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设计_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设计_1
2.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主要是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形式存有的,其余的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有于中。
3.人体中的元素有些是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促动。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常量元素中的金属元素有。
5.化学元素能够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非必需元素有,有害元素有。
97-99页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后与同学们交流(涉及到元素的请用元素符号填写)。
1.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有多种。同种元素数相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
人也是从自然界中起源、进化而来的,人体中有多种元素。含量超过的元素是常量元素,如,含量在下的元素是微量元素,如。
突破难点。



(交


示)
练一练:
1.下列元素中,因人体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贫血症的是()
A.碘B.铁C.锌D.钙
2.人体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容易导致的病症是。
3.()过量会造成氟斑牙和氟骨病。
设计意图:巩固、检测所学内容。
4.写一写: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
教学过程



(自


习)
导入新课:
展示钙片和说明书,写出其中一种成分碳酸钙的化学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的组成物质和元素,复习巩固常见化学式。
课件展示几种营养强化食品的图片,思考
1.这些食品有什么共同之处?类似食品还有哪些?
2.人类为什么要生产营养强化食品?
交流发言。
4.辩一辩:
你认为化学元素(制品)对人体健康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解释物质、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1.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解释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概念1.3 化学方程式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化学计量数的概念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2.1 食物与营养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探讨食物化学反应对营养的影响2.2 清洁与卫生了解清洁剂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原理学习正确使用清洁剂的方法2.3 药物与健康探讨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了解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章:化学与能源3.1 化石燃料介绍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燃烧反应分析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2 新能源学习新能源的概念和种类探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第四章:化学与材料4.1 金属材料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分析金属材料的优点和局限性4.2 塑料与合成材料介绍塑料和合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特点探讨塑料和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第五章:化学与环境保护5.1 环境污染分析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途径和影响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2 污水处理探讨污水处理的化学原理和方法了解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第六章:化学与健康6.1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探讨人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如新陈代谢、酶的催化作用等分析化学反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2 营养与健康学习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探讨营养不平衡导致的疾病及其预防方法6.3 药物与化学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学习正确使用药物以促进健康第七章:化学与日用品7.1 化妆品与化学分析化妆品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探讨化妆品的安全使用和选择方法7.2 洗涤剂与化学学习洗涤剂的化学成分及其去污原理了解洗涤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3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如烹饪、清洁等分析日常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方法第八章:化学与农业8.1 植物生长与化学了解植物生长的化学过程,如光合作用、营养吸收等学习化肥和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8.2 化肥与农药探讨化肥和农药的作用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对农业的重要性8.3 农业可持续发展学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化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第九章:化学与工业9.1 工业化学与流程了解工业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学习工业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9.2 工业产品与化学探讨工业产品(如塑料、钢铁、石油产品等)的化学成分及其用途分析工业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方法9.3 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了解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学习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第十章:化学实验与生活10.1 家庭小实验介绍家庭小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习利用家庭物品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10.2 实验安全与防护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意外处理方法10.3 实验观察与分析培养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第十一章:化学与信息技术11.1 化学与计算机技术探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中的化学原理分析化学在计算机芯片制造中的应用11.2 化学与通信技术学习化学物质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材料探讨化学在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11.3 化学与大数据了解化学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学习化学大数据在科研和产业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化学与前沿科技12.1 纳米技术介绍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纳米材料在化学和生活中的应用前景12.2 生物技术学习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化学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如蛋白质工程12.3 新能源技术探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的化学基础分析化学在新能源研发和利用中的作用第十三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3.1 化学与资源循环学习资源的分类、开发和利用探讨化学在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3.2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13.3 绿色化学介绍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讨绿色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第十四章:化学与全球化14.1 化学与全球资源分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化学资源的国际贸易和分配探讨化学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利用14.2 化学与全球环境问题学习全球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分析化学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中的责任和作用14.3 化学与国际合作了解国际化学组织和合作项目探讨化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第十五章:化学与未来探索15.1 化学与宇宙探索学习宇宙中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探讨化学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如生命起源的研究15.2 化学与未知领域了解化学在揭示自然界未知规律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15.3 化学与未来发展分析化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潜力探讨化学在未来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化学与生活课程的教案,包括化学基础知识、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健康、化学与日用品、化学与农业、化学与工业、化学实验与生活、化学与信息技术、化学与前沿科技、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全球化以及化学与未来探索等十五个章节。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掌握溶液、溶解度、pH值等基本概念。

