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3.2乐音与噪音word教案1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3)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3)](https://img.taocdn.com/s3/m/2097009fcfc789eb162dc848.png)
课题乐音与噪声课型新授备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点。
2. 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 •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 •明白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明白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不;噪声的防治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备注复习:导入新课: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新课教学一、乐音1、乐音的特点一2、乐音的特点二3、乐音的特点二提出咨询题1、声音产生的缘故2、声音传播的条件评判放音乐放噪声两种声音的区不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讲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不课件展现结论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讲话的不同占八、、课件展现结论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摸索、回答以下咨询题听、观赏音乐听噪声摸索、回答注意听,摸索、分析、回答注意观看,摸索、分析、回答讲话你是否能区不开摸索、分析、回答什么缘故?课件展现结论平常人们常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确实是依照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辨论是谁的声音的。
总结乐音的二大特点由学生总结回答以下咨询题看书提出咨询题:1、听觉成效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看书、回答以下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咨询题四大污染调和标准音调。
提出咨询题二、噪声总结四大污染噪声什么缘故成为阻摸索、回答以下咨询题减小噪声的方法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课件展现几幅图片看书、找缘故,回答以下咨询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题小结:1、乐音的特点方法看图片、观看、2、减小噪声的方法看书:环境噪声标准摸索、回答以下布置作业;导航咨询题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3)。
八年级物理 3.2 乐音与噪音精品教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3.2 乐音与噪音精品教案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c96c1a866fb84ae45c8dcf.png)
4、知道噪音的危害、来源以及防治途径。
____
我们将好听悦耳、有规律的声音叫做乐音,由声源的规律振动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
、“低声细语”
①,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刻度尺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
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成两段的圆珠笔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那是因为老师声音的音调不够高。
璃发出的声音刺耳难
防止噪音的例子:摩托车的烟囱上安装了消音器、高速公路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
.频率低,振幅大。
沪科版物理初二《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初二《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518c7592c850ad02df804100.png)
沪科版物理初二《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2一、教学目的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乐音和噪声。
2. 明白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点。
3.明白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4.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的教育。
二、教具收录机、发声齿轮、塑料硬片等。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讲述: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爱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能够使人奋进。
然而,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差不多上噪声。
我们这节课将明白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能够用什么方法来减弱噪声? 进行新课(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认识什么是乐音?噪声?(2)什么缘故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3)乐音有哪三个特点?(4)都市噪声的要紧来源有哪些?(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1.讲解乐音的三个特点:(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
讲述"分贝",分贝是计量噪声强弱的单位。
讲述后引导学生阅读。
(2)音调: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2. 噪声的危害及操纵(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噪声的来源"后,按四人一组讨论提纲中的(1)、(2)、(3)、(4)问题(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形,并及时给予指导)。
然后全班发言,教师进行补充。
(板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演示: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专门不舒服。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 (3)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 (3)](https://img.taocdn.com/s3/m/f1a6982af242336c1eb95eed.png)
课题乐音与噪声课型新授备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点。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明白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明白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不;噪声的防治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备注复习:导入新课: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新课教学一、乐音1、乐音的特点一2、乐音的特点二3、乐音的特点三提出咨询题1、声音产生的缘故2、声音传播的条件评判放音乐放噪声两种声音的区不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讲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不课件展现结论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讲话的不同点课件展现结论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摸索、回答以下咨询题听、观赏音乐听噪声摸索、回答注意听,摸索、分析、回答注意观看,摸索、分析、回答总结乐音的三大特点四大污染二、噪声减小噪声的方法小结:1、乐音的特点2、减小噪声的方法布置作业;导航讲话你是否能区不开什么缘故?课件展现结论平常人们常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确实是依照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辨论是谁的声音的。
由学生总结看书提出咨询题:1、听觉成效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和标准音调。
提出咨询题总结四大污染噪声什么缘故成为阻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课件展现几幅图片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看书:环境噪声标准摸索、分析、回答回答以下咨询题看书、回答以下咨询题摸索、回答以下咨询题看书、找缘故,回答以下咨询题看图片、观看、摸索、回答以下咨询题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 (3)。
物理:3.2《乐音与噪声》学案(沪科版八年级).doc
![物理:3.2《乐音与噪声》学案(沪科版八年级).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4ac7f16bec0975f465e268.png)
第二节乐音与噪声(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乐音、噪声及其二者的区别。
2.了解响度及它的大小与谁有关?3.了解音调及它的高低与频率的高低有何联系?4.区别音色和音调、响度。
5.知道减弱噪声的基本措施。
二、学习指导1.乐音的特性响度的大小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外,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出去,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喇叭形的传声筒传声,可以使声音集中在传声筒所指的方向上传播,响度得到加强,也就传播得更远。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有着广泛的应用。
各种弦乐通过改变发声部分的长短、松紧和粗细来改变声音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高低;各种管乐器、人的口哨,都是通过改变气体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高低。
