨折的类型而定: 新鲜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常勿需 复位,一般以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即可。 即于腕关节背伸30°、拇指对掌位,石膏 远端至2~5指的掌指关节,拇指则至指间 关节,石膏近端至肘关节下方。固定时间 依骨折部位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并发症:
附近骨质囊性变、骨折背向成角移位及腕 关节背伸不稳定。骨折断端可有假关节活 动,远、近侧骨折段对应关系随关节运动 而随时改变。晚期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需要注意的是,关节损伤程度与临床表现 不平行。损伤严重者,症状未必明显;症 状突出者,未必损伤严重。骨折稳定又无 关节炎者,尽管存在硬化和囊
内科学疾病部分:舟骨骨折>>>
并发症:
手术之后。X线片可见近侧骨折段密度明 显高于远侧骨折段及其他腕骨。如果尚未 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行切开复位、植骨 (或游离骨块移植或肌骨瓣移植)和内固定。 经此处理后坏死骨段可望重新建立血液循 环,与远侧骨折段愈合。有创伤性关节炎 者,可行近排腕骨切除、关节融合等手术。
诊疗指南 腕骨骨折
![诊疗指南 腕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721285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0.png)
诊疗指南腕骨骨折诊疗指南:腕骨骨折简介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手腕部位。
本文档旨在为医生提供诊疗指南,以便正确诊断和治疗腕骨骨折。
诊断腕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伤情、症状和发生的时间。
2.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手腕部位的肿胀、疼痛或畸形。
3. 影像学检查:X射线或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分类根据骨折的位置和类型,腕骨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舟状骨骨折:舟状骨的骨折通常发生在腕关节处,可导致手腕不稳定。
2.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类型,通常由跌倒引起。
3. 舟桡关节骨折:舟桡关节的骨折常见于高能量的外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腕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未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情况。
通常包括使用石膏固定手腕,并对伤口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护理。
2. 外科手术:适用于骨折严重移位、复杂或不稳定的情况。
外科手术可以通过骨钉、钢板或螺钉等方法稳定骨折。
3. 康复治疗:手术后或石膏去除后,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恢复手腕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
预防为预防腕骨骨折的发生,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 避免高风险运动或活动时注意安全。
2. 在进行潜在危险的活动时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手腕护具。
3. 保持骨骼健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结论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腕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腕舟状骨骨折病因
导语:骨折是很常见的,自身出现骨折问题后,要及时的治疗,否则骨折严重对骨骼会造成影响,同时不同位置骨折,对行动上也是会有不同损害,那腕舟
骨折是很常见的,自身出现骨折问题后,要及时的治疗,否则骨折严重对骨骼会造成影响,同时不同位置骨折,对行动上也是会有不同损害,那腕舟状骨骨折后,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多,但是对腕舟状骨骨折病因也是要进行认识,这样治疗的时候才会知道选择什么样方法最佳。
腕舟状骨骨折病因:
本病常由间接暴力致伤。
跌倒手掌触地,手腕强度背屈,轻微桡偏,桡骨背侧缘切断舟骨。
检查
本病的检查主要包括全面的体检和X线检查。
1.全面体检
注意有无休克、软组织伤、出血、检查创口大小、形状、深度及污染情况。
有无骨端外露,有无神经、血管、颅脑、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的骨折。
对严重伤员必须快速进行。
2.腕舟骨移动试验
检查方法:将患者患侧腕关节被动尺偏,检查者一只手握住患者腕部,用拇指压迫舟骨结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掌使腕关节逐渐转向桡侧,感觉腕部疼痛剧烈则为阳性。
3.X线检查
除正、侧位X线摄片外,尚应根据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相,如开口位(上颈椎损伤)、动力性侧位(颈椎)、轴位(舟状骨、跟骨等)和切线位(髌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