能够分析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成因。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

溶液的定义及特点。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化学现象。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4 教学活动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溶液的定义及特点,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溶解度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溶解度物质的溶解情况。

学习pH值的含义及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pH值实验。

第二章:饮食与营养2.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能够合理搭配食物,促进健康饮食。

2.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素介绍。

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

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利用食物样本或图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2.4 教学活动引入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引发学生关注。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让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

学习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第三章:日用品与化学3.1 教学目标了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掌握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能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介绍。

日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利用实际日用品,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演示。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日用品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引入日用品与化学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
主题: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和解释这些应用的原理。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 化学在日常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3. 化学在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4. 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学习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2. 学习化学在清洁用品、药物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原理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析不同化学应用的原理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哪些化学应用他们知道,并讨论这些应用的原理。

2.教师介绍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例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并进行小结和汇报。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化学在清洁用品和药物制备中的应用,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观点。

2.教师介绍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原理。

3.让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制备中的化学应用,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化学的兴趣和认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探索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1.3 化学实验技能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第二章:食物与营养2.1 食物中的营养素了解不同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分析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和摄入途径2.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营养素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2.3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学习营养健康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第三章:药物与健康3.1 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学习药物的名称和用途3.2 药物的合理使用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3.3 常见疾病的化学治疗学习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索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第四章:环境与化学4.1 环境问题的化学原因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学习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源4.2 环境保护与化学措施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索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贡献4.3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化学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学习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第五章:化学与科技5.1 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学习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的贡献5.2 现代化学技术的应用掌握现代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化学在生物工程、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5.3 化学与科技伦理了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学习化学在科技伦理中的责任和挑战第六章:化学与能源6.1 能源的基本概念学习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化学能源的转化和利用6.2 化石燃料与能源危机掌握化石燃料的形成和作用探索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影响6.3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第七章:化学与材料7.1 材料的分类与性质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应用7.2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用途掌握金属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探索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7.3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与用途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与日用品8.1 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了解日用品的分类和成分学习日用品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和安全性8.2 化妆品与皮肤护理掌握化妆品的成分和作用探索化学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8.3 清洁剂与洗涤原理学习清洁剂的成分和作用掌握洗涤原理和清洁剂的选用第九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9.1 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学习化学肥料、农药的作用和合理使用9.2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掌握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探索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挑战9.3 化学与生物技术学习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在生物技术中的作用和前景第十章:实验技能与探究10.1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0.2 化学实验设计与实施探索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0.3 科学探究与化学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第十一章:化学与健康11.1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学习人体内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作用了解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11.2 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机制11.3 食品安全与健康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第十二章:化学与环境保护12.1 环境污染与健康学习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12.2 环境保护技术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2.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十三章:化学与自然资源13.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应用13.2 矿物与岩石了解矿物的性质和分类学习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13.3 化学与资源开发掌握化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探索化学在新型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信息科学14.1 化学与计算机科学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4.2 化学与网络技术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化学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14.3 化学与传感技术了解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第十五章:化学与前沿领域15.1 化学与纳米技术学习纳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在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中的作用15.2 化学与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化学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15.3 化学与宇宙探索学习宇宙探索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学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共十五个章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件