不同的乐器即使演奏同一响度和音调的曲子,依然各有千秋:小提琴纤柔悠扬,笛子清脆婉转——这是因为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思考后回答:乐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指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乐音的三个特征?平时,人们一般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乐音的三个特征?2.噪声与防治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等,及环境的角度看,凡是对人身心健康有影响,妨碍人们正常信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噪声严重地污染着环境,近年来,噪声已被列为国防公害,它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请问:(1)乐音与噪声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你对“乐音有时也是噪声”的说法有什么看法?(2)结合学校和家庭居住区域的主要噪声来源,至少从三个方面谈谈你对防治噪声的建议和方法。
三、释疑解难1、问:0db是指没有声音吗?答:响度的单位是分贝,分贝数表示的是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们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并不是没有声音。
2、问:多孔隙的物质真的能吸收噪音吗?答: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下雪后的街道会显得格外宁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下雪后噪声依然存在。
但是,降雪后,厚厚的雪层是多孔隙的物质,它可以把周围的噪声吸收掉,所以街道显得格外寂静。
乐音和噪音教案
![乐音和噪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300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e.png)
乐音和噪音教案教案一: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 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乐音和噪音。
教学步骤:1. 引入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乐音是指和谐、悦耳的声音,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享受。
- 解释噪音是指刺耳、杂乱的声音,常常会让人感到不适和烦躁。
- 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和一段嘈杂的环境噪音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 分辨乐音和噪音:- 呈现一系列声音片段,让学生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并解释判断的原因。
-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者现场实物等方式展示各种声音。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探讨乐音和噪音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 提问学生,乐音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正面的情绪和感受?噪音对我们又有什么负面的影响?- 鼓励学生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举例讨论,如听音乐时的身心放松,以及噪音干扰学习或休息等情况。
4. 实践和应用:-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乐音和噪音,并写下对其的感受和影响。
- 分享观察结果,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避免或减少噪音干扰,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5. 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总结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和影响,并简单评价自己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音和噪音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听力。
扩展活动:- 邀请音乐家、声音艺术家或听力专家来校内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认识和理解。
- 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图书馆、音乐厅或公园等地参观,观察并记录遇到的乐音和噪音,并撰写观察报告。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 (4)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 (4)](https://img.taocdn.com/s3/m/947ab744102de2bd960588fd.png)
第二节《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初二)(4)
3.2 乐音与噪音教案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体会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阻碍乐音特性的要紧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预备
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乐音与噪声一、乐音的三个特点
二、噪声的防治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物理:二、乐音与噪音——乐音的特性教案(沪科版八年级)
![物理:二、乐音与噪音——乐音的特性教案(沪科版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027fc4e7f1922791688e8d1.png)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乐音的特性一. 基本要求: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知道回声及其利用。
4.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
二. 重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性三.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分。
【知识要点分析】1. 发声体在振动。
用手接解自己的喉咙,并发出声音,感受一下。
我们发现手有麻的感觉,这是由于声带的振动。
看来是因为声带的振动才使我们发出声音。
蟋蟀没有声带,它的叫声是靠翅膀的摩擦发生振动而产生的。
百灵鸟的叫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之间的鸣膊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将一个发声的电铃放入一个大的空瓶中封闭,并与抽气机相连,开始我们还听到清晰的铃声,随着抽气机的工作,电铃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就听不见了,只看见在不断振动的电铃。
这说明电铃仍然在发声,只不过是没有传出来。
看来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我们把这种媒介称之为介质。
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多数都是靠空气这种介质来传播的。
而空气又是由许多气体组成的,所以任何气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岸上小朋友的大声的吵嚷,这时在湖边垂为什么不容易上鱼?看来鱼听到了吵嚷声,这个声音是靠空气和水传入鱼的耳朵中的。
这说明水也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科学家做出电子诱鱼器放入网中,鱼通过水听到声音,就会自投罗网。
不但水可以传声,而且任何液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土电话的游戏同学们都玩过,这说明了固体也能传声。
综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6ea5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a.png)
教案编辑专员:《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乐音与噪音的概念,知道乐音是由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噪音是由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对乐音与噪音的辨别能力,提高对音乐和声音的鉴赏能力。
3. 让学生了解乐音与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环保意识,减少噪音污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乐音与噪音的概念、特点及辨别。
2. 教学难点:乐音与噪音产生的原因,噪音的控制与减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谱、噪声测量仪器。
2. 学具:学生自带乐器(如笛子、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乐音和噪音的音频,让学生辨别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新课导入:介绍乐音与噪音的概念、特点及辨别方法。
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乐音与噪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一组演奏乐音,一组产生噪音,其余学生辨别并评价。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噪音,思考如何减小噪音污染,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乐音与噪音,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噪音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a. 乐音与噪音的物理特性b. 乐音与噪音在音乐中的应用c. 噪音的控制与减小方法2. 活动设计:a. 播放不同乐器的乐音,让学生分析乐音的特性b. 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辨别其中的乐音与噪音c. 小组讨论,探讨减小噪音的方法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践活动、课后作业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乐音与噪音概念的理解程度b. 学生对乐音与噪音的辨别能力c. 学生对乐音与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环保意识的体现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乐音与噪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噪音监测活动,了解校园和社区的噪音状况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 在实践活动环节,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2. 强调乐音与噪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乐音与噪音的物理特性:学生需要理解乐音与噪音的物理特性,包括乐音的周期性振动和噪音的非周期性振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da908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6.png)