归纳
知1-导
2.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如 铁、锌、碘、硒等。这些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 形式存在于人体中。
知1-讲
【例1】〈泰安〉某品牌饼干中含有钠、钙、铁、锌、
钾、碘等人体所需元素,其中不属于微量元素
的是( B )
A.锌
B.钙
C.碘
D.铁
知1-讲
导引:金属元素中钾、钙、钠、镁属于常量元素, 铁、锌是微量元素,非金属元素中碘、氟、硒等 为微量元素。
问题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补充足够的钙元素呢? 问题3:缺乏常见的微量元素会导致哪些疾病?
1.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知2-导
元 作用 每天摄

入量
缺乏或过量的症状
食物来 源
存在形式
临床症状表现为青少年的 海产品、其中99%存在
使骨骼
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质软
于骨骼和牙齿
豆类、
和牙齿 800~1 化症及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奶类、 中,主要以羟
碘 激素的重 思维迟钝,过量摄入也会 加碘盐
要成分 引起甲状腺肿大
氟 能防治龋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摄 鸡、鱼、 齿 入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海产品
【例2】〈合株理洲摄〉入对,于摄人入体不必足需或元过素量,均我不们利也于要人注体意健康。知2-讲
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 法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C佝偻病、骨质疏松 B.缺钙会引起贫血 C.氟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锌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海产品、瘦肉、肝脏、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奶类、豆类、小米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
硒 有防癌、抗癌作用 质化和癌症。如摄入 肝脏、海产品、黄豆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3.兴趣与动机: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现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学习方法: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观察、实验、思考等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化学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3.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课堂上学到的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等,并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配以简要的实验报告,说明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一份手抄报,主题为“化学与生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对生活的影响等,要求图文并茂,富有创意。
3.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食品、药品、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
2.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化学问题,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炼出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1.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现象。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化学经验。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1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能量变化实例。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3.1 教学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学习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介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图片展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图。

练习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练习。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命名练习: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4.1 教学目标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介绍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安全注意事项4.3 教学方法演示法:示范实验操作技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大学化学与生活公开课教案

大学化学与生活公开课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化学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学科的特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药物、化妆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化学与食品1. 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如防腐剂、色素、香料等。

2. 分析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三、化学与药物1. 介绍药物的组成、作用及分类。

2. 分析药物对人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药物。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药物的制备过程。

第二课时一、化学与环保1. 介绍环境污染的来源,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分析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环保化学技术的应用。

二、化学与能源1. 介绍能源的分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

2. 分析化学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化学与材料1. 介绍材料的分类,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2. 分析化学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如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

3.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新型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教学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

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学会运用化学实验方法验证生活现象的化学原理;(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食物的变化;(2)水的性质与净化;(3)空气的成分与污染;(4)燃料的燃烧与能源。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1)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药品的取用与存放;(3)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4)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现象的原理,分析生活实例;2. 实验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3. 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准确性等;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活实例分析的能力,以及对化学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与生活课程教材;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显微镜等;3. 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4. 网络资源:相关生活化学知识的网络资料。

六、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实验实验室:配备齐全的实验器材和药品,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4. 安全设施:确保实验过程中安全无隐患。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概述;2. 第二周:食物的变化;3. 第三周:水的性质与净化;4. 第四周:空气的成分与污染;5. 第五周:燃料的燃烧与能源;6. 第六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7. 第七周:生活实例分析与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

(3)有人说:“矿泉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___不__对____。为什么?___人__体__内__的__各__种__元__素__应__维__持__平__衡__,__长__期__摄__入__过__量__或__摄__入__不__ _足__都__不__利__于__身__体__健__康____。
【解析】(1)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贫血; (2)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B.牛肉富含蛋白质,C.大豆油富含油脂,D.面包富含 糖类; (3)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富含钙元素,所以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 素。
关键能力·综合练
11.(2021·河北中考)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 ) A.钙 B.铁 C.氟 D.碘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必备知识·基础练
人体组成的元素
1.(2021·扬州中考)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A )
A.铁 B.碳 C.氢 D.氧
【解析】 碳、氧、氢、氮、磷、钾等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钴、铜、 锌等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D ) A.氧 B.碳 C.钾 D.钙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钙”是指钙元素;(2)人体缺碘会引 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人体缺铁元素易患贫血病;(3)米饭中富含糖类。
21.下面是某品牌豆浆的营养成分表。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 5 0.015
19.下表摘录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项目 锂