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3. 让学生掌握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原理及防治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2. 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原理3. 乐音和噪音的防治方法4. 听觉审美能力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及特点2. 乐音和噪音的产生原理3. 乐音和噪音的防治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特点、产生原理及防治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乐音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乐音和噪音的防治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乐音和噪音的定义、特点、产生原理及防治方法。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4. 练习:学生进行乐音和噪音的辨别练习。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乐音和噪音的防治方法。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乐音和噪音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乐音和噪音定义、特点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乐音和噪音辨别能力的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乐音与噪音防治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老师进行联合教学,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噪音调查,了解校园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清晰地传达乐音与噪音的概念。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乐音与噪音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九、教学资源1. 乐音与噪音的音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让学生课后自学。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ca9a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07.png)
初中物理“乐音和噪声”课外实验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实验原理乐音和噪声是声音的两种不同类型,乐音是指具有一定音高和音长的声音,噪声是指没有明确音高和音长的声音。
第二章:实验器材与方法2.1 实验器材音叉尺子鼓锣噪声发生器放大镜实验记录表格2.2 实验方法用音叉、尺子、鼓和锣产生乐音和噪声。
使用噪声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噪声。
使用放大镜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乐音的产生将音叉敲击在桌面上,观察并记录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用尺子拨动弦乐器的弦,观察并记录弦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
3.2 噪声的产生使用噪声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噪声,观察并记录噪声的特点。
用鼓和锣敲击产生乐音,观察并记录乐音的特点。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4.1 乐音的特点乐音具有一定音高和音长,振动有规律。
乐音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振动的振动模式。
4.2 噪声的特点噪声没有明确音高和音长,振动无规律。
噪声无法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振动的振动模式。
第五章:实验总结与反思5.1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乐音和噪声的概念,区分乐音和噪声,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5.2 实验反思学生可以思考乐音和噪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生活品质。
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章:实验拓展——声音的传播6.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探究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6.2 实验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6.3 实验器材与方法实验器材:音叉、水、玻璃罩、空气。
实验方法:将音叉固定在实验台上,分别在空气、水中敲击音叉,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传播情况。
第七章: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7.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课外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乐音与噪音教案1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乐音与噪音教案1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e60fec49649b6648d7479a.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乐音与噪音教案1word版课题乐音与噪声课型新授备课人李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方法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备注复习:导入新课:课件放音乐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课件放噪声新课教学一、乐音1、乐音的特征一提出问题1、声音产生的原因2、声音传播的条件评价放音乐放噪声两种声音的区别思考、回答问题听、欣赏音乐听噪声思考、回答注意听,思考、分析、回答2、乐音的特征二3、乐音的特征三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四大污染二、噪声减小噪声的方法演示:拍手(大声、小声)说话(大声、小声)有什么区别课件展示结论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男、女生说话的不同点课件展示结论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说话你是否能区别开为什么?课件展示结论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
由学生总结看书提出问题:1、听觉效果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和标准音调。
提出问题总结四大污染噪声为什么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课件展示几幅图片注意观察,思考、分析、回答思考、分析、回答回答问题看书、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看书、找原因,回答问题看图片、观察、思。
八年级物理 3.2乐音与噪声讲学稿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3.2乐音与噪声讲学稿 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b58051f7ec4afe04a1df8a.png)
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学习过程:【第一学习时间------预习·导学】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
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
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学生快速阅读本章教材,预习下列内容:1. 什么是乐音、噪声?2. 乐音有哪些特性?3. 音调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学习时间-----研讨·交流】学生交流、师生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逐个解决或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
【合作探究】探究乐音的三个特性:1、响度:做一做: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有何关系?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
现象:结论: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参考例子:群马的马蹄声(由近到远)得出:响度还和距离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选大或小)联系生活: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如课本表格所示【理论联系实际】1.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播远些,可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或用"土喇叭",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声音的____________,从而使声音的___________更大些.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 _ _ 。
2、音调:做一做: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①如图1,:振动的快慢跟锯条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图1现象:自学课本完成填空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赫.②将橡皮筋一端绷在直木板上,另一端与纸杯相连且将纸杯固定在直木板上,用手按拄橡皮筋的不同部位(如A 点, B 点)学生聆听弦长、弦短的拨动,听音调的变化.从而得出音调跟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不同.结论: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 ,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 ,听起来低沉. 【理论联系实际】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些,一次慢一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2.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的__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_______的缘故.3、 做一做:蒙上一位同学的眼睛,让他猜猜说话的同学是谁?不同的人,也就是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可能不同之外,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音色:联系生活的弦乐器——吉他、小提琴同学们听听几种不同乐器声的声音,看都是什么乐器发出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乐音与噪音教案2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2乐音与噪音教案2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33213ede80d4d8d15a4f9a.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乐音与噪音教案2word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环节。
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让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录音]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乐音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噪音方法1:[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引入乐音的三要素.方法2:请班上会乐器演奏的同学表演.(应有两种以上的乐器),引入乐音与噪声。
(二)进行新课一、乐音与噪声教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制造一段刺耳的噪声,让学生认识乐音与噪声。
教师补充,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只要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乐音的特征1、响度(1)鼓面上放些黄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观察黄豆跳动的高度,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强弱。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观察激起水花的大小,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以同样的速度,大小不同的力,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变形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小。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 乐音与躁声学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3.2 乐音与躁声学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92fb22eff9aef8941e06cc.png)
§3.2 乐音与躁声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超声和次声的概念2.了解超声的特点及其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的危害性。
学习要点1.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音叫做___ 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音叫做___ ____。
2.利用超声导航,人们制成了________ ;利用超声穿透能力强,人们制成了 _________ 、_________ ;利用超声的破碎能力强,人们用它来________ 、________ ;超声还能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率。
3.自然界中,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等都能产生次声;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也能产生次声。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第45页最后两段内容,思考:人的耳朵是不是能听见所有的声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超声阅读课本第46页有关内容,思考:1.超声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超声在生活和科技上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 观察课本图3-30用超声探测鱼群的示意图。
思考:利用声纳测量海底的深度,需要知道____需要测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进行计算二.次声次声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声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次声的利用及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提升自我(上网查寻)超声在现代技术中有哪些应用?自我检测1.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2.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A.甲昆虫B.乙昆虫C.都能听到D.都听不到3.超声波雷达也叫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探测时需要先知道什么?需要测出什么?怎样进行计算?4.同样在你边飞过的苍蝇和蝴蝶,为什么凭听觉你只能发现苍蝇而不能发现蝴蝶来?5.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是清洁剂B.超声发生反射C.超声传递去污的信息D.超声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6. 超声有很强的穿透力,人们制成了和。
沪科版物理初二《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初二《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3ff6e0cb14e852459fb5700.png)
乐音与噪声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点。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
方法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爱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明白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明白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的教育。
课件展现结论
演示:梳子疏、密时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
男、女生说话的不同点
课件展现结论
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说话你是否能区别开什么缘故?
课件展现结论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确实是依照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辨论是谁的声音的。
由学生总结
看书提出问题:1、听觉成效中的正常和安静指的是多少?2、了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和标准音调。
提出问题
总结四大污染
噪声什么缘故成为阻碍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
课件展现几幅图片
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方法
看书:环境噪声标准
摸索、回答问题
听、观赏音乐
听噪声
摸索、回答
注意听,摸索、分析、回答
注意观看,摸索、分析、回答
摸索、分析、回答
回答问题
看书、回答问题
摸索、回答问题
看书、找缘故,回答问题
看图片、观看、摸索、回答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热爱世界,以及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
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明白防止噪声的途径
物理: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八年级).doc
![物理:二、乐音与噪音教案(沪科版八年级).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e0ddfe76c66137ef061901.png)
3.2 乐音与噪音教案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让其发声。
用录音机放一段乐音与噪声。
举手回答引起兴趣,知道乐音及噪声。
知道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一、响度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击鼓,也可用其它乐器发声。
让其观察同一个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时,发生体的振动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结果。
回忆所听到的声音,可猜想声音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几个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讨论、验证、评估。
培养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
同一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发声的响度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
归纳探究结果。
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师生共同归纳出影响响度的因素。
二、音调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实验:教材P39图3 —20,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高低,找出影响因素。
三、音色组织学生做游戏。
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3.2乐音与噪声教案1
![物理初二上沪科版3.2乐音与噪声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e423b3da98271fe910ef99b.png)
〔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妨碍因素:振动的快慢--------频率
频率---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
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Hz
2.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
学生猜想:
乐音与噪声什么原因会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效果呢?