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高中

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高中

化学与生活专题教案高中
【适用年级】高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2. 掌握常见化学产品的制备方法及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 化妆品的制备及使用。

2. 家庭清洁用品的制备及使用。

3. 烹饪中的化学原理。

【教学重点】
1.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家庭清洁用品的原理和制备方法。

3. 烹饪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和化学原料。

2.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 课件或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化学与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如保湿剂、防晒剂等。

3. 通过实验展示常见化妆品的制备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课时:
1. 介绍家庭清洁用品的原理和制备方法,如洗衣液、洗洁精等。

2. 讨论烹饪中的化学原理,如食物的变色、变味等。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展示相关化学实验。

【教学小结】
在化学与生活专题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希望学生能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初中校本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校本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校本化学与生活教案
教学内容:塑料与环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掌握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倡减少使用塑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塑料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塑料带来的便利和问题。

二、学习(40分钟)
1. 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塑料的种类和性质;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的方法。

三、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减少使用塑料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完成作业:撰写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的实践。

五、课堂延伸(自愿参加,10分钟)
有条件的学生可自愿参加环保活动,如参与社区垃圾清理或自发组织减塑宣传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塑料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的意愿。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环保理念,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人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与生活》精品教案2

人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与生活》精品教案2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六大营养素, 及其对人体的生理作用2.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元素的分类,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知道什么是有机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4.知道常见的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 并能识别, 了解其应用.教学重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2.有机合成材料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复备栏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自主学习:〔回忆课本的86-----106页, 完成以下题目〕1.张红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病症, 医生建议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 张红同学应该选择的食品是〔〕A. 油条和豆浆B. 鸡蛋和牛奶C. 馒头和稀饭D. 肯德基和酸奶2.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油脂C.淀粉D.维生素3.某同学经医生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 请判断让他补充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油脂C.淀粉D.维生素4.碘是人和动物体内合成以下哪种激素的原料〔〕A.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性激素5.市售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碘酸钾B. 碘元素C. 碘分子D. 碘元素6.以下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做法是〔〕A.用干冰保存易变质的食品B.用报纸直接包装食品C.用硫磺熏制辣椒、白木耳等食品D.用含亚硝酸盐的工业用盐腌渍蔬菜7.以下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是〔〕A.锌B.氮C.铜D.汞 .E铁 F.碘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缺铁易患贫血病B.缺碘易换夜盲症C.缺锌易患甲状腺疾病D.缺钙易患动脉硬化疾病9.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6O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苹果醋饮料显酸性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C.苹果酸是无机物D .苹果酸属于有机物10.材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以下物品与材料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A.汽车轮胎——合成橡胶B.涤纶衣服——合成纤维C.不锈钢炊具——合成材料D.纯棉线衣——天然.维1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以下做法能到达目的的是〔〕A及时燃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厂用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D.推广使用无氟冰箱防止臭氧空洞合作探究:〔试构建本章知识网络〕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分无机盐人体所含元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化学与生活有机合成材料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精讲点拨1.六大营养素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有:淀粉、蛋白质, 葡萄糖和氨基酸属于小分子.2.蛋白质的变性: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反响, 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使其变质 , 变性是化学变化, 不同与蛋白质的盐析3.葡萄糖与淀粉的检验:借助碘液或新配置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4.有毒塑料与无毒塑料组成元素的不同及识别方法有效训练根底题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含有机物的是A.食盐B.花生油C.大米D.醋酸2.人体所摄入的主要物质有:①蛋白质②糖类③油脂④维生素⑤无机盐⑥水⑦空气等. 其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②⑤⑥⑦D.③④⑥⑦3.以下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 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B. 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C. 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D. 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4.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为减少环境污染, 应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随地燃烧垃圾C.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5.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9.利用化学知识, 可以趋利避害.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C.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10.)第29届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我国举办, 本届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以下选项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有A.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B.所有奥运用品和食品都是绿颜色的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 不使用合成材料11.小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常见枯燥剂: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B.常见的合金:不锈钢、焊锡、生铁C.常见营养物质: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D.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1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以以下图标中, 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13.今年6月1日起执行的“限塑令〞规定,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下面4位同学对“限塑令〞的看法, 不合理的是 ( )A. B. C. D.14.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开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以下物质中存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B.