1、噪声的定义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无规那么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客观缘故〕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主观感受〕
2、声音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一般15—40分贝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了50分贝会妨碍睡眠和休息、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病症、
城市环境噪声标准
适用区域
等级A声级〔分贝〕
白天
夜间
特别住宅区〔医院,疗养院〕
45
35
居民区,文教区
50
40
商业中心区,
60
50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师】振幅是确定响度的惟一因素吗?
[师]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能够向学生简单介绍缘故: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这确实是多普勒效应。〔观看影片〕
[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关系
用口琴先用力吹“1”,再轻轻吹“5”.请同学们比较它们音调的高低,响度的大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5cde80066f5335b812111.png)
沪科版八年级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一、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3、常识性了解用分贝划分声音的等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出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声音的大小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2、通过噪声危害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重、难点】1、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课堂引入演示:用录音机播放《春江花月夜》。
听了这段音乐,我们可以知道,声音是丰富多彩的,有的高,有的低;似乎在春夜的江边看到了明月,闻到了花香。
尤其是弦乐器发出的声调更是委婉动听。
那音调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音调方法1:学生分组实验探索总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分析:谁是发声体?拨动快慢对发声体有何影响?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
分析: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
结论:音调跟发声体振动快慢(频率)有关系。
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方法2: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同学上前观察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转动齿轮,请同学注重听用硬塑料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分析:硬塑料片的振动发声;齿数多,振动快;齿数少,振动慢。
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46bc503d8ce2f01662311.png)
《沪科版第三章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教案【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工具】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情景导入提出问题:1、人说话是靠来发声的,人平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到人的耳朵里的。
2、声音一般在中传播最快,在中其次,在中最慢,在中不能传声。
3、人要想听到自己拍手声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回声,至少得离障碍物m。
教师提前录好一段赏心悦目的轻音乐和一段在繁忙路口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的声音,上课时用录音机放出来(或者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并做出判断: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 乐音使人感到烦躁的声音→ 噪音教师板书课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投放学案、引导自学学案设计:1.响度⑴猜想与假设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⑵实验探究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⑶结论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的_________有关,_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⑴猜想与假设声音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⑵实验探究⑶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_________有关,物体_________越快,音调就越高。
3、噪声的防治阅读课本43页—44页讨论下列问题⑴什么样的声音被称为噪声?⑵噪声的等级用__________划分。
⑶试总结在生活中人们从哪三个方面防治噪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自己根据学案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并将相关空白填充,遇有不知道的可以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3.2 乐音与噪声教案
课题乐音与噪声课型新授备课人李杰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
动的振辐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过程与
方法
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
保护的教育。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培养热爱科学,
热爱世界,以及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及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难点弄清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噪声的防治
教学环节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备注
复习:
导入新课:
课件放音乐
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新的一课
课件放噪声
新课教学
一、乐音
1、乐音的特征一提出问题
1、声音产生的
原因
2、声音传播的
条件
评价
放音乐
放噪声
两种声音的区别
思考、回答问题
听、欣赏音乐
听噪声
思考、回答
注意听,思考、分
析、回答
2、乐音的特征二
3、乐音的特征三
总结乐音的三大特征
四大污染
二、噪声演示:拍手(大声、
小声)说话(大声、
小声)
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结论
演示:梳子疏、密时
产生的声音有什么不
同之处?
男、女生说话的不同
点
课件展示结论
我与你们班主任老师
说话你是否能区别开
为什么?
课件展示结论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
其人,先闻其声”就是
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
出的声音不同,即各
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
谁的声音的。
由学生总结
看书提出问题:1、听
觉效果中的正常和安
静指的是多少?2、了
解大提琴的最低音调
和标准音调。
提出问题
总结四大污染
注意观察,思考、
分析、回答
思考、分析、回答
回答问题
看书、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看书、找原因,回
答问题
减小噪声的方法
小结:1、乐音的特征2、减小噪声的方法布置作业;导航噪声为什么成为影响
人们生活的一大公害
课件展示几幅图片
总结减小噪声的三种
方法
看书:环境噪声标准
看图片、观察、思
考、回答问题。