不锈钢C.棉花D.木头15.以下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羊绒衫——天然纤维B.汽车轮胎——塑料C.食品袋——塑料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16.是以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 经多步处理而制成, 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 以下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拟低廉且广泛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17.以下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B.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C.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子D.用水将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19. (5分)2008年8月8日, 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1)北京奥运场馆倍受世人瞩目. 以下介绍的材料中,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 下同).(2)北京奥运会期间供给的重点菜肴之一是北京烤鸭. 食用烤鸭时配以薄饼、大葱、甜面酱和黄瓜等, 营养丰富, 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糖类、___________、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3)北京奥运村的生活热水都由太阳能热水利用系统提供. 以下有关太阳能的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A. 取之不尽B. 是化石燃料C. 是无污染能源D. 可转变为热能、电能(4)北京奥运祥云火炬上端的外壁有430个通气孔. 这些孔不仅能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去, 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5)北京奥运“蓝天方案〞重在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市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冬季用燃烧天然气代替燃煤取暖, 该项措施的作用是_.20. (4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试答复:(1)为防止钢坯在高温烘烤和轧制过程中外表被氧化, 造成铁损耗, 可在钢坯外表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 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 自今年6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 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 从化学角度看, 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①;② .21. (08黑龙江哈尔滨)(3分)请结合图示答复以下问题:(1)运动服衣料成份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2)运动后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 常出现白斑的原因是(3)为促进骨骼强健, 应补充适量的元素.22. (08湖北十堰)塑料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白色污染〞. 因此国家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 禁止所有商场提供免费塑料袋. 请你也提出两条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1) ;(2) .23. (08湖北宜昌)(3分)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金属材料钢铁构成, 外部材料聚氟乙烯属于______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到达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 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 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性. “水立方〞还设计了循环用水、收集应用雨水等系统, 到达了______的目的, 充分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24.(江苏南通)(6分)化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改造周围的世界, 促进社会开展.(1)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根本营养物质. 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局部.每100 g含有营养成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C 钙镁7.6 g 7.8 g 7.4 g 18 mg 201 mg 18.2 mg①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响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每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②维生素C易溶于水, 向其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变红色, 加热该溶液至沸腾, 红色消失. 因此, 烹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 应该注意______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 维生素C易被空气氧化, 烧煮时最好加一点________.课后延伸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时)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知识回顾与评价
[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它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回答,写出第一堂课物质的符号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 验
让学生动手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⑴压碎碱式碳酸铜;⑵加热碱式碳酸铜。
交流讨论
[提问]在实验⑵中除了有新物质生成还伴随着哪些现象?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有些化学变化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还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许多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联系实际生活,同学之间交流。
阅读教材
[归纳总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体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体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不稳定性。
学科电子备课教案
总序号:2
学科
化学(上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1周8月21日
教学内容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
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4.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5.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6.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变化到性质的转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设置情景、活动探究、讨论
教学准备
有关物质化学变化的图片及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降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降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A.钾、锌都属于人体微量元素 B.猕猴桃中不含无机盐 C.大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D.多食猕猴桃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B.对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的量越多越好 C.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食盐水自救 D.为保证身体健康,食品中禁止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3)一名成年人按说明书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约为__0_._5_6__ g,补钙可 通过食补和药补两种方式,请写出一条食补的方法__喝__牛__奶____。
16.如图是人体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含量表,下列选项与图中X、Y、Z对应正确 的是( A )
A.O、C、H B.H、O、C C.O、Ca、H D.O、C、N
17.将微量元素的缺乏与相关病症用线连接。
缺锌
贫血
缺铁
癌症
缺硒
甲状腺肿大
缺氟
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缺碘
龋齿
18.(化学与食品)如图为某补钙剂的说明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 0.5 g 【用法】口服 【用量】成人每日3次,一次4片
知识点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5.下列人体必需的元素中缺乏后会导致佝偻病的是( A ) A.钙 B.碘 C.锌 D.硒
6.(2023·宜昌)缺铁会引起贫血,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7.(2023·云南)幼儿及青少年缺氟可能会患( D ) A.佝偻病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D.龋齿
4.请按要求对下列化学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钡 (1)人体必需常量元素__②__④__⑧____(填序号,下同)。 (2)人体必需微量元素__③__⑥__⑨____。 (3)人体非必需微量元素___⑩_______。 (4)对人体有害的元素__①__⑤__⑦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霍克
西电蓝精灵志愿者服务队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粮食、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
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

各种食物看似千差万
别,但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其基本成分只有六种,分别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
(矿物质)和水,它们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
素。

根据右图和你日常生活经验讨论,食物还有哪些
种类?试着说出它们的基本成分?
质。

功能,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
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
体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
血红素构成的。

在肺部,血红蛋白中
血红素的FFe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

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人的呼吸作用就
是这样反复进行的过程。

吸烟有害健康
血红蛋白也能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 倍,一旦结合
便不容易分离,且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
窒息死亡。

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因。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一氧化碳。

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
康有严重危害。

但利用甲醛的这个性质,可用甲
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

资料卡片:吸烟的害处
吸姻是不良嗜好。

香烟的烟气中合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碱)和合有致癌物[苯并芘、二噁英等]的焦油等。

长期吸姻的人,易患冠
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大量吸
姻能使人中毒死亡。

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二、糖类
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由C、H、0三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淀粉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
麦、玉米、马铃薯等。

淀粉的化学式为(C6HH10OO5)nn随着n值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H12OO6。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糖类的功能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
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
恒定体温的需要。

CC66HH1111OO66+6OO11酶66C OO11+6HH11OO
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 J的能量。

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资料卡片:纤维素、蔗糖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
质,它也属于糖类。

棉花合纤维素高达90%
以上。

纤维素可被牛、羊、马等动物消化
吸收,不能被人体消化,但它在人体消化过
程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

因此应保证每天
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含纤维
素较多的食物。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
(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它的化
学式为CC12HH22OO11日常生活中食用
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
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
剂。

三、油脂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油脂有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

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

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约39 kJ的能
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在正常情况下,人每日需摄入50~60 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
20%~25%。

一般成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10%~20%的脂肪,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付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消耗自身的脂肪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时人就会消瘦。

而当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

四、维生素
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
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
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某种维生素会使人患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蔬菜、水果、种子食物、动
物肝脏、蛋类、牛奶、鱼类、鱼肝油等是人体获得维生素
的主要来源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所有的生命都起源于自然,总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类也不例外,人体中的50多种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
99.95%。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小,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它们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钙、钠、钾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
要组分。

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
齿中。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
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因此,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未成年人正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

奶、奶制
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
来源。

钠元素和钾元素对人体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含钠80~120 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而人体中的钾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Na+和K+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浆的PH为7.35~7.45)起重要的作用,而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必需微量元素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

从此人类摆脱了依赖天然材料的历史,在发展进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

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在很多方面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

而且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合成出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材料。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离不开合成材料。

各种塑料和合成纤维
橡胶和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高弹性、绝缘性、耐油性、耐高温、不易老化
白色污染
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
“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因为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
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
空气造成污染。

如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要解决“白色污染”向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Thanks. AndYourSloganHere.
Speakernameandtit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